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活动我教案大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8 05:30:14
教学活动我教案大全(15篇)
时间:2023-11-28 05:30:14     小编:影墨

教案是教师教学的指导工具,可以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教案的语言表达要简洁明了,条理清晰,易于教师理解和实施。以下是一些优秀教师编写的教案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的教学实践。

教学活动我教案篇一

1、乐意说说家中部分物品发出的声音,知道其表示的意义。

2、喜欢玩瓶子小乐器,能表现轻响两种不同的声音。

课件(家里的声音)、黄豆若干、各种瓶子若干、音乐录音。

一、导入。

1、教师与幼儿打招呼。

预设问题:你的耳朵听到过什么声音?

二、听辨声音。

边操作课件边听听讲讲猜猜各种声音:电话声、门铃声、闹钟声、马桶声等。

三、探索。

1、出示画面瓶子;这是什么?

瓶子会发出声音吗?

怎么让瓶子发出声音呢?

2、玩瓶子乐器。

(1)讨论:怎样装黄豆?

(2)幼儿自由选择瓶子装豆。

(3)听听瓶子宝宝的声音(音乐伴奏)。

引导幼儿与同伴比较声音轻响的不同。

(4)讨论:为什么有的瓶子声音轻而有的瓶子声音响?

(5)小结:瓶子里装的豆豆少,声音轻;装的豆豆多,声音响;用力摇瓶子,发出的.声音响;轻轻的摇瓶子,发出的声音轻。

(6)游戏:轻轻和响响。

3、幼儿演奏。

(1)倾听乐曲,拍手伴奏,说说音乐听上去有什么不同。

(2)瓶瓶演奏。

教学活动我教案篇二

1.在操作活动中,让孩子练习手口一致点数。

2.在操作活动中发展孩子的手眼口脑共同协作能力。

数学插板人手一盒,教师演示板一套。

一、种树的游戏。

1、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拿出5个绿色棋子,先把大树图案翻过来向下插。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边插边数:

“小朋友来种树,种树之前先挖坑,一边挖坑一边数,1、2、3、4、5,一共挖了5个坑。”

2、老师和小朋友把棋子翻过来,边翻棋子边数数:

“挖好坑来种树,一边种来一边数,1、2、3、4、5,一共种了5棵树。”

3、老师和小朋友右手握拳后伸出大拇指和小拇指做水壶状给每棵树浇水,边浇水边数数:

“种好树来浇水,一边浇来一边数,1、2、3、4、5,一共浇了5棵树。”

4、老师和小朋友收棋子,边收棋子边数数:

“小树长大要移树,一边移来一边数,1、2、3、4、5,一共移了5棵树。”

二、母鸡下蛋。

1、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拿出5个白色棋子,把图案翻过来向下插。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边插白色棋子边数数:“老母鸡,真能干,咕嗒咕嗒来下蛋;一天下了一个蛋,数数下了几个蛋?1、2、3、4、5”

2、教师和小朋友边点数边说儿歌,最后说出总数:

“老母鸡,真能干,咕嗒咕嗒来下蛋;一天下了一个蛋,一共下了5个蛋。”

3、教师和小朋友将棋子一个一个从插板上拿下来,放在插板旁边。

“小朋友,真能干,我们一起来收蛋,数数收了几个蛋?1、2、3、4、5”

4、教师和小朋友将棋子一个一个摞起来,一边摞起来一边数数:

“小朋友,真能干,我们一起来收蛋,数数收了几个蛋?一共收了5个蛋。”

三、操作后收好棋子,整理好棋盒送回。

可以在教室区域活动中,准备1—5的`实物或图片,让幼儿熟练操作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

教学活动我教案篇三

会念儿歌《我》。

感受儿歌的趣味。

教学大书(下1)“儿歌”《我》。

宝宝会说自己的小名。

1、出示教学大书,引导宝宝大胆地说一说画面上有什么。

2、指着画面带着宝宝念儿歌2—3遍。

——可在念到“爸爸叫我小捣蛋”“妈妈叫我小皮蛋”时,分别指着画面上的爸爸和妈妈;念到“我说:不对,不对!”时,在胸前摇晃小手;念到“我是好吃的荷包蛋”时,用手指在画面上宝宝的圆脸上画画圈圈。

——逐句教宝宝念儿歌。

——待宝宝熟悉儿歌后,可引导宝宝用不同方式参与念儿歌,如自己念、跟着念、接念,如:老师念“爸爸叫我——”宝宝接念“小捣蛋”。

3、引导宝宝说说自己的小名。

(一)重点、难点。

本活动重点是感受儿歌的趣味。

(二)资源利用。

充分利用儿歌内容。

(三)活动形式。

活动的形式集体参加。

(四)方法建议。

建议在活动中多运用观察法。

(五)注意事项。

活动时注意带动宝宝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各关键能力。

表现突出。

表现较好。

表现一般。

备注。

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幼儿观察能力。

合作能力。

语言讲述的能力。

教学活动我教案篇四

1、学着跳龙舞,能体验集体跳舞的快乐。初步培养幼儿表现美的情趣。

2、培养个别幼儿对歌舞活动的兴趣。

这几天我们班多了一位好朋友,知道他是谁吧?(是龙)。

以前你们在哪儿看到过这位朋友?(可随意讲讲自己的见识)。

你喜欢这位朋友吗?今天我们来和小龙一起做游戏,好吗?

中国人在喜庆的日子里用跳龙舞来表达自己欢快的心情。最近我们奉贤的奉浦大桥通车时,我们奉贤人就表演了龙舞,今天我也想跳个龙舞庆祝一下。

1、示范跳龙舞:

请几个事先排好的中等的幼儿表演。我的龙舞表演的好不好?我得感谢为我伴奏的音乐家,你们觉得它好听吗?为什么?(知道音乐是欢快的,热闹的)。

那谁愿意和我们一起游戏呢?瞧我的龙身太短了,谁愿意来让我变得长一点。

2、请几个能力强的幼儿一起来学跳龙舞。

3、请全体幼儿一起参加。

4、游戏中形成规则,小龙有时前进,有时后退,还要转圈,随着音乐变化。

5、分组练习:

哎呀,我的龙身太长了,快变成老龙做不动游戏了。好,让龙妈妈变个戏法生出许多的小龙来,变!――幼儿分组找朋友成六条小龙,龙头带上头饰。随音乐游戏,比比哪条小龙游戏做的最好!

6、老师个别邀请幼儿成一组指导他们学跳龙舞。

利用室内道具“小龙”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分组舞龙,进一步体验跳龙舞的快乐,了解这是中国的民间艺术。

教学活动我教案篇五

1、帮助幼儿在新的环境中对属于自己的新物品及生活区域生一种亲切感。

2、引导幼儿选出自己喜欢的物品标志,并粘贴在杯子、床铺、个人柜子或其他需要的地方。在生活中对号使用物品。

1、用色彩鲜艳不同地址的才来制作各种动、植物的卡通造型,便于幼儿黏贴、佩戴的卡通标志若干。

2、幼儿用书第一册4—5页。

1、教师出示已准备的各种标志的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字。

2、教师引导幼儿选出自己喜欢的标志,并让幼儿讲一讲自己标志的特点。

指导、协助幼儿将自己的标志贴到自己选择的杯子、床铺、个人柜子、床铺等物品上。

3、游戏《小标志找家》,巩固幼儿对自己的标志及物品的位置的记忆。

游戏开始;教师分发幼儿所选标志的头饰给幼儿,放入欢快、活泼的音乐,提高幼儿的兴趣。

4、教师示范游戏玩法。

教师问:“小猫的主人是谁啊?”幼儿回答:“我是小猫的主人。”

“小猫的家在哪?”幼儿跑出一一指出自己的标志及物品,指对了其他幼儿给予鼓掌。指错了,大家一起帮助纠正,教师用语言给予鼓励。

5、在生活中帮助幼儿按标志使用物品。 我的创新:

本节课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小朋友对课程产生兴趣,本身小班的小朋友刚刚来的新的环境,需要适应的东西很多。为了能使幼儿在短时间内用快乐的方式适应新环境最基本的常规,我准备了这节游戏课程。本节课中幼儿在跑跑找找中感受到了快乐,也强化幼儿对自己标志认识的记忆。在游戏中幼儿也逐渐熟悉了新的环境,幼儿之间也逐渐建立了伙伴关系,使幼儿们在班中建立了归属感。

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

教学活动我教案篇六

随着主题活动“我喜欢”的主题开始,在最近我们班的小朋友的交往不是很广泛,只仅限于个别要好的小朋友进行来往,因此预设这次活动,通过好朋友这首歌,让幼儿了解歌曲的内容,感受愉快的旋律节奏。并且知道好朋友要互相帮助,激发幼儿与同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情感。

1、通过观看图片,了解歌曲内容,愿意有感情的学唱歌曲。

1、日常活动中,幼儿有互相帮助做好事的经验。

2、幻灯片、歌曲录音。

一、导入。

1、今天你和好朋友在一起做了什么游戏?

2、你喜欢你的好朋友吗?为什么?

二、欣赏讨论。

1、你觉得他们是好朋友吗?

2、你从哪里看出来他们是好朋友?

3、他们在干什么?

4、你和好朋友会怎样互相帮忙?

小结: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你帮我来梳梳头,我帮你来梳梳头。

指导:幼儿自由讨论,请幼儿和他好朋友分别说说在一起是怎样互相帮助的。

5、让我们一起听听歌曲的好朋友是怎样互相帮助的。

6、教师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7、你听到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样互相帮忙的。

8、请幼儿跟着音乐一边做动作一边轻声跟唱歌曲。

三.尝试表现老师把这件事编成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吗?

1、请你们找个好朋友边做动作边有表情的演唱。

2、幼儿之间再换一个好朋友一起有表情的演唱。

教学活动我教案篇七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运动能使身体健康。

2、知道做事要坚持到底。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能简单复述故事。

一、引入。

师:今天我想问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叫减肥吗?

你们认识的人中有谁在减肥的嘛?他为什么要减肥?用什么方法减肥?

胖会给他们带来什么麻烦?

师:胖有那么多坏处呀,所以这只胖胖兔也要减肥了,想知道他是用什么方法减肥的吗?听了这个故事你们就知道了。

二、理解故事。

1、教师口述故事:故事《胖胖兔减肥》。

2、提问。

故事讲完了,先问问小朋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我们一起说:《胖胖兔减肥》。

那胖胖兔想用什么办法减肥的呢?打篮球,恩,打篮球是一个很好的运动方法,可以让胖胖兔变成了运动员小兔,让身体变得更加健康。

可是他会打篮球吗?当然不会了,他从来不运动怎么可能会打篮球呢?

后来是谁给胖胖兔想了个好办法呀?袋鼠。

聪明的袋鼠想了个什么好方法?先学习拍球。

可是胖胖兔连拍球都不会呀,拍着拍着就滚远了,小朋友们在学拍皮球的时候是不是这样的呀?是的。

那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解决的?

那故事里的小袋鼠想的是怎么样的好办法?

原来要学会拍皮球那么麻烦呀干脆就不要学了,胖胖兔为什么还要坚持下去?

因为呀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到底,如果说我们小朋友学习拍球,学到一半就跟老师说:“那么累的,我要投降了,不要练了”,那他就永远学不会了,其他小朋友今天不会拍,没关系,我们认真练,练多了坚持下来了就会了,等到其他小朋友我们都在玩皮球的时候,这个小朋友就只好站在旁边看别人玩了。就像故事里,胖胖兔每天坚持下来,后来成功没有?成功了,胖胖兔变成了运动员小兔。

三、总结。

我们小朋友像当胖胖兔还是运动员小兔呢?

那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减肥的?

有那么多好办法,我们平时在幼儿园一定要积极锻炼身体才能变成运动小兔,健健康康的。

1、引入环节较生活化,能引起幼儿共鸣,展开讨论。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瘦瘦的才好”之类的语言,一面误导幼儿只有很瘦才健康。

3、结尾部分可以配合动作,如幼儿说“可以打羽毛球”,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来做做这个动作。后半部分幼儿注意下降,可以通过“动”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教学活动我教案篇八

剪刀、各色长条形纸、铅笔等。

1.欣赏二方连续图案,观察其图案特点。

指导语:这些图案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它和我们以前剪的剪纸有什么不同?

2.讨论剪二方连续的方法。(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折、剪的方法。)3.尝试进行操作。

4.交流自己在活动中的问题和获得成功的方法,进一步获得剪二方连续图案的经验。

5.再次尝试,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

6.共同布置环境"大家来赏月",体验合作布置教室的愉快。

做游戏:

现在,正是夜晚,深蓝色的天空有闪闪的星星,弯弯的月亮,而这弯弯的月儿多像一只小小的船啊!让我们张开双臂飞呀飞,飞向蓝天。小朋友如果坐在这只船上,你看见了什么?(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漂亮的月饼盒(中班)活动目标:

1、欣赏漂亮的月饼盒,体验中秋节的快乐2、玩月饼盒,有发现探索的欲望活动准备:各种各样的月饼盒活动过程:

1、展示月饼盒(1)请幼儿说一说,我的月饼盒是怎么样的?是哪儿来的.?

(2)说一说我的月饼盒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

2、讲述月饼盒(1)我的月饼盒象什么?

(2)我要让我的月饼盒变成什么样的?

(3)我和谁一起玩月饼盒,我和谁的月饼盒做朋友?变成了什么?

教学活动我教案篇九

1、通过参观活动,让孩子了解生活用水的来源,初步了解水库的重要性,建立幼儿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2、提醒幼儿和家长在生活中注意节约用水,自觉参加到节水行动中去。

1、教师事先与水厂的领导取得联系,取得工作人员配合。

2、与家委会的家长商量,讨论活动的内容,形式及注意事项。

3,向家长说明活动的目的和具体时间,鼓励家长带孩子参加。

4、对孩子进行参观前的安全、礼仪方面的教育。

一、教师向家长说明车辆的安排和活动中的注意事项。

1、大家乘车到闵行水厂。

2、观看水厂的简介,并请水库的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参观时要注意的问题。

二、参观水库的全貌后讨论:

水库有什么作用?水库的水都流到哪里去了?人们可以在水库里游泳吗?为什么?

三、参观水厂。

1、水厂的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参观时的注意事项和要求。

2、大家参观水的处理过程制水流程:黄浦江——泵房——沉淀池——滤池——清水池——吸水井——泵房——千家万户首先看到的是从黄浦江抽上来的脏水,到沉淀池沉淀垃圾,接着流到过滤池,工作人员操作过滤网,请大家观看水从沙网过滤后变得清亮的.过程……。最后,大家拿水库的水和水厂的水做比较,发现经过加工的水变得干净了很多。

4、延伸活动:请小朋友把今天看到的水库和水厂画下来,让爸爸和妈妈帮你们把你们的感受说出来,作为我们的“环保日记”。

教学活动我教案篇十

1、能回忆我吃过的月饼,在月饼上画出图案。

2、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引起对中秋节活动的兴趣。

材料:水彩笔、范例、纸环境:幼儿在家尝过各种各样的月饼活动过程:

1、回忆讲述:我吃过的月饼是什么样的?月饼上有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3、幼儿练习,鼓励幼儿能大胆作画。

4、展示讲评:我画的月饼数月饼(中班)活动目标:

1、了解月饼是中秋节最主要的.食品,知道月饼的特征。

2、会对月饼进行分类数数,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活动准备:

各种月饼实物、图片活动过程:

(1)分组放月饼,我是按什么规律来放月饼的。

(2)我可以和哪个组一起放月饼,是怎么放的。

教学活动我教案篇十一

1.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搜集并积累描写月亮的词语和诗句。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秋节的习俗、由来以及与中秋节有关的神话传说。

2.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文中蕴涵的情感,懂得圆月象征着团圆。

培养热爱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情感,懂得圆月象征着团圆,象征着美好,寄托着人们的祝福和相思。

3.教学用具。

4.标签。

一、导课。

月饼香,月饼甜,全家欢乐大团圆。

这首儿歌中说到的“佳节”,是什么节?

揭示课题:《中秋节》。

二、新授。

(一)自由读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之间借助工具书或查阅的有关资料、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提问:

课文介绍了关于中秋节的哪些知识?

读书的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正确认读生字的读音。

4.集体交流反馈。

板书关键词语。

中秋节的来历有关习俗。

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有关月亮的诗句。

5.再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和文中引用的诗句。

(二)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课文重点介绍了中秋节的哪些习俗?

(赏月,家人团聚、品尝月饼)。

2.摸读课文,找出叙述中秋节习俗的段落。

3.找出你觉得最能体现中秋节气氛的词语。

其乐融融:沉浸在欢乐、祥和的喜悦气氛中。形容一片欢乐融洽的样子。

4.引导学生对这一段质疑,集体交流解疑。

5.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是赏月的好时机,那么赏月有何历史渊源呢?请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6.指名反馈:读了第三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7.教师小结: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要热爱它。

三、练习。

拓展训练:说一说,家乡的`人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自己先轻声地说一说,说一个也可以,说两个更好,能说三个的真了不起。

四、总结。

孩子们,你们想,在中秋节的这个夜晚,所有的中国人都想,这就是中国人期盼团圆的情怀。因为一家人团圆了,我们的心才能贴近,只有心与心贴近了,才叫团圆。

五、作业。

1.朗读课文,默写生字。

2.收集有关中秋节的诗句和传说。

3.读课文三遍。

教学活动我教案篇十二

1、提高灵敏性和躲闪能力。

2、增强幼儿胆量。

3、鼓励幼儿大胆的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1、吹好的气球每人2—3个。

2、贴好活动场地的界线。

活动过程:

一、游戏前热身运动,活动手、脚腕关节。

二、准备游戏。

1、教师让幼儿围成一个圆,向幼儿讲解《踩气球》的游戏玩法:

这里有两个气球系在一起,等会老师会将气球系到小朋友的脚腕上,听老师的哨声游戏开始,每人都要保护自己的球不被对方踩破,又要想办法去踩破其他小朋友的气球。最后保留住气球的幼儿就获胜了。

2、教师向幼儿讲解《踩气球》的游戏规则及注意事项:

(1)、去踩别人的气球时,不可以用手拉人。

(2)、在闪躲的时候不能超出活动场地的界线。

(3)、去踩别人的气球时,要小心,不可以踩到别人的脚。

(4)、当气球系到脚腕时,要检查气球要在脚跟处,防止他人踩脚。

3、教师将气球系到小朋友的脚腕上。

4、教师示范,并讲解游戏。

三、教师吹哨,幼儿开始游戏。

活动反思:

有的幼儿刚开始不敢去踩气球,幼儿小朋友去踩气球特别兴奋,教师及时给予榜样式鼓励激励,最后他们都玩得不亦乐乎,孩子的灵敏性和躲闪能力都有所提高。

教学活动我教案篇十三

制作月饼的录像带、制作月饼的材料和工具、烤箱等。

1.迁移已有经验进行回忆和讨论。

2.欣赏录像,进一步熟悉制作月饼的方法和过程。

3.观察活动的材料和工具。

4.自由交流自己想要制作的'月饼。

5.尝试制作月饼。(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提醒幼儿不要将馅儿放得太多,轮流使用工具和材料。)6.烤制、品尝制作的月饼,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活动我教案篇十四

1、在理解歌词大意的基础上,能用身体动作表现内容。

2、进一步了解中国武术,能够表现出中国功夫雄壮有力的气概。

1、中国武术的录像带,音乐磁带。

2、活动前观看中国武术的表演或录像,模仿学习武术动作。

1、欣赏中国功夫。

——组织幼儿观看录像,欣赏中国武术。

——讨论:你看到的中国武术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中国武术?

——请幼儿交流模仿各自学到的武术动作。

2、欣赏歌曲《中国功夫》。

——理解歌曲中所表现出的雄壮有力的.气概。

——幼儿尝试学唱歌曲中的基本句子。

——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才能够唱出练武的刚劲有力。

3、设计武术动作,创编舞蹈。

——请幼儿自由创编舞蹈动作。

——教师将幼儿创编的舞蹈动作进行组合,组织幼儿学习。

——听录音学做舞蹈动作,鼓励幼儿动作准确有力,学习表现中国武术的特点。

教学活动我教案篇十五

1、尝试用身体动作来表现不同形态的礼花。

2、学习运用不同颜色的点、线、面组合来表现美丽的礼花。.

3、培养幼儿互相合作、共同表现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礼花vcd、相机、背景音乐《好日子》。

2、作画工具、黑纸大卡纸(下面贴有城区交通地图)、彩色粉笔。

3、泡沫板、布。

活动过程。

一、看vcd,小朋友,今天教师请你们看一段录像,提问:

1、你看到了什么?

2、你看到礼花在什么地方放的?你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礼花?

3、什么时候会放礼花?

二、再看vcd,并用动作来表现礼花的绽放?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遍vcd,看清楚有那些形状的礼花,它们是怎么样在空中绽放的?在空中绽放后又成了什么形状?(看vcd)提问:

1、刚才你看到了那些形状的礼花,在空中绽放后又成了什么形状?

2、让我们来学一学这些礼花的形状。请你学一学。(拍照)(1)请你做一个漂亮的动作来表现这些礼花。(2)几个人合作来表现这些礼花。

三、画礼花。

1、这些礼花美吗?你看到那些美丽的颜色?

2、除了这些礼花,你还看到过那些不同的礼花?

分组进行作画,提示幼儿要画得多、画得大,色彩要丰富。(放音乐和vcd)。

四、作品展示、共同欣赏。

我们来一起欣赏美丽的礼花,让它们在这个美丽城市的夜空绽放,使我们的家乡变得更加美丽。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90860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