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模板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7 16:57:10
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模板14篇)
时间:2023-11-27 16:57:10     小编:文轩

教案的编写需要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不断完善和提高。教案的编写过程中要注重教材的分析和利用,确保教学内容的有效传达。教案的编写可以结合教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

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篇一

1、了解各种洗餐具的方法。

2、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1、幼儿用书。

2、事先请幼儿在家观察大人洗碗,了解洗碗的过程和方法。

一、请幼儿说一说:

1、吃过饭菜后,你的碗和盘子干净吗?

2、碗和盘子脏了怎么办?怎样才能把碗和盘子洗干净?

3、爸爸妈妈是怎样做的呢?

二、引导幼儿观察阅读幼儿用书《清洁小妙方》。

1、向幼儿介绍画面内容,让幼儿看图比较:用清水洗盘子还是用洗米洗盘子干净?

2、向幼儿介绍画面上洗盘子的各种小妙方,让幼儿观察比较洗涤后的神奇效果。

三、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

1、觉得那种洗碗的方法比较节约水?

2、你喜欢哪种洗碗的方法?为什么?

3、你还知道哪些生活中的小妙方?

四、进一步扩展经验:

在我们日常环境中,还有许多地方要大家关注,需要大家维护。生活中很多就像洗米水一样,有不同的用处,你还知道哪些很有用处的东西。

1.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主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通过这次活动很多小朋友都能积极主动参加进来。使得这个活动很好发展下去。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知道人人都要爱清洁,讲卫生。

2.认识很大依赖行动,教师要多点从生活当中以游戏方试教育小朋友,这样小朋友就容易接受。

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篇二

1、通过观察,了解水果切面的形态。

2、通过观察,乐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水果的表面和里面。

2、若干水果的切面图片。

1.老师这里有许多的水果,小朋友看看有哪些水果呀?

(苹果、猕猴桃、梨……)。

2.小朋友仔细看看水果的表面是什么样子的?

(让幼儿观察各种水果)。

3.如果我们把水果切成两半,会是什么样子呢?

(幼儿讨论发言)。

(1)仔细看看里面还藏着什么?(种子。)。

数数有几粒种子?它们是怎么排列的?种子长在什么地方?

(引导幼儿说出梨核,并观察梨核的形状。)。

(2)小结:我们看到切开后的梨面上有梨核和种子,这个面可叫作水果的切面。

西瓜。

葡萄。

西红柿。

桃子。

猕猴桃。

草莓。

苹果。

梨子。

柿子。

桔子。

(1)猕猴桃的讲种子排列。

(2)苹果核的形状。

(3)葡萄的果肉。

(4)桔子瓣的排列。

如,香蕉组重点讲外形变化和种子退化,,

请小朋友每人小筐里选一张图片,看看是什么水果的切面,

然后找找它的另一半,找到后和你的好朋友手拉手一起把图片拼贴成一个水果。

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篇三

一天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在轮胎里发现了一块奇怪的冰,冰是圆形的,中间还有一个圆圆的洞,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七嘴八舌讨论的十分热烈。我抓住这个机会,通过让孩子亲手参加实践活动,引导幼儿探索冰变化的奥秘,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感受亲手实验的乐趣。

1.通过看看、摸摸,了解冰的特性。

2.引导幼儿了解冰的形成及用途。

3.发展幼儿初步的探索精神,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1.收集冰雕的图片

2.提前冻好的冰

1.每个组若干块冰,幼儿自由玩冰。

2.看一看,想一想,冰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的?冰放在手里感觉怎么样?

小结:冰放在手里硬硬的,凉凉的,有的冰是透明的,有的冰是白色的,摸上去滑滑的。

1.每个小朋友手里拿一小块冰,使劲握住,观察有什么变化。

“请小朋友看看你手上的冰怎么样了?变成了什么?手上的水是哪里来得”?

2.每个组放一盆热水,请小朋友摸一摸水是热的还是凉的?(热的)

3.请幼儿把冰放进去,看看冰有什么变化?(慢慢变小了,没有了)

4.再摸摸盆里的水是热的还是凉的?冰到哪里去了?(冰融化成水了)

小结:冰放在手里和热水里都会化成水。

1.提问:冰有什么用途?你喜欢冰吗?请幼儿说一说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

“冰能吃,放在可乐里凉凉的很好喝;发烧时能降温……”,“路面上结冰容易滑倒”。

2.欣赏冰雕图片,感受艺术的魅力。

1.共同讨论制作彩色冰的制作方法。

2.幼儿利用各种器皿、颜料制作彩色的水,自己喜欢什么颜色就做什么颜色的。

把制作好的彩色水放到阳台上,第二天欣赏自己冻的彩色冰,感受实验的乐趣。

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篇四

1、初步感知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陛。

2、尝试利用磁铁的特性,通过控制条形磁铁让磁铁小车动起来。

3、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自己在玩磁铁小车时的发现。

1、将两根短吸管粘贴在一块条形磁铁上,分别将两组车轮其中一边的轮胎卸下,将连接轮胎的铁丝穿过吸管后,再将卸下的轮胎重新装好,制作成磁铁小车。

2、条形磁铁若干,装在筐中。

3、白纸、彩色笔。

幼儿不用手触碰磁铁小车,尝试用条形磁铁控制磁铁小车前行或倒退。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兴趣:“这里有一种魔法棒(条形磁铁),不碰到小车就能让小车动起来,你们想试一试吗?”

2、观察幼儿的探索方法。如,幼儿将条形磁铁与磁铁小车吸在一起,使小车动起来。如果幼儿长时间只停留于这种玩法,可引导幼儿再试一试其他方法,尝试不接触就驱动的“魔法”。又如,当幼儿发现条形磁铁一靠近小车就动的现象时,可鼓励幼儿改变磁铁移动速度,观察小车行驶速度的变化。再如,一名幼儿通过探索发现两辆小车前后排列时,移动其中一辆小车,另一辆小车也会跟着移动。只要是围绕磁铁特性的探索,教师不必干预,应允许幼儿有自己独特的探索方式。

3、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用绘画的方式进行表征,帮助幼儿用文字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在画纸上。

4、引导幼儿手持记录单与同伴进行经验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在大型纸盒内用即时贴贴出马路、停车场的标志线等,鼓励幼儿用“魔法棒”控制车的行驶方向,将车停进车位。

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篇五

1、让幼儿冰的名称,感受冰是冷的。

2、引导幼儿懂得冰受热后会融化的特点。

1、趣味练习-用冰画画。

2、冰块若干,冰水、温水、热水每组各一杯。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很好玩的东西,请小朋友来摸一摸,猜猜是什么。

2、请幼儿摸一摸,猜一猜,摸到了什么?

3、幼儿自由玩冰块,说说玩了冰块后手里感觉怎么样?

4、小结:冰握在手里的感觉是又冷又滑。

1、你在什么时候见过冰?水龙头会结冰吗?

2、为什么现在是冬天,我们屋里的水龙头没结冰呢?

3、教师小结:只有在0摄式度以下水才会结冰,我们屋里很暖和所以水龙头不结冰。

2、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办法。

3、教师请大家想办法,做实验。

(1)摸摸三杯水,说说不同的感受。

(2)将三块冰放在三杯水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变化。(丰富词汇:融化)。

(3)观察讨论:为什么热水里冰块化得快,冷水里化得慢?

(4)小结:冰块吸收热量后会融化,吸收热量越多化得越快,吸收热量少化得慢。

(5)让幼儿观察实验结果。

1、说说冰块有什么变化。

2、为什么冰块也融化了?

3、教师小结:手有热量,空气里也有热量,冰块吸收热量就融化了。

4、总结:刚才我们玩了冰块,冰是又冷又滑的,它受热后会融化成水。

活动结束。

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篇六

1、理解鸡蛋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物体支撑的经验。

2、在游戏中探索让鸡蛋站立的方法,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重点:在游戏中探索让鸡蛋站立的方法。

难点:理解鸡蛋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物体支撑的经验。

鸡蛋、盐、糖、面粉、米、瓶盖等。

(一)导入

你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一看,这位小客人是谁呀?(出示鸡蛋)

(二)探求鸡蛋站立的方法

1、猜想鸡蛋能否站立起来

鸡蛋说:每天呆在家里,都是睡大觉,太累了,好想出来锻炼锻炼身体。可是,每次出门它都是躺着被鸡妈妈送过来的.,它多想自己站立起来,伸伸腰呀。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鸡蛋能站起来吗?

2、引导小朋友探索鸡蛋能否站立起来

谁能想想办法,帮帮鸡蛋,让它站立起来?

让我们来试试吧

小结:我们发现鸡蛋的表面很光滑,很容易“躺”在桌子上,不容易立起来。

3、教师示范,幼儿观察

你有什么方法,能让鸡蛋立起来呢?

首先,我们要准备一只鸡蛋和一些盐,鸡蛋一头大一头小,放的时候大头在下更容易立起来。然后将鸡蛋慢慢的直直的放在盐的上面,如果不行,可以适当的调整一下位置。

看!鸡蛋立起来了!

4、幼儿探索让鸡蛋立起来的方法

我们再来试一试……

(三)理解鸡蛋获得物体支撑的经验

请你想一想:为什么盐能让鸡蛋立起来呢?

(1)鸡蛋立在盐上面,盐变得弯弯的、软软的,保护着鸡蛋。

(2)鸡蛋放在盐上面,形成了一个小圈圈,就像底座一样。

(3)鸡蛋靠着盐,盐扶着鸡蛋,就立起来了。

小结:鸡蛋能站立不倒,是因为受为平衡,盐粒的作用是增大鸡蛋的受力面积,让鸡蛋的重心落在支撑面上。所以,鸡蛋就立起来了。

(四)活动延伸

还有什么材料,也能让鸡蛋立起来呢?

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篇七

观察力是孩子智慧的门户。科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大脑所获得的信息,有80%-90%是通过眼睛和耳朵吸收进来的。因此,有人说:观察是智力活动的门户。

任何一个人,如果没有较强的观察力,他的智力很难达到高水平。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在中人之上。”

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在他实验室的墙上,写着醒目的六个大字:“观察,观察,观察!”

今天,我们就带小朋友们一起去学会观察水果,寻那些“隐藏”在水果里的小秘密。

1、观察各种水果的表皮和内部以及截面了解水果的`构造。

2、用五种感官感知各种水果的特征。

活动概要。

-用五感观察各种水果,把水果切开,观察它的表皮和截面。

准备活动。

-【自由选择活动-科学领域】-bigeyesmalleye活动纸-水果里的秘密(吃什么呢?)。

活动内容。

【导入】。

1.观看动画片【水果里的秘密】,了解观察水果的各种方法以及水果味道甜美的原因。

-大家要用什么方法观察自己喜欢的水果?

-用眼镜可以干什么?

-用耳朵可以干什么?

-用鼻子可以干什么?

-用手可以干什么?

-用嘴巴可以干什么?

-水果味道甜美的原因是什么?

-种子是怎样长距离移动的?

【展开】。

2.观看视频【水果里的秘密】,说一说实验备品,实验目标以及实验顺序。

-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叫什么?

-做实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

-水果的表皮和截面有什么不同呢?

-看一看实验顺序。

1)把水果洗净,观察表皮。

2)把水果切开,观察内部。

3)观察水果里种子的样子。

【活动1:用五感观察水果。】。

3、用五感观察事先准备好的水果。

-水果的表皮长什么样子?

-敲一敲水果有什么声音?

-闻一闻水果,有什么气味?

-用手摸一摸水果,有什么感觉?

-尝一尝水果,它是什么味的?

【活动2:观察水果的内部。】。

4、用刀把水果切开,观察它的内部。

-切开水果,水果的内部长什么样子?

-把水果横着切开,它是什么样子的?

-把水果竖着切开,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横着切开和竖着切开的时候有什么差异呢?

【活动3:观察水果的种子。】。

5、观察各种水果的种子。

-西瓜的种子是什么颜色的?

-长什么样子?

-这里种子最大的水果是什么?种子最小的水果是什么?

-水果好吃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有种子才会好吃呢?

【结束】。

6、实验结束后,bigeyesmalleye活动纸-水果里的秘密(表皮和内部不同的水果)写出实验结果。

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篇八

1、理解9以内的数量,学习用数字、符号作记录。

2、通过剥豆感知两组数量合在一起会形成一个新的数,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1、蚕豆荚若干(每个幼儿至少两结),每个幼儿一张记录单,黑色水彩笔每人一支,按组分别放置在操作区。大记录单一张。

2、透明袋每人一个,上面贴好6~9的数字。

3、布置蔬菜批发市场(一个数学区),摆好标有6~9数字的四块牌子。

活动重点:感知9以内的数量,学习用数字、符号作记录。

活动难点:感知两组数量组合在一起会形成一个新的数。

一、猜猜豆妈妈肚里的豆宝宝,理解9以内的数量。

1、第一次剥豆,出示一结豆荚,幼儿观察猜测,里面躺了几粒豆宝宝。

2、剥豆验证,并用相应的符号和数字表示,教师在大记录单上作记录。

3、第二次剥豆,请个别幼儿剥豆数数,并作记录。

4、两次一共剥了几粒豆,将两次剥的豆放在一起是多少粒?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在记录单上写上数字。

1、介绍记录单,请幼儿说说记录单的每一个格子里写什么?

2、讲解操作要求:每个幼儿两结豆荚,把第一结豆荚里的豆子数用圆。

圈画在记录单的上面一格,并在右边的格子里用数字表示。第二结豆荚里的'豆子数用圆圈画在记录单的下面一格,并在右边的格子里用数字表示。

将两结豆荚的豆子总数用数字表示写在左边的格子里。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将记录单贴在指定位置,交流评价,纠错。

1、蔬菜批发市场需要一些豆子,我们把豆子装到袋里去送到批发市场吧,请四名家长扮演批发市场的老板。

2、幼儿根据袋子上的数字装豆送豆,“老板”作产品检验。

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篇九

1、了解核桃等坚果坚硬的特点。

2、在游戏中感受科学活动的乐趣。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核桃、开心果若干;若干种坚果图片;。

两把铁锤子;剪刀、钳子、螺丝刀各一把;。

八宝粥空瓶子(教师与幼儿每人一个);盒子一个(供放核桃壳)。

《米奇妙妙屋》动画开头视频;《小海军》的音乐。

一、引出主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玩玩米奇妙妙屋的游戏吧!

播放《米奇妙妙屋》开头视频(0:37)。

(视频播放37秒停止,我们的妙妙屋出现了,要开始我们的游戏啦!)。

今天米老鼠给我们带来了一样好玩的礼物,猜猜是什么?我们一起来喊出我们的'咒语(哦土豆,哦土豆)。

二、坚硬的核桃。

1、出示装满核桃的盒子,教师摇动盒子,请幼儿听声音猜猜里面是什么?

2、我们一起说1、2、3打开,教师打开盒子,这是什么?它的名字叫核桃。

3、讨论:你们吃过核桃吗?吃核桃是吃它的什么地方呢?(核桃肉)。

5、呀,核桃的壳好硬啊,那该怎么办呢?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打开核桃呢?(教师请幼儿将核桃先交给配班老师,先一起想想办法,配班教师将核桃一一砸开为下面环节做准备)。

三、想办法打开核桃。

1、教师启发幼儿想办法,请幼儿自由讨论并发言。

到底该怎样打开核桃呢?我们来请米老鼠帮忙吧,看看它给我们带来什么妙妙工具呢?我们一起来喊出我们的咒语(哦土豆,哦土豆)。

2、出示ppt,有钳子、剪刀、螺丝刀,还有一样神奇的妙妙工具。

教师介绍各种工具,与幼儿讨论这些工具是否可以打开核桃,怎样使用这些工具打开核桃呢?(教师与幼儿一一讨论几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我发现使用这些工具还是不能打开核桃,我们来看看今天神奇的妙妙工具是什么呢?一起喊出我们的咒语(哦土豆,哦土豆)。

3、点击锤子图片,原来今天神奇的妙妙工具是锤子。

我们来试试看,在砸核桃的时候请你跟我一起说“1、2、3砸”(砸开了吗?看来我的力气还不够,我们再来试一试,1、2、3砸)。

教师细心地将核桃砸开,让幼儿观察教师是怎样用力的。

5、让幼儿自己细心地剥核桃、吃核桃。请幼儿说一说核桃的味道。

四、坚果游戏。

1、除了核桃有坚硬的外壳,还有许多果实都有着坚硬的外壳,我们一起来看看打开ppt2,出示各种坚果图片,让幼儿分辨是什么,教师介绍各种坚果,说明各种坚果的食效。

(开心果:抗衰老,增强体质。

花生:花生吃多了会引起消化不良,煮熟的花生营养比较好。

瓜子:瓜子的种类有很多,这里有葵瓜子和西瓜子。

核桃:吃核桃补脑。

板栗:吃板栗可以健脾胃。

松子:防止高血压,老年人要多吃。

杏仁:治疗咳嗽。

腰果:可以炒起来吃,香喷喷的。

榛子:营养非常丰富,它是这些果实王国中的国王。)。

教师在最后点明:它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坚果,它们都是硬硬的;别看它们那么硬,经常吃坚果对我们的身体都有好处哦!

2、这些坚果,除了可以吃以外,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呢?(它们的果壳可以用来制作乐器)。

为了让乐器的声音清脆好听,陈老师统一准备了开心果的果壳。

3、播放《小海军》伴奏,教师带领幼儿用果壳乐器跟随有节奏的音乐打节奏。

4、真好听,那我们下节课用我们自己做的果壳乐器再给音乐打节奏吧!

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篇十

1.让幼儿了解一年和半年、四季、十二个月之间的关系。

2.幼儿学习制作“年轮”的小书。

3.培养幼儿的专注力、秩序感、独立性,体验成功感。

1.教具:四个季节的.圆拼盘。

2.幼儿用制作小书用具,画纸,笔等。

趣味练习。

一、音乐活动导入。

幼儿听音乐走线,依次拿“坐垫”。

音乐停,幼儿按老师要求的方式--盘腿坐。

二、年轮的认识。

1.告诉幼儿我们今天进行“年轮的认识”。

2.老师示范操作:

(1)老师取来一个圆告诉幼儿:“这是一年!”

提问:“那你们知道圆可以分成几个半圆吗?”

(分成两个半圆),

教师:对了,可以分成两个半圆,那一个半圆我们叫它为半年,那另一个呢?(也叫半年)。

两个半年合起来是一年。

(2)提问:那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有四个季节)。

他们的名字叫什么呢?(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教师:你们看,这四个季节合起来变成了一个圆,(是一年)。

(3)教师:那你能来试试摆吗?(幼儿操作)。

(4)教师:你们能告诉老师一年有几个月吗?”(12个月)。

老师取来绿色的春天,上面写着三月、四月、五月,幼儿认识。

用同样的方法介绍夏天、秋天、冬天,了解十二个月与一年的关系。

(5)请幼儿操作,老师并给幼儿复习一遍。

三、制作--年轮的小书。

1.教师:有谁愿意跟老师来制作--年轮的小书?

2.幼儿自愿跟老师制作小书,其余幼儿自选工作。

3.老师记录下幼儿的认识结果。

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篇十一

1、知道常见汽车的名称、外形特征和用途。

2、认识轿车的主要组成部分,引发幼儿对汽车奥秘的探究兴趣。

3、感受汽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对环境的污染,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4、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5、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1、请家长带领幼儿观察马路上的各种汽车,并统计自己看到的汽车。

2、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玩具汽车。

1、请幼儿结合统计表交流“我在马路上看到的汽车”,了解汽车的名称和外形特征。

提问:说说马路上都有什么汽车?它们的外形特征是怎样的'?

2、引导幼儿分组玩玩具汽车,并向同伴介绍自己喜欢的汽车的外形特征及用途。

3、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交流“汽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对环境的污染”。

(1)谈谈都做过什么汽车?去过哪里?如果有汽车会怎样?感受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4、引导幼儿探索轿车的奥秘,了解轿车的组成部分和用途。

(1)让给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坐一坐轿车,如玩玩方向盘,打开前盖和后备箱看看、转动雨刮器,看看反光镜、游标及时速控制表等。

(2)请幼儿找找轿车部件的数量。如方向盘一个,后备箱一个,前面车灯两个,后面车灯两个,有四个车门。

6、活动延伸。

启发幼儿提出关于汽车的更多问题,请教师、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讨论。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篇十二

用胶带将气球固定在小车上,这样气球动力车就做好了。

让幼儿拔掉笔帽,让小车向前行驶。

让两名幼儿进行比赛,看谁的小车向前行驶得更远。

为幼儿提供小一些的玩具小汽车,以便让他们更深刻地感受到气流的力量。

适当用透明胶带把气球固定在小车上时,请两名幼儿互相配合,注意提醒幼儿不要碰破气球。

提醒幼儿通过观察,探索出气球的大小、小车的大小与小车行驶速度、距离之间的关系。

可以将气球粘在其他大小适合的玩具上,请幼儿观察气球的大小与玩具运行速度和距离间的关系。

可以用纸板、吸管、细铁丝自制小车。

气球是用橡胶制成的,具有很好的伸缩性。当将笔帽拔开时,膨胀的气球就会自动收缩,气球里的空气会猛地向外排出,产生不变的情况下,气球内的气体越充足,这个动力就会越大,玩具小车行驶的速度就越快,跑得就越远。在气球内气体多少不变的情况下,玩具小车越小,行驶的速度越慢,距离越近。

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篇十三

1、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发现硬泥和软泥、生泥和熟泥的不同特征。

2、通过幼儿的探索与尝试,能改变泥块原有的特性,捏出自己喜欢的形象。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

师:“小朋友,今天呀,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几件小礼物,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幼:想。

师:出示泥做的各种水果,小朋友看,这些小礼物是什么?它们是用什么做成的?

幼:是用泥做成的。

师:小朋友想不想试一试,用泥来做自己喜欢的东西?

幼:想。

师:那在玩泥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幼:不能把泥弄到衣服上。

幼:戴上小围裙和小套袖。

观察要点:

a、幼儿在玩泥过程中,玩了一会儿后泥会变硬,幼儿是否寻找解决的办法。

b、在发现自己捏的作品有裂口时,幼儿是否会选择其他的泥块。

组织幼儿讨论,泥变硬以后,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捏的作品有裂口?你捏的作品出现裂口后,你是怎么做的?把自己好的经验告诉其他小朋友。

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幼儿总结出,泥变硬后,蘸上点水,泥就会变软。捏的作品出现裂口,可以选择摔熟的泥,这样,捏出来的东西就不会有裂口。

观察要点:

a、看幼儿是否有创新的玩法,出现问题后,幼儿是怎样解决的。

1、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捏的是什么,怎么捏的,向其他小朋友介绍经验。

2、音乐声中,幼儿互相欣赏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本节活动,根据我们农村的特点,我选择了农村的自然材料――泥巴,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能快乐尽情地玩耍和探索,在动手操作中,发现了硬泥、软泥、生泥、熟泥的不同特征。遇到困难能自己寻找解决的办法。

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篇十四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我执教了我班科学活动《磁铁吸什么》,在本节过关课中又得也有失,有进步的地方,更多的存在了不足,为此,对于本节课我做出如下反思。作为一名新教师,应该通过每一节课收获更多的教学经验,每一次课堂教学后的反思往往就是下一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总是在不断的反思中慢慢成长起来的。

将其放入有“笑脸”的篮子了,那么既然是找朋友,用“笑脸”的图标呈现可能不能够直观的体现“好朋友”这个概念,可以将其换做“手拉手”的图标,这样就能够一目了然的让幼儿知道磁铁要去找朋友了。在教师总结的这个环节中,我逐一验证了幼儿的操作结果,但是由于每一个小组的材料不同,可能有些幼儿的材料是夹子,有些可能是硬币等等,在验证的这个环节中,我是否可以尝试性的多叫几名幼儿来验证其他组的东西是否能和磁铁成为朋友,不应该只是教师在讲,应多让幼儿尝试探索并验证。在此过程中,我还忘记了一个细小的环节,我没有请每一组幼儿的小组长将各个组的小篮子拿上来,这是我忽略的一个小问题。最后说说我的延伸活动,在延伸活动中,我分别验证最后出示了可以和磁铁做朋友的,不可以和磁铁做朋友的,将其呈现在黑板上;中间有一组幼儿的东西里有“钥匙”,可是钥匙既不是木头做的、也不是塑料做的为什么不能和磁铁宝宝做朋友呢?可能这样的延伸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更有探索意义。

经过了本次新教师过关课,我想较于第一次亮相课相比,自己认为是有进步的,课后在与指导老师的认真交流中我也找到了自己在本节课中的不足与亮点。我想:作为一名老师,总是在不断的充实自我、学习自我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听取别人给予你这节课的评价,才能为下一次的教学做好铺垫,加油吧!

设计背景:

动物一直是孩子们的朋友,中班的孩子们也特别想了解有关动物的知识。但常见的话题只是有关“动物的外形、习性及生活方式”,很少涉及动物们各种各样、姿态万千的睡眠姿势。于是我根据孩子们的兴趣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能激发孩子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及保护动物、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活动目标:

1、感受动物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2、观察了解动物姿态万千、千奇百怪的睡眠姿态,从这一侧面。

让孩子了解人和动物的不同之处;丰富词汇:缩、倒挂、趴等词。

3、能够分清动物的不同睡姿;

活动准备:

1、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动物睡眠的各种姿态的图片。教师布置好活动场地:动物的家——将活动场景布置成大森林的情景,摄影屏幕上是一副森林的背景图。森林中布置有关动物(仙鹤、马、猫头鹰、蝙蝠、猫、乌龟)的家,用积木拼搭成型,上面贴上相关动物的图片;幼儿进场时播放轻柔的音乐。

3、cai课件《姿态的万千睡》、电脑、磁带、录音机、电钢;

4、活动前和孩子们一起了解各种动物的名称。

四、活动过程:

1、幼儿跳集体舞。跳完舞蹈后,请幼儿说说运动后的感受(想休息),并请幼儿自由休息。教师问幼儿:“你睡觉时需要些什么呢?”幼儿一边讨论一边休息。这时播放课件,背景屏幕换成第一种动物的图片。

2、看课件,感知动物不同的睡姿。

请幼儿逐一欣赏课件。各种动物的出现方式不一,有的用动物的叫声、有的用滑稽的配音。出示主画面后,请幼儿先想想这种动物是如何睡觉的,并进行表演。幼儿表演完后,再请幼儿观看正确的答案,并模仿正确的睡眠睡姿。(幼儿可随意选择动物)同时用游戏的形式学习词汇:缩、倒挂、趴等词。

3、连线游戏《它怎么睡觉?》。

教师将幼儿分成男女生进行趣味知识比赛,请幼儿用连线的方。

法指出各种动物是如睡觉的?同时巩固词汇:缩、倒挂、趴等词。当幼儿连对了,电脑就会奖励幼儿一个笑脸娃娃;连错了,电脑会鼓励幼儿再连一次,直到连对为止。比赛结束后,两队比一比看哪队积的笑脸娃娃多,就获胜。

4、玩游戏:找朋友。

(1)教师交代游戏规则:听到欢快的音乐,动物们就出来游戏;听到抒情、安静的音乐,动物们就回家睡觉。睡觉时必须十分安静,不要大声喧哗。每一个小动物必须找到自己的家。

(2)幼儿游戏。

(3)增加游戏难度、扩大游戏范围。幼儿不仅可以模仿学过的动物、还可以模仿其他的动物,自己动脑想想其它动物是怎么睡觉的?教师可让幼儿充分想象,对幼儿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不急于给幼儿答案,请幼儿自己下课后想办法求证,找寻答案。

五、延伸活动:

请幼儿回家后,在父母的协助下了解其它动物的睡眠姿势,然后将结果与其余幼儿共享。

附资料:仙鹤单脚站立着睡、马站着睡、猫头鹰只睁一只眼、蝙蝠。

倒挂着睡、猫趴着睡、乌龟缩进壳里睡。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71738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