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规划(汇总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7 18:35:12
乡镇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规划(汇总14篇)
时间:2023-11-27 18:35:12     小编:飞雪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经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写总结时,要注重结尾,做到言简意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里有一些总结的典型例子,供大家学习和借鉴。

乡镇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规划篇一

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全面落实《全民健身条例》,我们举办规模较大体育系列比赛,调动全民健身的积极性。在这几年中,我们经过精心组织,认真筹划,每年利用五一、十一两节,举办全县体育系列比赛,比赛项目包括篮球、乒乓球、象棋、中老年健身展示、自行车骑行等项目,来自全县农村、厂矿、各机关单位、学校不同年龄的'健身爱好者,踊跃参加,达一万余人次,通过比赛激发了人们的斗志,增强了凝聚力,调动了人们参加健身的积极性。每年的8月8日举办全民健身日健身展演活动,每次展演十余个健身项目,这些活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同时也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扎实推进全民组织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我县各单项体育协会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在全民健身中的重要作用,这几年,我们加大培训力度,目前我县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88人,已逐步覆盖到农村、城区各个健身点,指导人们科学健身,带动人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在竞技体育训练工作中坚持“刻苦、创新、突破”,同时深化管理工作。在运动员队伍建设上“保老、突中、出新”下力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同时积极向上级院校输送体育人才。通过教练们的共同努力,近几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参加省、市比赛中,跆拳道、乒乓球项目在各单项比赛中屡创佳绩,在综合运动会中,我县20xx年获xxx市第十二届运动会团体总分第六名,20xx年获xxx市第九届青少年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五名,20xx年获xxx市第十三届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七名。

进一步完善体育设施,投资985万元的东光县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已于20xx年交付使用,项目包括一座建筑面积3037平方米的体育馆和一个有四条200米塑胶跑道,场地中间为小足球场的运动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能为人们提供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器械健身等多个项目的健身。在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中,这些年我县通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和我局利用体彩公益金共为全县近200个村建设安装了体育健身器材,同时我们还为县城两个公园安装了健身路径。通过这几年的体育场地建设,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健身环境,使人们的健身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一、进一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抓好群众性体育活动,把体育健身深入到千家万户,让体育活动在全县广泛开展。

1、举办“五一”“十一”全县体育系列比赛和全民健身日活动。

2、抓好单项体育协会工作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增加社会体育骨干。

二、发挥我县优势,力争竞技体育取得好成绩。

抓好乒乓球、跆拳道等项目的训练,选好苗,保好苗,从实践出发,培养高水平运动员。

1、抓好假期和平常训练日的训练,提高队员技战术水平。

2、组队参加省、市各项体育比赛。

三、加快体育场地建设步伐,努力争取上级资金,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早日建成我县标准公共体育场。继续加强农村体育场地建设,促进体育事业发展。

四、抓好体育彩票工作,加强宣传,努力增加销售网点。

乡镇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规划篇二

《关于支持创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单位的通知》(x卫〔2019〕x号),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政策依据。

社会办养老机构投入使用后,根据实际入住人数,按照不低于每人每月200元的标准给予运营补贴。十三五以来,共发放补助金额2000余万元。

三是大力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1.推进“三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自2018年开始,加快完善我区“三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2019年覆盖率达到60%。截至目前已建成区级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所,街道(乡镇)养老服务中心24所,村(社区)养老服务站28所,到2020年将基本实现全覆盖。2.搭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在城市社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已开通12349“养老服务热线”,为居家老人提供紧急救助、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和精神慰藉等服务。

四是创新特困人员供养机构管理。1.完善工作机制,规范运行管理。及时转发市局关于《xx市失能五保老人集中医养工作指南(2018版)》《xx市入住乡镇卫生院供养失能五保老人综合医保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对乡镇敬老院托管乡镇卫生院进行规范和指导,逐步建立精准甄别、护理服务、医疗保障、财政投入等制度,使托管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目前全区已有23家敬老院完成托管。2.增强医护力量,提升养护水平。探索创新农村敬老院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托管+医养”模式,进一步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3.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设施设备。先后投入1.2亿元,对23家农村敬老院安全设施、医护设备等硬件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改造。

五是推进养老事业发展。十三五以来,累计投入养老资金2亿元,建成养老机构34家,床位数9000张,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44.5张,护理型床位比例32%。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健全完善。高龄津贴实现全覆盖。自2012年起,在全省率先建立高龄津贴普惠制度,对80-84岁、85-99岁及100岁以上的老人分别按100元/人/年、200元/人/年、3600元/人/年的标准发放高龄津贴,六年来,已累计发放资金3000余万元。

二、“十四五”发展重点(一)探索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制度。结合实际需求和财政可承受能力,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依托,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保障特殊困难失能老年人的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将特殊困难失能老年人分类纳入保障范围。完善特殊困难失能老年人兜底性长期照护服务保障政策,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全部实行集中供养,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委托照料服务全面落实。

(二)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体系。在全区范围内基本建成针对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的补贴制度。加快推进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工作,将政府购买服务与满足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相结合,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等老年人服务需求。全面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优化特困老年人救助供养服务,提高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兜底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逐步提高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实现应救尽救,应养尽养。

(三)提升居家社区养老品质。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加快建设分布式、多功能、专业化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补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短板,完善标准体系,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便捷性。逐步提高社区助餐、助洁、助浴、助行等服务覆盖率。全面建立居家社区探访制度,特殊困难老年人均能有效得到社区帮扶(四)强化养老机构服务能力。强化公办养老机构保障作用。进一步明确公办养老机构“兜底线、保基本”职能定位。积极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制,健全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制度。大力发展民办养老机构。逐步形成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的养老服务格局。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养老机构,落实同等优惠政策。提高对护理型、连锁型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促进农村养老服务提质升级。

(五)促进农村养老服务提质升级。全面提升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全面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机制和基本制度,初步形成关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养老机构的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的设施设备,使其具备医养结合、社区日间照料和上门服务功能。

(六)加快护理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鼓励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医疗护理专业毕业生到养老服务机构就业。二是加大养老服务护理人员培训力度,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培养养老服务人才,提高养老服务护理人员专业化水平。

乡镇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规划篇三

在“十三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我局紧抓落实全国、自治区、贺州市关于信访工作的安排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全县重点中心工作,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以“扛起责任、压实担子、解决问题”为核心,深入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着力打造“阳光信访、法治信访、责任信访”,持续打好信访矛盾化解攻坚战,下大气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整体信访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2016年我县获得国家信访局颁发的信访“三无县区”,为维护全县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就我局2020年信访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0年工作基本情况。

共接待群众集体访8批92人次,与去年10批106人次同比分别降低了20%和13%。今年上级交办件20件,到期应结案18件,目前已办结18件,到期结案率100%,其中实体性办结7件(xxx、xxx、xxx、xxx、xxx、唐彦文、奉茂玉)。信访复查收到材料件18件,受理7件,均按时办结。出具不予受理11件。全县进京赴邕上访批次统计,全县群众赴邕上访11批15人,与去年同比18批29人次分别降低了39%和48%,其中赴邕越级上访2批3人次,与去年同比1批1人次分别提高了100%和200%。全县进京非访0批0人次,全县群众进京上访3批3人(2020-08-12杨冬、2020-09-18全翠群、林家凡进京访),与去年5批5人次同比分别降低了40%和40%,进京越级上访1批1人次(杨冬被信访系统认定为越级访),与去年1批1人次一致。12345政府服务热线收到上级转送工单493件,到期应办结493件,已办结486件,到期办结率100%,正在处理中7件。

二、进一步健全完善县级领导接访、约访、下访和领导包案机制。

1、领导接访。每年年初由县委办、政府办印发年度领导接访活动安排通知,每周指定一名县级领导到信访接待大厅接待来访群众,信访局每周向县级领导递送接访提示卡,并在信访接待大厅公示每周接访领导姓名、职务、分工。2、领导包案。由县委、县政府对自治区、市交办案件和全县梳理排查出的重点矛盾纠纷逐案落实县级包案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求各包案领导要“亲自研究案情、亲自协调处理、亲自督办落实”,责任单位要“包方案制定、包调处化解、包教育稳控、包息诉罢访”。通过领导包案、领导接访,切实解决了一批关系群众切实利益的合理诉求,化解清理了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和信访积案,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

我县县委、县人民政府一直以来十分重视信访维稳工作,并将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为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提供了可靠保证。针对我县在社会稳定中存在的一些不稳定因素,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县紧紧围绕中央5号文件和三个《意见》结合实际进行了认真的研究部署。“十三五”期间,县委、县人民政府组织召开了多次全县性的信访维稳工作会议,在自治区、全国“两会”、清明节、端午节期间对全县的信访工作形势现状进行分析,对全县的信访稳定工作进行周密安排和部署。县委、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还利用各种大型会议强调做好信访维稳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解决好群众的合理诉求,做好稳定一方的工作。县分管领导经常过问和了解信访工作情况,听取信访工作情况汇报和督促检查信访工作,要求信访局要切实注意信访动态,增强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深入开展排查摸底工作,全力化解矛盾纠纷。

我县坚持以“抓源头、常预防”为工作重点,认真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和化解工作,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以经常性排查为主,定期排查,集中排查,重点排查,敏感时期特殊排查相结合,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积极主动开展全覆盖、无疏漏的排查,切实把本辖区的信访问题底数摸清、原因查明。对重点人员、重点问题和敏感问题,进行重点排查、梳理,建立台帐,对重复访、越级访、集体访和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信访隐患,进行分类排查,及时跟踪稳控。严格落实了调处责任,对在敏感时期有可能赴邕进京上访的重点人员和有可能参与其它地区进行串联上访的重点人员,逐个落实了教育稳控措施。

五、积极充分做好信访案件查办工作,加大信访信息工作力度。

领导带头轮流在岗带班,其他干部轮流值班,随时接待群众来访;

严格落实零报告制度,重大信息随时上报,密切掌握重点利益诉求群体和重点人员的动态,及时收集上报各类情报信息。发现重大问题,县主要领导及时召集相关部门的人员进行分析研判,作出决策,真正做到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

六、积极办理重点信访事项,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关系。

我县高度重视重点信访事项化解工作,加大调处化解工作,把化解信访积案信访事项当作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好抓实。

(一)上级交办积案化解情况。

市级交办5件(xxx、xxx、xxx、xxx、xxx),其中实体性办结4件(xxx、xxx、xxx、xxx),实体性办结率80%。

市级交办的5件有4件均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保证不再因此事上访,并自愿签订了《息访息诉承诺书》。xxx信访事项,由于xxx与董大金邻里关系处理不好,矛盾很大,多次协调无果,且xxx一定要扩宽路面再硬化道路,对在原基础上硬化道路不认可。

给其回复才觉得公平公正。

(二)依法处置一批在信访活动中的违法人员。

宋启和与程群英夫妇是xx瑶族自治县的老上访户,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不断向各级党委政府提出各种诉求。宋启和信访事项,贺州市政府已作出信访复核意见,自治区信访局多次网上并实地督办,我县组织召开了信访公开评议会,7名评议员均不认可其诉求。该事项已穷尽信访程序,但宋启和始终不服,不断变换诉求,持续不断上访。2019年以来宋启和夫妇经常采取到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信访局静坐、闹访的形式,给属地政府施加压力,现宋启和夫妇于2020年10月14日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办理中。

七、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十三五”期间,我局在信访工作方面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全县的社会稳定做出积极的贡献,但是面对信访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问题。

一是“四大纠纷”、库区移民、复退军人、征地拆迁、环境保护、企业改制、社会保障、涉法涉诉等等,依然是信访的重点群体。

二是受外界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县信访群体不断增多。如:野生动物养殖户、“三线建设”人员等。

三是重复访、缠访、滥访、越级访等上访现象时有发生,个别信访群众以赴邕进京上访相要挟,给当地党委、政府施加压力。如:莫桂生、全玉宝、唐玉英、麦峰等人。

四是环境保护问题逐渐增多,一些污染企业被拆迁或关闭,要求政府赔偿,有越级上访行为。

五是群众的法律意识不够强,普法教育仍存在薄弱环节。群众一旦发生矛盾或纠纷,不愿通过法律途径予以解决,而是寻求信访渠道解决,存在“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的思想,不少法院已终审判决的案件仍然到党委、政府上访。

八、2021年工作计划。

我县将继续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大局意识,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以建设“工作一流,群众满意”信访部门为目标,在党成立100周年和建国72周年期间,继续开展“大排查、大接访、大调解、大防控”活动,突出重点,创新方法,扎实做好信访工作,把上访群众吸附在基层和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减少赴邕进京非正常上访,为xx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扎实有效地开展党政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一是坚持每月安排一到两名县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轮流坐班接访,听取群众诉求,化解难题。二是坚持县、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及县直有关单位领导到一线下访,着力解决初信初访问题和非正常上访问题,有效控制信访“增量”。三是进一步明确县领导及有关乡镇、部门重大矛盾纠纷包案责任制,重点做好重信重访问题,做到信访案件案案有人办,责任要分工、风险要分担,件件有人管,事事有结果。

2、在全县范围内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整合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采取有效办法和工作措施,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县社会和谐稳定的信访突出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实现xx科学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3、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信访工作原则,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对群众的合理诉求,各职能部门要按照有关政策和规定予以妥善解决。

4、加大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力度,对于重大信访问题,及时成立专项工作小组,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好调处工作,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5、加大重点信访事项化解力度,化解一批重点信访事项,减少非访情况。

6、对于信访人员中的无理上访、闹访、缠访者,有关部门要依法予以及时处置。

7、涉及多个部门共同办理的信访事项,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与配合,积极主动进行调处,使信访事项得到妥善解决。

工作总结。

(一)2016年以来工作基本情况。

经过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信访渠道进一步畅通,大信访格局逐步形成,人民群众依法信访意识不断增强,接待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依法有序进行,全县继续保持社会稳定。自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28日止,县信访局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来电880批(件)。其中来访749批2894人次,共接待群众集体访120批1488人次,2016年以来信访局信访立案交办件86件,到期应结案86件,目前已办结86件,到期结案率100%。

各级“两会”、70周年大庆、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期间,我县无赴邕进京非访情况。

(二)继续做好领导接访下访活动。

2016年以来,县领导阅批信访件77件,我县共有县领导148人次参与接访、下访活动,共接待来访群众164批445人次,立案交办51件,当场答复和转办信访件113件,通过干部接访、下访解决和化解了一批信访疑难案件。律师陪同县领导接访15次,律师参加听证评议会1次。

(三)积极办理重点信访事项,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关系。

我县高度重视重点信访事项化解工作,加大调处化解工作,把化解信访积案信访事项当作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好抓实。2016年以来自治区、市信访联席办交办我县69件,我县按照上级要求落实了县包案领导和责任单位,明确了责任人,要求乡镇和部门成立了化解领导小组,各责任单位采取有力措施,制定信访事项化解方案。按照“以化解矛盾、息诉息访为目标”的要求,各乡镇各部门积极办理,目前,还剩余2020年交办的2件未办结。2019年中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组转送信访件56件,目前已办结56件,办结率100%。

(四)做好网上信访工作。

通过宣传引导,将网上信访打造成信访主渠道;

以五个“百分百”要求,推动信访举报事结环闭;

广西综合信访管理系统收到上级转送和本级网信586件,及时受理586件,受理率100%,到期应办结580件,已办结580件,办结率100%。我局加强新时代信访形势分析研判,着力推动解决群众诉求问题。开拓创新,注意工作方式方法,用心用情做好信访工作,加大对信访案件的协调督办力度,加强与部门沟通协调,推动全县信访工作再上新台阶。

(五)举行听证评议情况。为切实维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推动信访事项依法解决,增强信访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我县于2019年11月14日上午在信访局会议室召开宋启和信访事项听证、评议会。信访人宋启和夫妇以及其子女等7人,县水库和易地搬迁移民安置中心、莲山镇政府、县公安局、县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到会,吉山村村干部、村民代表、小组长等10余人参加旁听。会上,主持人介绍了信访人的基本情况,公布了听证、评议事由。信访人和相关责任方就信访事项作陈述并提供相关证据,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社会团体负责人等7位评议员组成的评议团认真听取双方陈述后进行了询问和投票表决,经过评议,七名评议员均不同意信访人要求搬回莲山镇吉山村的诉求。在评议结果书上,宋启和拒绝签字。

此次听证、评方会程序严格遵循《信访条例》有关规定,确保了公平、公正、公开,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六)做好信访事项复查工作。

按照《信访条例》规定,实行信访事项三级终结制,信访人拿到信访答复后,在一个月内可以申请信访复查,有权的部门要求在一个月内给予信访人信访复查意见书。2016年以来信访局收受理复查申请52件,到期应结案51件,目前已办结51件,到期结案率100%。

(七)信访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完成。

2019年年已完成群众信访服务中心(站、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已建成县级信访服务中心并于2019年5月20日搬入新办公楼。改善了县、乡镇和村级信访部门的办公条件。

如下:

(一)持续深化信访工作和制度改革。

一是继续强化规范网上信访基础业务工作,组织各乡镇、各信访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信访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进一步规范网上信访办理程序,提高工作实效。二是深入推进网上信访代理工作,拓宽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发挥网上信访快速、便捷、高效优势,引导群众通过网络理性反映诉求,降低信访成本,规范信访秩序,推动信访事项依法、快速、妥善处理,努力形成“信访网上投、事项网上办、结果网上评、问题网上督、形势网上判”的工作格局。全面配备精干工作力量,配齐代理场所、电脑等硬件设施,对全县的网上信访代理人员进行专题培训,积极引导群众由“走访”向“网访”转变。

(二)夯实责任,强化督查督办力度。

“十四五”期间,我局将紧紧围绕群众信访事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和“事要解决”、“案结事了”的要求,把督查督办工作作为解决信访问题的重要环节来抓,抓办理、抓落实,坚持以“三到位一处理”为工作原则,督促责任单位限期妥善化解群众反映信访事项。

(三)继续加大宣传引导。

教育。

力度,全面规范信访秩序。

进一步规范信访秩序,把引导群众依法信访作为一项重点。

工作。

来抓。通过一手抓宣传教育工作,一手抓依法打击,来有效规范信访秩序。通过下乡、进社区组织现场宣传,在电视、期刊等新闻媒体上加载宣传内容等形式,对信访规范和“诉访分离”政策进行大力宣传,引导涉法涉诉上访老户通过司法渠道解决问题。

乡镇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规划篇四

“十三五”期间,全区上下紧紧围绕“两个健康”先行区战略目标,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提升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水平,推进全区安全生产状况持续好转。

1.事故压降成效明显。“十三五”期间,全区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较“十二五”时期大幅度下降,总体形势趋于持续稳定好转。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2016和2019年分别为0.0616和0.0182,降幅为70.5%,均低于“十三五”规划的控制值0.07。

2.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出台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系列文件,将全区党政部门安全生产职责写入三定方案。区级应急管理机构改革工作顺利完成。完成多个部门的应急预案以及多重预案体系。着力构建了具有瓯海特色的“1+x”专业委员会制度。

3.基础短板不断夯实。“十三五”期间先后完成10244个合用出租房改造、13786户危旧房排查;城乡危旧房治理率达到100%,山塘水库排涝工程完成率达118%。提升公路安全改造60公里,省和区级安全隐患整治8处,地质隐患点整治工程6处。共建成应急避灾安置场所189处,且区级避灾安置场所的规范化建设已经全部完成。

4.监管效能持续优化。“十三五”期间共排查整治“厂中厂”企业逾8000家(次),摸排整治在册的“三场所三企业”超过2000家(次)。排查隐患超过50000处,且整治率达到99%。“十三五”期间大力推进执法监管力度,年均立案查处的企业超过200家,罚款数额均超过500万元。

5.应急救援日渐成熟。推进1个总体应急预案和40个区级预案修编工作。建立起23支三防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其中包括15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完善应急物资统一调拨机制。组织区级应急演练4场次,参演人数400余人次;各镇街(开发区)管辖内企业开展应急演练3640场次,参演人数17万余人次。

6.数据治理稳步提升。首创“安监云”平台并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创新实施“安全生产云培训”等八大“云”系列监管模式。中介机构云服务开创了为企业提供优质安全服务的平台,目前社会化已经覆盖全区80%企业,排查治理隐患超过40000条,位居全市第一,并得到冯飞副省长的批示。基于“浙政钉”创造性的实行“一次不跑”,打造人、财、物的数字化管控模式,实现各项审批“掌上办”。

7.安全宣传亮点纷呈。运用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和瓯海区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等融媒体平台,推进了安全生产月、“8·5”安全日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通过建立全国首家企业资助儿童宣教基地、全省首家成人平安教育馆、全温州最大安全文化主题公园等系列措施为“七进”宣教创建多个文化示范点。积极组建队伍参加或者承办温州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七进七赛”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应急小瓯”和“应急小海”等系列瓯海应急品牌相继亮相。

8.防汛防台扎实推进。完善防汛防台组织机构,厘清防汛防台救灾工作职责边界。落实各级防汛责任人,告知防汛工作职责,督促责任人尽责履职。年均防汛安全大检查10次,并监督落实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到位。不断夯实防汛基层基础,完成261个建制村的防汛防台形势图,并进行全面梳理、每年更新。

9.森林安全不断向好。积极推进“引水上山以水灭火”的灭火新模式,共建设森林消防蓄水桶110个。补充和更新专职森林消防队和镇街物资装备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建立数字化护林员定位管理系统。森林火灾形势不断向好,十三五期间,保持发生起数年均下降百分之十五。

“十三五”期间不足及短板:

1.企业安全生产问题仍然突出。全区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存在共性问题,企业所处环境混乱、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企业员工安全意识淡薄,违章搭建占用消防通道等现象依然存在。

2.风险防控体系科技赋能不足。应急科技创新基础薄弱、成果转化率不高,应急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滞后,难以支撑风险防控创新发展带来的挑战。

1.建成瓯海区“智慧应急一张图”

瓯海区“智慧应急一张图”工程在本年度完成了从招标到建设再到验收使用的全过程生命周期。平台打通了应急、水利、交通、住建、农业农村等20多个部门现有系统或数据库。为后续应急指挥、应急调度和应急资源的掌控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2.推进重点领域三年行动计划。

自全省全面开展推进重点领域三年行动计划以来,瓯海区结合本区实际,积极开展多次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在危险化学品、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危险废物、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以强大的力度着力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较大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为瓯海区打造“重要窗口”提供最强有力的保障。

3.抗击疫情瓯海应急勇敢行动。

4.全面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开启“云课堂”传播安全生产知识运用瓯海应急卡通动漫形象“应急小瓯”、“应急小海”讲安全,推出“拿案说事”h5系列漫画,线推上广“行业微剧”系列片;以“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为主题开展第19个安全生产月活动。以“云培训”为抓手,全面开展线上线下百万员工培训。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我区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是我区在浙江建设“重要窗口”中彰显瓯海作为的成果示范期。谋划“十四五”期间的发展计划和2021年瓯海应急管理工作思路对护航“重要窗口”和践行“八八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1.深化数字应急管理。

以瓯海区“智慧应急一张图平台”为依托,加快应急平台系统建设,推进应急指挥技术支撑系统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一步整合各层级、各有关单位的应急资源,建立完善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储备、应急避难场所、大型应急装备和设备、风险源信息等基础数据库。

2.强化基层应急管理。

推动基层应急管理执法力量建设。从资金、政策等方面予以保障充实区、镇街(开发区)、村社等多级安全监管执法人员。加强基层应急设施建设。基层单位要配备和储备消防、卫生、监控、供电自救互救等方面的应急设施和物资。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区群众的储备意识,根据需要储备相应的应急物资。

3.整合应急物流体系。

建设应急物资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整合原材料供应、生产、公路铁水空运输线路、流动资金、潘桥物流枢纽网络、运力等资源信息,促进物流供应链协同。建立吸纳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公众参与物流工作的平台,构建社会自救物流信息平台,增强多方共救能力,提升救灾、救助服务水平。

4.开展自然灾害普查。

开展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等风险要素全面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查明城市综合抗灾能力。全面调查掌握风险要素信息,实施重点隐患排查,开展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调查,开展多尺度区域风险评估。

5.发展应急服务产业。

围绕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与预警、隐患排查与治理救援服务等领域,建立覆盖全市的应急服务站。吸纳风险评估、社会化服务、应急救援等企业入驻站内。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在培训,共育人才等方面的合作,为服务站输入最新鲜的血液,加速各类型应急服务企业的成长。

6.提升全民应急素养。

线上结合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开展安全宣教工作,根据受众需求不同,分类别、分行业、分区域、分时段、分人群,精准开展培训宣传工作,提升全民安全职业素养;线下大力开展以安全教育场馆、体验基地、安全文化走廊等为主体的宣教基地建设、文化阵地建设,打造由政府引导,基层和企业跟进的瓯海安全生产宣教模式。

7.推进重点领域整治。

加大对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城市建设等重点行业领域的整治,制定针对性整治方案,全面建设各重大领域管控体系,在规划引领、标准规范、科技兴安、源头治理等方面实现全面覆盖,全面提升各重点领域安全水平。

8.加强森林防火监控。

针对本区林地连片、分布广等特点,布设森林智能化监测探头及视频监控系统等设备,增强森林监测预警能力;完善林区消防蓄水池基础设施建设,配置适合森林火灾扑救的设备,增强森林火灾扑救能力。

1.推进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区建设。

以城市安全风险评估试点工作为基础,进一步夯实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基础,不断完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标准体系,有效评估各类安全风险,深入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切实增强重大安全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全面提升城市安全风险防控水平并推动瓯海建设成为国家级安全发展示范区。

2.实施全面自然灾害风险普查。

成立自然灾害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并遴选相关工作人员,以应急管理局为牵头部门联合资规、水利、气象、住建等部门开展对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海洋灾害、森林和草原火灾等类型自然灾害的风险普查。

3.开展应急产业发展相关培育。

加快形成系列化、成套化应急产品解决方案,推动应急产业发展。提升应急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拓展应急服务新类型,促进应急服务向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发展。完善应急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支持,补齐应急产业保障供给短板。

4.进行重点行业领域整治提升。

针对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突出违法行为,务实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对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城市建设、市政公用设施、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的专项整治。

5.推进防灾减灾预警能力建设。

深化瓯海区“智慧应急一张图”平台建设,整合各有关部门资源,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预警体系。加快推进灾害事故监测站网建设,逐步实现江河洪水、山洪、台风、暴雨、内涝、地震、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和危险化学品、消防、道路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等事故风险的实时综合监测。

6.落实执法装备全面保障配备。

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配齐执法记录仪、便携式检测仪、移动执法终端等执法专用装备。按规定配备必要的执法执勤车辆和应急保障车辆。

7.提升复合宣传教育培训力量。

培养一支“懂安全、会培训、能宣传”覆盖企业员工、网格员、志愿者、专家团体等全方位立体化宣教队伍。创新宣传形式,依托“安监云”平台,开展基础群众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利用网络学**台,开发应急安全教育课程,加快安全培训管理信息化建设,编制安全培训信息管理数据标准,开发安全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安全培训优质资源数据共享。

乡镇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规划篇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2016年以来,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为引领,紧紧围绕既定的发展战略和制定的工作目标,以发展社会经济为主线,以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民生政策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努力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全镇呈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x镇立足区位优势、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方式、凝聚内生动力,农业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调优产业结构,培育富民产业,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认真贯彻落实历年***一号文件精神,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全镇已流转土地x万多亩,坚持把蔬菜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以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种植各类蔬菜x多亩,种植中药材近千亩,大棚西瓜种植x多亩,小麦良种繁育x多亩,牲畜存栏x万头,渔业养殖水面x多亩。探索发展集中连片、规模高效的新兴产业经营模式,集约化生产效应凸显,全镇多元富民产业发展格局日趋完善。

二、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着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一是制定实施了《x镇工业发展实施方案》《x镇工业发展奖补细则》;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x镇进驻规模企业有x水泥制品有限公司、x纺织品有限公司、x纺织品有限公司、x有限公司、x县x纺织有限公司,年产值近x亿元。二是积极打造x高速出入口轻工业板块,大力发展以“x纺织”“x纺织”“x纺织”为核心的纺织制造产业,成为镇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三是加快招商引资步伐,目前我镇共完成招商引资近x亿元,其x塑业投资x万元正在有序建设;投资x余万元的x宇耀纺织品有限公司已经建成,正在运营。

三、攻坚克难,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明显。

我镇脱贫攻坚工作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关键指标,依托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贫、危房改造、社会保障兜底、基础设施建设等“十大工程”建设为抓手,创新工作思路,突出重点、多措并举,认真组织实施脱贫攻坚各类工程,扎实有效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全镇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x户x人,2015年,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回头看后,建档立卡贫困户x户,贫困人口x人。2014年脱贫x户x人;2015年脱贫x户x人;2016年脱贫x户x人,x村、x村出列;2017年脱贫x户,x人;2018年脱贫x户x人,贫困村x村顺利出列。2019年拟脱贫x人,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同全省、全国一道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和谐发展。

卫生健康工作成绩显著:五年来,x镇卫生健康工作均达到或超过既定目标,计划生育自2016年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以来,在努力提升人口素质和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年出生率达x‰;奖励扶助政策落到实处,做到应享尽享;婚检、孕检、基因检测等各项工作均都能按照县要求的如期完成。卫生工作按照既定工作目标,争创“群众满意医院”,基本完成上级下达各项任务。稳步推进医改工作,积极进行医疗改革,使老百姓得到更大的实惠;逐步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家庭签约服务项目,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x人,家庭签约人次x人,其中贫困人口签约x人,办理慢性病本x人,全部进行了管理;做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认真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国家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均在x%以上,全面实现了孕产妇管理和儿童系统管理;加强乡村一体化工作,投资x余万元全部建成“规范化乡村卫生室”,各卫生室配置了水冲式厕所,改善了卫生室环境,引进执业(助理)医师x人,进一步提高卫生室医疗服务水平。

社保任务圆满完成: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狠抓社会保障、劳动监察、就业扶贫等民生工程在我镇的落实。每年养老保险缴费率达100%,到龄人员信息采集完成任务数100%,全民参保任务达100%,就业脱贫全部实现百分之百帮扶,百分之百就业。社保所组织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各x次,培训人数达x人,x人实现成功创业,申请创业补贴x人,共计x万元。创办就业扶贫驿站x处,建成x处,现已吸纳就业贫困户x余人,并且全部签订劳动合同。

民政工作落实到位:落实低保工作,维护了我镇的社会稳定,使扶贫户、困难户的生活得到了救济和保障,目前我镇农村低保户x户,x人,其中扶贫户有x户x人,城市低保x户,x人,政策全部落实到位。优抚工作:已为我镇优抚对象x人,享受60周岁退役士兵补贴的x人做好登记造册和抚恤金发放工作。临时救助工作:我镇共救助完成因病因灾人员x户,给予每户x-x元不等的救助金,确保临时救助资金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我镇80周岁以上老年人x人已逐人登记造册,每人每年x元高龄补贴已发放到位。x位百岁老人,每人每年x元的长寿保健费也已享受。为x位特困供养对象,按时发放五保金,确保五保老人生活无忧。认真落实殡改工作,同时对死亡人员的火花费用进行补助。

教育工作质量提升:坚持育人为本,不断优化教育结构,致力改善办学条件,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全镇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学前教育不断发展、义务教育趋于均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安全管理规范有序。

文化服务体系日渐完善: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吸纳社会志愿者队伍,引领群众参与各类赛事节庆活动。对全镇x个镇级、x个村级文化中心完善配套设施,落实人员管理、资金配套、队伍建设、活动开展、资料完善等措施,确保文化中心发挥社会效益,真正服务群众。2019年4月3日,x县文化东部协作区双基运营现场会在我镇x村综合文化中心召开。

五、完善基层党建,服务中心工作。

以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解决问题,提高服务水平。一是镇村完善x个便民服务中心,严格落实《x镇关于加强村室建设提高便民服务工作水平实施意见》,实行全程代理,深受群众好评。二是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创建工作,站东村、洪河村成功创建五星级基层党组织,其余x村均顺利通过基层党组织标准化验收;三是做好镇村干部量化考核工作,按照月考核、年评比的原则,对镇村干部进行量化考核,进一步激发了镇村全体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四是在脱贫攻坚、扫h除e和秸秆禁烧工作中开展无职党员评先评优活动,通过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充分发挥无职党员在脱贫攻坚、扫黑除恶和秸秆禁烧工作中的作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基础社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二是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较大。三是社会矛盾较多,维护稳定的形势仍然严峻。四是少数党员干部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适应不了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等。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逐步解决。

新时代,新征程。2021至2025年,x镇将抓住“弯道赶超”的新机遇,实现跨越大发展。x镇党委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思维方式,汇聚兴镇富民力量,到2025年,将x镇建设成为“生态x、文明x、和谐x”。

一、指导思想。

x镇党委政府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二中、三中***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和改善民生、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作为核心目标,激发x发展的内生动力,提高社会生产发展水平。

二、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x%,到2025年gdp达到x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x%,到2025年地方财政收入实现x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x%,到2025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x元;农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加快发展教育。幼儿入托、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不断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教育教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依托“双基”工程建设,保障群众生活便利,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统筹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完成各村卫生室改造。提高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落实计生政策,开展民政、扶贫、社会救济工作,保障民生。

三、“十四五”战略重点。

“十四五”时期我镇发展的战略重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进一步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规划布局,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支撑。坚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条件改善和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转变,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坚持完善和创新乡村振兴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土地流转,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推广农业低碳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加强生态建设,推进农村节能减排,保护农村环境。在乡村振兴建设上取得新亮点,为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生态x、文明x、和谐x”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全力抓好招商引资。继续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做好招商引资基础工作。坚持“三不原则”大力开展领导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创新推动产业招商、全民招商、精准招商,特别是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做好招商工作,吸引他们中的优秀者返乡创业,力争在招大引强上取得新突破。加大金融招商力度,推动村镇银行和网点建设工作。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建设标准化厂房,实施“筑巢引凤工程”,提高服务水平,通过招商引资,规范入园企业投资量,推动聚集区产业全面升级。三是加快产业园建设。打造具有村级集体经济示范带动作用的小微产业园。聚集区集生产、加工、网络营销、农家乐为一体,以规范化管理和规模化种植的形式,全面提高种植效益,集中优势资源和技术力量,进行市场化经营,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十四五”期间,脱贫攻坚工作基本结束,我镇脱贫攻坚工作紧紧围绕***和省、市、县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脱贫攻坚目标和现行扶贫标准,突出问题导向,下足绣花功夫,持续巩固我镇脱贫成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社保工作惠及全民:加强培训,提高我镇劳动力素质。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积极争开展特色培训和对口培训,把用工需求与培训衔接起来,通过就业指导、技能培训、考核发证、推荐上岗等方式,实行先培训后输出。既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又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稳定和提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规范管理,完善服务,抓好典型,搞好示范。将严格按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程序,合理引导劳动力流动,杜绝民工盲目外出、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加大外出务工人员致富典型的宣传力度,使他们尽快加入劳务输出的行列,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养老保险继续加大宣传,让符合条件的人员全部参保,享受国家各项优惠政策。

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全力提高办学品位和水平,基本构建起布局合理、乡村教育均衡发展、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信息化程度高的现代教育体系,教育发展整体水平比“十三五”期间有明显提高,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奋斗目标,促进全镇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凸显科技兴镇力量。优势产业实现技术上的跨越发展,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推动农业增产增效和技术水平整体提升,推动优势资源的产业化技术开发,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取得实效。全镇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建设一批与我镇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设施,建立完善技术标准体系与技术支撑体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实用技术推广与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

提高卫生健康水平:计划生育工作依然坚持“三个不变”,推动“三个转变”,确保“三个到位”。全面提升人口素质和数量,切实把计划生育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实施卫生院综合楼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卫生院硬件设施建设;以创建等级卫生院为契机,提升卫生院服务能力,争取2020年创建二级医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逐步更新医疗设备;继续推进开展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助力脱贫攻坚,开展健康教育,高血压,糖尿病和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提高群众先防病后治病的意识;通过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村卫生室人员流动机制,不断提高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方便人民群众就医;进一步加强完善农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基本消除农民家庭“因病致贫、返贫”现象。

严格落实民生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依托镇养老服务中心,村级养老服务站,确保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全方位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建立和完善救灾救济、社会福利工作机制。规范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低保工作的透明化、规范化,维护社会稳定。严格落实特困供养政策,确保特困供养老人吃好、穿暖、居住环境优美、有病及时医治。推进殡改工作再上新台阶,提倡新型丧葬形式,移风易俗,厚养薄葬。

办好文化服务大众。我镇将认真落实新时代社会实践所的运营机制,申报新建民俗农耕文化博物馆,开展实景展览,发挥特色优势。指导督促各村举办群众性乒乓球、篮球、拔河、掼蛋、象棋、广场舞等一系列文体活动,把免费开放和举办活动纳入村级工作考评,推进全镇文化事业的更好发展。

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县委关于基层党建工作部署,以“党建+”为引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环节,持续用力推进,努力提高基层党建质量,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x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一是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二是在村党支部设置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无职党员的管理,充分发挥无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三会一课”、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制度落实。三是完善镇村三级量化管理考核机制,加强镇村干部量化考核管理。严格镇、村干部行为规范,按照镇、村干部量化管理方案做好日常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村为主”管理工作机制,加大工作督查力度,促进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学习贯彻落实******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x重要讲话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抓重点、提质量、增动能、强基础,实现x镇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产业兴旺大发展。打造产业扶贫升级版,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土地开发复垦,加快休闲农业发展,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生态宜居新农村。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打造基础设施健全、生态宜居的示范村,培育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重点示范村。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工程,全面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构建乡村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实施医疗、卫生、养老、义务教育服务体系提质增量工程。乡风文明促和谐。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快推进农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开展“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开展好公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治理婚丧陋习、天价彩礼、老无所养等不良社会风气。乡村治理显成效。推进农村基层依法治理,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加强乡村交通、消防、公共卫生等公共安全事件易发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加快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建设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平安家庭。生活富裕奔小康。加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乡风文明,社会风尚良好,让百姓住的安心,吃的放心,过得舒心,玩得开心,实现乡村环境美、生活富、百姓乐的和谐统一。

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强化服务职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科学管理,提高决策水平,用制度管人,规范行为。积极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接受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让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实现x镇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乡镇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规划篇六

近五年来,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在州应急管理局的精心指导下,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和“底线”思维,不断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三项要求,进一步强化领导,落实责任,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夯实基层基础,狠抓安全宣传教育,大力实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全面开展高危行业专项整治、始终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坚决纠正安全生产损害群众利益行为,连续多年实现了无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现将我局“十三五”期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为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工作任务,我局从以下几个方面抓细抓实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

一是进一步强化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分解与落实。通过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等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县、镇、村、组等四级安全监管网络,进一步把安全生产责任分解落实到各级各部门,形成全社会人人有安全生产责任,人人参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的工作氛围。

二是进一步夯实了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十三五”期间,我局全面推进省级安全生产示范创建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镇等成功创建省级安全生产示范镇;2019年**镇居委会成功创建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县7镇都完成创建州级安全生产示范镇工作任务;各行政村按照要求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示范村创建工作。机构改革前,加大基层安全监管执法力量,各镇安全生产服务站人员配齐配强,根据委托执法权限能全面胜任各镇安全监管执法工作,逐步形成应急系统选贤任能干部提拔机制。解决了办公场所,新增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局二级机构,副科级事业单位))。

三是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完善安全生产打非治违长效工作机制,结合安全监管“强执法防事故”工作,始终保持安全生产打非治违高压态势。大力开展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职业卫生、消防、道路交通等高危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做到常打常治,确保高危行业安全有序运转。坚持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领导干部带队检查安全生产,通过全面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有效防范和治理事故隐患,防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企业严格按照“五落实五到位”要求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自觉开展高危企业安全生产隐患自查自改月报工作,通过自查自纠,整治隐患,把安全生产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从而实现安全生产防控事故的工作目标。

四是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教育视频“七进”等宣传教育活动,把安全生产知识和警示教育案例送入机关、村寨、企业、学校等单位,深入民心,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营造浓厚的安全发展氛围。全面开展安全教育培训。通过上“安全生产第一课”、系统执法人员培训、企业“三项岗位人员”培训、“四主两员”培训等一系列培训,切实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系统执法人员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监管能力。

五是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通过争项目,打基础,逐步提升安全监管能力。2018年底完成县应急管控平台项目建设,实现与省应急管理厅、州应急管理局对接工作。完成网上监管执法系统、oa办公系统、高清会议系统等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要求系统执法人员人人能够进入全省应急管理执法系统进行网上执法信息录入,确保监管执法的公正、公平和严肃性;加强oa办公系统培训和使用,确保局机关干部人人都能使用oa办公系统;目前高清会议系统和应急指挥调度系统正常运行(与应急管理部、省应急管理厅和州应急管理局对接)。

六是进一步提升隐患排查治理和应急救援能力。“十三五”期间,大力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工作和“强执法防事故”工作,认真落实隐患整改“一单四制”要求,强化综合监管,狠抓工作落实,有效防范和遏制生产安全事故,促进了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完成《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县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6个专项预案编制工作,按照要求,每年在直管行业企业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工作,应急救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十三五”期间,我局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机构改革后,多职能融合的应急管理工作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在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对新职责、新工作全面理解不透;“懂应急、会应急、能应急”的服务本领、知识欠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切实增强抓好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觉性,扎实工作,以抓铁留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把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做细做实,促进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一)总体要求。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贾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精神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应急队伍能力建设,统筹推进自然灾害防治,持续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年”和“强执法防事故”活动,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工作目标。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始终贯穿于应急管理工作全过程,实现“一杜绝、双下降”目标,即坚决杜绝安全生产类和自然灾害类导致较大人员伤亡事故、有效防范和减少一般安全事故,实现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双下降”,着力控制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三)重点工作和措施。

一是通过开展集中宣传教育、举办领导干部培训班、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等方式,全系统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

二是全力稳住安全生产基本盘。

1.深入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和州《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省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意见的通知》,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约谈和考核制度,确保地方党政领导安全生产责任上肩;2.通过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做实做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筑牢生产安全管控的双重防火墙;3.持续深化非煤矿山、危化企业等重点行业领城专项整治,坚决提请县政府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企业,完成尾矿库闭库治理;4.继续深化“强执法防事故”行动,完善监管执法质量考评体系,续推行计划执法、专项执法,全面执行“双随机、一公开”,全面推广行政执法系统,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三是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继续推进重大风险“一单四制”,督促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建立完善本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清单,实行交办制,台帐制,销号制、通报制管理、建立重大安全隐患整改闭环机制,加大重大安全隐患整改常态监管力度,对重大安全隐患整改实施闭环管理。四是统筹推进综合防灾减灾救灾。

1.全面履行“综合防、牵头救、统筹助”职责,推动严格落实地方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部门分工负责制和行业管理责任,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协调机制;推动构建统等应对各灾种、有效覆盖防灾减灾教灾各环节、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2.强化风险监测预警。建立健全分工合理、职责清晰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机制;会同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推进全流程速报预警业务体系建设,协调加强极端天气、汛情早情、地质灾害和森林火情监测预警,建立预警和灾情统一发布机制,健全群测群防体系完善自然灾害风险形势综合会商研判、重大活动和重要时段自然灾害风险形势专题会商研判机制,提出精准防范措施,提前防范化解风险;3.协调推进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协调相关部门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省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点工程实施方案》要求,结合上级文件要求,加紧编制我县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规划;抓紧启动一批防灾减灾重点项目,协调统筹推进建设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防汛抗早水利提升工程、地质灾害综治理和险移民粮迁工程、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工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等七项重点工程,做好应急装备物资储备(含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加大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地质灾害防治以及消防救援等应急资源整合力度,将分散资源整合为综合资源。

五是着力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1.建立健全应急指挥机制。建立健全应急管理部门统筹、相关部门参加的会商研判、应急救援处置等制度,规范各灾种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完善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联动、应急处置、信息发布、新闻报道、恢复重建、调查评估和军地应急联动等工作运行机制,及时调整县安全生产委员会、防汛抗早指挥部、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减灾委员会、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员,强化应急管理部门的统筹协调作用;2.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突出重点、系统谋划、分步实施,基本形成以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以专业救援队伍为协同,以社会力量为辅助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加强矿山和危险化学品等应急救援基地和队伍建设,积极支持专业和社会救援力量发展。加快建设应急管理专家智库,为应对全灾种、实施大救援提供智力支持。强化区域化应急救援资源共享,不断提升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能力;3.强化应急预案实战演练。完善应急预案修订工作,全面开展应急演练工作。

4.加强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制定全县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救援装备规划并组织实施,健全多元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积极探索多道灾害风险分散机制推进应急物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搭建应急物流网络,提高物资快速保障能力。加大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地质灾害防治以及消防救援应急物资整合力度,将分散资源整合为合资源,努力解决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

5.加强应急值班值守。落实三级带班值班要求,建立健全综合值班值守和专业值班值守机制,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积极应对处置可能或已发生的安全生产、自然灾害事件;规范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拓宽信息获取渠道和手段;建立健全应急指挥系统和视频会商系统日常调度机制,平时加强联络,战时加强调度,确保应急指挥系统和视颊会商系统保持良好状态;完善值班值守设施建设。

六是加强应急管理基础保障。

1.强化应急机构建设。认真贯落实《中共省委关于全面加强基层建设的若干意见》,开展以“六有”(有班子、有机制、有预案、有队伍、有物资、有培训演练)为主要内容的各镇应急管理能力标准化建设,以“三有”(有场地设施、有装备物资、有工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建制村(社区、居委会)应急服务站点和村志愿消防队、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落实基层组织和单位应急管理责任,确保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2.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快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工作,确保应急指挥平台与州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和省级应急平台视频畅通无阻;3.深化示范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安全生产示范镇、示范县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学校、居民创建活动;4.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建立完善应急管理新闻宣传制度体系,抓好应急管理系统新媒体平台建设和新闻宣传干部队伍建设,全媒体、多方式、多渠道地面向社会大力宣传应急管理防灾救灾减灾、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知识技能。精心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月”“安全教育”“七进”“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11.9消防宣传日”活动。七是着力打造应急管理铁军。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和省委、州和县委要求,抓政治建局工作,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系列重要论述并以之为根本遵循,在学思践悟中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局机关支部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继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以及省委九项规定、州委七项规定,严格落实党风廉政“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责任制;制定全县应急管理干部队伍培训计划,分批组织全系统干部队伍参加省、州开展的应急管理知识集中轮训。

(四)重点项目。机构改革后,为加快推进应急体系改革,全面做好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我局党组坚持“边组建、边应急”工作思路,积极向上级部门和相关单位申报项目,如下:

一是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已完成申报工作)。计划在2020年至2022年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库,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做好储备库内辅助设施配套建设以及物资运输、消防通道建设等。用于存放救灾物资,投资估算**万元。

二是**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小林场尾矿库闭库治理工程(已完成申报工作)。该尾矿库面积20000平方米,已停运,设计坝高57米,现状坝高34米,总库容68.63万立方米,现状堆积尾矿20万立方米,四等库。向上申报资金510万元,预计在2020年完成闭库工作。

三是县烂泥田锰矿区采空区隐患治理工程(已完成申报工作)。烂泥田锰矿区有张氏锰业、宏泰锰业和恒源锰业,经十几年开采,总计大约18万立方米采空区需治理。向上申报资金1200万元,预计在2021年底完成该采空区治理。

四是县应急救援中心建设项目(还未申报)。准备向上级部门积极申报修建县应急救援中心业务用房、训练场地、救援器材及仓库等建设项目(目前未规划),预计投入资金2000万元,计划在2024年完成项目建设。

乡镇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规划篇七

2016年以来,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为引领,紧紧围绕既定的发展战略和制定的工作目标,以发展社会经济为主线,以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民生政策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努力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全镇呈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x镇立足区位优势、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方式、凝聚内生动力,农业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调优产业结构,培育富民产业,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认真贯彻落实历年***一号文件精神,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全镇已流转土地x万多亩,坚持把蔬菜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以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种植各类蔬菜x多亩,种植中药材近千亩,大棚西瓜种植x多亩,小麦良种繁育x多亩,牲畜存栏x万头,渔业养殖水面x多亩。探索发展集中连片、规模高效的新兴产业经营模式,集约化生产效应凸显,全镇多元富民产业发展格局日趋完善。

二、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着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一是制定实施了《x镇工业发展实施方案》《x镇工业发展奖补细则》;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x镇进驻规模企业有x水泥制品有限公司、x纺织品有限公司、x纺织品有限公司、x有限公司、x县x纺织有限公司,年产值近x亿元。二是积极打造x高速出入口轻工业板块,大力发展以“x纺织”“x纺织”“x纺织”为核心的纺织制造产业,成为镇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三是加快招商引资步伐,目前我镇共完成招商引资近x亿元,其x塑业投资x万元正在有序建设;投资x余万元的x宇耀纺织品有限公司已经建成,正在运营。

三、攻坚克难,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明显。

我镇脱贫攻坚工作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关键指标,依托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贫、危房改造、社会保障兜底、基础设施建设等“十大工程”建设为抓手,创新工作思路,突出重点、多措并举,认真组织实施脱贫攻坚各类工程,扎实有效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全镇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x户x人,2015年,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回头看后,建档立卡贫困户x户,贫困人口x人。2014年脱贫x户x人;2015年脱贫x户x人;2016年脱贫x户x人,x村、x村出列;2017年脱贫x户,x人;2018年脱贫x户x人,贫困村x村顺利出列。2019年拟脱贫x人,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同全省、全国一道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和谐发展。

卫生健康工作成绩显著:五年来,x镇卫生健康工作均达到或超过既定目标,计划生育自2016年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以来,在努力提升人口素质和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年出生率达x‰;奖励扶助政策落到实处,做到应享尽享;婚检、孕检、基因检测等各项工作均都能按照县要求的如期完成。卫生工作按照既定工作目标,争创“群众满意医院”,基本完成上级下达各项任务。稳步推进医改工作,积极进行医疗改革,使老百姓得到更大的实惠;逐步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家庭签约服务项目,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x人,家庭签约人次x人,其中贫困人口签约x人,办理慢性病本x人,全部进行了管理;做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认真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国家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均在x%以上,全面实现了孕产妇管理和儿童系统管理;加强乡村一体化工作,投资x余万元全部建成“规范化乡村卫生室”,各卫生室配置了水冲式厕所,改善了卫生室环境,引进执业(助理)医师x人,进一步提高卫生室医疗服务水平。

社保任务圆满完成: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狠抓社会保障、劳动监察、就业扶贫等民生工程在我镇的落实。每年养老保险缴费率达100%,到龄人员信息采集完成任务数100%,全民参保任务达100%,就业脱贫全部实现百分之百帮扶,百分之百就业。社保所组织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各x次,培训人数达x人,x人实现成功创业,申请创业补贴x人,共计x万元。创办就业扶贫驿站x处,建成x处,现已吸纳就业贫困户x余人,并且全部签订劳动合同。

民政工作落实到位:落实低保工作,维护了我镇的社会稳定,使扶贫户、困难户的生活得到了救济和保障,目前我镇农村低保户x户,x人,其中扶贫户有x户x人,城市低保x户,x人,政策全部落实到位。优抚工作:已为我镇优抚对象x人,享受60周岁退役士兵补贴的x人做好登记造册和抚恤金发放工作。临时救助工作:我镇共救助完成因病因灾人员x户,给予每户x-x元不等的救助金,确保临时救助资金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我镇80周岁以上老年人x人已逐人登记造册,每人每年x元高龄补贴已发放到位。x位百岁老人,每人每年x元的长寿保健费也已享受。为x位特困供养对象,按时发放五保金,确保五保老人生活无忧。认真落实殡改工作,同时对死亡人员的火花费用进行补助。

教育工作质量提升:坚持育人为本,不断优化教育结构,致力改善办学条件,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全镇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学前教育不断发展、义务教育趋于均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安全管理规范有序。

文化服务体系日渐完善: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吸纳社会志愿者队伍,引领群众参与各类赛事节庆活动。对全镇x个镇级、x个村级文化中心完善配套设施,落实人员管理、资金配套、队伍建设、活动开展、资料完善等措施,确保文化中心发挥社会效益,真正服务群众。2019年4月3日,x县文化东部协作区双基运营现场会在我镇x村综合文化中心召开。

五、完善基层党建,服务中心工作。

以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解决问题,提高服务水平。一是镇村完善x个便民服务中心,严格落实《x镇关于加强村室建设提高便民服务工作水平实施意见》,实行全程代理,深受群众好评。二是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创建工作,站东村、洪河村成功创建五星级基层党组织,其余x村均顺利通过基层党组织标准化验收;三是做好镇村干部量化考核工作,按照月考核、年评比的原则,对镇村干部进行量化考核,进一步激发了镇村全体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四是在脱贫攻坚、扫h除e和秸秆禁烧工作中开展无职党员评先评优活动,通过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充分发挥无职党员在脱贫攻坚、扫黑除恶和秸秆禁烧工作中的作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基础社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二是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较大。三是社会矛盾较多,维护稳定的形势仍然严峻。四是少数党员干部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适应不了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等。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逐步解决。

新时代,新征程。2021至2025年,x镇将抓住“弯道赶超”的新机遇,实现跨越大发展。x镇党委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思维方式,汇聚兴镇富民力量,到2025年,将x镇建设成为“生态x、文明x、和谐x”。

一、指导思想。

x镇党委政府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二中、三中***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和改善民生、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作为核心目标,激发x发展的内生动力,提高社会生产发展水平。

二、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x%,到2025年gdp达到x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x%,到2025年地方财政收入实现x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x%,到2025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x元;农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加快发展教育。幼儿入托、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不断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教育教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依托“双基”工程建设,保障群众生活便利,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统筹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完成各村卫生室改造。提高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落实计生政策,开展民政、扶贫、社会救济工作,保障民生。

三、“十四五”战略重点。

“十四五”时期我镇发展的战略重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进一步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规划布局,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支撑。坚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条件改善和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转变,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坚持完善和创新乡村振兴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土地流转,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推广农业低碳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加强生态建设,推进农村节能减排,保护农村环境。在乡村振兴建设上取得新亮点,为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生态x、文明x、和谐x”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全力抓好招商引资。继续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做好招商引资基础工作。坚持“三不原则”大力开展领导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创新推动产业招商、全民招商、精准招商,特别是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做好招商工作,吸引他们中的优秀者返乡创业,力争在招大引强上取得新突破。加大金融招商力度,推动村镇银行和网点建设工作。

二是加快工业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拓宽x省道至工业园区10米大道,加快园区绿化工程建设,实现园区供水、道路、供电、通信、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配套到位。同时,以加工、制造企业为主,做大做强工业聚集区,最大限度的争取土地、政策支持,完善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锁定医主打产业,将聚集区规划用地划分功能区,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建设标准化厂房,实施“筑巢引凤工程”,提高服务水平,通过招商引资,规范入园企业投资量,推动聚集区产业全面升级。三是加快产业园建设。打造具有村级集体经济示范带动作用的小微产业园。聚集区集生产、加工、网络营销、农家乐为一体,以规范化管理和规模化种植的形式,全面提高种植效益,集中优势资源和技术力量,进行市场化经营,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十四五”期间,脱贫攻坚工作基本结束,我镇脱贫攻坚工作紧紧围绕***和省、市、县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脱贫攻坚目标和现行扶贫标准,突出问题导向,下足绣花功夫,持续巩固我镇脱贫成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社保工作惠及全民:加强培训,提高我镇劳动力素质。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积极争开展特色培训和对口培训,把用工需求与培训衔接起来,通过就业指导、技能培训、考核发证、推荐上岗等方式,实行先培训后输出。既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又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稳定和提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规范管理,完善服务,抓好典型,搞好示范。将严格按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程序,合理引导劳动力流动,杜绝民工盲目外出、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加大外出务工人员致富典型的宣传力度,使他们尽快加入劳务输出的行列,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养老保险继续加大宣传,让符合条件的人员全部参保,享受国家各项优惠政策。

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全力提高办学品位和水平,基本构建起布局合理、乡村教育均衡发展、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信息化程度高的现代教育体系,教育发展整体水平比“十三五”期间有明显提高,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奋斗目标,促进全镇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凸显科技兴镇力量。优势产业实现技术上的跨越发展,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推动农业增产增效和技术水平整体提升,推动优势资源的产业化技术开发,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取得实效。全镇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建设一批与我镇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设施,建立完善技术标准体系与技术支撑体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实用技术推广与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

提高卫生健康水平:计划生育工作依然坚持“三个不变”,推动“三个转变”,确保“三个到位”。全面提升人口素质和数量,切实把计划生育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实施卫生院综合楼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卫生院硬件设施建设;以创建等级卫生院为契机,提升卫生院服务能力,争取2020年创建二级医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逐步更新医疗设备;继续推进开展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助力脱贫攻坚,开展健康教育,高血压,糖尿病和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提高群众先防病后治病的意识;通过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村卫生室人员流动机制,不断提高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方便人民群众就医;进一步加强完善农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基本消除农民家庭“因病致贫、返贫”现象。

严格落实民生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依托镇养老服务中心,村级养老服务站,确保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全方位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建立和完善救灾救济、社会福利工作机制。规范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低保工作的透明化、规范化,维护社会稳定。严格落实特困供养政策,确保特困供养老人吃好、穿暖、居住环境优美、有病及时医治。推进殡改工作再上新台阶,提倡新型丧葬形式,移风易俗,厚养薄葬。

办好文化服务大众。我镇将认真落实新时代社会实践所的运营机制,申报新建民俗农耕文化博物馆,开展实景展览,发挥特色优势。指导督促各村举办群众性乒乓球、篮球、拔河、掼蛋、象棋、广场舞等一系列文体活动,把免费开放和举办活动纳入村级工作考评,推进全镇文化事业的更好发展。

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县委关于基层党建工作部署,以“党建+”为引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环节,持续用力推进,努力提高基层党建质量,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x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一是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二是在村党支部设置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无职党员的管理,充分发挥无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三会一课”、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制度落实。三是完善镇村三级量化管理考核机制,加强镇村干部量化考核管理。严格镇、村干部行为规范,按照镇、村干部量化管理方案做好日常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村为主”管理工作机制,加大工作督查力度,促进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学习贯彻落实******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x重要讲话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抓重点、提质量、增动能、强基础,实现x镇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产业兴旺大发展。打造产业扶贫升级版,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土地开发复垦,加快休闲农业发展,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生态宜居新农村。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打造基础设施健全、生态宜居的示范村,培育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重点示范村。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工程,全面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构建乡村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实施医疗、卫生、养老、义务教育服务体系提质增量工程。乡风文明促和谐。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快推进农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开展“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开展好公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治理婚丧陋习、天价彩礼、老无所养等不良社会风气。乡村治理显成效。推进农村基层依法治理,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加强乡村交通、消防、公共卫生等公共安全事件易发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加快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建设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平安家庭。生活富裕奔小康。加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乡风文明,社会风尚良好,让百姓住的安心,吃的放心,过得舒心,玩得开心,实现乡村环境美、生活富、百姓乐的和谐统一。

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强化服务职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科学管理,提高决策水平,用制度管人,规范行为。积极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接受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让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实现x镇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乡镇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规划篇八

(一)科学防控,构筑防疫战线。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我镇迅速反应,周密安排,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县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相关部署和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坚持以强化责任担当、优化管理措施、注重措施细化、坚持执纪监督为立足点,及时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为全镇打好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构筑起了牢固防线。严格落实“三个一律”规定,统筹做好宣传发动、网格化管控、重点人员摸排、流调、核酸检测等各项工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以来,持续抓好重点地区返嘉人员摸排、健康码办理、社区管控等各项工作。**年以来共计摸排**返嘉人员87人,新疆返嘉人员11人,大连返嘉人员4人,境外返嘉人员61人,青岛地区返嘉人员194人,均已进行核酸检测,台账登记管理工作分门别类,信息完善,为全镇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二)经济运行平稳向好。

**年1-9月份,完成地方财政收入709万元;

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亿元;

招商引资到位市外资金7000万元;

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9亿元,多项经济指标稳中有进、平稳发展。

(三)项目建设全速推进。

**化工磷化铝车间已投入生产;

新型防水建材园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防水项目正式投产;

大力开展“双招双引”,成功对接了**秾源科技有限公司30万吨绿色纤维高端制造项目、**蓝科机械有限公司年产2万套挖掘机底盘件项目和**市德盈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生物基可降解塑料生产项目,目前正在积极跟进。

(四)党建“双基”工程强力推进。

按照县委安排部署,深入推进“双基”工作,按照市基层党建“2612”、县“1269”工程要求,围绕带头人队伍建设、行政村建制优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重点任务,在抓规范、抓突破、抓提升上下功夫,夯实基层基础,超前谋划、扎实开展了村“两委”换届准备工作,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力。**年12月以来,开展优秀人才回引活动1次,吸引1名优秀人才返乡创业、任职。更新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库,按照每村不少于2名的标准储备后备力量84名,全部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有5名同志进入村两委参与工作。在去年全面消除薄弱村的基础上,继续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天字号”工程来抓,坚持多业并举、多产并进,聚合内外发展要素,放大特色优势,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效初显。目前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已成立11家,注册率超过30%,培育了**东村、胡契山村等一批规模较大、引领带动较好的示范合作社,依托“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运营,并按照合作社盈利的5%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进行分红,目前均运转正常,带动效果明显。截至目前,**镇实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410.5万元,全镇行政村建制优化后31个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10万元以上的村20个,占比64.5%。

(五)民生事业全面提升。

1、社会保障工作落实举措得力。圆满完成**年城乡养老保险征缴工作,共征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031余万元,缴费人员信息全部录入系统。完成新增参保人员信息登记、居民养老保险关系注销转移接续、居民养老保险到龄人员待遇申请、年满55周岁重度残疾人养老保险待遇申请、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支付、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丧葬补助金申报、未到龄死亡人员退保申报等工作。协助各村开展待遇领取认证工作,对不方便进行电子认证的老年人进行人工认证,圆满完成待遇领取认证工作。做好社保卡发放及申请办理工作。今年以来我镇收到银行发放的社保卡374张,全部及时发放到各村居。做好慢性病本办理工作。收集审核符符合慢性病本办理条件的人员材料,今年以来共计办理慢性病本900余本。做好居民医疗保险外地就医报销工作,今年以来共报销100余人次。做好居民大病救助工作,今年以来共救助20余人次。做好大病保险再补报工作,今年以来共计报销353人次。做好困难群众精神病药物免费发放工作,今年以来为患有精神病的困难群众免费发放药物两次,共计110余人次。

2、积极推动群众满意度提升工作,着力解决好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切实提升我镇群众满意度工作水平。我镇先后组织130余人次进行全镇电话摸底调查群众满意度,组织机关干部、村干部、教师、民警、医护人员等477人的队伍,进行为期4天的“民情大走访,满意度大提升”走访活动,深入走进22397户居民家中,并对摸排上来的问题进行集中梳理,分层分类建立台账,建立按期销号制度。不定期走访群众,并将为群众排忧解难放在工作的首要出发点,将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着力点。

3、民政民生工作稳步推进。今年以来,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水平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各项惠民政策全面落实。

实施分类管理,把好进出关。对收入增加有了稳定收入的家庭和死亡人员及时取消并调整。同时开展了阳光低保核查工作,经核查,今年以来,取消低保户103户,新增低保户37户。

对敬老院106个窗户、9个阳台进行了全封闭,加装了窗户防护棂,同时按照消防标准预留了逃生窗,目前上述工程已全部竣工;另一方面加强基层五保工作规范化建设,健全基层五保工作,目前全镇190分散供养对象均有人照料,实现了分散供养五保老人的生活有人管、有人问,并建立了五保户个人档案,按时发放五保户供养资金。目前,我镇共有五保供养对象259人,其中入住敬老院集中供养69人,分散供养190人。

(3)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工作扎实有效。根据上级出台的相关临时救助政策,重点救助城乡低保户、五保户、及建档立卡贫困户,对因病、因残、因灾等各种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家庭,给予临时救助。着力缓解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使我镇城乡困难群众就医、生活难问题得到了保障。今年以来,为26户困难家庭困难家庭申请了临时救助。

(4)殡葬改革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各村签订了《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将火化率纳入对村级的年度综合考核。多次利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和《**县殡葬管理办法》,使广大干部群众提高认识,把党的殡改方针变为自觉的行动。同时充分发挥村红白理事会的作用,努力为丧主服务,积极联系运尸车辆,并及时教育丧主从简办丧事,不用封建迷信品。通过以上措施,我镇基本上杜绝了偷埋土葬的现象。

4、农田水利开创新局面。今年以来我镇共计核定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小麦种植)面积6.2万亩,政策性小麦保险完成4.1万亩,政策性玉米保险完成3.5万亩,棉花保险完成0.25万亩,大豆收入保险完成0.56万亩,全年完成特色种植业巨灾保险0.3万亩,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大豆种植)面积完成4.2万亩,完成县政府下达任务的100%。全镇设施蔬菜种植面积100余亩,冬暖式大棚50余个,省级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申报通过初步验收,完成蔬菜农药残留例行监测个数4000余例。高标准农田2万亩建设目标,已按照工期完成建设任务,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完成9000余亩,做到了统一耕种收。组织举办各类农业培训班10余次,培训人员300余人。规模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8000余亩,**年新增近10000亩。

持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积极开展水利设施调查和维护管理规划。洙赵新河清淤工作已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供水一体化工程已完成年度工作目标的80%以上。妥善履行防汛抗旱职责,已确保我镇安全度汛。积极配合脱贫攻坚工作,确保贫困户饮水安全。推进河长制,落实河长制工作制度措施。

组织各村召开党员、群众代表、红白理事会成员修订符合各村实际的村规民约,经镇审核通过后印制各村村规民约明白纸20000份,通过组织镇村干部大走访发放到户,宣传到户,营造强大舆论氛围。

研究出台《关于在全镇推行文明节俭操办红白事的实施方案》,加强村级红白理事会管理,切实发挥其红白事操办作用。分批次对村红白理事会全体成员进行培训,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村居大考核大排名。加强对红白事操办过程监管及依法治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及公职人员带头示范作用。认真贯彻执行《全县党员干部及国家公职人员婚丧喜庆等事宜报备和监督检查工作办法(试行)》(嘉纪发【**】7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对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其在移风易俗工作中的表率作用,深入实施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婚俗改革、殡葬改革,各村居成立红娘协会,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彩礼指导标准,规范“职业媒婆”收取中介费行为。对各村职业媒婆登记造册,并组织对媒婆进行培训。对非法婚介、收取中价费用过高的“媒婆”“红娘”,依法依规进行打击处理。深化源头治理,依法依规查处非法制作销售纸轿、纸马等带有封建迷信性质殡葬用品的作坊和商铺。加快推进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引导群众文明祭扫。

6、教育工作毫不松懈。坚持党建引领,提升办学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抓住党的领导这一关键。镇教办党支部,结合全镇实际,开展“三抓三促”强合力,党建引领促发展活动,强化。

教学。

质量。抓好师德建设活动,引领培养教师”爱事业、爱学生、爱岗位、讲师德、讲职责、讲实绩的奉献精神。学校建设工作紧锣密鼓,**镇第一中学科技楼、**镇高庄小学综合楼、**镇董楼小学综合楼完工,完工面积8615平方米,完成投资2000余万元。**镇中心幼儿园教学综合楼工程进展超出预期,其建筑面积4378平方米,完成投资900余万元,将于**年年底顺利完工。**镇董楼幼儿园(建筑面积3204平方米,规划调整1000余万元)、**镇狼东幼儿园(建筑面积3640平方米,规划投资1000余万元)、**镇高庄幼儿园(建筑面积1910平方米,规划投资800余万元)正紧锣密鼓地办理建设手续,将于年底开工建设。

(六)社会大局平稳可控。

**镇始终将深入开展社会稳定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整合力量,创新方法,使各类矛盾纠纷得到全面及时妥善地解决,维护了稳定大局,助推了社会发展。加强经费保障,拔出专款用于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和老上访户问题。坚持从提高人的法律素质着眼,有序开展“法律进校园、法律进万家”、“综治宣传月”、“大调解”等活动,把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综合治理和社会矛盾调处工作融汇在一起,广泛宣传。专门开展法律咨询活动,选择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典型案例进行宣传,着力提高法制宣传的有效性,提升全镇居民的法律素质。今年以来,我镇共出动宣传车120多台次,悬挂宣传横幅100余条,书写宣传标语1100余条,散发挂图1300余份。先后对村委会干部群众进行了法制专题培训,举办各种法制讲座、培训班、法律知识竞赛等专题活动6次,受训人员达400余人次,提高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为全镇全面开展依法治镇、合理**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七)环境保护常抓不懈。

对完成清理的“散乱污”企业每周一巡查,确保无反弹。非道路移动机械管控方面,共摸排非道路移动机械74台,喷码69台、安装捕捉器52台,淘汰5台。扎实抓好秸秆禁烧,按照网格化分服务区、分片包保,杜绝着火冒烟现象。

(八)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今年以来,我镇紧紧围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重点,动员全镇广大人民群众,以村容村貌、厕所革命和城乡环卫一体化提升为重点,集中时间、集中人员、集中精力,全方位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使老百姓房前屋后干干净净,农民群众清洁卫生意识普遍提高、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逐步养成,村庄环境整洁有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1、自6月份以来,我镇按照“五清一规范一消杀”整治标准,全镇35个村每天出动机械车辆50余辆、人工800余人次,先后投资200余万,发动普通群众参加到环境整治中来,以“净、平、齐、通”为标准,掀起全方位、高标准整治新高潮,村庄村容村貌有了巨大改观。

2、积极推进生活污水处理站建设,通过向上争取资金,在陆庄、仲东各新建污水处理站一个,配套铺设污水管网,完成了**等村的生活污水收集和无害化处理。扎实开展“厕所”革命,通过外包服务,成立了两个卫生厕所便民服务站,为全镇11000多户农村提供卫生厕所维修和化粪池抽吸服务,保证了农村卫生厕所的使用率。同时,通过对接上级政策,每村投资10万元建立了33个水冲式公厕,又安装了监控、硬化了入厕路,出台了的《**镇农村公厕管理试行办法》,明确了专人保洁,确保了公厕的开放使用,进一步方便群众。

3、全力做好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不断加强对保洁公司的管理,对村内生活垃圾做到了日产日清,对主要道路、村与村连接线、进村路等纳入保洁范围,每天不间断洒水湿扫冲洗。保洁公司配合管区对道路两侧秸秆集中清理整治,杜绝焚烧现象。镇环卫所负责对辖区村庄、路域环境进行日常巡逻,村环卫一体化工作实行一月两考核、一月一通报制度,确保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运转顺畅、常态保持、有效推进。

4、抓好镇驻地环境提档升级,以张庄村搬迁建社区为契机,计划对镇驻地仲东村进行改造。借鉴张庄搬迁政策,对老村房屋进行丈量测绘、评估核计,聘请专业规划设计公司进行规划,制定改造方案,争取成熟一片改造一片。加大焦满线路域整治力度,利用两个月的时间拆除道路两侧违建190余处,砍伐树木800余棵,为下步道路拓宽、绿化亮化奠定基础。稳步推进镇驻地建设,拓宽镇驻地框架,提升小城镇承载能力。

(九)“五个一线”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严厉打击非法建设、非法生产、非法经营等违法行为。镇现有工贸行业16家,其中2家加油站,1家规模企业,人员密集企业2家(包括1家服装厂、1家箱包加工厂)、3家防水建材有限公司,机械加工和建材销售各1家。截止目前,我镇根据年度制定的执法检查计划,累计检查各类企业80余次,制作《现场检查记录》82份,下达《安全生产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78份,查出各类隐患128条。通过复查,各企业已对查出隐患进行了积极整改,128条隐患已全部整改到位,整改率100%。对企业立案处罚4起,对**县祥林箱包加工厂、**信盛箱包加工厂各处罚5000元,对**金润果蔬有限公司处罚20000元,济宁鸿运棉杆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处罚28000元。

“十三五”期间,全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团结一心,奋发拼搏,强化发展措施,提升发展标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加强特色农业发展,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工业强镇意识和招商引资工作,注重各项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建设,不断构建和谐社会,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华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华驰生产线改造及升级项目已完成计划投资2800万元;

**县祥冠面业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小麦粉项目已完成计划投资4500万元;

济宁盛大防水建材有限公司,大防水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已完成计划投资2000万元;

济宁**纸业有限公司预计投资3947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33699万元;

济宁中森防水建材有限公司车间改造及环保设备升级项目预计投资389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

积极引导农业企业申报“三品一标”认证,进一步打响狼**瓜、金青猕猴桃、北李葡萄等区域农产品品牌,支持果农建设时令水果采摘园,适时策划举办旅游采摘节活动。稳步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建档立卡,共流转土地2万余亩。

其中油料作物1373亩、棉花6093亩、中草药材214亩、蔬菜及食用菌11620亩、瓜果类7725亩。

三是完成了坑塘整治任务,道路硬化、户户通工作全面启动。

(四)社会事业和谐发展。认真执行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政策,稳定了低生育水平。扎实做好民政工作,各项民生工程顺利推进,实施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合率逐年提高,加大农村医疗室和镇中心卫生院等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扎实开展了人口普查和农村宅基地确权发证等工作。认真落实国家对农村教育免除学杂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不断完善教育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素质教育,全镇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高度关注安全生产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极力维护社会稳定,全镇呈现一派经济欣欣向荣、社会安全和谐的发展态势。

(五)环保工作收效显著。

**年清理取缔企业、浴池、学校食堂、食用菌养植户等单位使用的燃煤小锅炉26个,取缔杨楼村327国道南邻的沙场一处。**年,在排查、清理取缔“小散乱污”企业活动中,取缔22家,整改提升7家。**年取缔清凉寺村、南李楼村露天石材加工小作坊126家,整改提升商混站抑尘措施一处。**年对企业天然气锅炉进行低氮燃烧改造5家,减少氮氧化物排放,对符合非道路移动源标准的机械编制环保码、对不达标的国一、国二机械加装、改造颗粒捕捉器65台。

三、

存在问题及发展形势。

(一)存在问题。

一是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维护社会稳定任务依然艰巨;

二是规上企业总量少、体量小,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总量偏小,综合实力较弱;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村内道路建设工作与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四是人居环境提升到达瓶颈期,卫生整治缺乏长效机制,反弹几率较高;

五是环保工作各部门合力不强,各部门在齐抓共管环保工作上配合的还不够紧密。

(二)发展形势分析。

从增产增收到社会保障;

从基建设施到统一规划等等,涉及到方方面面、许许多多的政策扶持及补贴激励,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民经济生活条件改善,有效缩短了城乡差距。依照国家的战略部署,**年将实现全面小康,助力乡村向全面振兴升级转型。乡村振兴涉及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农业振兴及其他与农村发展、农民生活等密切相关的措施与规划。按照整个大趋势,从2021年开始,国家将正式迈入“十四五”,全面乡村振兴即将拉开帷幕,诸多的惠农补贴措施及涉农建设工程将会一一落实。

1、农民“职业化”发展。农民不再是身份的一种表述,而是一种职业。农二代们能种地且愿意种地的寥寥无几,而国家在大力提倡现代化与规模化农业发展的背景下,新型职业技术农民无疑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角。下一步乡镇应该积极跟进做好职业技术农民的培训工作,淘汰一批,发展一批,带动一批。

2、农业“规模化”发展。近几年,国家一直在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全面盘活乡村的土地资源。土地制度将会不断完善,种植业将朝着规模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与种植类似,对于养殖国家也提倡规模化、盖高产化。可以看出,未来,规模化的农业发展是主基调,在此为基础上,努力实现人才振兴及产业振兴。

3、产业“信息化”发展。农村的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乡村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等行业也都迈入高速发展阶段。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农民提供了足不出户的就业岗位,同时也帮助更多的人走向了致富道路。随着互联网及信息化的普及,未来城乡融合、产业信息化、服务多元化将会一大发展趋势,乡镇发展要紧跟形势,抓住机遇,抓住这一次红利,兴旺农村,兴旺乡镇。

四、“十四五”时期工作打算。

(一)总体工作思路及任务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抓好这五年工作,对我镇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迈向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到2025年,将**镇打造成为“工业重镇、瓜果种植专业镇、生态农业特色镇”。

发展目标:力争到“十四五”末,全镇总产值达到6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人民素质有较大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教育、交通、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条件均有较大改善,农村面貌明显改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五以下,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全镇社会和谐稳定。

“十四五”时期是重要时期,抓好这五年工作,对我镇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迈向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重点工作谋划打算。

一是工业重镇。1、抓园区建设,筑发展平台。围绕生物产业园建设和**镇工业园、箱包手套产业园建设,强化措施,充实力量,狠抓园区征地、项目服务、优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环节,在目前完成胡契山460亩征地的基础上,继续启动几个在谈项目的预征地工作,继续加大对镇本身两个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完善承载服务功能。2、抓招商引资,扩经济总量。积极跟踪洽谈,全力推进,力争项目快签约、早落地。同时,积极地走出去,到经济发达地区、到国企、央企捕捉新信息,招引新项目,确保再分别至少签约一个、落地一个投资过亿元的新项目。3、抓项目建设,促工业运行。一是对落地项目,实施一个项目一套班子,全力跟踪服务推进。二是对**工业园现有企业,扎实推进工业经济升级版三年行动计划,实现重点企业“一企一策”扶持,扩规模抓技改,提质增效,力争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家。

二是瓜果种植专业镇。以狼山沙窝西瓜、金青农业为载体,带动精品高效农业从小型分散向规范化基地发展,力促北李葡萄、南部苹果、中部苗木和中药材等特色农业从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对全镇农产品品牌发展做出科学规划,指导农产品品牌分类和分层发展。充分利用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开发具有地区特色的农产品,引入资金,通过技术创新、扩大规模、推广品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打造名、优、特农产品品牌。

规划建设中心村,着力构建**镇三位一体的空间发展格局;

四是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有效保护好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五是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建立健全****工作网络,维护广大群众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稳定。

五、2021年工作打算。

(一)2021年工作总体思路及年度主要任务目标。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元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调年。开局决定全局,2021年的发展对我镇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迈向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发展目标: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人民素质有较大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教育、交通、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条件均有较大改善,农村面貌明显改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五以下,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全镇社会和谐稳定。

2021年,全镇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将**镇打造成为“工业重镇、瓜果种植专业镇、生态农业特色镇”。按照市、县委的工作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班子带队伍,求和谐保稳定,以科技促发展,坚持抓项目,保增长,促进镇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力以赴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特色化、社会和谐化、组织保障化。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创新思路、务实重效,突出重点、打造亮点,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奋力开创全镇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新局面。

(1)坚持以强化招商、推进项目、优化服务为重点,全力加快新型工业化。抓住城际连接带、工业园等发展镇域经济新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主要以我镇已有产业建设为主攻目标,采取以情招商、以商招商、闲置资源招商和走出去招商等方式,大力扶持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努力营造优越招商环境,培植“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为项目建设打造声势,大造舆论。要在引进税源型、惠民型、环保型大项目上实现新突破。

(2)坚持以规划管理、加大投入、提升水平为重点,稳步推进城镇特色化。结合绿色村庄建设、生态县建设和小城镇总体规划,加大镇驻地硬件设施投入和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抓好驻地供排水设施改造、主要街道硬化美化绿化、粮食、蔬菜、肉牛市场综合开发、驻地文化娱乐中心休闲广场、城市镇建设等方面建设,积极培植城镇建设的“亮点”,提升小城镇建设水平,力争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3)坚持以民本为先、改善民生、好事办实为重点,努力促进社会和谐化。结合我镇实际,重点抓好村村通工程、供水一体化改造、焦满线拓宽工程,实现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系列民生工程建设,让农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新成果。继续抓好**稳定工作,用好“平安周例会”,坚持属地管理原则,**稳定继续纳入镇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作为硬性指标,成为评先进优的先决条件。

(4)坚持以加强党建、带好队伍、提升效能为重点,着力推进组织保障化。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巩固加强活动成果,完善工作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新路子,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打造雷厉风行、迅速行动、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培育“求真、务实、重效”、“激情、创新、活力”的工作队伍。强化工作机制创新,推行机关规范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和一线工作法,认真落实镇党政班子成员、镇村干部月报告、重点工作周调度通报、考核奖惩制度。坚持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全面推行集目标决策、执行责任、督查考核、奖惩激励于一体的目标绩效管理新机制,将目标任务层层细化量化分解,全部实行台账式管理,明确责任领导、逐个任务抓好推进落实,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人人身上有指标、人人心中有压力,努力营造争先恐后、不甘落后、加快发展、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

(二)2021年重点工作。

2021年**镇将按照“十四五”规划,服从县委县政府战略部署,继续深入实施“重点工作落实年”,全面提升镇村干部执行力,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各项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精准扶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气污染防治、路域环境提升等重点工作方面集中突破。

在完成焦满线拆迁任务的基础上,尽快启动焦满线拓宽工程;

持续提升小城镇管理水平,每天巡查镇内主干道,对占道经营、出店经营、店外经营、私搭乱建等违规违法行为依法依规进行整治,加大镇村违建拆除力度,维护农贸市场经营秩序。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保障好洙赵新河清淤工程,为农业发展提质增效奠定基础。

积极对接**秾源30万吨绿色纤维项目;

加大新型防水材料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引导企业通过技改升级,增加科技含量、提升产品附加值,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产业聚集区。

抓好vocs治理,保护好**这一方蓝天碧水净土。树立底线思维,摸清各类风险建立台账,对敏感领域、敏感问题重点关注,坚决防范化解各类风险。

同时,举一反三,抓好建章立制工作,做好村级巡察后半篇文章。抓班子带队伍,打造强执行力团队。提升标准境界,全面提升镇村干部执行力,在全镇叫响“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创一流”口号,形成比学赶超氛围。以继续推动实施党建“双基”工程为抓手,选优配强村支部书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培养村级后备人才,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在攻坚一线考察识别使用干部,打造“小老虎”式的干部队伍,让担当作为成为**干部标配的精气神。

组织科级干部、乡村振兴服务队成员等采取“村村到”方式对全镇36个村打分排名,评先进、找差距、补短板。用足用好县“户户通”奖补政策,对各村已损坏或未硬化的道路胡同进行摸底,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参与筹集资金、出工出力,对各村道路全面硬化。开展“清洁庭院”活动,组织服务区、妇联、团委等部门对全镇697户贫困户“户户到”打扫卫生,硬化户内道路、清扫胡同街巷,彻底提升贫困户人居环境。路域环境整治方面,压实保洁公司责任,对主要道路、村与村连接线、进村路等纳入保洁范围,每天不间断洒水湿扫冲洗。保洁公司配合管区对道路两侧秸秆集中清理整治。将人居环境整治与各村大考核大排名相结合,对重视程度不高、清理不到位的镇村干部严格问责。加大对物业公司督导力度,对日常检查中发现的清扫保洁不到位、垃圾清运不及时、垃圾桶破损等现象,被上级督导反馈问题的,扣除相应数额的保洁费。

(3)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营造文明乡风。做好“党建+”移风易俗的宣传结合文章,制定并落实《**镇移风易俗工作方案》,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和民情大走访等活动,让党建指导员包村、村两委包片、党员联户制度发挥主动作用。加大移风易俗宣传力度,通过村村响广播、宣传车、电子屏等方式每天实时传播工作动态和推进移风易俗优秀案例,发放倡议书、签订承诺书、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持续巩固婚丧陋习整治风气。常态化发布更新移风易俗“红黑榜”,总结挖掘移风易俗的正反典型,发挥正面典型引领作用,树立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将移风易俗工作和道德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掀起全社会崇尚好人、礼遇好人的文明新风。将各村移风易俗的工作成果纳入全镇党组织书记绩效考核和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形成压力传导和责任倒逼。

扎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深化镇村两级“平安周例会”机制;

落实责任,完善机制,提高群众满意度,对初信初访实行首办负责制,建好重点群体和重点人员矛盾问题台账,在30天内完成办结,并形成书面办结报告。扎实做好敏感节点稳控工作,对重点案件,尤其是对涉军、涉师等其他特殊利益群体一律稳控在当地,每天调度动向。

【篇二】。

**年以来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为引领,紧紧围绕既定的发展战略和制定的工作目标,以发展社会经济为主线,以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民生政策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努力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全镇呈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加。**镇立足区位优势、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方式、凝聚内生动力,农业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调优产业结构,培育富民产业,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认真贯彻落实历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全镇已流转土地1.7万多亩,坚持把蔬菜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以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种植各类蔬菜4000多亩,种植中药材近千亩,大棚西瓜种植2000多亩,小麦良种繁育3000多亩,牲畜存栏1.2万头,渔业养殖水面800多亩。探索发展集中连片、规模高效的新兴产业经营模式,集约化生产效应凸显,全镇多元富民产业发展格局日趋完善。

投资6220余万元的**宇耀纺织品有限公司已经建成,正在运营。

三、攻坚克难,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明显。

**年脱贫252户887人;**年脱贫779户1586人,洪河村、康庄村出列;

**年脱贫332户,685人;

**年脱贫444户837人,贫困村玉皇村顺利出列。**年拟脱贫518人,**年实现全面脱贫,同全省、全国一道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和谐发展。

奖励扶助政策落到实处,做到应享尽享;

加强乡村一体化工作,投资20余万元全部建成“规范化乡村卫生室”,各卫生室配置了水冲式厕所,改善了卫生室环境,引进执业(助理)医师12人,进一步提高卫生室医疗服务水平。

社保任务圆满完成: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狠抓社会保障、劳动监察、就业扶贫等民生工程在我镇的落实。每年养老保险缴费率达100%,到龄人员信息采集完成任务数100%,全民参保任务达100%,就业脱贫全部实现百分之百帮扶,百分之百就业。社保所组织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各5次,培训人数达200人,50人实现成功创业,申请创业补贴42人,共计420万元。创办就业扶贫驿站3处,建成3处,现已吸纳就业贫困户60余人,并且全部签订劳动合同。

民政工作落实到位:落实低保工作,维护了我镇的社会稳定,使扶贫户、困难户的生活得到了救济和保障,目前我镇农村低保户1099户,1768人,其中扶贫户有880户1463人,城市低保12户,20人,政策全部落实到位。优抚工作:已为我镇优抚对象131人,享受60周岁退役士兵补贴的239人做好登记造册和抚恤金发放工作。临时救助工作:我镇共救助完成因病因灾人员18户,给予每户1000-3000元不等的救助金,确保临时救助资金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我镇80周岁以上老年人1139人已逐人登记造册,每人每年240元高龄补贴已发放到位。7位百岁老人,每人每年2400元的长寿保健费也已享受。为305位特困供养对象,按时发放五保金,确保五保老人生活无忧。认真落实殡改工作,同时对死亡人员的火花费用进行补助。

教育工作质量提升:坚持育人为本,不断优化教育结构,致力改善办学条件,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全镇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学前教育不断发展、义务教育趋于均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安全管理规范有序。

文化服务体系日渐完善: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吸纳社会志愿者队伍,引领群众参与各类赛事节庆活动。对全镇1个镇级、8个村级文化中心完善配套设施,落实人员管理、资金配套、队伍建设、活动开展、资料完善等措施,确保文化中心发挥社会效益,真正服务群众。**年4月3日,**县文化东部协作区双基运营现场会在我镇赵寺村综合文化中心召开。

五、完善基层党建,服务中心工作。

四是在脱贫攻坚、扫黑除恶和秸秆禁烧工作中开展无职党员评先评优活动,通过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充分发挥无职党员在脱贫攻坚、扫黑除恶和秸秆禁烧工作中的作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基础社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二是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较大。三是社会矛盾较多,维护稳定的形势仍然严峻。四是少数党员干部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适应不了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等。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逐步解决。

新时代,新征程。2021至2025年,**镇将抓住“弯道赶超”的新机遇,实现跨越大发展。**镇党委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思维方式,汇聚兴镇富民力量,到2025年,将**镇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和谐**”。

一、指导思想。

**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和改善民生、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作为核心目标,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提高社会生产发展水平。

二、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到2025年gdp达到13.579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到2025年地方财政收入实现5900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到2025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2151元;

农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加快发展教育。幼儿入托、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不断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教育教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依托“双基”工程建设,保障群众生活便利,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统筹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完成各村卫生室改造。提高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落实计生政策,开展民政、扶贫、社会救济工作,保障民生。

“十四五”时期我镇发展的战略重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提质增效。进一步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规划布局,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支撑。坚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条件改善和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转变,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坚持完善和创新乡村振兴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土地流转,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推广农业低碳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加强生态建设,推进农村节能减排,保护农村环境。在乡村振兴建设上取得新亮点,为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生态**、文明**、和谐**”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力推进工业发展。

一是全力抓好招商引资。继续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做好招商引资基础工作。坚持“三不原则”大力开展领导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创新推动产业招商、全民招商、精准招商,特别是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做好招商工作,吸引他们中的优秀者返乡创业,力争在招大引强上取得新突破。加大金融招商力度,推动村镇银行和网点建设工作。

二是加快工业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拓宽308省道至工业园区10米大道,加快园区绿化工程建设,实现园区供水、道路、供电、通信、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配套到位。同时,以加工、制造企业为主,做大做强工业聚集区,最大限度的争取土地、政策支持,完善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锁定医主打产业,将聚集区规划用地划分功能区,建设标准化厂房,实施“筑巢引凤工程”,提高服务水平,通过招商引资,规范入园企业投资量,推动聚集区产业全面升级。三是加快产业园建设。打造具有村级集体经济示范带动作用的小微产业园。聚集区集生产、加工、网络营销、农家乐为一体,以规范化管理和规模化种植的形式,全面提高种植效益,集中优势资源和技术力量,进行市场化经营,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三)坚持标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十四五”期间,脱贫攻坚工作基本结束,我镇脱贫攻坚工作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县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脱贫攻坚目标和现行扶贫标准,突出问题导向,下足绣花功夫,持续巩固我镇脱贫成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四)全力支持,社会事业再提高。

社保工作惠及全民:加强培训,提高我镇劳动力素质。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积极争开展特色培训和对口培训,把用工需求与培训衔接起来,通过就业指导、技能培训、考核发证、推荐上岗等方式,实行先培训后输出。既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又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稳定和提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规范管理,完善服务,抓好典型,搞好示范。将严格按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程序,合理引导劳动力流动,杜绝民工盲目外出、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加大外出务工人员致富典型的宣传力度,使他们尽快加入劳务输出的行列,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养老保险继续加大宣传,让符合条件的人员全部参保,享受国家各项优惠政策。

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全力提高办学品位和水平,基本构建起布局合理、乡村教育均衡发展、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信息化程度高的现代教育体系,教育发展整体水平比“十三五”期间有明显提高,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奋斗目标,促进全镇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凸显科技兴镇力量。优势产业实现技术上的跨越发展,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推动农业增产增效和技术水平整体提升,推动优势资源的产业化技术开发,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取得实效。全镇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建设一批与我镇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设施,建立完善技术标准体系与技术支撑体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实用技术推广与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

实施卫生院综合楼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卫生院硬件设施建设;

以创建等级卫生院为契机,提升卫生院服务能力,争取**年创建二级医院;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逐步更新医疗设备;

进一步加强完善农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基本消除农民家庭“因病致贫、返贫”现象。

严格落实民生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依托镇养老服务中心,村级养老服务站,确保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全方位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建立和完善救灾救济、社会福利工作机制。规范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低保工作的透明化、规范化,维护社会稳定。严格落实特困供养政策,确保特困供养老人吃好、穿暖、居住环境优美、有病及时医治。推进殡改工作再上新台阶,提倡新型丧葬形式,移风易俗,厚养薄葬。

办好文化服务大众。我镇将认真落实新时代社会实践所的运营机制,申报新建民俗农耕文化博物馆,开展实景展览,发挥特色优势。指导督促各村举办群众性乒乓球、篮球、拔河、掼蛋、象棋、广场舞等一系列文体活动,把免费开放和举办活动纳入村级工作考评,推进全镇文化事业的更好发展。

(五)党建引领,充分发挥组织保障。

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县委关于基层党建工作部署,以“党建+”为引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环节,持续用力推进,努力提高基层党建质量,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一是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二是在村党支部设置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无职党员的管理,充分发挥无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三会一课”、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制度落实。三是完善镇村三级量化管理考核机制,加强镇村干部量化考核管理。严格镇、村干部行为规范,按照镇、村干部量化管理方案做好日常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村为主”管理工作机制,加大工作督查力度,促进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六)科学推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抓重点、提质量、增动能、强基础,实现**镇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产业兴旺大发展。打造产业扶贫升级版,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土地开发复垦,加快休闲农业发展,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生态宜居新农村。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打造基础设施健全、生态宜居的示范村,培育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重点示范村。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工程,全面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构建乡村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实施医疗、卫生、养老、义务教育服务体系提质增量工程。乡风文明促和谐。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快推进农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开展“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开展好公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治理婚丧陋习、天价彩礼、老无所养等不良社会风气。乡村治理显成效。推进农村基层依法治理,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加强乡村交通、消防、公共卫生等公共安全事件易发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加快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建设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平安家庭。生活富裕奔小康。加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乡风文明,社会风尚良好,让百姓住的安心,吃的放心,过得舒心,玩得开心,实现乡村环境美、生活富、百姓乐的和谐统一。

乡镇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规划篇九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一是继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对未纳入“最多跑一次”的所有权力事项进行认真梳理比对,不断扩大“最多跑一次”事项覆盖面,同时进一步减材料、提速度,推动更多事项实现多渠道办理及一事联办,提升群众改革获得感和满意度。二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强化党建引领和理论武装,固化“周二夜学”机制,继续办好中层干部研修班,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规范化,提高广大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素养。坚持开展业务培训和技能比武活动,加强年轻干部岗位历练和实践锻炼,努力培养一批业务骨干。三是深化作风培树和廉政建设。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内部管理制度,构建权力制约监督长效机制。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确保全系统平安不出事。

乡镇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规划篇十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二中、三中、四中***精神,全面贯彻落实******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对标对表***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工作要求,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优生态、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2016—2019年,全镇各项事业发展发生巨大提升,逐步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15203元增长至19726元,年均增长7%。全镇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增至426个,个体工商户增至1856余家,中小微企业总量不断扩张,行业门类逐渐拓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特色产业逐步兴起,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农业效益稳步提升。全镇累计开工建设重大重点项目32个,引进招商引资项目52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共计亿元。

在产业发展方面。全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小麦、玉米为主的传统农业种植面积趋于平稳,露地蔬菜等特色种植已具雏形。xx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获得国家认证,xx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监测合格。着力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累计建设土地整治项目6个,平整土地公顷,修建各类渠道公里,管道公里,田间道路公里,栽植树木万株,新增耕地公顷,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万亩、高标准日光温室464座、钢架大拱棚252座。着力扩大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畜牧业生产,扎实做好畜禽防疫检疫工作,畜禽饲养总量累计达万头(只)。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家,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达到158家。统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界定农户成员万人,整合资产资金亿元,发放股权证万册,累计分红800多万元。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着力完善xx、xx等村基础设施和旅游功能配套,xx村先后荣获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和国家乡村旅游示范村称号。

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洁”工程经验,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开展全域无垃圾综合治理,持之以恒改善人居环境。科学制定了《xx区xxx镇城乡统筹总体规划》《g570沿线人居环境整治概念性设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方案。采取“以土地换房产”“以统建促改造”等改造模式,在市区内修建天庆家园xx新村保障性住房、天庆家园xx村等高标准农民住宅小区,建成住宅楼167栋5812套,建成经营性资产万平米。采取闲置荒滩规划新建和原址拆旧建新两种方式,建成高标准农宅4500多套,铺装硬化宅前道路万平米,xx、xx、xx、xx4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持续推进“厕所革命”,xx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建成使用,改造提升农村户厕5514座。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同步配套水电路和绿化、净化、亮化等基础设施,累计清理垃圾近130万余方,清理农村巷道290余条,拆除残垣断壁599宗。全面完成国道g570等辖区内重点项目的土地征收、地上附着物拆除及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市、区重点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在精神文明方面。坚持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统领乡风文明建设,不断强化阵地、制度和载体建设,为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建成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及14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6支492人志愿服务队伍,打造“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孝善基金”“德润生日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研学”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xx样板”多次被央视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区域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庭院”“好婆婆、好媳妇”评选表彰活动,传承良好家风家训,弘扬传播崇德向善、和谐和睦的正能量。全面推动移风易俗,以“一村一规”的方式制定村规民约,大力整治高价彩礼、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不良习气,实现了婚丧事宜规范化、民间习俗文明化、移风易俗长效化、厉行节约常态化。持续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完成5个村文化大院维修改造工作,4个村乡村大舞台提升工作,5个村体育惠民工程,打造14个星级农家书屋,建设52个体育场地,配套健身路径434件,全镇各村文体活动设施配套日益完善。

在社会事业方面。结合“三变”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引进中天羊业、花之缘饰品等企业,引导贫困户通过扶持资金入股分红、从事“投母还羔”养殖、扶贫车间务工等方式拓宽增收渠道,全镇566户119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严格落实各项基本保障制度,累计发放强农惠农补助资金亿元,居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参保率始终保持%和%。审核办理创业担保贷款534万元,累计引导培训农民1970人次、输转万人次,劳务收入达亿元。镇敬老院维修改造项目顺利完成,翻新扩建幸福老人互助院8座。依托全国社区治理试验区创建,着力完善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和村规民约为核心的“三会一规”群众性自治体系建设。全面推行基层协商民主工作,打造14个村民协商议事厅。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矛盾纠纷化解、重点区域乱点乱象整治等工作,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二、2020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镇上下在坚定不移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按照“两区两城两融合”的工作思路,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统筹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项事业实现新的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全镇在建续建项目23个,完成投资亿元,储备项目19个。向上争取资金191万元,招引项目10个,协议资金亿元,累计到位资金亿元。xx村棚改项目三期6栋住宅楼已完成主体及砌体建设,xx二期5万平方米经营性资产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室外工程,高崖子新村商业建设秋菊苑a-1段已完工。着力加大农业设施投入力度,祥牧园、丹红、挺佑天成等重点农业养殖项目投产运营,裕永储3万立方冷库建成使用,xx村绿萝卜分拣包装扶贫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xx村旧宅基地复垦整理项目平整土地亩,修建渠道公里、田间道路公里。持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xx村、xx村等村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ppp项目开工建设,xx生产区人饮管线主管接通,xx一二组道路硬化铺装一期工程完成规划设计,xx、xx等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全面开工。

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完成各类作物种植余万亩,推广测土配方万亩。草食畜牧业发展良好,畜禽饲养总量达万头(口、只)。持续推进质量兴农行动,完成样本检测4800批次。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10家,评定区级合作社5家。着力完善xx村基础设施和旅游功能配套,迷舍项目主体完工,13户民宿主体工程即将完工。xx村先后获评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和国家乡村旅游示范村称号,野狐湾景区累计接待游客8万余人次。着力推动品广场、羊肉街等特色餐饮业复工复产,286户xx村村民为品广场减租万元。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转移劳动力8002人,实现劳务收入亿元,人力资源和农村电商产业园一楼服务大厅投入运营。

三是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面打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战,发动志愿者、群众6000人次,出动各类机械700余台次,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900余处,清理乱堆乱放、粪堆旱厕等1500余处,清运各类垃圾近万余方。积极推进“厕所革命”,改造提升农村户厕2087座。持续开展“风貌革命”,拆除危旧农宅214宗,修建农宅67套。着力提升兰州路、永昌路等重点路段和城中四村管理水平,持续打造精致城市。完成重点区域绿化工程,种植各类树木、花草万余株。不断加大秸秆焚烧、废弃农膜回收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兑换回收地膜吨。严格落实“河长制”,镇村河长累计巡河274次。

四是文明乡风不断提升。创新打造“文明实践半小时”大喇叭、“云课堂、微宣讲”“小板凳”等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特色品牌,持续深化“婆媳互夸”“道德信贷”“孝善基金”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建设,逐步形成可学习、可借鉴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经验,开展关爱老人、清洁卫生、公益服务等特色志愿服务活动上百场次。大力开展评先奖优、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评选等系列主题活动,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全省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在金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的“xx样板”多次被央视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区域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五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不断深化“三会一规”群众性自治体系建设和基层协商民主,建成镇级协商议事厅,镇村成功议事34件。有序推进“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建设和村委会能力提升,村民自治能力明显提升。深入开展平安xx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完成xx、xx、xx3个村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着力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累计调处各类纠纷440件。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发放宣传彩页万余份,开展宣讲活动29场次。深入开展“法律八进”活动,建成公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共法律服务工作室3个,“七五”普法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六是民生福祉充分保障。

对照。

“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扎实开展脱贫攻坚“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完善已脱贫建档立卡户返贫监测预警机制。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发放各类惠民惠农补贴资金1667万元。居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和%。统筹推进残疾人三代证更换,便利残疾人日常生产生活。加大留守和困境儿童等群体关爱和监护力度,特殊群体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积极推进镇敬老院“公建民营”新模式,xx村幸福老人互助院开工建设,全镇扶老助老能力不断增强。认真落实省市区政府为民办实事各项政策措施,组织4941名农村妇女免费参加“两癌”筛查。补录退役军人信息657人,核查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优抚对象198人。

三、“十四五”重点。

工作计划。

除恶专项斗争,扎实推进平安xx建设,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十八是不断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三项要求,扎实推进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统筹推进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推动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四、2021年重点工作。

计划。

2021年,我镇拟建重大重点项目16个,计划总投资亿元。其中:新建项目4个,总概算投资6538万元。一是xx乡村旅游民宿群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概算投资700万元。配套建设野狐湾民宿群室外给排水、供电、绿化、亮化及景观小品等。二是天庆家园xx村棚户区改造项目二期工程。概算投资3918万元,新建6栋多层住宅楼,建筑面积平米。三是xx区亮鑫养殖家庭农场骆驼养殖项目。概算投资800万元,计划修建办公区、生活区等功能区,并配套相关设施设备。续建项目12个,总概算投资亿元。一是xx新村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六期外网附属工程。概算投资900万元,配套六期商业28#、29#、30#、31#楼基础设施工程。二是xx新村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六期工程。概算投资1200万元,完成28#、29#、30#、31#楼外墙大理石干挂。三是天庆家园xx村棚户区改造项目基础设施配套及小区幼儿园、大门、围墙建设工程。概算投资4382万元。四是天庆家园高崖子新村商业建设项目。概算投资亿元,新建高崖子新村沿xx路商业街,建筑面积29980平方米、冬梅苑四期商业a-2、a-3段,建筑面积4862平方米。五是xx村野狐湾体育运动休闲园建设项目。概算投资万元,规划建设健身房、儿童游乐室等。六是xxx镇xx村土地整治项目。概算投资650万元,整治面积公顷,铺设干管5368米等。七是xx牧园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3万头生猪循环农业养殖项目。建设养殖区、储草间等功能区并配套相关基础设施设备。八是金昌市挺佑天成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年出栏2万头生猪养殖项目。概算投资6000万元,建设圈舍、办公用房等功能区25间,并配套相关基础设施设备。九是xxx镇“生态田园综合体”园区建设项目。概算投资3800万元,规划建设种植区、养殖区,并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十一是金昌市恒旺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肉羊养殖项目。概算投资600万元,新建高标准双列式羊舍6栋及其功能区,并配套相关设施设备。十二是金昌瑞兴昌运牧业有限公司肉牛养殖项目。概算投资1300万元,项目占地7000平方米,新建高标准双列式牛舍3栋及功能区,并配套相关设施设备。

乡镇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规划篇十一

2019年度xx区工信(商务)局荣获xx市内贸流通工作优秀奖。现将“十三五”以来我区开展服务业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是外贸进出口贸易总额。2016—2019年三年来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完成13675.08万元、25837.78万元、17489.14万元、50217.1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5.34%、88.94%、-32.30%、187.1%。2020年1—4月份17989.58万元,同比增长23.44%。预测全年全区外贸进出口累计为55000万元,同比增长10%。

二是直接利用外资情况。2016—2019年三年来直接利用外资分别为460万美元、470万美元、800万美元、945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6.98%、2.17%、70.21%、18.1%。2020年1—4月份55万美元。预测全年全区利用外资累计为1040万美元,同比增长10%。

住宿业同比分别增长0.5%、5.5%、24.2%、14.1%;

餐饮业同比分别增长0.8%、6.9%、24.3%、20.4%。2020年第一季度社消-11.6%,批发12.4%,零售-15.9%,住宿-58.6%,餐饮-38.7%。预测全年社消5%、批发8%、零售7%、住宿3%、餐饮2%。

四是限额以上商贸企业(个体)入库情况。2016-2019年度三年来全区限上商贸企业(个体)完成入库分别为:2家、19家、23家、15家。目前全区限上商贸企业(个体)在库累计共57家。

(二)主要工作做法。

1、加强重点企业服务。重点跟踪服务好广西丰烁投资有限公司、贵宝鞋业和xx市荣厚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等25家外贸企业和及时为外贸企业做好出口退税工作等。同时,挖掘和培育内贸流通业企业新增长点,做到应统尽统,进一步提高增长点。

2、扎实开展电子商务进企业、进农村工作和电商扶贫工作,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到目前为止,全区已建电子商务服务点152个,覆盖率93.33%(其中,贫困村建立电商服务点50个,覆盖率100%)。全区有生产简易木衣柜,婴儿床等木制品加工企业30多家,其中有亿顺木业、天健公司、华九家居、一加一家居、嘉佳家居等5家年产值超千万元的电商骨干企业。比如:2019年实现行业总产值超6亿元,解决3000多人的就业问题。天健公司的产品出口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全年全区农产品销售额累计达到2亿元,有力帮助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3、加快推进商贸流通项目建设工作。重点抓好南江农贸市场和木松岭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和xx区南站综合批发市场建设运营工作。南江农贸市场计划今年投入使用。

4、认真组织企业开展促消费活动和参加区内外各种展销会活动,进一步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9年“三月三”期间、12月初两次分别在四季花田、新世纪广场举办“党旗领航,电商扶贫”农产品展销会活动,组织我区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23家两次分别参加展销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20年“三月三”、“五一”期间,组织60多家企业参加“壮美广西·三月三暖心生活节”活动和市长代言直播活动,其中“壮美广西·三月三暖心生活节”活动截止4月26日直接带动我区消费1084.49万元,市长代言直播活动销售额合计达68379.9元,有力地促进了我区特色农产品和贫困地区产品网络销售。

xx公安分局查处非法经营成品油案1起、破1起、刑事拘留1人、逮捕1人。五年来,通过开展整治专项行动,维护了我区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6、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商贸流通领域企业生产安全。

(三)存在问题:

1.外贸进出口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板材行业受美国、韩国等对板材进口关税提高的影响,以及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企业进出口受阻,订单减少,导致出口成本增加,进出口总额下滑,利润大幅度降低。

2.商贸流通业基础薄弱,没有大型企业支撑,加上行业发展不够完善,社消总额增幅不大。

(四)下一步工作:

1.外贸进出口方面:继续加强政策宣传工作和深入做好企业服务指导工作,做强做大外贸经营主体。

2.商贸流通业方面:一是做好限上企业培育工作,加强部门配合以及组织企业开展各种展销会和促消费活动,进一步拉动内贸经济增长。二是继续做好商贸流通业项目建设工作及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繁荣我区商贸经济。

“十四五”期间,我区商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区委“工业强区、商贸旺区”的战略发展思路,不断深化商业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商贸企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型商贸业态,培育xx商业特色。

(一)“十四五”期间我区商贸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1、基本建成xx义乌中国小商品智慧新商业产业园。该产业园将覆盖到商业贸易、专业市场、生产加工、仓储物流、休闲购物、宜居配套、现代商务、直播中心等8位--体的产业链运营模式,建成后将形成:桂东南最大的商贸物流中心文化旅游服务中心城市服务中心、休闲购物中心。加快商业建设发展步伐,建立起立足区内、辐射周边、产销结合、畅通高效的商业贸易流通体系,建立起交易规模大、辐射面广、规范有序、功能先进的市场交易体系。

在xx万亩羽绒产业城内建设一家羽绒交易中心,配备步行街建设。

3、基本建成网络状商贸流通体系。以促进发展为主线,加快辖区内营销网络建设。主要是发展电子商务带动新型业态,建成城乡联动的网络状商贸流通体系。

(二)“十四五”期末,我区商业发展主要经济指标:

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8亿元,年均增长8%;

2、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50亿元,年均增长10%;

(三)“十三五”商贸业的发展重点。

1、汽车修理美容租赁业。汽车修理美容租赁业是我区的新兴产业也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区域内现有汽车修理美容租赁业户近150家。主要分布在江南大道东段及江一路郁江大桥至南山路南面一带,其中,车港汽修、鸿雁汽修、中泰汽修等企业其年营业额均已超百万元。规划定位:在“店多隆市”的集聚效应下,由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和个人自愿投资,以324国道、江南大道、中山南路及南山路为主干道,利用区位优势,扩大网点,逐渐发展形成有组织、规范管理、合理发展的汽车修理美容业。

2、旅游业。充分利用南山公园、南湖公园优势资源,推进城区旅游资源开发,增加游乐活动场所,把旅游业与其他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相关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多赢共利。做足旅游产品的经销,促进我区旅游业全面发展,实现商旅结合、以商兴旅,以旅促商。另外,积极打造桥圩镇温泉项目、湛江镇四季花田农业生态园、木格镇君子垌客家围屋群等。

3、房地产业。按照区委“滨江亮区”战略,新上港龙湾、水岸丽都、十里江湾、彰泰.滨江学府、国宾一号、中鼎滨江城等一批房地产项目,加快推进昊业中心城建设步伐和重点开发以南湖公园、南山风景名胜公园、仙衣滩公园、马骝塘植物园、儿童公园以及青云大桥和罗泊湾大桥周边地带为中心东南片规划。通过新城区建设、旧城区改造,改善我区居住设施,发展商住及服务相结合的商业。

4、加快发展市场建设。一是改造原有农贸市场,完善市场功能,亮化、美化、规范南江市场、木松岭市场。二是培育一批专业批发市场。依托城镇化建设及工业产业的发展,加快推进增乾(国际)木材交易中心建设,兴建羽绒、建材、服装、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江南工业园区综合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完善专业市场设施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形市场体系和管理机制。

的商业网点。依托xx区政府附近的南郡名邸、碧桂园.城央府、xx一号、港龙湾和水岸郦都小区城市设施先进、城区规划合理、文化特色明显等特点,在现有商业设施基础上,规划形成我区的商业中心。一是注重引入大型超市。二是做大现有商场,摒弃小卖部、地摊等落后的商业形态。三是日用消费、农机兴农、餐饮休闲娱乐、信息金融等服务业,扩大网点覆盖面,特别是以行政中心为中心的临江商业,注重品味和文化。四是打造桥圩、木格镇夜间经济试范点,规范江南大道夜市,在南湖商贸城建设一条商业步行街,既要突出个性化、又要突出多样化。

,争取尽快启动东津保税区和物流园建设,进一步推动港产城互动融合发展。

新塘镇重点利用其农副产品种养、加工的优势,建设一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桥圩镇重点规划建设xx市羽绒交易中心集聚区。

乡镇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规划篇十二

xx县林业局“十三五”工作总结暨“十四五”规划打算xx县林业局“十三五”工作总结暨“十四五”规划打算x__县林业局“十三五”工作总结暨“十四五”规划打算县委办:根据工作安排,现将县林业局“十三五”工作总结暨“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县委办:

一、“十三五”时期林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十三五”时期,是。

__林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始终在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处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始终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强县、绿色崛起、同步小康”的发展路径,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奋发有为,基本完成“十三五”规划既定目标,全县林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现将林业十三五规划截止目前取得的成果总结如下。

(一)林业总产值实现新突破。五年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4.5亿元,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

55亿元,比“十二五”时期翻了。

2.5翻,农村居民从林业上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

5088元,翻了。

2.4翻。

(二)森林资源保护成效明显。完成二类森林资源调查工作,森林蓄积极量增长。

100万立方米,覆盖率达。

70%,绿化率达。

98%。成功举办。

52届达巴护林联防会议和川陕鄂渝巴山地区第。

61届护林联防会议。森林火灾发生率始终控制在。

0.1‰以内,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

136件,为国家挽回损失。

267万元。扎实开展野生动植物、名木。

古树保护和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控工作。

2个、森林康养示范基地。

5个、森林康养人家。

30个。森林康养经济年均增长。

5%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126亿元,其中森林康养收入。

30亿元。

((四))林业制度改革全面完成。积极推动集体林权“三权分置”改革,完成。

268.89万亩集体林地外业勘界和确权颁证,产权明晰率达。

办”政务服务改革,固化“受理—审批—办结”模式,优化“四办”服务流程,群众满意率。

100%。

__万元,完成长赤、光雾山。

2个标准基层林业站建设,完成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和管护站点建设。

3827人,实现贫困户户均增收。

4800元,超过国定贫困线标准。统筹全林业系统力量,林业系统帮扶。

13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

2个非贫困村。

11个,挂联。

356户贫困户,选派。

15名党员干部,组建。

5个驻村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抽派。

30名农技员到乡(镇)开展农业技术指导,五年来,举全局之力,帮助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助力贫困户稳定增收。

(七)林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核桃特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核桃面积达到。

31万亩,__核桃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通过国家“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建成。

__县木本油料基地。

5万亩,精深加工生产线。

发有限公司、四川开元集团等企业相继落户。

__。创建龙头企业。

3个(其中国家级。

1个、省级。

1个、市级。

1个)、培育专业合作社。

158个,示范专合社。

3个(其中国家级。

1个、省级。

1个、市级。

个),培育造林专业合社。

20个,培育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3个。

班子风清气正、队伍纯洁巩固的氛围,确保了林业项目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

二、“十三五”时期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结构不合理。林业系统职工平均年龄。

50岁左右,整体年龄偏大,甚至出现“断层”现象,长期以往,将不利于林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闲置林地未能充分发挥效益。我县林地资源丰富,但从流转用途看,流转林地用于原料林基地建设居多,占转让面积的80%以上。截止目前,可开发利用的林地资源闲置多,如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产业还没有真正地兴起来。

(三)产业发展遇到瓶颈。随着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和耕地红线的界定,致使可用于产业发展的土地越来越少,如核桃特色产业每年的新植数量正逐年减少。加之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格,因生态红线的划定让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一再受限,如中国四川光雾山森林康养示范基地项目。

(四)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大部分基层站、所的办公业务用房以及林场管护用房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所建,因配套政策和资金不到位,年久失修,有些甚至变成危房,已不能顺应时代发展形势和业务需要。

三、“十四五”时期林业产业发展目标。

__林业持续健康发展。

72%、森林蓄积量达到。

2350万立方米、城乡绿化率达。

98%以上,康养产业和生态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林业总产值将突破。

60亿元,林农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

5000元。

四、“十四五”时期林业产业发展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

(一)坚持保护优先,将生态保护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1.大力实施重点生态工程。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管护生态公益林。

104.01万亩,完成封山育林。

2万亩、森林抚育。

5万亩。巩固前一轮退耕还林成果。

16.4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成果。

1个、省级森林小镇。

3个。

3‰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

85%以上,测报准确率达到。

95%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

100%。每年选聘生态护林员。

1400人,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到。

2025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

72%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

2350万立方米以上。

2025年,力争将光雾山各类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建成光雾山国家自然公园,健全完善管理机制。

41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得到有效保护。

(二)坚持绿色发展,壮大产业规模,促进林业产业健康发展。

1.强。

做大做强。

x__核桃特色产业。立足我县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发挥。

__人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到。

2025年,全县建成核桃产业基地。

35万亩,低改核桃。

5万亩,稳产丰产核桃面积达到。

20万亩,核桃年产量达到。

2万吨;干果商品率达。

90%以上,就地加工转化达。

50%以上;核桃精深加工能力达到年消耗干果。

1万吨。创建国家级或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

1个,新增核桃采穗圃。

200亩,核桃品种收集园。

30亩。全县核桃产量达到。

5万吨,实现年总产值。

18亿元,从事核桃产业林农人均增收。

2500元以上,将。

__县建设成为“秦巴片区最大核桃产业基地”。

2025年,建成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

1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

5个,森林人家。

20个,完成省级以上森林康养基地质量评定。

3个。

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发展林下“林果”、“林药”、“林禽”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积极培育和创建龙头企业和示范专合社,切实带动林农增收致富。

(三)坚持重心向下,全面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推进国家标准化基层林业站建设,全面提升基层林业站综合服务。

1500万元,新建。

30座,购置扑火机具和防护装备。

5000台(套、具),全面提升森林火灾防控能力。

乡镇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规划篇十三

“十三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突出发展畜牧业、重点扶持规模养殖的正确决策下,继续坚持“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的目标不动摇。立足“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质量安全与规模扩展、生产增长与市场开拓、发展速度与产业效益”并重,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高畜产品竞争力为核心的发展思路下,畜牧业克服市场波动、畜禽养殖用地难、发展资金短缺、畜禽重大疫病困扰,特别2018年以来受国内“非洲猪瘟”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县畜牧生产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畜牧业产量全面提升。

家禽存栏xx万只,同比增长xx%,出栏xx万只,同比增长xx%;

肉牛存栏,xx万头,出栏xx万头,同比增长xx%;

肉羊存栏xx万只,出栏xx万只,同比增长xx%;

类总产xx万吨,同比增长xx%;

家禽存栏xx万只,xx万只;

肉牛存栏xx万头,出栏xx万头;

肉羊存栏xx万只,存栏xx万只。肉蛋奶总产xx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xx%。

(二)规模化养殖比重增长迅速。

截止2020年11月底,全县规模养殖场共计xx家,其中生猪规模场xx家,家禽规模场xx家,肉牛规模场xx家,肉羊规模场xx家,较2014年底分别增长xx%、xx%、xx%和xx%。预计预计到“十三五”末的2020年底,全县规模养殖比重可达到xx%以上。

(一)发展思路。

坚持以绿色发展为指导,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这个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发展适应性畜牧业调结构,以发展适度规模养殖促增长。力争实现畜禽良种化、养殖规模化、管理科学化、防疫规范化、环境无害化以及资源利用化。

(二)主要目标。

到“十四五”末,全县生猪存栏80万头,年可出栏150万头;

家禽存栏800万只,1000万只;

肉牛存栏20万头,出栏30万头;

肉羊存栏50万只,出栏60万只;

肉蛋奶总产达到35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5%,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比“十三五”末增长50%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90%以上,形成较为完善的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实现我县由畜牧业大县向强县的跨越。

(三)主要做法。

肉牛存栏20万头,出栏30万头;

肉羊存栏50万头,出栏60万头;

家禽存栏1000万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5%。深入实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达到10个、省级30个、市级60个。突出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减少疫病发生,降低发病率,提高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满足人们对畜产品的营养、健康、安全的消费需求,有效解决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推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提高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完善“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及“订单农业”等发展模式,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完善市场流通。以“互联网+现代畜牧业”为平台,拓展畜产品销售渠道,抓好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品牌打造和企业体制机制创新等关键措施,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打响做强“颍之尚品”、“牧原股份”、“八里河蛋鸭”等商标品牌,提升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影响力。

(1)打造生猪产业园区。稳步推进现代循环畜牧产业园建设,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出台优惠政策,着力招商入驻,力争到2025年园区入驻企业达20家,初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以颍上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为重点,达到年屠宰生猪300万头,975头/小时,日屠宰生猪8000头,冷却8000头/日,冻结能力540吨,冷藏能力2万吨,项目总投资约4.5亿元。项目的建设能够提升生猪养殖、屠宰集约化水平,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拉动颍上县农业、畜牧业及肉制品加工业的发展。项目建成后,将提供就业岗位2500个。到2025年实现屠宰加工年产值35亿元,宏润肉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江店孜镇屠宰场产值达10亿元。

(2)打造牛羊产业园区。在六十铺镇建立牛羊交易大市场一个,做好本县牛、羊产业与长三角对接,吸引周边省、市、县肉牛、肉羊在此交易,形成强大的牛羊产业基地。以穆岗养牛专业合作社为重点引进年屠宰能力20万头肉牛、40万只肉羊屠宰加工企业一个。到2025年实现交易、屠宰加工年产值32亿元。

(3)打造禽类产品产业园区。大力发展禽产品精深加工,补齐发展短板,破解发展瓶颈,以立华集团为重点的800万只肉禽养殖基地,以安徽美佳康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为重点扩大生产能力,形成屠宰、加工、包装、销售产业链。到2025年屠宰、分割加工能力达1300万只,销售产值达30亿元。同时,扩大上海多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仓储包装运输能力,形成产、供、销链条,力争到2025年全县200家蛋禽养殖企业与其合作,把颍上禽蛋产品源源不断的输送到“长三角”区域。

3、重点养殖项目建设目标规划。

五是县内中小型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场,存栏生猪20万头,出栏30万头。

引进奥丰牧业、新联禽业等大型蛋禽养殖集团在我县建场,进一步扩大蛋禽养殖规模。

(3)牛羊养殖项目。以红星镇牧丰牧业为中心依托沿淮丰富水草资源发展10万头肉牛养殖、20万只肉羊养殖基地。加大对六十铺镇众兴良种黄牛繁育有限公司、盛堂乡牛哥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江店孜镇人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红星镇鸿丰牧业有限公司、陈桥镇健壮养牛场等肉牛养殖企业及华旺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江口镇的山河养殖场、五十铺乡的王昌勇养羊场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肉羊养殖企业的扶持力度,扩大养殖规模,示范带动发展牛羊养殖。到2025年达到年出栏肉牛30万头,肉羊50万只的目标。

4、加大财政项目争取力度。紧盯国家产业扶持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实现项目带动产业发展。力争中央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示范、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生猪调出大县、粮改饲、草牧业试点建设等项目的实施。

5、创建生态美丽牧场。按“规范、生态、美丽”内涵要求,以“种养耦合、无抗无废”为原则,通过设施改善,制度规范,环境洁化、绿化、美化,将畜禽养殖场营造为“场区布局合理、设施制度完善、生产全程清洁、产出安全高效、资源循环利用、整体绿化美化”的美丽生态牧场。以此来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

6、全面推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充分发挥好畜禽粪污资源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的实施效果,全面推进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总结推广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形成典型利用模式,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实现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98%以上的目标。

(一)着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传统饲养方式转变。坚持政府扶持、多元投入、多方建设的方针,整合国家和省级强牧惠牧政策资金,采取引导鼓励扶持的办法,支持散养户出院入区,鼓励养殖大户以区建场,以区带户,以户促场,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家庭牧场、专业合作等,加快培育适度规模养殖和一体化经营主体,大力改善养殖基础设施条件。使传统畜牧业由分散养殖向规模经营为主的转型,扩大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力争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90%。

(二)构建现代畜牧业全产业。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在主攻空挡短板、创新产销机制、研发优势品牌、拓展市场空间方面狠下功夫,着力解决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上畜产品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销售不畅的问题。一是巩固提升牧原、宏润、美佳康、穆岗等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屠宰加工骨干企业,想方设法解决流动资金和市场开拓两大难题,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品种,打造优势品牌,提高畜产品附加值。二是积极创造条件,利用畜牧业区位优势,积极争取合作机会,打造多个屠宰、加工、运输、营销一体化食品加工企业。三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现代畜牧业新模式,采取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方式,通过产销对接、农超对接,拓展市场空间,加大畜产品营销力度,促进畜牧产业提质增效。

建立用地、金融、项目推进等协调机制;

出台招商、奖补等扶持政策。

(三)落实金融支持。依拖“劝耕贷”等政策的实施,及时掌握国家政策,争取政府支持,从政策供给层面调整和完善畜牧业融资机制,协调金融机构为畜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创新担保方式,提高养殖户信用度和还贷意识。实现“造血”与“输血”功能的良性循环,着力破解畜牧业发展融资难题。

(四)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严格落实动物防疫双规责任制,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全区预防和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长效管理和应急处理机制。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90%以上。健全疫情测报和监控体系,不断完善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做好疫苗等防疫物资储备。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完善基层站硬件设施建设,落实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和村级防疫员补贴。

(五)强化科研创新加快技术推广。大力推动信息化、智能化新技术在生猪生产经营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加强产学研推深度融合。以指导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生猪标准化生产为重点,组织开展“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推广农作物秸秆发酵垫料、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清洁养殖技术。鼓励支持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畜禽企业等,深化畜牧兽医行业技术交流与合作,提升推广队伍范围、素质与能力。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技术能力和服务本领显得尤为重要。聘请省内外知名畜牧专家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术,采取合适的激励措施,调动基层畜牧工作者的积极性,提高思想认识,搞好服务保障。

(六)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落实监管责任,健全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应急预案和快速反应机制,明确质量监管责任,落实主体责任。深入开展投入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落实属地责任、强化执法监督、完善综合服务、健全长效机制。积极构建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的网络体系,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规范畜禽生产行为。加强产地、运输和屠宰检疫。强化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监管力度。扎实开展“瘦肉精”和生鲜乳专项整治。做好渔业监测工作。切实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不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七)提升涉牧主体守法经营意识。增强饲料、生猪生产经营企业遵纪守法意识,及时曝光一批违规添加禁用物质的典型案例,处罚一批产品检测不合格的经营行为。组织对全县饲料生产企业、无害化处理企业开展安全风险排查,建立完善各类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数据库,加强对重点企业和高危化学品等重点危险源的风险管控,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八)大力推进现代草牧业发展。依托粮改饲项目的实施,农牧结合、草畜配套、循环发展。大力推进牧草生产加工和牛羊规模养殖,着力推进以养带种的种植结构调整,构建种养结合、粮草兼顾的新型农牧业结构。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全县年加工秸秆500万吨以上,努力构建种养循环、产加一体、粮饲兼顾、农牧结合的新型农业生产结构。

强化畜产品产地监测,全区无公害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十)强化初心使命端正行风政风。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生猪稳产保供、非洲猪瘟防控、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化履职尽责意识,敢于攻坚克难,勇于担当作为,确保如期完成现代畜牧业发展各项硬任务。加强对生猪生产各类经费、项目的监督管理,严禁截留、挤占、挪用等违法违纪行为。依法行政,规范开展畜牧类行政许可。强化生猪行业统计工作,提高统计数据准确性、及时性。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有关要求精神,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加强政风行风建设。

“十三·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突出发展畜牧业、重点扶持规模养殖的正确决策下,继续坚持“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的目标不动摇。立足“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质量安全与规模扩展、生产增长与市场开拓、发展速度与产业效益”并重,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高畜产品竞争力为核心的发展思路下,畜牧业克服市场波动、畜禽养殖用地难、发展资金短缺、畜禽重大疫病困扰,特别2018年以来受国内“非洲猪瘟”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县畜牧生产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畜牧业产量全面提升。

截止2020年10月底,全县生猪存栏50.32万头,同比增长3.5%,其中能繁母猪存栏7.15万头,同比增长1.2%,出栏75.78万头,同比增长0.89%;家禽存栏420.5万只,同比增长1.1%,出栏522.30万只,同比增长1.5%;肉牛存栏,6.9万头,出栏6.7万头,同比增长2.58%;肉羊存栏24万只,出栏23.2万只,同比增长3.45%;类总产10.99万吨,同比增长1%;蛋类总产3.12万吨,同比增长4.3%。预计“十三·五”末的2020年底,生猪存栏55万头,出栏90万头;家禽存栏450万只,650万只;肉牛存栏8万头,出栏8.5万头;肉羊存栏25万只,存栏30万只。肉蛋奶总产20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5%。

(二)规模化养殖比重增长迅速。

截止2020年10月底,全县规模养殖场共计554家,其中生猪规模场219家,家禽规模场230家,肉牛规模场63家,肉羊规模场42家,较2014年底分别增长25%、75%、13%和31%。预计预计到“十三·五”末的2020年底,全县规模养殖比重可达到85%以上。

(一)发展思路。

坚持以绿色发展为指导,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这个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发展适应性畜牧业调结构,以发展适度规模养殖促增长。力争实现畜禽良种化、养殖规模化、管理科学化、防疫规范化、环境无害化以及资源利用化。

(二)主要目标。

到“十四·五”末,全县生猪存栏80万头,年可出栏150万头;家禽存栏800万只,1000万只;肉牛存栏20万头,出栏30万头;肉羊存栏50万只,出栏60万只;肉蛋奶总产达到35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5%,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比“十三·五”末增长50%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90%以上,形成较为完善的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实现我县由畜牧业大县向强县的跨越。

(三)主要做法。

1、标准化规模养殖目标规划。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严格落实养殖场建设备案制度,到2025年,全县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达到800个。实现生猪年存栏80万头,出栏150万头;肉牛存栏20万头,出栏30万头;肉羊存栏50万头,出栏60万头;家禽存栏1000万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5%。深入实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达到10个、省级30个、市级60个。突出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减少疫病发生,降低发病率,提高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满足人们对畜产品的营养、健康、安全的消费需求,有效解决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推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提高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完善“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及“订单农业”等发展模式,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完善市场流通。以“互联网+现代畜牧业”为平台,拓展畜产品销售渠道,抓好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品牌打造和企业体制机制创新等关键措施,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打响做强“颍之尚品”、“牧原股份”、“八里河蛋鸭”等商标品牌,提升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影响力。

(1)打造生猪产业园区。稳步推进现代循环畜牧产业园建设,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出台优惠政策,着力招商入驻,力争到2025年园区入驻企业达20家,初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以颍上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为重点,达到年屠宰生猪300万头,975头/小时,日屠宰生猪8000头,冷却8000头/日,冻结能力540吨,冷藏能力2万吨,项目总投资约4.5亿元。项目的建设能够提升生猪养殖、屠宰集约化水平,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拉动颍上县农业、畜牧业及肉制品加工业的发展。项目建成后,将提供就业岗位2500个。到2025年实现屠宰加工年产值35亿元,宏润肉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江店孜镇屠宰场产值达10亿元。

(2)打造牛羊产业园区。在六十铺镇建立牛羊交易大市场一个,做好本县牛、羊产业与长三角对接,吸引周边省、市、县肉牛、肉羊在此交易,形成强大的牛羊产业基地。以穆岗养牛专业合作社为重点引进年屠宰能力20万头肉牛、40万只肉羊屠宰加工企业一个。到2025年实现交易、屠宰加工年产值32亿元。

(3)打造禽类产品产业园区。大力发展禽产品精深加工,补齐发展短板,破解发展瓶颈,以立华集团为重点的800万只肉禽养殖基地,以安徽美佳康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为重点扩大生产能力,形成屠宰、加工、包装、销售产业链。到2025年屠宰、分割加工能力达1300万只,销售产值达30亿元。同时,扩大上海多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仓储包装运输能力,形成产、供、销链条,力争到2025年全县200家蛋禽养殖企业与其合作,把颍上禽蛋产品源源不断的输送到“长三角”区域。

3、重点养殖项目建设目标规划。

(1)生猪养殖项目。一是加快推进颍上县牧原公司年出栏120万头生猪养殖体系建设项目,项目总规划建设16个养殖场,配套年产30万吨饲料厂一个、有机肥厂、无害化处理场等,项目规划总投资17亿元。目前已开工建设13个养殖场区,竣工投产10个。帮助牧原集团在我县建场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确保在2025年实现年出栏120万头生猪的目标;二是正大集团在颍上投资6亿元,采取“公司+农户”合作模式建设养殖场项目,确保到2025年实现合作建设60家共存栏20万头,能繁母猪2.1万头的规模猪场,出栏40万头。三是汉世伟集团在颍投资3.5亿元,合作建场30家规模养殖场,确保到2025年可实现存栏6万头,出栏10万头生猪的项目;四是双胞胎集团投资8000万元在颍上建设6家大型养猪场,确保到2025年可实现年存栏8万头,出栏14万头;五是县内中小型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场,存栏生猪20万头,出栏30万头。

(2)家禽养殖项目。不断促进肉禽养殖场与立华集团合作,进一步扩大合作养殖项目,力争到2025年与立华集团合作肉鸡养殖场达70家;引进奥丰牧业、新联禽业等大型蛋禽养殖集团在我县建场,进一步扩大蛋禽养殖规模。

(3)牛羊养殖项目。以红星镇牧丰牧业为中心依托沿淮丰富水草资源发展10万头肉牛养殖、20万只肉羊养殖基地。加大对六十铺镇众兴良种黄牛繁育有限公司、盛堂乡牛哥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江店孜镇人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红星镇鸿丰牧业有限公司、陈桥镇健壮养牛场等肉牛养殖企业及华旺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江口镇的山河养殖场。

“十三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突出发展畜牧业、重点扶持规模养殖的正确决策下,继续坚持“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的目标不动摇。立足“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质量安全与规模扩展、生产增长与市场开拓、发展速度与产业效益”并重,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高畜产品竞争力为核心的发展思路下,畜牧业克服市场波动、畜禽养殖用地难、发展资金短缺、畜禽重大疫病困扰,特别2018年以来受国内“非洲猪瘟”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县畜牧生产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畜牧业产量全面提升。

家禽存栏xx万只,同比增长xx%,出栏xx万只,同比增长xx%;

肉牛存栏,xx万头,出栏xx万头,同比增长xx%;

肉羊存栏xx万只,出栏xx万只,同比增长xx%;

类总产xx万吨,同比增长xx%;

家禽存栏xx万只,xx万只;

肉牛存栏xx万头,出栏xx万头;

肉羊存栏xx万只,存栏xx万只。肉蛋奶总产xx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xx%。

(二)规模化养殖比重增长迅速。

截止2020年11月底,全县规模养殖场共计xx家,其中生猪规模场xx家,家禽规模场xx家,肉牛规模场xx家,肉羊规模场xx家,较2014年底分别增长xx%、xx%、xx%和xx%。预计预计到“十三五”末的2020年底,全县规模养殖比重可达到xx%以上。

(一)发展思路。

坚持以绿色发展为指导,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这个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发展适应性畜牧业调结构,以发展适度规模养殖促增长。力争实现畜禽良种化、养殖规模化、管理科学化、防疫规范化、环境无害化以及资源利用化。

(二)主要目标。

到“十四五”末,全县生猪存栏80万头,年可出栏150万头;

家禽存栏800万只,1000万只;

肉牛存栏20万头,出栏30万头;

肉羊存栏50万只,出栏60万只;

肉蛋奶总产达到35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5%,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比“十三五”末增长50%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90%以上,形成较为完善的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实现我县由畜牧业大县向强县的跨越。

(三)主要做法。

肉牛存栏20万头,出栏30万头;

肉羊存栏50万头,出栏60万头;

家禽存栏1000万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5%。深入实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达到10个、省级30个、市级60个。突出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减少疫病发生,降低发病率,提高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满足人们对畜产品的营养、健康、安全的消费需求,有效解决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推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提高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完善“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及“订单农业”等发展模式,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完善市场流通。以“互联网+现代畜牧业”为平台,拓展畜产品销售渠道,抓好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品牌打造和企业体制机制创新等关键措施,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打响做强“颍之尚品”、“牧原股份”、“八里河蛋鸭”等商标品牌,提升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影响力。

(1)打造生猪产业园区。稳步推进现代循环畜牧产业园建设,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出台优惠政策,着力招商入驻,力争到2025年园区入驻企业达20家,初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以颍上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为重点,达到年屠宰生猪300万头,975头/小时,日屠宰生猪8000头,冷却8000头/日,冻结能力540吨,冷藏能力2万吨,项目总投资约4.5亿元。项目的建设能够提升生猪养殖、屠宰集约化水平,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拉动颍上县农业、畜牧业及肉制品加工业的发展。项目建成后,将提供就业岗位2500个。到2025年实现屠宰加工年产值35亿元,宏润肉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江店孜镇屠宰场产值达10亿元。

(2)打造牛羊产业园区。在六十铺镇建立牛羊交易大市场一个,做好本县牛、羊产业与长三角对接,吸引周边省、市、县肉牛、肉羊在此交易,形成强大的牛羊产业基地。以穆岗养牛专业合作社为重点引进年屠宰能力20万头肉牛、40万只肉羊屠宰加工企业一个。到2025年实现交易、屠宰加工年产值32亿元。

(3)打造禽类产品产业园区。大力发展禽产品精深加工,补齐发展短板,破解发展瓶颈,以立华集团为重点的800万只肉禽养殖基地,以安徽美佳康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为重点扩大生产能力,形成屠宰、加工、包装、销售产业链。到2025年屠宰、分割加工能力达1300万只,销售产值达30亿元。同时,扩大上海多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仓储包装运输能力,形成产、供、销链条,力争到2025年全县200家蛋禽养殖企业与其合作,把颍上禽蛋产品源源不断的输送到“长三角”区域。

3、重点养殖项目建设目标规划。

五是县内中小型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场,存栏生猪20万头,出栏30万头。

引进奥丰牧业、新联禽业等大型蛋禽养殖集团在我县建场,进一步扩大蛋禽养殖规模。

(3)牛羊养殖项目。以红星镇牧丰牧业为中心依托沿淮丰富水草资源发展10万头肉牛养殖、20万只肉羊养殖基地。加大对六十铺镇众兴良种黄牛繁育有限公司、盛堂乡牛哥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江店孜镇人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红星镇鸿丰牧业有限公司、陈桥镇健壮养牛场等肉牛养殖企业及华旺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江口镇的山河养殖场、五十铺乡的王昌勇养羊场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肉羊养殖企业的扶持力度,扩大养殖规模,示范带动发展牛羊养殖。到2025年达到年出栏肉牛30万头,肉羊50万只的目标。

4、加大财政项目争取力度。紧盯国家产业扶持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实现项目带动产业发展。力争中央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示范、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生猪调出大县、粮改饲、草牧业试点建设等项目的实施。

5、创建生态美丽牧场。按“规范、生态、美丽”内涵要求,以“种养耦合、无抗无废”为原则,通过设施改善,制度规范,环境洁化、绿化、美化,将畜禽养殖场营造为“场区布局合理、设施制度完善、生产全程清洁、产出安全高效、资源循环利用、整体绿化美化”的美丽生态牧场。以此来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

6、全面推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充分发挥好畜禽粪污资源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的实施效果,全面推进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总结推广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形成典型利用模式,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实现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98%以上的目标。

(一)着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传统饲养方式转变。坚持政府扶持、多元投入、多方建设的方针,整合国家和省级强牧惠牧政策资金,采取引导鼓励扶持的办法,支持散养户出院入区,鼓励养殖大户以区建场,以区带户,以户促场,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家庭牧场、专业合作等,加快培育适度规模养殖和一体化经营主体,大力改善养殖基础设施条件。使传统畜牧业由分散养殖向规模经营为主的转型,扩大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力争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90%。

(二)构建现代畜牧业全产业。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在主攻空挡短板、创新产销机制、研发优势品牌、拓展市场空间方面狠下功夫,着力解决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上畜产品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销售不畅的问题。一是巩固提升牧原、宏润、美佳康、穆岗等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屠宰加工骨干企业,想方设法解决流动资金和市场开拓两大难题,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品种,打造优势品牌,提高畜产品附加值。二是积极创造条件,利用畜牧业区位优势,积极争取合作机会,打造多个屠宰、加工、运输、营销一体化食品加工企业。三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现代畜牧业新模式,采取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方式,通过产销对接、农超对接,拓展市场空间,加大畜产品营销力度,促进畜牧产业提质增效。

建立用地、金融、项目推进等协调机制;

出台招商、奖补等扶持政策。

(三)落实金融支持。依拖“劝耕贷”等政策的实施,及时掌握国家政策,争取政府支持,从政策供给层面调整和完善畜牧业融资机制,协调金融机构为畜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创新担保方式,提高养殖户信用度和还贷意识。实现“造血”与“输血”功能的良性循环,着力破解畜牧业发展融资难题。

(四)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严格落实动物防疫双规责任制,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全区预防和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长效管理和应急处理机制。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90%以上。健全疫情测报和监控体系,不断完善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做好疫苗等防疫物资储备。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完善基层站硬件设施建设,落实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和村级防疫员补贴。

(五)强化科研创新加快技术推广。大力推动信息化、智能化新技术在生猪生产经营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加强产学研推深度融合。以指导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生猪标准化生产为重点,组织开展“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推广农作物秸秆发酵垫料、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清洁养殖技术。鼓励支持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畜禽企业等,深化畜牧兽医行业技术交流与合作,提升推广队伍范围、素质与能力。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技术能力和服务本领显得尤为重要。聘请省内外知名畜牧专家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术,采取合适的激励措施,调动基层畜牧工作者的积极性,提高思想认识,搞好服务保障。

(六)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落实监管责任,健全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应急预案和快速反应机制,明确质量监管责任,落实主体责任。深入开展投入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落实属地责任、强化执法监督、完善综合服务、健全长效机制。积极构建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的网络体系,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规范畜禽生产行为。加强产地、运输和屠宰检疫。强化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监管力度。扎实开展“瘦肉精”和生鲜乳专项整治。做好渔业监测工作。切实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不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七)提升涉牧主体守法经营意识。增强饲料、生猪生产经营企业遵纪守法意识,及时曝光一批违规添加禁用物质的典型案例,处罚一批产品检测不合格的经营行为。组织对全县饲料生产企业、无害化处理企业开展安全风险排查,建立完善各类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数据库,加强对重点企业和高危化学品等重点危险源的风险管控,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八)大力推进现代草牧业发展。依托粮改饲项目的实施,农牧结合、草畜配套、循环发展。大力推进牧草生产加工和牛羊规模养殖,着力推进以养带种的种植结构调整,构建种养结合、粮草兼顾的新型农牧业结构。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全县年加工秸秆500万吨以上,努力构建种养循环、产加一体、粮饲兼顾、农牧结合的新型农业生产结构。

强化畜产品产地监测,全区无公害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十)强化初心使命端正行风政风。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生猪稳产保供、非洲猪瘟防控、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化履职尽责意识,敢于攻坚克难,勇于担当作为,确保如期完成现代畜牧业发展各项硬任务。加强对生猪生产各类经费、项目的监督管理,严禁截留、挤占、挪用等违法违纪行为。依法行政,规范开展畜牧类行政许可。强化生猪行业统计工作,提高统计数据准确性、及时性。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有关要求精神,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加强政风行风建设。

(一)“十五”计划完成情况。

----畜产品总量大幅增加,畜牧业成为我县重要。

经济增长点。我县“十五”期末计划存栏42.5万头只,实际存栏40.68万头(只),完成95.7。其中牛计划存栏2.9万头只,实际存栏2.78万头只,完成96;绵羊计划存栏32.02万头只,实际存栏32.14万头只,完成102;山羊计划存栏3.27万头只,实际存栏4.2万头只,完成128;猪计划存栏3万头只,实际存栏0.4万头只,完成13。

农区计划存栏16万头只,实际存栏14.4万头只,完成90,牧区计划存栏26.5万头只,实际完成26.22万头只,完成99,肉类年总产量计划6100吨,实际完成7404吨,完成121,奶产量计划6562吨,实际完成8198吨,完成125,毛产量计划930吨,实际完成740吨,完成80。2004年末,牧民人均收入达2986元。“十五”期间,我县牧民定居率100,牧民全部实现定居半定居。----牲畜品种改良取得明显成效。加大了黄牛改良工作力度,坚持冷配和良种公牛牵引交配相结合。目前,全县牛存栏为2.78万头,良种率53%。农区母牛改良配种率达90%以上。冷配黄牛平均受胎率80%以上。05年全县改良牛5950头,完成计划101;使用冻精8925粒,消耗液氮2100升;落实参配公牛370头,其中牧区新引进新疆褐牛种公牛15头,去势土杂种公牛1585头。狠抓细毛羊品种改良工作。建立健全细毛羊品种改良工作制度;从严把关,引进优势种畜;加强小畜配种,重视科学选配;狠抓鉴定淘汰,发挥良种优势;认真做好疫病防治,提高生产性能;大力宣传推进细毛羊核心群的现代化管理,实现细毛羊产业的“两高一优”(即:高产、高效、优质)的战略目标。依托新疆“萨帕乐”品牌将我县优质细毛羊集中起来到南京羊毛市场进行拍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绵羊通过引进肉毛兼用羊杂交,肉的单产有了一定的提高。----动物防疫体系、疫情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县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动物防疫工作,把动物防疫工作纳入政府行为,形成了以畜牧兽医部门为主体,全社会支持参与的防疫机制。

2、通路100;住房、棚圈、草料地分别为100、100、100;文化室、商店、卫生所服务体系和学校分别为80、100、100、100和95。定居点实现草料地从1995年的1.9万亩增加到2004年的4.87万亩,户均32亩。县乡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和器械装备不断完善,交通、通讯、自动化办公条件不断得到改善。

(二)情况分析从十五计划指标总体完成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牲畜品种改良力度不够,从而影响了畜产品的品质、市场价格和农牧民的人均收入。

2、牲畜存栏量的递增受到天然草原载畜量的限制,目前已普遍出现超载放牧现象。要想使人均收入不断增加,必须在牲畜品质上多下功夫,增加出栏率和商品率。

3、草原畜牧基础设施是影响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就目前情况来看,牧区畜牧业仍旧以数量型发展为主,而且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信息闭塞,交通困难,超载放牧现象十分严重,草场纠纷连连不断。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工草料地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牧区人畜卫生饮水问题未得到根本性改变。

发展道路。

5、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和法制建设,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有利于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作为主题,把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深化体制改革、实施科教兴国这三个最重要的战略支撑和关键环节,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指导思想及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及县党委十一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促进温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进步,更上一个新台阶。注重统筹兼顾,促进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产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同时,抓住西部大开发为机遇,立足资源,开拓市场,依靠科技,发挥优势,狠抓流通,实现增收。畜牧业发展实行“以种促养、农牧结合,提高效益”的方针,继续坚持草原畜牧业和农区城郊畜牧业并举的方针,紧紧围绕畜牧业增产、畜产品增值、农牧民增收,突出抓好“三个重点”、“三个突破”和畜牧兽医草原基础设施建设。三个重点是: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牧民定居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农区畜牧业,三个突破是:黄牛改良、畜产品产业化和推广科学饲养(饲草料加工利用)。以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市场为向导,改革为动力,走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牧结合,加强基地建设,健全服务体系,着力形成“两高一优”(高产、高效、优质)畜牧业,努力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畜群周转,使简单数量畜牧业转变为质量效益型畜牧业,从而提高畜牧业产值和农牧民人均收入。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重点抓好品种改良,优化结构,实现冷季舍饲,暖季放牧,科学饲养管理.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优化品质,提高效益,推进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要继续坚持草原畜牧业和农区畜牧业并举的方针,强化农牧结合,重点发展农区畜牧业。同时,通过国家项目支持,大兴退牧还草工程,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为加快温泉县的畜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发展方向畜牧业是经济的重要支柱,必须坚持农牧并举的方针,逐步把低产、低效益的畜牧业改造为优质高效的现代化畜牧业,大幅度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和畜产品数量质量。下大力气推进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认真处理好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真正做到依靠内涵挖潜力,依托生态求发展,使我县畜牧业经营方式由简单粗放型向规模集约型转变。

(三)奋斗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县牧民基本实现小康,牧民定居建设全面完成,并得到巩固完善和整体配套。实行以草定畜、依法治草、加强草原防火、保护草地生态环境,改良天然草场200万亩、建设人工草场2万亩;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牧民科学文化素质,积极引进和推广畜牧兽医草原新技术、新成果,羊以中国美利奴(新疆型)细毛羊、肉羊并举为主,细羊毛以“萨帕乐”品牌为依托;牛以荷斯坦牛、西门塔尔牛、新疆褐牛改良当地土种牛为主。“十一五”期间,把呼和托哈种畜场和昆得仑牧场建成种公羊、细毛羊培育基地,把塔秀乡建成优质牛基地,把博格达尔镇孟克牧场和塔秀乡建成牦牛生产基地,把哈日布呼镇、安格里格乡、查干屯格乡建成肉羊和牛肉基地。在全县范围内,加强和巩固牧区定居点“三通、四有、五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着重解决好牧民抗震安居生活条件。加强对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科技服务水平,扩大畜禽养殖规模,不断建立和大力发展养殖村、养殖小区、养殖大户(专业户)。同时通过“世行贷款—畜牧业综合发展项目”不断引进技术先进的牧业机械,增加畜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投入。“十一五”末,我县至少要稳定15万只优质细毛羊,牛的良种率达到85以上,母畜比例达到68%以上,出栏率达69以上,肉产量达8500吨,羊毛产量达1000吨,山羊绒产量达9000公斤,奶产量11000吨。畜牧业产值将达到农业总产值的49。大力发展农区养殖业,把农区牧业摆在与草原牧业同等的位置来抓。同时要优化品质,以发展大畜为主,塔秀乡要走在全县的前列,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并稳步推进和发展特色养殖业,以此作为农区养殖业的重点来抓。到2020年,畜牧业总产值比2010年翻一番,占大农业产值的53%,农牧民收入中52%来自畜牧业。

(一)牧民定居及饲草料基地配套建设项目按照“三通四有五配套”的要求完善牧民定居及饲草料基地配套建设,使牧民定居工程发挥综合效益,从根本上解决冷季牲畜的补饲和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牧民定居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提高牧民生活质量。配套完善现已开发的4.8万亩牧民草料基地,同时新开发2万亩草料基地,使全县划分给牧民的草料基地全部得到开发利用,保障牧区越冬牲畜畜均0.5亩草料地。总投资800万元,建设期2006-2010年。

(二)牧区水利设施配套建设加大牧区水利设施建设,修建机井5座,防渗渠300公里,实现牧区人畜饮水安全。总投资2000万元,建设期2006-2010年。

(三)退牧还草工程项目继续实施温泉县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建设总面积200万亩,人工草料地3万亩,改良草地40万亩。总投资25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000万元,地方配套500万元。建设期2006-2010年。

(四)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重点改善基层畜牧三站办公设施建设。修缮房屋,更新设施,增加实验室设备,配备专用交通工具,配套计算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县乡畜牧业信息联网,对牲畜存栏、改良、防疫、出售等情况逐步实现微机网络化管理。“十一五”内分期完成建设,8个乡镇站总投资5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40万元,地方配套60万元。建设期2006-2010年。

(五)30万只肉毛兼用羊生产基地建设(其中优质细毛羊15万只)以牧区为重点,大力发展肉毛兼用羊生产基地。项目建成后,年内羊肉产量由现在的2800吨增加到3400吨。以呼和托哈种畜场、昆得仑牧场、塔秀乡、扎勒木特乡为重点,将人工授精、羊毛生产科学化管理、塑棚暖圈、冬羔生产、羔羊早期补饲百日出栏、两年三胎、绵羊疫病防治、饲草料加工、饲料添加剂等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建立多胎商品肉用羊生产体系,大力提高肉毛单产,提高养羊效益。同时,以呼和托哈种场细毛羊基地为基础,建设超细型细毛羊示范基地。组建超细型(毛细度70支以上)细毛羊核心群,通过应用现代生物育种措施,使核心群内个体单产细羊毛由现在的4公斤提高到4.5公斤,平均净毛率由58提高到62,66支以上的细毛占细羊毛比例由40提高到60%-70,并繁育生产优质种公羊,促进全县细毛羊的发展。项目总投资400万元,建设期2006-2010年。

(六)1.5万头肉牛、奶牛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其中优质高产奶牛1万头)通过应用冷配改良、胚胎移植、经济杂交、改善饲养管理等措施,提高奶产量和肉产量。项目建成后,全县日产鲜奶(上市)量由目前的3吨增加到5吨以上。年出栏肉牛由目前的1万头增加到1.5万头以上。年产牛肉由现在的1200吨增加到1600吨。农区以荷斯坦牛和西门塔尔牛为主,全县建立10个千头牛养殖专业示范村(其中,奶牛养殖专业村8个)和标准化家庭养牛场100座(育肥牛20头以上,奶牛5头以上);建立良种牛繁育基地和牛胚胎移植中心。改造建设标准化棚圈3000座;完善建设冷配改良服务站(点)45座;推广小型家庭用饲草料加工机械1000套,大型自走式青贮收割机10台;推广家庭挤奶设备50套,建立标准化挤奶站8座。项目总投资900万元,建设期2006-2010年。

(七)牧区牧道建设努力实现牧区道路全面贯通,维修建设年久失修牧道,修建必要的引水渠、过水路面、桥函,累计建设牧道200公里。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建设期2006-2010年。

(八)草原防火项目建设为预防草原火灾,建立防火物资库,贮备必要的救灾物资和设备。建库房4座450平方米,购置灭火器、农药喷雾器各20套、防护服、防护面具各100套,帐篷30顶,车辆(小车、大车、铲车等)3辆,贮备必要的防火基金。总投资380万元,建设期2006-2010年。

(九)畜牧兽医科技推广项目大力推广先进的畜牧兽医科学技术,以科技培训、科技示范、组织现场观摩为主要方式进行。每年进行短期培训养殖户250户,5年累计培训1000户;每年下派专家技术人员下乡巡回宣讲培训,培训人员3000人次,5年累计达到1.5万人次之;每年组织一次现场观摩会,交流养殖经验;每年印发畜牧兽医相关科技手册10000份,5年累计50000份。总投资100万元,建设期2006-2010年。

(十)无公害绿色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建设项目根据行政区划、牲畜放牧习惯和本县独特的自然屏障,建立温泉县无规定疫病保障区,为生产无公害、绿色畜产品打基础,以此推进温泉县畜牧业的发展。主要进行实验室建设、配置设备仪器和疫情监测车、培训技术人员、设置固定动物防疫检疫场所、监测站等建设,积极申报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项目建设总投资1000万元,建设期2006-2010年。

(一)加强对畜牧业的领导,凝聚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合力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由县政府主管领导为首的“十一五”规划实施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步实施。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入研究,科学分析,准确把握畜牧业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因地制宜确定区域性畜牧业发展的长远战略。不断完善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畜牧业的氛围,协调各涉牧部门,在资金、物资、人才、技术、信息、流通等方面予以全方位支持,建立广泛的联系,密切配合,协同工作,促进畜牧业大发展。

(二)加速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进程。

1、依法行政,切实抓好动物防疫工作。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畜禽疫病防治工作,始终把疫病防治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全面贯彻《动物防疫法》、《自治区动物防疫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认真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新政发[2005]102号)、《关于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建议》(新政发[2005]103号)、《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若干意见的意见》(新政发[2005]104号),按照“防疫先行、预防为主、依法治疫”的方针,切实抓好强制免疫,计划免疫率100,免疫标识佩戴率、建档率100。以检促防,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市场检疫率100。严格检疫和淘汰处理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牛,防止人畜感染。各乡镇场以及牲畜集中的村队,都要逐步建立规范的肉食品销售市场、活畜交易市场。“十一五”期间,县、乡(镇场)都要因地制宜建设牛羊定点屠宰场,博镇、哈镇要建立家禽定点屠宰场。确保县内无重大疫情发生。

2、加强疫情监测,完善应急机制,做好物资储备,确保对突发疫情的及时处理。进一步抓好县、乡镇场疫情监测网络建设,配套设施,完善制度,专人负责,保证及时准确按规定上报情况。“十一五”内,要配套完成县、乡动物疫情报告计算机网络建设,推动全县动物防疫工作信息化。同时要完善动物疫情防治应急机制,一旦发现疫情,能快速反应,对出现的疫情、疫点果断处置,尽快控制和扑灭疫情,将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2005年到2007年,着力于乡镇畜牧兽医站和村级防疫网络建设;2008年到2009年,基本完成乡镇畜牧兽医站和村级防疫网络建设,完成县级动物疫病控制与诊断中心建设,完成县级动物防疫物资储备库建设;2010年加强巩固完善。

3、发挥天然屏障和地缘优势,积极争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要积极争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进程,为生产无公害、绿色畜产品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现代畜牧业品种改良体系,大力推进畜禽良种化进程。

1、遵循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的原则确定牲畜品种改良的方向。选择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畜禽品种作为开发重点加快发展。草原畜牧业要坚持牛羊为主的格局,积极发展新疆褐牛,重点发展肉羊、细毛羊,以提高产肉量和改善羊毛品质为主要目标,积极引进优质美利奴、陶赛特、巴什拜羊、罗马尼赫尔斯、杜波等种公羊进行选种选配和进行经济杂交,提高品质。细毛羊重点抓呼和托哈种畜场、昆得仑牧场、塔秀乡、扎勒木特乡,加强选种选配和选育工作,认真抓个体鉴定,建立健全档案。核心群90的生产母羊羊毛细度要达到66支以上,平均产毛量达到4.5公斤,平均体重达到45公斤。粗毛羊改良要以提高产肉量为主,改善羊毛品质,提高羊毛的商业利用价值,羊毛品质要达到半细毛、白色同质毛的标准。农区畜牧业要大力发展养牛业,坚持肉乳并重的方向,大力发展肉用牛(安格斯牛),积极发展优质奶牛(荷斯坦牛)和乳肉兼用牛(西门塔尔牛)。通过本品种选育、经济杂交、提高科学饲养管理水平等措施提高养牛业经济效益。根据市场需求适当发展养禽、养猪及特色养殖产业。

2、健全县、乡两级畜禽改良网络,完善良种繁育配套设施,加快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在良种繁育和推广中的应用。

3、加大对种畜禽的管理力度。依法加强对种畜禽的管理,保障种畜禽的质量。认真贯彻落实《种畜禽管理条例》实行分级管理。凡需从县外引进种畜禽的,必须经县畜牧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审核,并按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后,方可引进。对境内的种公羊、种公牛每年要进行一次普查鉴定,对合格种公畜发《种公畜使用证》,对不合格的公畜及时进行淘汰处置。对种禽场要加强监管,保证品种质量。建立种畜禽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4、科学规划布局,正确引导农牧民进行牲畜品种改良。通过畜牧事业服务机构或养殖协会的运作,积极培养和发展牲畜品种改良专业户,实行挂牌经营,有偿服务;公开标准,有序竞争;合同承诺,服务到户。采取人工授精、种公畜牵引交配、胚胎移植等多种形式对集中的、分散的畜群进行改良,为促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加强天然草原生态保护改良工作,加快牧区饲草饲料基地建设步伐,促进草原生态优化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1、依托项目,加强天然草原改良工作,加快牧区饲草饲料基地建设步伐,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把草原工作的战略目标由“经济”转为“生态经济社会”目标并重,生态优先。继续抓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建设项目和世行贷款畜牧业发展项目的实施和管理。通过合理使用项目资金,完善牧民定居饲草料基地配套建设。积极改革放牧制度。随着牧民定居草料基地的配套完善和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效益的发挥,牲畜饲草饲料的供给将从温饱型向营养型方面发展。因此,要根据草场的分布、牲畜的放牧特点和生产环节的衔接等方面,不失时机地正确引导牧民改革传统放牧习惯,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调整各类草场的放牧利用时间和季节,有计划地实行轮牧、休牧,使草原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坚持以草定畜,有计划地确定一定时期一定草场内牲畜放牧量。

2、完善草原虫鼠害预测预报防治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先。

乡镇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规划篇十四

“十三五”期间,全区上下紧紧围绕“两个健康”先行区战略目标,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提升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水平,推进全区安全生产状况持续好转。

1.事故压降成效明显。“十三五”期间,全区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较“十二五”时期大幅度下降,总体形势趋于持续稳定好转。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2016和2019年分别为0.0616和0.0182,降幅为70.5%,均低于“十三五”规划的控制值0.07。

2.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出台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系列文件,将全区党政部门安全生产职责写入三定方案。区级应急管理机构改革工作顺利完成。完成多个部门的应急预案以及多重预案体系。着力构建了具有瓯海特色的“1+x”专业委员会制度。

3.基础短板不断夯实。“十三五”期间先后完成10244个合用出租房改造、13786户危旧房排查;城乡危旧房治理率达到100%,山塘水库排涝工程完成率达118%。提升公路安全改造60公里,省和区级安全隐患整治8处,地质隐患点整治工程6处。共建成应急避灾安置场所189处,且区级避灾安置场所的规范化建设已经全部完成。

4.监管效能持续优化。“十三五”期间共排查整治“厂中厂”企业逾8000家(次),摸排整治在册的“三场所三企业”超过2000家(次)。排查隐患超过50000处,且整治率达到99%。“十三五”期间大力推进执法监管力度,年均立案查处的企业超过200家,罚款数额均超过500万元。

5.应急救援日渐成熟。推进1个总体应急预案和40个区级预案修编工作。建立起23支三防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其中包括15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完善应急物资统一调拨机制。组织区级应急演练4场次,参演人数400余人次;各镇街(开发区)管辖内企业开展应急演练3640场次,参演人数17万余人次。

6.数据治理稳步提升。首创“安监云”平台并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创新实施“安全生产云培训”等八大“云”系列监管模式。中介机构云服务开创了为企业提供优质安全服务的平台,目前社会化已经覆盖全区80%企业,排查治理隐患超过40000条,位居全市第一,并得到冯飞副省长的批示。基于“浙政钉”创造性的实行“一次不跑”,打造人、财、物的数字化管控模式,实现各项审批“掌上办”。

7.安全宣传亮点纷呈。运用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和瓯海区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等融媒体平台,推进了安全生产月、“8·5”安全日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通过建立全国首家企业资助儿童宣教基地、全省首家成人平安教育馆、全温州最大安全文化主题公园等系列措施为“七进”宣教创建多个文化示范点。积极组建队伍参加或者承办温州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七进七赛”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应急小瓯”和“应急小海”等系列瓯海应急品牌相继亮相。

8.防汛防台扎实推进。完善防汛防台组织机构,厘清防汛防台救灾工作职责边界。落实各级防汛责任人,告知防汛工作职责,督促责任人尽责履职。年均防汛安全大检查10次,并监督落实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到位。不断夯实防汛基层基础,完成261个建制村的防汛防台形势图,并进行全面梳理、每年更新。

9.森林安全不断向好。积极推进“引水上山以水灭火”的灭火新模式,共建设森林消防蓄水桶110个。补充和更新专职森林消防队和镇街物资装备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建立数字化护林员定位管理系统。森林火灾形势不断向好,十三五期间,保持发生起数年均下降百分之十五。

“十三五”期间不足及短板:

1.企业安全生产问题仍然突出。全区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存在共性问题,企业所处环境混乱、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企业员工安全意识淡薄,违章搭建占用消防通道等现象依然存在。

2.风险防控体系科技赋能不足。应急科技创新基础薄弱、成果转化率不高,应急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滞后,难以支撑风险防控创新发展带来的挑战。

1.建成瓯海区“智慧应急一张图”

瓯海区“智慧应急一张图”工程在本年度完成了从招标到建设再到验收使用的全过程生命周期。平台打通了应急、水利、交通、住建、农业农村等20多个部门现有系统或数据库。为后续应急指挥、应急调度和应急资源的掌控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2.推进重点领域三年行动计划。

自全省全面开展推进重点领域三年行动计划以来,瓯海区结合本区实际,积极开展多次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在危险化学品、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危险废物、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以强大的力度着力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较大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为瓯海区打造“重要窗口”提供最强有力的保障。

3.抗击疫情瓯海应急勇敢行动。

4.全面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开启“云课堂”传播安全生产知识运用瓯海应急卡通动漫形象“应急小瓯”、“应急小海”讲安全,推出“拿案说事”h5系列漫画,线推上广“行业微剧”系列片;以“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为主题开展第19个安全生产月活动。以“云培训”为抓手,全面开展线上线下百万员工培训。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我区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是我区在浙江建设“重要窗口”中彰显瓯海作为的成果示范期。谋划“十四五”期间的发展计划和2021年瓯海应急管理工作思路对护航“重要窗口”和践行“八八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1.深化数字应急管理。

以瓯海区“智慧应急一张图平台”为依托,加快应急平台系统建设,推进应急指挥技术支撑系统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一步整合各层级、各有关单位的应急资源,建立完善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储备、应急避难场所、大型应急装备和设备、风险源信息等基础数据库。

2.强化基层应急管理。

推动基层应急管理执法力量建设。从资金、政策等方面予以保障充实区、镇街(开发区)、村社等多级安全监管执法人员。加强基层应急设施建设。基层单位要配备和储备消防、卫生、监控、供电自救互救等方面的应急设施和物资。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区群众的储备意识,根据需要储备相应的应急物资。

3.整合应急物流体系。

建设应急物资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整合原材料供应、生产、公路铁水空运输线路、流动资金、潘桥物流枢纽网络、运力等资源信息,促进物流供应链协同。建立吸纳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公众参与物流工作的平台,构建社会自救物流信息平台,增强多方共救能力,提升救灾、救助服务水平。

4.开展自然灾害普查。

开展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等风险要素全面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查明城市综合抗灾能力。全面调查掌握风险要素信息,实施重点隐患排查,开展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调查,开展多尺度区域风险评估。

5.发展应急服务产业。

围绕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与预警、隐患排查与治理救援服务等领域,建立覆盖全市的应急服务站。吸纳风险评估、社会化服务、应急救援等企业入驻站内。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在培训,共育人才等方面的合作,为服务站输入最新鲜的血液,加速各类型应急服务企业的成长。

6.提升全民应急素养。

线上结合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开展安全宣教工作,根据受众需求不同,分类别、分行业、分区域、分时段、分人群,精准开展培训宣传工作,提升全民安全职业素养;线下大力开展以安全教育场馆、体验基地、安全文化走廊等为主体的宣教基地建设、文化阵地建设,打造由政府引导,基层和企业跟进的瓯海安全生产宣教模式。

7.推进重点领域整治。

加大对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城市建设等重点行业领域的整治,制定针对性整治方案,全面建设各重大领域管控体系,在规划引领、标准规范、科技兴安、源头治理等方面实现全面覆盖,全面提升各重点领域安全水平。

8.加强森林防火监控。

针对本区林地连片、分布广等特点,布设森林智能化监测探头及视频监控系统等设备,增强森林监测预警能力;完善林区消防蓄水池基础设施建设,配置适合森林火灾扑救的设备,增强森林火灾扑救能力。

1.推进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区建设。

以城市安全风险评估试点工作为基础,进一步夯实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基础,不断完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标准体系,有效评估各类安全风险,深入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切实增强重大安全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全面提升城市安全风险防控水平并推动瓯海建设成为国家级安全发展示范区。

2.实施全面自然灾害风险普查。

成立自然灾害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并遴选相关工作人员,以应急管理局为牵头部门联合资规、水利、气象、住建等部门开展对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海洋灾害、森林和草原火灾等类型自然灾害的风险普查。

3.开展应急产业发展相关培育。

加快形成系列化、成套化应急产品解决方案,推动应急产业发展。提升应急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拓展应急服务新类型,促进应急服务向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发展。完善应急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支持,补齐应急产业保障供给短板。

4.进行重点行业领域整治提升。

针对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突出违法行为,务实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对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城市建设、市政公用设施、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的专项整治。

5.推进防灾减灾预警能力建设。

深化瓯海区“智慧应急一张图”平台建设,整合各有关部门资源,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预警体系。加快推进灾害事故监测站网建设,逐步实现江河洪水、山洪、台风、暴雨、内涝、地震、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和危险化学品、消防、道路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等事故风险的实时综合监测。

6.落实执法装备全面保障配备。

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配齐执法记录仪、便携式检测仪、移动执法终端等执法专用装备。按规定配备必要的执法执勤车辆和应急保障车辆。

7.提升复合宣传教育培训力量。

培养一支“懂安全、会培训、能宣传”覆盖企业员工、网格员、志愿者、专家团体等全方位立体化宣教队伍。创新宣传形式,依托“安监云”平台,开展基础群众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开发应急安全教育课程,加快安全培训管理信息化建设,编制安全培训信息管理数据标准,开发安全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安全培训优质资源数据共享。

近五年来,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在州应急管理局的精心指导下,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和“底线”思维,不断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三项要求,进一步强化领导,落实责任,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夯实基层基础,狠抓安全宣传教育,大力实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全面开展高危行业专项整治、始终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坚决纠正安全生产损害群众利益行为,连续多年实现了无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现将我局“十三五”期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为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工作任务,我局从以下几个方面抓细抓实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

一是进一步强化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分解与落实。通过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等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县、镇、村、组等四级安全监管网络,进一步把安全生产责任分解落实到各级各部门,形成全社会人人有安全生产责任,人人参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的工作氛围。

二是进一步夯实了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十三五”期间,我局全面推进省级安全生产示范创建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镇等成功创建省级安全生产示范镇;2019年**镇居委会成功创建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县7镇都完成创建州级安全生产示范镇工作任务;各行政村按照要求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示范村创建工作。机构改革前,加大基层安全监管执法力量,各镇安全生产服务站人员配齐配强,根据委托执法权限能全面胜任各镇安全监管执法工作,逐步形成应急系统选贤任能干部提拔机制。解决了办公场所,新增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局二级机构,副科级事业单位))。

三是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完善安全生产打非治违长效工作机制,结合安全监管“强执法防事故”工作,始终保持安全生产打非治违高压态势。大力开展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职业卫生、消防、道路交通等高危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做到常打常治,确保高危行业安全有序运转。坚持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领导干部带队检查安全生产,通过全面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有效防范和治理事故隐患,防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企业严格按照“五落实五到位”要求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自觉开展高危企业安全生产隐患自查自改月报工作,通过自查自纠,整治隐患,把安全生产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从而实现安全生产防控事故的工作目标。

四是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教育视频“七进”等宣传教育活动,把安全生产知识和警示教育案例送入机关、村寨、企业、学校等单位,深入民心,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营造浓厚的安全发展氛围。全面开展安全教育培训。通过上“安全生产第一课”、系统执法人员培训、企业“三项岗位人员”培训、“四主两员”培训等一系列培训,切实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系统执法人员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监管能力。

五是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通过争项目,打基础,逐步提升安全监管能力。2018年底完成县应急管控平台项目建设,实现与省应急管理厅、州应急管理局对接工作。完成网上监管执法系统、oa办公系统、高清会议系统等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要求系统执法人员人人能够进入全省应急管理执法系统进行网上执法信息录入,确保监管执法的公正、公平和严肃性;加强oa办公系统培训和使用,确保局机关干部人人都能使用oa办公系统;目前高清会议系统和应急指挥调度系统正常运行(与应急管理部、省应急管理厅和州应急管理局对接)。

六是进一步提升隐患排查治理和应急救援能力。“十三五”期间,大力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工作和“强执法防事故”工作,认真落实隐患整改“一单四制”要求,强化综合监管,狠抓工作落实,有效防范和遏制生产安全事故,促进了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完成《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县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6个专项预案编制工作,按照要求,每年在直管行业企业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工作,应急救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十三五”期间,我局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机构改革后,多职能融合的应急管理工作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在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对新职责、新工作全面理解不透;“懂应急、会应急、能应急”的服务本领、知识欠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切实增强抓好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觉性,扎实工作,以抓铁留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把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做细做实,促进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贾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精神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应急队伍能力建设,统筹推进自然灾害防治,持续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年”和“强执法防事故”活动,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工作目标。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始终贯穿于应急管理工作全过程,实现“一杜绝、双下降”目标,即坚决杜绝安全生产类和自然灾害类导致较大人员伤亡事故、有效防范和减少一般安全事故,实现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双下降”,着力控制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三)重点工作和措施。

一是通过开展集中宣传教育、举办领导干部培训班、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等方式,全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

二是全力稳住安全生产基本盘。

1.深入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和州《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省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意见的通知》,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约谈和考核制度,确保地方党政领导安全生产责任上肩;2.通过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做实做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筑牢生产安全管控的双重防火墙;3.持续深化非煤矿山、危化企业等重点行业领城专项整治,坚决提请县政府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企业,完成尾矿库闭库治理;4.继续深化“强执法防事故”行动,完善监管执法质量考评体系,续推行计划执法、专项执法,全面执行“双随机、一公开”,全面推广行政执法系统,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三是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继续推进重大风险“一单四制”,督促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建立完善本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清单,实行交办制,台帐制,销号制、通报制管理、建立重大安全隐患整改闭环机制,加大重大安全隐患整改常态监管力度,对重大安全隐患整改实施闭环管理。四是统筹推进综合防灾减灾救灾。

1.全面履行“综合防、牵头救、统筹助”职责,推动严格落实地方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部门分工负责制和行业管理责任,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协调机制;推动构建统等应对各灾种、有效覆盖防灾减灾教灾各环节、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2.强化风险监测预警。建立健全分工合理、职责清晰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机制;会同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推进全流程速报预警业务体系建设,协调加强极端天气、汛情早情、地质灾害和森林火情监测预警,建立预警和灾情统一发布机制,健全群测群防体系完善自然灾害风险形势综合会商研判、重大活动和重要时段自然灾害风险形势专题会商研判机制,提出精准防范措施,提前防范化解风险;3.协调推进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协调相关部门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省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点工程实施方案》要求,结合上级文件要求,加紧编制我县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规划;抓紧启动一批防灾减灾重点项目,协调统筹推进建设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防汛抗早水利提升工程、地质灾害综治理和险移民粮迁工程、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工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等七项重点工程,做好应急装备物资储备(含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加大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地质灾害防治以及消防救援等应急资源整合力度,将分散资源整合为综合资源。

五是着力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1.建立健全应急指挥机制。建立健全应急管理部门统筹、相关部门参加的会商研判、应急救援处置等制度,规范各灾种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完善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联动、应急处置、信息发布、新闻报道、恢复重建、调查评估和军地应急联动等工作运行机制,及时调整县安全生产委员会、防汛抗早指挥部、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减灾委员会、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员,强化应急管理部门的统筹协调作用;2.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突出重点、系统谋划、分步实施,基本形成以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以专业救援队伍为协同,以社会力量为辅助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加强矿山和危险化学品等应急救援基地和队伍建设,积极支持专业和社会救援力量发展。加快建设应急管理专家智库,为应对全灾种、实施大救援提供智力支持。强化区域化应急救援资源共享,不断提升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能力;3.强化应急预案实战演练。完善应急预案修订工作,全面开展应急演练工作。

4.加强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制定全县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救援装备规划并组织实施,健全多元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积极探索多道灾害风险分散机制推进应急物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搭建应急物流网络,提高物资快速保障能力。加大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地质灾害防治以及消防救援应急物资整合力度,将分散资源整合为合资源,努力解决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

5.加强应急值班值守。落实三级带班值班要求,建立健全综合值班值守和专业值班值守机制,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积极应对处置可能或已发生的安全生产、自然灾害事件;规范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拓宽信息获取渠道和手段;建立健全应急指挥系统和视频会商系统日常调度机制,平时加强联络,战时加强调度,确保应急指挥系统和视颊会商系统保持良好状态;完善值班值守设施建设。

六是加强应急管理基础保障。

1.强化应急机构建设。认真贯落实《中共省委关于全面加强基层建设的若干意见》,开展以“六有”(有班子、有机制、有预案、有队伍、有物资、有培训演练)为主要内容的各镇应急管理能力标准化建设,以“三有”(有场地设施、有装备物资、有工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建制村(社区、居委会)应急服务站点和村志愿消防队、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落实基层组织和单位应急管理责任,确保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2.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快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工作,确保应急指挥平台与州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和省级应急平台视频畅通无阻;3.深化示范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安全生产示范镇、示范县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学校、居民创建活动;4.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建立完善应急管理新闻宣传制度体系,抓好应急管理系统新媒体平台建设和新闻宣传干部队伍建设,全媒体、多方式、多渠道地面向社会大力宣传应急管理防灾救灾减灾、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知识技能。精心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月”“安全教育”“七进”“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11.9消防宣传日”活动。七是着力打造应急管理铁军。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和省委、州和县委要求,抓政治建局工作,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系列重要论述并以之为根本遵循,在学思践悟中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局机关支部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继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以及省委九项规定、州委七项规定,严格落实党风廉政“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责任制;制定全县应急管理干部队伍培训计划,分批组织全系统干部队伍参加省、州开展的应急管理知识集中轮训。

(四)重点项目。机构改革后,为加快推进应急体系改革,全面做好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我局党组坚持“边组建、边应急”工作思路,积极向上级部门和相关单位申报项目,如下:

一是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已完成申报工作)。计划在2020年至2022年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库,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做好储备库内辅助设施配套建设以及物资运输、消防通道建设等。用于存放救灾物资,投资估算**万元。

二是**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小林场尾矿库闭库治理工程(已完成申报工作)。该尾矿库面积20000平方米,已停运,设计坝高57米,现状坝高34米,总库容68.63万立方米,现状堆积尾矿20万立方米,四等库。向上申报资金510万元,预计在2020年完成闭库工作。

三是县烂泥田锰矿区采空区隐患治理工程(已完成申报工作)。烂泥田锰矿区有张氏锰业、宏泰锰业和恒源锰业,经十几年开采,总计大约18万立方米采空区需治理。向上申报资金1200万元,预计在2021年底完成该采空区治理。

四是县应急救援中心建设项目(还未申报)。准备向上级部门积极申报修建县应急救援中心业务用房、训练场地、救援器材及仓库等建设项目(目前未规划),预计投入资金2000万元,计划在2024年完成项目建设。

“十三五”以来,我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自觉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一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大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通区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大府办〔2016〕48号)(以下简称《规划》),切实把事故预防作为促进安全生产的主攻方向,把规范生产作为促进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加强基础建设,加强责任落实,加强依法监管,提高监管执法能力、技术支撑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谋划之年,现将我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谋划汇报如下。

(一)规划目标指标实现情况。

《规划》确定了4项安全生产主要指标,从实施情况看,各项指标总体控制情况较好。2020年(数据预测到年底)全区共发生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事故36起,无亡人、无工矿商贸事故、无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十三五”期间,工矿商贸、道路交通事故总量下降,一般事故减少,无较大以上事故、无重特大事故;无职业危害、职业健康事故。

(二)规划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一是压实各级党委、政府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责任。一是与各安委会成员单位签订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强化对各乡镇人民政府、大通街道办事处的履责检查和履职考核,切实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特别是近期作出的“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重要指示精神。区委常委会8次、区政府常务会9次听取了应急管理局工作汇报,区安委会3次和区消委会1次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防汛抗旱指挥部7次会议研究部署汛期防汛救灾工作。加强责任查处追究,坚持将安全生产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系统,加大考核力度,严肃责任追究,强化事前问责事后追责,严格实现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

二是严格落实部门监管责任。贯彻落实《进一步落实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意见》,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推动有关部门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有效防范化解行业领域重大安全风险。

(2)提高依法治安水平。

一是区应急局对市级挂牌督办企业逐家跟踪督办,对拒不整改或超期未完成整改的企业坚决予以处罚,市级挂牌的20家96项隐患,已整改完毕。我区共通报80家单位125条隐患,已整改完毕。

二是开展危险化学品、工贸行业等企业安全检查72次,排查整改隐患和问题230条;全区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已注册企业86家,企业自查自报隐患51条。共处罚企业14家,处罚46000元。

三是大力推进“1+11+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6月23日,区安委会制定出台了《大通区“1+11+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大安字【2020】8号),建立工作机制,由区应急局抓总抓统,每月按时汇总各单位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定期召开调度会,对整治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单独会诊、逐个击破,确保整治工作取得成效。目前累计成立检查组61个,检查单位325家,排查隐患311处,整改311处。

(3)强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和打非治违。

今年重点组织开展了“1+11+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推进安全生产“铸安”行动,针对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消防安全、特种设备、建筑施工、油气管道、工贸行业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

危险化学品领域:集中开展了全区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专项整治行动,做到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经营企业全覆盖。开展危险化学品专项检查19次,查改隐患67条,处罚2家。

工贸领域:以建材、机械、工矿、纺织行业为重点,深入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专项行动。检查工贸企业检查30次,查改隐患101条,处罚5家,9000元。

其他单位:对辖区内学校、医院、小作坊等单位检查23次,查改隐患62条,处罚7家。

有限空间:深刻汲取寿县绿色东方新能源有限公司5·6中毒事故教训,开展大通区防范有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专项整治,全区所有行业领域、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凡是有可能涉及到有限空间作业的,都开展专项整治。11个领域开展全面排查整治活动,累计排查整治各类隐患74处,责令改正15家次。

建筑施工方面:扎实开展建筑工程安全质量专项治理行动,突出整治施工现场基坑支护、脚手架等五类分部分项工程,推进建筑起重机械、高大模板安全专项整治,加大对保障性安展工程、燃气安全生产等安全管理力度。会同市建管处对全区建筑施工企业的建筑工程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出具整改意见书,督促整改完毕。整改时限到期后,又组织了“整改回头看”活动,确保专项行动的整改实效。共摸排1家单位,发现隐患2处,已整改完毕。

交通运输领域:一是加大对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的运输管理,加强源头监管,开展危化品易燃易爆品运输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组织安全教育与应急能力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7月8日参加安平运输公司应急演练),严格执行易燃易爆危险品“三品”查堵制度。二是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活动,以事故多发路段、施工路段为重点进行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各类交通违法行为。

消防:持续推进冬春、夏季火灾防控和电气火灾等各项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紧盯高层建筑、学校医院、养老机构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多合一”,城中村、群租房、老旧小区、民俗客栈、小微企业、家庭作坊等高风险场所,特别是“下店上宅”“三合一”场所,开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对同一时间容纳30人以上,从事生产经营仓储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了建档和安全隐患排查,共摸排264家,发现火灾隐患528处,正在整改中。

城镇燃气专项检查:因7月7日田区朝阳街道发生一起瓶装液化气爆燃事故,由区安委办牵头,联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部门具体落实专项检查。检查时间:7月10日至7月14日,排查到大通街道东菜市有两家瓶装液化气换气点、洛河1家两瓶。我局立即对这两家换气点进行的处置,不再经营瓶装液化气换气服务。

特种设备领域:开展特种设备专项整治工作,购置的特种设备必须做到“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要求企业单位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加强对小区民用电梯的安全检查。

(4)提高应急救援与指挥协调效能。

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一是完善应急管理与指挥协调机制,建立应急指挥中心、防汛抗旱指挥部、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及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二是强化应急演练和救援处置,区政府将安全生产应急响应纳入区安委会统一协调调度,区应急管理局对应急预案实行备案管理。防汛抗旱:进一步完善了《大通区2020年度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大防指【2020】14号)。并《调整大通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组成人员》(大防指【2020】4号)、《成立大通区防汛抗旱工作指挥部专项工作小组》(大防指【2020】12号),印发了《成员单位防汛抗旱工作职责和工作机制》(大防指【2020】6号)。减灾救灾:印发《大通区减灾救灾委员会关于调整组成人员和单位职责的通知》(大减委【2020】1号)。三是每年定期组织企业开展相对应的应急演练,今年组织、参加各类应急演练13家次。加大应急资源储备力度:汛期调用上提坝防汛物资:草袋3万条,麻袋2000条,编织袋5万条,花雨布1万平,桩木40立方米,救生衣500件,救生圈50个,铁丝片300片,铁丝网投1000个,冲锋橡皮舟2只,砂石料210吨。铁锹100把,充电式头灯100台,探照灯8台,应急灯50台,电缆400米,扩音喇叭10台,铜锣6面,帐篷33顶,救生衣400个。

(5)严肃事故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

制定《大通区生产安全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制度》的通知,严格按照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机制,规范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程序,执行事故整改评估制度,督促事故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建立部门事故统计信息共享机制,做好安全生产形势分析。2020年全区工矿商贸等行业领域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6)推进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

一是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江淮行”活动深入开展安全文化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等“七进”活动。二是抓好基层监管执法队伍建设,按照省市文件要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招聘专职安全员开展事务性工作和日常检查的辅助工作,确保每个乡镇、街道、园区的专职安全员不低于4人。

(7)强化“科技兴安”,提升基数支撑能力。

推广应用科技信息化执法手段。配备移动执法终端,及时记录执法信息,执法文书,同步上传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保障行政执法过程的科学性和可溯性。

(三)主要成效、措施。

印发《大通区2020年度安全生产执法计划》,开展危险化学品专家指导服务,邀请专家对辖区内危化企业进行安全检查,对整改后的隐患进行复查,督促企业隐患整改到位。

(四)当前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从整体上看,通过一系列政策法规出台,监管执法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兴安战略实施,基层基础不断加强,安全责任深化落实,安全生产状况好转。但有的任务进展不快、成效不明显,存在以下问题:

(1)企业投保安责险积极性不高,把投保安责险看做是额外增加企业安全生产投入负担,将其简单地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保险,没有完全领会国家推行安责险的实际意义。保险公司也因缺乏针对各行业的风控专业技术人才而未能提供充足的事故预防服务。有的公司只注重收取保费,在开展风险评估和聘请技术机构为企业服务方面办法不多,甚至基本没有服务。

(2)安全生产支撑体系不够健全。信息化水平低,科技支撑力量薄弱,成果转化率低。

对策:

(1)加强企业责任人、技术人员和安全监管人员安全培训,强化安全生产装备和安全生产经费经投入。

(2)增强安全信息化建设,增强信息化专业人员。

(1)我局坚守安全生产红线,以严防较大升生产安全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为重点。“十三五”期间全区共发生各类事故42起亡19人,其中工矿商贸事故1起亡1人、自杀1起亡1人,其余40起事故中亡17人全为道路交通事故。与“十二五”期间我区共发生各类事故亡44人相比,死亡率降低56%,总体形势还是安全平稳的。

(2)宣传教育形式丰富效果显著。借助“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江淮行”等重大活动,联合多部门、单位,全力开展了安全知识大讲堂、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开设安全知识咨询台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搭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发放宣传品2万余个,接受群众咨询5万人次。我局的宣传教育工作还是完成的很有自己的特色。2018年宣传月活动被省应急管理厅通报表扬,去年抖音短视频火爆,我们立即筹划抖音的拍摄,今年“vlog”(视频记录)火爆,我们又借来无人机等工具拍摄“vlog”,今年因为疫情的关系,我们组织举办的“云课堂”也是深受好评。宣传月年年有,而我们每年都在创新、都在与时俱进,希望能够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开展,不断的去丰富安全月的内容,而不是简单的发发宣传单就结束宣传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及重要指示精神,将相关内容纳入区委中心组和局党委集体学习计划。加强宣传教育,将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作为局党委宣传工作重点,结合业务工作,开展经常性、系统性宣传贯彻和主体宣讲活动。持续推进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常态化实效化和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制度化规范化,坚持从源头上加强治理,要针对安全生产事故主要特点和突出问题,层层压实责任,狠抓整改落实,强化风险防控,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

(二)全力推进“1+11+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持抓总抓统,做好整治行动的牵头人,统筹推进1个总体行动和16个专项整治行动。坚持“月调度月通报”机制,定期召开会议,调度整治工作重点、难点问题,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安排业务精干力量,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全面整治。

(三)抓好防汛抗旱和森林防火工作。吸取防汛抗旱经验教训,强化汛期24小时应急值班工作制度,加强水情雨情汛情监测。未雨绸缪,按定额数备齐备足各类防汛物资,强化汛期物资调度,严格物资发放、使用流程,确保平安度汛。落实森林防火24小时值班制度,开展森林防火巡查,安排人员驻点值守。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强化应急准备,备齐应急消防器材,合理处置各类紧急状况。

(四)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做好市区挂牌重大安全隐患整治督办工作,结合各位分管副区长督查安全生产计划,安排分管领导督查挂牌重大安全隐患整治工作。强化安全隐患“月排查月通报”制度应用,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深入企业一线加强对企业隐患整改的督促工作。

(五)做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安全生产“七进”活动,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应急管理条例》《安徽省安全生产条例》《安徽省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等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组织全体基层安全监管员参加年度安全生产业务知识培训。

(六)做好应急救援建设工作。完善应急物资采购、更新、储备、调度、分发制度,加强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配精配强应急救援队伍人员和装备。开展各类应急救援演练,提升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能力。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贾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精神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应急队伍能力建设,统筹推进自然灾害防治,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扶。

(二)工作目标。

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始终贯穿于应急管理工作全过程,实现"一杜绝、双下降”目标,即坚决杜绝安全生产类和自然灾害类导致较大人员伤亡事故、有效防范和减少一般安全事故,实现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双下降”,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三)主要任务和工作举措。

(1)通过开展集中宣传教育、举办领导干部培训班、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等方式,全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

(2)全力稳住安全生产基本盘。深入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约谈和考核制度,确保地方党政领导安全生产责任上肩;通过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做实做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筑牢生产安全管控的双重防火墙;持续深化、危化企业等重点行业领城专项整治;继续深化"强执法防事故”行动,推行计划执法、专项执法,全面执行“双随机、一公开”,全面推广行政执法系统,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3)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督促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建立完善本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清单,实行交办制,台帐制,销号制、通报制管理、建立重大安全隐患整改闭环机制,加大重大安全隐患整改常态监管力度,对重大安全隐患整改实施闭环管理。

(4)加强应急值班值守。落实综合值班值守,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应急指挥系统和视颊会商系统保持良好状态;完善值班值守设施建设。

(5)强化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建立应急救援区域化统筹协调和补偿机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小微企业抱团建设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扶持民间应急救援机构建设,鼓励企业与应急救援机构签订应急救援协议。多方谋划,加快推进区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建设,在规划、土地、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力争“十四五”期间能建成投用。

(四)重点项目。

为加快推进应急体系改革,全面做好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我局积极向上级申报项目,建设大通区应急联合指挥中心及物资储备中心。总用地面积约90亩,一期用地面积75亩,二期用地面积15亩。总建筑面积约16140平方米,主要建设应急联合指挥中心、消防站以及防灾减灾救灾物资库、防震减灾物资库、事故救援物资库、防汛抢险物资库、抗旱物资储备库、防疫抗疫救灾物资库、森林草原灭火应急物资库等物资储备库。2021年上半年启动该项目,项目建设期2年,项目总投资28997.59万元,项目建成后,进一步完善大通区应急处置和物资保障能力。

建议进一步精简各类会议,压缩会议规模,控制会议时间,简化会议程序,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74307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