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精选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8 11:06:20
大班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精选18篇)
时间:2023-11-28 11:06:20     小编:雁落霞

方案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和风险。那么如何制定一个好的方案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目标,确定想要达成的结果。然后,分析问题的原因和现状,找到根本的症结所在。接着,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步骤,确保每个环节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制定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资源、时间、人力等,合理规划和分配。同时,要寻求团队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一个共识。最后,要对方案进行及时的评估和调整,不断优化完善,以确保方案的有效执行和实施。制定一个好的方案需要考虑全面,注重实际,不断改进和提高。无论是学术领域还是实际工作中,一个好的方案都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解决问题。

大班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篇一

经过开展庆祝“六一”活动,使幼儿在进取的参与中体验合作与交往的欢乐,从而度过一个幸福、难忘的“六一”儿童节;使家长在参观和参与幼儿的节日庆祝活动中,进一步感悟幼儿教育的观念,从中使自我对如何教育孩子有所启发;经过向家长、社会展示幼儿的“六一”活动,进一步塑造本园的良好形象。

主题:庆缤纷“六一”展幼儿风采享成长欢乐

口号:“我能行,我努力,我真棒!”

1、活动时间20xx年x月x日

2、活动地点:xx超市门前

3、参与人员:全园幼儿、家长、教师

4、总策划:园长

5、安全工作:各班班主任

6、主持人:教师主持,幼儿主持

1、园长及领导代表讲话。

2、幼儿文艺汇演。

1、布置富有欢庆气氛的班级环境及全园周围环境(张贴宣传标语“我能行,我努力,我真棒!”)。

2、以班为单位作好参加活动的准备

(1)排练歌表演节目(四月中旬选定节目)

(2)注意收集制作小品道具的废旧物品(纸盒及其它相应材料)

(3)各班调动家长的进取性,邀请家长参与文艺演出。

3、幼儿园准备活动奖品和礼品。

4、利用板报向教师、家长发出倡议和向每个幼儿的家长发出倡议书,引起家长的重视,争取全体教师和家长对此次庆祝活动的配合与支持。

(一)庆祝大会

1、入场18:30以前完成(各班按指定位置坐好,主持人开场白)

2、园长讲话和领导发言

大班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篇二

活动方案。

怎么搞?在端午节这样的传统节日里,让幼儿园的小朋友体验民俗文化,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是一件有意义的教学活动。那么幼儿园端午节搞什么活动方案好呢?下面本站小编给大家分享20xx年幼儿园大班关于端午节的活动方案,仅供参考!

一、活动目标:

1、体验民俗文化,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喜欢劳动,乐于参加家务。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小朋友:粽子。

小朋友:愿意。

小朋友:可以。

老师:小朋友们真好。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没有关系,下面来和老师一起一起看一个动画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由来以及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老师:看了动画片,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会吃粽子了吧?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听看。下面我们再看一个视频,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们可要帮助老师喔。(放视频)老师:小朋友们,看看那你们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来。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剪刀。通过视频学习及老师的示范,部分幼儿能自己摸索着包出一个大概,对于还不会或者无从下手的幼儿采用同伴帮助及老师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老师:哇,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学习,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结束部分老师总结:哇,小朋友们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让老师忍不住要流口水啦。这下老师不用担心没法招呼客人了。谢谢小朋友们。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粽子香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四、活动延伸告诉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吃,并给爸爸妈妈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端午节。

五、活动反思在设计活动的的时候想到刚刚过去的端午节,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由于自己本身也没有包过粽子,不知道包粽子是难是易。

活动目标: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1、故事录音。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t: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活动介绍: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二、品尝粽子,并讲述。

1、认识粽叶。

t: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幼儿品尝。

3、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三、请小宝宝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小(1):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小(3)"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小(4)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活动背景: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到了,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最高兴的莫过于天真活泼的孩子们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随之而来,例如: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我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当地有哪些风俗习惯……针对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我们设计了"端午粽飘香"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能积极参与节日庆祝活动。

2、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3、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感受过端午节的喜悦情感。

活动准备:

1、区域里展示各种亲子制作的鸭蛋,乐意与同伴交流欣赏;投放关于端午节来历、风俗的书籍、图片、幼儿自主阅读交流。

2、物质:ppt"端午节"、粽子、艾草、蒜头、鸭蛋网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提问:"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你喜欢吃哪种粽子?"。

"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儿讨论后,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传说)。

2、说说端午节的古老故事。

(1)教师讲述端午节的来历。

(2)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门前挂艾草和蒜头、赛龙船、胸前挂鸭蛋网……)。

(3)拓展谈话范围:为什么在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前挂艾草和蒜头?(幼儿讨论)。

3、教师小结:

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蒜头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

4、幼儿品尝粽子,体验端午节的快乐。

(1)幼儿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粽子:形状、口味。

(2)幼儿分享粽子。

活动延伸:

在区角投放彩色丝线和鸭蛋。

2

页,当前第。

1

1

2

大班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篇三

1、为做好家园共育工作,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促进幼儿的和谐发展。

2、增进幼儿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糯米、粽叶、粽子、呼啦圈、纸箱龙船、小桶等。

主持人致开场辞: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随着端午节脚步的临近,为了增进小朋友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今天我们实验幼儿园大班的小宝宝们邀请了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这个美好的传统佳节。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用掌声欢迎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

小(1):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小(3)“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小(4)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人数:8对(父母与幼儿合作)。

形式:单面接力。

准备:各班粽子二个,终点处摆椅子四把。

玩法:幼儿面对家长,双手抱住家长的脖子,双脚勾住家长的腰。家长双手各握一个粽子,教师发令后,家长抱幼儿向前跑,双手不能碰幼儿,绕过椅子,返回,将粽子交给第二对家庭,继续游戏,以先完成的一组为胜。

人数:4对(父或母与幼儿合作)。

形式:单面接力。

准备:各班纸箱龙船四个,塑料椅子若干。

玩法:幼儿在妈妈或爸爸的带领下套着纸箱做的龙舟,绕障碍前行接力。

人数:8对。

形式:对面接力。

准备:各班小桶一个,粽子若干。

玩法:幼儿提着小桶,走过独木桥,走到另一端取筐里的粽子再走回来,将粽子放回到队伍前的篮子里,把小桶传给下一位幼儿,继续游戏。在规定时间内看哪队运的粽子多为优胜。

人数:8对。

形式:对面接力。

准备:各班一个呼啦圈,两个粽子。

玩法:以班级为单位,8个家庭组合为一组进行接力,游戏中,孩子做车头,一手拿一个粽子做方向盘,家长蹲下作车尾,呼啦圈为两头连接,一头套在孩子的腹部。头家长用双手握住,小车以最快速度前进,至对面家庭组合,将呼啦圈和粽子接力给下一组家庭,最后一组家庭跑完,游戏结束,快的那一班级获胜。

大班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篇四

一、教师出示幼儿用书中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

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引导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1、教师: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2、教师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4、教师:端午节为什么要划龙舟呢?教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5、教师:你们知道端午节初了吃粽子、划龙舟之外,还有什么风格习惯吗?教师展示艾草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艾草的原因。

6、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端午节儿歌。(儿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呀真热闹。)。

三、让幼儿完整听屈原的故事。

1、故事中的屈原是一位什么人呢?

2、他为什么要跳江自杀呢?

3、人们为什么要包粽子、吃包子和划龙舟呢?

教师:马上就是端午节了,我们家里都已将开始包粽子了,你们包粽子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1、这些包粽子的工具要作哪些准备呢?

米,根据个人的口味,人们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猪肉,做成咸粽子;也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红枣,做成甜粽子!活动结束!

二、端午节赛歌会请各班的小朋友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小(1):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中班: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大班:"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三、赛龙舟每班选5名家长,组成两队,赛龙舟接力赛。妈妈或爸爸套着纸箱做的龙舟,绕障碍前行接力。

四、巧手妈妈大比拼---亲子活动每班幼儿家庭分四组进行亲子活动。

第一组:与妈妈一起包粽子。

第二组:与妈妈一起做香囊方法:给每位小选手分发一块色彩鲜艳的丝布、一根可以挂在脖子上的细带子、一张小纸条、一支笔、一些香药、一付针线,若无香药也可以绿豆或花生代替。每位小选手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小香囊,在小纸条上写下祝福和许愿的话,缝于香囊内。要求针脚工整,外形美观。香囊制作完毕后,可以自带,也可以送给他人。

新意之处:小孩佩香囊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本方法的新意之处在于让小孩自己制作香囊,并且要求在香囊内放入祝福或许愿的`小纸条,既满足了小孩喜欢动手的要求,也符合少年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铺索要或买五味中药药面,装在小布袋里缝严。戴在小孩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瘟。

第三组:与妈妈一起编蛋网。

第四组:给孩子结五丝,结绳索。

"五丝"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线配成,古代没有棉花而用五色丝,所以叫"五丝"。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线代丝,而名称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阳时,给孩子的手脖上、脚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丝"。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时,解下来扔在水流里,使其顺水漂走。传说这"五丝"能变成蚯蚓。习俗认为戴"五丝",能去灾、辟邪、保护幼儿。

五、幼儿相互赠送礼物(粽子、香包、鸭蛋网、五彩绳),并大胆向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

六、活动结束在此,仅代表幼儿园的全体教师祝各位家长及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合家幸福!亲子活动结束,各班组织幼儿与家长到班级分享美味的粽子。

在欢乐的氛围中,我们的活动也该结束了。通过这次亲子活动,我们的感触一定都很深。小朋友们展示了个人的魅力,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展示了良好的积极合作精神。我想说"小朋友真棒!大朋友更棒!"。

大班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篇五

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2、了解端午节有关的习俗,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

3、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4、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做龙舟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大班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篇六

快乐端午粽飘香。

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2、了解端午节有关的习俗,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

3、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4、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做龙舟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活动安排:1、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使幼儿了解有关端午节的来历、传说、习俗等,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

2、动手操作活动。

通过绘画、手工(粽子、香包、彩线)等活动,体会传统节日的丰富生动,感受自己动手操作的乐趣。3、快乐端午粽分享活动。

通过亲子分享粽子的活动,送上节日祝福,表达亲子情深,进而培养爱(爱父母、爱祖国)的情感。附:

端午节习俗。

(1)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每家人将钟馗像。

悬挂在门上,可以镇宅驱邪,保佑一家平安。

(2)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3)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呢,有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可是却没有能够把屈原就上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

(4)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5)饮雄黄酒: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在端午节这天,人们把它放在米酒中制成雄黄酒,但是小朋友不能喝酒,就用手指沾雄黄酒在额头上写一个“王”字。

(6)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要戴上香包,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

(7)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8)竖鸡蛋、画彩蛋:人们说:“在端午节的时候,能将鸡蛋竖起来的人,这一年都会有好运气。

屈原的故事。

去。人们听说了后就划着船去救他,还用竹叶和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让鱼吃饱了不要伤害屈原,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叫做端午节,划船救屈原的活动变成了赛龙舟,竹筒子盛米改成用柴叶包粽子。

相关手工制作图解龙舟。

拼布粽子。

纸粽。

大班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篇七

端午节,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活动。其主要内容有: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撞蛋、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饮用雄黄酒等。端午节同时是一个可以和亲友团聚一起度过的节日,端午节也可以举行许多活动,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节日。今天我们就来过一个特别的有意义的端午节,参与端午节的一些庆祝活动。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们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能对传统节日感兴趣,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

2、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感受端午节赛龙舟活动的氛围,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3、知道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通过观察,了解粽子是由粽叶、糯米等包成的。

1、更新区角内容,创设与端午节有关的区域活动。

2、增加有关端午节气氛的环境布置。

3、创设主题为《欢天喜地庆端午》的主题墙。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社会:《端午节的由来》。

科学:《好吃的粽子》。

美术:手工《端午香袋》。

健康:竞赛游戏《赛龙舟》。

1.6月14日社会《端午节的由来》。

2.6月15日儿歌《端午到》。

3.6月18日手工《端午香袋》。

4.6月19日科学《好吃的粽子》。

5.6月20日竞赛游戏《赛龙舟》。

1、为做好家园共育工作,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促进幼儿的和谐发展。

2、增进幼儿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糯米、粽叶、粽子、呼啦圈、纸箱龙船、小桶等。

主持人致开场辞: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随着端午节脚步的临近,为了增进小朋友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今天我们实验幼儿园小班的小宝宝们邀请了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这个美好的传统佳节。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用掌声欢迎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

一、首先请各班的小宝宝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小(1):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小(3)“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小(4)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人数:8对(父母与幼儿合作)。

形式:单面接力。

准备:各班粽子二个,终点处摆椅子四把。

玩法:幼儿面对家长,双手抱住家长的脖子,双脚勾住家长的腰。家长双手各握一个粽子,教师发令后,家长抱幼儿向前跑,双手不能碰幼儿,绕过椅子,返回,将粽子交给第二对家庭,继续游戏,以先完成的一组为胜。

人数:4对(父或母与幼儿合作)。

形式:单面接力。

准备:各班纸箱龙船四个,塑料椅子若干。

玩法:幼儿在妈妈或爸爸的带领下套着纸箱做的龙舟,绕障碍前行接力。

人数:8对。

形式:对面接力。

准备:各班小桶一个,粽子若干。

玩法:幼儿提着小桶,走过独木桥,走到另一端取筐里的粽子再走回来,将粽子放回到队伍前的篮子里,把小桶传给下一位幼儿,继续游戏。在规定时间内看哪队运的粽子多为优胜。

人数:8对。

形式:对面接力。

准备:各班一个呼啦圈,两个粽子。

玩法:以班级为单位,8个家庭组合为一组进行接力,游戏中,孩子做车头,一手拿一个粽子做方向盘,家长蹲下作车尾,呼啦圈为两头连接,一头套在孩子的腹部,一头家长用双手握住,小车以最快速度前进,至对面家庭组合,将呼啦圈和粽子接力给下一组家庭,最后一组家庭跑完,游戏结束,快的那一班级获胜。

亲子活动结束,各班组织幼儿与家长到班级分享美味的粽子。

在欢乐的氛围中,我们的活动也该结束了。通过这次亲子活动,我们的感触一定都很深。小朋友们展示了个人的魅力,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展示了良好的积极合作精神。我想说“小朋友真棒!大朋友更棒!”今天你快乐吗?让我们一起把快乐唱出来,好吗?(对唱:你快乐吗?我很快乐!)。

最后祝小朋友们健康成长,祝我们的家长朋友们家庭幸福、永远。

大班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篇八

教师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引导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1、教师: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2、教师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4、教师:端午节为什么要划龙舟呢?教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5、教师:你们知道端午节初了吃粽子、划龙舟之外,还有什么风格习惯吗?教师展示艾草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艾草的原因。

6、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端午节儿歌、(儿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呀真热闹)。

1、故事中的屈原是一位什么人呢?

2、他为什么要跳江自杀呢?

3、人们为什么要包粽子、吃包子和划龙舟呢?

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们国家古代的一位伟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一心为国家大事担忧,眼看着国家就要面临灾难却无法挽救,于是整天忧心忡忡,不久,这位怀才不遇的诗人就跳江自杀了!但是他的尸体一直都没有找到!他自杀的时候刚好快到五月初五了,人们就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赶跑河里的鱼虾,怕他们吃掉屈原的尸体,在河里投包子、粽子喂饱鱼虾,也是怕他吃掉屈原的尸体!由此可见屈原他是一位多么受人尊重与爱戴的人啊四、请幼儿说说自己过端午节的经历。

教师:马上就是端午节了,我们家里都已将开始包粽子了,你们包粽子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这些包粽子的工具要作哪些准备呢?

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要包粽子和包子、包粽子要用粽叶和糯米,根据个人的口味,人们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猪肉,做成咸粽子;也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红枣,做成甜粽子!

活动结束!

大班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篇九

1、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使幼儿了解有关端午节的来历、传说、习俗等,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

2、动手操作活动。

通过绘画、手工(粽子、香包、彩线)等活动,体会传统节日的丰富生动,感受自己动手操作的乐趣。

3、快乐端午粽分享活动。

通过亲子分享粽子的活动,送上节日祝福,表达亲子情深,进而培养爱(爱父母、爱祖国)的情感。

大班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篇十

粽叶飘香,自包米粽,共度端午,互赠祝福。

1、我园通过家长、孩子、老师亲自动手包粽子,更真切得去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了解更多具体的工艺,如包粽子的方法和馅料的搭配等等,以轻松的方式进一步锻炼孩子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2、在端午节来临之际,让家长、孩子、老师一起过节,增进大家之间的亲密联系和相互交流,也各自送上节日的问候。在集体的温暖中度过在园的传统节日。

各班级。

园方提供花生米、葡萄干、红豆、红枣、蜜枣、咸菜、白糖、蒸米粉、食用碱、酱油、粽叶、糯米;肉;水果。

教师准备线和剪刀以及提供桶和盆(自带)。

参与活动的家长自备粽叶(清洗干净),不低于10片粽叶(多多益善)。来园之前请家长把粽子叶放水里煮,水开10分钟后即可取出冷水洗净剪两端多余后滤干带到园内。

在食堂午饭后空余时间,负责人到联系好的地点烹煮粽子。完成后分发给各班老师和孩子,送去节日问候。

参与家长与孩子所在班级班主任老师联系,每班限10名家长参与(按照报名先后顺序),2016年6月7日下午16:00报名截止。

我园利用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深入挖掘端午节的深厚文化内涵,广泛开展群众性民风民俗、体育健身、爱国主义、绿色环保和科普宣传活动,引导民众,尤其是让孩子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全面动员家长,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孩子们的活动中来。

大班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篇十一

播放背景音乐,师生律动出场--乘火车(进站)。

一、开始部分。

1、打招呼。

2、手指游戏--《手指歌》。

二、基础部分。

1、谈话导入,展示粽子,引出故事。

(2)你们知不知道人们在什么节日里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吗?(幼儿讨论后,教师揭示答案:五月五,端午节)。

2、欣赏故事(要求幼儿安静倾听,理解故事内容)。

3、根据故事内容提问,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1)农历五月五是什么节?

(2)你们知道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

(3)为什么这个节日要吃粽子?

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等。

4、拓展延伸。

(1)了解屈原的故事;(通过故事激发幼儿爱国情感)。

(2)出示插艾草、香袋、咸蛋、涂雄黄、系彩色丝线的图片,了解其用途。(幼儿讨论)师:除了这两个习俗,你们还知道别的端午节习俗吗?还有许多习俗就躲在旁边的小篮子里,你们去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你们认识这些习俗吗?(幼儿自由分组进行讨论)。

师:哪一组来说说,你们看到的是端午节中的哪个习俗?幼儿边说边观看图片,说出来给幼儿展示相应的实物。(虚实结合,加深印象)。

教师小结: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菖蒲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五索象征五条龙,民间传说能降服鬼怪。

向幼儿介绍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的含义:在屈原投江的日子里,人们把米装在竹筒里投入江中给他吃,后来人们怕蛟龙吃米,就用粽叶把米包起来,缠上蛟龙最怕的五彩线。还有一种传说:古代有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叫屈原,他不幸投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就设立了"端午节"。"吃粽子"本义是把粽子投进江河,让鱼蛟虾蟹吃饱了而不去伤害屈原的遗体;"赛龙舟"相传是为了捞救屈原;香包用红、黄、蓝、白、黑五彩丝线制作,里面装有芳香的药物,寓意是祛毒长命。

三、学习儿歌。

1、欣赏儿歌。

2、跟读儿歌。

3、朗读儿歌(集体读、小组读、个别读)。

4、认读字宝宝"龙舟、艾叶、粽子"。

四、游戏部分--萝卜蹲教师出示图片,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字宝宝做出蹲下的动作。

五、活动结束(播放背景音乐,游戏退场)。

师:那就让我们用最热闹的方式来庆祝吧!

带领幼儿玩赛龙舟游戏走出活动室(通过游戏增进对端午节习俗的认识)。

大班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篇十二

1、通过全蹲走动作练习,锻炼腿部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2、激发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体验游戏的乐趣。

3、培养耐力及协同合作的能力。

单元筒8个、体能棒8根(含连接器8个)、体能条4根、协力布道1套;矿泉水若干、秒表1个、音乐。

1、教师带领幼儿一路纵队沿着塑胶跑道进行走、跑交替练习。

2、幼儿站成四路纵队,教师和幼儿一起在音乐的伴奏下有节奏地做热身运动:头部运动、上肢运动、下蹲运动、踢腿运动、跳跃运动等,重点活动膝关节和踝关节部位。

设置4条“赛道”,在每条赛道的途中各设置一个用单元筒、体能棒、体能条和连接器搭建而成的“桥洞”,在终点处放置1片长方形协力布道和若干瓶矿泉水作“大粽子”。

四人一组扮演“小龙舟”,4只“小龙舟”全蹲姿势站在起点线后等待,其他幼儿则在场外扮演“观众”。游戏开始,4只“小龙舟”沿着“赛道”钻过“桥洞”到达终点,然后4人一起用协力布道运两个“大粽子”回起点。任务完成后,交换角色,游戏继续,直至所有的小组完成任务。教师计时,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水平,在路径中设置一些障碍,幼儿需绕障碍进行全蹲走,以增加游戏的`难度。

大班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篇十三

话说端午节 重点领域:(语言领域、社会性领域) 活动要求: 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培养幼儿的言语表达力。 活动准备: 粽子、艾草、蒜头、鸭蛋网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提问: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鲜肉粽子、咸肉粽子、 红枣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 …… 你喜欢吃哪种粽子? 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儿讨论后,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传说)

2、说说端午节的古老故事。

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门前挂艾草和蒜头、赛龙船、胸前挂鸭蛋网)。

教师出示艾草、蒜头,了解它们的特征,讨论它们可能有的用途。

拓展谈话范围:为什么在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前挂艾草和蒜头?(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蒜头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

出示鸭蛋网,讨论鸭蛋网的用处及来历,并欣赏鸭蛋网的造型、结构美。

活动延伸:请幼儿将自己的鸭蛋网带到园,分组谈论自己的鸭蛋网的形状、来源,欣赏其结构美。

大班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篇十四

1、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感受过端午节的喜悦情感。

2、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能积极参与节日庆祝活动。

3、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1、物质材料准备:幼儿自带的粽子,鸭蛋

2、知识经验准备: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

1、谈话导入。

提问:"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你喜欢吃哪种粽子?"

"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儿讨论后,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传说)

2、说说端午节的古老故事。

(1)教师讲述端午节的来历。

(2)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门前挂艾草和蒜头、赛龙船、胸前挂鸭蛋网……)。

(3)拓展谈话范围:为什么在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前挂艾草和蒜头?(幼儿讨论)

3、教师小结:

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蒜头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

4、幼儿品尝粽子,体验端午节的快乐

(1)幼儿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粽子:形状、口味。

(2)幼儿分享粽子。

5、活动延伸

亲子游戏:划龙舟。

游戏规则:将班级参与活动的家长和幼儿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家长分两队面对面插缝站好然后平躺在地面上,家长将双手举起来,让幼儿可以在上面平稳的爬过去。游戏开始前幼儿在起点排好队依次从家长的手上爬过去。

大班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篇十五

(同学们在家通过看书,上网查阅等途径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具体内容如下:

(1)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节各地的.风俗习惯视频。

二、与妈妈一起包粽子。

(主持人):同学们,在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粽子的味道不用说了,是十分美味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包粽子的。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和妈妈一起来包粽子,看谁的手儿最巧,包的粽子最漂亮。

材料:糯米、去皮绿豆、肉粹、粽叶、粽绳。

方法:

1、将粽叶折成漏斗形。

2、在漏斗形的粽叶里放入适量的糯米、去皮绿豆以及肉粹。

3、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叶的两边把那个比较长的粽叶向糯米这边压成一个三角形。

4、将粽叶包好后用准备好的绳子把它绑紧。

5、蒸煮。

学生和家长动手包。

三、诗歌朗诵。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不知道吧,告诉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下面请看诗朗诵表演。

第一:__同学朗诵。

第二:小组朗诵。

第三:女生齐诵。

第四:男女朗诵。

第五:家长和学生齐诵。

(诗歌内容附后)。

四、观看赛龙舟录像。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到过汨罗江吗?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赛龙舟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国际体坛盛事!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汨罗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赛龙舟可以说是端午节的高潮。龙舟长10米多,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容纳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现在,我让我们一起加入这一行列。

(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视频。)。

(主持人):看了刚才的录像,我们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吧!

同学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五、吃粽子。

请评委根据粽子的样式,口感评价。并且评出最佳包粽子大王;最好吃的粽子;以及最会吃粽子大王。

附活动资料:

1、故事概况。

(1)屈原投江。

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2)曹娥寻父尸。

东汉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仅十四岁的她沿江豪哭,经十七日仍不见曹父尸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后两尸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迹,乡人群而祭之。

(3)伍子胥的忌日。

传说伍子胥助吴伐楚后,吴王阖闾逝世,皇子夫差继位,伐越大胜,越王勾践请和,伍子胥主战,夫差不听,却听信奸臣言,赐伍子胥自杀,并于于五月五日将尸体投入江中,此后人们于端午节纪祀伍子胥。

(4)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

附:习俗的传说。

1)挂艾草、菖蒲。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草、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去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伸为“蒲剑”,可以斩千邪。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做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

2)喝雄黄。

因端午节后各种虫类,开始活跃起来,瘟疫渐多,雄黄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也是因白蛇传的故事,白蛇喝了雄黄酒之后,差点现出蛇形,所以民众则起而彷效,希望收到去邪的功能。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3)吃粽子。

因屈原投江,民众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用竹筒装好米食投入江中,后来演变成用竹箨、竹叶包好投入江里喂鱼、虾。

4)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5)划龙船竞赛。

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现代则为一种表现团队精神的最佳活动,而且举办划龙船比赛,近年来有逐渐发展成国际邀请赛的情形。龙船比赛会让外国友人喜欢的原因:它是一种有别于国外盛行的独木舟或八人式的划船,而是一种需要更多默契的力与美的运动。

6)佩香袋。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2、诗歌内容。

祭屈原。

明知忠言惹祸根,

报国岂可避死生?

世人莫笑诗人愚,

佞臣昏君最可恨!

端午节诗词。

七律。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乙卯重五诗。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竞渡曲。

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耆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车注。

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竞渡歌。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大班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篇十六

1、父亲的角色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现代家庭中,爸爸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形象是威严的,孩子们与爸爸交流接触的机会甚少,借父亲节之际,通过“父爱如山”活动,让孩子们感受父爱,感恩父亲。让父亲们充分展现处他们力量、温柔、细腻的一面,满足父亲与孩子充分嬉戏的愿望。

2、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相关习俗。

1、让孩子们知道6月的第3个星期天是父亲节,理解爸爸的辛苦。

2、通过亲子游戏增进孩子与父亲间的`感情,让爸爸明白自己在孩子们心目中的位置,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留点时间陪孩子,少点应酬,多享天伦,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

3、了解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学会包粽子。

t恤60件,荣誉证书60本,丙烯颜料、视频、音乐

四、活动时间:20xx年6月19日下午3点各班活动室

6月10日:召开教师工作会议,部署安排。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各班自

定主题。召开“我爱老爸”座谈会。

6月12日:幼儿绘画“我来画爸爸”

6月15日:父亲节画展(每人一副,过塑)

6月19日:

1、教师讲故事:父亲节的由来。

2、幼儿为爸爸唱首歌:如《好爸爸》《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等,大班介绍自己的爸爸。

3、爸爸擂台、亲情对对碰:大吊车、梳头发、“蒙眼找宝宝”、“骑大马”等

4、宝宝和妈妈现场制作t恤赠送自作礼物给爸爸。

5、传统节日活动:端午节包粽子。

6、自制玩教具颁奖。

7、全体合影、活动结束。

大班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篇十七

重点领域:(语言领域、社会性领域)

: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培养幼儿的言语表达力。活动准备:粽子、艾草、蒜头、鸭蛋网等。

1、谈话导入。提问: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鲜肉粽子、咸肉粽子、红枣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你喜欢吃哪种粽子?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儿讨论后,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传说)

2、说说端午节的古老故事。

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门前挂艾草和蒜头、赛龙船、胸前挂鸭蛋网)。

教师出示艾草、蒜头,了解它们的特征,讨论它们可能有的用途。

拓展谈话范围:为什么在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前挂艾草和蒜头?(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蒜头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

出示鸭蛋网,讨论鸭蛋网的用处及来历,并欣赏鸭蛋网的造型、结构美。

活动延伸:请幼儿将自己的鸭蛋网带到园,分组谈论自己的鸭蛋网的形状、来源,欣赏其结构美。

根据幼儿自己已有的经验,想象并表现端午节的快乐。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绘画能力。

丰富有关端午节的民间习俗。

回忆端午节。

提问:端午节你过得快乐吗?你觉得端午节中最有趣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 (幼儿讨论并讲述)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精心构思。

提出要求:把你在端午节中最快乐的一件事画出来,注意选择合适的底色表现节日的欢乐氛围。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鼓励幼儿将端午节时印象最深或最快乐的事画下来。作品评析及展览。

大班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篇十八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班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使幼儿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能积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交流和讨论。

3、知道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进一步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感。活动准备:幼儿进行过端午节的调查。根据幼儿的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经验的调查表,鼓励幼儿广泛收集资料、积累经验。自带各种口味的煮熟的粽子。

活动过程: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介绍端午与屈原的故事。

提问:今天是什么节?大家一起念儿歌《五月五是端午》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撒白糖,门插艾香满堂,龙船下水喜洋洋。

2、老师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屈原是如何爱他的国家,又是怎样投江的。

3、介绍端午节两项主要庆祝活动包粽子、划龙舟的意义。

4、组织幼儿品尝粽子,观察粽子外形、讲述粽子的口感味道。

5、活动结束,收拾材料。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集体讨论,分工合作,以捏橡皮泥的形式学习包粽子,使

幼儿进一步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活动过程:

1.结合端午节的粽子,引导幼儿根椐自己的已有经验说一说粽子的基本特征(幼儿也可自由讨论)。

2.引导幼儿想想用什么橡皮泥做粽子?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怎样包粽子、特别是粽子的形态,。

3.幼儿分组制作粽子,采用各种已学的技能进行活动。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做粽子的形状,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

4.启发幼儿可大胆设计不同的粽子。

5.将幼儿自己制作的粽子放在活动室的周围,并让幼儿互相参观、交流、评评谁的粽子最有特色、最有创新。

6、活动结束,收拾材料。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00349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