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落尽唯美诗句 繁花落尽我心中仍有花落的声音一朵一朵的意思(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3 11:57:21
繁花落尽唯美诗句 繁花落尽我心中仍有花落的声音一朵一朵的意思(5篇)
时间:2023-03-13 11:57:21     小编:zd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繁花落尽唯美诗句 繁花落尽我心中仍有花落的声音一朵一朵的意思篇一

繁花绿芽迎春归

绵绵细雨催花残

落尽繁花化春泥

昨日百花尽争艳

今日已被荷花逐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逝夏至秋冬临

你走了,走得那么义无返顾,走得那么从容自如。

你还会回来吗?你的身影竟然那么缥缈吝啬,你的长发竟如此光滑,让我捕捉不到甚至没有一点痕迹,为何不让我在夕阳西下的时候,用泪眼目送那个凄美的故事,在你没有回头的身后,唱一首伤心悲痛的歌曲。你走了,走得那么义无返顾,走得那么从容自如。

老去的那一天

无聊的时候,我总喜欢翻翻那些已看过的书,或者上上网,去读读那些优美的诗词。我始终觉得,诗词是这个世界上最简介最美的语言,言简意赅而又极具深意、别具一格地表达了写作者的心情与感受。

古诗词中那些押韵流畅的美,现代诗词中那些随意飘荡的美,总能让人欢欣,总能带给读者别一番的情趣风味。

那日,闲得发慌,手边的书都已没有兴趣再去品读,开始流连网上的那些作品。听朋友说过,风起中文网上短篇专区的诗词不错,开始搜索,点开,有意无意地浏览着。

暮然看见一个叫“广州叶子”的作者写了一篇叫《老去的影子》的诗歌,老去,影子,这两个词虽说还离我很遥远,但人总有老去的那一天,我忍不住好奇,想要看看,作者笔下老去的影子将会是怎样?

“河流,退到夕阳的边缘,墙壁斑驳成晚秋的模样;我对着镜子,看着影子,从我的身体,一点一点底脱离;白发隐于黑夜,何春光一起招摇,只是一瞬,青春以佝偻姿势站立,我的影子,失去水分,和春天,一起老去……”

作者以含蓄内敛的深意,层层铺开,给人一种兀然老去的错觉。不禁让我开始去想象我老去的那一天。

时间如流水,转眼我也会老去。眼角、脖颈、额头等处处增添了裂痕,如同那枯萎 的老树。青丝变了白发,或许会是有几分乱糟糟的模样儿,佝偻站着,迎风扬起。说话已不如曾经那般利索,牙齿掉光了,只能安下那食不知味的假牙。耳聋了,听子女或是儿孙说话时,总是嚷嚷着,“你说什么,大点声。”眼花了,戴着厚厚镜片的老花眼镜,看眼前的人也要非常认真才可以看得真切。手脚也不灵活了,以往来去匆匆的奔跑跳跃,老时只能望其项背了。

谁都会老去的,我不惧怕。只要我的身边始终有一个我爱的并爱我的人陪伴我老去,一切就已足够了。我常常幻想那样一个场景:某一天,我老了,和相爱的人在一起,我们手牵着手,紧紧握着,蹒跚的脚步,走在海边的沙滩上,一同等待着欣赏着那夕阳西下的美景。

繁花落尽唯美诗句 繁花落尽我心中仍有花落的声音一朵一朵的意思篇二

繁花落尽

不知何时,六年的小学时光已经走到了尽头。回忆往事,感慨万千,却不知从何说起。

还依稀记得,六年前,我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进入学校的,那时候的自己,可以说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年纪,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好像身边的世界是一个我从不了解的地方。

在入学的那一天,在父母的陪伴下来到了那美丽的学校门口,开心地挥了挥双手,然后豪气万丈地走入了学校。好像一只骄傲的小鸟,一切只因为进入了一个叫小学的地方,每天早晨,伴着那暖暖的阳光走入学校,向老师甜甜地问一声好,还未踏入教室,耳边便已传来了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心,也随之静了下来。渐渐地,越长越大了,走入了高年级学生的时代,身边没有了低年级时候的无忧无虑,每天脑中所想的是学习,是作业。

成长总是会有代价,高段,作业越来越多了,老师,也越来越严厉了,一年又一年,到了六年级,冲刺的时刻到了,小学六年的学习为的就是小升初一刻的笑容,身上的压力越来越重了,却总会抽些空与朋友们在走廊上静静地趴着,享受着阳光的温暖,我们谈着这,谈着那,开心在这一刻与我们相伴。

心中也是在不知不觉间,充满了不舍,是对同学的不舍,老师的不舍,朋友的不舍,毕竟,相处了这么多年,是你们,总陪着我,不论是失意还是难过,身边总有你们这一群人,我们一起经历的太多太多,有欢笑,有泪水。

朋友,我与你吵过也闹过,无论当时是怎样的生气、愤怒,到了后来,却又总是会和解。到了后来,无论对方做错了什么,怎么超过了自己的底线,但我们总能无条件的原谅对方,心中总想着她的好,只因为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老师,是你在我年幼无知的时候,教会了我好多好多,你总是在同学没做作业的时候很生气,因为你为我们着想,当我们做错了事的时候,你总会耐心劝导。感谢您,是您把知识的雨露洒进我们的心田。

如今,我要离开这所学校了,我该说一声再见了,可你们,却是我最珍贵的回忆。不知道,哪一天,我又走近你了,又走到了我们曾经共同的回忆,天涯之隔,却忘却不了为你深深的祝福。

一曲尽了,繁花落了,泪也落了,充斥着喜悦,充斥着难过……

繁花落尽唯美诗句 繁花落尽我心中仍有花落的声音一朵一朵的意思篇三

繁花落尽又见春

------《三国演义》中的小人物形象之管窥

新密二高 王磊(咸阳师院)

【中文摘要】

毋庸置疑,《三国演义》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演义小说,它是我国古代塑造特征化艺术典型的范本。《三国演义》能获得这么大的成功与其塑造了诸如诸葛亮、曹操、关羽等众多迷人的艺术典型是分不开的。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三国演义》中所塑造的大量小人物形象。作者塑造了如此众多的小人物形象也有其不可小觑的价值意义。并且,这众多的小人物形象也有其人性特征,通过对他们人性特点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风起云涌的三国时期的人性特征。

【关键词】

小人物、人格价值取向、人性特征

[ chinese abstract ] without a doubt,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is an outstanding historical historical novel novel, it was our country ancient times molds the characteristic art model the model for painting.“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could obtain the such big success if to portray such as zhuge liang, cao cao, guan yu and so on the multitudinous enchanting artistic model is cannot , we cannot neglect the massive unimportant people image which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center author has molded the value significance which the so multitudinous unimportant person image also has it not to be possible to be , this multitudinous unimportant person image also has its human nature characteristic, through is helpful to their human nature characteristic research in us understands the blustery three countries time the human nature characteristic.[ key word ] unimportant person, personality value orientation, human nature characteristic

繁花落尽又见春

《三国演义》中的小人物形象之管窥

------浅析小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及形象本身的人性特点

一部优秀的叙事文学作品,它的主题是要靠文本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来体现的。《三国演义》的作者为了寄托他美好的政治理想,在作品中着力塑造了诸葛亮、关羽、曹操、刘备等等让人历久难忘的英雄人物。又为了要把这些人物及其故事写得栩栩如生、扣人心弦,作品涉及到了十分广阔的社会环境,以及生活于其中的各阶级、各阶层、各种生活方式的小人物。对于作品中只能占据故事末梢的小人物形象,作者虽然惜墨如金,但描绘时同样持以认真的态度,无不紧扣任务的身份、年龄、地位,务必使他们肖形传神,活鲜鲜地呼之欲出,并且使每一个人物在自己所处的地位上都成为主角。特别值得提起的是,这些小人物在作品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相反,他们与主要人物的事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在主要人物的生活道路上和斗争事业中常起着关联、肯綮的作用。

本文试就《三国演义》中他人不屑或无暇顾及的几个小人物在作品中存在的价值及形象本身略为浅谈,以求教于大家。

小人物形象的价值作用

一、表现忠义的人格价值取向

《三国演义》在人格构建上的价值取向,是恪守以“忠义”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全书写人论事,都鲜明地以此来区分善恶,评定高下,而不问其身处什么集团,也不论其出身贵贱和性别。特别是对诸葛亮的忠、关羽的义,作者倾注了全部的感情,把他们塑造成理想人格的化身。不仅如此,即便是在一些小人物身上也无时不迸发出忠义的火花。《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中,当云长护送二嫂车辆来到东岭关是,孔秀出关相迎。施礼毕,秀曰:“将军何往?”公曰:“某辞丞相,特往河北寻兄。”秀曰:“河北袁绍,正是丞相对头。将军此去,必有丞相文凭?”公曰:“因行期慌迫,不曾讨得。”秀曰:“既无文凭,待我差人禀过丞相,方可放行。”关公曰:“待去禀时,须误了我行程。”秀曰:“法度所拘,不得不如此。”关公曰:“汝不容我过关乎?”秀曰:“汝要过去,留下老小为质。”关公大怒,举刀就杀孔秀。(第二十七回)

从孔秀出场到一命归西,《三国演义》仅用了区区数百之语。而就在这寥寥数语之间,一个忠于职守、不畏强大的孔秀便跃然纸上了。我们知道,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所追求的无非是与刘备之间的“义”,这个“义”绝大部分成分是两人之间的兄弟之情,乃一般的兄弟之“义”。而孔秀所表现出来的,却是对国家、对主上的“忠”。他严格执法,爱岗敬业,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忠”才是真正的“大义”啊!相比之下,关羽对刘备的兄弟之“义”又是多么的渺小!

不仅孔秀,“过五关斩六将”中的后四关的把守者,也无一不忠于职守,忠于国家。他们不畏关羽之勇,秉公办事,尽管他们最后都惨死于青龙偃月刀之下,但他们的忠义却在言谈举止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他们只是匆匆的过场人物,但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忠义”的伦理道德规范,他们的死表现了他们“忠义”的人格价值取向。

二、使故事情节趋于合理的作用 《三国演义》中不少小人物的出场,是作者为了使表现主要人物的故事情节更趋于合理而故意安排下的。如张世平、苏双、卫弘等人,尽管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忠义的一面,但作者安排他们出场的目的更多的则是为了故事情节的合情合理。

《三国演义》第一回中,刘、关、张结为异姓兄弟,决心干出一番事业来。

祭罢天地,复宰牛设酒,聚乡中勇士,得三百余人,就桃园中痛饮一醉。来日收拾军器,但恨无马可乘。(第一回)

这是常事啊!仓促之间怎么可能一切完备呢?别说需要几百马匹,就是军器也未必足够。但如果到此便写刘、关、张经邹靖引见投奔了刘焉,并破程志远,那读者就会置疑了。罗贯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便安排了张世平、苏双这两个马贩子出场了。

正思考间,人报有两个客人,引一伙伴当,赶一群马,投庄上来。玄德曰:“词天佑我也!”三人出庄迎接。原来而客乃中山大商:一名张世平,一名苏双,每年往北贩马,近因寇发而回。玄德请二人到庄,置酒管待,诉说欲讨贼安民之意。二客大喜,愿将良马五十匹相送,又赠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以资器用。(第一回)

这便解决了马匹、兵器、铠甲的问题了。所以说,张世平,苏双的出场正是为了解决刘、关、张的军器、马匹这一问题的。

无独有偶,曹操在“献刀”失败以后,逃回本乡陈留。

寻见父亲,备说前事;欲散家资,招募义兵。父言:“资少恐不成事。此间有孝廉卫弘,疏财仗义,其家巨富,若得相助,事可图矣。”

操置酒张筵,拜请卫弘到家,告曰:“今汉室无主,董卓专权,欺君害民,天下切齿。操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公乃忠义之士,敢求相助!”卫弘曰:“吾有是心久矣,恨未遇英雄耳。既孟德有大志,愿将家资相助。”(第五回)

我们可以看出,卫弘的出场完全是为了解决曹操的经济问题的。曹操家本不富,然而却能够矫诏天下,驰报各道,招集义兵,如雨骈集,着似乎是不大可能的。正是卫弘的出场才使得这件事情合情合理了,也正是卫弘的鼎力相助,才有了十七镇军马共讨董卓。

三、起到巧接链环的作用

在《三国演义》中,有些人物的出场,看上去好像对主要人物的生活和斗争事业起很大作用,其实不然。他们只是作者为了使故事情节不致于太突兀而专门设立的,他们在故事情节转变时起到了巧接链环的作用。娄子伯的出场便是一个例子。

《三国演义》第五十八、五十九回中,为父报仇,兴兵西凉杀奔长安而来,遂夺长安、潼关。曹操领兵夺关,在潼关前被马超打得“割须断袍”,险些葬身渭河。其后,曹操在渭河内将船乏锁链做浮桥三条,接连南岸。曹仁领军夹河立寨,将粮草车辆穿连,以为屏障。马超闻之,叫军士各挟草一束,带着火种,与韩遂引军杀到寨前,堆积草把,放起烈火。操兵抵敌不住,弃寨而起„„曹操立不起营寨,心中忧惧„„操拨三万军担土筑城。马超又差庞德、马岱各引五百军马,往来冲突。更兼沙土不实,筑起便倒,操无计可施。(第五十九回)

曹操立不起营寨,这如何是好?这时,解决问题的人出现了,他就是娄子伯。他自投操营而来,曹操以礼待之。

子伯曰:“丞相用兵如神,岂不知天时乎?连日阴云布合,朔风一起,必大冻矣。风起之后,驱兵士运土泼水,比及天明,土城已就。”操大悟,厚赏子伯。子伯不受而去。(第五十九回)

这样看来,娄子伯的到来似乎曹操的这次军事行动由败转胜起到了决定作用,但一经推敲,我们便发现并非如此。首先,曹操最终打败马超是利用了反间计,而非依此土城;其次,古代行军打仗多以木为寨,而此处为何必须以土为城呢?第三,固若金汤的城池尚且被人攻下,何况一个仓促之间堆起的土墙呢!它到底能起多大作用,值得揣摩;第四,即使是在必须以土为城的情况下,难道曹操及荀攸等人就想不到此计吗?我想是能够想到的,最起码在风起时应该想吧!

所以我说,娄子伯的出场并非为献计而来,而是作者为了使由败转胜的转变不太突然、为了使故事情节更生动曲折而故意安排下的。

四、衬托铺垫的作用

许多文学作品中的小人物都是可悲的,《三国演义》中的小人物也是如此。在《三国演义》中,许多小人物的出场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但,就在他们毫无作为的短暂的舞台上,他们却对主要人物起到了强烈的衬托作用。

《三国演义》第一回中,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招聚乡勇五百余人,投靠涿郡太守刘焉。偏偏就在这时,黄巾贼将程远志、邓茂领兵来犯。

刘焉令邹靖引玄德等三人,统兵五百前去破敌。„„当下两军相对,玄德出马,左有云长,右有翼德,扬鞭大骂:“反国逆贼,何不早降!”程远志大怒,遣副将邓茂出战。张飞挺丈八蛇矛直出,手起处,刺中邓茂心窝,翻身落马。程远志见折了邓茂,拍马舞刀,直取张飞。云长舞动大刀,纵马飞迎。程远志见了,早吃一惊,措手不及,被云长刀起处,挥为两段。(第一回)

在这里,程远志、邓茂的出场就是生命的结束。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出场本身对作品主题及故事情节都无太大影响。但作者把他们安排在这里肯定是有其用意的,那便是衬托关羽、张飞的勇猛的。正因为杀了这两个小人物,后来便有诗赞美关、张曰:

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

还有《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中,吕蒙白衣渡江,夜袭荆州之后,传令军中,不许妄杀一人,不许妄取民间一物,违令者斩!一日大雨,蒙上马引数骑点看四门。忽见一人取民间箬笠以盖铠甲,蒙喝左右执下问之,乃蒙之乡人也。蒙曰:“汝虽系我同乡 但吾号令已处,汝故犯之,当按军法。”其人泣而告曰:“某恐雨湿官铠,故取遮盖,非为私有。乞将军念同乡之情!”蒙曰:“我固知汝为覆官铠,然终是不应取民间之物。”叱左右推下斩之。枭首传示毕,然后收取尸首,泣而葬之。

(第七十五回)

在这里,这位不知姓名的军士的出场,或者说死亡,正是为了衬托吕蒙军令如山、严格执法的,正是为了说明吕蒙袭取荆州之后“丝毫无犯”的措施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军士不但是吕蒙的同乡,并且他也没意识到那样做是触犯了军令,但仍然被军法处死。这样,这种衬托作用就更加强烈了。

《三国演义》中小人物的作用还有别的,在次不再一一赘述。在这些小人物中,不管是忠于国家的执法者,还是仗义疏财的富有者,抑或是不知姓名的小卒,还是闲云野鹤式的隐者,或是尚未论及的各种各样的小人物,都不过是一些微尘草芥。他们与我们所钦敬的叱咤风云、顶天立地的英雄们相形之下,确实卑微得不值一提。但他们却是不可缺少的,他们的出场或者表现了忠义的人格价值取向,或者使故事情节更趋于合理,或者起到了巧接链环的作用,或者铺垫衬托了主要人物„„这些小人物在作品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他们在特定的范围内部是大角色。

小人物形象的人性特征

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都会有不同类型的小人物.三国时期的小人物自然有其不同于其他历史时期的小人物的特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三国演义》中的小人物形象的人性特征,以求了解三国时期小人物的人物特性。

一、忠义的载体

读了《三国演义》我们会发现,整部书中最主流最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便是“忠义”。在这部书中,我们无处不见对主上的“忠”,无处不见对他人的“义”。不管是有经天纬地之才的诸葛亮、周瑜、还是勇贯三军的关羽、张飞、典韦、张辽,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只有忠义而没有犯上和欺友之心。不仅在这些大人物身上,既使是不起眼的小人物,也恪守着“忠义”的信念。

曹操在移驾幸许都后,先后灭张绣、吕布,遂挟天子一令诸侯,骄横愈甚,汉献帝欲除之,以血“写衣带诏”付于董承。但不久刘备出走,马滕回西凉,董承只有三人相助,失单力薄无从下手。时吉平知董承欲除曹操,便自告奋勇欲除之。不想董承的家奴告密。曹操诈称患头风召平至。

„„平已暗下毒药,亲自送上。操知有毒,故意迟延不服。平曰:“乘热服之,少汗即愈。”操起曰:“汝既读儒书,必知礼义: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父有疾饮药,子先尝之。汝为我心腹之人,何不先尝而后进?”„„平知事已泄,纵步向前,扯住操耳而灌之。操未及言,左右已将吉平执下。(第二十三回)

我们看到,吉平作为一个医生,因不满于曹操犯上欺主竟做出如此惊天地之举,实在可歌可泣,令人叹服。更让人感动的是他被抓之后,尽管曹操尽断其指,割掉其舌,百般逼供,他终是未说出同谋之人,最后撞阶自尽。

在《三国演义》中,有许多小人物,他们虽然所占的只是故事的末梢,但却像吉平一样,身上充满了正义之气,像貂禅(第八回)、韩福(第二十七回)、郭常(第二十八回)、关定(第二十八回)等。可以说,这些小人物与那些忠义的大人物一样,都是忠义的载体。

二、善良的品质、敬业的精神。

《三国演义》中的许多小人物都具有善良的品质。也包括许多不知名的的百姓。他们有的给予一些主要人物一碗羹,有的为主要人物提供一个住处,有的为主要人物传递一个信息,表现了他们善良的品质。

曹操在“献刀计”失败之后,一路狂逃。路经中牟县为陈宫所擒。但当时陈宫认为曹操忠义,能成大事,便弃官随他逃走。

行了三日,至成皋地方,天色向晚。操以鞭指林深处谓宫曰:“此间有一人姓吕,名伯奢,是吾父结义弟兄。就往问家中消息,觅一宿,如何?”宫曰:“最好”,二人至庄前下马,如见伯奢。奢曰:“我闻朝廷遍行文书,捉汝甚急,汝父已避陈留去了,汝如何得至此?”操告以前事,曰:“若非陈县令,己粉骨碎身矣。”伯奢拜陈宫曰:“小侄若非使君,曹室灭门矣。使君宽怀安坐,今晚便可下榻草舍。”说罢,即起身如内。良久乃出,谓陈宫曰:“老夫家无好酒,客往西村,沽一樽来相待。”言讫,匆匆上驴而去。

操与宫坐久,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二人潜步入草堂后,但闻人语曰:“缚而杀之,何如?”操曰:“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遂与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搜至厨下,却见缚一猪欲杀。(第四回)

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见吕伯奢及其家人对曹操两人是如何的热情啊!尽管他知道曹操是朝廷要犯,但仍杀猪买酒,尽其所能地款待他们。是什么让吕伯奢全家如此盛情呢?作为一个草民,他们不可能像陈宫那样具有知人的眼光,认为曹操会成大事。他们如此做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出于善良的本心。当知道陈宫救了曹操,吕伯奢拜谢陈宫,更说明了他善良的本质。

在众多的《三国演义》的小人物身上,具有敬业精神的更是不胜枚举。前面我们说过的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他所斩的六将哪一个不是具有敬业精神、忠于职守的人呢?这个问题我们不难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三、难以根除的劣根性

许多文学作品中的小人物,由于受到社会地位、时代背景的影响而具有自私庸俗、功利熏心的劣根性。或许是生活的艰辛、或许是社会的损害,使得这些小人物的劣根性极难根除。《三国演义》中的一些小人物也同样如此。

《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中,关云长知道了兄长刘备的下落之后,便挂印封金,千里寻兄。正行之间,曹操引数十骑前来送行,关羽只得让车仗先行,自己留下和曹操叙别。与曹操话别后再来寻车仗,却只不见。原来是让山贼杜远劫去了。杜远和廖化同因世乱而占山为王,但两人不同之处在于杜远自私庸俗,而廖化怀有忠义之心。尽管杜远知道两位夫人是刘备的,他毅然要和廖化各分一个。或许刘备此时还无多大名望,但关羽的威名已早传出了。温酒斩华雄、杀彦良、文丑,那该有多大的名气啊!但杜远依旧要讨刘备的老婆做压寨夫人,终为廖化所杀。可见杜远利益心太重了。

再看唐周。《三国演义》第一回中,唐周受张角重托,驰书报封谞,约期里应外合共同举事。但唐周竟然以此为进身之阶,“径赴省中告变”(第一回)。正是唐周的叛变、告发,使张角失去了在朝廷的内应,使汉王朝有了准备的时间,使张角不得不仓促起事。在这里我们不讨论唐周告发与否对张角起义的影响,但说唐周叛变的目的动机。张角起义是农民起义,我们一般认为农民起义是符合人民心理的,但作为义军的一员,一个信使唐周为什么要叛变呢?很明显,他是以告密为功,以获得汉朝对他的信任,从而成为进身之阶,他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唐周是多么的自私自利,他为了一己之私竟出卖整个农民起义。可以说他是功利熏心啊!

在《三国演义》中,这些小人物只是时现于大人物周围的过客,他们稍纵即逝,但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的特点却是永恒不变的。与那些大人物相比,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人性却是更真实,更值得关注的。因为他们是组成三国那个社会为数最多、最基本的民众。他们的人性特征直接体现了人类社会最普遍的民众人性特征。研究和了解《三国演义》中的小人物人性特征,有助于我们研究三国时期的人性。

繁花落尽唯美诗句 繁花落尽我心中仍有花落的声音一朵一朵的意思篇四

相思千年,桃花落尽相思苦

2011-10-19 作者:噬血魔狼 2014861人读过 文章评论 相关文章 我来投稿

本文灵感来自歌曲《求佛》原版mv

暗尘锁深情,桃花散尽,清影难寻。前世今生,如若安然,愿卿勿忘。

青梅煮冷雪,水湄云边,我本妖颜。天地无绝,劫数谁解,只为相思。

——题记/文:谢焕杰

蝴蝶翩迁,桃花凌乱,岁月在指尖跃动,勾起一丝流年的剪影,思念如蝶,随风飘然而舞。像是前生,阑珊回眸处,我安然轻笑,瞥见你白衣如雪,倾城一遇的情怀。

琉璃灯火伴着时光静静长眠,流光远去,故盟旧约不堪回忆,一场邂逅安然是一种宿命。前世今世里路过彼此的静美,遥岸,依稀有暖阳初熏。浮云静落,轻轻流淌成一棹蒹葭苍苍的行歌。

信眉低手间展眸回望,纤影横斜,花落语尽,凝泪未歇。往昔云烟如幻,千帆过尽,谁能承载千百度的深情眷念?晓月如钩里,思绪如烟清荡,飘游,可曾记得我为你摇落的一树桃花?

红尘路口,我可系一缕相思倾付青天,任青天掩尽风流。流岚似影,云生如烟,谁许相约于花影之间?三生情牵的断桥头,烟雨弥漫里,可曾长相忆,未可长相守。

浅笑如烟,心事如蓝。无所适从于时光的飞逝,谁在这烟雨红尘中漫无目的的漂泊,泊过思念的泛滥成灾。青灯常伴古佛,画角还应盈缺。菩提树下,谁的相思缠绕成云?月影无眠,谁的柔情如约青天?

一夕凑巧,百念成伤。昔年无端的梦境,碎成一地清辉。纵是流年虚幻,好景难长。六道浮生,三千弱水,一羽红尘,唱段多少悲欢?

沧海有泪,岁月浮华,素笺成灰,浅韧的墨线精致勾勒了沧桑的骨指,往昔片片飞羽寥落,柔水情意浅而弥漫,静默中独坐千年,任素手拂过松间明月,熙熙尘梦,渺然无痕。

锦瑟年华,秦筝线断。落花深,笑意浅,来世,你渡我,可愿?

(一)前世,我本妖颜

风尽衾寒,尘埃落静,幽窗梦妩,清韵犹凉。

前世,我本桃树,吸天地日月之精华,静守千年,方成人之态。而你,白衣如雪,虽温柔如风,却只是一介凡人。

我一舞桃花满天,沉香缭绕,蝴蝶微醉。菩提树下,佛祖告诉我,不需百年,我便可落花成眠,化羽为仙。

我巧笑安然,心怀成仙之梦,静坐菩提,细听佛理。沐云雨,临清风,入定经年。梦想有朝一日,能一步飞羽,位列仙班。

可佛祖又告诉我,今世我需度过情劫,斩断红尘。必须人世间走一遭,历经七情六欲,方能脱离情海,心修得俗世之外。

于是,为了成仙之梦,我急早的放下心修,遁入红尘。我不知,红尘烟雨,亦不知,人间百态。常年静坐佛前,只以为,七情如幻,六欲无常,七情是假,六欲为虚。我满怀欣喜的入了人间,果然,人间,如斯喧闹,繁华三千。烟花烟柳,深巷街头,颓废不堪。我不知,佛祖为何要我来这遍地尘埃,铜臭泼天的人间,山间菩提,月下清漪,清水无澜,原野如风,世俗之外的场景如此的清宁,安静,润人心扉,比人间好上千倍。

可佛祖却告诉我,人间有一物,胜却至此万年。我不明,佛祖只是摇了摇头,不再相说。只是安慰了一句,切莫入情。

切莫入情,切莫被情伤,切莫为情苦。直到遇了你,我才明白佛祖告诫我恒古不变的真理,如月心事,事与愿违,既入红尘,怎不为情伤,为情苦。

我化为人身,青丝碎发,素衣俊颜,漫无目的的在人间游逛,人间,却是有一些新奇玩意,让人爱不释手,心生兴趣。

我在人间这看看,那瞧瞧,也生得几分欢喜,我且不知,街头巷尾,早已被我的容颜仙姿征服了一座城池,满城花絮,须臾如风。

我初临人世,虽化为一凡人男子,却忘了遮掩容颜,仙姿洋溢,走经之处,卷帘一股桃花暗香,醉了多少行人?

苏堤花莲,清水出尘。我在第一眼望见你的地方正是苏堤断桥头,那一天,天青色烟雨弥漫,纸伞雨滴,似水无涟。我没带伞,也不之伞为何物,在山林里早已习惯了烟雨的沐浴,也不觉凉意滋生。

层云出墨,碧瑶成深。潇潇丝雨染醉了我清爽的发丝,素衣似雨含泪,垂垂欲滴。细雨游离间,青瓦横湿,你撑一把油纸伞,打青石路口缓缓而过,擦临我身旁,把伞别到我身边,为我遮住细雨,轻声说道:细雨无情,公子小心着凉。

我回眸瞥见了你,见你温情缱绻,脉脉含情的眼眸中生出一丝怜惜。白衣如雪翩然,尘埃未染,星眸冷贴剑目,青丝成扎,安然如笑。你的样子,真的很好看,很好看。

那一片刻,我的心里,柔柔的泛起了涟漪,次涟漪之后,勾动起一丝难以平静的波澜。如丝如织,如烟云弥漫,我的心里,桃花溅落,风吹过几朝夙愿,湮灭几世清涟。

我轻轻地拨了拨额前润湿的发丝,转眼低眉,双靥含羞,巧目流转,轻声回道:姑娘,我没事。

我没事,是的,没事,我的心里却如水潮起。而你却对我露齿一笑,如履清风般得温暖顿时弥散心间。你把伞放在我手心里,那一刻肌肤相交的温润感觉,如春风沐草,暖意滋生。我望着那你的轮廓,刀削的轮廓,精致的面目,一阵眩晕。而你,踱步在滚滚红尘,烟雨漫漫中,如风远去,望着你渐远的身影,握了握手心里尚有余温的纸伞,暖意满身。

那一日起,我的心里,有了你的影,我在红尘里漫漫中寻你,只为还你一把纸伞,了一段心愿。我不知,是否对你动了情?不知是否,是期待与你再次相见?青鸟衔情,苍天不负。我终在烟雨漫漫的人间见你寻到,你,还是那样,娇柔如风,白衣如雪。瞥见你的面容时,我灵魂一阵生的悸动。佛祖,我终究,还是过不了情劫。

再次相遇的时刻,在皇宫的琉璃玉华中,你凤袍加身,俨然已经加冕为后,原来,那时,你便是这个人间临驾于平凡人之上的天子之妻。

我苦笑,百味横生。寻了些许时日的,我已经对人世有所了解,你,原来有如此身份。期待的相遇被苍天戏弄,相期如约只是如捕风捉影般,磨难相离。

汝可知,汝已知。你也钟情于我,只盼着有一刻的相见,宫门深锁,你拉着我的手,宁愿倾覆宿命,只愿与我共伴人间。

你说:繁华若君,君若肯一笑,我宁愿不要繁华。

这只负富贵,肯为真情的情话,让我在你的缠绵中沦陷,我也想与你今生,结一段尘缘。可我知,你为皇后,我若与你两人逍遥,如何对得住天子。我虽为妖,可心却向善。

为了你,我回到菩提树前,问佛祖,情为何物?

佛祖摇头,不可渡,不可渡。

我在菩提树下,修了千年,千年的道行却抵不过一世的情长。原来,红尘深锁,切莫入情。原是这般道理。心若蝉联,心若幽兰,一朝相顾,几世情短。

忍着揪心的疼痛,强忍着眼眶晶莹的泪,我让你喝下了忘情水,这一世,忘了我。回人间作一个好皇后,受宠于天子。

而我,这一世,会一直守着你,直到下一世的轮回。

三生石,踏进红尘。菩提里,我求佛百年,不求仙道,只求一世为人。

佛怜我千年道行,不忍我为情所伤,允我喝下忘情水。我却安然拒绝。我怕,我怕,我怕从此,以至于来世,忘记你飘然如雪的身影,忘了你。

佛于是把我千年道行散尽,过往如浮云,许我化为一株桃树,为你摇落桃花,天天月月,日日年年的伴着你。

花间微颤,颤落容颜。卿莫舞,卿不见。卿如旧,卿已忘。

今生,情缘莽莽,烟雨霏霏,我已不乞求与你相恋。

只求,下一世,我再与你了断桃花劫,再与你长相厮守,拱手良缘。

(二)今世,情深缘浅

桃花落尽,碧瑶云开。风起微澜,昏天向晚。

有别千年,千年后,一如今世。我记得你,你可曾记得我。一世轮回,流光谢尽繁华,如约盟誓,终换来对月而望,一场山河永寂。

总是怀念,夜更阑时,一汪濯秀的冷月隐逸云中,淡淡地清照着人间离别,素颜清漪,载着红尘的呓语。落寞得无边无际。寂清的风微透出几许凉薄的萧瑟,轻启窗扉,清泠的蓦然氤氲眸中,搁砚束笔卷画轴,残影淡去,拆几许烟花烂漫,疏弦而过。清天似水,一寂夜色如皋,微琐寒窗,我蘸一笔云瑶为墨,看

着隔世的前尘携同寂寥的夜色,一同隐匿在澄澈的月华中,飘逝而去。三分清寂,两分落寞。那倏然散入零落的诗行,若隐若现,思念如卷。

释然红尘漫漫,素影难重,相思染银屏,别绪总牵萦。谁堪旧曲凄清,纵愁娥敛尽,梦归尘土,也难以释怀我此刻微末的心情。阑干尘事,苍茫无意,寂寞帘栊,空月当痕,那拾阶而入的,无疑是幽幽心尘上一抹惦念的影。

在静然里舒袖,漫展素笺,长风散落纷然的晚烟,往事幽深如清泉,在掌心缀成相思痣,沉寂于岁月的末端,在归去来兮之间,一季的似锦繁花倏忽凋零。

寂寞如斯,婉约间轻掀帘帷,看窗外薄雾氤氲,垂眉听尘,如约深透,拈几许往昔的温柔,听愈行愈远的跫音,凝神恍惚,情愫在冥冥之中跌宕低落,缄约的诺言已羽化成今世绵长的期待,飘忽流动间,蜕化为一翦禅意。

天涯如行书,我浅弄素衣,在夜深人寂,月上珠帘时思如泉涌,不曾安眠。

今世,我俨然把你当成月光下的剪影,常驻我心。为你相思千年后,菩提树也早已化为尘土,一切都归虚无,我愿意为你化为桃花,片片倾向飞舞。

风华月影下,我提笔蘸墨,熠熠心绪化作一地的断章残句,支离破碎。一翦尘缘的影灭,摇落一窗轻澜的往事,在时光的轻纱流霜中,渐行渐远,伤情复伤情。

七夕鹊桥零落鸳鸯,不曾与你把手牵。七夕复昨夕,昨夕似今夕。

经受万丈红尘的磨难,却无法与你共赴,人海漫漫,我剪下青丝一缕,在天地间浮游。历经情劫,难断羁绊,红尘本很浅,只是我入情太深。

经岁月的酝酿,踏落跫跫叠音,纷繁错落的聚散无归。荏苒往复,沧桑流年,似已诉尽一卷凄凉意的漱玉,跌破薄烟迷欢,风情如殇。依依情怀,正如前世,我为情所苦。

三生石与路,未曾踏遍。茫茫红尘,却早已走了一遭。

我在今世的烟雨中迷路,寻你无望。只能把往昔寸薄的回忆放在心间,一如前世的安然。一如前世,我本妖颜。

依稀的记忆淡出,你白衣如雪的身影,那依齿的笑颜,在我遭遇冷雨寒风时,总会带给我淡淡的温暖。

寸缕的清风中,我心如莲,静寂无言。无声中黯然抹去一指流伤,恣意漫舞的飘雪惊扰着前世今生。嫣然写下一纸青花的芸香,让魂牵梦萦的风尘席卷我的相思。

前世,桃花如澜颤落,昨日,桃花满天飞卷,彼时,桃花安然散尽。劫起,劫灭,情深,缘浅。

风华早散,不曾修得相守,空留相思。卿可知,化为桃树,前世是为了你,今世,依旧为你,在茫茫人海里无主且孤独的寻觅。早已在心里中下了你的影子,早已难解相思,一世情长,三生皆短。绿影琉璃,素颜青衣,梦中的方向化为无归的青云。又如,心里摇曳的一纸柔情,在千里烟波的河畔,化为云烟,升起无尽相思。

你看见了吗?天边的一抹孤红,那是我天天年年的等待,岸边的那朔衰草,缠绵的是我如诉如泣的幽怨。天涯海角,你可曾记得我曾经的笑靥,可曾看见我托青鸟寄去的一枝桃花香?

前世,我在佛前苦求,只求今世为人。未料,今世为人,却已寻你不到。天涯相隔,海角为边,我在这一座城里面,你在哪一座城中间?

距离太远,红尘太深,羁绊过浅。是否,只有再等一世,才能凑足三生,方得换来一世情缘。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忱眠。不是思念太浅,只是劫数不够,是吗?

我期盼了一世,又将再等一世,世事轮回,繁华落幕后,终将苍老了谁?

相思千年,缠绵几世。一朝桃花散,何日再复开?

今世,我眼角微深的眼眸,如雪冷却了几度春秋?纵然相思易有,相望难求,也可缱绻一世。若得来世,请卿勿忘,愿与卿执手天涯。

红尘静落,青烟袅尽。菩提树下,茹素如约。我十指紧扣,虔诚的祈求佛祖,再许我一世。

相思千年,一朝桃花散。安然如烟,心事如蓝。来世,芸芸红尘中,你渡我,可愿?

繁花落尽唯美诗句 繁花落尽我心中仍有花落的声音一朵一朵的意思篇五

樱花落尽,仿佛秋天已经末路,池中荷花却盛开了这夏。爱笑的你开始收拾行囊,把这离别的味道也一并打包。总想再带走些什么,想带走那带不走的一切,时间低声叹息。衣袖轻挥,提醒了你那些已经深埋在心,无需泪水来证明。

在这个季节的结尾相识,却在同样季节的开始分离。军训响亮的口号声还在耳边余音,远行的列车声就要响起。

食堂淡淡的免费汤,多久后我们会淡却其中的味道。主楼自习室过往了几分浪漫,哪张课桌留下你的小抄。宿舍已经暗淡了好几间,我透过窗,谁一身酒气摔碎记忆。

武林的树叶琐碎月光,岁月锈蚀了双杠,刻下你的印记。球场的篮筐变得很高,漂亮的假动作,完美跳投,谁在剪接,我在画外沉默。听说生科楼旁的池塘多鱼,我用柳絮作饵,钓起泪湿的曾今。

课堂的点名,再也点不到我们的名,这句可能有些小伤感。可是跷课真的不再属于我们,就连课堂上看的报纸,我也在怀念那味道。

今夜,又有谁在跳慢舞,搂着回忆,寻寻觅觅转转悠悠。

散伙饭,散不尽几许愁,谁在举杯,饮下苦涩,杯落,这一篇章落幕在桌。

相逢荷期,再逢何期?那荷叶闪亮的是荷花的泪,也许是我们心里的酸楚。

月残缺了几分,星光剪碎情人坡,有个女孩在呜咽,谁在静静听,听湿了眼。紫藤花缠绕石柱,翠竹倚着石墙,桃李廊就这样被勾勒,画面暗淡,我们已褪色其中。

青春散场,那些美好慢慢淡出,留下我们独自徘徊,细数当初。

图书馆前的展版换了新颜,我翻开一本书,再合上,忽然发现生活如是,大学已是一本看完的书,轻轻合上,仅此而已。

夜深了,黑得纯粹,我怀念的是,一起走过。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7710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