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回家路上教案(精选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7 01:50:09
2023年回家路上教案(精选21篇)
时间:2023-11-27 01:50:09     小编:笔尘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深入思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健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回家路上教案篇一

国庆节一眨眼又到来,中**亲又迎来了61岁的生日,在这喜庆的日子里,许多人踏上寻往回家的路,为自己的心找回那片曾经属于自己的土地,让它生根发芽。我又何尝不是呢?我的心也是该回到自己的土地了。

坐在车厢里,一切都是安静的,去安静的让我的心却如此的不安静。打开车窗,一阵清风吹来凌乱了我的头发,却带走了夏日的不安静,留下了一丝丝伤感的情愫。看着路上一棵棵笔直的大树在后退,车子一步步地靠近,心不断的翻滚着,是的,我已迫不及待想回到那个属于我的土地上,回到那个我已阔别十年的家。

车不断往家的方向开去,这时,经过一个绿油油的大菜园,放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的青菜,随着风的节奏在摆动着,它摇曳着我心中那道浅浅的思念,飘散着爱的气息。这片青菜园绿的刺眼,这绿不知不觉带着我的思绪陷入回忆的漩涡。

记忆中,外公喜欢牵着我漫步在一片绿海中,他也喜欢和我在绿色的大树下乘凉,讲述着那过往的事。印象中,外公总是笑的很爽朗。这时,车子晃动的一下,把我从回忆中唤醒,外公是否老了?我好几年没看过他了。

快要到家了,车突然停了下来,原来前面发生了交通事故,车已堵得水泄不通,我能谅解,因为我知道,他们跟我一样,为了回家,看望那年迈的亲人。

路通了,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着笑容,那笑容是宽容和理解。

到家了,踏上了我“母亲”的怀抱,看见一位年迈的,脸上布满皱纹的老人。那是我的外公。他老了,脸上全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岁月无情的将他的头发染成了白色。他真的老了。他笑着看着我,他的眼神触动了我的心,他的眼神没有责怪,更多的是关爱。我内心充满愧疚。

回家了,又是匆匆的离别。而我却懂得了世上有种东西是永远不法抹去的——亲情。

惠阳实验一中高一:杜思萍。

太阳又出来了,这天儿,总是阴晴不定,今天早晨还是灰蒙蒙的。俗话说“六月的天,孩子脸,说变就变”可这才五月呀。

风光一年一度,小麦被收割了,玉米开始茁壮了,可这太阳,风雨总是压制它们。蝴蝶倒没什么,它们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从这朵花飞到那朵花,好是自由!好是无拘无束!

初夏的风不是很大,虽然不像春风那样温和柔软,但却丝丝清爽。不知天上的风是不是这样,望着云朵被舞来弄去,我想应该不是。

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人们把开心。

比作阳光,因为看见和絮的阳光人就会很开心,这或许和人的本始有关吧-----人就是从阳光里长出来的。所以,人看到阳光总会感到很亲切,很温暖。

做小孩真的挺好,每天都蹦蹦跳跳,他们彰显着原始的本性-----天真、活泼。我是不能回到孩童时代了,就连三个月前也不可能了,因为人永远不可能倒着长,时间永远不会逆流。只有看前,也只能看前了。

王浩韵。

放学了,淘气的太阳玩地似乎还不够尽兴,反而得更欢了。这可苦了我们小朋友,大家经过了一天的劳累,腰酸背痛,还要经受这蒸笼似的太阳,几乎要成“烤全人”了。我当然也不例外,发烧才刚好的我怎能经受这样的烘烤。我觉得自己好像是一滴水,滴落在路面上,即将蒸发了。

我迈着沉重的地脚步,背着发书包,感觉像是走在铺满钢钉的路上,背着千斤重的石块,每走出一步,都要花上很大的力气。脚也像灌了铅似的,酸酸地整个身子就像散架子似的。

我又想一到家就能好好地休息一下了,于是,我加快了脚步,可是没走几步我又走不动了。我想是休息一下还是接着走呢……正当我想着时,我已经不知不觉地走进了家门。

有一条小河。从前,它虽然不是像西湖那样平静,不是像山间小溪那样清澈,可是它至少为河里的小鱼、小虾提供了一个生存的地方,让我们这些学习了一天的学生;工作了一天的上班族的眼睛得到了“修养”。每当我上学去或放学回家时,经过那儿,偶尔可以看见一两条小鱼儿浮出水面,吐出一星半点的小水泡。

可现在,它变了。以往的那种欢乐,似乎早已荡然无存了。

这天,我放学回家。坐在由妈妈掌控的自行车的后座上,欣赏着沿途美丽的风景。也许是开春了的原因吧,马路两边到处都是绿色。银杏是葱绿的;桂花树是墨绿的;小草则是嫩绿的。可是,伴随着这美丽的春景的,是让人难以忍受的臭味。而散发出这种臭味的,竟是昔日那条生机勃勃的小河!河面,本该是绿色的河面,是黑的;河水,本该清澈的河水,是浑浊的;垃圾,本该荡然无存的垃圾,是大片大片地浮在水面上的。是谁污染了这条小河?这,我可以肯定地回答:“是人类!”这条小河,从东冠一直延伸到毛家沿。一路上,都是那些工厂,它们把脏水、废水、垃圾,投入这条河,而这小河,这条善良的小河,还是以大度的胸怀,容忍了这些所谓的新邻居带来的伤害。

失得荡然无存了。

404班周欣怡。

今天,我带妈妈把玲玲、贝莎、露易莎都送到外婆家给小妹妹。我在外婆家吃了晚饭就准备回家。

我哼着小曲,一路都顺风,到“狗街”了,我倒吸了一口凉气……。

“亲爱的上帝,”我嘟哝着,“请您千万要保佑那些狗不要咬我!”

“圣主耶酥,请您让那些狗不要太无礼!”

“圣母玛利亚,请您让那些狗今天不出来吧!”

然而,一切并没有因为我的祷告而。

改变,事态仍然按照往常一样发展着……。

我已经无计可施了,只好开始过“狗街”。“狗街”上可以听见许多狗叫:“汪!汪!汪!”令我浑身鸡皮疙瘩突起,太可怕了,我简直就不敢往前走了。我为了令自己不害怕闭上眼睛,跑了一阵子,睁开眼睛,本以为安全了,谁知……当我睁开眼睛一看,啊——一只狗闪在我的前面。我忙下一层台阶,飞也似的跑了一阵子,总算过了“狗街”,也算有惊无险。

“狗街”啊,“狗街”,你可以搬走吗?

放学了,同学们高高兴兴地走出校门。

说:“我没带伞,回不了家了。”小方想了想,说:“我们正好住在一起,一起回家吧。”于是她们在一起小心地走着,风越刮越猛,雨越下越大;这时路上出现了一个大水坑,怎么办?小红和小方互相搀扶着,终于走过了水坑。一路上她们有说有笑,非常开心;伴着雨声,伴着笑声,她们平安地回到了自己温暖的家。回家的路,因为小伙伴的陪伴,变得多么快乐呀。

回家路上教案篇二

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及目标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回家路上》是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学内容。这是一节综合应用学过的2—5的乘法口诀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练习课,教材由“看图讲故事”、“练一练”两部分组成,“看图讲故事”主要是通过小动物放学回家的这一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练一练”这一环节设计了形式各异有趣的算一算、填一填等练习加深学生对乘法口诀的记忆与应用。

目标确定分析:本课是学生学习了2---5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而设计的一节练习巩固课,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小动物放学回家的生活情境图,目的是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片,独立获取相关的数学信息,并且能将获取的数学信息重新整合而提出有用的数学问题来,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教学目标之一;其二,就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并且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目标三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

二、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活动中获取知识,让学生自愿互相合作、互相交流,并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为: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供机会,主动参与——实际操作,深化理解——实践应用,形成本领——完善认识,体验成功。学生通过说一说,算一算,让学生亲自感悟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学生对枯燥的训练往往不感兴趣,但对以看图讲故事的形式呈现信息比较感兴趣。所以我先创设了小动物放学回家的情境,提供了比较丰富的有关乘法数量关系的数学信息,并通过3个问题,给学生提供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学过的乘法口诀的理解与应用。问题1: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在具体的情境图中能够迅速而全面地发现数学信息,对于正确解题是非常重要的。这里让学生看图找出数学信息,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老师适时加以引导,使信息更加明确化,为后面的列乘法算式打下基础。问题二: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在此,先让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提名汇报交流,让学生在说自己的问题听同伴的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的能力。问题三: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让学生根据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并说出问什么这么列式,计算时应用了哪句口诀?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了2--5的乘法口诀,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应用意识。之后的练一练通过故事串将这些不同形式的练习题串联起来,让学生在故事中始终以饱满的精神、浓厚的兴趣投入到练习中更深一步提高利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形成自己的本领。

四、存在问题:

本节课由于教室光线有点亮,多媒体课件效果并不好,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没有完全的提起来,再由于实际把握的不好,课后的练习题处理的较少。

回家路上教案篇三

1、通过动物回家的画面展示数学信息,复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的2、3、4、5乘法口诀。

2、培养学生的计算、提取信息、自主提出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重点:回顾,巩固本单元所学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理解以及利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相关问题。

难点:提取图中的信息,能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本。

一、复习巩固乘法口诀。

用口诀填空,加强学生对2、3、4、5乘法口诀的记忆。

师:同学们回答的真棒。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故事引入:放学了,小朋友们都要赶快回家,那么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而且还在那里办了一所动物学校呢!你们看,他们在回家路上多么高兴啊!仔细看图,放学了他们准备回家,那他们走在那里呢!生:路上。

三、选择信息,探究问题。

1、同学们,在这张图上,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能把你看到的说给大家听听吗?

提出问题。

(1)、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问题:1、路上一共有多少只狐狸?

2、船上一共有多少只猫?

3、一共有多少只鸟?

4、地上一共有多少朵花?

5、学校教学大楼上有多少扇窗户?

四:小组合作,解决提出的问题。

根据所提出的问题选择合适的信息条件来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中不只是列出算式还要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

3、

提出问题,(板书问题)。

生3:河里一共有几条鱼?

3×4=12(条)。

4×3=12(条)。

答:河里一共有12条鱼。

你怎么知道用3×4=12的呢?用的是那句口诀呢!(三四十二)。

针对“3+3+3+3=12(只)”进行乘法教学。

师点评总结:乘法是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所以乘法的意义表示求几个几的和,凡是求几个几的和均可以用乘法。

师:同学们回答的真好,那你们能根据刚才的学习的内容,看着图片提出新的问题吗?

师:同学们回答真好,那让我们为自己鼓掌吧!

五,巩固练习。

师:在刚才的学习中,同学们都把乘法口诀用的很好了,接下来老师这里有些题目同学们想不想试试呢!

看图填空。

快来帮小动物找新家。

六,师生共同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那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河里一共有多少条鱼?

3+3+3+3=12(条)。

3×4=12(条)。

4×3=12(条)。

口诀:三四十二。

《回家路上》这一课是让学生复习乘法的意义和应用2-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材用一些小动物放学回家的画面展现了许多数学的信息,采用“你问我答”的数学游戏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教学时。我主要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中获取知识。首先,我根据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图中的信息(出示课件),然后让学生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所见,再在小组内采用“你问我答”的游戏方式,根据画面提出数学问题并且运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兴味溢然,积极思考发问并认真解答。

回家路上教案篇四

加法口诀表:

1+1=2。

1+2=32+2=4。

1+3=42+3=53+3=6。

1+4=52+4=63+4=74+4=8。

1+5=62+5=73+5=84+5=95+5=10。

1+6=72+6=83+6=94+6=105+6=116+6=12。

1+7=82+7=93+7=104+7=115+7=126+7=137+7=14。

减法口诀表:

2-1=12-2=0。

3-1=23-2=13-3=0。

4-1=34-2=24-3=14-4=0。

5-1=45-2=35-3=25-4=15-5=0。

6-1=56-2=46-3=36-4=26-5=16-6=0。

7-1=67-2=57-3=47-4=37-5=27-6=17-7=0。

8-1=78-2=68-3=58-4=48-5=38-6=28-7=18-8=0。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认识角。

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

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角的画法:

(1)定顶点。

(2)由这一点引一条直线。

(3)画另一条边(直角时,用直角边对准画好的一条边后,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

二、角的分类:

1、认识直角:直角的特点,

2、认识锐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3、会用三角尺来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吧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被比较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条边,线上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

4、画直角、锐角和钝角。

数学学习方法技巧。

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

有些题目孩子不懂,家长要耐心地解释题目的意思,鼓励孩子不懂就问。但是家长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诉他,我想只要你把题目解释清楚,孩子是能够自己解答的。

我发现成绩不够理想的孩子,往往依赖性比较强,不愿独立思考,课堂上要么等着老师讲解,要么转来转去指望其他同学。这些同学在家里做作业也肯定很拖拉。家长要注意正确引导。

二年级学生已入学一年,有了一定的学习习惯的基础,但由于年龄特点,在数学学习上容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注意力方面:

学生年龄小,有意识的注意力差,持久性也不长,一节课40分钟,很难坚持到底,往往听了一半就思想就开起了小差,或东张西望,随意说话,或小动作不停。

二、听讲方面:

不能倾听是许多低年级学生的通病。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较强,往往一句话还没有来得及听完整,一知半解时便抢着回答,听不进老师的建议和其他同学的发言。

三、看和写的方面:

粗心马虎,经常把题看不完整、把数左右看颠倒或上下看错行、把运算符号看错,或把图看不全面。写的时候精力不够集中,算对的却抄错,书写不认真,书面不整洁,写完不检查。

四、想的方面:

二年级学生思维发展还不全面,没有系统性,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遇到需要逻辑思维或考察空间想象能力的问题,思维跟不上,脑子里转不过来弯,便会不知所措,应付塞责。

五、语言方面:

由于生活经验和积累的词汇少,语言单调、直白,即使明白了算理,口头表达时也常常说不清、道不明。

回家路上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参考交通图的表达方式,绘画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能够画出一路上有标志性的建筑、景或物。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清晰地口述出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及途中的景物,能清楚地辩认方向。

2、引导学生完整地画出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及路上主要景物。

教学时:1。

教具学具:,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

1、导入:

2、新授:

(1)我们从自己住的地方来上学,你住的地方又是什么路呢?

学生讨论回答:(路牌、两边的建筑、路口等)。

3、教师小结:画地图可以让我们对身边的道路和环境记得更牢,首先你要能说出身边环境中的一些明显的重要的道路和转弯,还有比较大的建筑物,让我们从学校到家的过程画起吧。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作业要求:以学校为中心,画出往各人家的路线,出了校门往何处去,画出主要的标志性建筑和路口的景物,重点画出家与学校。

2、路线描绘清楚,内容丰富。

四、欣赏作品。

请学生介绍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五、拓展。

尝试画出从家到公园或亲戚家的路线图。

教学后记: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绘画方法,大胆、自由地表达回家路上的人、景、物。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指正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鼓励学生创作的画面要大胆、自由、生动,富于创造力。能够画出一路上标志性的建筑、景、物。堂上在学生述说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教师要及时予以指正,在美术堂上也要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回家路上教案篇六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课。

教学目标:

1、参考交通图的表达方式,绘出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2、能够画出一路上有标志性的建筑、景或物。

教学重点:能将从学校到家的路线交待清楚。

教学难点:能把这条路线上的你所熟悉的建筑或场所等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教具:教师准备交通地图、旅游地图和范作。

学具:学生准备笔、胶水、剪刀,收集房产广告册、建筑物、风景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导入新课:

你会看地图吗?地图是怎样给人们指路的?老师可以给大家参照本地的交通图,然后,找一找“我们的”学校在地图一所处的位置。

请一位学生描述一下从学校回家的线路,要求把转弯的地方(特别是三岔口、十字路口)描述得详细一些,教师要提醒他向大家介绍那些标志性的建筑或物体。

三、讲授新课:

观察教材上的学生作品及交通或旅游地图,讨论:我们要表现的从学校到家的线路图与交通图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然后交流。

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回家路上经过了哪些场所(市场、超市、饭店),可以把它作为有代表性的建筑画在回家路上作为景物,还可以想一想从学校到你家你需要经过几个拐弯,几个十字路口等,把这个线路在平面上表现出来。

四、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作业要求:画画从学校到家里的路线图。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人物与景物。

学生绘画的步骤应该是随意的,但有些学生在作这幅画时仍然感觉不知如何下手,可以向他们提供以下建议:

1、首先在纸上写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先画学校,再按照回家的路线一点一点延伸出去,一直画到家。什么地方有拐弯,朝什么方向拐要画出来。纸张不够可以拼接,作品完成后的形状可以是不规则的。

2、如果有的学生喜欢将线路图画在一张完整的作业纸上,那么,可以建议他们先将学校与家的位置确定好,然后用单线轻轻画出线路,确定后,再具体描绘。

最后,根据需要可以添画人物与景物(可以用剪贴或绘画的方式)。

五、课堂小结:

把学生的路线图贴在黑板上,找其他同学上来看,看能不能找出跟你回家路线相同的,看看你跟谁做邻居。

板书设计:

根据需要添加人物与景物。

回家路上教案篇七

教学目的:

让学生学会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并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够学会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教具:情景图。

教学方法:引导法。

教学过程:

一、分香蕉活动。

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概括,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之间的联系。

二、学读法。

12÷2=6读作12除以2等于6。

1、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2÷3=4(根)。

被除除商。

除号数。

2、你还可以怎样分?用除法算式表示。

让学生边分,边列算式,后读算式,分辨式中各部分名称。

三、练一练。

让学生实际分一分,也可以圈一圈,把分的过程用除法式表示出来。

板书设计:

情景图12÷2=6读作12除以2等于6。

12÷3=4(根)。

被除数除数商。

回家路上教案篇八

“惠家工程”是黑龙江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中共黑龙江省委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以及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生工作》的具体行动。

会来。生命对每个人都重要,但对一位能真正当好六个儿媳婆婆的人来说是不容易的,对姥姥就更不容易了,但是姥姥做到了。她是用一颗真诚、.善良的心感染着每一个儿媳的心。在姥姥的字典里,儿女都没错。真心感动每个孩子。“惠家工程”开展以来,我一直真心诚意照顾好姥姥婆婆,因为照顾老人是我们应该做的„„生命的意义对于我来说,让姥姥开心最重要。人生的路虽然很短,但要想活的有滋味,我想让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快乐。善待他人,善待老人,从我做起。“惠家工程”并非说的那么容易,真正做到始终如一,我坚持照顾姥姥十一年多,如今姥姥已经八十五岁,她很开心,我也快乐。虽然我没有车,没有漂亮的楼房,但我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每天照顾姥姥是我每天生活的动力。近七年之余,我很少回到自己妈妈的身边,每年只有正月初三陪妈妈吃一回饭,但我一点也不觉得后悔,反之,妈妈却因为有我这样的女儿感到自豪。自己女儿在婆婆家,由婆婆照顾,已经是五年级的小学生了。如今女儿已懂事,她每月放假回家都会说:“妈妈,太姥姥身体好吗?又打针了吗?”我只知道女儿每每看到我忙碌的身影,女儿就会说:“妈妈,你就把青春这么浪费了?"我会告诉女儿这不是浪费,妈妈这么做觉得生活更有价值!

老人活的开心、顺心,每当我从外面回到姥姥家的时候,她都坐在窗前等我回来,和我有说不完的话。每天我和姥姥在一起已经成了习惯,无论去哪里都放心不下她。近几年很少甚至只有个别的几回没能陪她吃饭,姥姥已成为我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姥姥的二儿子在去年七月二十四日得了重病去世了,这对于姥姥是沉痛的打击。我陪在姥姥身边的时间更多了,陪她说话、陪她玩麻将,给她做喜欢吃的饭菜······姥姥身边没有兄弟姐妹,儿女是她最近亲的人,每天都盼望有人来看望,可怜天下父母心惠家工程,便民维权。希望惠家工程给千千万万的家庭带来幸福!我会用真诚的心,用我的实际行动照顾好姥姥婆婆。愿全天下父母有幸福晚年!孝心儿女!

讷河市讷南镇全胜马秀红***。

回家路上教案篇九

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提取图中的信息,能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挂图乘法口诀卡片。

一、情景创设。

谈话:同学们动物学校开学了,学习一天后大家高高兴兴地回家,你们看,他们在回家路上多高兴!

板书课题。

二、问题探究。

谈话:根据图上景物提出问题。

板书:船上有几只小动物?

4×4=16(只)。

……。

三、体验感悟。

1.组织学生汇报,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你有好的`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吗?

3.引导学生整理口诀。

4.组织学生多种形式背诵口诀。

四、实践应用。

“练一练”

完成练习1、2、3。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六、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第8页。

板书设计。

船上有几只小动物?4×4=16(只)。

河里有多少条鱼?3×4=12(只)。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5×3=15(只)。

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多花?2×6=12(朵)。

岸上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3×3=9(只)。

……。

回家路上教案篇十

教学目的: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等分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够进一步体会等分的含义。

教具:情景图。

教学方法: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分糖果。

让学生用5个圆片代表5个小朋友,用20根小棒代表糖果来分一分。鼓励学生的分法多样化。学生的分法可能不同,但都可以将分的过程再表格中记录下来,最后的出结果。

二、巩固练习。

1、小组活动。

此活动一次完成是有困难的,4人小组可以分几步完成,把分的过程记录下来,最后的出结果。

2、数学游戏。

同桌活动时,先明确游戏规则,再进行游戏。

板书设计:

回家路上教案篇十一

走在,脚步匆匆,脑海里交汇着书上的习题。一路风景闪过,我却无暇顾及那路边的花红柳絮。突然,眼前被一抹青翠的绿所吸引,我不觉放慢了脚步。

在那明媚的春光里,这眼前的茁壮的小数的翠绿的叶,似是那晶莹的宝石,透着迷人的光彩,那草坪上正吐芽的小草,更是要嫩的滴出水来。那笼罩在雾气中的街道,平添了几分光彩,水滴勾勒出花苞的俏影,像江南的女子,是含笑欲放的。这花苞是欲绽的,我愿意等在这儿,静待这花开的精彩。这小小的花苞里,是隐匿了一冬的绚丽,怎不让人期待。

我沉湎于春光中,抬起头,静静吸着这带有青草香甜的空气。在夕阳的照耀下,万物生辉。我身边这些匆匆赶路的人,为何不停下脚步,来领略这生辉的万物。

但是,在人生路上,有太多美丽的风景,我总不能一一驻足。

我笑了,笑自己过于贪恋,为这一草一木魂牵梦绕,停下了脚步。夕阳斜照,万物相映生辉。我深深吸了一口气,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不觉放快了脚步。

回家路上教案篇十二

主备教师。

刘杨杨。

使用教师。

代金霞。

1、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发展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

教学。

重难点。

理解教材中提出的问题并加以理解,提出新问题时有条理地表述,同时加以解决。

一、复习旧知。

1、听算。

2、列式计算。

二、学习新课。

1、看图回答问题。

每条船上有4只小动物,4条船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怎样列式解答呢?为什么?

4×4=16(只)一条船有4只小动物,4条船就有4个4只小动物。4个4的和用乘法计算。

2、你能出一道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题吗,完整地说给大家家听一听。

板书学生问题。小鸟每5只为一组,有3组,一共有几只小鸟?

5×3=15(只)。

3、观察:一道完整的应用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至少2个相关的已知条件,和一个相关的问题。

举例说明:

(1)小路两旁各有5朵花,问:一共有几只小鸟?(问题和条件不相关)。

(2)河里小鱼每3条为一组做游戏,一共有4条船,问:一共有几条小鱼?(条件之间没有内在联系。)。

4、你会提出问题了吗?同桌互相提问.提问的同学要说清楚条件和问题,听的同学注意听清楚同学的问题表述是否完整,并正确回答。

小组活动。

交流:。(抽生在讲台上说)谁愿意代表小组的同学来完整地叙述一遍应用题,听一听,他说得好不好。

三、巩固练习。

1、算一算。

(1)一句口诀可以写几个乘法算式?

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乘数相同,只能写一个乘法算式。其余的可以写2个乘法算式。

(2)给一个数,说出你想到的口诀。

12244。

二六十二四六二十四一四得四。

三四十二三八二十四二二得四。

(3)1个结论可以写几个乘法算式呢?(口诀的2倍加2个)。

12:1×12=1212×1=12。

2×6=126×2=12。

3×4=124×3=12。

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两个数相乘,积相同的情况下,一个乘数变大,另一个乘数就会变小。(0除外)。

2、看图填空。(从不同角度观察方阵物体和图形的个数。)。

根据图意,你能写出几个乘法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3、p23、1、3计算。

个性化设计。

请学生列式,个别生板演。

请学生说一说发现的数学信息。

请学生出题考大家,其他生答题。

请学生观察算式,找出其中的共同点。

请学生自由回答。

回家路上教案篇十三

那天,我怀着愉悦的心情走在。

正走着,我看到路边有很多人围在一起。我也挤了进去,凑个热闹。原来人群中是一位白发苍苍失了明的老人,此时,她和她的导盲犬被一只凶恶的大黑狗当了去路。这只大黑狗凶恶的叫着,俩眼恶狠狠地盯着老人,似乎要攻击老人。虽然周围为了一大圈的人,可谁都不敢靠近。老人脚下的导盲犬哪黑黝黝的眼睛里充满恐惧。这是大黑狗嘴里呜呜的叫着,一副要战斗的样子。突然他把俩腿一蹬,扑向老人,这是导盲犬也不敢怠慢,也飞跃了起来,俩只狗一下撞在了一起。我惊讶的呀了一声,我看到导盲犬的后脚已被大黑狗咬的鲜血直流了。我的心理怕极了,人群也骚动了起来,这时一个胖男人跑进了人群。他一边喝住了大黑狗,一边道歉说,这狗是他的,一时疏忽让狗给跑了。大黑狗被带走了,周围人忙着看小狗的伤,用关心的目光看着它。

回家路上教案篇十四

冬天难得的一场细雨,单薄的空气夹杂着些许湿润的味道。我裹紧外套,站在人头涌涌的车站,四处张望着父母的身影。雨雾黏在我的睫毛上,模糊了我的视线。

起初,我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不顾一切的踏上归家的旅途,但慢慢明白了。

下着雨,来来往往的人丝毫没有减少。他们中的很多人没有打伞,脚步匆匆。无数陌生人擦着另外一些陌生人的肩膀而过,触碰着彼此的内心:回家!

有个小孩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托着下巴,若有所思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他仿佛在等待着什么。过年的`火车票总是那么难买,售票厅门口聚集着许多扛着大包小包的人们。有个人站在门口,背影是那么的落寞,看不清表情。妈妈给我的一个答案或许能解释:“他们只是想家了。”

总有那么一些人,在默默地付出着;总有那么一些人,不知疲倦地工作;总有那么一些人,为了他人舍弃自己的利益。他们的名字,叫做志愿者。他们的身影,在这火车站里格外显眼。

雨中的她,穿着雨衣,举着牌子。雨中她,不知道站了多久,留给过往的人一个浅浅的微笑。我随着父母走进售票厅的时候,就看到一个穿着黄色外套的女生蹲在行李旁。我们从人群堆里面拿着票挤出来时,那个女生仍然在那。这时,我看到穿着熟悉制服的志愿者走向了她……妈妈似乎注意到了我的视线,她说:“那些志愿者哥哥姐姐们很辛苦对不对?他们牺牲自己的假期,来做志愿活动。”

雨停了,留下一片湿润的大地。明媚的暖阳,笼罩着每一个人,似乎预兆着春节的温暖,不管有多么困难,他们还是想要回家;那些志愿者们何尝不想回家,可他们知道,有人需要他们。

春运中的暖阳,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回家路上教案篇十五

这是一节综合应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练习课。教材从“小动物们放学回家”这一生动活泼的情境入手,展现了许多数学信息,引起同学们学习的兴趣。采用“你问我答”的教学游戏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以看图讲故事的形式呈现图中的信息很感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他们用学过的2~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图中的问题,提高了解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培养了有条理地表明自己看法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在数学游戏的方式下会主动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能力目标:提高根据题中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说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利用数学游戏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四、教学准备:口算题卡、教学卡片、拓展练习题单、检测题单。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练习。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

2、在回家的路上,大家看到了这么多的景物,真美啊!同学们,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一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教师随机贴卡片。

(1)船上有几只小动物?

(2)河里有多少条鱼?

(3)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4)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多花?

(5)岸上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

(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能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试做练习。

1.合作解决: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大家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解决的问题最多。

2.汇报交流:

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过程,说出你解决了哪些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3.全班评价:

解决问题多的小组奖励一面小红旗。

(小组之间开展解答比赛,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4、全班练习:

教师提问,学生看图抢答。

5、你问我答:

同桌两人合作,一问一答。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熟悉、巩固、应用乘法口诀。学生积极地利用和改造已有的生活经验,经历数学的再创造,树立自信,获得成功。)。

(三)巩固练习。

1、快速接龙游戏:[出示口算题卡](23页练习1题)。

同学们都很爱动脑筋,不仅能发现问题,还能用乘法解决问题。我想考考大家的口算,愿意吗?从1号同学开始,一人一题,要求读算式直接说出得数,并说出相应的口诀。完全正确的同学奖励一颗智慧星!

(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2、看图填空:(23页练习2题)。

同学们,你们是怎样看这两幅图呢?说给大家听听好吗?请把所有的乘法算式写在你的本子上。

(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

3、开启动物之门:(找新家。)(23页练习3题)。

(运用所学的乘法口诀正确熟练地计算。)。

(四)拓展练习(出示题单)。

1、选择。

(!)小红每天看5页书,看了3天,()?

a、共看多少天?b、共看多少页?c、还要看多少天?

a、全校有5个班b、二年级有70人c、二年级有6个班。

(3)有3盒月饼,(),一共有多少块?

a、又买来8块b、吃了8块c、每盒8块。

(题有一定的难度,要让学生先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再进行选择)。

2、同学们植树,每隔4米种一棵,从第1棵到第5棵相隔多少米?

(5棵树,有4个间隔,每个间隔是4米,用乘法口诀四四十六)。

(一楼到三楼,有两个楼层,共40级台阶,每个楼层是20级,从一楼到六楼,共5个楼层,要走5个20级,一共是100级)。

4、生活中的应用。

(遵循“多样性、灵活性、开放性”原则,给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不同的人保证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练习总结。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快乐吗?为什么?

(六)课堂检测。

出示题单。

回家路上教案篇十六

对于我们这些住宿的孩子来说,还有什么比回家还值得高兴的事情吗?答案当然是没有。一个星期中最开心的一天就是星期五,因为今天我就可以回家啦,而我最讨厌的一天就是星期天,因为那天我就要离开家了。

只有当我们离开家的时候,我们才学会了想家,只有当我们离开父母的时候,我们才学会了思念,只有当我们自己一个人学会生活的时候,我们才学会了感恩父母,才明白父母有多么的不容易。我最喜欢的时光就是在,我习惯性的戴上耳机听着自己喜欢的音乐,看着车窗外的风景,回顾着自己这一周在学校里的所作所为。每每看着车窗外的风景我就感觉到自己仿佛离家就又进了一步,这时候我的思绪仿佛就飘回了家中。我想这时候我最爱的妈妈也许正在家中给我准备着最可口的饭菜,我最亲爱的爸爸也许正在家中焦急的等待着他最亲爱的女儿我的到来,而我最可爱的小侄女或许只会想我姑姑今天会给我买什么好吃的那。不过我一回家一定会给我亲爱的爸爸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以疏解我这些日子以来对她的想念,我要给我的小侄女一个大大的吻,告诉她她姑姑我有多么想她。

总是那么的漫长,那段路上不仅仅只有风景更多的是我们对家的想念,对父母的思念。

回家路上教案篇十七

2、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都是以学生为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给学生广泛参与的机会和发展的余地。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设计练习时,我注意到学生情感方面的问题,特地设计了题型丰富、形式多样的练习,激发学生自主活动的积极性。如“师生对口令”、“争当快射手游戏”、“踩汽球游戏”、“快速接龙游戏”、“开启动物之门”(找新家)等游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不仅让学生充分、主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爱学、乐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回家路上教案篇十八

那天放学,我愉快地走在。

到天桥前面一个路口时,我试图穿越马路到对面,这样比上天桥快多了。可就当我准备踏上马路时,却被风一样川流不息的车辆吓得打响了退堂鼓。

十字路口都是十分重要的通道,一条是国道,一条是同向高速路口的道,车速都相当快。

我只好老实地走上天桥。站在桥上,我往下望,车辆来来往往,像长河。可上面还是有一些不和谐的黑点——有的同学正穿越马路。看着他们一个一个蹦上人行道,我的心一下紧绷,一下又放松,可他们似乎没有意识到危险。

有一个蹦蹦跳跳的小男孩,左闪右闪,躲过了一辆又一辆的车,正当他就要穿过马路时,一辆面包车从拐角处杀出来。面包车司机紧紧踩着刹车,并大声按着喇叭,车轮碾压马路的“嘶——”和喇叭声交织在一起,揪着我的心。小男孩一开始竟不知道,当看到死神般的面包车向自己逼近,吓得脸色苍白,赶紧用手护着头,蹲在地上。我的心也是紧紧绷着,心中像有一只兔子怦怦直跳,怎样深呼吸都压不住,手紧紧扯着红领巾。看到面包车离男孩越来越近,我闭上了双眼,不敢看。耳朵里只响着刹车声。“咚咚——咚咚——”直到刹车声停止,我才敢睁开眼。面包车停在男孩面前,里面的货物倾倒了一地,男孩吓到在地上,哭了起来,还好有惊无险。

通过目睹这件事,我明白了要遵守交通规则,生命只有一次。

回家路上教案篇十九

教学地位: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充分掌握了2-5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用2-5的乘法口诀计算,并且在本单元的《做家务》、《需要几个轮子》、《可爱的小青蛙》等课中,已初步接触了乘法口诀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

(3)体会口诀的优越性。

2.过程与方法。

(1)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提问题、解决问题。

(2)运用口诀解决数学问题,熟练掌握口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说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用2-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提高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有条理地说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学关键:

通过小组合作和采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达成目标。

教学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有关特点及学生的学习习惯、认知基础和接受能力;充分发挥学具和教具的作用;遵循教学的规律和原则;本节课特采用了讲解法、谈话法、实验法、激趣法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体现“精讲、善导、激趣、引思”的课堂教学“八字”要求;达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指导思想。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教学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与学生共同完成几个绕口令。

一张桌子,四条腿;两张桌子,八条腿;……。

师:其实这是应用了?生:4的口诀。

一双筷子,有两根;两双筷子,有四根;……。

师:这是应用了?生:2的口诀。

一只手,五根手指;两只手,十根手指;……。

师:这是应用了?生:5的口诀。

(二)自然过渡。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很多地方都能应用到这些乘法口诀。你看,动物学校开学了,学习一天后大家高高兴兴地回家,瞧!他们在回家路上多高兴!

师课件出示情境图,并板书:回家路上。

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一)问题一:你在回家路上看到了什么?

1.分组讨论。

2.小组代表汇报。

(二)问题二:根据你们观察到的内容提出与乘法有关的数学问题。

1.小组合作:1人提问,1人回答,1人记录。

2.小组汇报展示。

3.师板书整理。

船上共有多少只小动物?4*4=16(只)。

路上共有多少只小动物?3*3=9(只)。

草地上共有多少朵花?2*5=10(朵)。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3*5=15(只)。

河里有多少条鱼?3*4=12(条)。

三、练习巩固,实践应用。

1.师出示口算卡片(开小火车的形势)。

2.看图填空。(指名回答)。

引导学生说出“我为什么这样列式。”

3.游戏:抢凳子。

三轮,共六人参加,淘汰三人,剩下三人获胜,派发小礼品。

准备六道算式,五把椅子,椅子上贴好数字:12,12,24,24,18。

六道算式是:2*6=3*4=4*6=3*8=3*6=2*9=。

音乐起第一次撤掉数字24的椅子,第二次撤掉数字12的椅子,第三次,找到座位的三人获胜!

后师引导学生总结:同学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发现老师设计这个游戏的小秘密?生:有两道算式的得数是一样的。

师补充:在乘法口诀表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口诀不同,但结果也就是乘法算式中的积是一样的口诀。我们在后面还要继续学习。

四、谈谈收获,总结评价。

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本课的总结采用了引导回忆归纳的方法,这样总结,既突出教学重点,又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进一步培养归纳概括的能力。

回家路上教案篇二十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乘法意义,熟练掌握1-5的乘法口诀;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提取图中的信息,能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挂图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谈话:同学们动物学校开学了,学习一天后大家高高兴兴地回家,你们看,他们在回家路上多高兴!

板书课题。

二、问题探究。

谈话:根据图上景物提出问题。

板书:船上有几只小动物?

4×4=16(只)。

……。

三、体验感悟。

1.组织学生汇报,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你有好的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吗?

3.引导学生整理口诀。

4.组织学生多种形式背诵口诀。

四、实践应用。

“练一练”

完成练习1、2、3。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六、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第8页。

板书设计。

船上有几只小动物?4×4=16(只)。

河里有多少条鱼?3×4=12(只)。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5×3=15(只)。

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多花?2×6=12(朵)。

岸上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3×3=9(只)。

……。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乘法意义,熟练掌握1-5的乘法口诀;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提取图中的信息,能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挂图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谈话:同学们动物学校开学了,学习一天后大家高高兴兴地回家,你们看,他们在回家路上多高兴!

板书课题。

二、问题探究。

谈话:根据图上景物提出问题。

板书:船上有几只小动物?

4×4=16(只)。

……。

三、体验感悟。

1.组织学生汇报,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你有好的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吗?

3.引导学生整理口诀。

4.组织学生多种形式背诵口诀。

四、实践应用。

“练一练”

完成练习1、2、3。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六、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第8页。

板书设计。

船上有几只小动物?4×4=16(只)。

河里有多少条鱼?3×4=12(只)。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5×3=15(只)。

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多花?2×6=12(朵)。

岸上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3×3=9(只)。

……。

回家路上教案篇二十一

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中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2、3、4、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练习课,是对2、3、4、5的乘法口诀的巩固与疏理。学生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主动提出数学问题,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从而提高学生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在数学游戏的方式下会主动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了乘法口诀,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能力目标:提高根据题中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说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利用数学游戏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根据题意提出问题,并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行之有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取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活动体系。

教学学法: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相互促进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方法,真正做到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在具体的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中,来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教学过程: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总体回顾课,也是综合复习课,我从以下几方面设计此课。

1、通过学生背诵2、3、4、5的乘法口诀来了解学生对口诀的掌握程度。

2、出示一组口算题,要求学生说出结果的同时,说出对应的乘法口诀,以此来巩固乘法口诀的应用。

3、出示书中图画,并用讲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这样就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让学生观察图画,说说知道的信息(在这里采用自己说,同桌说,全班交流并补充的形式),这样,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且培养了学生勤于动脑,善于观察的能力。

4、根据信息提出乘法计算的问题,并解答这些问题。在这里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边提问题边计算,然后同桌合作一人问问题一人回答,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培养了有条理地表明自己看法的能力。

5、最后做几组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的乘法口诀。

总之,这节课的设计,我尝试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力图营造一种积极愉快而又富有智慧的教学环境,更好地将学生的情感与认知,感受与理解,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通过教学促进学生数学智能整体而和谐地发展。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48045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