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小花猫(模板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8 11:59:17
幼儿园教案小花猫(模板16篇)
时间:2023-11-28 11:59:17     小编:笔砚

教案应该具备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教案的编写应考虑学生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需求,注重因材施教。这些教案范文是经过教师们长期教学实践和总结的经验之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幼儿园教案小花猫篇一

1、学用快慢不同节奏演唱歌曲。

2、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3、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多媒体课件、录音带、小花伞一个。

一、通过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1、欣赏歌曲录音:谁唱着歌向我们走来了……(教师用道具小花伞表演)。

2、歌里唱些什么?

二、在欣赏中,体验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1、多媒体展示傣族泼水节的情境,了解傣族风俗习惯。

2、倾听歌曲,发现歌曲中的复合节奏,好像有两个村子的人们一起在雨中跟着小雨点跳舞。

三、学唱歌曲,用不同节奏的方式演唱歌曲。

1、雨声(沙沙沙)。

2、用欢快的感觉哼唱歌曲旋律。

3、在伴奏下尝试用轻快和缓慢唱出两种雨点落下的节奏合起来,唱出复合节奏体验雨点落下时急时缓的情景。

4、在歌曲后半段,老师唱第一声部,幼儿唱第二声部。

四、表演中体验音乐的快乐。

1、由男女两位幼儿戴上头巾,分别领唱第一、第二段前两句歌词,其他幼儿分成两部分,用复合节奏演唱歌曲。

2、歌曲结束时,模拟相互泼水。

音乐活动是在音乐的伴随下通过人体有节奏的动作、姿态、生动的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对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小花伞》是一个让孩子音乐体验的教学活动。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及音乐能力选择了这个音乐活动。让孩子能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富有情感的音乐活动。在游戏化和情境化的教学氛围中引导幼儿快乐探索与创造。本次活动围绕小花伞来展开活动,让幼儿对探索和创造活动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使活动变得更富有童真、童趣,让幼儿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从中收获了快乐和自信。活动满足了幼儿身体活动的需要,参与对音乐进行探究的需要,想象、联想,思维的需要及创造性表现。

幼儿园教案小花猫篇二

这些小动物还带来几个字宝宝,我们一起看看。(把刚才的小动物图片翻过来,后面是相对应的小动物的名称字卡:猫、狗、猪、牛、马)。

认读认读识字游戏。

1、“听声音认生字”游戏(老师或小朋友学小动物的叫声,另一名小朋友找出相对应的字卡)。

幼儿园教案小花猫篇三

一、听音乐做动物模仿操,活动腰、手腕、脚腕等,做好课前准备活动。

二、组织游戏《贪玩的小花猫》,引导幼儿会轻轻走、跑和躲藏。

2.游戏规则:

(1)要指定幼儿游戏范围。

(2)躲藏的环境要安全。

3.指导幼儿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1)老师指导幼儿游戏。

(2)幼儿熟悉玩法后,可让幼儿扮老猫。教师提出要求规则。

(3)玩几次游戏后,总结幼儿游戏情况后,提出新的要求继续游戏。

幼儿园教案小花猫篇四

活动目标:1.尝试用绳子做出不同的花朵造型。

2.体验绳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ppt、长短不一的绳子、颜料、报纸、宣纸、反穿衣、毛巾。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春天到了,花园里开了许多花,你喜欢第几朵?它是什么样的?(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花的不同形状。)。

二、幼儿初次尝试(一根绳子)。

1.介绍工具:绳子。

教师:我们来给小花画张像吧,今天我们不用蜡笔,用绳子试试看能不能做出不一样的花来。

2.幼儿尝试用绳子做出不同造型(单根围合、盘)。

3.分享。

(1)盘起来的方法。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用绳子做出的花。这朵花是怎么做出来的?

(2)单根围合。

师:爱心形状的花是用围起来的方法,有很多层的话会更漂亮,你有什么办法?

小结:对啊,可以用盘起来再变一变的方法,也可以用几根绳子来帮忙。

三、幼儿再次尝试(用两根或多根绳子来表现)。

师:老师这里还有些很特别的花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你喜欢哪一朵?它是什么样的?我们用绳子把这些特别的花也做出来吧!

四、幼儿第三次尝试。

1.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花。(盘一盘,绕一绕;不同颜色组合;图形组合。)。

五、分享交流。

1.拓印,介绍方法。

师:把宣纸铺在花上,中间、四角每个地方压一压。会发生特别的事情哦,试试看!

2.展示幼儿的作品。

师:哇,花园里真美,有各种各样的花,我们一起来拍张照吧!

幼儿园教案小花猫篇五

《小花猫找汗》是一节听读游戏识字课,有一次组内教研过程中,一位年轻老师提出:“现在上听读游戏课太难了,尤其是长篇的科学故事性的文章,真不知怎么教给孩子?”。其实对于小朋友而言,听读课本上的文章诗歌很适合学龄前的孩子,既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又能增强识字的能力,每一篇诗歌有讲述一个知识点,在幼小衔接工作的过程中,听读游戏识字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花猫找汗》是一篇很适合低龄小朋友的科学童话,孩子们通过阅读能了解一些动物出汗的科学常识。语言生动有趣,课文的画面形象可爱,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鉴于以上几点,我有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幼儿园教案小花猫篇六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诙谐、有趣的风格。

2、初步了解间奏,能在唱歌的过程中等待和正确地表现间奏的动作。

3、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纸偶(老鼠)活动过程:

(二)学唱

1、学唱歌曲第一段(1)谁来说说这只小老鼠长得什么样?(边根据幼儿回答,边出示图谱)念三遍,中间可以请小朋友指图谱(2)呀!原来这只小老鼠想出来干什么?(偷东西吃)有没有被老鼠发现?(没有)他心里肯定怎么样?(很高兴、很神气)边做动作边唱(3遍)

2、学唱歌曲第二段(1)小老鼠最怕谁呀?(小花猫)(2)听到小花猫的叫声小老鼠会怎样?(念三遍)(3)刚才小老鼠还很神气的,一眨眼功夫却灰溜溜的逃走了,可真滑稽呀!(唱三遍)

(三)初步感受间奏

(1)刚才我们唱了谁和谁的歌?(小老鼠和小花猫)下面我们把俩段连起来唱一唱。

(2)刚才老师除了唱歌还刚什么了?(跳舞)那老师是在唱完什么的时候开始跳舞的呢?

(四)延伸活动我们一起到草地上玩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小花猫和小老鼠》是一首风趣、幽默的儿童歌曲,歌曲采用诙谐的曲调、形象的语言表现了小花猫和小老鼠淘气可爱的墨阳,符合儿童的生活视觉,附点节奏的反复使用增加了歌曲活泼的情趣。

对于这课的导入我运用的是让孩子们先回忆另一个儿童故事《小老鼠上灯台》再引出今天小花猫和小老鼠又发生了一个新的故事,让我们学习一下。

1、体验感知法

因为这节课主题是小老鼠和小花猫发生的故事,接着我想让学生们更能好好体会到小老鼠的神态,于是想让他们多模仿小老鼠的样子,学一学小老鼠叫的声音,并且要知道小老鼠是胆小,所以它的声音要轻一点,便于后面演唱歌曲时要区分小老鼠和小花猫的强弱对比。

2、合作学习法

通过小组合作表演,分角色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新课教授

先展示旋律节奏,让学生逐步会演唱,然后再出事整首歌曲的歌谱,最后在让他们轻声加入歌词演唱,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4、加入乐器

歌曲中有休止符。所以在有休止符的地方我加入了乐器,一是为了提示学生休止符的出现,二是能让学生们更加感兴趣,积极地去听这个音乐。

5、拓展

在歌曲最后为学生送上一首钢琴曲《小狗圆舞曲》让学生们体验不同动物所带来的不同音乐特点。

幼儿园教案小花猫篇七

这首童话里还有几个小字宝宝不见了,看来我需要魔术帽。(教师运用魔术帽变出“说”“问”“汗”“吐”四个生字)。

教师引领幼儿观察,并让幼儿独立分析字形,比如说:

说――一个人在看电视,电视里有一个人说话。

问――一个人在大门里问问题。

汗――一个人本来是干的,运动后就出汗了。

吐――左边是口,右边是土,合起来就念吐。

之后进行组词,并说一句话。

幼儿园教案小花猫篇八

一、导入活动:

(一)暖身活动:

1、师幼用断奏,圆滑音问好。

2、放大镜看跳蚤。

(二)故事导入:

出示故事图片--小猫找河马医生治疗跳蚤。河马医生有好多的秘密武器,他的诊所里总是挤满了病人。小花猫来了,她浑身发痒,难过的不得了,河马医生用放大镜一看,原来小花猫身上有好多的跳蚤!于是,河马医生让小猫用力跳跳,将跳蚤跳下来。

二、律动感应:

(一)分段感知:

1、a段断奏staccato(完成河马医生的任务:跳跳,跳蚤就没了):学猫步左右轻跳。尾句后音效/学猫咪伸懒腰。

(1)小花猫在什么地方跳呢?教师出示语词图谱,让小朋友知道每句的句首左右跳动一下。

(2)随音乐,看图谱再次跳动,感受断奏。小花猫身上的跳蚤还有吗?有的,河马医生建议了,用爪子挠挠。

2、b段圆滑legato:学猫咪抓胡须。在唱“喵喵”时才做抓跳蚤的动作。

(二)整曲律动。看图谱,跟随音乐节奏,进行律动,感知圆滑与断奏。

三、角色扮演活动:小花猫抓跳蚤。

两助教老师将挂有许多的“跳蚤”的绳子牵在空中,a段时,教师上下左右晃动绳子,幼儿扮小猫,随音乐跳动躲避跳蚤的碰触,避免被跳蚤“咬到”。b段幼儿开始抓跳蚤,每到“喵”处可抓一只,直到音乐结束。

四、随音乐,做肢体律动,结束活动。

幼儿园教案小花猫篇九

《纲要》指出: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单靠教师直接"教"是难以掌握的,教室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交往。在本课内容中,通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并用语言讲述内容和故事情节,鼓励幼儿当众表达,在讲述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

幼儿园教案小花猫篇十

小花猫是幼儿熟悉的小动物,它的许多生活习性幼儿都能逼真地模仿出来,小班幼儿的舞蹈动作要求也不高,因此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很积极,兴趣也很高,学得也很快,对动作的掌握也较完整。通过他们熟悉的动物动作模仿,来激发他们对舞蹈的兴趣,但由于他们受年龄的限制,在动作连续表现这一技巧上掌握还不够。

幼儿园教案小花猫篇十一

在活动之前,老师自己准备各种各样的小花伞的图片,然后好好认识一下雨伞的特点。

活动目标。

1、学习不同的花纹,图案有规律地装饰伞面。

2、鼓励幼儿大胆创作,设计自己喜欢的小花伞。

重点难点。

重点:涂颜色的时候,颜色不配合。

难点:在雨伞上面画出来图形。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装饰画的基础,会用简单的图案装饰服装,帽子等物品。

2、和幼儿一起观察不同图案的花伞。

3、实物伞若干,彩色铅笔和《幼儿用书・健康,社会与艺术》,画有伞的图案。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欣赏实物伞,重点引导幼儿观察伞面上的花纹和图案。

教师:“小朋友们,咱们班上有那么多漂亮的小花伞,你最喜欢那一把?它是什么颜色的?上面的图案是什么样的?”

(二)、展开部分。

1、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健康,社会与艺术》。教师“小朋友,看,这里有什么?”(伞)。“上面有好看的图案吗?”(没有)“有漂亮的颜色吗?”(没有。)“今天老师就请小朋友自己来设计这把雨伞。好吗?”

2、引导幼儿用图形有规律地进行装饰,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图案进行装。

3、幼儿装饰伞面的过程中,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坐姿和握笔姿势,讲卫生。

4、活动过程中,表扬积极参与的幼儿,鼓励大胆动手的幼儿。

(三)结束部分。

展示及欣赏作品。

请幼儿互相说一说,雨伞上涂了什么颜色?画了哪些好看的装饰图形?

幼儿园教案小花猫篇十二

1、能用简单的线条及图案装饰花伞。

2、激发幼儿帮助他人的情感。

3、激发幼儿喜欢装饰的美术活动兴趣。

活动准备。

画好的伞的轮廓、蜡笔、勾线笔。

活动重点。

能用简单的线条装饰小花伞。

活动难点。

在装饰过程中尝试画一些简单图案。

活动流程。

激发兴趣--引导联想--幼儿创作--展示交流。

活动过程。

(一)在教师指导下,幼儿先集体再自由欣赏小花伞。

教师:你们看,它们是什么?好像什么呢?

(二)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共同欣赏和谈论小花伞。

1.教师:你们喜欢小花伞吗?为什么喜欢它?

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伞,找出自己喜欢的小花伞。

4.和幼儿一起说说小花伞:小花伞真漂亮,帮我挡雨遮太阳,打开来像美丽的花,转起来像飞舞的圆。

(三)激发兴趣:

师语:春天来,花儿开,外面的景色好漂亮啊,小动物们高兴极了,它们呀决定去春游。看看有哪些小动物哪?小鸡.青蛙...它们玩得真开心啊!

一会太阳就躲进了乌云里面,“轰隆隆”打雷了,“嘀嗒嘀嗒”下雨了,小动们出去玩,都忘记带伞了,哎呀小动物们被雨淋湿了,我们来帮帮他们吧。

师语:我们怎样才能使小动物不被雨淋到哪?

你想不想做一把什么样子的小雨伞送给小动物哪?

幼儿创作。

1、那么我们现在赶快来做一把漂亮的小雨伞给给小动物们吧!它们一定会很高兴的!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指导幼儿用不同的线、图案装饰小花伞。

展示交流(送伞)。

2、刚才小动物们得到了你们的帮助,它们非常高兴,还说要感谢你们小朋友们哪。小朋友怎么说呀?(不用谢)那么平时别人有了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哪?(想办法帮帮别人)。

幼儿园教案小花猫篇十三

2、出示太阳月亮。

3、出示睡觉猫和捉老鼠的猫。

4、它们有什么不同?

二、出示图谱,教师念儿歌。

1、教师边看图边念儿歌。

2、幼儿学儿歌。

三、游戏(小花猫捉老鼠)。

1、讲解游戏规则。

2、开始游戏。

3、教师带小花猫离开活动室。

幼儿园教案小花猫篇十四

1.雷公公它不打呼噜了,还和我们一起哄小花猫睡觉呢!

2.听音乐《摇篮曲》,教师启发幼儿,轻轻将小花猫送到小床上,

让小花猫安静地睡觉,再提醒幼儿轻轻地、有序的离开教室。

附儿歌。

雷公公,雷公公,

请您清点打胡噜。

我的花猫在睡觉,

幼儿园教案小花猫篇十五

活动以小花猫身上有跳蚤,河马医生出主意抓跳蚤为背景,引导小朋友通过层层递进的游戏,来认识音乐中的圆滑,断奏音。在活动中,小朋友能积极热情地参与到活动中,通过活动,也能分辨并用肢体表达自己对圆滑断奏音的理解。

幼儿园教案小花猫篇十六

2、练声《太阳出来了》1=c要求声音甜美,不乱喊乱叫。

二、基本部分。

(1)、要求幼儿根据词义创造性的边念边做动作。

(2)、请做得好的幼儿单独表演,其余幼儿模仿。

2、学习新歌。

(1)、教师出示小老鼠指偶:一只小老鼠悄悄地出了门,准备偷食吃。它东看看、西瞧瞧,见没有小花猫,很是得意,高兴地唱起了歌…教师范唱歌曲第一段。

(2)、教师出示小花猫指偶:正在小老鼠乐滋滋地偷吃粮食的时候,只听见“喵喵喵”几声,机智的小花猫不知从什么地方跳了出来。小老鼠一见,吓得连滚带爬地跑了回家…教师范唱歌曲第二段。

(3)、完整欣赏歌曲提问:歌曲名称?几拍子?你听了有什么感觉?(幽默、有趣)。

(5)、学习演唱歌曲,要求听清前奏与间奏、尾奏。

(6)、表演唱:要求幼儿大胆地表演创造动作个别幼儿表演唱。

3、音乐游戏《猫捉老鼠》。

要求:一定要唱完“吓得老鼠赶快往回跑”后,“小老鼠”才可以跑回家;捉到的“小老鼠”暂停游戏一次;提醒幼儿游戏时自找空间,不相互挤推。

三、结束部分。

教师讲评小结,表扬认真幼儿,结束活动。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01630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