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启蒙教师范文(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7 03:05:06
我的启蒙教师范文(14篇)
时间:2023-11-27 03:05:06     小编:FS文字使者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未来的发展制定更好的计划。总结中的反思和收获是重点,要突出重点加以归纳。总结范文展示了不同人在总结过程中的思考方法和应对策略,对我们的总结有很大的启发。

我的启蒙教师篇一

20xx年9月我背上书包踏进学校,开始了我的小学生活。正好第一节课就是滕老师的课。她就是我的启蒙教师,她有一头长长的黑发,雪白的皮肤,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一看就是知识渊博的样子。她对我们很关心,很爱护。滕老师总是说要写好作文,就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为了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让我们每天对经典读物进行诵读,到现在二年级下学期我们班已经读完了《三字经》、《成语故事》、《中国神话故事》、《伊索寓言》。现在我们正在读《弟子规》。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过去妈妈叫我做作业,我总是百般不情愿;有时妈妈指出我的错误时,我还一脸不高兴。诵读了《弟子规》后,妈妈发现我变了,听话了,不顶嘴了,总是自己事情自己做了……妈妈说这得感谢滕老师,是她引领我们读经典,诵经典。

我的启蒙教师篇二

小学五年以来,老师们都像慈母慈父一般,为了我们茁一壮成长,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其中一位老师对我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最使我感动。他就是我四年级的语文老师,也是我班的班主任——吴伟。他中等身材,瘦瘦的脸,浓一黑的眉一毛一,炯炯有神的眼睛。他知识渊博,处处为人师表。

记得四年级上学期刚开学不久,我突然对学习十分厌倦。经常不专心听讲,上课时常在下面和同学说话,做小动作,作业也不按时完成,还经常拿同学的作业本来抄。我的成绩是一落千丈。吴老师知道后,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里。语重心长地说:“叶玮,你为什么上课时不专心听讲,如果每个同学都像你那样,那将来谁来建设祖国呢……”听了老师的话,我的`心里一阵阵难过,不知不觉地留下了眼泪。在回家的路上,我思绪万千。又想起了吴老师那亲切的话语,仿佛一股甘泉般的暖流涌上了我的心头。从此,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当然,成绩也不断地提高了。

从前,我的胆子很小。譬如,见到长辈就离得远远的。万一不小心碰上了,也不敢说话,低着头就走过去了,甚至在学校里有问题也不敢问老师。有一次,我拿着练习册想去问吴老师一些问题。走到办公室门口,却又不敢进去,正打算往回走。我的举动被吴老师看见了,他马上走过来,问我:“叶玮,有事吗?”当时我一下愣住了,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可是,旁边的同学插嘴说:“吴老师,叶玮有道题想请教您。”吴老师微微一笑,幽默地说:“你怎么这么胆小,连问都不敢问老师,难道老师是老虎吗?”我被逗笑了,这才敢抬起头来,请教了许多问题。从此,我的胆子变“大”了。经常去请教老师,遇到长辈时也能热情地打招呼,不再低头走路了。

我要从心底里对吴老师说:“吴老师,谢谢您!”

我的启蒙教师篇三

我时常怀着深深地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是她们,在我童稚的心灵里播下美好的种子。

以前在私立实小四(一)班的时候,我们班有一位数学老师余老师,至今她还令我思念。

每天放学之后,别的老师都会一如既往的给我们布置一大堆的作业,而余老师只给我们布置几道计算题就行了。她还经常说:“在学校里学好了,回家就没有作业。”别看这个余老师布置作业很少,在平常的时候可是“心狠手辣”。

余老师有一个对付我们的“秘密武器”——揪耳朵。

有一次午自习,我们正在看书,余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些应用题和计算题(小学四年级的,平常余老师不怎么的给我们布置作业,而那天却布置的作业比以往多得多,因为那天中午是期末考试的中午,下午就要考数学了)那些题都很简单,做起来很简单。我做的很快,就立刻拿给余老师看了,余老师拿着红笔正在改我所做的题,突然在一道思考题上停了下来,说:“谢安然,这一道题你怎么还会做错?这道题我还给你讲过了,你都能做错!你是不是看我平常没有揪你的耳朵啊!我今天就让你记住了!”余老师一边说我,一边揪我的耳朵。全班同学的耳朵都被余老师揪过,就我没有。无论如何,你范了错就揪你的耳朵,无论是成绩好的也好,是成绩差的也好,都被救过耳朵了!顿时,有一种火辣辣的滋味,是那么痛。我听完老师的话之后,回去又验算了一遍,那道题的确做错了,我自己在旁边改了许多遍,那道题我从此就记住了。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偏偏出了与那道题题型很相似,好多同学都做错了。到了那试卷的时候,我真想不到,我竟然考了满分,其他的同学差不多都错在了这一题。

我的启蒙教师篇四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人,而大多数的人是我们的过路人,就像公共汽车,人们有上有下,络绎不绝,但是,能够让我们记忆最深的却不多,特别是我们的启蒙老师。

我的启蒙老师是李老师,她有一双很大的眼睛,像葡萄一样圆溜溜的,在日常生活中,她总是会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的生活,在感冒高峰期,她会买八四消毒液,为整个教师消毒,在学习中,她又扮演着一位严师,对我们的要求非常严格,但是,她同样是我们的好朋友、好玩伴,在课余的时间里,她总是喜欢带着我们一起做游戏,老鹰抓小鸡便是我们永不过时的游戏。

她不仅教会了我们许多知识,还教会了我们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如果说父母是我们的第二任老师,那启蒙老师就是我们的第二任家长,她在我们简单小脑袋里种植了许多小小的道理。

也许现在启蒙老师已经随着我们的长大见见衰老了,但是,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在我们最最单纯无知的时候,是你们教会了我们许许多多的东西。

我的启蒙教师篇五

人非生而知之者,岂能无师?圣人无常师,燕山非圣人,老师却有几位。聊借漫天雪论坛教师节征文之良机,搜罗那遥远的回忆,钩沉描绘几个小学启蒙老师,一则表达一下学生的思念之情,二则使吾师为师之道不被淹没,发扬光大于教育事业。燕山笔拙言纳,没有太史公之春秋笔法,难以使老师名垂千古,但尽学生之笔力,述往事,思来者,使吾师在世者有所耳闻,没世者地下有知,燕山不可推脱也。

我的小学老师要从裴宗儒说起,是他教我一年级语文。在一个狭窄的教室里,两排桌椅,一个黑板,便是我们的课堂。他高高的个子,蓬松的头发,不太标准的普通话。那时我才五岁,个子小,在同班同学眼里,我只能算是幼稚园。所以,裴老师就把我安排在第一张桌子上,离老师和讲台最近。冬天来了,零下十几度,罗校长就让生起了火炉。有了火炉,我却够不着,其他同学人高马大,都围着火炉烤火取暖,我被冻得手脚发抖。课间操时裴老师就把我抱起来烤火取暖。其他同学就羡慕得了不得,当然也有同学带着嘲笑的口吻说我娇气。我对这些置之不理,你们想让裴老师抱,裴老师还不抱呢!我在家是长子长孙,从小被奶奶娇惯了,所以,认为我比别人多享有特权,是理所当然的事。裴老师是民办教师,家里还种着二亩地,不教课时,就去摆弄那些庄稼。他家世传儒生,文言基础又很好,时不时的就露出“之乎者也”的语句。但在小学中,文言文是没有开设的,六十年代的课本都是白话文。我记得第一篇语文就是五星红旗,字词下面带拼音的。其它的如“小猫钓鱼”“南飞的大雁,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等。人生识字,我是从“祖国、五星红旗、长江、黄河、上下左右”这些词汇开始的。汉语拼音是另一个女老师教的。裴老师教完我们,他家里困难,老婆又有病,没人替他种地和干家务,就辞职回家了。等我考上大学,他去我家看我,还摆出一份老私孰先生的身份,说我那时如何如何调皮,穷乡僻壤的,没承想当时教的学生中,最小最弱的反而考上了大学,那些学习很棒的却都回乡种地。他那一番感慨,不能不让我感动。

教我汉语拼音的女老师叫阮德兰,是本村的乡亲。论辈数,我要叫她姑姑。阮老师那时也就是二十岁左右,齐耳的短发,大而有神的眼睛,鸭蛋脸,一米六五左右的苗条身材。典型的美女。她是我们村自己培养的民办教师。学校里有位罗校长,是从县上派来的公办教师。罗校长除了管理行政,也带四年级的课。他夫人在原籍,罗校长一人在村里教书,生活上没人照顾,自然是自己打理。一年两年还可应付,时间一长生活就很寂寞。裴老师是个不大管闲事的人,下了课就回家。剩下阮老师与罗校长,经常在一起切磋教学工作,日久生情,也是难免的事。记得我在三四年级时,风闻阮老师与罗校长相好。有好事者经常去打探,有时我们放学了,还有人探头探脑从学校大门往里瞧。谁会想到这件事弄假成真,阮老师怀孕了。她的父母找到罗老师,大吵大闹了一番。乡亲们都劝说老两口,“家丑不可外扬,赶快嫁出去不就得了!”事隔不久,阮老师就嫁人了,是县上邮电局的正式职工,吃工资的。后来生了一个男孩,都说长得一点不像她丈夫,倒是很像罗校长的。也是小平头,大白四方脸,脸上有些许雀斑。再后来,我到南蒲芦村读完小去了,那个在我村小学多年的罗校长,也调走了。那时候的社会舆论环境不象现在这么宽松,男女私情一旦爆光,就无法再干下去,不是辞职,就得调走。

阮老师教汉语拼音是最棒的,她的声音带有女老师特有的磁性,很是好听,普通话说得又比较准确。她教的几届学生,汉语拼音基本功都是最好的。我回想起刚入校时,她教我们念“bpmfjqxn”时,一般是要念好多遍,直到同学们都学会为止。汉语拼音的声母,是最难辨别的。因为鲁南地方方言有些字念不准,比如“水”,学生老是念成“飞”,错就错在声母上,一个是“sh”,一个是“f”。我出来混了多年,方言基本上不说了,但在声调方面,有时候还是搞不准确,这就影响了写诗填词。所以,语言这玩意,不是北京人,很难念得准,主要是受地方方言的影响。阮老师在我们村一直教了三十多年,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她是资格最老的小学老师。有一年我回家,她也去看我,向我诉说小学民办教师的苦处,我是比较理解的。一个月十几块钱,还要种地,有时顾了教学就荒了地。她问我能不能转为公办教师?我说:“可以吧!”省里有文件,所有民办老师要逐步转为公办老师。又过了几年,我听说阮老师转为公办了,还补发了许多工资,她高兴得不得了,一再捎信让我放心。去年我回家,又见到阮老师,她已经办了退休,每月工资不少,儿子也参加工作了,在县邮电局当副局长,家里富起来了。但阮老师却明显老了,头发已经花白,脸上皱纹也多起来。岁月是这么无情,一个当年的美人,变成了一个步履维艰的老太婆。现在如果议论阮老师当年那点所谓的风流韵事,又算得了什么呢!人在年轻时,哪有不犯点小错误的呢?当年那事,早就烟消云散,人们交相议论的还是阮老师教了多少多少代学生,对村里贡献有多大。

我在本村上到四年级,就考到南蒲芦村上完小,即高小五年级和六年级。由于我上学早,在那里又蹲了一年,上了两个六年级。所以,现在记忆比较深刻的还算是完小这一段时光。学校在南蒲芦村东南一个破庙里建的,庙里的神佛早就搬走了,但一个大门和院落还是比较完整的。学校大门前左边有一棵大槐树,右边还有一棵大槐树。都是三百年之上的树龄。树身满是窟窿,证明它的苍桑和古老。我们几个学生一起楼抱,须三人才能围住。树枝老干,也呈黑铁色,有的地方还流出一些粘液,可以当胶用的。我们在那里课间玩耍,就想起老师教我们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还有一个皮球掉到树洞里的故事。我们就试验这个办法灵不灵:先把皮球塞到树根下洞里,看怎么样才能把它掏出来,有的同学听过这个故事,就端来一盆水,灌注进去,一会儿皮球就漂出来啦。学校门口再往前,是一条小河,弯弯的流水,似乎永不停歇,流啊流啊,流到东边那条大河里去。我们在那条河里洗过澡,捉过螃蟹和小鱼,还跑到南边菜园子里偷吃黄瓜。校院里有一个办公室,就是过去放佛像的正庙,董校长和教务处刘主任在那里办公。记得那时哪个同学犯了错误或校规,就被叫到那个办公室里训话。我在那里三年,只有一次被叫进去,就是因为上课时看小人书《鸡毛信》而被老师发现。刘主任很严厉的样子,狠狠地训了我一顿,使我记住了上课不再看小人书。刘主任管全校上百口人的教学业务,很忙的。他给我们带自然历史课,一副好嗓子有点沙哑。眼睛深深地陷在眼窝里,双眼皮,灰白头发,年龄在四十岁左右。家不在本校,一到放寒暑假就回他老家。我至今不知刘主任是何方人士,也许他已经过世了,即便活在世上也要有八十岁以上了。董校长胖胖的,矮个头,家在本乡,我后来又见过几次,很是亲热。在校时,就是他给我谈话,让我蹲级的。他说:“我与你外祖父是多年的老朋友,你上学太早,十二岁要到几十里路的县城去上学,不说背煎饼卷和菜,就是光走路,也够你受的!还是再在这里上一年吧!”等我第二年考上县一中,准备到县城上学的时候,文化大革命爆发了。董校长被学生挂上牌子游街,我亲眼看到他那有怨无处申述的眼神,是那么无助和无奈。他有啥错?教学管理严格能算错吗?但在那个年代,作为走资派,你即便没错也能给你找到莫须有的罪名。后来听说董校长一时想不开,自杀了。

教我五年级的语文的王锡玉老师,是本我们地区的老先生,他的毛笔字是最棒的。我在写毛笔字方面,得益于他的言传身教,一笔一划,都是他手把手教的。我们那时有这门课,专门学写毛笔字,练习“永”字八法。是在一个方格本上描摹,也叫临贴。由于是宣纸做的本子,每格中间还有米字架,所以写毛笔字不会出格。宣纸还有吸墨的特点,所以写出来很好看。王老师就在我们的临摹本上用红笔圈点,如果有一撇或捺写得好,就在上划一圆圈,以示合格。等我蹲级进入新的六年级时,王老师不再教我了。但我很是怀念王老师,他态度和蔼,不打人也不骂人。可当时有个数学老师,叫李大年,由于我数学不好,不会解题,有一次他生气,用脚踹了我一次。他踢我的时候呲着一口大金牙,凶神恶煞似的,令人害怕。这使我见了他就望而生畏,从此对数学厌恶,不再好好学,以至于考大学时都因数学而影响分数。后来听说李老师回到老家县城城关镇,文革后继续教学。因此,在我做了老师之后,我从不体罚学生。说了不听,那就不是老师的责任,学生以后在实践中会体会到当初老师说的话,为时也不晚,何必当时就气急败坏地打学生呢?体罚学生总不是好办法,因为小时候挨打记忆是摸不掉的,总是留下不快和伤痕。老师为人师表,就是要做“行为师表,学为师范”。言传身教,行教重于言教,纳于言而敏于行,是教育家孔子的一贯主张。有人说,世界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这话也是很有道理的。当然我不是说李老师打了我就是不称职,是说他的教育方法不恰当。当时有几个女同学也是因为李老师粗暴,让人接受不了,就调校走人了。

我把在大学里见到的那些学富五车的教授与小学老师作了一番比较,总觉得还是小学老师辛苦而又伟大。因为大学里的老师只管一门课程的教学,或者一学期,或者是一学年,有的课程是要换好几个老师,学一门课程还没把老师认识,就又换了新老师,走马灯似的换老师,使大学四年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不多。而小学老师就不然,一到四年级基本上就是一个老师。一教到底,并且不光是教语文,而是语文、数学、自然一把抓。他们备课就不能只备一门课,必须全面备课。特别是在农村,生活条件艰苦,工资又少得可怜,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但为了学生,还是殚精竭虑,废寝忘食。有的老师还把仅有的一点钱用来贴补困难学生。教师是一项慈善职业,也是塑造幼小灵魂的工程师。万丈高楼凭地起。一个人一生能否有所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小学奠定的人格和学业基础。我有时候想,一个人若个人修养及学识达不到一定的水平,最好不要去当老师。误人子弟的罪名不好担当。人们常讲,做老师的要给学生一碗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约翰、克里斯朵夫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都是讲老师的师范作用。各类师范院校为什么叫师范,就是要求学生一入校就要意识到当一名教师的艰难,在为人师表方面多作努力。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母鸡”,鸡生蛋,蛋生鸡,生生不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才有希望。我最感到欣慰的,是最近这几年教育改革成效显著,老师的社会地位在提高,工资待遇也比以前有很大提高。但我担心的是教育收费偏高,脱离群众的承受能力。教育毕竟是社会事业,不是赚钱机器。

我的启蒙教师篇六

六岁那年,我随妈妈一起到铜仁。到一个名叫爱尔堡中英文幼儿园上学,第一次到那么大的城市生活,一切都感到那么新鲜。特别是我的语文老师她姓田,至今还令我记忆犹新。

她高高的`个儿,瘦瘦的身材,一身乌黑的短卷发。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镶嵌在和蔼可亲的脸上,让人感觉特别亲切。经常身穿一套朴素大方的运动服,走路腰板挺得直直的,虽然她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奶奶了,但看上去只不过像四十几岁的人,总是那么精神抖擞。

我特别喜欢听她讲课。在课堂上,她的声音抑扬顿挫,她嘴里发出的音就像一个个音符悦耳动听,有时课堂上她发觉有同学走神了,她就开始给同学们讲笑话,引得同学们开怀大笑,整个教室的气氛又马上活跃起来。

下课后,别的老师都抱着本子进办公室,忙着写教案、改作业,她却到操场上和我们一起捉迷藏、说笑话、猜谜语、老鹰捉小鸡……玩得可开心了!

这就是让我终生难忘的启蒙老师,直至今天她那悦耳的声音还时时回荡在我的耳边。

我的启蒙教师篇七

鱼儿离不开水,鸟儿离不开大树,人类的进步离不开老师。我的启蒙老师就是——朱老师。她整天爱穿一件棕色大衣,脸圆圆的,那双让人一看就知到是学腹五车的眼睛更体现了她所具有的才华。

记得朱老师刚来的时候,我对她没什么好感,想:语文老师我见的.多了,无非是读三五遍课文罢了!可是,我想错了,她上完第一节课后居然在同学心中留下了不错的印像。我承认,她那节课讲的的确不错,特别是她的自我节绍让我们产生一种亲切感。当时,全班同学几乎全被赶染了。

朱老师总给我们留作文,刚开始我认为这是一种压力。有一次放学前,本身数学作业就又多又杂,可是语文留完海一样的作业后,又是一篇作文。我回家后写完语数作业后连看会儿电视玩会儿电脑的时间都没有。躺在床上蛮怨着:“本身可以不写的.....”但是,朱老师前段时间高兴的对我们说:“祝贺你们,你们以经跨出了学语文的第一步,要跨出这一步是十分困难的。”我听了这句话后,别提多高兴了。原来朱老师让我们写作文是为了提高我们的作文水平啊!从那时起我开始对朱老师产生好印像了。

朱老师不像其他的老师,讲完课就没事了。她让我们查找资料,抽出时间让我们举行辩论会。学完课文后总是让我们表演情景剧,使我们的课堂十分活跃。同学们上语文课都十分开心,都希望时间过得慢点,让这快乐的课堂再持续一会儿。

朱老师!是您用手中那把金钥匙打开了我们这些顽劣而无知孩童的心扉;是您令我体会到了学习中的乐趣;是您让我了解到语文所特有的魅力;您不仅使我获得了知识,还对我的品行进行教导,使我“德智体”全方面发展。让我体会到在人生的道路上应该怎样做人,更使我感受到慈母的爱和严师的情。

我的启蒙教师篇八

小时候,爸妈都去了城里打工,姐姐在家由奶奶抚养,由于奶奶年纪也大了,没办法带两个小孩,我就被爸妈放在了外婆家,外婆就成了我的启蒙老师。虽然现在长大了,好多小时候的事情都不记得了,但是有些事情是我一直都忘不了的。

外婆家也是在农村,有很多的果树,小时候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和几个表哥表姐一起去摘水果,最常见的就是桃子和李子,还一起跑到很远的小溪里去找螃蟹,抓小虾,不到天黑不肯回家,每当这个时候,外婆总是边跑边喊我的名字,到处找我,找到了免不了一顿奚落,可是第二天我照常出去晚,外婆还是照样的找我回家吃饭。有次和表哥看见别人地里种的黄瓜熟了,眼馋,就和表哥一人摘了几根边走边吃,被外婆看见了,当了解到是别人家的时候,外婆严肃地告诉我们,想吃什么可以告诉她,她可以买给我们吃,但是不能偷别人家的东西,做人穷点不要紧,但是要有骨气,最后我和表哥都做了深刻的检讨。许多年以后,外婆的那句话还是回荡在我的耳边“做人穷点不要紧,但是要有骨气”。

外婆已经过世好几年了,但是人生的这位启蒙老师却永远让我怀念。

我的启蒙教师篇九

她中等个子,原本乌黑的头发现已被染成黄色的卷发,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锲而不舍的教导着每一个学生。

我依稀记得,刚到那所学校时,学校里的一些都是我感到陌生,是她,亲切的问候我,和我谈心。渐渐地,我熟悉了学校中的一切,并在她的帮助下,交到了知己朋友,我是多么快乐呀!她也向我都来了赞许的目光。

她是我们大家公认的优秀老师,她叫——史俊平。

史老师是一位既可怕又温柔的老师,深受我们的喜爱。

加减乘除,算不尽史老师作出的贡献!诗词歌赋,颂不完对您的崇敬!

老师如蜡烛,燃烧了自己柔弱的身躯,给我们送来无尽的光明。老师又如美的耕耘者,美得播种者。老师用最美的阳光普照,用人间最真挚最香甜的雨露滋润着我们,正如老师那博大的胸怀,正如老师的无私奉献,我的心田才会就此开满鲜花,才会让文学的种子破土而出。

是他们,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勇敢,学会了果断……我感谢他们,感谢身边所有关心我的人,但更感谢我的启蒙老师。

我的启蒙教师篇十

前几天,乡下的四叔来长沙了,说是专门来请大家去喝喜酒——四叔和四婶的儿子准备在国庆结婚了。四婶姓杨,是我的启蒙老师。四婶的儿子是在我读小学二年级时生的,今年二十五岁了。

四婶是七十年代的高中毕业生,在当时的农村里算得上是“文曲星”级别的人物了,但是因为家庭出身不好,高考政审总是不过关。这才让这“文曲星”留在我们村里成了代课老师。高级人才没有流失,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我的四叔和我。四叔子承父业当了乡里的赤脚医生,也算是个青年才俊。按照门当户对的法则,代课老师自然就成了我的四婶。这对于刚刚发蒙的我来说,意义至关重大。为什么呢?这还有个故事。

我从小贪玩喜好自由,厌恶受管制。上学前班常旷课,一年级落到年轻的四婶手里,我的出勤率也低于百分之五十。常常是娘把我背到学校交给四婶,娘还没进屋,就发现我已经在家门口了----我抄近路先回家了。如此反复,娘认定我不是读书的料。邻居开玩笑说,反正学前班也读了三年,相当于专科水平了,就随他去吧。

可四婶认为我接受力强,人还聪明,她对我软硬兼施,没有放弃的念头。当天四婶到了我家里家访,和我的父母谈了很久,临走时还问我喜不喜欢天天有糖吃。这显然是明知故问嘛。

第二天一早,娘又把我哄到了学校,陪我坐在教室后面的位子上上了第一节课。下课了,娘要回去了,我起身就走,闹着要回家。四婶先是哄我,要我娘先回去,软的不行就来硬的,把我吓哭了,但是秀才遇见兵,根本安抚不了我。当我快要冲出走廊时,被另一位周老师阻拦住了,这个周老师是我的表姐,平时跟我的关系很好,也知道我的业余爱好---吃糖。表姐要我吃了糖再回去。趁我吃得口水横流时跟我讲了很多道理:上学了有糖吃,能和小朋友一起玩,长大了还可以坐飞机,去北京......尽管我当时不知道北京在哪里?但是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就这样,我这匹“野马”规规矩矩跟着四婶上学了。直到成年以后,我才知道这一切都是四婶策划的。我在四婶的引导下对语文、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国庆临近,我一定要回到老家,去看看四婶,看她是否还是那慈祥的样子?

我的启蒙教师篇十一

如今,我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但我还是会时常想起我幼儿园的班主任–––童伟亚老师!

她中等身材,弯弯的眉毛下面长着一双大眼睛,脸上总是挂着笑容,笑起来有两个小酒窝,很漂亮。她就像妈妈一样关心照顾着我们,不管刮风还是下雨,她总是第一个到校,站在教室门口,笑眯眯的等着我们。她教我们学会生活自理,教我们识字、绘画,教我们唱歌跳舞、做游戏,我们每天都玩得很开心,大家都非常喜欢她,还给她起了个“老顽童”的绰号。

关注我的爸爸,他参加抗震救灾去了,为他担心。当然,妈妈最操心的还是我,怕我吃不饱穿不暧,怕我受到委屈,怕我受到伤害,等等。但是我在学校妈妈放心,因为童老师是一个富有爱心、很有责任心的好老师!这就是我的经典启蒙老师,因为有她,我的.童年增添了更多快乐;因为有她,妈妈放心我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因为有她,妈妈可以安心上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的启蒙教师篇十二

童年的夜晚总是美妙的。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每到月亮爬上树梢,忙了一天的妈妈便搂着我坐在暖暖的被窝里,用那甜甜的嗓音讲《猜猜我有多爱你》《你是唯一的》,拥着那爱的温暖我的梦总是那样的香甜。从此,每天晚上我都会吵着闹着让妈妈给我读故事,不然我会一个晚上都睡不好觉。现在我长大了,已经能自己看书了,但我仍喜欢拉着妈妈给讲上一段,她的声音仿佛有一种磁力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和长袜子皮皮,和爱丽斯去探险,我的梦里又多了几分奇幻的色彩。

现在我看的书类别很多,有百科类,童话类,儿童文学类……在书中我懂得了许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我最喜欢看《哈利.波特》这套书,作者j.k罗琳写得很生动,把人物的每个细节都写到了,让人一读就想接着读下去,我从中学到了许多写作文技巧。《哈利.波特》还让我明白了做事要勇敢,不要害怕死亡,只要能让人们过上安定的生活,可以让自己牺牲。

高尔基曾经说到“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真是一点也不假,读书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我在读书中不断成长。这些都是妈妈用书的钥匙为我打开了前进与智慧的大门,是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朗读故事,才使我爱上了书。

我要感谢书,它让我懂得了很多,我更要感谢妈妈,是她领我走进了文学的殿堂,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也要写一本自己的书,书名嘛,就叫《特别女生曹沈悦》。

我的启蒙教师篇十三

妈妈,忘不了第一次写“一、二、三……”,您手把着我的手;忘不了,第一次算“1+1”,您教我掰着手指头;忘不了,第一次学“a、b、c”,您一次次纠正我的口语。

妈妈,是您让我从无知变得学有所长,也是妈妈您领着我看到天有多高,海有多深,梦想就可以有多大。

妈妈,是您让我学会了待人宽容,与人为善,让我明白了失败是成功之母,我刚入学堂,是您牵着我的手进入了知识的海洋,从此我便被那无边的海洋深深吸引住了,然而那次小小的`失误,我差点放弃了我的梦想,是您帮我重新找回了自信,使我变成了无论在人生道路上碰到了任何困难,也不会轻易放弃的人。

我亲爱的妈妈,您无时无刻不在默默无私的关心着我。

我的启蒙教师篇十四

在我四五岁的时侯曾在电视上看到了《三国演义》的连续剧,说也奇怪,本来对《奥特曼》《天线宝宝》感兴趣的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我喜欢看红脸的关羽挥着大刀斩华雄,喜欢看骑着白马的赵云单骑救幼主,当然还有猛张飞威震长板桥吓退了曹操。我追着电视从头看到了尾,简直成了小三国通。每天给大人们讲“诸葛亮草船借箭”,“诸葛亮三气周瑜”,摇头摆尾地学周瑜“既生瑜,何生亮”,逗得大人们哈哈大笑!

看电视不过瘾,妈妈又给我买来成套的《三国演义》连环画。看着精美的插图,一本本的连环画被我匢囵吞枣地看了好多遍。我隐隐约约地看懂了曹操的奸诈;张飞的心直口快,天真,鲁莽;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刘备的求贤若渴,礼贤下士。

上了小学以后我又缠着妈妈给我买来了《三国演义》的原著。里面的`“之乎者也”虽然看不懂,但我还是看得津津有味,因为我太熟悉里面的人物了!他们就像是我的老朋友!我还给曹操,孙权,刘备手下的大将论武功的高低排了名次:状元是吕布,榜眼是关羽,探花是张飞。前十名还有赵云,马超,黄忠,许禇,徐晃,颜良,文丑。

在三国演义里我最佩服的人物是诸葛亮。看他羽扇纶巾,意气风发,舌战群儒,他草船借箭,七星坛借东风,智算华容道,三气周瑜,七擒孟获,大唱空城计。真是智慧过人,谋略出众,为刘备建立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诸葛亮上知天文,下通地理,与他博览群书是分不开的。我喜欢诸葛亮,也想象他一样通晓古今。就这样,我喜欢上了经典名著。我的书柜里摆着《西游记》,《史记》《菜根潭》,《中华上下五千年》,就连漫画书我也喜欢看《漫画老子》,《漫画孙子》,《漫画三十六计》之类别的书。

虽然我只有九岁,但我可是经典名著的受益者。学习经典,热爱经典,让我深切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我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49444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