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母爱散文诗篇一
好容易盼到春天,却依旧是没完的雨,叫人怪不舒服的。上学期那个丢脸的分数,总纠缠在我身边,就像没尽头的雨,让人很不爽快。谁说春天孕育了了果实,萌发了希望?我看它简直就只知道发霉。
“快去学校,不然又要迟到了。”母亲的唠叨总是不离左右,“带上伞,万一下起雨来也好应付。”我看看天,没雨,阴阴的。没雨带什么伞!我抓起书包就往外跑。路上一直闷得慌,说不清为什么。
谁知,天真的下起雨来,而且越下越大,像有一肚子的苦水要倒,一直到放学也没停。同学们大都有雨具,都走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倚在窗口,看灰蒙蒙的雨幕,无聊地数着屋檐上掉下来的水珠。好不容易,雨小了些。于是,我决定冒雨冲回去。“或许我的命就像这风风雨雨,永远没有晴天。”踢着路边的小石头,我想。
雨漂在脸上,凉丝丝地透出点寒意,也许这就是春了。想起父亲不止的叹息。同学的冷眼和老师动不动就往我身上扫几眼的情景,我不由得心神不定起来。
突然雨停了。回过神儿一看,见是母亲,手里举着把伞:“别让雨淋着。”随即伸手摸我的肩膀,看被雨打湿了没有。或许是真的湿了吧,母亲递过毛衣来让我穿上。“没湿”,我又固执起来。“快换上,别以为现在没事,生了病就麻烦了。”我抬起头,发现母亲头发更白了,额际上又多了几道皱纹。我无言,默默地接过夹在母亲腋下仍带着她体温的毛衣,并穿上。母亲看着我,似乎想说什么,我注意到伞向我这边歪过来,母亲的半边身子已淋着雨。
我低着头,慢慢地跟着母亲走,刚才的那一幕有闪现出来,我看到,母亲的皱纹上有风雨掠过的痕迹;我看到,母亲的腰杆已不再那么挺拔。猛然间,我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的沉重,那是母亲殷切的希望啊。母亲啊,风雨中你顽强搏斗,却将痛楚深埋心底,为我撑起一方晴空……有了母亲营造的暖巢,不觉心中升起一轮太阳,铺开一条光明大道,它似乎在强烈地呼唤我:辞别暖巢,踏上征途。别因为没有看到阳光而拒绝走进春天。
对,辞别暖巢,以心中的太阳为母爱的晴空在,雨天雪天也无所谓。在母爱的晴空下,我又怎能惧怕风霜雨雪呢。
300字左右母爱就像春天的雨露,悄悄地滋润你心,在心灵的深处生根发芽。它带来一片绿色,收获的是喜悦。感恩母爱世界最无私、最伟大、最崇高的爱,莫过于母爱。在我的学习......
母爱散文诗篇二
明天是母亲节了,我明天没有和时间和母亲吃饭,所以我今天买了新上市的大虾给母亲送了去,其实在她的心中母亲节和平常没有什么两样,她也不知道什么日子是母亲节。而我也没有特别特别告诉她明天是什么节日,因为我不是什么大忙人,经常可以和她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所以一些在大城市非常重要一定要有所表示的节日于我于她都宛如平时一段歌,失去了特殊的意义了。
平时我去看她,她都是来去随意,从来没有说过想念我,要求我经常看她一类可怜兮兮的话。我去了,她都是边干活边和我聊天,从前的旧事、电视的新闻都是我们的话题,当然总会问我在这吃吗?我如果说吃,她就好象也没有特别到外面市场买菜,但基本都是我爱吃的。我如果说不在这吃,她立即笑着送我出门,并嘱咐我路上小心在外面应酬少喝酒之类的话。
当然了如果我有几天不去看她,她就给我打电话,但每次她都是让我去她那拿一些吃的用的东西,比如给我女儿缝的衣服、从老家带来的蔬菜土产等。我有时脚步匆忙,进了门拿了东西就走,她也并不挽留,如果我再没有时间去拿,她就会亲自送过来,只要看到我好象就放心了一样,没有什么多余的话说。
忽然在电视看到了则报道,说是一个母亲去城里看一个拣破烂的儿子不要路费步行十八天回乡的故事。看了这则故事我有点心酸,我觉得这是位最失败的母亲,她不但没有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才,只不过为了省点路费就把自己的儿子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不知道她儿子如果面对那沧桑的母亲的脸和世人的指点笑骂。
我只是想说:母亲,对成年地孩子问是关怀,不问是理解。我已经不知道是谁的诗句,可其中的含义又有几人真正理解呢?母爱如山,我希望那高山应该让儿子依靠,而不是压在他的背上,让他抬不起头来。
母爱散文诗篇三
提起母亲,我就想哭,为了她那苍老的容颜,为她那多病的身子,为她那源源不断地留给子女们的爱。
从记事起,就记得母亲为我们姊妹三个做鞋,记得我们家的木箱子里总有着我们永远也穿不完的布鞋,我没事的时候就在那儿不停地翻,抖落出母亲陆续做给我们的这些丰功伟绩。记得有一次,我数了数,就我一个人的,一共七对,一对比一对大。母亲做的鞋总比别人家的小孩穿的鞋要好看些,标致些,我们姊妹三人穿着出去,总有人不停地夸我母亲的手艺,我出去也总向我的小伙伴们炫耀说我有七八双鞋,惹的他们总是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
也曾记得,母亲总是纺线纺到深更半夜,白天还要出去做工挣工分,在我的记忆里,只要我睁开眼睛,母亲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早就起来做了很多手里边的活。记得在很小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把我跟弟弟锁在家里头,小小年纪的我不懂事,母亲一走我就对着窗子嚎,直嚎的母亲回来为止。
小时候的记忆里,总是记得我老惹母亲生气,母亲一对我发脾气,我就赌气跑,一跑就是一整天,躲到她找不着的地方,远远地,就能听见母亲呼唤我的声音。至今,母亲呼唤我的声音还很真很切地萦绕在我的耳边。也曾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那时已经实行了土地承包制,母亲再也不用出去挣工分了,但是父亲的工资还是很低很低,家里还是一直不富裕,为了活的好一点,母亲喂了很多猪,我每个礼拜从学校回来的时候,碰到的总是母亲扛着一大袋子猪草,母亲喂出来的猪总是吃的又肥又大,但是命运好像总是跟母亲开玩笑,她喂出来的猪总是赶不上市场上的行情。但是她还是坚持这样喂,她说多少总挣一点,因为那猪的本钱就是她的苦力,我们那时候的学费就主要是靠她喂猪换来的。
后来我们渐渐长大,家里的日子慢慢好起来了,但是母亲却因为过度的劳累,身体有了病,尽管是这样,她也不肯呆在家里不动,还是种很多的地,她老在我们跟前说,我这病呀,不是什么大病,只要坚持每天服两片药,不碍事的。可是我却能明显地感觉到母亲的身体日趋衰老。直到现在,她还是像以前一样,她总舍不得花钱,总是担心我们这姊妹三个过不了,总是想给我们省点钱,以便我们急用。在姊妹三个中,我过的.尤其不好,我能够看得出来她对我的担心与焦虑,尽管我在她面前装的很轻松,尽管我从来不跟她说我的苦恼,但是我知道,什么也瞞不过她的。
像所有天下的母亲一样,我的母亲平凡,但也很伟大,她用自己弱小的身体躬耕着岁月,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母亲就像那一盏小小的油灯,她身体里的油已经快要耗尽,熬干,但是她却为子女们撑起了一片炎陽天。
母爱散文诗篇四
这里要说的是我母亲在乘公共汽车时的一些表现,但我首先须交代一下我母亲的职业。
我母亲退休前是一名声乐教授。她对自己的职业是满意的,甚至可以说热爱。因此她一开始有点不知道怎样面对退休。她喜欢和她的学生在一起;喜欢听他们那半生不熟的声音是怎样在她日复一日的训练之中成熟、漂亮起来;喜欢那些经她培养考上国内最高音乐学府的学生假期里面回来看望她;喜欢收到学生们的各种贺卡。当然,我母亲有时候也喜欢对学生发脾气。用我母亲的话说,她发脾气一般是由于他们练声时和处理一首歌时的“不认真”、“笨”。不过在我看来,我母亲对学生发脾气稍显那么点儿煞有介事。
我不曾得见我母亲在课堂上教学,有时候我能看见她在家中为学生上课。学生站着练唱,我母亲坐在钢琴前伴奏。当她对学生不满意时就开始发脾气。当她发脾气时就加大手下的力量,钢琴骤然间轰鸣起来,一下子就盖过了学生的嗓音。奇怪的是我从未被我母亲的这种“脾气”吓着过,只越发觉得她在这时不像教授,反倒更似一个坐在钢琴前随意使性子的孩童。这又何必呢,我暗笑着想。今非昔比,现在的年轻人谁会真在意你的脾气?但我观察我母亲的学生,他们还是惧怕他们这位徐老师(我母亲姓徐)。他们知道这正是徐老师在传授技艺时没有保留没有私心的一种忘我表现,他们服她。可是我母亲退休了。
我记得退休之后的母亲曾经很郑重地对我说过,让我最好别告诉我的熟人和同事她的退休。我说退休了有什么不好,至少你不用每天挤公共汽车了,你不是常说就怕挤车嘛,又累又乏又耗时间。我母亲冲我讪讪一笑,不否认她说过这话,可那神情又分明叫人觉出她对于挤车的某种留恋。
我母亲的工作和公共汽车关系密切,她一辈子乘公共汽车上下班。公共汽车连接了她的声乐事业,连接了她和教室和学生之间的所有活动,她生命的很多时光是在公共汽车上度过的。当然,公共汽车也使她几十年间饱受奔波之苦。在中国,我还没有听说过哪个城市乘公共汽车不用挤不用等不用赶。我们这座城市也一样。我母亲就在常年的盼车、赶车、等车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上车经验。
有时候我和我母亲一道乘公共汽车,不管人多么拥挤,她总是能比较靠前地登上车去。她上了车,一边抢占座位(如果车上有座位的话)一边告诉我,挤车时一定要溜边儿,尽可能贴近车身,这样你就能被堆在车门口的人们顺利“拥”上车去。试想,对于一位年过60岁的妇女,这是一种多么危险的行为啊。我的确亲眼见过我母亲挤车时的危险动作:远远看见车来了,她定会迎着车头冲上去。这时车速虽慢但并无停下的意思,我母亲便会让过车头,贴车身极近地随车奔跑,当车终于停稳,她即能就近扒住车门一跃而上。她上去了,一边催促着仍在车下笨手笨脚的我——她替我着急;一边又有点居高临下的优越和得意——对于她在上车这件事上的比我机灵。
她这种情态让我在一瞬间觉得,抱怨挤车和对自己能巧妙挤上车去的得意相比,我母亲是更看重后者的。她这种心态也使我们母女乘公共汽车的时候总仿佛不是母女同道,而是我被我母亲率领着上车。这种率领与被率领的关系使我母亲在汽车上总是显得比我忙乱而又主动。比方说,当她能够幸运地同时占住两个座位,而我又离它比较远时,她总是不顾近处站立的乘客的白眼,坚定不移地叫着我的小名要我去坐;比方说,当有一次我因高烧几天不退乘公共汽车去医院时,我母亲在车上竟然还动员乘客给我让座。但那次她的“动员”没有奏效,坐着的乘客并没有因我母亲声明我是个病人就给我让座。不错,我因发烧的确有点红头涨脸,但这也可能被人看成是红光满面。人们为什么要给一个年轻力壮而又红光满面的人让座呢?那时我站着,脸更红了,心中恼火着我母亲的“多事”,并由近而远地回忆着我母亲在汽车上下的种种表现。当车子渐空,已有许多空位可供我坐时,我仍赌气似的站着,仿佛就因为我母亲太看重座位,我便愈要对空座位显出些不屑。
近几年来,我们城市的公共交通状况逐渐得到了缓解,可我母亲在乘公共汽车时仍是固执地使用她多年练就的上车法,她制造的这种惊险每每令我头晕,我不止一次地提醒她不必这样,万一她被车剐倒了呢,万一她在奔跑中扭了腿脚呢?我知道我这提醒的无用,因为下一次我母亲照旧。每逢这时我便有意离我母亲远远的,在汽车上我故意不和她站在(或坐在)一起。我遥望着我的母亲,看她在找到一个座位之后是那么的心满意足。我母亲也遥望着我,她张张嘴显然又要提醒我眼观六路留神座位,但我那拒绝的'表情又让她生出些许胆怯。我遥望着我的母亲,遥望她面对我时的“胆怯”,忽然觉得我母亲练就的所有“惊险动作”其实和我的童年、少年时代都有关联。在我童年、少年的印象里,我母亲就总是拥挤在各种各样的队伍里,盼望、等待、追赶......拥挤着别人也被别人拥挤:年节时买猪肉、鸡蛋、粉条、豆腐的队伍;凭票证买月饼、火柴、洗衣粉的队伍;定量食油和定量富强粉的队伍;火车票长途汽车票的队伍......每一样物品在那个年月都是极其珍贵的,每一支队伍都可能因那珍贵物品的突然售完而宣告解散。我母亲这一代人就在这样的队伍里和这样的等待里练就着常人不解的“本领”而且欲罢不能。
我渐渐开始理解我母亲不再领受挤车之苦形成的那种失落心境,我知道等待公共汽车挤上公共汽车其实早已是她声乐教学事业的一部分。她看重这个把家和事业连接在一起的环节,并且由此还乐意让她的孩子领受她在车上给予的“庇护”。那似乎成了她的一项“专利”,就像在从前的岁月里,她曾为她的孩子她的家,无数次地排在长长的队伍里,拥挤在嘈杂的人群里等待各种食品、日用品一样。
不久之后,我母亲同时受聘于两所大学继续教授声乐。她显得很兴奋,因为她又可以和学生们在一起了,又可以敲着琴键对她的学生发脾气了,她也可以继续她的挤车运动了。我不想再指责我母亲自造的这种惊险,我知道有句老话叫做“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可是,对于挤公共汽车的“爱好”,难道真能说是我母亲的秉性吗?
母爱散文诗篇五
世上最无私的爱是母爱!
多穷,她不会叫穷孩子。
多苦,她不会叫苦家人。
苦难总是自己扛。
解放后,母亲的小脚也解放了。从单干到互助组,从合作社到生产队,母亲都是妇女们的领头人。和男人们一样早起晚归。白天耕耘,晚上做家人的衣衫鞋袜。辛苦可想而知。从我记事,就没听母亲说过苦,说过累。多苦多累家人的心愿她都会想法帮你实现。
60年代,一个劳动力几分钱。油盐酱醋都很难挣出来。家里大事小情全指望几只干瘦的母鸡下蛋。大姐工作了,时常邮汇10元8元的,补贴家里开销零用。没有姐姐的帮助,更得捉襟见肘。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不懂事的我,看到伙伴穿的花背心,羡慕极了!真想要一件啊。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件白底,小绿花的背心。商店就有,1。27元。放学后就跟妈妈说“百贞买了一件花背心!”我还记得当时妈妈的神态,满脸是自信。“买!妈妈也给你买!”真不敢想象啊!一块多钱啊!几分一毛的小票得一大把。
妈妈说今晚上咱俩就编草帽辫!买了就给你买新衣。我很高兴。娘俩就这么说定了。吃完晚饭后,我和母亲坐在麦场上边凉快,边编草帽辫。直径1尺2寸,20圈叫一盘。一等辫0。14元。我刚刚学,编的很慢。一晚上编到10点多,才编4——5圈。还是二等的。母亲编得快,一晚上能编10多圈呢。娘俩齐动手。一周后我终于穿上了新背心。心里美得没法说,人立时也精神起来了。招来多少伙伴们羡慕的眼光,当时心里真美呀!
现在说来心里无比苦涩。泪水早已模糊了我的双眼。妈妈为了家人太不容易了。
母亲擅于女工,做得一手好针线。会剪裁,会缝制。样式超前,舒适合体。用我们家乡话说就是“可中用!”。家里老小,上上下下十几口人的穿戴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缝制。
她给儿媳做棉衣,她给孙媳做枕套。重孙穿过她做得鞋,侄媳也穿过她做的衣。
那个年代,经济困难物资贫乏,布定量供应。母亲尽其所能,哪怕是一寸见方也让它派上用场。母亲利用被服厂的下脚料,一针一线拼对出了三床褥面。三个儿媳一人一床。现在看来,那简直就是工艺品。
多穷,母亲她不会叫穷孩子。
多苦,母亲她不会叫苦家人。
母爱散文诗篇六
上个星期我们抽周末时间去了一趟滕州,是和同学还有补习班老师一起去的.这一趟收获可真不小啊!
在晚会上,老师悄悄地放起了音乐,让我们每个人都戴上了眼罩围坐在一起.老师用包含深情的语调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善良的,但是当你们尽情享受着母爱,看着母亲为你累得气喘吁吁时,你可曾对她说声:''谢谢,您辛苦了!''停了一会儿,老师又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健全的,这些该感谢你们的母亲给予你们生命.我们为什么不利用这个大好时机去报答她们呢?我静静的坐在地上,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的妈妈,在灯光下给我检查数学题的背影,想起了凌晨妈妈就出去上班,汗水侵透了她的衣衫,她总是不吭一声.
有一次,我生病了.医生说可能得了阑尾炎需要做手术,妈妈听了坐在椅子上哭了,她是那么伤心.这对我来说仅仅是在身体上划一刀,但对妈妈来说却是比在心灵上割一刀还要痛苦.想起这些泪水便不由自主的顺着脸颊滴落下来,滴在我的手上.耳边有想起了老师的声音,当你们长大成人时,你们的妈妈头上已是满有白发,而她们看见你们成人时心里却比蜜还甜!有时你不需做什么,只需说一声谢谢,她们就会热泪盈眶,因为她们觉得我的孩子长大了。是啊,妈妈只是付出,从来不求回报,有时她们训斥你一回,但都是极不情愿地。我哭地更厉害了,更伤心了,身体在一下一下的抽动者,我可以感觉到大家都哭了。
写着写着,老是坚定的声音似乎又在我的耳边回荡,我终于感受到了妈妈的爱,终于看清了前方的那条路!
母爱散文诗篇七
她给电视台栏目组写信,前前后后共写了16封。她说,她想参加蹦极比赛,一定要参加!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被她打动了,可还是客气地一一回绝。她的条件,离参赛要求太远。
她又将电话打进去,一次又一次,第21次时,电视台的人终于不再忍心拒绝她。可那却并不代表他们不会担忧。51岁,他们的节目播出史上年纪最大的参赛选手,一位看上去弱不禁风的老妈妈,却要同那些一二十岁的年轻人一样,挑战身体与心理的极限。
“孩子,你看看妈妈,已替你站在高台上了,妈妈去替你完成心愿,孩子,你听到了吗?”那近乎凄怆又满怀热切的呼喊,是她站在高台边缘时冲着流云和风喊的。眼泪淌满了她的脸。
奇迹,也在那一刻发生。千里之外的病房里,电视机前面的病床上,那位昏睡了一千多个日夜的年轻女孩,她听到了妈妈的呼唤。她的眼睑微动,继而又费了好大的力,试图努力去睁开……她的喉咙里发出“咕嘟”声,两行清清的泪,缓缓地顺着她的脸颊流下。
女孩叫青果,是高台上那位老妈妈最心爱的女儿。三年前,青果还是命运的宠儿,18岁的花样年华,就拿到了让人无比羡慕的出国护照。她成了去澳大利亚的公费留学生。可那场意外,来得太让人措不及手。就在青果出国前夕,一场车祸夺走了那个家庭所有的幸福。经过一番抢救,青果的`命保住了,却意外地把自己的过往全部丢失。她患了癫痫性失忆症。面对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妈妈,她一遍又一遍无助地问:“你是谁?为什么会在我家里?”曾经聪明乖巧的女儿不见了。她不得不逼着自己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从零开始,翻找与女儿生活的点点滴滴,不断启发她,可面对她一遍又一遍耐心的提示,女儿眼里仍一片茫然,直到那个人的出现。
那天,女儿同往常一样坐在电视机前,电视中播出的是一档挑战极限的蹦极运动,当那个年轻的小伙子从高台上大声呼喊着“妈妈,我来了”,继而像一只小鸟一样从高空飞下来时,沉默多日的女儿忽然兴奋了:“妈妈,我想起来了,我知道他在做什么。”也就是从那天起,她才知道,去高台上挑战自己,一直是女儿心底的愿望。
就这样她开始关注这项运动,她买了好多关于蹦极的片子,一遍遍陪着女儿看,期待命运之神再次垂青。可她的梦很快被现实打碎。女儿再次发病,之后不能看电视,也不能同她讲话。无论她趴在女儿的床边,呢喃上千万声“宝贝”,沉睡的女儿都不回应。可她不愿放弃,她试了所有办法,却毫无效果。
去蹦极,便成了她为赢回女儿的一个赌注。年龄太大,身体状况也不符,心脏不好,血压也高,还有致命的恐高症,更没有时间去接受严格的赛前训练,她就那么赤手空拳地要求上阵,16封信,21通电话,她终于如愿以偿,站在了高台上。
这段比赛背后的故事,让现场的观众动容,一颗颗心也紧绷起来。“只要孩子能醒,就算搭上老命,我也愿意!”主持人最后一次询问是否退赛,她已蒙上眼罩,勇敢地走向高台的边缘。
“一、二、三……”随着主持人的计数,比赛现场却出现了让所有人意外的一幕。随着那声“三”字的尘埃落定,她忽然轻轻地向后倒下去……竟是主持人故意将她轻轻推倒在地的。
节目的最后,主持人含着眼泪说:“我们不想让这位伟大的母亲去冒险,因为我们相信,就算她没有跳下去,她的女儿,包括我们所有的人,也已感受到了那份52米高台上的母爱!
母爱散文诗篇八
母亲,多么伟大的字眼!一个人呱呱坠地刚开始学会的第一个词语:“妈妈”。
多么熟悉多么亲切的称呼,一个人心里永远感激的是她的母亲。因为母亲用甜美的乳汁养育了她哺育了她。
高尔基曾经这样说过:“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母亲是什么?是生命之本,是万物之源,母亲就是创造我们生命给予我们成长的最亲最亲的人。
有一天,当我路过草坪,看到一个年轻的母亲牵引着跌跌撞撞学走路的小宝贝时,这样的画面也是如此震憾人的心灵。你的眼前不由浮现母亲教你学走路的身影;眼睛顿时湿润了,心里也有几分莫名其妙的欣喜。假如她现在在你面前,你会深情地呼唤一声:“妈妈!”
的确,母亲为了我们能够付出一切代价,包括她的生命,但从来无怨言,不计较报酬,你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怎么能忘怀?”
当我背上书包上学时,母亲会在昏暗的灯光下默默地替我准备,有包好的新书、有次日上学的新衣服。第二天早上睁开眼,母亲早已把做好的饭菜端上饭桌,单等着我开饭。回想起往日的点点滴滴,一股股暖流涌上心头。心被母亲的关爱包围着,感到无比幸福快乐!
当我开始参加工作时,母亲的叮咛,母亲的唠叨,都成了我的财富。
我们唯一能记住的就是母亲那一张慈祥的脸,一双为我们操劳的手,一个生日。
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为母亲减轻点负担,和母亲聊聊天,陪陪她。
我们唯一能想到的就是为母亲营造一个安谧的环境,让她快乐安享幸福的晚年!
母爱无言!让我们用心去品味,用心去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811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