教案是指教师为指导学生学习某一门课程而编写的教学设计文稿,它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案既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方面的内容,也包括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等环节。编写一份好的教案,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教案的设计要突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重点知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的分解大班数学教案篇一
我授课题目是6的分解组成,这个内容是在孩子们学习了2-5的分解后学的内容,我利用孩子们喜欢小动物的特点来设计这节课的。本节课以引出小螃蟹、小猪和小老鼠等到小动物,吸引孩子们的兴趣。整节课是以帮助小螃蟹解决送花的问题,引出6的种分法,并运用小圆圈和数字记录的方式。让孩子们理解6的分解。
整节课下来,效果并不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我分析原因,可能存在:
1、小朋友在帮忙送花时,我没有做到边分边记录,这就让后面孩子们在用圆圈记录时出现错误或者忘记的现象,这是我没有考虑到的。
2、整节课的课堂气氛不好,没有很好的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
通过今天的讲课,让我深刻的感受到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更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做到让孩子们喜欢我,让孩子们喜欢数学。
的分解大班数学教案篇二
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说出6的5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记录能力,并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本着对刚要的理解和幼儿学习基础情况的分析,在充分理解活动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为:理解和掌握6的分解组成。
难点是:幼儿能够大胆地参与活动,并主动探索发现6的分合规律。
为了更好地进行活动,我做了如下准备:
1、数学卡片1--6,每人一份。
2、熊猫图案圆片,背景色一面是红色,另一面是绿色,每人6个。
3、"撒圆片游戏"记录单。
本节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本节课我十分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掌握数学知识,在活动中得到发展。通过游戏教学使比较抽象的分合较好的融入具体实物当中,在生活中掌握数学。
1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最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因此本节活动课我采用游戏的方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索6的分解组成。
1、多种感官参与法:幼儿好动爱玩,注意集中时间短,数学课堂需要教师有效地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使幼儿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2、在前面已经学习了2、3、4、5的分解,所以幼儿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学习新知应比较轻松。
3、自由讨论法:在教师提出问题后,给幼儿时间和空间,进行和伙伴自由讨论的机会,也培养了幼儿分享自己想法和成功的乐趣。
(一)故事导入:
师:秋天来了,大树妈妈写信忙,写给这写给那,红叶黄叶都写光。
许多小动物都收到了树妈妈的信、你们猜树妈妈的信上写了些什么呀?(告诉小动物们要准备过冬)师:小动物们收到了树妈妈的信,盖了许多新房子,准备在新房子里暖暖和和的度过冬天。
师:熊猫家分到了两座房子,熊猫家一共有几只熊猫(和幼儿一同点数共六只)出示"6"的数字卡。
师:6只熊猫两座房子怎样分,熊猫们犯了愁,不知该怎样分,有几种分发。请小朋友们说一说。
(二)游戏:撒圆片,帮熊猫分家。
1、每名幼儿取6个圆片,引导幼儿玩撒圆片游戏。
教师请小朋友把6个圆片轻轻撒在桌子上,看看有几个是红色的,几个是绿色的,把不同的发现记在记录单上。
2、幼儿操作并记录撒圆片的不同结果。
3、将幼儿分成小组,根据记录结果进行讨论,熊猫分家一共有多少分法?以组为单位归纳总结出以数字方式表达的6的分解组合式。
4、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记录整理。
(三)探索:观察6的分合规律为了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次活动,我采用了声音变化的方法进行结束部分,有利于幼儿巩固所学知识,在自然状态下结束本次活动。
观察左边是12345,右边是54321,左边的数越大,右边的数越小。
教师小结:一个数可以分成两个较小的数,一个数一个一个的减小,另一个就会一个一个地增加,合起来总数不变。
的分解大班数学教案篇三
1、引导幼儿学习4的减法,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实际意义。能根据实物图编出减法应用题。
2、引导幼儿学习用语言描述操作结果,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3、体验加减法运算的乐趣,能熟练地完成4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教具:四本书。范例(画好三幅图:第一幅草地上有4只小兔;第二幅画3只跑走的小兔;第三幅是“?”)、范例二(画好三幅图:第一副画好四条鱼;第二幅画好两条鱼;第三幅画“?”)。
学具:各种数字卡和运算符号人手一套。
一、通过游戏活动复习4以内的分合。
二、引导幼儿看教师操作,感知4的加法。
1、老师带了4本书,分给xx1本,分给xx3本,可以怎样提问呢?为什么要问还剩下基本呢?(让幼儿说出因为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所以用还剩下。)。
这是一道什么应用题?可以怎样列式?
2、幼儿集体列算式,然后说说各符号及各数所表示的意义。
三、引导幼儿看图,学习4的减法。
1、出示范例一,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小朋友看看,第一幅图上的小兔和第二幅图上的小兔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让幼儿自由说说,目的是让孩子知道两幅图上的小兔跑的方向不同)。
2、这三幅图讲的是一件事情,谁能按它的意思编出一道应用题呢?请个别幼儿列出算式,然后说出各数及其各符号的实际意义。
3、(出示图二)问:图上有谁?它在干什么?你能看图编出一道应用题吗?
1)幼儿讲述,集体交流。
2)请幼儿列式计算,然后集中交流。
3)分析理解算式的实际意义。
3、带领幼儿齐读算式。
引导幼儿观察分析算式与分合式的关系。(让幼儿明白总数中去掉一个部分数,等于另外一个部分数,两个部分数合起来与总数一样多)。
四、引导幼儿交流,进一步巩固对减法的理解。
为什么这几幅图都用减法计算呢?(引导幼儿知道这几幅图都是先告诉我们总的数量,再告诉了我们走掉了一部分,问我们还剩下的另一部分,所以用减法计算)。
五、幼儿操作。
1、介绍材料,讲解操作要求。
2、教师口编减法应用题,幼儿摆题算式。
六、结束活动。
1、展示、评价幼儿作品。
2、组织幼儿收拾用具,结束此次活动。
的分解大班数学教案篇四
1、经力对数量为8.9的物品进行分解、组合的过程,感知8、9的分解、组合。
2、感受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3、培养初步的观察力,思考能力。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8、9的分解组合,感受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1、教具:“筹码”、“数字卡片”、“分合号”
2、 学具:“筹码”、“数字卡片”、“分合号”纸、笔人手一份。
3、 《操作册》第27页。
一、运用“数字碰球”游戏复习数的分解、组合。
二、学习8的分解、组合。
1、教师分给幼儿每人8片筹码,按自己的想法分成两份,并用“数字卡片”、“分合号”记录分解结果,先请分成7和1的幼儿展示自己的分法和结果,引导幼儿感受将8分成7和1或分成7和1,虽然改变了两个数字前后顺序,但合起来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2、请8分成2和6,3和5两种分法的幼儿展示自己的分解过程和结果,引导幼儿找出与这种分法的另外两种记录结果。小结俩个部分数,交换了位置,合起来总数是一样的。
3、请还有不同分法的幼儿展示:即8分成4和4.
4、让幼儿集体完整地读一读8的分解和组合。
三、学习9的分解、组合
1、教师分给幼儿每人9片筹码,让幼儿尝试把自己每次分到的结果记录在纸上,并引导幼儿在摆分合式时按一个分数 递增,另一个部分数递减的规律来摆分合式并记录,再找出其中有相同数字的分法。
2、 把幼儿分解的.结果展示在黑板,并进行检查。
四、游戏活动:做手指游戏“找部分数”。
五、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六、活动延伸:完成《操作册》p27
2不足:教师讲课不够幼儿化。上课时间太长。
的分解大班数学教案篇五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新《纲要》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教师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由此可见生活化、游戏化已经成为构建数学课程最基本的原则。在对教材和本班幼儿的学习情况有一定了解后,我制定出本次活动。
1.在实物操作的基础上,了解4的分解组合。
2.初步学习有顺序的分合一个数,引导幼儿归纳分合式中两边数列分别是递增、递减的关系。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记录的习惯,并发展幼儿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1、重点:让幼儿学习4的分解和组成。
2、难点:引导幼儿归纳出分合式中两边数列的关系。
每个幼儿4条小鱼,两个鱼缸,1、2、3数字卡片每人一份,数学练习册,画有分合号的纸条每人一张。
一、开始部分:“复习3的分解和组成”
教师:“上次我们学习了3的组成和分解,一起来复习一下吧。”
导入,“我们来看这是数字几呢?”我们将数字3分解,可以有几种分法?(有两种)分别是:(1和2、2和1)。小朋友真聪明,下面我们可以用3的分解来玩一个游戏,我说一个数字、请你也说一个数字,我和你们的数字合起来是“3”。如:“我说1”、幼儿答出“我说2”。
二、讲述问题情境,引起幼儿对数字的分解组合的兴趣。
三、解决问题,了解4的分解组合。
1、教师:“小兔有四条金鱼,想请小朋友把它们分到两个鱼缸里,可以怎么分呢?谁想来试一试?”“我要把它们记下来,不然过会儿我就忘了。”
2、教师:“教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份,请小朋友们都来分一分,分完以后做记录。”教师出示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操作并记录。
3、幼儿操作完后,请几个幼儿分别讲述自己是怎样分的,有几种分法。并把幼儿的分法记录在黑板上,教师有意识的选取两种分法,即按顺序分和无序分。
四、发现问题,学习有顺序的分合一个数。
2、教师小结:按顺序分,一边的数越来越大每次多一个,另一边的数越来越小,每次少一个。分出来的两个数合起来总数不变,都是4。
3、幼儿操作练习:按顺序分合一个数,然后再在有分合号的纸条上用数字进行记录。
教师进行小结,用分合式表示,和幼儿一起读出分合式并讲解分合号,总数与部分数。
五、游戏“我的伙伴在哪里”听音乐做游戏。
请幼儿自由选择数字[或实物卡片]拿在手里,随音乐自由表演,音乐停止,根据卡片上的数字找到另一个数字卡片,要求两人卡片上的数字合在一起是4.可以自由交换卡片重新进行游戏。
这样的设计是遵循“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的原则,重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通过抛出问题,帮助小兔子四条鱼分开养在两个鱼缸的情节,使数学贴近于生活,激发了幼儿的探索兴趣。正如《纲要》中指出:“让幼儿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大班幼儿具有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特点,我安排了操作圆形卡片和数字卡片的活动,让幼儿在操作中自主探索4的3种分法,启迪幼儿的智慧。
由于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规则意识、坚持性的增强,所以我提出操作活动要求时,让幼儿服从一定的纪律,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2、引导幼儿归纳分合式两边数列的关系。
大班思维中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本班幼儿好学、好问,喜欢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学习内容要有一定适当的难度,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我设计了归纳4的分合式中两次数列的关系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幼儿“在跳一跳够得着的地方”进一步升他们数概念质地飞跃。
的分解大班数学教案篇六
1、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理解和掌握6的分解和组成。
2、在生活中能够正确运用6的分解和组成。
3、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进一步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的分解大班数学教案篇七
8的分解是《新编学前班儿童用书——数学》学习课程上册第30页的内容。掌握8的分解是进行8的减法运算的基础。教材根据幼儿的年龄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了用贴绒教具,使幼儿能直观地、快速地掌握8的分解,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培养幼儿对数学的情感。也正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第二部分教育内容与要求中科学教育目标: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二、说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活动掌握8的分解,知道把8分成两份有7种不同分法,学会按序分。
2、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运用操作与同学合作的能力。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三、说重难点重点。
难点:将数学8按序分。
四、说教法。
本节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本节课我十分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掌握数学知识,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五、说学法(学情)。
1、幼儿好动爱玩、注意集中时间短,表现欲强是幼儿的显着特点。数学课堂需要教师有效地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使幼儿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2、在前面已经学习了2-7的分解,所以幼儿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学习新知应比较轻松。
六、说教学过程。
猜豆游戏:复习2-7的分解。
(1)教师出示8个苹果教具,让幼儿说出名称和数量,然后在旁边贴数字卡8。
(2)教师请幼儿想一想,将8个苹果分为两个人吃怎么分,有几种分法?并请幼儿用教具在黑板上表示。
(3)教师分别用数字卡贴在7种分法分出的数量旁边。
(5)教师引导幼儿用计算袋中的石头和数字卡自行学习8的7种分法。
(通过这一环节的练习,强化幼儿对“8”的分解的理解,为下一个环节“8”的加减法准备。)。
(三)、认识一个数分出的两个部分的数的增减规律。引导幼儿观察上面8的分解的排列,分出的两边的数各有什么变化?(左边的数一个一个地减少,右边的数一个一个地增加,合起来的总数没有改变。)。
(四)、小结。一个数可以分成两个较小的数,一个数一个一个地减小,另一个就会一个一个地增加,合起来的总数不变。
(五)、请幼儿自由创编8的分解故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请个别幼儿把自己编好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并找出一个大家都喜欢的故事作为我们大家的8的分解故事。
教学反思。
2不足:教师讲课不够幼儿化。上课时间太长。已后要多锻炼自己,不断提高上课的奇巧。
的分解大班数学教案篇八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分解组成,加深对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理解,对分和活动感兴趣。
2.知道每一个数都有比这个数少1的几种分合方法。
3.书写数字6.
活动准备:
1.一个老爷爷、16条鱼和两个金鱼缸的图片,圆片、数字卡、分合符号若干。
2.每个幼儿瓶盖、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个,数字卡、分合符号若干,记录纸每个幼儿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6条金鱼和2个金鱼缸的图片,提出问题:老爷爷买回6条金鱼,他要把这6条鱼养在两个金鱼缸里,要求每个鱼缸里都有金鱼,可以怎样做,你能帮助老爷爷吗?请幼儿说出分法,教师贴出实物分解图及数字分解图(不一定按顺序)。
二、请幼儿取瓶盖、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个,各分成两堆,要求每种的分法都不一样。说出是怎样分的,有几种分法,并尝试记录下来。
三、在黑板上出示6个圆片及分合符号,请一名幼儿上来将他的分法逐一摆出,再请一名幼儿用数字卡摆出相应的分解式。引导幼儿观察并读出6的几种分法,知道有5种分法。
四、讨论:3有几种分法?2有几种分法?将2~6的分解式逐一摆在黑板上,引导幼儿发现,每个数字都有比这个数少1的几种分法。
五、练习:翻开用书,添画或填写6的分解组成式。
活动延伸:在练习册上进一步复习巩固6的分解组成和书写。
的分解大班数学教案篇九
1.通过书写数字4,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培养幼儿正确的书写姿势与习惯。
3.能够正确地将数字4写在田字格内。
1.课件:乐趣卡—1-64按照线写数字。
2.铅笔每人一支。
一、导入。
出示乐趣卡:按照线写数字。
教师书写的数字4,请幼儿观赏,引起幼儿书写的兴趣。
二、展开。
1.请幼儿说说数字4的字形:象帆船。
2.讲解示范数字4的正确写法:
起笔、运笔、落笔方向。
重点注意象钩子的部分要饱满,最后横线写平整。
3.幼儿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注意纠正书写姿势,
有针对性地提醒幼儿书写时出现的问题,及时鼓励表扬幼儿,引起的`幼儿书写兴趣。
4.与幼儿一起做眼保健操,保护好幼儿的眼睛,继续进行书写。
三、结束。
当场批该作业,给幼儿作业本上得小奖章,引起下次书写的兴趣与愿望。
的分解大班数学教案篇十
1经力对数量为8.9的物品进行分解、组合的过程,感知8、9的分解、组合。
2感受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3培养初步的观察力,思考能力。
8、9的分解组合,感受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1、教具:“筹码”、“数字卡片”、“分合号”
2、学具:“筹码”、“数字卡片”、“分合号”纸、笔人手一份。
3、《操作册》第27页。
一、运用“数字碰球”游戏复习数的分解、组合。
1、教师分给幼儿每人8片筹码,按自己的想法分成两份,并用“数字卡片”、“分合号”记录分解结果,先请分成7和1的幼儿展示自己的分法和结果,引导幼儿感受将8分成7和1或分成7和1,虽然改变了两个数字前后顺序,但合起来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2、请8分成2和6,3和5两种分法的幼儿展示自己的分解过程和结果,引导幼儿找出与这种分法的另外两种记录结果。小结俩个部分数,交换了位置,合起来总数是一样的。
3请还有不同分法的幼儿展示:即8分成4和4.
1、教师分给幼儿每人9片筹码,让幼儿尝试把自己每次分到的结果记录在纸上,并引导幼儿在摆分合式时按一个分数递增,另一个部分数递减的规律来摆分合式并记录,再找出其中有相同数字的分法。
2、把幼儿分解的结果展示在黑板,并进行检查。
四、游戏活动:做手指游戏“找部分数”。
五、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六、活动延伸:完成《操作册》p27。
2不足:教师讲课不够幼儿化。上课时间太长。
已后要多锻炼自己,不断提高上课的奇巧。
的分解大班数学教案篇十一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探索6的组成,知道6有5种不同的分法。
2、乐于探索,并能边操作边记录讲述。
活动准备:
1、课件6的分合图。
2、人手6个硬币、6的分合记录纸和笔。
3、超市各种商品各6个(苹果、柠檬、香蕉、玉米等)。
活动重难点:
探索6的组成,知道6有5种不同的分法。并能边操作边记录讲述。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今天小超市开业了,你们想去逛逛吗?
2、逛超市买东西需要什么呢?(出示装有硬币的小包,请幼儿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
3、今天老师给你们每人准备一些硬币,请幼儿在小椅子下面的拿出来数数看有几个?
二、游戏“猜硬币”
1、看看硬币是什么样的吗?它两面的图案一样吗?
2、正面是什么样的?反面有是什么样的?
3、你们知道一个硬币是多少钱吗?那你们手里有多少钱呢?
4、现在时间还早,超市还没开门呢,我们来玩个猜硬币的游戏吧!5、老师示范:我手里有6个硬币,我将他们藏在两只手上,你们猜猜每只手里藏了几个?并出示相应的课件图片(6的分合式)。
6、幼儿和旁边的小朋友玩一玩,并记录操作结果。
7、幼儿上来讲述自己的玩法和记录情况,老师出示相应的课件(6的分合式)。
8、请幼儿数数说说,6有5种分法,并让幼儿一起来念一念6的分合式。
三、游戏“撒硬币”
1、老师示范撒硬币,让幼儿看看有几个正面?有几个反面?然后把它记下来。
2、幼儿游戏,并记录操作结果。
3、展示幼儿作业。
四、购物。
1、小超市开门了,超市里的商品真多,它们的价钱是不一样的,请小朋友用6元钱买两样东西,每个人都要把自己手上的钱用完。
2、幼儿自由购物。教师做营业员检查幼儿活动结果。
3、送礼物。跟客人老师讲讲6元钱买了几元和几元的东西。
的分解大班数学教案篇十二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组成,知道6分成两份只有五种分法。
2、初步感知数的分合的有序性,
3、要求幼儿学习按指示进行操作,并学习用指示检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双色圆片若干、乒乓球若干、记录纸人手一份、铅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5的组成。
玩碰球游戏。
二、学习6的组成。
1、出示放有乒乓球的盒子,演示“小球分家”。
今天老师带来一个盒子,盒子里有小球,一起来数数有几个小球?(6个)把板抽掉,看看红房子里有几个小球?绿房子里有几个小球?(4、2)那就是说6可以分成4和2。我们赶快用笔把它记录下来。
3、讲解操作要求。
请幼儿自己找一个游戏去玩,发现不一样的答案就记录下来,
4、讲解操作结果,教师记录下来,集体读6的分成。
三、重新演示“小球分家”,遮掉盒子,猜猜6个小球分成了几和几;遮掉半边,猜猜这边会有几个小球?演示“变脸游戏”,先猜后看。
四、交换玩游戏。
设疑:6个小球再加一个小球,就是几个小球?可以分成几次?
的分解大班数学教案篇十三
活动目标:
尝试借助硬币进行6的分合,知道6有5种不同的分法。
学会用数字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并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
活动准备:
记录纸、笔。
每人准备6个硬币、每人一份练习题。
活动过程:
出示硬币导入活动。
好不好?(……)。
幼儿尝试自己分硬币。
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
师:那么该怎么玩呢?小朋友听仔细喽,待会我们小朋友每人拿6个硬币,放在两个手心里摇一摇,发出好听的声音,然后轻轻地把他们放到桌子上,仔细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但是这里可要当心不能把硬币撒到地上哦!
[幼儿游戏。]。
师:小朋友,抛硬币的游戏,好玩吗?那请你们来说一说,刚刚你抛的时候发现了什么呀?(……)。
师:下面我们再来玩一次,抛硬币的游戏,但是这一次,要请我们小朋友把你抛的结果记录在框子里的记录卡上,但是如果抛的一样的结果就不要再记录了,听清楚了吗?(……)。
[幼儿操作。]。
教师统计操作结果。
师:我们发现6一共有几种分法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幼儿做练习。
3、游戏:逛书店。
1)师:小朋友今天我们都有6个硬币,那你们想去书店里逛一逛买一些你喜欢的'书吗?(想)。
2)幼儿游戏。
3)引导幼儿交流自己要六元钱买了几样东西。
活动反思:
在数学教育领域中,强调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培养他们观察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的分解大班数学教案篇十四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初步认识数字1、2、3。
2、让幼儿能用实物来表示1、2、3。
3、让幼儿喜欢上数学课,喜欢数学课的氛围。
活动准备:
1、卡通数字1——3。
2、1、2、3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图片。
3、袋子以及水果图片若干。
4、数字宝宝卡片1、2、3幼儿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1、请出数字宝宝,用数字和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儿歌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3、用手指表示数字: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4、游戏:我来说,你来比。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5、游戏:看实物出手指。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让幼儿说出数字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草坪上撒上1——3的小数字卡,带领幼儿玩找数字宝宝的游戏。)自由结束。
教师针对幼儿今天的表现给予具体的评价,表扬和鼓励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使其产生成功感和愉悦感。同时考虑到哪些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增强其自信心。
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可以在益智区里投放今天所的教具和相关活动用具,以便让幼儿课在区域活动的时候,及时的来操作今天所学的内容,加深其对今天所学内容的理解。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046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