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教案设计(热门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7 06:23:20
荷花教案设计(热门20篇)
时间:2023-11-27 06:23:20     小编:温柔雨

教案包括了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流程的规划以及教学评价等内容。教案的评价标准应该明确,以便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估。对于编写教案不知从何入手的教师来说,下面这些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启示。

荷花教案设计篇一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3.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课文描写荷花的样子的第2、3自然段是重点;课文描写我幻想自己变成荷花的第4自然段是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二、创设情境,引导观察。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不过看之前我有个小小的建议,那就是,待会儿你们在看荷花时,不要拘束,可以指指点点,可以喊出来、说出来!(课件播放荷花的精美图片)。

师:从同学们看荷花的那种惊喜的表情,老师知道你们肯定有很多的发现和感受,来,勇敢的站起来说出你的发现和感受!让学生大胆回答。

1、师:说的真棒!书上哪些地方写出了荷花的美呢?下面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把你们觉得荷花美的句子画下来。再读一读,读出荷花的美。(学生组内自读课文,勾画出荷花美的句子,练习朗读)。

师: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么美的荷花呢?

指导回答因为作者仔细观察,并发挥了想象。

师:那作者是怎样观察和表达的?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先读读第二段,边读边体会哪些词句用的特别好!想好了,可以和旁边的同学互相说说。(课件出示第二段)。

(学生读课文,边读边说,有的和旁边的同学议论)2.师: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指名说用得好的词句)a重点理解“挨挨挤挤”。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说认为用得好的原因。(师板书:挨挨挤挤)。

师:你能从挨挨挤挤这个词中体会到荷叶长得多,长得茂盛,真了不起!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挨挨挤挤的现象吗?学生积极回答。

师:同学们挨挨挤挤这个词在这里是形容荷叶长得生机勃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播放荷叶视图)b重点理解“冒”。指名再说好词句。

根据回答出示“白荷花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师:还有觉得这句好的吗?说说原因。

c重点理解“展开、露出、饱涨”。师:还有觉得哪些词句好的吗?

根据回答出示“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涨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师:那这里“饱涨得马上要破裂似的”是形容花骨朵儿快要----生答:快要绽放了。

(指名说,根据回答课件点红“冒、展开、露出、饱涨”

这些词都让大家感受到了荷花旺盛的生命力。接下来,老师还想请你们读读这段话,这次请全体同学起立,一边做动作一边朗读,可以吗?齐读第二段)。

【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自由读,小组合作读,齐读,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是本课教学的一个特色。要相信学生能读懂课文,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寻找自信的力量,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读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师:(课件出示第三段)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同学们看看,荷花都有哪些姿势啊?谁来说说。

让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回答。

师:哇!这么多的姿势,真是千姿百态呀!怪不得作者说,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大自然)。

师:正是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造就这么美丽的画卷,是神奇的大自然让我们感受到荷花那充满向上精神的力量!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不由的你不去热爱她!不去赞颂她!让我们热爱大自然的同学一起来,与大自然对话,夸夸我们这位了不起的画家!”(齐读第三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生:愿意!

师:闭上眼睛,让我们静静的在荷花池中听听会有什么动人的故事。(课件出示第四段)。

(师范读第四段的内容,学生闭眼静静地听)。

师:可爱的荷花仙子们,睁开眼吧!能说说你们刚才在荷花池中听到了什么吗?

可以让四人小组之间交流一下。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大胆地说说。

„„。

师:同学们丰富的想象真是让老师敬佩!看得出来你们对大自然的喜爱。现在你们就用你的声音,你的情感,加上你的动作来表达你对荷花的喜爱,表现你对荷花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学生齐读课文)。

五、作业。

师:同学们,课后请你们:

1、继续阅读积累赞美荷花的诗词或文章,利用班队课开个“赏荷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荷花教案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3、了解荷花、荷叶特点的一般写法,感受荷花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看图,读文,展开想象,品味词句去欣赏荷花的美,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荷花》一课,荷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总结过渡: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就是荷花很美,同学们,叶老是怎样具体描写荷花的美的?让我们深入走进文本,再次欣赏叶老笔下的荷花。

二、品读感悟。

请大家在小组内共同学习课文。请看学习要求。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2.自己画出描写荷花美的词语或句子,在旁边写下感受。

3,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三,交流分享。

预设一: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说说你的感受。我找到的句子是(),从挨挨挤挤这个词看出荷叶很多,一个挨着一个。

出示图片,读词语:关于这一点谁有其他的感受:生:荷叶很茂密。

生:荷叶像亲密无间的朋友一样。

总结:像亲密无间的朋友!理解得多好哇!在叶圣陶的眼里荷叶是有生命,有感情的,真好,你读读这个词。

c,生活当中你见过哪些场面或者事物是挨挨挤挤地呢?联系生活中挨挨挤挤的场面,学以致用。

关于这一句谁有补充?

我从“碧绿”这个词感受到荷叶特别绿,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借机指导朗读。

我从大圆盘这个词感受到荷叶很圆,很漂亮,你;来读一读?

预设二: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说说你的感受。引出“冒”字。讲“冒”的的写法,范写。

根据字典上“冒”的意思,选择在本句中“冒”的意思;“冒”字可以换成什么字?放到句子中读一读。

体会怎样地长出来才叫冒?在对比中学习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预设三:有的才展开两三片……马上要破裂似的。

说说你的.感受,品读荷花的不同姿态。

预设四: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从这一句我知道了荷花的姿态是千姿百态,特别美。带着感受读一读,

在这里作者把每一朵荷花的姿态都进行详细描写了吗?为什么?

小结:大家在写作的时候就可以仿照叶老的写法,选择有特点,有代表性的内容详细描写,其他略写。

既然荷花是千姿百态的,你还能想象出荷花的其他不同姿态吗?

拓展练习。

生:我能想象到荷花从荷叶中长出来,歪着脑袋的样子!

生:我还知道荷花翘着嘴巴的样子!

小结: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预设五: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

预设一:大自然。

a,大自然确实是伟大画家,鬼斧神工,看……图画,

b,看了大自然画了这么多美丽的图画,有什么想说的呢?

大自然真了不起呀!齐读第三自然段。

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在学生结束读书后,教师立即播放音乐,配乐范读第四自然段。

2、我感觉大家都陶醉了,谁来做我们第一朵荷花!谁来做第二朵荷花?第三朵在哪里?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3、同学们,尽情地展开你想象的翅膀。你就是一朵白荷花,白荷花就是你自己。现在,谁又会来告诉你,他有什么快乐呢?请写在练习纸上。

生:(音乐响起,学生独立写话。)。

会有蝌蚪游过来,告诉我他找到妈妈了。

会有小蜜蜂飞过来,对我说:“荷花姐姐,你们真好看,真香。”

会有小鸟飞过来,告诉我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会有小青蛙跳到荷叶上,告诉我他捉害虫的故事。

师:总结:人成了花,花成了人。真是如痴如醉呀!

齐读第四自然段。

其实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欢描写荷花。看……出示爱莲说。等。

作业:任选其一。

1、我要把文中精彩的语句摘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2、我要继续搜集关于荷花的美文、故事,传说,歌曲……,进一步了解荷花。

3、我要模仿《荷花》的写法,写写我喜欢的一种植物。

荷花教案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荷花、之间、莲蓬、饱胀、姿势、衣裳、翩翩起舞、停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

思想教育: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并能把句与句之间联系起来,想象一池荷花这“一幅活的画”的美景。

2.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教学准备:朗读动画、图片、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题质疑。

1.读题后,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看到题目你会产生哪些问题?

(1)荷花什么样?

(2)作者在哪儿看见的荷花?

(3)作者看到荷花后有什么感受?

2.让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找出答案。

二、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新词。

让学生按读、画、查、找四个步骤自学生字。

读--课文,画--生字、词,查--字典,找--选择恰当的字义。

三、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2、理解词义。

挨挨挤挤、展开、翩翩起舞、

讲课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找字义,然后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义。

四、学生自读课文,作巩固复习。

五、作业:写生字、词,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见过荷花吗?在什么地方?荷花是什么颜色?什么样的?

2.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

用语言表述出来,并为讲解下文进行铺垫。

二、边听边看课文,说说你留心观察到什么了?

三、讲读新课。

1.谈话过渡:今天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仅要欣赏荷花的美丽,而且还要从中掌握读懂一段话的方法。

2.电脑出示学法步骤:想--问题,读--课文,画--句子,找--重点词语,说--感受。

3.示范学法。

在出示学法步骤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以第1自然段为例,实施学法步骤。

(2)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自读第1自然段。

(3)让学生边读边画出重点句:“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4)让学生找出重点词语:清香。

(5)让学生说说“我”往荷花池边跑去的原因是什么?此时,“我”有什么感受?

(是因为闻到一阵清香,使我迫不及待地向荷花池边跑去。)。

闻其香。同时,经过引导使学生对读懂一段话的学法步骤一目了然。

四、试用学法,学习课文。

1.谈话过渡:来到荷花池边,作者按怎样的顺序观察荷花的?(想问题)。

让学生自读2、3自然段,边读边看图。(荷花开了不少)(整体看)。

2.荷叶是什么样的呢?学生根据画出的重点句回答问题。

电脑显示重点句子: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3.这句话中的重点词语是什么?(挨挨挤挤)。

4.让学生用动作演示“挨挨挤挤”。

5.再次让学生看图:电脑显示荷花图片:

(1)你看到的叶子是什么样的?(大、多)(2)是什么颜色的?(碧绿)。

(3)为什么不用草绿、浅绿来形容?

颜色发黄;浅绿又显太淡,与实际景象不符。)。

(4)为什么说它像大圆盘?

繁茂的勃勃生机。

(5)齐读写荷叶的句子,要把美的景象读出来。

6.荷花是什么样的?

(1)指名分读句子。

(2)荷花在挨挨挤挤的荷叶中长出来了,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字?(“冒”)。

(3)什么是“冒”?为什么用“冒”而不用“长”?

教师以此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生动而细腻的表现手法。“冒”,一般用来形容某些东西的动态。这里作者用“冒”

文深入领会“一池活的画”做了铺垫。

7.作者介绍了几种荷花?它们都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运用学法步骤分组讨论。

8.课堂讨论:

有的--才展开、有的--全都展开、有的--花骨朵儿、有的--饱胀,要破裂似的。

(1)“才展开”和“全部展开”、“要破裂”有什么不同?

双手演示荷花这三种开放的样子,加深理解。

(2)让学生自读第2自然段。

(3)让学生练习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

9、学习第3自然段。

一朵也很美呢?

2.让学生带着问题结合重点句自读这段话,从中体会荷花的千姿百态,实在太美了,美得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3.“这一大幅活的画”是谁画的?(大自然)。

4.大自然创造的这幅画实在是太美了,让学生带着赞美的情感读2、3自然段。

10、运用学法,学习4、5自然段。

1.当“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了什么景象?

2.指读课文。

3.指名回答问题:

(1)“我”此时在做什么?蜻蜓、小鱼在对“我”说什么?

(3)作者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呢?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陶醉于美景之中的美好情感。

(4)让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配乐)。

五、集体有语气地朗读全文。

六、小结全文,归纳学习方法。

七、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挨挨挤挤。

像大圆盘。

荷花(像一幅画)(美)。

半开。

花全开。

含苞。

课后小记:

荷花教案设计篇四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21课的第一课时、这是一篇很朴实又很美的课文、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按看荷花的顺序描述了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赞美了如诗如画的大自然美景、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风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这篇课文的教学,根据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的特点,以及本组的训练重点:读文章,想画面,充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进行美的教育。

根据本课以上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语文基础知识方面: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0个生词。

2、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3、思想感情方面: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为了顺利达成目标,我分2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会生字新词、学习第1,2自然段。第2课时继续学习第3—5自然段,背诵全文,总结全文。下面,我着重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

教学重点:想象课文描绘的景色,感受荷花的美。

教学难点:体会荷花的美。

学法。

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达到目标,我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教法:

1、图文对照法:“图”是客观事物的描绘,“文”是语言文字对客观事物的记载。具体的画面内容,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文字。本文可利用《荷花》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想象。

2、以读代讲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荷花美。

同时,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运用以下两种学法:

1、读写结合法:从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2、比较法:“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推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我是紧扣“美”字,以“情”为线,进行设计的:

(一)。在激发动机和初读课文中——入情。

新课启始,教师要让孩子情感的碧波荡漾起来,使他们对新课的学习,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环节来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先来猜两个谜语:“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开在炎炎烈日下,长在清清碧波中,身陷污泥心地洁,芳香扑鼻醉人心。”

这么美的荷花,大家喜欢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展示各种美丽的荷花图,配上优美的音乐)有个小朋友在看过荷花后,也跟我们一样被荷花的美丽给迷住了,陶醉了,还写下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xx。

2、如此激情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教学也因为学生的入情,而进入了积极的状态。

3、而后,请同学们初读课文。初读课文,除了扫清生字词障碍,还要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训练学生整体思维能力、从全局出发,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脉络。

a、自渎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教师检查:

a、哪些字容易读错,该怎么读?

b、哪些字容易写错,该怎样写?

c、“蓬”“骨”的结构。

b、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讲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有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

教材中有一幅精美的插图,形象地描绘了几种不同形状,不同姿态的白荷花和碧绿的荷叶,色彩清丽,充分展示了荷花素洁,高雅的本色。我根据这个材料制成了鲜活的课件进行展示,并配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瞧,这就是小作者看到的荷花开放时的样子,放眼望去,,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着碧玉盘似的绿叶,透过荷叶的缝隙,一枝枝荷花从水里探出头来,就象穿着洁白衣裙的少女,在微风中亭亭玉立。它们当中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才展开两三瓣花瓣儿。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的马上要破裂似的。啊,小鱼儿在荷叶下快活地游着,蜻蜓在荷花上快乐地舞蹈。”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荷花图啊!同学们,你们听了老师说的话有什么感想呢?课文第二段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荷花的形状美,与插图最为照应。我就采用“直奔重点段”的方法,以“课文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引入第二段的学习。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你最喜欢读哪几句,为什么?

读后,用课件出示练习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xx。有的xx。有的xx。让学生填写。

抓住这三句具体写荷花的话进行教学。这样先学后导,导练结合,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这三句话的教学我分三步走:

1、让学生看图说出与图上荷花相对应的句子。

2、引导学生把这三句话是意思说出来:有的刚开,有的全开了,有的将要开。并与原句比较,在比较中读,想象荷花的美。

3、以“荷花是那样美,谁能把它读得很美很美呢?”激发读的兴趣,让学生练读,指名读,评读。

(2)、在教学完这三句话后,引导学生抓住写荷花特点的词教学写荷叶的句子,通过看图,指导有感情朗读,想象一池荷叶长势之美。而“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一句我是抓住“冒”字进行教学的,教师在课件上直观演示后,让学生给“冒”字换个词,理解“冒”字的意思,再让学生说说从“冒”字你体会到什么?紧接着又抓住“冒”字感情朗读。

(3)、男女生分读写荷叶荷花的句子。

(4)、最后,让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三)、在领悟课文的神韵中――移情。

1、示图片:看图想象,写话: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

(1)、小组讨论,再写下来;

(2)、指名说,集体评议。

课文中没有对“姿势”进行具体的描写,这样的教学设计,既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又对第二段总分写法进行迁移,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荷花美的认识,可谓一举三得。

2、指导引读这一段最后两句话。

3、要求学生轻声读这一段,出示:刚开的白荷花xx,全开的白荷花xx,将要开的白荷花xx。要求补充完整。使学生巩固所学。

(四)、在表情朗读和语言训练中――抒情。

在二三段的教学中,我都设计了美读环节,还安排了背诵训练。在反复品读欣赏后,荷花的美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图文对照,学生定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此时,学生情感达到了高潮,这一背诵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词汇的积累和内化,从而更好地抒发了学生的情感。

(五)、总结课文。

这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课文总结,在课堂教学中地位不可低估。通过总结,能促进学生对一堂课的教学进行梳理,提纲挈领,抓住重点,储存信息,巩固记忆知识,有利于儿童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为高一年级的学习打下基础。

荷花教案设计篇五

课前准备:

一、激趣导入。

1、 课前播放《荷花颂》,学生闭上眼睛欣赏。

要求:音乐带给你怎样的的画面?

2、 过渡导入。

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喜爱的对象,描写的诗词数不胜数,人们之所以喜欢荷花就是因为她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课文,是我国教育学家、文学家叶圣陶爷爷写的。

出示课题:(1)荷花(看这两个字都是草字头,因为他们都属于花。)。

( 2)同学们见过荷花吗?还记得它长什么样吗?齐读课题,指导朗读。(荷花这么美应该怎样读,再来一遍。)。

(3) 想看荷花吗?(出示课件 欣赏荷花)。

要求:看你能用一个怎样的词来形容你所见到的荷花。

4、 过渡进入第二小节。

相看两不厌,唯有白荷花,我觉得大家都是伟大的诗人,把荷花描写的那么迷人,想看看爷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叶圣陶爷爷的荷花世界吧。

二、教学第二小节。(出示内容)。

1、 带问题自由朗读第二小节。

要求:(1)用心去感受感受,你觉得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怎么样?

(2)画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读读,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出示课件:

a、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挨挨挤挤”、“碧绿”、“大圆盘”(课件出示图片)。

你能把你的感觉读好吗?(指导朗读)。

b、 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抓“冒”

(a) 如果这篇文章让你来写在这里你用一个什么字?(肯定用冒字的精确)。

(b) 荷花从这么多的荷叶中冒出来想干什么呢?(鼓励)。

c、 有的……有的……有的……(每种姿态的荷花配图,指导朗读。)。

3、 齐读课文。

多美的白荷花啊,生机勃勃,让我们一起来有滋有味赞美这迷人的荷花。

三、教学第三小节。

1、叶圣陶爷爷写了三种姿态的荷花,还有其他姿态的荷花吗?想看吗?(播放图片)。

学生带着要求看图片。

要求:仔细观看图片,把你最喜欢,印象最深的一朵深深地印在脑中,呆会讲给我们听。要是给你讲的荷花再加上动作那就更好了。

交流。(师辅导为荷花加上动作表示。)。

2、导读这么多的白荷花……那一朵也很美。把眼前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学生读第三小节。猜猜这位了不起的画家是谁?

交流。(大自然,感悟大自然的神奇。)。

4、 齐读课文。

四、教学第四小节(出示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

2、交流朗读。

a、谁来作第一荷花?第二多朵?第三朵?

b、还有更多的荷花吗?齐读课文。

4、内化感悟。

交流。

5、 齐读课文。

五、小结。

1、此时此刻你想用怎样的方式来赞美荷花的美丽,大自然的神奇呢?

2、同桌交流。

六、小练笔。

让我们也来作回作家,模仿叶圣陶爷爷的荷花也来写写自己喜欢的荷花。

荷花教案设计篇六

(一)、知识教育点。

1、了解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

2、欣赏孙犁小说中的语言艺术。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分角色诵读和想象能力。

2、感受孙犁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

(三)、德育渗透点。

整体领略小说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人物形象的人情美。

二、重、难点。

体味孙犁小说诗化的特点。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要求学生用各种方式诵读课文,听课文录音,精选文段,认真表演,通过自己的参与,深入领悟、大胆创造。

五、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重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导入新课。

(1)、播放(简介)两种不同的战争场面。

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

3、请学生选出最能体现“荷花淀”斗争环境特点的景物描写,分析其写作特色,揣摩其深刻含义。

“她们轻轻划着船——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质朴、自然。

“她们奔着——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动静结合的描写。

4、分角色研读以下两段文字,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性格,领悟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1)、“很晚丈夫才回来了——女人流着泪答应了他。”

干净、简洁的对话,要求学生表演、体会。

(2)、“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划到对面马庄去了。”

解放区妇女的新形象。

二、总结与引申。

体味文章所表现出的“人的意境”。

三、作业布置。

课外阅读《嘱咐》,更全面的了解“水生嫂”这一人物形象。

荷花教案设计篇七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我”赏花的陶醉,感受想象带来的荷花美。

3、通过对课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感悟,感受荷花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爱美的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课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感悟,感受荷花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爱美的情趣。

三、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爱美的情趣。

四、教学过程:

一、 感受荷花的姿态美。

1、导入:

师:作者一走进门就闻到了一阵清香,赶紧向荷花池跑去。是这种清香吸引他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去欣赏一下荷花吧。

生: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全部……。

师:出示这句话,齐读这句话。

引导生说话:我看到了       的白荷花,我觉得        。

是呀,仅仅一句话但是给我们展示了千姿百态的荷花,让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美丽的荷花形象,让我们一起来称赞一下它吧(生齐读句子)。

师:谁能用“有的……有的……有的……”也来说一说话呢?

生:大课间,有的同学……有的同学……有的同学……(师评价:你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热闹的大课间的景象。)。

3、读第二自然段,你还看见了荷花池中的什么画面呢?

生: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师:出使句子,引导: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生:荷叶多,荷叶绿。

生:美丽的白荷花加上又多又绿的大荷叶的衬托,整个荷花池真是美不胜收呀。

齐读句子:荷叶……。

师:引导:白荷花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从这句话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生:读句子体会,白荷花很有活力:“冒出来”,指名朗读。

师小结:多美的荷花池呀,荷叶又多又绿,荷花千姿百态,充满活力,让我们再次来欣赏一下吧!齐读第二小节。

4、虽然我们不能亲眼站在荷花池边,但是老师给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些荷花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出示图片欣赏。

师:此时,你想说些什么吗?

生:……。

二、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师:这么多的荷花,                ,看看这一朵       ,看看那朵      。

真像一幅活的画,我不禁想问:是谁给我们带来了这幅美景?

生:是大自然。

师:是呀。大自然真了不起 ,它无时不刻在为我们画出一幅幅活的画。如今这池美丽的荷花不正是它的杰作嘛!让我们一起来称赞一下它吧。

生:如果……。

三、 感受想象中的意境美,更是体现荷花美的另一种方式。

师:站在这美丽的荷花池边,许久许久,欣赏着一池的荷花。渐渐的,渐渐的,你感受到了       。

生:高兴、快乐……。

师:那么作者呢? 齐读第四小节。

生:我突然觉得……。

师:引导:你觉得作者到底怎么了?

生:他陶醉了,着迷了……。

师:是呀,因为舞蹈太美了,我也想跳;音乐太美了,我也想唱;而此时荷花太美了,所以我也想做一朵荷花。

当风吹来,我动起来时很美,因为(齐读)。

当风停后,我静静站立时,更快乐,因为(齐读)。

师:我着迷了,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

四、知识积累。

作者用通过描写和想象的方式,充分地给我们介绍了荷花的美,而荷花自古代就是文人墨客的最爱。出示荷花的诗句,朗读积累。

五、作业设计。

完成《补充习题》第12课四、五两题。

六、板书设计:

12、荷   花。

有的……。

冒      有的……    千姿百态。

(多、美)  有的……。

荷花教案设计篇八

这是一首诗歌。诗人以活泼清晰的语言,歌咏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依循水乡的“水多船多歌多”的顺序结构全诗。每一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

荷花教案设计篇九

《荷花》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按看荷花的顺序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全文不到400字,却把一池的荷花写活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一、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二、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三、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一、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

二、感受荷花的美,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阅读教学的紧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荷花》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力图落实和体现上述教学理念。

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导入。

教师问:“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一睹荷花的风采。板书课题:荷花(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大声地读一读课文。与荷花打个招呼。

2、再读课文。

(1)学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词句,把课文读正确。

(2)认读生字词。(开火车读、领读)。

(3)提出难写的生字进行生生交流。

3、指名分节读课,及时纠正学生读中的错误。

三、再读课文后,学习第一节。

1、生默读后,师问:课文中描写的荷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美)。

2、作者是带着怎样的心情看荷花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这一点的。

(指名读)。

3、是什么吸引了作者?(板书:清香)。

4、齐读第一自然段。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潜心品读,领悟语感。

1、教师引入:荷花不仅香气怡人,而且美丽动人。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2段课文。边读边想,你觉得这段话中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2、学生自读课文,潜心品读美的语言。随后组织汇报交流。

预设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你能从挨挨挤挤这个词中体会到荷叶长得多,长得茂盛,真了不起!

预设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请大家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

教师: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高高地、痛痛快快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兴高采烈地、精神抖擞地、喜气洋洋地……要求学生分别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来读读悟悟。)。

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____________地冒出来。

教师:大家看,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喜气洋洋、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课件播放荷花)你们想啊,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仿佛想干些什么。组织学生想象说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写后组织全班交流。例如: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的空气。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美丽。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进行时装表演。

教师: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正像同学们所讲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让我们一起,像白荷花一样地冒出来!快冒!快冒!

预设3: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涨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课件播放荷花情境图)。

3、同学们用心去品味了,才能有这么多感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目睹荷花的风采,我想你们对荷花的赞美会更真诚,感受会更深刻。

5、(配乐)生齐读第二段。

6、让我们把这么美妙的文字记在心中,让我们把荷花的美刻在心里。(生试背这一段)。

7、这段写了荷花的什么?(板书:色彩、形状)。

六、学习第5段。

师: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同学们荷花池中的白荷花会有哪些不同的姿势呢?就像后面听课的老师一样,有站着的,有坐着的……荷花也会有不同的姿势吧,(学生思考)你看,有的荷花低着头,弯着腰,好像在欣赏自己的美丽。还有哪些姿势?(板书:姿势)你能用有的……仿佛……说说吗?(课件播放荷花情境图)。

师:哇!这么多的姿势,真是千姿百态呀!怪不得作者说,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板书:大自然)。

师:正是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造就这么美丽的画卷,是神奇的大自然让我们感受到荷花那充满向上精神的力量!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不由的你不去热爱她!不去赞颂她!让我们热爱大自然的同学一起来,与大自然对话,夸夸我们这位了不起的画家!”(齐读第三段)。

七、抒情表达,丰富语感。

教师引入:荷花以高雅的美震撼了我们,以高尚的品质陶冶了我们,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鼓励了我们,让咱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随后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伴随播放背景音乐。学生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地观赏。看后让学生提写下要赞美的语言。可要求学生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荷花!__________”例如:

荷花!你美丽动人的形象将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荷花!你的清香是那样迷人,你的形状是那样美丽,你的姿势是那样动人。

荷花!你的魅力令我终身难忘。

荷花!我真想把你带回家里,好让我天天与你做伴。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录描写荷花的好词好句。

3、做一张有关荷花的简报。

大自然。

荷花。

清香。

形状。

色彩。

姿势。

在本节课中,我以新理念为指导,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积极性,注重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注重借助多媒体进行合理情境的创设,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从而学好语文。

在这堂课中,我想以美的情境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一段美的情境会省去我们教者多少繁琐的分析讲解。本节课中设计的就是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课文,升华情感。比如:配乐范读,播放课件,创设并引学生入情境。(师配乐朗读有关课文)深入情境(出示课件)“荷花真美!让我们起立,像作者那样久久地、深情地看着它们!”这些情境地创设显然大大优化了教学,节约了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阅读、感悟、积累语言文字。

另外,这堂课中,我在不同的诵读阶段,落实相应的语感训练任务,对语感培养的客观规律作了有益的探索。我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精读细赏之后使课文烂熟于心,并因此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背景,进入潜意识之中。以后一旦有相似的情境诱发,就会自然地渗透其间,成为天成的直觉,直觉的天成。

以上两点,我认为是这堂课中做的不错的地方。

当然也有很多的不足和很多引起我们思考的问题。如:在课的设计过程中,我对在老师范读时,是否让学生闭目体会荷花的状态这个环节犹豫不决,即一认为要;一认为不要。这堂课上,我没有用上。上完课,我还在想这个问题,认为当时该用上中国环节,毕竟那是学生个性化领悟语言文字的过程。学生在闭目欣赏的同时,经历了一次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在学生脑海中反映的再造想象的过程。学生凭借各自不同的积累,在不同层次水平上理解了这段文字,想象了这段文字所表现的内容,不仅体现了语文姓“语”这一要求,而且使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过程又成了锻炼思维的过程,可谓一举两得!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话也给了我们最好的指导:“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荷花教案设计篇十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3、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理解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

三、教学难点:

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荷叶、荷花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些美丽的花。(点击课件,大屏幕出现荷花图片。)你们喜欢这些荷花吗?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荷花的课文。

二、教师交待学习目标,检查预习。

1教师交待学习目标。

2检查预习。

a说说你在预习中懂得了什么?(侧重解决生字新词)。

b指名朗读课文。

三、师生互动,共定学习任务。

1提出自己的疑问。

2共定学习任务:理解我仿佛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四、合作互动,完成学习任务。

1自由读这一段,思考:我仿佛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2学生合作、讨论。

3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课件。(点击课件,出现相应的画面。)。

4思考:我是一朵荷花,蜻蜓会和我说什么呢?学生讨论、回答。

5思考:为什么样我仿佛。

成了一朵荷。

花,表现了荷。

花的什么特点呢?

6有感情地朗读。

五、小结。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今天,我们体会了我仿佛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感受了荷花的美。学了这一段,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六、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词。

2、背诵这一自然段。

荷花教案设计篇十一

1、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教师:课件;

学生:收集、了解有关描写荷花、荷叶的文字资料或图片。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前播放乐曲《出水莲》,学生闭上眼睛欣赏,想象音乐带给你画面!

上课,师生问好。

师:一曲优美的《出水莲》,把我们的思绪带到了一种如诗如画的境界,我好象看见一个仙女在亭子里弹琴,亭子旁边是满池的荷花!又好象看见有一大池荷花在随风飘舞!清风徐徐,微波粼粼,满池荷花在大自然的沐浴下轻轻摇曳,带给我们的是无限的遐思!

师: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描写、喜爱的对象。赞美荷花的诗篇数不胜数。人们之所以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品质。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这篇文章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写的。

(板书课题:21、荷花,齐读课题)。

师:想看看荷花吗?

生:(齐答)想!

师:那就跟着我乘着音乐的翅膀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听一听吧!不过,看之前我有个小小的建议,那就是,待会儿你们在看荷花时,可以指指点点,可以和你身边的伙伴交流、议论。

(课件播放荷花录象,播放背景音乐《采莲》,学生在观看时指指点点,交流议论,当不同的荷花出现在屏幕上时,学生惊喜地叫起来,都急着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学与老师,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生:亭亭玉立的荷花!

生:千姿百态的荷花!

生:洁白无暇的荷花!

生:冰清玉洁的荷花!

生:含苞欲放的荷花!

生:翩翩起舞的荷花!

生:争奇斗妍的荷花!

生:相看两不厌的荷花!

〖点评以诗一般的语言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学习的欲望,就使这节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直奔重点,品味美丽。

1、自由读文,勾画美句。

师:你说得太好了,相看两不厌,只有白荷花!同学们,我觉得你们就是最伟大的诗人,把荷花形容得这么美!你们看到的荷花是这样的,那叶老看到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还是让我们先来读读课文吧!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荷花美的句子,勾画出来,然后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

2、互读课文,交流感受。

师:刚才同学们学的很认真,我为你们认真的态度而鼓掌!这么多人想说呀,我可不急着听,我觉得好的东西应该在第一时间让好朋友与我分享,赶快找到你的朋友,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读给他听,告诉他你的感受,在他分享你的快乐的同时你也可以分享他的快乐,这样你就收获了双份的快乐!

(学生下位寻找自己的好朋友,互读课文,互说感受)。

3、学生汇报,指导朗读。

师:和朋友在一起总是很快乐的,能把你的快乐让我们一同分享吗?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荷花美的句子读给我们听一听,把你的感受告诉我们!

重点锤炼四个句子。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生:我觉得这一句最美“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挨挨挤挤”表现了荷叶很多,“碧绿”不是一般的绿,是比绿色还要绿,说明荷叶颜色很美,“大圆盘”是写荷叶形状象个圆盘,而且很大,也很美。

师:你真会读书,体会得很好,也很会说话!还有哪位同学也喜欢这一句的,也来读一读!

生:我也觉得这一句写得最美!(生读)。

(2)、“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生:老师,我觉得这一句最美“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我很喜欢小莲蓬,所以我觉得很美!

生:我也喜欢这一句!(读)我喜欢吃莲蓬,所以我喜欢!

生:我也喜欢!(读)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喜欢“嫩黄色”这种颜色,说不清楚,反正我喜欢!

师:喜欢就是喜欢,不需要理由!

(3)、“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似乎马上要破裂似的。”

生:我觉得这一句最美!“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似乎马上要破裂似的。”我很喜欢那种饱胀得要破裂的感觉!

师:你的感觉就是最美的!

生:我也喜欢这一句!(读)这一句是写荷花含苞欲放,所以我喜欢!

(4)、“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师:你体会得真好,很美!还有能体现荷花美的句子吗?

师:你说不清楚了,是吗?不要紧,说不清楚是很正常的,你能体会到“冒”字很美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生:使劲地长!

师:那你能读出使劲的感觉吗?

生:能!(读)。

师:你还觉得怎样的长叫“冒”?

生:快速地长!

师:那你能读出快速的感觉吗?

生读。

生:老师,我觉得××同学读得还不够快速!

师:好样的,那你来读读!让我们感受一下快速是怎样的感觉!

生读。

师:果然快!同学们,如果这篇文章让你来写,你准备在这里用什么字呢?

生:我可以用“跳”!

师:(竖大拇指)把“跳”字带到原句中读一遍!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跳出来!

生:我可以用“探”!

师:带到句子中读!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探出来!

生:我想用“蹦”!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蹦出来!

生:我用“伸”!白荷花在大圆盘之间伸出来!

生:老师,我用的是“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钻出来!

师:好一个“跳出来”、“探出来”、“蹦出来”、“钻出来”!同学们,我要为你们喝彩,我想如果今天叶圣陶爷爷也在现场的话,他也一定会你们而骄傲的!

4、细品“冒”字,指导想象。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想到外面来透透气!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她想向人们展示她的美丽!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她想让人们都来观赏她!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她想和我们交朋友!让我们欣赏她的.美丽!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她想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她想去进行春天的时装表演!

〖点评对重点语句进行重锤猛击,注重了学生的多元解读。

5、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正像我们三年级×班的全体同学一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孩子们,快像荷花一样地生机勃勃、精神抖搂地冒出来吧!快冒,快冒!(师双手作向上冒的手势,让全班学生起立)。

学生起立,摆出自己喜欢的姿势,齐读第二自然段。(大屏幕展示第二自然段字幕。)。

6、体会第三自然段。

生:叶圣陶!

师:再想想?

生:(恍然大悟)大自然!

师:真聪明!正是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造就这么美丽的画卷,是神奇的大自然让我们感受到荷花那充满向上精神的力量!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不由的你不去热爱她!不去赞颂她!让我们热爱大自然的同学一起来,与大自然对话,夸夸我们这位了不起的画家!”

(有感情朗读第三段)。

〖点评抓住荷花的姿态美、颜色美、形状美等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多元解读,体会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也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操,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氛围。

三、体会意境,升华情感。

1、配乐范读。

(在学生结束第二自然段的读书后,教师立即播放音乐《出水莲》,配乐范读第四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

师:美吗?喜欢吗?想读吗?那就美美的读吧,可爱的荷花仙子们!”

(学生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3、即兴表演。

师:我感觉大家都陶醉了,谁来做我们第一朵荷花!

生:(自己站起来)我做第一朵荷花!

生读,学生跟随着进行即兴表演,有的学蜻蜓飞,有的学小鱼游,有的翩翩起舞!

师:第二朵、第三朵在哪里?

生:(很多学生一起站起来)在这里!

师:哇!这么多荷花!好吧,你们就都做荷花吧!

站着的学生边做动作边读书!坐着的同学也跟着表演!

4、听音乐,想象,谈感受。

师:还有更多的荷花吗?

(几乎全班站起来)。

师:这一次,让我们闭上眼睛,静静地、静静地,用心灵去看、去听、去感受荷花荷花的世界吧!

学生轻轻闭上眼睛,教师播放背景音乐《采莲》,学生在音乐声中自由想象,教室里显得很安静!直到音乐结束!

师:你们看到了吗?听到了吗?

生:(齐答)看到了,听到了!

师: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告诉我!

生:我看到了我们就是荷花,在荷花池里跳舞!

生:我看到了荷花在阳光下翩翩起舞,非常好看!

生:我看到蜻蜓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

生:我看到小鱼从我的脚下游过!

生:我看到了黎老师在荷花池边给我们上课!

师:你真会想!听到什么呢?

生:我听到有人在荷花池边弹古筝!

生:我听到蜻蜓在对我说,早上空气真好,飞来飞去真快乐!

生:我听到小鱼在对我说,我昨天晚上做了一个美梦,你想知道我做的什么梦吗?

生:我好象还听到青蛙在叫!

生:我已经会背了!

师:再练习一下,等会儿我们来比赛看谁背得好!

生练习背诵!

师:谁先背?

生争着都站起来!

师:你们都想背呀?那就满足你们,一起背吧!

生一起背诵第四自然段!

师:真了不起,这么短的时间你们就背得这么好!表扬表扬自己。(双手举成v字型,起立高呼“吔!”)。

〖点评充分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形成美的表象,并逐渐升华为学生自己的情感态度,使“三维”目标得以合理而有效的达成。

四、搜集信息,拓展学习。

孩子们,黎老师昨天让你们回去搜集有关荷花的图片或其他文字资料都带来了吗?把你们搜集到的东西让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1、抽四名画得较好的荷花图,张贴到黑板上。

生上前介绍自己的画,师赞美。师:这么美的荷花图,一个人独享太可惜了,黎老师把它贴在黑板上,让大家都来分享一下好吗?(张贴)。

生:美!

师随即板书:美。

2、抽生读搜集片断、诗文(1-2人)。

3、欣赏美文《荷塘月色》片断。

师配乐朗诵。

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孩子们,谢谢你们。掌声响起来,我心里更明白,这掌声既是对老师的一种鼓励,也是对荷花一种最高的奖赏,正是这美丽的荷花,才让老师读得如此有感情。

4、欣赏荷花图。

师:那么,孩子们,让我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动人的荷花吧!(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播放背景音乐。)。

结束语:

师:孩子们,荷花是美丽的,大自然是神奇的,让我们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吧,这样大自然才会善待我们人类!也让我们热爱生活吧,热爱生活的人,她的人生将是美丽而精彩的!

师:这节就上到这里,谢谢孩子们的精彩合作!这真是一段美丽的时光!下课!

荷花教案设计篇十二

一、通过看图学文,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

二、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述能力。

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一段配合学生看图想象的音乐;一张挂图。

第一课时。

一、导语,揭示课题。

1、小朋友,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王冕学画的故事,知道荷花是一种很美的花,有个小姑娘非常爱荷花,她在公园里仔细观察了荷花后,写了一篇文章,这就是我们书上的《荷花》(板书课题)。荷花又叫“莲花”。

(板书:莲花)。

2、荷花的叶子叫什么?(荷叶,又叫“莲叶”。)。

(板书:莲叶)。

3、我们还学过一首古诗,里面也赞美过荷花,我们把这首古诗背诵一下。

(师生一起背古诗——宋朝杨万里的《咏荷》)。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花还会结果呢,它的果实就是“莲蓬”。

二、观察图画,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荷花池边。

启发:那个小姑娘看到的是什么样的荷花呢?你们看那一池荷花就像这一幅美丽的图画。

(出示一幅彩色的荷花图,并且向学生提出看图学文的要求。)。

三、自学课文。

四、自学讨论,理清层次。

1、“我”去看荷花。

3、“我”看荷花时展开的美妙想象。

4、“我”又回到看荷花的情景中。

综合板书:

我去看。

看着。

想着。

看着。

五、讲读课文。

(启发学生把这幅图当作真的荷花,使学生进入想象的境界,置身于情境之中。)。

第一节:

2、指点:课文一开头就是这样写的。“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就把荷花的特点写出来了。现在请同学们带着想象读课文的第一节。

3、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节。

第二节:

1、学生默读第二节,要求很快地读。简单地说说“我”看到些什么?

(出示小黑板。提供句式,分步训练)。

我站在荷花池边看:

看到()荷叶();。

又看到()荷花();。

还看到()花骨朵()。

(小莲蓬)。

要求学生用“又”“还”这两个连词口述一句完整的复句。)。

2、进一步要求: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什么样的荷叶,什么样的荷花,什么样的花骨朵。(进一步启发学生在上述荷叶、荷花、花骨朵前面加上附加语,把句子说得更好、更美一些。)。

例句:

(1)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看到碧绿的荷叶,又看到雪白的荷花,还看到含苞待放的花骨朵。

(2)早晨,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碧绿的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看到雪白的荷花在微风中摇摆,又看到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小巧玲珑,还看到嫩黄的小莲蓬躲在荷花中间张开笑脸。

(3)早晨,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碧绿的荷叶上露珠滚来滚去,看到雪白的荷花在微风中舞蹈,又看到含苞欲放的花骨朵胀得饱饱的,还看到嫩黄的小莲蓬在花心中藏着。

3、指点:小朋友已经说了荷花是雪白的,这是白莲,我们平常看到的粉红的荷花叫红莲。荷叶的颜色是碧绿的,这就写出了荷花色彩的美。

(板书:色彩美)。

4、还有刚才你们说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荷花在微风中舞蹈,花骨朵小巧玲珑,小莲蓬张着笑脸,这些是写荷花的什么?(姿态)这样把荷花的姿态写出来,就把荷花写活了。

(板书:姿态美)。

5、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的第二节。

6、这一节里还有两个字用得很好,你们看出来了吗?(“冒”“露”

7、指点:“冒”出荷花亭亭玉立的样子。“露”来是躲在下面的,而现在显露出来了,好像把头探出来了,露出来了,这个“露”把小莲蓬写得可爱极了。

(板书“看着”加上“冒”、“露”、“美“三个字)。

8、(激起情绪,展开想象)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看着,看着,觉得自己仿佛就像一朵荷花。

表情朗读第四节。

9、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看荷花的?

那么请小朋友们想想,表示看的时间长,表示看得很专心,或者表示看时显出爱荷花的神情,可以用哪些词。

出示一块准备好的卡片,上面写着:

“我[]看着满池的荷花。”

(例:我久久地看;我默默地看;我目不转睛地看;我入神地看;我凝神地看;我深情地看;我全神贯注地看。)。

(通过语言训练明确认识,在学生理解基础上,启发学生的想象带入课文情境。)。

10、诱导:现在请小朋友久久地、凝神地、深情地来看这幅彩色图。

(这时放轻音乐,学生随着柔和的乐曲,深情地凝视着图画。其间轻轻地提示:“荷花翩翩起舞了”)。

11、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进行想象性描述。

12、指导朗读:课文中的“我“爱”荷花,因为荷花非常之美。现在就让我们深情地读课文。请同学们把这一节再读一遍。

(“想着”下面板书“爱”)。

“自己仿佛”要读得慢一些,要像真的一样,好像看出了神似的,“风吹来”“风过了”由动到静,要交代清楚。

13、戴上荷花头饰,表情复述课文。

学生准备。

提示;复述时要有次序,先说什么,再说什么,要想想好。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

荷花教案设计篇十三

“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江南》等。

要求:音乐带给你怎样的的画面?

交流:请你用最简洁的话告诉我,音乐带给你怎样面?

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喜爱的对象,描写的诗词数不胜数,人们之所以喜欢荷花就是因为她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课文,是我国教育学家、文学家叶圣陶爷爷写的。

1、荷花(看老师板书,这两个字都是草字头,因为他们都属于花。)。

2、齐读课题,指导朗读。(荷花这么美应该怎样读,再来一遍。)。

a、想看荷花吗?(播放荷花录象)。

要求:让我们插上音乐的翅膀到荷花池畔去看看,老师有个建议看的的时候同桌可以指指戳戳讨论以下,看你能用一个怎样的词来形容你所见到的荷花。

b、学生交流。

4、过渡进入第二小节。

相看两不厌,唯有白荷花,我觉得大家都是伟大的诗人,把荷花描写的那么迷人,想看看爷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叶圣陶爷爷的荷花世界吧。

要求;用心去感受感受,你觉得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怎么样?

交流。

要求;画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读读,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交流:

a、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挨挨挤挤”、“碧绿”、“大圆盘”(课件出示图片)。

你能把你的感觉读好吗?(指导朗读)。

b、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抓“冒”

(a)如果这篇文章让你来写在这里你用一个什么字?(肯定用冒字的精确)。

(b)荷花从这么多的荷叶中冒出来想干什么呢?(鼓励)。

c、有的……有的……有的……(每种姿态的荷花配图,指导朗读。)。

3、齐读课文。

多美的白荷花啊,生机勃勃,让我们一起来有滋有味赞美这迷人的荷花。

1、叶圣陶爷爷写了三种姿态的荷花,还有其他姿态的荷花吗?想看吗?(播放图片)。

学生带着要求看图片。

要求:仔细观看图片,把你最喜欢,印象最深的一朵深深地印在脑中,呆会讲给我们听。要是给你讲的荷花再加上动作那就更好了。

交流。(师辅导为荷花加上动作表示。)。

2、导读9这么多的白荷花……那一朵也很美。把眼前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a、学生读第三小节。猜猜这位了不起的画家是谁?

交流。(大自然,感悟大自然的神奇。)。

4、齐读课文。

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让我们热爱的大自然的同学一起与这位伟大的画家对话吧。

1、播放录音带。

2、激读。

想不想与录音带比一比。

学生自读课文。

3、交流朗读。

a、谁来作第一荷花?第二多朵?第三朵?

b、还有更多的荷花吗?齐读课文。

4、内化感悟。

5、齐读课文。

1、此时此刻你想用怎样的方式来赞美荷花的美丽,大自然的神奇呢?(同桌交流)。

2、交流。

让我们也来作回作家,模仿叶圣陶爷爷的荷花也来写写自己的荷花。

1、荷花你真是千姿百态……。

2、忽然,我仿佛自己成了一朵荷花……。

自己选择一个喜欢的题目来写一写。

荷花教案设计篇十四

第二课时【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请在站内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

一.导入新课。

1.第一堂课我们学习了《荷花》一课,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把课文读一遍,要把描写荷花的色彩、姿态的词语读出美和爱的感情来。如“碧绿的……”“嫩黄的……”。

2.学生齐读课文。

二.复习阅读。

1.你们读了这一课,最喜欢哪一节?为什么?

(“仿佛”就是“似乎”“好像”的意思,不是真的,而有真的感觉的意思。)。

请同学们按照这个意思用“仿佛”说句话“什么仿佛什么?”“什么仿佛怎么样?”这样想句子就容易正确了。

(通过用“仿佛”造句,展开想象的翅膀,先同桌的同学相互对讲,然后集体交流。)。

例句:

(1)我看着小蝌蚪,看着,看着,我仿佛觉得小蝌蚪变成小青蛙了。

(2)我看着金黄的油菜花,看着,看着,我仿佛变成小蜜蜂钻进菜花丛中去采蜜去了。

(3)我看着梅花,仿佛自己是一朵梅花,迎着寒风开放。

(4)我看着风筝,仿佛自己随着风筝飞向远方。

三.教补充教材。

(1)导语:刚才同学们用“仿佛”说话,说得很好。今天我们学了《荷花》这篇课文,你们在一年级学习了《王冕学画》,现在李老师再介绍一篇材料让你们读。

教师介绍读物:这篇材料是从一篇很有名的书《儒林外史》里选出来的,写的是《王冕看荷花》。小朋友们很快地把这材料看一遍。

(学生阅读课文)。

(2)指导:这材料上有几个词是古文中的词,我们现在不查字典,你结合上下文读读,想想。(针对学生已开始阅读中国古典小说,如《水浒》等。通过这篇节选的教材,意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猜读”,理解内容。)。

“须臾”是什么意思?天气烦躁里的“烦躁”是什么意思?要学会看注释,可以根据上下文猜读。

(板书:须臾、烦躁)。

看注释:“须臾”就是一会儿的意思;“烦躁”是指天气闷热。

(4)这篇材料中有一句写王冕看荷花,看到怎样的程度?(突出“人在画图中”)看这些长篇的文章要学会抓主要的。

(5)引导运用:现在我们想想在我们刚学的《荷花》这篇课文的第四节末了,是不是可以再加上一句话,来点明这一节的中心意思,你们想想应该加哪一句呢?(“真是人在画图中”)。

(在原来板书的“风过了”后面加上“真是人在画图中”。)。

(让学生运用这一句话,不仅是画龙点睛,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对课文指导的意境的体会。)。

2.《爱莲说》中的两句话。

(1)导入:由于荷花的色彩很美,姿态也很美,因此使人陶醉在画图之中,其实荷花不仅外表美,它的品格也是很美的。宋朝有个哲学家曾这样赞美荷花。

(教师板书两句话)。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教师先在“甚蕃”、“淤”字上加上拼音,领读两遍,再启发学生结合上下文讲讲“甚蕃”的意思。然后教师再完整地讲这两句话的意思。)。

(同学带着赞美荷花的语调读两遍。)。

(3)学了这两句话,你们知道李老师要说荷花的什么美?

荷花更美的是品格上的美。

(板书:在原来“色彩美”“姿态美”下面加上“品格美”)。

正因为荷花不仅外表美,内在的品格也很美,所以我们爱荷花。我现在请小朋友用这样的句式连贯地说荷花的美。

板书:

我爱(),

我爱(),

我更爱()。

例句:

我爱荷花的美丽色彩,我爱荷花亭亭玉立的姿态,我更爱荷花的品格,她出淤泥而不染。

(这里补充荷花的品格美,目的是把课文的中心思想再深化一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事物的本质属性,加深对荷花的情感。)。

(4)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人虽然身处在不良的环境中,但是保持着高尚的品质,我们就可以用“出淤泥而不染“来赞美他们。

说话训练:

我们就来说蒲公英,你们自己出个题目吧。

(学生自拟题目)。

提供依恋晴。

转载自庐阳教育论坛。

荷花教案设计篇十五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小黑板。

1、你看过荷花吗?什么时候看到的?你仔细观察过荷花吗?有一位作者仔细观察过荷花,并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2、揭题,板书课题:12荷花。

1、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挨挨挤挤花骨朵莲蓬饱胀。

翩翩起舞了不起仿佛破裂。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词。

(2)指名解释词语。

饱胀:形容果实饱满。

破裂:(完整的东西)出现裂缝。

了不起:不平凡,优点突出。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的跳舞。

花骨朵儿:没有开放的花朵。

(3)齐读生字词。

(4)指导书写:蓬骨梦。

3、各自轻声读课文。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5、理清脉络。

思考:全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五个,作者是按照先总述后分述的方式描写白荷花的各种娇美姿态的。

三、精读训练。

1、导读第1自然段。

思考: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比较:一进门就闻到花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进门闻到花香,我往荷花池边走去。

(第一句用一就说明荷花花香飘得很远;赶紧、跑表现了作者赏花的急切心情。)。

四、结束语。

满池的荷花,让我们下次课再去欣赏吧!

教学反思:

《荷花》这篇课文以我的感受力为线索,写出了荷花的美。怎样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阅读来欣赏这种美呢?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先指导学生理清了课文记叙的顺序,接着,指导学生理解看荷花这节课文是怎样写出荷花的美的。

通过范读,引导学生把在看荷花这节课文中感受到的荷花的姿势美、颜色美、动态美,充实到赞荷花这节课文中去,再要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课文,这样,学生在读到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的时候,那赞美之情就溢于言表,把这一池花读活了。最后,我启发学生想象,化为课文中的我,化为池中的一朵荷花,身历其境,一阵风吹来怎么样,风停了又怎么样,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怎么快乐,小鱼告诉我昨夜做的是什么好梦。

荷花教案设计篇十六

《荷花》这篇精读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按看荷花的顺序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

认知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

体会荷花的美,了解“我”以为自己是荷花的原因是荷花太美了。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感受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

理解白荷花开放时的种种姿态,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幅活的画”;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

创设语境。学生齐读课题后提问,

教师:“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

学生:亭亭玉立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教师:“这样的荷花,同学们还想看吗?请大家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看的时候,同桌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交流。”

(随后用呈现多幅荷花的图片并播放背景音乐。)。

教师作随机点评,相机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生字卡片,读,组词,读生字词)。

(二)充分诵读,激活语感。

教师:“同学们是这样看荷花的,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请大家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

(学生读,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作者迫不及待地看荷花、作者津津有味地看荷花……。

教师:“请你说说自己是从哪段课文中体会到这一点的。

(组织学生反复诵读相应的段落。)。

(三)潜心品读,领悟语感。

教师:“作者是这样看荷花的,作者又是怎样写荷花的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觉得这段话中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学生自读课文,潜心品读美的语言。)。

组织汇报交流。对学生的汇报只要学生有所感悟且言之有理,就给予肯定,但不作充分展开,视学生的感悟情况,作相应点拨。

教师: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

学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朗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教师:请大家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

(长、钻、伸、露、探、冲)。

教师:“自己用心读读前生几句话,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要求学生分别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来读读体会。)。

教师:看,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冒出来的白荷花。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学生:美、可爱。

教师:这里一共写了几种样子的荷花?

学生:三种。(半开、全开、含苞)。

教师:这几种荷花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学生:美。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注意读出荷花的美丽可爱。

(四)抒情表达,丰富语感。

教师:“让我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的、地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美丽的荷花。”

用呈现荷花的照片,并播放背景音乐。看后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要求学生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荷花!”

荷花教案设计篇十七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并充分利用教材留有余地的空白处,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展开想象,欣赏荷花的美丽,让他们自主学习,大胆质疑,并将课文充分的拓展延伸,让学生欣赏有关荷花的课件,使学生入情入境,培养审美情趣,感受大自然的美。通过学生的自主读书,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

多媒体课件、剪纸荷花头饰

一、复习生字,激趣导入

1、复习生字

2、播放荷花录象,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形象感知。

3、谈谈感受:看完录象,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荷花吗?

4、教师引入课文。

二、潜心品读,领悟美感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画出分别描写荷叶、荷花的句子。

2、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3、重点理解“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间冒出来。有的……有的……有的……”

4、教师把学生的发言小结,指导朗读。

三、再创想象,理解重难点

1、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

2、融情入景,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想象自己就是一朵荷花……如果自己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会看到、听到、想到什么呢?(充分激发学生想象力)

四、拓展延伸,课后作业:(自主任选一项完成)

画一幅荷花图

五、板书:

3、荷花

荷叶大、绿、多、密

看到

荷花有的…有的…有的…美

《荷花》第二课时课堂实录2

复习生字

播放视频

师:你们看得都入迷了,荷花美啊?我们看到的荷花这么美,那么叶圣陶先生看到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个自然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并且画出荷叶和荷花的句子。

课文哪个自然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呢?第二自然段

在第二自然段中,哪个句子是描写荷叶的?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碧绿的大圆盘”

这是一个什么句子?真聪明,是比喻句。谁来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呢?

荷叶挨挨挤挤,说明了什么?

谁想读一读?读了这句话,除了知道荷叶密,还知道了什么?

(板书:荷叶,密,大,圆,绿)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长出来。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这两句话,你觉得哪一句用得好呢?为什么呢?噢,原来冒字突出了白荷花的生机勃勃,富有生命力。

谁可以把白荷花的这种生机勃勃读出来?男女赛读。看来你们读得都很生动,不分上下。

课文那些句子是具体描写荷花的呢?

有的……有的……有的……

描写了荷花哪几种姿势?谁来说说。

我们一起来看看屏幕,这种是?这种是?这种是?

荷花的姿势真美,让我也想读一读。老师范读。

谁能把荷花的姿势美读出来?

其实我们的手掌就像荷花的花瓣一样,现在我们一站起来,边朗读,边做手势,感受荷花的姿势美。

第三自然段过渡:看着这一池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屏幕显示)齐读。

出示句子: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读到这里,老师心里就有疑问了,作者眼前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呢?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

过渡:面对这么一大幅活的画,作者深深地迷住了,课文是怎么说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读第四个自然段。

想象一下,如果你也变成了荷花,除了蜻蜓和小鱼会来和我说话,还有哪些动物会来跟我讲话呢?会说些什么呢?在纸上空白的地方写下来。

(你的想法真特别,你的想象力真丰富,你想象得真奇妙,你真爱动脑筋)

荷花真美啊,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深深地陶醉了。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大自然是神奇的。让我们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吧!

课后作业。

荷花教案设计篇十八

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学习,感受荷花荷叶的美丽。

2根据课文想象画面,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并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语言,培养语感。

感受荷叶,荷花的各种美丽姿态,根据课文想象画面,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理解"把眼前的这一大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等句。

课件。

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国家可是一个花卉大国,拥有成千上万种花卉,你都知道有哪些花你最喜欢哪一种(引出荷花)。

还有喜欢荷花的吗的确,荷花从古至今都是文人描写,喜爱的对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叶圣陶爷爷的文章《荷花》。(板书课题)。

情境激趣,触发语感。

同学们想看看荷花吗老师满足你们的要求,一会儿在看荷花时,你可以指指点点,还可以与身边的伙伴小声的交流,讨论。

播放课件,学生欣赏荷花图片。

说得太好了,荷花的确千姿百态,今天我们单看白荷花。

充分诵读,自学探究,激活语感。

叶圣陶爷爷看到的白荷花是怎样的还是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吧!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认为写得特别美的句子或词语,多读几遍。

小组交流讨论:同学们学得都很认真,一定有了不少收获,不妨先与你的朋友一起分享吧,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把你勾画出的最美的句子或词语读给小组成员听,并说说你的体会。

品读,交流,领悟语感,积淀语感,丰富语感。

谁把你认为写得特别美的句子或词语读给我们听一听,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

交流汇报(要点):

(1)荷叶句"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碧绿的大圆盘"。

a通过理解"挨挨挤挤","碧绿""大圆盘"体会荷叶的多,绿,大圆,根据体会出的特点进行朗读指导,学生互评。

b体会比喻句的用法:你能给荷叶再打一个比方吗。

(2)"冒"字句。

a怎样长叫冒。

b如果你来写,你准备在这里用什么字c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干什么。

(3)"有的……有的……有的"句。

a课件欣赏图中三种荷花姿态,要求学生在画面出现时配以书中相应的文字介绍,指导朗读,比赛。

b除了书上介绍的这几种荷花的姿态,还会有其他姿态的荷花吗用词来形容一下这不同姿态的荷花吧(板书:姿态美)。

(5)第四段。

a学生汇报,交流,朗读,播放荷花录像,感受有风时荷花舞动的样子,学生练读,指名读,评价。

c又有什么小动物会来,他们又来对你说什么。

感情升华,课外拓展。

大自然不用笔不用纸就为我们描绘出这么美的画卷,让我们得到了一次美的享受。其实,大自然鬼斧神工,不仅仅孕育出了荷花,现在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大自然的其他杰作吧!(播放课件)。

你又想对大自然说些什么。

大自然是神奇的,是伟大的,让我们热爱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吧,这样大自然才会善待我们,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

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画笔,画一画大自然创造的杰作。

古人写了许多赞美荷花的诗,找一找,记在采蜜集上。

荷花。

荷叶:多绿大圆。

荷花教案设计篇十九

教学目的:鉴赏并领悟此“诗体小说”的诗情画意之美,特别是人物的情操美,并以此了解“荷花淀”派的创作风格。

教学方法:教师点拨置疑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教学时数:2课时

答:虽为小说却具有诗情画意之美。本节课的任务就是鉴赏本文是怎样表现这种诗情画意之美的。

一:整体把握内容

1、解题:荷花淀长满或生长着荷花的湖。听到这个名字让我们想起了什么?

答:朱自清的〈菏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菏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紧扣月色写菏塘。

2、本文是怎样荷花淀的景色之美的?

月夜:“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菏叶荷花香,

晌午:“万里无云”“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不知几亩大小”“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菏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水面有野鸭,水下有大鱼(秋天)芦花飘飞苇叶黄运用简练、优美、生动、像散文诗一样的语言来描绘,显得诗意盎然。

3、让人想起了什么?(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清早船儿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舱。)

4、在如此美好的环境下人们的生活面临着什么?日本鬼子来侵犯

5、当地的人们是怎样做的?

水生(男人):报名参军,保家为国。

女人:承担家务,勤劳能干,我不拦你,深明大义。

父亲(老人):我不拦你,支持革命。

四个青年妇女:藕断丝连,冒险探夫温柔多情。

“假如敌人追上,就跳到水里去死”

“打仗有什么出奇?”坚贞勇敢

怕丈夫小看不甘落后

成立队伍,学会了射击,来回警戒,配合子弟兵作战提高觉悟,迅速成长

6、他们为什么能这样?

答:抗日根据地人民在党的教育下思想觉悟高,深明有国才有家的道理

二、重点研讨:

1、主要人物写谁?女人。

2、怎样描写的?有点有面。

点水生女人(典型)

面四个青年妇女

3、她们长得怎样?没有写。

4、抓住什么来描写的?人物的语言。

5、集中表现在何处?表现了什么?

水生夫妻话别在爱情与家国情之间牺牲小家的幸福,投身革命或支持革命的事业中

女人们探夫未遇途中依恋丈夫,坚贞勇敢

伏击战胜利之后不怕打仗,不甘落后,为反抗鬼子入侵享有和平的生活,而成立队伍,在战争中迅速成长,由依恋丈夫的农妇成长为配合子弟兵作战的女战士。

6、同是劳动妇女,从语言描写中可看出她们的性格有什么不同?

重点鉴赏34页到35页的人物对话:

或聪明婉曲或憨朴率直或沉稳持重或忸怩羞涩。

三,布置作业:将祥林嫂与水生嫂的性格命运做比较写篇文学评论。

教学目的:鉴赏其语言艺术及创作特色

教学方法:以训练为主

教学步骤:

1、检查作业(请一位同学口头发言。)

同:同是中国农村普通的劳动妇女,都朴实善良勤劳能干,都爱家爱丈夫爱孩子。

异:祥林嫂:生活于封建社会末期偏僻闭塞保守愚昧迷信落后的鲁镇。

受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的毒害,屡遭不幸打击,命运极其悲惨。

丧夫丧子后想当奴隶而不得,无家可归沦为乞丐,因再嫁的寡妇身份被封建礼教迫害,最后惨死雪夜。

水生嫂:生活于抗战时期党领导下的解放区,有深明事理的公公,有积极参加革命又深爱着自己和家庭的丈夫“水生”,还有可爱的儿子“小华”,家庭幸福。

思想开明,深明大义,由积极支持革命到勇敢参加革命,由普通农妇成为巾帼战士

2、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描写?细节描写。

重点鉴赏33页的夫妻惜别:写出水生妻细腻复杂的情感活动。

因为本篇小说的主题不在表现战争的残酷而在表现解放区普通劳动妇女的成长。这样处理也是为了更加集中地去表现被战争本身的残酷所忽略的原本的生活之美。

3,本文不仅淡化了战争,而且淡化了生活中的一切矛盾冲突,又是为什么?

战争的发生使得敌我双方你死我活的矛盾成为当前生活中的主要矛盾,而和平时期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微妙的矛盾纠葛也就很容易被暂时搁置,这时的亲情关系、邻里关系乃至阶级关系等大都会自然或自觉地服从于战争所划定的阵线。《荷花淀》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对战争现实的把握和感受,才大胆地把人的情感冲突、心理冲突、日常生活冲突高度淡化,表现了一种高度纯净与宁静的生活之美,留给读者的是那如同新鲜的“荷花菏叶香”的一片温情。可以说《荷花淀》是纯美的诗化小说,它在一种纯粹美的极致中,蕴涵着一种健旺明净的人的精神,一种民族精神。由此也形成了“荷花淀”派素淡朦胧的诗情画意与浓郁的生活气息有机结合的创作风格。

4、课堂练习:

1、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借喻。以“洁白的雪地“洁白的云彩”喻席子。

3、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明喻)

4、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明喻)

5、她们—驶(小船)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明喻)

6、大菏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明喻)

7、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暗喻)

8、那肥大的菏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拟物)

9、“祥林嫂?怎麽了?”“老了。”(讳饰)

1、水面()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笼)

2、小船()进了荷花淀。(窜)

3、忽然从她们的船底下()出一个人。(冒)

4、几个青年妇女把掉在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给了他们。(丢)

三,布置作业:课外阅读《现当代小说鉴赏》

荷花教案设计篇二十

3、学习第2、3自然段,感受荷花的美,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

4、初步学会用“什么怎么样”的句式概括段意。

目标2、3、4。

一、揭题。

1、你看过荷花吗?你仔细观察过荷花吗?

2、有一位作者仔细观察过荷花,并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3、揭题,板书课题。

二、通读全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老师给你三分钟时间,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反馈。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话来读。

(2)按课文一段一段读,如喜欢读第一段的请站起来读。

三、学习第2、3段。

1、请同学们有滋有味地反复地读第2段。

2、请你读读最喜欢的一句话。

一个学生读后,再问,有没有读得更好的,最后全班齐读。

读后说说这一句子好在哪里?

这一句写出了荷花的什么?(板书)。

说后再有感情地读这一句。(自由读,想象读,品读)。

3、各句教学时的要点。

第一句:

说明荷花多。

第二句:

荷叶多、美。

抓“挨挨挤挤”和比喻句。

第三句:

从读中抓住“冒”

给“冒”换一词。

你认为怎样的“钻”、怎么样的“长”才是“冒”?

将你刚才说的.词加进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先指名读)。

练习: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地冒出来。

第四~六句:

学生在读句子时,教师指导“莲蓬”的形。

看图,教师指图中的部分荷花,让学生用文中的语句来说,注意要有感情。随机理解“花骨朵”、“饱胀”、“破裂”等词。

你觉得荷花怎么样?(美)什么美?(姿态美、颜色美)如果只有一种姿态,美不美?用一个词来概括种种姿态。(千姿百态,姿态万千等)。

品读4-6句,体会荷花的姿态美。(一学生读,其他学生看图欣赏;教师读,学生闭眼想象;学生自由读。)。

4、齐读第2段。

如果我们来到公园,来到荷花池边,面对这么多这么美的荷花,你想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是啊。(下面用抒情的语调,朗诵第3段。朗诵时适当延长、停顿,让学生接下一句,以引起共鸣。)。

请同学们有滋有味地读第3段。(读中悟美)。

四、说段意练习。

1、教给说段意的方法,作“什么怎么样”的句式说。

2、学生自读第2段,说说段意。

3、讨论。

五、课堂作业。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54573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