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记录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点和难点。教案应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量化和分配。这里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示例,供教师们参考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我们的民族小学语文教案篇一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并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明确默读要求,了解课文是怎样表现民族小学的特点的。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以及其它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3、体会文章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1、读课题,谈感受,巧妙过渡都课文的学习。
2、结合插图默读课文,找出表现民族小学特点的语句,了解到这是一所美丽的边疆的山村小学。随后教师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让学生齐读。(教师要相机引导学生明确默读要求:默读时要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还可以动笔画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师:默读完课文,这所民族小学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认为这是一所怎样的民族小学呢?
(板书:美丽)。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现在我们就去孩子们上学的路上看一看吧!
(1)、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到表现“美丽”的词语和句子,如“绚丽多彩”等,并谈体会。教师可让学生看资料袋,并向学生介绍少数民族的相关资料。
(师根据学生回答在“美丽”上面板书“小路、服装、校园”)。
(2)、学生个别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重点引导体会“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和“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两句的画面感,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把民族小学的“美丽”读出来。
(3)、小组读、男女生读,读出感情。读后再谈体会。
4、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民族小学的钟声展现出的独特的“美丽”,初步了解本段在文中的过渡作用。
(板书:钟声)。
(2)、默读第三自然段,知道本段前五句写上课的情景,第六句写下课的情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那声音真好听!”一句的作用。
(板书:书声)。
(3)学生个别读、比赛读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读出人物、动物和景物的和谐美,进而理解作者对民族小学的喜爱和赞美。
(4)、结合“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一句对学生进行民族大团结教育。
出示“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可试着让学生模仿着说句子,如“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画画、唱歌。”“里同学们的民族不同,但老师对他们的爱是相同的。”等等。
师:读得真好。用不同和相同说话,我还想到了一句“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片操场操场上游戏。”。
(5)、学习第六句,体会下课热闹的场景,有感情朗读第六句。读后全班齐读第三自然段。
(6)、模仿第六句进行小练笔,为本单元语文园地的习作作准备。可让学生写一个游戏,是什么游戏,和谁一起玩的,玩的过程中做了什么,说了什么,玩后想了什么。
下课了,同学们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让学生说说仿佛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
2、体会课文结尾省略号的作用,进行思维拓展。
师:这里为什么用省略号呢?你还能接着往下说吗?
3、再次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进一步感悟民族小学的美丽。
4、推荐学生课后阅读吴然的散文集《小鸟和守林老人》。
1、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如果用表格的形式,可以参考课本第11页的做法。
我们的民族小学语文教案篇二
《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五册的第一课,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自豪与赞美的感情,一个“情”字贯穿全文。课文按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文末点题的顺序描写了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充分体现了学校的美丽、团结和充满欢乐。课文通过描写这所民族学校,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1、会认“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戴”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1、播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师生跟着边拍手边唱。
3、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民族及本民族的一些服饰、风俗等。
4、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服饰和风俗习惯?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文字资料,介绍自己了解的其他民族的情况。
5、根据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着重引导学生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的情况,并相机出示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1、早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小路上走来,他们都高兴地朝着同一个方向走去。他们要去哪呢?我们也跟着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板书:我们的民族小学)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
1、出示词语: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全体读、)
2、游戏巩固生字。
贴字游戏:教师读生字,学生找出相应的卡片贴到黑板上画的智慧树上。
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认游戏,看谁认得的`生字多。
3、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字的书写。
思考:民族小学的美体现在哪里?你喜欢哪一段就重点朗读哪一段。
1、朗读第一段,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引导体会:“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句话,用横线画下来,课后抄写在积累本上。
6、这些不同民族的小朋友能走到一起来上课、交朋友说明了什么?
7、学习第四自然段:这所民族小学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一边读一边想象,拿起彩笔,画出你脑海里的民族小学。
1、学了课文,你觉得民族小学美在哪些地方?你能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出这些美吗?指导体验朗读:
景色美:通过看图体会朗读。
衣着美:指名一学生穿戴上一套白族服饰展现在同学面前,接受大家的赞美后,用高兴、自豪的语调朗读。
行为美:结合“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这句子和学生平时的礼仪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发自内心的真诚、友好、光荣的语调朗读。
朗读美:如何读得连小动物都被吸引住了。
2、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参加朗读比赛,先在小组进行,再选出代表参加。
1、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下来。
可以用文字叙述,就像写简短的日记;可以填表格;可以用画图的形式……注意边记录边整理资料,准备和同学交流。
我们的民族小学语文教案篇三
教材简析:
《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五册的第一课,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自豪与赞美的感情,一个“情”字贯穿全文。课文按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文末点题的顺序描写了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充分体现了学校的美丽、团结和充满欢乐。课文通过描写这所民族学校,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教学目标。
1、会认“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戴”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师生跟着边拍手边唱。
3、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民族及本民族的一些服饰、风俗等。
4、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服饰和风俗习惯?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文字资料,介绍自己了解的其他民族的情况。
5、根据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着重引导学生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的情况,并相机出示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1、早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小路上走来,他们都高兴地朝着同一个方向走去。他们要去哪呢?我们也跟着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板书:我们的民族小学)。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
三、趣味识字。
2、游戏巩固生字。
贴字游戏:教师读生字,学生找出相应的卡片贴到黑板上画的智慧树上。
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认游戏,看谁认得的生字多。
3、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字的书写。
四、整体朗读感知。
思考:民族小学的美体现在哪里?你喜欢哪一段就重点朗读哪一段。
五、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朗读第一段,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结合课文插图,说说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的?
4、引导体会:“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句话,用横线画下来,课后抄写在积累本上。
5、下课了,同学们怎样尽情地玩耍?如果你也在其中,你想和他们玩什么游戏?
6、这些不同民族的小朋友能走到一起来上课、交朋友说明了什么?
7、学习第四自然段:这所民族小学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一边读一边想象,拿起彩笔,画出你脑海里的民族小学。
六、加深体会,比赛朗读。
1、学了课文,你觉得民族小学美在哪些地方?你能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出这些美吗?指导体验朗读:
景色美:通过看图体会朗读。
衣着美:指名一学生穿戴上一套白族服饰展现在同学面前,接受大家的赞美后,用高兴、自豪的语调朗读。
行为美:结合“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这句子和学生平时的礼仪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发自内心的真诚、友好、光荣的语调朗读。
朗读美:如何读得连小动物都被吸引住了。
2、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参加朗读比赛,先在小组进行,再选出代表参加。
七、课后积累。
1、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下来。
八、布置综合性学习。
可以用文字叙述,就像写简短的日记;可以填表格;可以用画图的形式……注意边记录边整理资料,准备和同学交流。教材简析:
《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五册的第一课,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自豪与赞美的感情,一个“情”字贯穿全文。课文按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文末点题的顺序描写了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充分体现了学校的美丽、团结和充满欢乐。课文通过描写这所民族学校,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教学目标。
1、会认“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戴”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师生跟着边拍手边唱。
3、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民族及本民族的一些服饰、风俗等。
4、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服饰和风俗习惯?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文字资料,介绍自己了解的其他民族的情况。
5、根据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着重引导学生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的情况,并相机出示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1、早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小路上走来,他们都高兴地朝着同一个方向走去。他们要去哪呢?我们也跟着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板书:我们的民族小学)。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
三、趣味识字。
2、游戏巩固生字。
贴字游戏:教师读生字,学生找出相应的卡片贴到黑板上画的智慧树上。
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认游戏,看谁认得的生字多。
3、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字的书写。
四、整体朗读感知。
思考:民族小学的美体现在哪里?你喜欢哪一段就重点朗读哪一段。
五、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朗读第一段,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结合课文插图,说说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的?
4、引导体会:“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句话,用横线画下来,课后抄写在积累本上。
5、下课了,同学们怎样尽情地玩耍?如果你也在其中,你想和他们玩什么游戏?
6、这些不同民族的小朋友能走到一起来上课、交朋友说明了什么?
7、学习第四自然段:这所民族小学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一边读一边想象,拿起彩笔,画出你脑海里的民族小学。
六、加深体会,比赛朗读。
1、学了课文,你觉得民族小学美在哪些地方?你能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出这些美吗?指导体验朗读:
景色美:通过看图体会朗读。
衣着美:指名一学生穿戴上一套白族服饰展现在同学面前,接受大家的赞美后,用高兴、自豪的语调朗读。
行为美:结合“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这句子和学生平时的礼仪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发自内心的真诚、友好、光荣的语调朗读。
朗读美:如何读得连小动物都被吸引住了。
2、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参加朗读比赛,先在小组进行,再选出代表参加。
七、课后积累。
1、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下来。
八、布置综合性学习。
可以用文字叙述,就像写简短的日记;可以填表格;可以用画图的形式……注意边记录边整理资料,准备和同学交流。
我们的民族小学语文教案篇四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体会课文表达的赞美之情,初步了解句子的含义。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
课前准备:
1.学生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
2.教师准备好相关的'图片。
3.准备生字书写的多媒体演示。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相关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2.顺势切入,初读课文。
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呀?(我们的民族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开。
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趣味识字。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坪坝傣族阿昌族德昂族,摔交穿戴招引蝴蝶孔雀舞铜铃粗壮凤尾竹。
2.指名读,正音。
3.开火车,练读。
4.做游戏巩固识字。
5.同桌相互听读课文,在读中巩固识字。
朗读感悟。
1.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同桌间互相说说读了这一段知道了些什么?
2.组织朗读比赛,你最喜欢读哪段,读出你的感情来。
我们的民族小学语文教案篇五
1.知识目标: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和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情感目标: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感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2.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1、课前上网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学生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
3、教师准备好相关的图片、道具和生字词的卡片
4、制作多媒体课件演示。
两课时
一、导入
1、播放音乐(或视频)《爱我中华》片段:“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
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2、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请小朋友说说你找到的有关不同民族的图片,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3、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其中一所去看一看。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5、请大家读题。谁来说说课题该怎么读?我们再一起把课题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这所民族小学有什么特色呢?让咱们就一起走进这所民族小学,去认识一群少数民族的孩子,去感受民族小学的魅力。
1、教师配乐范读。请小朋友们一边听老师读课文一边用笔画出有关民族的词语。
2、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2)、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3.学生试读。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自然段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出示让学生认读。
5、再次巩固字词:
(1)书写生字:坪坝戴招
(2)把表示“傣族、景颇族、阿昌族、纳西族、白族”的图片和相应的词语连线。
6、同桌相互听读课文,在读中巩固识字。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顺序
1.小组合作,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讨论:读了这一段知道了些什么?
2、学习反馈(填空):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再写(上课,下课);最后写(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
四、自主品读。自我感悟
是啊,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采取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了解了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学习和巩固了许多生字新词;理清了课文的写作顺序。同学们和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一样,学得特别认真。“我们的民族小学”到底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究。
一.导入新课:
学生品读。
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
(一)品悟民族小学的美丽
2、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一所美丽的小学?
(学生讲到哪句,教师就顺势指导哪句。视课堂生成情况灵活地驾驭课堂。)
预设1:
(1)生:我是从这里看出的。“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各式各样的民族服装鲜艳夺目,使学校更加美丽。
(3)让我们一起读出它的美。
(如果此时学生不能准确地说出“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一所美丽的小学,教师可这样处理:
(2)句子里哪个词直接说明了它的美丽?(绚丽多彩)“绚丽”的近义词就是——美丽。
(3)让我们一起读出它的美。)
3、还有什么地方写出了民族小学的美丽?
预设2:
(1)生:我从这里看出“我们的民族小学”很美丽。“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2)这句话在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其他同学同意他的观点吗?那我们一起来读读。
(3)谁能来说说,这后面的省略号说明了什么?那么你们认为校园里还有哪些景物呢?
(5)同学们,这样的校园美吗?想不想去看看?那就带着对美丽的民族小学的向往,再读这句话。
(6)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
4、还有什么地方写出了民族小学的美丽?
预设3:
(1)生:我从这里看出“我们的民族小学”很美丽。“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2)为什么认为这句话也写出了民族小学的美丽?(学生阐述)
(3)我听明白了,这句话说明民族小学矗立在山花烂漫的环境中,所以说它很美。我们也把它的美读出来吧!
5、小结,过渡
确实,校园外山花烂漫,校园内高大粗壮的大青树,婀娜多姿的凤尾竹,千姿百态的各种野花,翩翩起舞的蝴蝶,还有在校园里穿梭的各式各样的鲜艳的民族服装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美景图。
(二)品悟民族小学的团结
1、课文仅仅写了民族小学的美丽吗?你认为“我们的民族小学”还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
(方法和“品悟民族小学的美丽”类似。)
预设1:
(1)生:我认为“我们的民族小学”还是一所团结的学校。我是从这里看出的。“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2)其他同学找到了这句话吗?我们一起来读读。
(3)为什么从这句话中能看出“我们的民族小学”还是一所团结的学校?
(4)生:因为这句话说明个民族的孩子,虽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是他们都成了好朋友。”所以说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
(5)讲的好。谁来读这句话?
(6)他读得怎么样?
(7)我们一起超过他,好吗?
2、还有什么地方写出了民族小学的美丽?
预设2:
(1)生:我还从这里看出“我们的民族小学”很团结。“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2)找到这句话了吗?我们一起来读读。
(3)听老师怎么读。(师范读)
(4)说说“不同民族”、“同一间教室”、“一起”这几个词。老师为什么要读重音?(这几个词说明孩子们虽然民族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
(5)你们可不可以像老师一样再读这句话?
3、小结,过渡
是啊,虽然民族不同,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是名副其实的一家人。这是一所多么团结的民族小学啊。其实,小作者为我们呈现的民族小学不仅仅是美丽、团结,它还具有什么特色呢?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你一定会有所发现!
(三)品悟民族小学的欢乐
预设1:
(1)生:我认为“我们的民族小学”还是一所欢乐的学校。我是从这里看出的。“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2)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我们一起来读读。
(3)大青树下有多热闹?请同学们用下列句式来说说:
大青树下多热闹啊!有……有……还有……。他们的欢笑声把(
)都吸引过来啦。
(4)谁能把孩子们的欢乐读出来?他读的怎么样?认为比他读得好的站起来读。
(四)品悟民族小学的祥和
1、这是一所多么欢乐的学校啊!还有谁有新的发现?
预设1:
(1)生:我认为“我们的民族小学”还是一所祥和的学校。我是从这里看出的。“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2)好,我们一起读这段话。
(3)你们认为民族小学的小朋友是如何上课的?
(4)他们是这样读课文的?
(6)为什么不直接写孩子们学习认真,而要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侧面烘托孩子认真学习。——意思讲到就行)
(7)是啊,民族小学的学生学习认真、书声悦耳,人与动物,人与环境融洽相处,怎么不是一所祥和的学校呢?怎么不令人赞不绝口呢?让我们带着对民族小学的赞美再读这段话。
三、
“(美丽的学校、团结的学校、欢乐的学校、祥和的学校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2、同学们,你喜欢这样一所美丽的、团结的、欢乐的、祥和的民族小学”吗?你愿意赞美他吗?那就让我们带着赞美读这句话!
3、假如你是这所民族小学的学生,你会对这样的学校产生怎样的情感?(自豪、骄傲)
4、请自豪地读这句话!
5、请骄傲地读这句话!
6、请同学们再看课题,你们认为该怎么读?(“我们的”读重音。)为什么?
(为有这样的民族小学而自豪,为自己是民族小学的一员而骄傲。)
7、请同学们带着赞美,带着自豪,带着骄傲美美地把课题再读一遍。
四、揭示主题,升华情感
1、为什么一个西南边疆的民族小学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如此祥和,如此欢乐?(民族之间团结互助,是一家人。)
2、是啊,“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五十六个民族手牵手,心连心,永远是一家人!正因为我们都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幸福,如此欢乐!我们的民族小学才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祥和!
3、让我们一起再听《爱我中华》
我们的民族小学语文教案篇六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
1.知识与技能
(1)会认“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铜钟、招呼、凤尾竹、孔雀舞、粗壮、蝴蝶”等词语。
(3)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整理各民族的资料、了解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和生活习惯。
(2)通过资源共享、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方式,感受各个民族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情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篇课文,引导学生体会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同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1)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
(2)乐曲《爱我中华》和《月光下的凤尾竹》
(3)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1.揭示课题
2.初读课文
a.播放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
b.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3.检查读词卡
a.指导读词语。
b.开火车游戏。
4.齐读课文
5.同桌轮读
6.交流汇报、评价
(三)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一自然段
a.问题1:你看到了哪些民族的小朋友?
b.问题2:他们走进校园,是怎么做的呢?
c.认识排比句和讲述排比句的读法。
2.三自然段
a.小组讨论
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们上课时的情景和下课后的情景?
b.小组汇报
c.交流、评价
a:问题一
b:问题二
同桌合作,找找描写上课时窗外安静的句子相互读一读。
c:如果你能和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你想和他们一起玩什么呢?
3.最后一自然段(课件出示情景图)
假如,你就是民族小学的一员,在这样一所美丽、团结的学校读书,你会感觉怎么样呢?(交流、评价)
(四)课堂小结
我们的民族小学语文教案篇七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7个词语。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点:
准确掌握生字生词的发音与拼写。
教学难点:
理解民族小学的校园生活。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书指导法、综合性学习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的图片、文字资料。
课件。
讲学部分。
第一课时:新授课。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练习。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新授课。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板书设计:
上课前 敲钟。
上课时 读课文。
下课后 跳舞、摔跤、做游戏。
我们的民族小学语文教案篇八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2、正确读写新词并能理解词语意思。探讨法读书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学学习生字词
学习生字词
卡片图片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前置性作业
1、搜集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比如,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服饰的图片及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故事。
2、自读课文1——3遍,要求正确、流利。
3、自学课文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要求读准字音,熟记字形,并通过工具书或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1)注音
坪坝戴招蝴蝶雀舞铜粗尾
(2)熟读并理解词语
4、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感悟。
5、检查预习情况。
我们的民族小学语文教案篇九
1、会认“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戴”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1、播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师生跟着边拍手边唱。
3、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民族及本民族的一些服饰、风俗等。
4、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服饰和风俗习惯?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文字资料,介绍自己了解的其他民族的情况。
5、根据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着重引导学生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的情况,并相机出示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1、早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小路上走来,他们都高兴地朝着同一个方向走去。他们要去哪呢?我们也跟着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板书:我们的民族小学)。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
1、出示词语: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全体读、)
2、游戏巩固生字。
贴字游戏:教师读生字,学生找出相应的卡片贴到黑板上画的智慧树上。
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认游戏,看谁认得的生字多。
3、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字的书写。
思考:民族小学的美体现在哪里?你喜欢哪一段就重点朗读哪一段。
1、朗读第一段,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结合课文插图,说说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的?
6、这些不同民族的小朋友能走到一起来上课、交朋友说明了什么?
7、学习第四自然段:这所民族小学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一边读一边想象,拿起彩笔,画出你脑海里的民族小学。
1、学了课文,你觉得民族小学美在哪些地方?你能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出这些美吗?指导体验朗读:
景色美:通过看图体会朗读。
衣着美:指名一学生穿戴上一套白族服饰展现在同学面前,接受大家的赞美后,用高兴、自豪的语调朗读。
行为美:结合“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这句子和学生平时的礼仪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发自内心的真诚、友好、光荣的语调朗读。
朗读美:如何读得连小动物都被吸引住了。
2、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参加朗读比赛,先在小组进行,再选出代表参加。
1、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下来。
我们的民族小学语文教案篇十
知识与技能:1、认读5个生字,掌握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过程与方法:1、在朗读中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2、在背诵抄写中积累优美的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学校的优美、快乐,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珍惜学习机会的感情。
【重点难点、关键】。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读5个生字,掌握10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3、学习课文第一段。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出示教学挂图。
2、了解这里是哪里:有哪一些人?在干什么?
3、师:对,这是一所民族小学,汇集了哪些民族的孩子,请大家打开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
二、自由读课文。
1、用笔画出生字词。
2、了解每一段讲了什么?
三、汇报自学内容。
1、学习认读的生字。
2、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3、学习会写的生字。
(1)出示生字,分小组评比读。
2)汇报读的结果。
(3)重点教以下的几个字。戴:注意戴的写法,中间藏着田共。雀:孔雀。
麻雀。
(4)学反义词粗(细)。
尾(头)。
4、了解每一段的内容第一段:小学生来自各个民族,他们来到学校里,成了好朋友。第二段:钟声敲响了。第三段:不同民族的小学生上课学习,下课玩耍。
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先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2、朗读全文。
五、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后交流读后的感受。
2、汇报。
3、师提示:读了这一段话大家好象看到什么情景。
4、请大家用欢快的语调读出民族小学的美丽,学生的可爱。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六、认识民族服饰。
1、出示p5的图片。
2、看图讲讲民族的名称。
七、作业: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二至四段。
3、背诵喜欢的部分。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出示图认一认民族。
二、学习课文第二至四段1、自由读课文。
2、交流读后的感受。
3、汇报。
4、师提示:大家在读课文的时候,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5、生自由回答。
6、这样的情景大家怎样才能读出来。读第二段:用洪亮的声音读出钟声的洪亮。读第三段:读上课时要读得轻,读出安静,读出同学们的朗读是那样的动听。读下课时要读出热闹、欢乐。读第四段:用骄傲自豪的口气读,读出我们对民族小学的爱。
7、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积累好词好句。
1、自由读全文。
2、找出描写的好的句子。
(1)描写景色美的句子。
(2)找出描写环境安静的句子。
3、读找出的句子。
4、背诵以上句子。
四、小结民族小学的学生们快乐、幸福。大家在学习的同时,要珍惜我们今天的学习生活,努力上进。
板书设计。
穿戴。
1
我们的民族小学语文教案篇十一
教材简析:
《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五册的第一课,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自豪与赞美的感情,一个“情”字贯穿全文。课文按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文末点题的顺序描述了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充分体现了学校的美丽、团结和充满欢乐。课文透过描述这所民族学校,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教学目标。
1、会认“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戴”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我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述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师生跟着边拍手边唱。
3、让学生介绍自我的民族及本民族的一些服饰、风俗等。
4、除了这些,你还明白哪些民族的服饰和风俗习惯?请你展示自我找到的有关图片、文字资料,介绍自我了解的其他民族的状况。
5、根据学生介绍状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着重引导学生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的状况,并相机出示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1、早晨,这些来自不一样民族的小朋友,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小路上走来,他们都高兴地朝着同一个方向走去。他们要去哪呢?我们也跟着一齐去看一看好不好?(板书:我们的民族小学)。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
三、趣味识字。
1、出示词语: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全体读、)
2、游戏巩固生字。
贴字游戏:教师读生字,学生找出相应的卡片贴到黑板上画的智慧树上。
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认游戏,看谁认得的生字多。
3、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字的书写。
四、整体朗读感知。
思考:民族小学的美体此刻哪里?你喜欢哪一段就重点朗读哪一段。
五、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朗读第一段,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结合课文插图,说说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的?
4、引导体会:“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句话,用横线画下来,课后抄写在积累本上。
5、下课了,同学们怎样尽情地玩耍?如果你也在其中,你想和他们玩什么游戏?
6、这些不一样民族的小朋友能走到一齐来上课、交朋友说明了什么?
7、学习第四自然段:这所民族小学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一边读一边想象,拿起彩笔,画出你脑海里的民族小学。
六、加深体会,比赛朗读。
1、学了课文,你觉得民族小学美在哪些地方?你能用自我的朗读来表现出这些美吗?指导体验朗读:
景色美:透过看图体会朗读。
衣着美:指名一学生穿戴上一套白族服饰展此刻同学面前,理解大家的赞美后,用高兴、自豪的语调朗读。
行为美:结合“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这句子和学生平时的礼仪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发自内心的真诚、友好、光荣的语调朗读。
朗读美:如何读得连小动物都被吸引住了。
2、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选取你喜欢的部分参加朗读比赛,先在小组进行,再选出代表参加。
七、课后积累。
1、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把描述窗外安静的句子抄下来。
八、布置综合性学习。
能够用文字叙述,就像写简短的日记;能够填表格;能够用画图的形式……注意边记录边整理资料,准备和同学交流。
我们的民族小学语文教案篇十二
教材简析:
课文描写了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这是一所美丽的、充满欢乐的学校,反映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个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学习目标:
1、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文中自豪、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建议:
1、级识字、写字仍应该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豪、赞美之情贯穿与整个教学中。
3、一次“民族风情展示会”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如:少数民族的服饰、风俗习惯、土特产等。
设计举例: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为孩子们创设想象空间,引导学生入情体悟。
师:文中没有具体去描写,那么大家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们是怎样上课的?
生:(大胆想象)。
生甲:认真听讲,不被外界环境干扰。
生乙:积极开动脑筋,大胆回答老师的,小手举得高高的。
生丙:读书声音响亮,抑扬顿挫。
生丁:上课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
师:这时,如果我们就是窗外的蝴蝶、小猴、小鸟、树枝,我们会怎样想呢?
生甲:如果我是一只小鸟,我会停止唱歌,去听他们读书。
生乙:如果我是一只小猴,我会为他们感到高兴、自豪。
生丙:如果我是一棵树枝,我会停止摆动,静听他们读书。
师:同学们,谈得真好,下面请你们把自己的那种感受读出来好吗?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试读课文。
老师为孩子们创设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
【感谢您浏览!您可以搜索课题课文题目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
我们的民族小学语文教案篇十三
1、会认“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戴”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二课时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师生跟着边拍手边唱。
3、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民族及本民族的一些服饰、风俗等。
4、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服饰和风俗习惯?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文字资料,介绍自己了解的其他民族的情况。
5、根据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着重引导学生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的情况,并相机出示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1、早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小路上走来,他们都高兴地朝着同一个方向走去。他们要去哪呢?我们也跟着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板书:我们的民族小学)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
三、趣味识字
1、出示词语: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全体读、)
2、游戏巩固生字。
贴字游戏:教师读生字,学生找出相应的卡片贴到黑板上画的智慧树上。
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认游戏,看谁认得的生字多。
3、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字的书写。
四、整体朗读感知
思考:民族小学的美体现在哪里?你喜欢哪一段就重点朗读哪一段。
五、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朗读第一段,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结合课文插图,说说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的?
4、引导体会:“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句话,用横线画下来,课后抄写在积累本上。
5、下课了,同学们怎样尽情地玩耍?如果你也在其中,你想和他们玩什么游戏?
6、这些不同民族的小朋友能走到一起来上课、交朋友说明了什么?
7、学习第四自然段:这所民族小学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一边读一边想象,拿起彩笔,画出你脑海里的民族小学。
六、加深体会,比赛朗读。
1、学了课文,你觉得民族小学美在哪些地方?你能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出这些美吗?指导体验朗读:
景色美:通过看图体会朗读。
衣着美:指名一学生穿戴上一套白族服饰展现在同学面前,接受大家的赞美后,用高兴、自豪的语调朗读。
行为美:结合“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这句子和学生平时的礼仪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发自内心的真诚、友好、光荣的语调朗读。
朗读美:如何读得连小动物都被吸引住了。
2、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参加朗读比赛,先在小组进行,再选出代表参加。
七、课后积累
1、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下来。
八、布置综合性学习
可以用文字叙述,就像写简短的日记;可以填表格;可以用画图的形式……注意边记录边整理资料,准备和同学交流。
我们的民族小学语文教案篇十四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认“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铜钟、招呼、凤尾竹、孔雀舞、粗壮、蝴蝶”等词语。
(3)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整理各民族的资料、了解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和生活习惯。
(2)通过资源共享、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方式,感受各个民族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情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篇课文,引导学生体会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同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具准备。
(1)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
(2)乐曲《爱我中华》和《月光下的凤尾竹》。
(3)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1.揭示课题。
2.初读课文。
a.播放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
b.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3.检查读词卡。
a.指导读词语。
b.开火车游戏。
4.齐读课文。
5.同桌轮读。
6.交流汇报、评价。
(三)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一自然段。
a.问题1:你看到了哪些民族的小朋友?
b.问题2:他们走进校园,是怎么做的呢?
c.认识排比句和讲述排比句的读法。
2.三自然段。
a.小组讨论。
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们上课时的情景和下课后的情景?
b.小组汇报。
c.交流、评价。
a:问题一。
b:问题二。
同桌合作,找找描写上课时窗外安静的句子相互读一读。
c:如果你能和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你想和他们一起玩什么呢?
3.最后一自然段(课件出示情景图)。
假如,你就是民族小学的一员,在这样一所美丽、团结的学校读书,你会感觉怎么样呢?(交流、评价)。
(四)课堂小结。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016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