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我大班教案(优质2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7 22:35:05
快乐的我大班教案(优质24篇)
时间:2023-11-27 22:35:05     小编:梦幻泡

教案是教师进行评价和反思的重要依据和参考。那么,为了编写一份完美的教案,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其次,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因为只有以学生为中心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此外,我们还需要根据教材和教学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接下来是一些优秀教案的实际应用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快乐的我大班教案篇一

1.感受乐曲诙谐、有趣的风格。

2.尝试根据游戏情节,创编大猫和老鼠模仿的动作表现乐曲内容。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感受音乐游戏的乐趣。

知识经验准备:与幼儿一起观看动画片《猫和老鼠》;幼儿熟悉音乐旋律、

物质准备:剪辑过的音乐《老鼠今天真快乐》、行军路线图。

一、欣赏动画片《猫和老鼠》,引导幼儿说说动画片里的小老鼠是怎样搬家的?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段小视频,请小朋友认真的来看一看,视频的小老鼠在干什么?都做了什么动作。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由表达。

师:你觉得视频中老鼠在干什么?

2.结合已有经验,用语言描述老鼠的形象。

师:小老鼠一般在什么时候出来呢?出来的时候动作是怎么样的?表情呢?

(夜晚、安静、悄悄地、贼溜溜、探头探脑、钻洞)

二、完整欣赏乐曲,感受音乐中小老鼠的形象,体验诙谐音乐的趣味。

1.出示老鼠行军路线图,分段欣赏,师幼共同讨论创编相应的动作。

(1)欣赏乐曲a段,根据游戏情节创编相关的动作。

(2)欣赏乐曲b段,根据游戏情节创编相关的动作。

(3)欣赏乐曲c段,根据游戏情节创编相关的动作。

三、情景扮演,能用形体动作大胆表现音乐中小老鼠的形象。

师:我们都已经掌握了搬家的本领了对不对,现在我们要真的来搬家了,请小老鼠们到这边来,跟着鼠妈妈一起搬家了。注意,要跟着音乐节奏哦。

注意激发幼儿体验猫不在时小老鼠的快乐情绪,大胆地把老鼠舞的动作做得夸张、有趣

1.完整表现乐曲。

2.再次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表演律动。

师:老猫睡觉正香着呢,让我们抓紧机会,赶紧搬家吧!

四、游戏律动

1.随机播放老猫、鼠伙伴等的叫声,引导幼儿玩游戏。

师:咦,谁来了?怎么办?

2.教师讲解游戏玩法,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鼓励幼儿运用形体动作大胆表现音乐中小老鼠走路、跳舞的形象。

师:当听到老猫叫声时,小老鼠们不许动。当听到灭虫器的声音,要捂住嘴巴赶紧跑回位置上。当听到鼠伙伴的叫声要发出老鼠的叫声。

五、活动自然结束

快乐的我大班教案篇二

1、通过欣赏乐曲,了解作品的结构和它所表现的形象和内容,感受其欢快活泼的性格。

2、听辨乐曲旋律的变化,能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的形象和内容。

多媒体课件小鼹鼠,乐曲

音乐结束,你觉得小鼹鼠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自由回答并又用动作把自己想到的简单做出来)

教师:是不是和小朋友想的一样。

(1) 小鼹鼠在排队有的小鼹鼠不听话总是自己跑进跑出,请孩子们自己学一学模仿做小鼹鼠跑进跑出的动作。

(2) 放音乐,幼儿感受音乐的旋律做动作,教师随旁加入丰富小鼹鼠的跑进跑出队伍的动作。

1、 小鼹鼠继续往前走,听到了什么?(幼儿一起做动作)

2、 刚刚听到了什么声音?发生了什么事情?是谁来了?小鼹鼠们应该怎样做?动作是怎样的?(请幼儿讲述并自由表演)

教师:这段音乐来了可怕的动物,小鼹鼠们有的吓得倒下了,有的藏起来了……

3、 放音乐让幼儿把小鼹鼠遇到可怕的动物用动作表现出来。

教师:可怕的动物走远了,小鼹鼠们出来吧。

4、小鼹鼠用自己的动作庆贺可怕的动物走了。并请能力强的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5、小鼹鼠们继续走到哪里了?出示课件花园

6、来了一段优美的音乐在这么美的地方你想会有什么事情?你想做什么?(跳舞,转圈……)

7、幼儿根据音乐自己自由的做动作,可以请幼儿互相一起来把音乐中发生的事情做出来。

1、听音乐幼儿再次说一说路上发生的事情。

2、让幼儿一边说一边做动作。音乐不同的时候,我们的动作也会不同。

1、幼儿互动合作,根据旋律的变化用动作表现音乐的形象和内容。

2、师幼互动合作快乐的小鼹鼠。

快乐的我大班教案篇三

1、看看说说小猪寻找女朋友的经历,初步感受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2、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自己的推测和想法。

故事课件。

一、聊聊孩子们心中的话题,引出故事导入主题。

1、故事的名字叫《小猪的爱情》。

2、你们知道什么是爱情吗?

小结:爱情的味道是甜甜的、暖暖的,就像爸爸妈妈在一起一样,相亲相爱,好幸福啊。

二、说说猪哥哥找女朋友的过程,感受合适才是最好。

1、你们猜猪哥哥会找一个怎样的,特别的女朋友?

2、小鱼妹妹会答应猪哥哥的请求吗?它会怎么说?

小结:哦,看来小鱼和猪哥哥生活在一起倒真不合适,因为小鱼生活在水里。

3、小蜜蜂为什么一声不吭呢?它是怎么想的?

小结:是呀,他们的本领和生活习惯都不一样,甚或在一起不合适。

4、猪哥哥找到了谁做它的女朋友?你觉得它会成功吗?

5、讨论:如果它们生活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

小结:长颈鹿个子太高,大象体形太大,生活在一起很不方便。

6、到底谁才适合猪哥哥呢?

7、谁来了?你从哪里看出是猪妹妹的?

8、完整欣赏故事。

三、观看各种动物的有趣动画,进一步感受迁移。

快乐的我大班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继续认识钟面上的整点和半点,初步理解一天活动中的时间顺序。

2.能够根据所给出的时间在钟面上添画长针和短针。

3.细心地检查自己的作业。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幼儿园的一天”生活活动图片,时间图片,ppt,时钟的样图。

学具:人手一只小闹钟,人手3份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观看ppt了解一天的生活,并和钟面时间匹配。

有个小朋友,她的一日生活很快乐,我们看看她做了些什么,她是怎样安排一天的时间的?为“幼儿园的一天”图片排序。

1.出示打乱顺序的图片,邀请个别幼儿上来将图片按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顺序进行排序。

谁能按时间的顺序把图片放到合适的位置?

2.集体检查排列的结果,并进行讨论。

3.将时间和活动事件进行匹配。

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分别是几点呢?请把时间图片和活动图片对应。

二、练习拨时钟并且画相应的钟面。

1.教师报出其中几个时间请幼儿用小闹钟拨出相应的时间。如9∶00、2∶30。

2.知道下午时间的阅读方式和由来。

为什么下午的时间写成这样呢?因为一天有24小时,钟面上却只有12点,于是短针要转2圈才是一天,所以过了中午12点之后,短针就开始转第二圈了,于是我们把下午的1点读成13点,2点读成14点,3点读成15点,直到夜里的0点,这样才算走完了24小时。

3.学习制作钟面。

这里画了几个钟,没有长针和短针,你能上来“画”出相应的时间吗?

4.讲解12点的“画”法。

12点时长针和短针都指向数字12,两根针重合在一条线上,所以我们要画清楚长短针的箭头。

三、幼儿操作活动。

1.拨闹钟记录时间。

2.为时间和钟面匹配连线。

3.根据看时间画钟面。

四、评价活动。

第一,老师在教孩子时间时,还是用12小时的计时法比较好。在活动中,可以告诉孩子下午3点也可讲成15点,不一定要掌握。第二,“拨钟”环节可以放在后面操作。第三,教师提供的操作单就一定要规范如,应该在框内写。第四,画钟面时,幼儿画两针的长短控制不住。除了自由拨钟记录这个操作活动外,另两种操作材料可以就用这两种:1.看时钟记时间。2.看时间画钟面,减少过多的作业量,缩紧时间。第五,如果大班3张作业老师都要求完成,可以不跑组,如果有提高的内容,还是要跑组,教师可以选择使用,不要每次都不跑组,可以偶尔选择。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快乐的我大班教案篇五

活动过程:

一、整体观察图片,感知讲述对象。

教师:

“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这四幅画面,上面都有谁?”

“它们在干什么?”

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四幅画面。分别请几个幼儿说一说图片中的人物。

二、运用已有经验,鼓励大胆讲述。

教师:

“你能根据画面讲出一个故事来吗?”

将幼儿分为4-5人一组,互相讲述故事。教师注意倾听幼儿的讲述,掌握不同讲述水平(能够完整讲出故事;能够讲出人物的表情、心理;只能讲出故事的主要情节;不能讲出故事的内容。)。

三、体验角色心理,引用新的经验讲述。

启发性提问,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画面,了解角色心理,体验人物情感。

第一幅:小松鼠荡秋千时表情是什么样的?说明小松鼠心理怎样?

第二幅:小黑熊赶走了松鼠,自己玩起秋千,小松鼠心理会怎样?

第四幅:黑熊受伤后,心理会怎样想?

教师:

“我们再来讲这个故事,把黑熊和松鼠的心情讲出来,看谁讲的最好听?”

请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教师引导其他幼儿注意倾听,学习讲的好的语句。

四、在讨论中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教师:

“我们为故事起个名字吧!”

“黑熊的做法好不好?”

“为什么不好?”

“如果你看见别人荡秋千,你会怎样做?”

活动评价:

从幼儿的讲述中判断幼儿是否能够语言完整的大胆讲述,并且观察讲述出角色的情感反应。

活动延伸与扩展:

将图片布置在语言区中,鼓励幼儿继续讲述和续编故事。

活动目标/关键经验:

1、能够积极主动、声音洪亮的讲述新年中自己的快乐经历。

2、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述连贯完整。

2、注意倾听同伴的谈话,理解并归纳他人讲话的主要内容。

活动材料/相关环境创设:

活动前用剪纸等幼儿作品装饰出一个墙饰——快乐新年,里面可以由教师带幼儿记录下新年活动计划。

活动准备:

1、预先请幼儿考虑新年里想做的一件事情,并记住自己在新年中的快乐活动。

2、请幼儿将新年中的活动照片、绘画手工等贴在“快乐新年”墙饰上,有纪念实物的展在班内“快乐新年”展台上,收集幼儿新年活动录象片。

活动过程:

一、集体演唱歌曲《新年好》,播放幼儿的新年活动录象片段,调动幼儿对新年活动的讲述兴趣。

二、幼儿4-5人一组,讲述自己在新年中的快乐经历,教师观察幼儿讲述的主动性和交流的规则,了解幼儿讲述的内容和水平。

三、轮流讲述,请幼儿到集体面前结合自己的绘画、手工、照片和实。

物讲述他们的`快乐经历,教师引导幼儿连贯完整的讲述,并适时总结归纳同伴的讲话内容。

如“×××最高兴的是到×××地方玩,看到了----”

“×××很快乐,因为新年他得到了一份礼物。”-----。

四、畅想新年里自己要做的事情。

教师:

“新年里我们都张大一岁了,说说你们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教师小结:祝愿大家在新年里都有新的收获和快乐。

相关经验:

1、社会:感受节日气氛,与同伴分享快乐。

2、科学:了解新年——元旦的涵义。

活动评价:

在活动中幼儿对新年快乐的经历的讲述是否清楚、连贯、完整,与他人交流能否遵守交谈规则。

活动延伸与扩展:

1、在“快乐新年”墙饰的基础上,布置“新年的愿望”墙饰,鼓励幼儿将新的一年里最想做的事情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绘画,可以请老师用文字记录,展示出来。

2、利用环节过的继续播放幼儿新年活动录象,并请幼儿结合录象向同伴介绍自己快乐的经历。

快乐的我大班教案篇六

设计意图:

快乐像温暖的阳光,柔柔的,暖暖的,让每个孩子享受阳光,拥有阳光般的心情,无疑能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为此,我设计了这一活动,旨在让幼儿知道其实获得快乐很简单,它就在你的身旁。只要你伸出关爱的手,快乐就能到来。

活动目标:

1、理解快乐的'含义,知道大家在一起会得到快乐,共同合作劳动会得到快乐,为别人解决困难也会得到快乐。

2、能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快乐。

准备:

图片,大型积木若干,让幼儿带自己心爱的玩具入园,布置成“欢乐林”,录音机,磁带。

过程:

一、欣赏故事,理解“快乐”:

1、教师边出示图片,分段讲述故事:

(1)大象、小老鼠、乌龟、狐狸它们说了什么?它们快乐吗?为什么不快乐?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学习词:孤独,并随音乐让幼儿体验孤独的情感)。

(2)启发幼儿帮助小动物想办法,让它们快乐起来。(幼儿自由讲述)。

2、讲述故事第二段:

“后来它们想的是什么办法?啊,原来它们想造房子,那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帮助它们吧!”

3、幼儿随音乐选择积木进行造房子活动,体验共同劳动的快乐:

请幼儿谈谈:你心里觉得怎么样?那我们帮小动物们造好了房子,它们心里觉得怎么样?它们会说些什么呢?(放小动物感谢小朋友的录音)。

二、为小动物分房,让小动物快乐搬家:

1、新房子造好了,可是,小动物们又觉得不开心了,我们来听听看,为什么不高兴?(播放录音:我们这么多人,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喜欢住高楼,该怎么办?)。

2、请幼儿体验伤心,并为小动物想办法。

3、引导幼儿根据小动物的特征进行分房活动。

4、交流分房经验,帮小动物搬家。

三、创设情境,加深幼儿对“快乐”的理解。

情境:鸭妈妈哭着进来:“我的房子被水冲走了我和我的孩子该怎么办?”

师:“鸭妈妈遇到困难了,它很伤心,你们愿意帮助它吗?”(启发幼儿将造好的新房分给鸭妈妈一间。)。

四、分享“快乐”:

师:小动物们很感谢你们,想请你们到“欢乐林”去玩,那里有很多好玩的玩具,你们想去吗?(引导幼儿在玩的时候,与同伴分享快乐,从而感受快乐)。

快乐的我大班教案篇七

1、 通过猜谜的形式,借助图示,学唱歌曲。

2、 了解并学习对歌的歌唱形式,尝试进行领唱和齐唱。

3、 通过合作参与对歌,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图谱、领唱、齐唱标记,视频选段。

一、导入

师:今天戴老师跟你们玩猜谜游戏,想玩吗?可是我这个猜谜游戏跟你们平时玩的可不太一样哦,请你仔细听好!

教师范唱第一句:哎~,什么结果一串串咧,哎,一串串。

师:听出来了吗?我是用什么方法告诉你们谜面的?你听出来我的谜面是什么了吗?我们继续来听!

二、学唱新歌

(一)学唱谜面

教师完整范唱谜面。师:听出来了吗?我唱了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

2、师:除了这四句,其实还有四句话也藏在这首歌里。

教师再次范唱,并请幼儿摆放剩余的图谱。

幼儿学唱“哎~”

3、师:现在你知道谜面了吗?谜面是什么?我们看着图谱来说一说。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说一说谜面的歌词。

4、师:你能像老师一样把它唱出来吗?

幼儿学唱新歌。

5、 练习唱新歌两遍。

(二)学唱谜底

1、师:刚才我们都知道谜面了,那你知道谜底是什么吗?

幼儿猜测,并揭示答案。

2、鼓励个别幼儿尝试唱歌曲的谜底。

3、集体学唱歌曲的谜底。

三、学习对唱。

1、男唱谜面,女唱谜底。

2、交换角色。

四、学习齐唱和领唱。

欣赏刘三姐选段。

2、师:刚才是谁先唱的?接着呢?

小结:一个人唱的叫领唱,一起唱的叫齐唱。

3、师:如果我们用领唱的和齐唱的方法来唱这首歌,应该怎么唱?

幼儿讨论,请一名幼儿在图谱前面摆放领唱和齐唱的标记。

4、教师领唱,幼儿齐唱。要求:齐唱的声音要整齐响亮。

5、男生组和女生组各推选一名领唱,进行对歌。

6、后面教师和幼儿分成两组,各推选一名领唱,进行对歌。

五、延伸活动:创编新歌

师:今天我们唱的快乐对歌中都是唱的水果,除了水果我们还可以唱什么?

师:老师把这些动物图片放到我们教师的区域里,你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编一编,一个人唱谜面,另一个人唱谜底,编成一首新的快乐对歌。

快乐的我大班教案篇八

3.能与同伴合作,遵守游戏规则和游戏玩法。

阅读绘本《沙子的下面是什么》、学唱歌曲《洗手啦》。

一、绘本引出活动内容,激发幼儿玩音乐游戏的兴趣

2.复习歌曲《洗手啦》,能用自然的声音歌唱。

3.复习歌曲,用拍打身体各部位的方式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和情绪。

4.复习歌曲,用肢体动作表达自己的对歌词的理解。

二、根据歌曲内容,模仿转手腕、蹦跳步、猜拳等动作

1.随节奏模仿转手腕、蹦跳步动作,师:你是怎么抖掉手上、身上的沙子的?

2.幼儿学习玩2人一组的手部、腿部猜拳游戏,会辨别输赢结果。

三、学习音乐游戏的玩法

1.老师示范讲解游戏玩法及规则。

2.幼儿2人一组自主玩游戏。

四、乐意与老师或同伴合作玩游戏,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1.单人游戏。(全班幼儿与教师玩一对多的单人猜拳游戏,熟悉最简单的玩法,让不同层次的幼儿对游戏玩法有完整感知)

2.双人游戏。(两人协商输赢的奖惩方式能发挥幼儿主动参与游戏的兴趣)

3.多人游戏。(推选一名领队,与领队相同为赢,幼儿学会主动关注他人)

4.分组对抗游戏。(组内协商出拳内容,两组协商输赢的奖惩方式,能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知道自己是小组的一员,每个人都要遵守小组约定)

五、放松活动:游戏吹泡泡

附:玩法一(双人游戏):

1—2×8:蹦跳步16次,双臂上举一拍一次折腕;

3×8:1—4拍双脚大八字,双手肩前一拍一次向内抖手腕,同时胯左右各2次;

5—8拍2人猜拳;

4×8:1—4拍输家小碎步,双手半握拳于脸前模仿哭;赢家小碎步双手上举模仿笑;

5—8拍输家模仿洗手搓手背;赢家双手前平位竖大拇指(似夸奖)

5—8×8:动作同1—4×8

间奏:幼儿自由玩吹泡泡、玩水等动作第二遍音乐幼儿换游戏伙伴再次玩游戏。

快乐的我大班教案篇九

1、唱准歌曲旋律和休止符,唱出歌曲的愉快情绪。

2、在教室手势暗示下,用跳跃和连贯的唱法表现歌曲。

3、进一步表达幼儿热爱幼儿园的情感。

对3/4节拍的音乐有一定的感受和演唱经验。

师:我们先来听一首曲子 ,小朋友试着辨别一下音乐是几拍。(老师弹琴,小朋友听,可以多弹几遍,注意引导幼儿)接下来,谁来试着做一下?(鼓励小朋友的勇气,多叫几个小朋友),我发现有些小朋友还是不会,现在我们一起来试着打一下这种3/4节拍(老师示范,小朋友跟着做,基本熟练后停止)

师:一个暑假很快过去了,终于到了开学时间了。一个假期没见小伙伴和老师了想不想呀?所以我们小朋友一大早来幼儿园是很激动,很高兴,我们抬起头,哇!看见太阳公公也在给我们笑,快听,还有鸟叫!“太阳咪咪笑,鸟儿吱吱叫”。跟着我说两遍。当我们走进幼儿园里看到老师应该怎么办?(小朋友可以答出是“老师早”),现在我们到了幼儿园见到了老师小朋友,那是不是我们快乐的一天就要开始了?(是)太阳咪咪笑,咪咪笑,鸟儿吱吱叫,吱吱叫 ,走进幼儿园,同叫老师早 ,啦啦 啦啦 啦啦 啦 啦,快乐的一天开始了! 小朋友和我一气读。(老师先带幼儿有节奏地念歌词,再在音乐伴奏下念歌词。)

师:我现在弹曲子,小朋友试着唱一下吧!(幼儿尝试主动学唱,老师提醒幼儿唱准歌曲中的休止并重点练习,初步掌握音断气不断的唱法)

师:刚才好多小朋友的音没唱准,现在跟老师来一遍,注意,你的心情是愉快的应该怎样表现呢?对,就是面带微笑高兴的唱。

(老师有表情地教,并引导幼儿说出哪些地方是断顿、跳跃的唱的,哪些地方是连贯地场的。并且教师用手势表示出这些地方让他们可以识别)

快乐的我大班教案篇十

一年一度的寒假即将来临,在漫长的寒假里,孩子们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呢?为了让孩子们过一个安全、愉快的新年,特此设计此活动。

1、使幼儿了解寒假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讨论,激发幼儿过新年的情感,教育幼儿愉快、合理地过寒假。

3、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安全图片。

一、使幼儿了解寒假的含义,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激发幼儿过新年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再过几天我们幼儿园就要放假了,这个假期叫做寒假。知道为什么吗?启发幼儿动脑筋想问题。

2、幼儿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想法。

3、教师总结寒假的`含义:这个寒期是在一年中最冷的时间放的,我们叫它寒假,寒:就是冷的意思。

二、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安全、愉快、合理地过寒假,培养幼儿完整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判断能力。

1、教师引导幼儿:“寒假里你们想做些什么事情呢?”

2、幼儿互相说出自己想做的或是喜欢做的事情。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想像能力。

3、那么在寒假里,有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有关安全知识的内容。同时也锻炼幼儿的判断能力。

师:小朋友大意在寒假里有这么多丰富多才的活动,那我们在玩这些活动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请个别小朋友来回答)。

4、出示安全知识,提问幼儿:可以这样做吗?不可以做这些事情吗?运用安全卫士的话语来帮助提高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更加认真、投入地参与活动。

师:当我们在和妈妈去逛街时,街上很多的行人,一不小心妈妈不见了,那你应感怎么做呢?(请个别幼儿来回答)。

师:对了,首先应该不能离开妈妈,离开大人,要牵住妈妈的手,如果不小心妈妈不见了,不能跟陌生人走,就在原来的位置等妈妈回来找你,看到看制服的警察叔叔可以请他帮忙。也可以拨打110。

师:过年的时候,很多地方都会放烟花,鞭炮,你们觉得这样危险吗?(危险。)。

小结:小朋友都知道要注意安全,那除了这些,我们还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呢?我们一起来记住。

三、教师总结寒假里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1、如果回老家的小朋友,不能一个人或和小伙伴到河里去玩。

2、不能玩火、玩电、玩尖锐的物体。

3、冬天天气寒冷,不能长时间到室外玩耍,要保护自己的皮肤,以免冻伤。

4、要少吃生冷食物,不能吃三无食品,否则,会引起肚子痛,影响身体健康。也不能吃陌生人给你的食物。

5、独自在家时不要让陌生人进来,不要告诉陌生人只有你一个人在家。

6、出外与家人走散了,要懂得打电话110报警,不要跟陌生人走等。

四、幼儿看安全图片。请幼儿来判断对与错,并说说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

1、出示图片,引导小朋友来看看,说说。

2、小结:让我们快乐度寒假,安全在我心。小朋友一定样记住今天我们学到的安全知识,回去请你们一定告诉爸爸妈妈应该注意那些安全,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你来当他们的小老师。

快乐的我大班教案篇十一

1、在歌唱活动中体验节日的幸福和快乐。

2、会用活泼欢快的情调,有表情地演唱。

3、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音乐磁带。

1、在欢快的乐曲中自由做动作跳入活动室。

2、感受理解新歌。

(1)提问:六一节小朋友最喜欢赶什么?交流已有的有关六一活动经验,与幼儿共同理解歌词,跟着音乐旋律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2)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幼儿欣赏并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调。

3、幼儿先分乐句,后整首跟唱歌曲。

4、幼儿戴着发套自由地演唱和表演歌曲,体验节日的幸福和快乐。

5、复习邀请舞,进一步感受活泼欢快的节日气氛。

六一之前我们是忙碌的,六一之后我们是收获的、幸福的,这种幸福是和孩子们一起参与的各种活动,看着孩子们在各种活动中得到不断地成长欣慰的幸福,这种幸福是“把节日还给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节日带来的快乐与收获”这种理念。活动让每一个孩子充分展示了他们活泼的个性,给了他们一个平等的机会去参与,去体验,去感受,使“六一”庆祝活动真正成为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大舞台!

快乐的我大班教案篇十二

活动目标:

1、学习制作笑脸饼干,体验之作的乐趣。

2、愿意将食物与大家分享。

活动准备:

1、收集不同形状的饼干。到粗放和好面、花生、豆子。

2、幼儿用书第三册24、25页。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不同的饼干,让幼儿品味,激发制作饼干的愿望。

2、分享饼干好快乐,大家都这么开心――我们一起制作快乐饼干。

二、基本部分:

(一)我们是小小糕点师――提出制作《笑脸饼干》的要求洗手――讲卫生――制作精细。

(二)教师讲解示范制作笑脸饼干的'步骤。

1、取大小适宜(幼儿手能握住的)面团在手心团成圆――放在消毒好的面板上压扁成饼状,取红豆做笑脸饼干的眼睛,取花生做饼干的嘴巴。

2、相互欣赏幼儿作品,相互说一说笑脸饼干的特点。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

3、请幼儿把笑脸饼干送到厨房,请厨房的阿姨把饼干蒸好。

三、活动延伸。

分享自己做的饼干,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

观看幼儿用书24、25页笑脸饼干。

活动效果记录及反思:

1、由于小班幼儿手部小肌肉还不是很发达,团面团不错,在压扁过程中没有掌握好要领,饼干最后奇形怪状。

2、幼儿特别爱动手,由于集体教学条件有限,动员家庭多多给孩子提供玩面的机会。

快乐的我大班教案篇十三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使自己快乐的方法,生活中保持快乐的心情。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快乐。

活动准备:

表情图片、《表情歌》磁带、《幸福拍手歌》磁带、幼儿自己开心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听音乐做律动,进入活动室。

1、幼儿入座后,师出示镜子说:今天老师带来一个东西,请你们们看一看镜子里的你是啥表情?(幼儿一一看,并举手回答)知道吗?老师的这个镜子可是个魔镜。

2、放哭声,询问幼儿:宝宝为啥哭?(幼儿举手回答)不开心对人有何影响?(幼儿回答)宝宝如此的伤心,我们应该如何去安慰他?(幼儿回答)幼儿回答后,放宝宝的笑声。

师小结: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不开心的时候,经常不开心不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让自己快乐起来,知道吗?在一个城堡里有一个快乐的公主,最近很难过,为啥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播放课件)。

二、教师讲故事并提问:

1、小公主住在哪里?她为什么不快乐?

2、你能想办法让小公主快乐吗?

3、小公主后来找到快乐了吗?她是怎样找到快乐的?

5、如果你不开心了,你有什么办法使自己快乐起来。

6、小朋友你快乐吗?快乐的时候你想做些什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自己的快乐。)。

三、欣赏自己开心的照片,与小朋友分享自己的快乐经验,说说自己为什么这么开心,并相互模仿同伴开心的样子。

1、刚才小朋友说的很开心,小魔镜给大家排了照,咱们一起来欣赏(大屏幕出示幼儿开心的照片)。

2、请幼儿模仿照片上开心的笑脸。

小结:我们有很多方法使自己快乐,快乐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生活中要保持快乐的心情。

建议:

1、科学目标、艺术目标都没有。

2、科学活动主要以探索为主,科学与艺术启蒙整合,其核心是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借鉴艾斯纳审美教育理论,重视幼儿科学与艺术启蒙整合欣赏教育对幼儿审美创造力形成的影响、作用,规划增加幼儿科学与艺术启蒙整合欣赏教育审美感知、观察的内容,使幼儿积累大量审美形象的表象,并在科学与艺术启蒙整合教育活动中充分的创造表现出来,从而达到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目的但从本活动来看,是一节不折不扣的语言课。

3、从语言课角度来看还算不错的课。

就语言课来说:

3、在故事讲述故事结束后,老师只是提问:如果你不开心了,你有什么办法使自己快乐起来,建议再加上:如果你的朋友不开心了,你有什么办法使他快乐起来?(让幼儿体会“帮助了别人,别人快乐我也快乐的道理。快乐在朋友的关怀中,在朋友的微笑里。”)。

要求教师根据去市里观摩的活动重新准备科艺活动,下周一,继续听此老师的课。

快乐的我大班教案篇十四

二、能在相应词语的提示下用曲折线和螺旋线创作森林舞会画面。

三、能大胆、自信地创造,体验成功的愉悦。

1.缓慢轻柔和活泼跳跃两段不同性质的音乐;

2.花仙子掌示、自编森林舞会故事、

3.人手一张贴有花仙子形象的操作纸;

4.人手一盒蜡笔、一支彩色水笔。

一、欣赏故事《森林舞会》。

1、出示花仙子掌示。

提问:这是谁?

2、教师讲述故事,幼儿用语言和动作加以理解。

师:花仙子要开森林舞会呢!听一听,她是用什么办法请小动物参加舞会的。

提问:

1、花仙子用什么办法来请小动物参加舞会的?(唱歌、歌声)。

2、花仙子的歌声很好听,她的歌声是怎样的呢?(一会儿高、一会低,越传越远)。

(教师请幼儿边说边用肢体动作表现)。

3、小动物听到了歌声,都快乐地跳起了什么舞?(圆圈舞)。

4、圆圈舞是怎么跳的?(请幼儿说一说、做一做“左转转,右转转,一圈又一圈)。

二、师生一起在音乐背景的衬托下,边讲边用动作表现故事情节。

师:让我们一起像花仙子一样用好听的`歌声来请小动物参加舞会,再和小动物一起跳圆圈舞吧!

三、教师范画,让幼儿进一步感知故事与画面的紧密联系。

师:花仙子的舞会到底有多热闹呢?让我们一起来看!

(教师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出示贴有花仙子的操作纸,边讲故事边画。)。

四、幼儿绘画创作。

师:看!这里也有花仙子!让我们和她一起来开一个热闹的舞会吧!

操作要求:

1、歌声要一会高一会低,要越传越远,传到森林的每一个地方。(从操作纸中间花仙子的脸部向纸边缘画长长的曲折线)。

2、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画出快乐的圆圈舞。(不同方向的彩色螺旋线)。

快乐的我大班教案篇十五

一、您好:宝宝(5―10分钟)。

1、问候。

指向:感受友好的集体氛围,愿意大方地介绍自己。

准备:毛绒小鸡。

宝宝坐在家长身边勇敢的向大家介绍自己。“大家好,我叫xxx”。

2、走线活动。

指向:稳定情绪,培养平衡感、专注力、正确的走姿和优美的姿态。

准备:轻音乐《想象》。

过程:

师:现在是走线时间,请爸爸妈妈和宝宝站到地毯的黄线上,互相要有一些距离,双脚并拢,身体站直,双手轻轻放两边,两眼平视。(边走边提醒)一步一步慢慢走,保持身体的平衡,眼睛向前看,仔细听音乐,不能说话!

第一圈:自然走。

第二圈:右手托物走。

第三圈:左手托物走。

音乐完毕:请大家回到原地休息。

二、聪明宝宝(30―40分钟)。

(一)夹夹看。

目标:

1、练习三指捏,增强手指的肌肉力量,发展手眼协调性。

2、在摆放的过程中让幼儿初步感知秩序感。

准备:托盘置物:人手一份没有脚的毛毛虫,碗里放夹子若干。

过程:

1、铺好工作毯,取回工作托盘,放在工作毯左边。

t:师:现在是老师的工作时间。先取工作毯、捏一捏、慢慢走,铺平,整理工作毯。取工作盘:大拇指按星星,小肚子上靠一靠,慢慢走。(回到原位)。

2、教师演示玩法。

师:(出示操作材料)宝宝看,这是什么?毛毛虫,毛毛虫,这只毛毛虫没有脚,哪里都不能去,它觉得没劲,我们用夹子来给它当脚好吗?从小碗里取出一个夹子,(请宝宝说说夹子的颜色,)拇指,食指,中指夹夹(边说边示范),把夹子全部夹完,“瞧,毛毛虫站起来了,可以东走走,西看看,可开心了。”

3、教师示范收拾材料。

请宝宝把一一取下,放回小碗。把托盘送回家。

4、提示家长:

这个活动是锻炼宝宝三指捏的力量,发展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课根据宝宝的能力调整游戏内容,如对于不太会夹的宝宝可先引导她学会打开夹子,要用语言激发宝宝的操作欲望,鼓励宝宝坚持夹完。

家长可以协作宝宝取工作毯和托盘,宝宝自主操作,进行适时地帮助。

5、操作结束收归玩具。放音乐《小星星》。

(二)儿歌:手指谣。

目标:

1、学习边念儿歌边做手指动作,体验手指游戏的乐趣。

2、促进宝宝的大脑神经的传导功能和语言感知能力。

过程:

1、教师伸出双手,引起宝宝的兴趣。

师:宝宝看,这是小手。宝宝也把你们的小手伸出来吧!我们的小手很能干,会变!(边说边做动作,速度慢,让宝宝也来学动作)。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变鸭子、玩沙、分开、相叠、搭胸、开锁、纺纱、拍手、掩耳、摸鼻。

快乐的我大班教案篇十六

123木头人是一首欢快,节奏感很强的乐曲,形象突出此音乐分为ab两段,a段 音乐节奏较慢b段音乐较快,有明显的节奏区分有发号令的形式,另外,生活中幼儿都应该看过动画片《巴啦啦小魔仙》,动画片中有变身动作,因此根据此音乐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在模仿、创编魔仙变身的过程中感受曲。用自己的动作和姿态,结合音乐去表现出木头人,而这些动作又来源于喜爱的动画片,从中体会音乐游戏的快乐,感受音乐的魅力,丰富情感体验,提升艺术表现力。

1、听辨感受音乐的旋律,学习玩小魔仙练反应、念咒语、选魔仙王的游戏。

2、能随音乐的变化和节奏创编不同的魔法动作,尝试传两根魔仙棒追逐跑。

3、体验和同伴一起扮小魔仙做游戏的快乐。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1、重点:能跟随音乐变化和节奏变换魔法动作。

2、难点:创编不同的么法动作活动准备。

一、学魔法:

尝试小魔仙动作,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变化,熟悉游戏动作。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知道巴拉拉小魔仙吗?那你们最喜欢哪些小魔仙呢?为什么呢?

2、教师示范,幼儿观看魔仙练本领的动作。

提问:小魔仙,练本领时做了哪些事情?(点到哪里,哪里动练反应,还念起了咒语,提升魔力选出新魔仙王)3、幼儿随音乐学习练魔法动作,教师完整示范。

二、学做小魔仙练反应随音乐有节奏的创编不同的身体动作。

1、幼儿跟着教师做动作: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魔法再联系疑心魔法之前呢,我们先要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灵活。

3、指导幼儿指哪儿哪儿动,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有节奏的表现音乐

三、小魔仙变身:

学小魔仙练变身的本领,能随音乐念咒语,创编变身的魔仙动作。

1、幼儿学习咒语"巴拉拉能量呼卡啦卡小魔仙变身"。指导幼儿念咒语变身练魔法做不同的动作表示。

2、幼儿自由尝试创编咒语的动作。

3、请四个幼儿展示变身动作随音乐有节奏的练习念咒语变身的动作。

四、寻找魔仙王:

体验和同伴玩游戏的快乐。

1、幼儿拉圆为晨魔仙堡教师做魔仙王带领幼儿随音乐试魔法本领。

2、教师说规则,念咒语变身后将魔法棒一个接一个的传递,直到第八位时停止第八位就是新的魔仙王新魔仙王拿到魔法棒后。要绕魔仙堡跑在音乐停止时回到原位。

3、跟随新魔仙王练习新魔法,其他幼儿跟着新摩仙王做动作。(要求魔仙网址的动作要清楚一句,提升一个地方的能量)。

4、请幼儿互相对接,增加魔力。

幼儿到户外练习魔法,玩游戏。

快乐的我大班教案篇十七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快乐的鸭子大班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孩子是个调皮的小天使,虽然他们有时候调皮捣蛋,但是他们都很善良都很愿意帮助同伴、为老师做事情。于是我生成设计了这次活动,想让孩子的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区分小鸡和小鸭的特征并学学画鸭子来救小鸡,感受帮助别人所带来的快乐。

1、区分小鸭和小鸡的特征,根据故事情境学画鸭子。

2、感受帮助别人所带来的快乐。

背景图、小鸭、小鸡、音乐、绘画用品、剪刀、双面胶

一、情境导入引发兴趣

教师:孩子们今天张老师带你们去池塘边,看看池塘里有什么小动物,它们在做什么?

小结:刚才我们看见了小鸭子,它们在游泳。

二、通过比较区分不同

教师:上一次我们已经认识过小鸡了,想想看小鸡和小鸭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小鸡的嘴巴尖尖的,小鸭的嘴巴扁扁的;小鸡脚是细细的脚趾是分开的,而小鸭的脚趾上有脚蹼是连起来的;小鸡的身体是圆圆的,小鸭的身体的扁扁的尾巴翘翘的;最重要的是小鸡不会游泳,而小鸭会游泳。

三、学画鸭子感受快乐

1、听故事想想救小鸡的方法。

2、教师示范画鸭子,幼儿学画,幼儿剪贴鸭子。

3、教师讲完故事,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孩子们我们一起帮助了小鸭救小鸡,它们可高兴了,邀请我们来跳一支舞,一起来跳舞吧!

本次活动用了通过参观美丽的池塘,以小鸭和小鸡的故事来引出学习画鸭子的活动,孩子们先的很感兴趣。活动还建立在孩子的经验点上,因此孩子在说说小鸭个小鸡有什么不一样的时候举手的积极性很高。最后孩子们完成作品的情况也不错,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结束了本次的活动。

快乐的我大班教案篇十八

1、用白色油画棒在砂皮纸上画出金鱼的特征。

2、对金鱼的生活习性产生兴趣,有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1、画家虚谷的《落花金鱼》、马蒂斯的《金鱼》、凌虚的《黑珍珠》等作品。

2、纱皮纸、油画棒。范例《荷花池中的金鱼》,饲养的金鱼等。

一、欣赏中外许多画家虚谷、马蒂斯、凌虚的作品。

1、了解虚谷是清代的一位杰出的画家。观察他的画有什么特色?(淡墨为主,颜色清淡。他画的金鱼,鼓着大肚子,瞪大眼睛,造型十分可爱。)。

2、赏马蒂斯、凌虚的画的金鱼。观察画面上金鱼的不同,感受金鱼在水中游时的动态美。

二、观察与思考。

1、出示范例《荷花池中的金鱼》,观察这张画与平时的画有什么不一样?它是怎么画的?画在什么材料上?(用白油画棒将金鱼与水草画在细砂皮上。)。

2、让幼儿尝试在砂皮上画金鱼,用白色的油画棒画出金鱼的基本轮廓。

3、运用同种色或相似色接色的方法表现金鱼发光的鳞片。

1、选择自己喜欢的金鱼,观察其特征及它们在水中的不同动态。

2、在砂皮纸上,用白色的油画棒勾出金鱼的轮廓,并添画水中的水草。

3、用颜色找朋友的方法涂色,表现金鱼发光的鳞片,交替运用白色与浅色表现河水。

四、引导评价。

1、你饲养了几条金鱼?有哪些是新的品种?

2、引导幼儿对金鱼的生活习性等产生兴趣,有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活动提示:

1、先慢画,再用快画的`方法一边观察,一边画金鱼。

2、可以用不同手段来表现金鱼在水中的动态。如:写生、水墨画、撕贴等。

快乐的我大班教案篇十九

1.通过律动游戏、乐器伴奏、动物扮演等活动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

2.了解音乐的两种不同节奏并感受音乐的强弱。

3.在乐器伴奏活动中提升节奏感,掌握恒拍。

听辨音乐速度(节奏),音乐的强弱。

对恒拍的掌握和合奏乐器表演。

道具:军鼓,碰铃若干,大小贴纸若干;

音乐:《鞋匠之舞》。

1.导入部分:

t:小朋友们,今天大森林里要举办一场森林舞会,你们想去参加吗?

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我们先来听一听今天舞会上的音乐。

播放音乐《鞋匠之舞》。(教师编舞步),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跳。

2.分析音乐的强弱。

t:音乐已经结束了,那我来问个问题,你们听到了几段音乐?

这两段音乐给你们什么样的感觉?谁来说一说?

t:我们发现了,第一段音乐听上去沉重一些、浑厚一些,那我们用大的音符来表示;第二段音乐听上去明亮一些、轻松一些,那我们用小的音符来表示。(教师分别在黑板上贴大小音符各一张,表示两段音乐。)。

第一段音乐:

t:小朋友们已经知道这段音乐的声音比较沉重、浑厚,那我请小朋友来猜猜这段音乐适合哪些动物来跳舞呢?(请小朋友表演,可表演多种动物。先是个别表演,然后教师带领小朋友一起听着音乐表演)。

第二段音乐同第一段。

3.乐器伴奏(分析音乐的节奏)。

t:小朋友们,你们还听出来两段音乐的其他不同的地方了吗?(回顾第一环节中的律动游戏,让小朋友想起两段音乐的节奏不同,同时听音乐贴大小贴纸,辅助幼儿掌握节奏。)。

用不同的节奏,拍身体各个部位。

t:小朋友们请拿出你们座位后面的乐器来。你们知道怎么伴奏吗?

军鼓的声音是怎样的?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碰铃的声音是怎样的.?)。

那跟前面两段音乐中的哪段音乐有一样的特点呢?

t:那么在待会儿的乐器伴奏中我们就邀请拿军鼓的小朋友听着第一段的音乐伴奏,拿碰铃的小朋友听着第二段音乐伴奏。

t:那现在我请拿到乐器的小朋友分为两队(播放音乐)。

(强化幼儿对声音强弱的感知,使懂得不同的乐器对应不同的小动物跳舞的音乐)。

4.森林舞会。

t:舞会即将开始,我们需要十位小小音乐家,其余的小朋友就一起来模仿小动物跳舞吧。(选出十个小朋友,请其余的小朋友模仿小动物)。

t:森林舞会开始罗~。

音乐响起,小小音乐家们听着音乐敲打自己手中的乐器,其余小朋友听着音乐模仿动物跳舞(要求踩准节奏)。

快乐的我大班教案篇二十

运动目的:

熟习幼儿园的重要运动摆设。

相识幼儿园运动的意义,让孩子积聚感性的生存履历,可以或许有一些理性的相识。

运动预备:

幼儿园生存的种种照片。

运动的时候工示班板运动历程:

一喜好幼儿园。

师:“我们上幼儿园有几年了。你们喜好幼儿园的生存吗。为什么。

二幼儿园的运动。

1、师;既然幼儿园那么的好玩,我们都有那些运动呢,我这里有一些你们平常运动的照片你们传已往看一看吧。

2、评论辩论;照片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我们会在什么时间做这件事的呢。

3、出示时候板,师;知道这是什么吗。

适才我们相识了这张时候表也看了这张照片,你们想仪想你们手中的照片贴在哪个时候段背面是最符合的。

请幼儿本身查对查抄,并说一说缘故原由。西席再次查抄。

4、师;我们这张公式板终于在小朋友的资助下完成了,这些都是我们幼儿园一天的运动,你最喜好什么运动,(请三四名幼儿答复)。

如今请你们将手中的小花贴在你最喜好的运动的背面。

哪个运动背面贴的小花最多,有几多,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现,哪个运动背面贴的小花最多阐明这个运动最受小朋友的接待,为什么你们最喜好这个运动。

哪个运动背面贴的小花起码,有几多,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现,哪个运动背面贴的小花起码阐明这个运动喜好的人少,为什么。

固然有些运动喜好的人多一些,那能不克不及总是举行这个运动,有些运动喜好的少一些能不克不及撤消这些运动,为什么。

快乐的我大班教案篇二十一

这本是我们教材上的一课,幼儿普遍都非常喜爱小金鱼但是对其都只有粗浅的了解,所以想通过这一课让幼儿从各方面更进一步的了解小金鱼。

1、明白鱼儿为什么可以在水里游来游去?

2、它们为什么可以在水里呼吸?

3、它们在水里是怎样看见岸上的事物的?

4、如果它们离开水会怎样?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1、知道鱼是用鳍来游动的。

2、明白鱼在水里是用鳃来呼吸的。

3、了解鱼的眼睛是怎样看见水外的事物的'。

4、会用简单的线条画出不同形态的鱼。

1、几种常见的鱼的卡片。

2、几只活得小金鱼。

3、小鱼头饰。

4、铅笔,绘画纸。

1、老师戴着小鱼头饰‘游进’教室和小朋友们问好。

2、等引起全部幼儿兴趣时开始讲故事并一一出示鱼的卡片;

3故事讲完以后将卡片一一摆好请幼儿仔细观察这几种鱼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等幼儿回答以后进行鼓励然后借机将活的小金鱼‘变’出来,这时幼儿的兴趣将再次提高。再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鱼是怎样在水里活动的,是怎样活动的,是用什么活动的,有没有浮出水面呼吸,嘴是怎样的,除了嘴还有什么地方时一张一合的,眼睛又是怎样的,小鱼会不会因为我们手在鱼缸外面而受到惊吓。

5、老师在黑板上范画不同的几种小鱼,幼儿在纸上模仿画出来,同时鼓励幼儿自行发挥想象力画出不同形态的小鱼。

教学反思。

1、通过这堂课本班幼儿更进一步的了解了鱼类的生活形态,身体结构等内容。

快乐的我大班教案篇二十二

1、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和它所表现的形象和内容,感受其欢快、活泼的音乐风格。

2、尝试听辨乐曲旋律的变化,能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形象和内容。

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1、幼儿活动前了解过鼹鼠的形态、生活习性。

2、手指游戏、《快乐的小鼹鼠》音乐cd盒、小鼹鼠的课件。

3、幼儿学习资源3第24--25页。

一、通过"切土豆请客"的手指游戏熟悉音乐节奏,引出小鼹鼠。

师:今天老师请客,请大家吃什么呢?请大家闭上眼睛来摸一下?

幼:土豆师:

1)、可是生的土豆怎么吃呢?我们炒一盘土豆泥,我们一起切土豆。

2)、拿出大土豆,放在菜板上,拿出大菜刀,我们一起切土豆。

3)、切切 切切 切切 切,哧哧哧哧 哧,哧哧哧哧 哧,(三遍)

4)、呀,土豆切好了,让我们一起来做土豆泥吧,捶捶捶捶捶捶 捶,哧哧哧哧 哧,哧哧哧哧 哧,(三遍)

5)、呀,土豆变成土豆泥了,哇,好香呀,把谁给吸引来了呢?

二、老师出示课件边放音乐旋律第一遍露出小尾巴,第二遍露出两颗门牙。

师:猜一下这是谁?

幼:小鼹鼠师:哇,小鼹鼠来了,大家悄悄的闭上眼睛,听小鼹鼠在干什么?(提问)

三、感受作品abac的结构师:小鼹鼠悄悄告诉我一个好消息,小鼹鼠今天过生日,他要我们去参加她的生日宴会,那我们排好队出发吧,(听音乐a排队走)b段:听到狮子声音吓了一跳后继续走,小朋友们突然从一个坡上滑了下去。

a段:同a段c段:到了小鼹鼠家一起游戏,天黑了赶紧回家。

四、整体欣赏音乐,并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

师:小鼹鼠太调皮了,看这只调皮的小鼹鼠又在干什么?

1)、老师编讲故事边用手指表演:森林里住着一群小鼹鼠,每天他们都会排着整齐的队伍,可是这只调皮的小鼹鼠总喜欢离开队伍,但是到 最会回到队伍来,因为一个人行走是非常危险的。

2)、教师继续讲述:突然,他听到了一个可怕的声音。好像是狮子的声音,好像又不是,就整整队伍继续走。小鼹鼠们在一个小土坡上突然 滑了一跤,一下子滑了下去。

3)、教师继续讲述:小鼹鼠们继续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调皮的小鼹鼠还会继续离开队伍,但是到最后他们又回到队伍中来。

4)、教师讲述:它们来到了一片草地上,草地上有美丽的蝴蝶在跳着舞蹈。玩着玩着天黑了,大狮子要出来了,小鼹鼠们急急忙忙回家了。

五、用身体其他部位来表现音乐。

师: 调皮的小鼹鼠除了在肩膀上走还在那里走?

幼:头上、腰上、腿、脚。

师:那小鼹鼠来到了头上(随音乐做动作)

六、游戏《快乐的小鼹鼠》

师:小朋友扮演小鼹鼠,老师当妈妈,大家一起等到朋友家,要求小鼹鼠把调皮的样子表现出来。

活动中改变了老师听着音乐先做示范或是将动作先灌输给孩子们的做法,限制孩子就是只能做老师想到的动作。再就是教师适时退出给幼儿空间,还有就是老师没有让孩子坐下来。

在实施的时候首先音乐欣赏同时或者之后都是让孩子们先感知想象创作动作,不能剥脱孩子的主体一直让孩子们占有主导地位,教师只是协助。其次是互相学习,让能力强的孩子进行展示,并鼓励孩子们互相合作创编动作在最后的游戏巩固中,教师退出,让幼儿扮演互换角色可怕的动物、小鼹鼠进行展现,然后才是老师的有意识的加入丰富孩子们的动作。最后是没让孩子坐下来一直让孩子感受音乐直接用肢体动作表现并讲述,老师只是在孩子匮乏的时候给予指导。

这样的改变首先在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积极投入到音乐中,幼儿大胆想象和创编动作,体现幼儿自主性、创造性。其次就是这样让幼儿能先自主体验,音乐教育就是审美能力的培养,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首先要帮助幼儿感知、理解、熟悉音乐语言,这次活动每当音乐出现教师引导幼儿充分一眼音乐,从倾听带借助动作、语言以及回忆帮助幼儿体验音乐、增强感受,在音乐基础上进行创编。最后就是教师退出,让幼儿引导带领大家一起做动作,让幼儿互换角色在集体活动中体验到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是因为是放开性的孩子们想象做动作个别幼儿放不开出现了模仿,还有就是违反游戏规则。因此在以后的音乐欣赏活动中要做采取的措施是:多多的让幼儿自己表现感知到的音乐意境,感受到什么做什么,老师不能一再的示范,会让孩子产生依赖感。针对违反规则的幼儿,老师不断的提出新的要求让孩子不断的想就会让幼儿集中注意力,不断的变化幼儿才会有新的提升。

快乐的我大班教案篇二十三

活动目标:

1、看看说说小猪寻找女朋友的经历,初步感受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2、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自己的推测和想法。

活动准备:

故事课件。

活动过程:

一、聊聊孩子们心中的话题,引出故事导入主题。

1、故事的名字叫《小猪的爱情》。

2、你们知道什么是爱情吗?

小结:爱情的味道是甜甜的、暖暖的,就像爸爸妈妈在一起一样,相亲相爱,好幸福啊。

二、说说猪哥哥找女朋友的过程,感受合适才是最好。

1、你们猜猪哥哥会找一个怎样的,特别的女朋友?

2、小鱼妹妹会答应猪哥哥的请求吗?它会怎么说?

小结:哦,看来小鱼和猪哥哥生活在一起倒真不合适,因为小鱼生活在水里。

3、小蜜蜂为什么一声不吭呢?它是怎么想的?

小结:是呀,他们的本领和生活习惯都不一样,甚或在一起不合适。

4、猪哥哥找到了谁做它的女朋友?你觉得它会成功吗?

5、讨论:如果它们生活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

小结:长颈鹿个子太高,大象体形太大,生活在一起很不方便。

6、到底谁才适合猪哥哥呢?

7、谁来了?你从哪里看出是猪妹妹的?

8、完整欣赏故事。

三、观看各种动物的有趣动画,进一步感受迁移。

快乐的我大班教案篇二十四

1.学习看图谱跟随aba音乐,变换集体舞中的队型。

2.在音乐舞蹈中感受交换舞伴的快乐。

幼儿已熟悉音乐、ppt、手腕花若干、圆点标记、花环。

一、导入活动师:孩子们,国庆节马上就要到了,幼儿园就要举行一个盛大的舞会了,你们想去参加舞会吗?那我们必须先要认真、努力地练习。先请小朋友根据自己手腕花的颜色找到相应的点子站好。

二、倾听音乐1、师:那我们一起来听听看舞会的音乐是什么?(教师加简单的动作)。

2、师:这段音乐一共有几段?有哪两段音乐是一样的?真棒,那我们就要开始练习了。

3、师:孩子们(老师边说边举起手腕花的手)哼唱并转身。

4、师:请你们看看老师在第一段音乐里做了哪些动作。(跟随音乐,做动作)。

5、师:老师先伸出去的'脚是哪边的脚?跟着老师试试。(提醒幼儿先伸出去的是和手腕花同一边的右脚、从自己的点子走到前面小朋友的点子上)。

三、看图示、换队型。

(2)师:大家已经找到了舞伴,我们还要交换舞伴呢!怎么交换呢?请看大屏幕!你有什么发现?黑花小朋友我们一起来试试!

(3)师: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和舞伴打招呼呢?我们一起试试!等会,每次交换舞伴时,都要用不同的动作和舞伴打招呼。跟着音乐我们试试吧!

(4)师:你们和舞伴玩得开心吗?那我们来击个掌吧!(教师随乐击掌两次),你们看,老师把舞伴送回去了,你们会吗?我们要把舞伴送回到手腕花这边的点子上。我们一起试一试。现在请你们回到刚刚的位置,和你的舞伴面对面,跟着音乐试一试。现在我们听着第二段音乐来练习了,记住音乐出来,黑花小朋友就要去找舞伴,红花小朋友要在原地做欢迎动作。

(5)师:现在我们又回到了一开始的队型了,第三段音乐和第一段音乐是一样的,那我们一起听着音乐跳起快乐的舞蹈吧!

三、完整表演《快乐的舞会》师:孩子们,这一次我们要完整的听着音乐练习,记住第一段音乐小朋友从自己点子走到前面小朋友的点子,第二段音乐黑花找舞伴,红花原地做动作,第三段音乐和第一段音乐一样,所以要做一样的动作。孩子们,我们已经练习好了,戴上花环,我们就开始表演吧!面带微笑,把动作做得优美一点哦!老师们,我们小朋友表演得怎么样啊?我们也给自己一点掌声鼓励一下自己吧!

四、延伸活动。

师:刚刚是黑花小朋友找舞伴的,回到教室,我们让红花小朋友找一找舞伴,好吗?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80958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