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春节小班科学教案(专业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8 05:21:08
有趣的春节小班科学教案(专业18篇)
时间:2023-11-28 05:21:08     小编:影墨

教案能够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过程的掌控,有利于教学的有序进行。分析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步骤,是编写教案的重要环节。教案是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方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编写的一种教育教学手段。写教案前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学习。

有趣的春节小班科学教案篇一

通过这节课,我上完后自我感觉还有点欠缺还要在这方面加强一些,还有很多不足。这节课我自觉得上的不是很好,还要多学习学习。我觉得在上这节课时我有点操之过急了,应在刚开始上课时应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引入主题。让幼儿知道“年”是怎么来的。本来我准备了两幅鞭炮的图片给孩子观察的,但刚我取出图片时,孩子对平时见到的鞭炮认识,但对卡通的鞭炮不认识。但我要在延伸活动中,我应在区角活动处准备一些制作鞭炮的材料,让幼儿自由操作。

有趣的春节小班科学教案篇二

1、认真默读全文,想想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

(学生可能弄不懂的词语:腊月、初旬、麦芽糖、江米糖、空竹、逛天桥、逛庙会)。

指名交流,根据学情顺势而导。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北京人过春节哪些地方你最感兴趣?

预设一:生在练习纸上完成表格,师引导理清时间顺序。

预设二:在交流中,学生贴纸条(黑板条)、作记录,师引导理清时间顺序。(根据学生情况选择一种操作策略。)。

有趣的春节小班科学教案篇三

(1)抓关键词,“赶,到处,都穿起,贴上”感受除夕的喜庆、热闹。

(2)抓“除非,万不得已,必定”体会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感受团圆的氛围。

(3)指导学生感情读文。

2、指导品读“正月初一”。

小组齐读,边读边思考:

(1)正月初一与除夕的气氛有什么不同?

(2)正月初一这一天人们都在做些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3)你们春节拜年吗?说说你拜年的经历。

(4)引导学生了解庙会时怎么回事?

3、指导品读“元宵”。

全班齐读,边读边画:

(1)分别画出表示灯的数量多的词句,说说你表示灯的种类多的词句,体会人们对元宵节的热情。

(2)如果你置身于这灯的海洋,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你能用朗读将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吗?(指名朗读展示)。

二、拓展阅读,领悟表达特点:

1、提问:作者写这篇文章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2、引导分析:这篇文章为什么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它在表达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一是按时间顺序进行有条理的叙述:二是详略得当,详写春节中的高潮部分,略写其它部分;三是语言通俗,简练。)。

有趣的春节小班科学教案篇四

一、启发谈话,引出主题。

2、那你们能不能把你们放鞭炮、烟花时的`情景画出来呢?

二、幼儿尝试画。现在我请你们把自己放鞭炮、烟花时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的情景画出来好吗?幼儿开始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三、相互欣赏作品。给同伴介绍作品的内容。

四、将幼儿的作品陈列出来。

有趣的春节小班科学教案篇五

1、显性内容与目标:

一、了解有关春节的文化、历史,欣赏不同地域的不同春节习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美好的生活情趣。

二、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采用多种材料和工具来制作春节的礼物,表达美好的心愿。将记忆中春节的美好的场景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画面要体现出春节喜庆的气氛和热闹的场面。

2、隐性内容与目标:

使学生简要的了解有关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了解民族的传统文化,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的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从而体验到生活的乐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有趣的春节小班科学教案篇六

3北京春节的热闹景象一浪高过一浪,正月十五的热闹表现在哪?自由读11――12自然段。

4找出文中描写花灯的句子,抓住重点词谈体会并指导朗读。

学情预设:学生有可能不按文章先后顺序去找,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酌情学习。

5出示灯展图。

6除了这么多美丽的灯,还有什么?

总结十五灯火美丽。

7齐读11――12自然段。

四师导读13自然段。

过了元宵节,天气转暖,老北京的人们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一切又恢复了平静,但老北京春节的热闹喜庆却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

五引读领悟写法。

1自主阅读课后阅读联接中的短文,比较同是过年,这三篇习作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通过三篇习作的对比,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发?

有趣的春节小班科学教案篇七

活动意图:

发展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激发探究兴趣。

游戏目标:

1、用不同形状工具吹泡泡,泡泡都是圆形的。

2、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材料准备:

洗衣粉、洗洁精、洗手液、洗发水、装有温水的容器、有标记吸管若干、纸巾、湿巾若干。

游戏玩法:

一、故事《小熊吹泡泡》。

想出帮助小熊的办法。

二、制作泡泡水。

1.在水里加洗衣粉、洗洁精、洗手液、洗发水或者肥皂,这样就做好了。

2.用不同工具吹泡泡?

三、吹呀、吹泡泡。

出示工具: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心形、花形等工具,用各种不同形状工具吹泡泡、探索泡泡形状。

小结:无论什么形状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的。

四、结束游戏。

音乐律动“吹泡泡”

活动反思:

本次科学小游戏适合各年龄幼儿心理特点,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活动过程中,针对能力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问题,因材施教,引导幼儿逐步探索其中的奥秘,自然而然地学习科学、从而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

有趣的春节小班科学教案篇八

1、感受水的流动性。

2、知道珍惜水,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3、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知道水的特性。

:知道水的用处,爱惜水资源。

:一盆水、沙漏、拧紧盖子的空瓶子、吸管、扎有小孔的小提桶、海绵。

提问:你准备用什么工具来运?

提问:猜一猜这里的那些工具可以让你成功?

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利用工具自己新手体验运水的乐趣与水是流动的`这一特性。试验后一同总结哪个工具成功了为什么?提问:有孔的工具水在里面怎么样了?进行游戏二:漂流瓶把空的瓶子放到水盆中,让瓶子飘到对岸。进一步感受水流动的特性。

延伸:水对我们有那些用处?

有趣的春节小班科学教案篇九

1)认识常见的蛋,了解蛋的构造。

2)引发探索的兴趣。

一.看看讲讲、分享经验。

(出示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

1)孩子自由观看、自由讲述,教师倾听、观察。

2)分享经验。

a、你刚才看到的是什么蛋?

b、你还有什么不认识的`蛋吗?(幼儿互相解决问题)。

c、比较蛋的大小、外形和颜色。

二.分类验证。

1)把相同的蛋放在一个家里。(幼儿归类)。

2)验证。

三.操作探索。

1)这些蛋有大有小,颜色也不一样,但是在蛋壳里面它们一样吗?(幼儿自由讲述)。

2)自由操作探索。

3)交流。

你刚才敲了什么蛋?里面有些什么?每个蛋的里面都一样吗?(探索蛋的构造)。

4)小结。

四.延伸:

观看图片。

1)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古老的是什么蛋吗?(观看恐龙蛋模型)。

2)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是什么蛋吗?(鸵鸟蛋)。

3)鸵鸟蛋是什么样子的呢?世界上还有很多动物妈妈也是生蛋的,旁边有很多图片,它会告诉你答案的,你们自己去看看吧!

有趣的春节小班科学教案篇十

1、感受水的流动性。

2、知道珍惜水,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知道水的特性。

知道水的用处,爱惜水资源。

一盆水、沙漏、拧紧盖子的'空瓶子、吸管、扎有小孔的小提桶、海绵。

1、引发兴趣、发现问题。

游戏:水站搬家,引发幼儿玩水的兴趣。

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把水搬到另一个桶里?

2、猜想、探索。

提问:你准备用什么工具来运?

3、提出问题、进行解决。

提问:猜一猜这里的那些工具可以让你成功?

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4、通过操作、进行验证。

提问:有孔的工具水在里面怎么样了?进行游戏二:漂流瓶把空的瓶子放到水盆中,让瓶子飘到对岸。进一步感受水流动的特性。

水对我们有那些用处?

有趣的春节小班科学教案篇十一

1、乐于在水中玩球。

2、观看小球从水底向上浮的现象,对这一现象产生好奇。

在水箱中接满水;乒乓球若干,石头一粒。

一、出示一粒石头和一个乒乓球,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手里有宝贝呢!你们猜猜看我手里拿着的是什么?

(幼儿自由猜测)。

二、观看沉浮。

1、师:这两个宝贝都喜欢在水里玩,你们来看看石头在水里怎么玩的?

(很明显一看就知道石头沉下去了)。

2、师:那你们说乒乓球在水里会不会沉下去?

(幼儿自由猜测后教师示范)。

三、观看游戏:小球躲猫猫。

1、师:小朋友听,什么声音啊?(播放声音:小猫的声音)。

师:乒乓球可害怕小猫了,这可怎么办啊?它浮在水上肯定会被小猫看见的。

(幼儿自由发言)。

2、示范游戏:双手抓住乒乓球,用力将球摁入水中,边摁边说:小球躲起来了。

见没听到小猫的声音后,师放开双手,边放边说:小球浮上来啦!

3、示范游戏第二遍,鼓励幼儿一起说:“小球躲起来了。”“小球浮上来啦!”

4、分组游戏。

教师讲明游戏规则:听到猫声就躲起来,没听到了就浮上来。

有趣的春节小班科学教案篇十二

1.感受水的流动性。

2.知道珍惜水,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3.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一盆水、沙漏、拧紧盖子的`空瓶子、吸管、扎有小孔的小提桶、海绵。

一、引发兴趣、发现问题1.游戏:水站搬家,引发幼儿玩水的兴趣。

2.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把水搬到另一个桶里?

二、猜想、探索提问:你准备用什么工具来运?

三、提出问题、进行解决1.提问:猜一猜这里的那些工具可以让你成功?

2.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四、通过操作、进行验证1.利用工具自己新手体验运水的乐趣与水是流动的这一特性。

试验后一同总结哪个工具成功了为什么?

2.提问:有孔的工具水在里面怎么样了?

3.进行游戏二:漂流瓶把空的瓶子放到水盆中,让瓶子飘到对岸。

进一步感受水流动的特性。

水对我们有那些用处?

有趣的春节小班科学教案篇十三

1.感受水的流动性。

2.知道珍惜水,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3.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知道水的特性。

知道水的用处,爱惜水资源。

:一盆水、沙漏、拧紧盖子的空瓶子、吸管、扎有小孔的小提桶、海绵。

1.引发兴趣、发现问题。

2.猜想、探索。

提问:你准备用什么工具来运?

3.提出问题、进行解决。

提问:猜一猜这里的那些工具可以让你成功?

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4.通过操作、进行验证。

利用工具自己新手体验运水的乐趣与水是流动的这一特性。试验后一同总结哪个工具成功了为什么?提问:有孔的工具水在里面怎么样了?进行游戏二:漂流瓶把空的瓶子放到水盆中,让瓶子飘到对岸。进一步感受水流动的特性。

有趣的春节小班科学教案篇十四

活动目标:

知道泡泡的形状与吹泡泡的工具是无关的,打破圆形——圆形,三角形——三角形的匹配的思维定势。

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在户外活动中孩子已经玩过街上买来的泡泡的游戏,知道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圆的。

材料准备:

三角形吹泡泡的工具、泡泡水。

环境创设:一张大张的纸上贴一个三角形的图形和一个圆形的图形,每个幼儿一张卡片。

活动过程:

一、猜想、记录三角形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

2、教师提问:三角形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幼儿猜想,有的说是三角形的、有的说是圆形的)。

3、幼儿进行猜想记录。

如果你认为三角形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三角形的就把你的卡片贴在三角形的图形下面,是圆形的就把你的卡片贴在圆形的图形下面。

二、幼儿吹泡泡,验证自己的猜想。

1幼儿自己选择教师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形吹泡泡的工具,开始吹泡泡。

2分享交流:

(1)你们用三角形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

(2)到底用三角形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老师再吹吹,小朋友看看到底是什么形状。教师又用三角形的工具吹泡泡让幼儿观察,再次验证三角形工具吹出来的泡泡也是圆形的。

三、幼儿调整事先的猜想记录。

四、小结:不管是圆形还是三角形的工具吹出来泡泡都是圆形的,那么还有什么可以用来吹泡泡,吹出来的泡泡又是什么形状,回家以后小朋友可以去找找,以后我们再来试。

活动反思:

在此活动中,要培养幼儿的质疑精神,提出问题,进行实验验证。并要鼓励幼儿敢于说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看法。作为活动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首先应掌握科学正确的原理,以免在活动中对幼儿的表现作出片面甚至错误的评价,误导幼儿。其次教师要摈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创设宽松情境,这是让孩子在活动中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发表意见的前提。同时,教师在活动中还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观察,有意识的提出一些能让幼儿有不同想法的问题,多提一些类似:谁有不同的想法?谁还想来发表自己的意见?鼓励并引导孩子积极的思维,这是培养孩子质疑能力的关键。

有趣的春节小班科学教案篇十五

1、了解鸡蛋的构造,感知蛋外壳的硬和内部的软。

2、感知蛋制品的硬软。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母鸡图片、生鸡蛋一个、各种蛋制品若干、蛋壳若干

1、出示母鸡图片,你知道鸡妈妈有什么本领?

2、教师讲述故事《一个奇怪的蛋》后提问

1、老师这也有一个鸡蛋,我们来看看它是什么形状的?

2、请小朋友摸一摸,告诉大家蛋宝宝摸上去有什么感觉?(滑滑的、硬硬的)

3、这个滑溜溜的、硬硬的壳里藏着什么呢?怎样才能看到里面的东西?

4、教师打开鸡蛋,这圆圆的,黄黄的是什么?(蛋黄)透明的呢?(蛋清,煮熟后叫蛋白)

5、请小朋友来摸一摸,有什么感觉?(软软的、粘乎乎的)

小结:原来硬硬的蛋壳里藏着软软的蛋黄和蛋清。蛋黄和蛋清里含有丰富的营养,每天吃一个蛋,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1、你吃过哪些用蛋做成的食品?它是软软的还是硬硬的?

2、老师这也有许多蛋制品,请小朋友看一看,尝一尝。你吃的是什么?是软软的还是硬硬的。

鸡蛋做的食品好吃吗?蛋宝宝浑身都是宝,软软的蛋黄和蛋白可以作成各种美味的食品,硬硬的蛋壳还可以做成好玩的东西呢。

1、出示蛋壳粘画,这是什么?它是用什么做的?小朋友想试一试吗?

2、幼儿制作蛋壳粘画。

科学活动一直是我比较薄弱的的领域,对于科学领域的特征和环节把握都比较模糊。此次活动的设计,在准备阶段我借鉴了网上的《有趣的蛋》,在此基础上修改了第一次——将环节留下,内容更换。在请教其他老师以后,发现对幼儿的提升较少,科学性不强,可实施性也不强,所以进行了第二次的更改设计。

将几位教师的建议融合,加上自己的理解,生成了最终教案。整个活动下来,环节还是较为流畅的,但是评课以后发现了更多的问题。首先,班级日常工作在此次开课中也展现出了不同的问题,比如班级座位安排问题。由于班级空间不大,区域柜子摆放后,孩子们的作为受到了影响,平时挨得较近就让孩子分排坐了,没有考虑孩子的视角问题,疏漏较大。

有趣的春节小班科学教案篇十六

1.通过动手操作对科学探索活动产生兴趣。

2.实验中敢于大胆猜测、想象。

3.通过探索活动,知道鹌鹑蛋在清水里沉下去,在盐水里能浮上来。

塑料杯、鹌鹑蛋、盐、水、筷子、盘子、勺子、抹布等。

1. 通过变魔术吸引幼儿的兴趣。

教师将鹌鹑蛋和两杯水都变出来,将两个鹌鹑蛋分别放入两杯水里,结果一个沉下去,另一个则浮上来,怎么回事呢?引导幼儿大胆猜测。

2. 幼儿动手操作鹌鹑蛋在清水里的实验。

师:鹌鹑蛋到底在清水里是沉下去还是浮上来的,请你们自己去试一试,回来告诉我答案。

3. 引导出鹌鹑蛋在盐水里是浮起来的。

师:你们看这两杯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引导有杯水里放了盐)

教师示范操作使另一杯清水变成盐水,鹌鹑蛋就浮起来了。

4. 幼儿动手操作鹌鹑蛋在盐水里的实验。

幼儿操作前提好实验要求,再动手操作并观察结果。

5. 小结;鹌鹑蛋放在清水里沉下去,放在盐水里能浮上来。

6. 出示两杯水,让幼儿将盐水和清水分辨出来。

7. 激发幼儿回家与父母一起探索的欲望。

师:小朋友们,如果将水里加入糖或味精,鹌鹑蛋在里面有会怎么样呢?我们一起回家和爸爸妈妈试一试吧!

有趣的春节小班科学教案篇十七

1、感受草裙舞和草裙的美,乐意自制草裙表演草裙舞。

2、认识草裙,了解草裙的形状及色彩。

3、认识皱纸和浆糊,能用浆糊粘贴皱纸。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胶水、塑料绳、各色皱纹纸、剪刀、草裙舞视频短片、音乐。

一、感知欣赏。

——教师播放草裙舞短片。

——教师提问:你们刚才看到的草裙漂亮吗?想不想做一条草裙来跳舞呢?

二、制作草裙。

——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草裙的'形状和颜色,讨论用什么材料制作。

——出示浆糊和皱纸,了解它们的名称和特性。

——引导幼儿将剪好的皱纹纸(宽3厘米,长20厘米)往下对折一小段,包住塑料绳,用胶棒粘好。(让幼儿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搭配颜色)。

——教师帮幼儿将两端打结,草裙制作完成。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制作的草裙的颜色。

三、草裙舞表演。

——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制作的草裙穿好,然后一起学习草裙舞的基本动作(注意手脚和腰部的动作)。

——教师播放草裙舞视频,带领幼儿一起跳草裙舞。

——教师播放一段音乐,请幼儿自己编动作,自由跳舞。

草裙舞表演还可以改成小型的手腕草裙舞,将制作好的草裙穿在手腕上表演。

教师为幼儿编排完整的草裙舞。

区角活动。

表演区:投放音乐和草裙,鼓励幼儿穿戴草裙表演草裙舞。

美工区:投放皱纹纸、绳子、胶水等,让幼儿继续制作草裙。

环境创设。

主题展示区:给幼儿的草裙舞表演拍照,贴在活动区展示。

家园同步。

请幼儿跟爸爸妈妈一起,利用家里可用的材料,制作草裙,并跳草裙舞,摄录下来。

随机教育。

日常多鼓励幼儿自制玩具或进行服装表演游戏,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

有趣的春节小班科学教案篇十八

2、知道放烟花的安全事项,提高安全意识。

3、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4、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弹珠、颜料、小筐、画纸等

一、谈话,引出主题

――请幼儿说说春节中最快乐开心的事;

那么放烟花时应注意是什么呢?

――幼儿相互讨论,老师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安全教育。

二、介绍工具,激发兴趣

――出示弹珠:这时什么?它可以用来做什么?

――先把弹珠放在颜料里滚一滚,然后放进铺有白纸的筐内,随意晃动筐,使弹珠在白纸上形成轨迹,再换色进行同样操作。

――你们看,像不像放出的烟花?是否很美丽?

四、幼儿动手操作

――你们也来试试好吗?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使用多种颜色作画。

五、展示幼儿作品

――相互交流作画的乐趣,观赏同伴的作品。

滚珠画以其作画形式的有趣性和作画方式的简单化,深受小班孩子的喜欢。它改变了常规的作画工具,运用圆形的弹珠,晃动小筐,使弹珠在筐内随意来回滚动,通过滚动,描绘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此次教学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绘画的兴趣,也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简单有趣的作画方法,使孩子们增强了自信,体验了作品成功的快乐。另外,通过活动,孩子们也懂得了应该怎样安全地燃放烟花,掌握了一些粗浅的安全知识,从而增强了安全意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90575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