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 证明标准(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3 09:17:09
刑事诉讼法 证明标准(三篇)
时间:2023-03-13 09:17:09     小编:zd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刑事诉讼法 证明标准篇一

2016年司法考试命题规律

2016司法考试改革亮点解读

2016国家司法考试报名条件

2016司法考试论述题万能模板

2016年司法考试学科的分值分布

刑事诉讼法 证明标准篇二

1、在立案阶段,只要求确定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侦查终结移送论是人民检察院审查、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都必须符合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要求。所以说,随着诉讼活动的进行,办案人员对案件事实的认识不断深化,法律对证明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直至达到定案时的最高标难。

2、“疑罪”从无的处理原则

《刑事诉讼法》第171条第4款规定:“ 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刑事诉讼法》第195条第3项规定:“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这就是我国刑事诉讼中 “疑罪从无”的原则。

【例15】(2008-2-32)下列案件能够作出有罪认定的是哪一选项?

a.甲供认自己强奸了乙,乙否认,该案没有其他证据

b.甲指认乙强奸了自己,乙坚决否认,该案没有其他证据

c.某单位资金30万元去向不明,会计说局长用了,局长说会计用了,该案没有其他证据

d.甲乙二人没有通谋,各自埋伏,几乎同时向丙开枪,后查明丙身中一弹,甲乙对各自犯罪行为供认不讳,但收集到的证据无法查明这一枪到底是谁打中的

答案:d

为您推荐:

刑事诉讼法 证明标准篇三

我国刑事诉讼有罪的证明标准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相关法条有《刑诉法》第195条、第172条和第160条。各种考试中,通常考的是对这个证明标准的理解。

1、所谓案件事实清楚,是指凡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和情节,都必须是清楚的、真实的。具体讲就是作为构成案件事实的“七何”要素即何人、在何时、何地、基于何种动机、使用何种手段、实施了何种犯罪行为、造成了何种危害后果等七种要素,或者作为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的事实,必须查清。

2、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3条第2款的规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3个条件:

(1)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2)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3)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证据确实是对定案证据在质量上的要求:证据充分是对定案证据在数量上的要求,是指经查证属实的证据在数量上必须符合法律关于定罪的要求。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7157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