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写教案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材的内容。教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前置知识和学习能力,以便顺利推进教学进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案篇一
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地应用运算定律和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教学重难点。
能比较熟练地应用运算定律和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提高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揭题。
二、基本练习。
三、简便算法练习。
四、应用题练习。
五、课堂小结。
六、课堂作业。
这节课主要练习分数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通过练习能正确的进行计算,提高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1、口算。
练习五第6题说说怎样想?
2、练习五第7题。
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数字与符号的填空(见幻灯可件)。
2、做练习五第8题后三题。
练习五第11、12题。
说明:在混合运算中一般要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但有一些计算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要尽量用简便算法。
练习五第8、9、10。
课后感受。
出示一些类型不同的简便运算,强调注意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及小括号的去和添影响中间符号的变化。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案篇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0页的例1、“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根据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的简便计算。
2、使学生在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分数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体会数学学习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难点: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设计理念:本课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入手,利用推移、类比的方法,通过学生自己的尝试、观察发现规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要求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并尽可能列出不同的综合算式。
2、集体交流。根据回答板书算式。
×18+×18(+)×18。
追问:列式时你是怎么想的?
3、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是运算,统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独立列式解答。
口答算式,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你会计算上面这两道式题吗?
学生分别计算,并指名板演。
3、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做“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然后交流、订正。
两名学生板演,其余独立完成。
口答运算顺序。
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通过交流明确: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我们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恰当地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2、做“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讨论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
小组交流两种解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两名学生板演,其余独立完成。
1、做练习十第1题。
让学生按要求直接写出得数,再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第2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再选择一两题要求说说运算顺序。
3、做练习十第3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每道题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
4、做练习十第4、5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直接写出得数。
独立计算。
独立计算。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说一说学到了什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案篇三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学会把总数看作1,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当堂检测。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你能提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月季花占的面积比杜鹃花少几分之几?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2。
(1)出示例2。
指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尝试完成计算。
指出: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没有小括号,从左往右,依次运算;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
2、完成教材第81页试一试。
谈话:先想一想应该如何进行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81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并在班级里交流。
2、完成教材第81页练一练第2题。
3、完成教材第81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独立解答,然后同桌交流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1、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月季花的面积占1/4,杜鹃花的面积占1/3,都是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的?(板书:1)。
3、你会列式求草坪的面积占几分之几吗?
你是怎样想的?
交流计算方法。
你是按照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
学生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算法预测。
(1)先把前两个分数相加,再和第三个分数相加;
(2)三个分数一次通分,然后把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案篇四
2、使学生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同样适用于分数加减法,并能应用运算律或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口算练习十五第5题。
集体口算后校对,并请做错学生说说错误原因。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7+3/8+5/83/7+5/6+4/75/8-(3/8+1/12)2/3-1/4-1/45/6+2/5+1/6+3/55/9+(4/5+4/9)。
1、指出:整数加法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使用,整数减法运算性质在分数中也同样适用。
2、学生独立完成,六人板演。
3、交流计算方法、运用的知识与计算结果。(1)加法结合律;(2)加法交换律;(3)(4)减法运算性质;(5)(6)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三、解方程1/2+x=1x-3/7=1/2x+2/3=7/6。
1、指出:方程中的x不仅可以是整数或小数,也可以是分数。
2、学生独立完成,三人板演。
3、交流计算方法、运用的知识与计算结果,并请错误的学生说说错误原因。
四、解决实际问题。
1、练习十五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算式意义与结果,强调单位“1”。
2、改变习题:将“小华调查了全班同学在母亲节送给***礼物”改成“小华调查了全班30位同学在母亲节送给***礼物”。
(1)该怎样解决问题?
(2)为什么方法不变?
强调:这两题都只要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从单位“1”里去掉送鲜花的1/3,再去掉送贺卡的1/4,剩下的`就是送图画的人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所求问题与全班实际的总人数没有关系。
五、延伸。
完成书上思考题。
1、计算后找出规律。
2、应用规律直接写得数。
3、应用规律自编加法算式。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案篇五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并能根据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的简便运算。
2、在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案篇六
1、在具体情景中,能正确描述数量关系,画线段图,并根据数量关系和线段图列出算式并正确解答乘加、乘减分数应用题,在不断探索中领悟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
2、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说一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3、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明确整数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对分数同样适用。
课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谈话:上午,我们度过了另人难忘的感动时刻,现在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来感受祖国的怀抱,追随我国的世界遗产探究分数的奥秘。同学们,我国的世界遗产你去过那里?(生说)今天,请跟老师一起走进天坛。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在看完之后最先给出答案。(课件出示视频,问题:天坛比紫禁城多多少万平方米?)。
(1)独立解答。
生汇报:273—273÷3。
=273—91。
=182(万平方米)。
答:天坛比紫禁城多182万平方米。
(2)小组合作。
师: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同桌之间说一说整数的运算顺序。
生说师巡视。
(3)生单独汇报。
师:谁把知道的说给大家听?(生汇报)。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谈话:老师这里还有些关于天坛的资料,我们来了解一下。
1、课件出示教科书103页天坛、故宫的情境:
齐读,你知道了什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
(2)北京天坛的占地面积比故宫多多少公顷?
师:同学们,我们把第二个问题先放在问题口袋里,我们先来解决“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
2、师:想一想,要解决的这个问题与哪些信息有关?
3、师:怎样理解“比天坛公园的1/4多4公顷”。(独立解答)。
4、师:谁愿意到前面来汇报一下?
让学生到前面展示不同的方法,并分别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1)272×1/4=68(公顷)68+4=72(公顷)。
先算天坛公园占地面积的1/4是多少,再算故宫的。占地面积。
(2)272×1/4+4。
=68+4。
=72(公顷)。
学生交流解题步骤。
点题:同学们,你们看在272×1/4+4这个算式中有几种运算?(乘法、加法)。
像这样,在一道含有分数的算式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5)小组探究。
在这个算式中,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猜想:这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吗?课件出示含有除法、减法、带小括号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小组合作探究得出结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
(二)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1、情景引导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解了天坛、故宫,其实我国的世界遗产还有很多,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课件出示:遗产视频。)。
结束后出示教科书103页世界遗产信息图。
学生独立解决。
提示:在这里把谁看作单位“1”?把我国拥有的世界遗产数量30处看做单位“1”;7/10、2/15怎样都表示在单位“1”的线段图中。
全班交流,展示做题方法。
(1)30×7/10+30×2/15(2)30×(7/10+2/15)。
=21+4=30×25/30。
=25(处)=25(处)。
方法(1):先算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各有多少处,再算一共有多少处。
方法(2):先算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占我国的世界遗产总数的几分之几,再算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
整数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课件出示练习题。
试试能不能独立完成。
完成的同学,谁来说一说你的解题思路。
四、回归实践,拓展运用。
课件再次出示本课信息窗情境图。
谈话:现在你能自己解决“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比自然遗产多多少处?”吗?
最后让我们走进民族文化遗产——青藏高原,检验一下这节课你的学习情况。
课件:课本76页第9题。学生读题,指生列式。
五、谈收获。
这节课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吗。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根据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的简便计算。
2、使学生在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分数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体会数学学习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教学难点: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设计理念:本课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入手,利用推移、类比的方法,通过学生自己的尝试、观察发现规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要求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并尽可能列出不同的综合算式。
2、集体交流。根据回答板书算式。
×18+×18 (+)×18
追问:列式时你是怎么想的?
3、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是运算,统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独立列式解答
口答算式,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你会计算上面这两道式题吗?
学生分别计算,并指名板演。
3、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做“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然后交流、订正。
猜一猜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两名学生板演,其余独立完成
口答运算顺序
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通过交流明确: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我们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恰当地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2、做“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讨论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
小组交流两种解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两名学生板演,其余独立完成
1、做练习十第1题。
让学生按要求直接写出得数,再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第2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再选择一两题要求说说运算顺序。
3、做练习十第3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每道题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
4、做练习十第4、5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直接写出得数
独立计算
独立计算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说一说学到了什么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案篇八
本课时是以中国的世界遗产为题材,展现了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为了让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有更深的了解,课前布置让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上课前交流,并用课件播放相关图片让学生欣赏,不仅让学生借此领略中国的古老和文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随后交流关于故宫有多大的一些信息,以“想不想知道故宫的面积”这一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探索活动中来。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学生急切地想知道故宫的面积时,师出示相关信息,让学生阅读信息,并且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分析,“要解决这个问题,哪条信息最关键?和谁有着怎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解决,更好地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获得个体发展。
汇报交流时,注重学生能否完整地说自己的思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不仅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运算顺序,突出了重点。学生解决了这个问题,师要照应前面的问题,适时评价:同学们很棒,自己求出了故宫的面积,下次再到故宫,你都可以当一个小导游了。让学生不仅有成功的体验,而且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特点,总结板书课题,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通过知识类推,同位交流,发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最后及时出示两道题练习巩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注重思维方法的训练,同时通过自主思索与同位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案篇九
1、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学会把总数看作1,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课件。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你能提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月季花占的面积比杜鹃花少几分之几?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1、教学例2。
(1)出示例2。
指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尝试完成计算。
指出: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没有小括号,从左往右,依次运算;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
2、完成教材第81页试一试。
谈话:先想一想应该如何进行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
1、完成教材第81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并在班级里交流。
2、完成教材第81页练一练第2题。
3、完成教材第81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独立解答,然后同桌交流订正。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月季花的面积占1/4,杜鹃花的面积占1/3,都是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的?(板书:1)。
3、你会列式求草坪的面积占几分之几吗?
你是怎样想的?
交流计算方法。
你是按照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
学生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算法预测。
(1)先把前两个分数相加,再和第三个分数相加;
(2)三个分数一次通分,然后把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案篇十
(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即: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计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2.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2)解题技巧:1.计算四则运算题时,要认真审题,看清运算符号和运算数据,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计算过程中能同时运算的',可以直接算出,不必再分步计算。3.能应用运算定律、性质,使计算简便的,要用简便方法运算。小题目:一级:素珍小学六年级有男生92,女生88人,占全校总人数的8分之3,全校有多少人?二级:(1)1÷(5分之44x-5分之1)=3(2)一个分数,分子比分母大24,约分后等于7分之10,原来分数是多少?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作文350字。
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案篇十一
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三、教学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
通过交流明确: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我们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恰当地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2、做“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讨论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
小组交流两种解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第1题。
让学生按要求直接写出得数,再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第2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再选择一两题要求说说运算顺序。
3、做练习十第3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每道题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
4、做练习十第4、5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直接写出得数。
独立计算。
独立计算。
五、评价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说一说学到了什么。
六、作业。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案篇十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观察,类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及有关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4,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观察,类推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
确定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在一个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加减法,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3)在一个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2,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428+639―175(2)1.8+1.54―30.4。
(3)3.2[(1.6+0.7)2.5](4)[7+(5.783.12)](41.2―39)。
3,口算.
3+6。
4,小红用8米长的彩带做一些花,如果每朵花用米彩带,小红能做多少朵花。
二,新授。
在上面第三个问题的后面增加她把其中的4朵送给了同学,还剩多少朵花(增加问题后就成为例4)。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说一说,怎样求还剩多少朵花。
3,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两种思路:。
a,可以从条件出发思考,根据彩带长8m,每朵花用m彩带,可以先算出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b,从问题入手想:要求小红还剩几多花,根据题意,应先求小红一共做了几朵花.
4,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后,让他们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从以上分析请你推想: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适用于分数吗。
通过分析例4的题意我们可以看出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同样适用于分数和计算.
三,巩固练习:p34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第一题,然后全班校对.引导学生比较计算分数连除或连乘除的两种算法,通过比较,使学生发现统一约分后再计算比分步计算简便.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1),老爷爷每天跑几圈。
(2),半圈用哪个数来表示。
(3),照这个速度,怎样理解。
(4),要求老爷爷每天跑步要用多少时间,要先求出什么。
(5),现在你能解答了吗,能解答的自己写出解答过程,不能解答的请教老师.
(6),指名口答解答过程,师生共同订正.
四,全课总结:。
1,说一说,今天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有什么发现吗有什么想要告诉老师和同学的吗请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案篇十三
1,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观察,类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及有关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4,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观察,类推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计算的能力.
确定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一,复习。
(1)在一个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加减法,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2,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428+639―175(2)1.8+1.54―30.4。
(3)3.2[(1.6+0.7)2.5](4)[7+(5.783.12)](41.2―39)。
3,口算.
3+6。
4,小红用8米长的彩带做一些花,如果每朵花用米彩带,小红能做多少朵花。
二,新授。
在上面第三个问题的后面增加她把其中的4朵送给了同学,还剩多少朵花(增加问题后就成为例4)。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说一说,怎样求还剩多少朵花。
3,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两种思路:。
a,可以从条件出发思考,根据彩带长8m,每朵花用m彩带,可以先算出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b,从问题入手想:要求小红还剩几多花,根据题意,应先求小红一共做了几朵花.
4,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后,让他们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通过分析例4的题意我们可以看出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同样适用于分数和计算.
三,巩固练习:p34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第一题,然后全班校对.引导学生比较计算分数连除或连乘除的两种算法,通过比较,使学生发现统一约分后再计算比分步计算简便.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
(1),老爷爷每天跑几圈。
(2),半圈用哪个数来表示。
(3),照这个速度,怎样理解。
(4),要求老爷爷每天跑步要用多少时间,要先求出什么。
(5),现在你能解答了吗,能解答的自己写出解答过程,不能解答的请教老师.
(6),指名口答解答过程,师生共同订正.
四,全课总结:。
1,说一说,今天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有什么发现吗有什么想要告诉老师和同学的吗请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案篇十四
2.使学生知道也可以一次通分,再计算.
能运用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使学生掌握什么时候一次通分好,什么时候分步通分好.
教学步骤 。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计算下面各题.
二、探究新知.
(板书课题:)。
(一)教学例1(没有括号的算式计算方法)【演示课件】。
学生回答: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遇到有括号的,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
教师谈话:请同学们打开书136页读一下第一段的文字.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这段文字告诉我们: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为了简便,几个分数可以一次通分,然后按照运算顺序依次进行计算.
1.出示例1:计算。
三个分数是异分母的分数,计算时应当从左往右计算;
分母不同,计算时应先通分.
3.学生独立解答.
第一种算法:第二种算法:
思考: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哪一种简便?
教师强调:三个分数是异分母分数,先一次通分比较简便.
4.总结没括号算式的计算方法.
5.反馈练习:
(二)教学例2(有括号的算式的计算方法)【继续演示课件】。
1.出示例2 计算。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算式与例1有什么不同?(有了小括号)。
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学生独立解答.
思考:这道题为什么分步通分计算比较好?
3.总结有括号算式的计算方法.
4.反馈练习.
三、全课小结.
四、随堂练习.
1.填空.【继续演示课件】。
的运算顺序和____________相同.没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______________;有括号的的运算顺序是先算____________,后算______________.
2.计算.
3.计算.
五、布置作业 .
1.从里减去,所得的差与相加,和是多少?
2.从里减去与的和,差是多少? 。
六、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案篇十五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0页的例1、“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根据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的简便计算。
2、使学生在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分数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体会数学学习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教学难点: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设计理念:本课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入手,利用推移、类比的方法,通过学生自己的尝试、观察发现规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一、创设情境。
要求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并尽可能列出不同的综合算式。
2、集体交流。根据回答板书算式。
×18+×18(+)×18。
追问:列式时你是怎么想的?
3、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是运算,统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独立列式解答。
口答算式,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你会计算上面这两道式题吗?
学生分别计算,并指名板演。
3、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做“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然后交流、订正。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案篇十六
2.使学生知道也可以一次通分,再计算.
重点。
能运用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
使学生掌握什么时候一次通分好,什么时候分步通分好.
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计算下面各题.
二、探究新知.
(课题:)。
学生回答: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遇到有括号的,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
学生回答:这段文字告诉我们: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为了简便,几个分数可以一次通分,然后按照运算顺序依次进行计算.
1.出示例1:计算。
三个分数是异分母的分数,计算时应当从左往右计算;
分母不同,计算时应先通分.
3.学生独立解答.
第一种算法:第二种算法:
思考: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哪一种简便?
强调:三个分数是异分母分数,先一次通分比较简便.
4.总结没括号算式的计算方法.
5.反馈练习:
1.出示例2 计算。
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算式与例1有什么不同?(有了小括号)。
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学生独立解答.
思考:这道题为什么分步通分计算比较好?
3.总结有括号算式的计算方法.
4.反馈练习.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四、随堂练习.
1.填空.【继续演示课件】。
的运算顺序和____________相同.没有括号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有括号的的运算顺序是先算____________,后算______________.
2.计算.
3.计算.
五、布置作业 .
1.从里减去,所得的差与相加,和是多少?
2.从里减去与的和,差是多少? 。
六、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案篇十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使学生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重难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理解整数运算律对分数运算律同样适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铺垫。
生:(1)18x4+18x6=(2)(4+6)x18=。
3、师:为什么这样列式,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4、师:会算吗?谁能说说运算顺序?
2、师板书其中的综合算式。
2/5x18+3/5x18(2/5+3/5)x18。
3、师:和刚才的算式比一比,有何不同?
生:刚才是整数,现在是分数。
4、像这样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里,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我们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就是我们几天学习的新内容(板书课题)。
6、师:接下来请大家尝试计算下这两道算式。指明板演,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板演的学生说。
8、总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9、做练一练第一题(1)指名说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2全班交流答案。
(3)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10、总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通常是一次计算出一个得数。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乘除法连在一起时可以同时运算,做完后在仔细检查是否正确。
1、讨论:刚才的两个算式,你喜欢算哪一个?为什么?
2、小结:第二个算式因为括号内的和是整数,所以计算比较简便。
3、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联系?
4、因此,我们可以得到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我们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计算时,要恰当的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5、做练一练第二题。
6、小结: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在使用运算律时,常常是使用运算律凑成整十或整百、整千再计算,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使用运算律时,通常是凑成整数,或者观察是否可以约分。计算步数较多的题时,要随时注意使运算简便。
四、练习巩固。
1、做练习十二第一题,口算,抢答。
2、做练习十二第二题,(1)先说说运算顺序,在计算,(2)做做题时应注意什么?(看清运算符号,得数要最简)。
3、做练习十二第三题,使用简便方法计算。
4、解决问题,完成练习十二第。
4、9题。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案篇十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混合运算的意义,培养学生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一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12+8-13 16-4+21 24-(18+3)。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没有括号的算式计算方法)。
导学释疑,合作探究:
1.出示例1:
学生汇报:。
(1)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例1内容.
(3) 对于分步通分和一次通分你更喜欢哪一种?
2. 小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的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也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有小括号应先算小括号里的。
3. 质疑。
三、巩固练习。
1. 基本题:。
完成118页“做一做”
第120页练习二十三的1----4题.
2. 拓展练习:。
大屏幕.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917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