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当具备可操作性、系统性和条理性。教案的编写可以结合教学经验和教学反思,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接下来是一些教案编写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供大家参考。
小学六年级语文甘罗十二为使臣教案篇一
课间操回来,我发现办公桌上赫然摆放着一张字条:老师:您好!按照教学进度,下周我们就要学习《甘罗十二为使臣》这一课了。同学们已经提前预习了这一课。并且非常喜爱这一课。我们商量着,既然教材已经为我们把台词都准备好了,那么请求老师答应我们,让我们自己来学习、来表演这篇课文。我们一定会用自己的精彩表现来理解和诠释这篇课文的内涵。相信我们的能力吧!毕竟我们是您培养出来的优秀的学生,相信我们就等于相信您自己!六年三班班委会班务会上,我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同意了学生们的请求,并以“大朋友”的身份向他们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因为在我的内心深处还存有一丝担心和顾虑:教师“下台”,学生“上台”,我的学生真的能唱好这台戏吗?接下来的.事情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彻底地打消了我所有的担心和顾虑。我可爱的学生们,他们简直就是天才啊!他们成立了一个“临时策划团”,所有团员献计献策,各展神通。他们不仅考虑到了前台的工作,还想到了幕后的细节。
他们把4个小组的同学分成了4个表演团队,每个团队再充分发挥自己团员的智慧和才能,确定自己庞大的演出阵容。或竞选、或推荐、或自荐,各个团队不仅有了自己的导演和演员,连化装师、服装师、道具师也一应俱全。有的人能者多劳,身兼数职,不善表演的同学也没闲着,帮着自己的团队出谋划策,还有的同学默默地为其他同学服务……真是十八般武艺,全部施展出来了。此时此刻的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人,是舞台上的主角。我看着他们的忙碌与配合,感受着他们的自信与合作,不禁想起这样一句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正式“公演”那天,教室里的气氛热烈极了,同学们各个神采飞扬。“临时老师”主持了课堂,4个演出团队以比赛的形式进行了精彩的表演。真可谓:表演淋漓尽致、演出精彩纷呈、赛事相当成功!当活动接近尾声,孩子们手捧着由同学自己评选出来的“最佳导演奖”、“最佳男女演员奖”、“最佳表现奖”、“最佳合作奖”、“最佳组织奖”等一个个大红证书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整个教室沸腾了起来,欢呼声和掌声经久不息。直到“临时教师”宣布下课的时候,热烈的掌声仍旧持续了许久、许久……反思:通过这次教学让我进一步认识到:我们在教育活动中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能充分地展示自我、张扬个性、放飞梦想。在教学中,教师“下台”,学生“上台”,是把学生真正地推到了“主角”的位置上。
小学六年级语文甘罗十二为使臣教案篇二
课间操回来,我发现办公桌上赫然摆放着一张字条:
老师:
您好!按照教学进度,下周我们就要学习《甘罗十二为使臣》这一课了。同学们已经提前预习了这一课。并且非常喜爱这一课。我们商量着,既然教材已经为我们把台词都准备好了,那么请求老师答应我们,让我们自己来学习、来表演这篇课文。我们一定会用自己的精彩表现来理解和诠释这篇课文的内涵。相信我们的能力吧!毕竟我们是您培养出来的优秀的学生,相信我们就等于相信您自己!
六年三班班委会。
接下来的事情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彻底地打消了我所有的担心和顾虑。我可爱的学生们,他们简直就是天才啊!他们成立了一个“临时策划团”,所有团员献计献策,各展神通。他们不仅考虑到了前台的工作,还想到了幕后的细节。他们把4个小组的同学分成了4个表演团队,每个团队再充分发挥自己团员的智慧和才能,确定自己庞大的演出阵容。或竞选、或推荐、或自荐,各个团队不仅有了自己的导演和演员,连化装师、服装师、道具师也一应俱全。有的人能者多劳,身兼数职,不善表演的同学也没闲着,帮着自己的团队出谋划策,还有的同学默默地为其他同学服务……真是十八般武艺,全部施展出来了。此时此刻的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人,是舞台上的主角。我看着他们的忙碌与配合,感受着他们的自信与合作,不禁想起这样一句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反思:
他们在活动中去丰富体验,使他们的眼前呈现出一片绚丽的世界。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并能完善他们的人格塑造。
每一个少年儿童都希望自己成为成功者,都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赞誉。作为教师应该珍惜少年儿童心灵深处的渴望,积极地为他们创造机会,并善于将“要你怎样”转变成“我要怎样”。只有让学生参与制定、参与组织、参与管理、参与行动,才能让他们产生责任心和使命感,才能提高他们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进而促使他们走向成功、走向成熟。教师“下台”,学生“上台”,会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既生动又主动的教育,这种教育,便是成功的教育。
小学六年级语文甘罗十二为使臣教案篇三
积累运用六(习作)。
写信对象:外地亲人、远方小伙伴。
写信内容:介绍自己最近学习、健康、毕业考试等情况;暑期打算;升入初中后的想法……。
写信标准:要写具体、真实;注意格式;写完后认真修改,用稿纸抄写工整。
写好信封寄出去,亦可发电子邮件。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生继续作文,对先完成的学生进行面批。
学习过程。
一、上节课我们要写的作文内容是什么?
二、学生继续作文。
三、教师巡视,对先完成的学生进行面批。
作业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甘罗十二为使臣教案篇四
热水沸腾。此时,亭外传呼:秦国使臣觐见。声起。甘罗从容而上。老仆甘福奉节随上。
甘罗说:“秦国使臣甘罗拜谒大王。”
赵王傲慢地说:“嗯。”
甘罗说:“大王,甘罗奉我国君之命,为贵我两国和睦交好而来。这是敝国国君的国。
书,恭请大王认可。”
甘罗由怀中掏出国书,递与李陶,李陶转呈赵王。
赵王愤然打落国书,说:“你问问他今年几岁了?”
李陶捡起国书,走近甘罗,说:“请问甘先生贵庚?”
甘罗说:“甘罗今年十二岁。”
赵王说:“天下哪有派十二岁的孩子办国交的?真是无礼之极。”
甘罗说:“大王,天下的事情,往往内外不一。纸扎的'人儿虽大,经不起手指一戳;铁打的秤砣虽小,却可以压住千斤。”
赵王说:“哼!小小年纪,未免把自己看得太重了吧?”
甘罗说:“大王,甘罗自幼听说,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甘罗一向用这句贵我两国家喻户晓的格言,鞭策自己。”
赵王一时语塞,说:“唔!”
李陶拱手施礼说:“甘先生这次来到敝国,志在哪里?”
甘罗说:“志在两国交好,四海统一,让天下百姓脱离战祸,安居乐业。”
赵王说:“甘罗,你到我面前来!”
甘罗一怔,昂然不动。
甘罗环顾四周,突然地说:“大王,你到我面前来!”
庞暖一下子扑向甘罗说:“你竟敢如此放肆!”
众武士吆喝;杀!
甘罗说:“甘罗虽小,任使臣则代表一国;国王虽大,岂可仗势压人?再说,我这样做,正是为大王着想啊!”
李陶说:“你是为大王着想。
甘罗说:“大王,甘罗请命前来邯郸,中原各国上下都在注视。大王如能亲自下位,接近甘罗,天下人一定会赞扬大王礼贤下士,尊重读书人,从而在各国之中赢得好名声。这不是为大王着想吗?”
赵王说:“我倒问你,国王尊贵,还是读书人尊贵?”
甘罗说:“读书人尊贵。”
赵王说:“此话有何根据?”
甘罗说:“当年姜太公在渭水河边,隐姓埋名,刻苦读书。周文王不但登门拜访,而且亲自为他拉车,请他进城,登台拜师。这才使姬昌小小百里之侯,顺应民心,会合诸侯,打败了强大的暴君纣王,一统天下。这难道不是历史事实吗?”
赵王说:“你妄读史书,不明周礼,身为使臣,在国君面前,狂妄自大,谈古论今,为犯上之罪。”
甘罗说:“据甘罗所知,列国之中,大王会见使臣,按周礼要下位三拜。唯有大王,高高在上,打落国书,迫使小臣不得已而再三陈述。甘罗如有失礼之处,实在是大王之罪。”
赵王说:“啊!小小年纪,好大的胆!。”
甘罗说:“家祖父有言,胆小鬼当不得使臣。”
赵王说:“难道你就不怕死?”
甘罗说:“甘罗以为,死并不难,难的是死得其所!”
赵王怒吼着说:“来人,把铜鼎掀开!”
众武士说:“是!”
亭后一阵骚动。武士们掀开鼎盖,热气腾腾。
赵王说:“甘先生,你看这是什么?”
甘罗说:“只不过是一锅烧开的沸水罢了。”
赵王说:“那就请你跳下去洗个澡吧!殿前武士!”
这时,四武士冲向甘罗。
甘罗威武地说:“不用,甘罗自己下锅。”
甘福扑向甘罗说:“公子,公子!你,你……”
甘罗倏地解开外衣,脱下官服,露出一身童装,说:“老人家,别哭。拿好衣帽,捧回秦国。”
甘福抱住甘罗说:“公子,可怜你才十二岁呀!”
甘罗说:“老人家,甘罗为了赵国不致灭亡,为了使他们的黎民百姓不受灾难,才力排众议,请命而来。既然他赵国君臣不识贤愚,不明利害,那就等着瞧吧!来,跟我一起向东一拜。”
甘福说:“公子,我们的国家在西面呢!”
甘罗说:“不,我是为赵国的黎民百姓对天一拜。苍天在上,请听甘罗祈祷,想不到出过廉颇、蔺相如的赵国,却出了一个不明大义、不顾大局、不管百姓死活的国君。甘罗死不足惜,只怕我死之后,秦国立刻发兵,燕国马上响应,两面夹攻,赵国的山河土地,宗庙人民,全部都要毁了!上天啊,救救他们吧!”
李陶焦急不安说:“大王,甘罗虽小,来自丞相幕府,熟知大势,言之有理。请大王收回成命吧!”
赵王说:“不要信他鬼话吓人,我已做好决战的准备!”
甘罗仰天大笑:“哈哈哈哈!”
赵王说:“你笑什么?”
甘罗说:“我笑大王自欺欺人。长平一战,赵国已损失了四十万人马。现在十五岁以上的男子都应征入伍了。田园荒芜,黎民困苦,后方空虚,国交混乱。这样的赵国,百姓是不愿为他打仗,也没有能力为他打仗的。倘若大王强行开战,他们会怨恨,会反抗,会逃亡,会背井离乡,投奔别国。堂堂赵国就将在你的手里灭亡了!大王,甘罗话已讲完,请看我下鼎!”
这时,赵王离位起立。
李陶高呼:“且慢!扑倒在赵王前面大王,甘罗所言,动人心肺,请收回成命吧!”
庞暖说:“甘罗方才透露,秦燕两国合围,情势有变呀!”
赵王说:“这……”
甘罗大声地说:“甘福,快来助我下鼎!”
甘福说:“公子……”
赵王冲下座位说:“慢!你说秦燕两国合伙用兵,有何为证?”
甘罗说:“燕王为取得秦国信任,不惜派太子为人质,大王不知道吗?”
赵王说:“知道。”
甘罗说:“秦国将派大将张唐去统帅燕国的兵将,大王不知道吗?”
赵王说:“知道。”
甘罗说:“秦燕交好,其目的就是为了攻打赵国,大王不知道吗?”
赵王狞笑:“哈哈哈哈,甘罗小子,你往鼎里跳吧!那张唐不经过赵国是去不了燕国的。”
甘罗说:“大王,战国七雄,虽说广阔无边,但高山可平,长城可造,张唐难道就不能开出另外一条到燕国的去路?”
赵王震惊地叫道:“什么,张唐已经到达燕国?”
庞暖大叫:“大王,我们上当了!为了对付秦国,末将已将全部人马都集中到西线去了。”
李陶说:“如今东西合围,如何抵挡?”
赵王说:“快把人马调一半回来!”
李陶说:“恐怕来不及了,大王,张唐到了燕国,赵国危在旦夕。”
赵王颓然坐下说:“唉!”
甘罗说:“请大王、大夫、大将军放心,张唐现今还在秦国。是甘罗向国君请命,在张唐动身之前,赶来邯郸,两国会商,消除旧仇。使张唐不去燕国,而秦赵和睦相处,这是甘罗的夙愿,也是贵我两国百姓日夜盼望的情势。”
赵王说:“这么说,张唐并没有到燕国去?”
甘罗说:“为此,敝国国君特奉书陛下。”
赵王急切地说:“国书,国书。”
甘罗取国书,拂去灰尘。赵王长揖,接国书。
赵王边看国书边下令:“快给甘先生看座。”
甘福捧衣冠走近甘罗,为甘罗穿戴。
赵王看毕国书说:“呵,太好了!甘先生,孤王原以为贵国派先生来,有心侮辱赵国。不料先生年少有为,才识过人,使我眼界大开。真所谓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佩服!佩服!”
甘罗说:“大王过奖了。甘罗年幼无知,言语冒犯,还望大王多多原谅。”
赵王说:“为了酬谢先生的好意,明日会商之时,我要备一份厚礼,奉献贵国。李大夫,传我旨意。大摆酒宴,为甘先生接风!”
小学六年级语文甘罗十二为使臣教案篇五
1.在略读和精读的过程中,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的内在精神。
2.明确为什么以“标签”为题。
3.品读课文中的细节描写。
在略读和精读的过程中,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的内在精神。
品读课文中的细节描写。
搜集科学家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交流课下搜集的科学家的故事。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齐读:你有什么疑问?(板书学生的问题。)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主人公写了哪些事情?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填空:课文记叙了德国化学家( )的两件事------其一:( ):其二:( )。这两件事告诉我们,在科学的道路上( )。
3.根据内容给课文分段,找出文章的过渡句。
1.默读课文,小组合作交流:(1)是什么使李比希与新元素失之交臂?
(2)为什么要将标签贴在床头?
(3)标签起到了什么作用?
(4)为什么以“标签”为课题?
2.交流
问题1:出示句子:他( )呼吸,( )地阅读,读完( )。
(1)填空,抓住所填的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
(2)想象:李比希此刻会想些什么?
问题3:李比希的“更认真、更严谨表现在哪里?
本文以别具匠心的标题、精心的选材、巧妙的细节描写让我们认识了严谨、持之以恒的科学家李比希,生活中做任何事都要具有这种精神。
失败:失“溴“ 浅尝辄止
成功:柏林蓝 吸取教训
更严谨、更认真、持之以恒
小学六年级语文甘罗十二为使臣教案篇六
1、培养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归纳主旨的能力。
2、通过课堂讲演,提升学生自信心
3、使学生大致了解历国人飞离地球的努力、所付出的代价以及取得的成果
4、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之对于航空航天知识有所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掌握相关的词汇。
1、对句子的理解:
“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规模、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国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成为了美好的现实。”
2、板书: 梦
3、同学们,大家有梦吗?说说看你们都有什么梦?
很好,千年前,古代的人们一直在做一个梦,这个梦是――
对,飞天。但是这个梦一直都没有实现,直到现代才由航天人员们圆了这个梦,那就是,神舟飞船的上天。
跟我一起念,千年梦,圆在今朝(齐读)(板书千年)
4、大家想想,“千年梦”是什么(飞天的梦想或者上天等等)?
5、那“圆在今朝”又是指什么呢?(神五上天等等)(个别回答,3-4个,答案不一定,与内容有关即可)
6、那谁来总结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古代的飞天梦想,神舟飞船的上天2-4个,答到即止)
回答得很好,让我们一起来朗读文章第一至三自然段,飞离地球预备,起
9、那么,古代的这些想法有什么特点呢?谁来说?(1-2个,存在于传说之中,并没有真正实现,或者想象)
“(但是这些都只是想象中的内容,只是存在于传说之中),直到明代才有个人真正地尝试了飞天,他的名字是――”
万户
很好,虽然万户的飞天尝试很遗憾地失败了,但是他的科学精神却遗留至今,大家阅读第4至9自然段。
首先看第四自然段,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预备,起――
10、大家说,这段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11、那承接上文的有哪些部分呢?
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
12、大家能举个例子说明是什么代价吗?
万户
13、嗯,那开启下文的部分,也就是后半句了,它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中华民族并没有因为失败而放弃飞天的梦想,而始终坚定执着,不断努力。
14、这体现了怎么样的航天精神?(想想看,即使失败了也没有放弃,而是始终坚定执着,不断努力。)
坚持不懈
15、对,那我们的航天人最终成功了没?
16、哪件事情证明他们成功了?
神舟五(六)号上天
嗯,这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圆了飞天的梦想(板书圆),但是这过程极为艰辛,大家看到第七自然段,一起来读,1992年9月21日,预备,起――(齐读)
17、文中哪句话说明了载人航天工程的困难?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规模、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如果回答其他的内容,则为措施或者付出的代价)
18、嗯,很好,请坐,那谁来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呢?
显示出的巨大勇气和决心,也充分说明了中国航天工作者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和辛勤劳动。
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任务,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
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
铺盖搬到工厂车间;
等等全段剩下几句
21、这体现了哪些航天精神?
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
(引导,他们这么拼命努力是出于对祖国的――热爱,那么体现的航天精神有,热爱――祖国,由三千多个单位合作,这个需要怎样的精神?团结合作,很多人还没看到梦想的实现就猝然长逝,一心奉献不求回报,这体现了――默默奉献的精神,)
大家知不知道,在酒泉航天城有一座烈士陵园,(ppt)这里面安葬了500多名烈士,他们为了祖国的航天梦坚守岗位,拼命工作,直到最后牺牲生命。他们,是我们这个国家,我们民族,最可爱的人们。他们没有歌手明星的光鲜亮丽,也没有政客呼风唤雨的权力,但是没有他们,就没有神五神六等等飞船的上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祖国的强大与富强,在酒泉,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墓碑,姓名,生前所属的单位。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
22、大家是不是对我们的航天人产生了崇高的敬意?好,现在就让我们把内心的情感,化成我们的热情,一起来读这段话。载人航天工程,预备,起(齐读,领读)
23 、终于是成功了,我们中华民族延续了千年的航天梦,在这个时刻,终于是圆满完成了。大家想不想看看火箭发射的画面呢?(播放视频)
24 、回过头来,我们神舟五号也就是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说明了什么呢?
中国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成为了美好的现实。
25、嗯,谁来理解一下这句话?
好,你认为该怎么读?好,就请你带领大家一起来读。
多了两个人
对,神五意味着我们拥有了载人航天的能力,神六则说明我们的飞船可以承载多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层次,在太空的环境下,多一个人都需要诸多的变化和调整。让我们一起来朗读最后两段,完成我们的千年梦(齐读,领读)。
回顾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中华民族的千年航天梦想,谁来总结一下这中间体现了哪些航天精神?
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
对,正是这些航天精神,支撑着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刻苦钻研,默默奋斗,直到最后圆梦。而载人航天之后,我们还将发射空间站,探索月球,火星,航天精神,将会一直延续下去。好的,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小学六年级语文甘罗十二为使臣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1、学习新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戏剧文学的形式和特点。
4、分析甘罗年少有为、胆识过人、忧国忧民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戏剧文学的形式和特点。
2、分析甘罗年少有为、胆识过人、忧国忧民的人物形象。
跟老师一起学:
1、介绍知识导入。
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以发明完整的舞台艺术形象为目的,是文学(主要指剧本)、造型艺术(布景、灯光、道具、服装、化妆)、音乐(主要指戏剧演出中的音响、插曲、配乐等,在戏曲和歌剧中又包括曲调、演唱)、舞蹈(话剧中演员的扮演艺术,舞剧、戏剧中的舞蹈成分)等各种艺术的综合体。
2、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这篇课文属于戏剧文学,是独幕剧。全剧以赵王对甘罗的态度变化为线索展开矛盾抵触,通过对白描写,通过场景渲染来刻画人物,塑造了甘罗年少有为,胆识过人的形象,赞扬了甘罗机智勇敢、忧国忧民的`优秀品质,表示了少年甘罗所具有的不顾个人安危,勇于承当国家安危的责任感。
3、采取自身喜欢的方式学词。
(1)给下列画横线的字注音。
邯郸正襟危坐觐见拜谒和睦恭请。
一戳秤砣家喻户晓放肆狂妄自大铜鼎。
倏地祈祷酬报。
4、强烈的戏剧抵触是戏剧文学的重要特征,“没有抵触,就没有戏剧”。戏剧是通过表示矛盾抵触来展开情节、塑造人物、揭示生活实质的。戏剧抵触一定要尖锐、激烈,只有这样才干牢牢抓住观众的心,让他们聚精会神地看完演出。本剧的抵触是什么?(甘罗年纪小)。
5、理清戏剧梗概。
剧情发展:
赵王甘罗。
正襟危坐,严肃高傲不骄不躁。
狂妄,污辱陈说看法。
威胁不怕死,据理力争。
震惊分析形势。
颓然坐下。
小学六年级语文甘罗十二为使臣教案篇八
1、用钢笔描红。
2、对照简化字,认读括号里的繁体字。
3、读一读,说说每组词语的意思是不是相同。
4、修改病句,并说明修改的理由。
5、熟记12条成语。
6、朗读并背诵两句古代名人的名言。
7、听教师介绍简易洒水壶的发明,抓住要点转述给同学们、学写毛笔宇。
三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指名朗读这句话。
(2)学生观察字的行款、间距。
(3)这些字你认为哪些书写时是应该注意的?
(4)教师重点指导。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及时了解书写情况)。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评点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清题目要求。
2、指导。
(1)教师谈话:日常生活中,我们在看港台影视片时,或在阅读一些书籍时,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繁体字,举例。
(2)学生说出带有繁体字的句子考教师。
(3)指名读每组前面的简化字。
(4)简化字与繁体字比较。(出示幻灯片)。
让学生比较以上两组简化字与繁体字,特别注意繁、简字形体变化较大的汉字,让学生去观察、思考,发现题中还有哪些简化字与繁体字形体变化较大的,怎么去认读出这些繁体字。
3、练习。
(1)(出示幻灯片)指名认读,能读出几个就读几个。(可以多让学生站起来认读,待大多数同学读熟繁体字后,再齐读繁体字组合的词语)。
(2)同桌把简化字那边掩盖好,互相检查认读繁体字的情况。
4、反馈。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1)出示幻灯片:演讲一讲演雪白——白雪。
(2)让学生读,比较前后词义一样不一样,有什么不同。教学中通过读,比较说明理由,让学生体会到组成词语的字相同,但因为字序不同,有的词义相同,有的词义不同。要注意,学生说每组词义,主要是领会,不要求机械记忆。
3、练习。
(2)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4、反馈。
哪位同学还能举出一组词义相同和一组词义不同的?
编选——选编人名——名人。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指名读第(1)句话。
(2)这道题毛病出在哪儿?怎么改?
(学生独立修改后,交流,说明修改的理由)。
3、练习。
(1)学生试着修改第(2)、(3)句。
(2)教师巡视。
(3)同桌交流再汇报。
4、反馈。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他喊他去他家玩,他答应了。
(2)这次期末考试我们班几乎根本没有不及格的同学。
(3)我们要端正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12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12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对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学生可查词典,或教师适当给予讲解。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桌练习背诵。
(3)指名读。
4、反馈。
(1)集体背。
(2)指名背。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教师说清题目的要求。(一是朗读,二是背诵)。
2、指导。
(1)查字典,把不会读的字注音,并写出它的意思,把不理解的字词解释出来。
(2)自由读这两句古代名人的名言。
(3)老师简介老子和孙子。
(4)指导学生通过读,弄明白两句名言的意思。
第一句名言的意思是:祸患啊,幸福正依附在它的身上;幸福啊,祸患正隐伏在它的内部。教育学生要正确看待幸福与祸患,知道辩证地看待问题,即祸患有可能转变为幸福,幸福也有可能转变成祸患。
第二句名言的意思是:知道他方(指敌人方面)又知道我方的长处和短处,不管打多少次仗都不会失败;不知道他方的情况而只知道我方的情况,就只有一半取胜的希望,而另一半则是失败;不知道他方又不知道自己一方,那每一次打仗就必然都失败。
3、练习。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
(3)练习背诵。
(4)指名背诵。
4、反馈。
(1)检查朗读。
(2)检查背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明白说话的要求:一是要抓住重点;二是做速记;三是转述时要把史律同学发明简易洒水壶的经过说清楚,说完整。
2、指导。
(1)什么是转述?转述有什么要求?结合例子,让学生明白,把别人的话说给另外的.人听懂就叫转述。转述时一要注意把别人说的话听清楚,二要注意转述的内容完整性,三要注意说话人的原意,不要随意改动,关键性的内容不能有所遗漏,四要注意人称的变换。
(2)教师介绍史律同学发明简易洒水壶。
听这一遍介绍,要求全班同学认真地听教师介绍,对老师读的这篇文章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只听不记。
(3)教师再次介绍史律同学发明简易洒水壶。
听这一遍介绍,要求全班同学在认真地听的同时记录要点。
可以提供连词“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让学生速记要点,记录的内容只要自己能看懂就可以了。
(4)讨论所记录的要点,组织同桌或四人一小组练习转述,教师提示人称的变换。
3、练习。
(1)小组选代表转述给全班同学听。
(2)师生共同评议。
师提示同学们听时从经过是否完整清楚,人称交代是否明白两个方面去评议。
要点提示:首先,他在雪碧瓶盖上戳了些小眼,结果水不能自动地洒出来,接着,他发现了医院挂水用的盐水瓶,受到了启发,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白了原因,最后终于发明了简易洒水壶。
(二)教学第八题(略)。
小学六年级语文甘罗十二为使臣教案篇九
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对领袖深切的赞叹之情。
二、学会在朗读中把握文章的精髓,从读中受到感悟。
三、利用朗读与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或称参与式)进行学习。
四、学习文章中的口语式的语言。
文章内容的理解及重点语句的感悟。
多种形式的朗读。
一、初步感知。
1.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2.小组讨论时,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发言,都要倾听同学的发言并有自己的思考。讨论时,还要把组内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及答案简要记录在小卡片上。
3.汇报讨论结果,并提出小组尚未解决的问题。也可将小卡片贴于教室四壁,组员对其予以介绍,其他组可要求对一些问题做出进一步的解释或帮助解答该组未解决的问题。
通过这一过程,筛选出共性的问题,便于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下一步教学。
二、深入阅读。
教师根据上述讨论的实际情况提出进一步的学习要求:
1.细读课文,想一想:
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你能讲讲有关毛泽东的一些故事吗?
哪些语句表达对领袖的赞美之情,从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出来?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写得好?读一读,说说为什么。
你能说说“视若珍宝”的话外之音吗?
从这篇课文中,你还了解到些什么?
2.分组讨论上述问题,每组发给大白纸和彩笔,要求同学将讨论结果写到纸上。
3.展示讨论成果,要求同学将讨论结果贴于教室墙壁上,组内推荐一名同学向大家讲述(或轮流讲)。教师要视具体情况进行必要讲解,引导朗读,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词句,学习某些生字,纠正学生理解中的某引起偏差等等。
三、朗读悟情。
上一步的讨论、学习,可能有点琐碎,以至于造成孩子们对课文整体印象的模糊,因此,通过朗读将零碎的印象整合起来,是很必要的。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同学认真体会,怎样读,才能把作者的感情表现出来?
2.朗读比赛。引入竞争机制,
让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启发,达到对课文深层次的理解。
四、读后反思。
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本文学习的得与失。这一步是必要的,它使孩子有机会对自己的学习活动有所反思,温故而知新,有利于进一步的学习。
五、课外引伸。
1.提供一些写骨肉之情的文章供大家阅读,,让他们自己去收集,并把其中的好段落抄写下来。
2.为父母做一件事,并把它写下来。
小学六年级语文甘罗十二为使臣教案篇十
2、学会介绍本地的一种特产,并能为家乡的特产写一份广告。
3、学会有目的地收集材料,并进行整理。
1、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通过了解本地的特产,增强家乡的自豪感。
一、谈话导入。
2、生:背诵诗歌二、学习《江南》和《江上渔者》。
1、指名读诗歌《江南》。
2、解释“汉乐府”的意思。
3、结合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
4、重点词“田田”
5、指导背诵。
6、指名读《江上渔者》。
7、结合插图,自读自悟诗句的意思。
8、重点词:“但”
9、指导背诵。
10、讨论:从两首诗歌中,你了解江南有什么特产?
三、成立“特产探宝组”
2、观察地图,说说我们的省份和直辖市。
3、老师小结: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国家,我国共有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我们的祖国可真大啊!同学们你的老家在哪啊?谁来指一指,给大家看看。
4、指出家乡所在的位置。
6、学生自由组合,成立“特产探宝组”,发动学生共同研究全国各地的农作物特产。
7、小组制定计划(研究对象,研究项目,研究方法,研究小结)。
一、“特产探宝组”汇报会。
1、请各小组的组长汇报资料。
2、交流研究方法。
3、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二、完成书上的'练习。
1、把这些水果和其最有名的产地连一起。
2、写一写下列物产的产地辣椒、枸杞、茶叶、香菇。
3、自己归纳一下不同地区的同样物产。
三、成立新的研究小组,研究我国的著名特产。
1、对照书上“刺绣、铁画、湖笔……”的著名特产制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对象。
2、成立新的研究小组。
3、制定研究对象,研究项目,研究方法,研究小结。
4、思考怎样把特产介绍清楚。
一、特产交流会。
1、小组汇报。
2、同学交流研究方法。
3、谈谈收获。
二、完成书上的练习。
三、讨论:怎样把一种特产介绍清楚。
1、指名发言。
一、“我的家乡美”厦门特产介绍会。
1、小组交流。
2、指名发言。
3、交流收获。
二、我们一起说一说。
1、请介绍同一种特产的学生互相补充,介绍特产。
2、其他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请小组的同学回答。
三、制作小册子。
一、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
1、齐读课文。
2、思考:我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杨梅?我是怎么具体介绍杨梅的特点的?
3、指名发言。
4、老师小结:介绍杨梅的生长特点,外形,味道。
二、你学会了怎样介绍特产。
1、仔细观察。
2、抓住特点。
3、具体介绍。
三、观察你最感兴趣的一种特产,收集相关资料,准备习作。
一、范文欣赏,积累优美词句。
二、指导写作。
三、学生习作训练。
小学六年级语文甘罗十二为使臣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标:教学一~三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教学第一部分。
(1)学生读题,问:这句俗话是什么意思?
(2)学生根据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知识来回答。
(3)这句话在日常生活中用得多不多?(使用广泛)。
(4)小结:像这样的句子叫俗语,它是为群众所喜爱并广泛使用的语句,有着具体的含义。
2.教学第二部分。
(1)生读五个俗语,听说过吗?看看各自讲了什么意思?
(2)指名说说意思。
(3)教师适当补充。作小结。
3.教学第三部分。
(1)本地也有俗语,请同学回忆生活中知道的当地俗语。(交流、讨论)。
(2)指名说一说,评议。
(3)拓展: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发现和搜集俗语。把语文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成时时学、处处学的好习惯。
二、教学第二题。
1.诵读词语,指导读准字音。
2.讨论每条词语的大概意思。
3.生练说这些词语的意思。(明白这些都是和中国传统戏剧有关的词语。)。
4.读讲词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分类积累词语。
5.学生练习背诵。
三、教学第三题。
1.读题,明确要求。
2.指明这段话选自《姥姥的剪纸》。
3.指导观察书写格式,指名说说书写时哪些字需要特别注意的?提醒学生注意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
4.练习描红,及时小结。注意行款布局。
教学目标: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教学重点:注意解释时的态度,说话要通顺连贯。
教学难点:表达是否流畅、准确。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指名读题。
2.帮助弄清本次口语训练的要求。
3.指导:
(1)读读题中所列的三种情况,思考应该怎样去解释。
(2)分组分问题练说。
(4)推荐代表表演。师生评议。
4.反馈。
(1)指名说说被人误会时是怎样解释的?
(2)说说本次口语交际训练后有什么收获?
(3)评议小结:说话的与其和态度要得体,说话要通顺连贯,声音要响亮,速度要适中。
教后小记:
小学六年级语文甘罗十二为使臣教案篇十二
1.自学本课生字,摘录重点词语并解释。
2.南沙海军在驻守中遭受了哪些困难?
二、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三、比读书,比认字(第一次先学后教)学生默读课文,划出喜欢的字词。
(展示前置性作业1)。
1.正确读出以下字的读音并组词:
礁、痒、蘸、攒、癣、腻、肆、苋、袒。
2.会写以下词语并理解词义:
名副其实、千方百计、肆虐、恩赐、袒护、积攒、千方百计、烟波浩渺、油腻。
四、默读课文,划分层次。(第二次先学后教)。
五、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1.解放军驻守南沙的原因是啥?
2.南沙海军在驻守中遭受了哪些困难?
1.缺淡水: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汇报。
(1)每日只有5公斤淡水。
(2)洗衣难,战士干活不穿军装,怕洗衣费水。
(3)洗澡难。
战士们用雨水洗澡。出示句子,练习朗读,体现战士们盼望洗雨水澡的焦渴心情。南沙桑拿,主要体会南沙桑拿给战士们带来的饿困难,重点体会“烤箱”这一词语。何正会的遗体。重点体会“长癣、发炎、惟一”等词语。
(4)自己蓄水。
小结:
2.缺蔬菜。
出示句子,练习朗读。
“半天、切得不能再薄、舍不得”应重读。
3.生活单调。
训练、放哨、巡逻、侦察,数星、望月、听涛、思乡,体会到什么?
六、再读课文,体会感情。
七、总结。
文章通过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再现了英雄的本色,为了祖国人民的饿幸福。为了捍卫国家海洋权益。战士们用自己的口号诠释了英雄的真谛,那就是“吃苦不是标准,主动作为、艰苦奋斗、创造一流成绩才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战士们的精神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这种不知疲倦、永不停息的追求精神铸造了南沙的军魂,他们不愧是祖国的饿英雄、不愧是南沙卫士。
八、课堂练习。
配套练习1、2、3。
九、布置作业。
优美词语两遍。
板书设计:
南沙卫士。
(坚忍不拔、舍己为人)。
小学六年级语文甘罗十二为使臣教案篇十三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3、感受鲁智深机智勇敢,富有智慧的侠士形象。
4、学习作者简练传神的人物语言描写。
重难点:
感受鲁智深机智勇敢,富有智慧的侠士形象。学习作者简练传神的人物语言描写。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
1、歌曲导入,引出人物。
2、齐读课题,抓住题眼,理解“侠”的涵义。
3、针对课题质疑。
4、介绍鲁智深出身及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检查生字词。
3、说说鲁智深为什么行侠?怎样行侠?行侠的结果如何?相机渗透“长文读短” 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1、自主学习。
先默读课文3――7自然段,想一想,从鲁智深的哪些语言能感受到他的“侠义”形象?接着把相关的语句划出来,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写下批注后与小组交流。
(出示自学提示)
2、反馈交流
(1)细品三“问”
抓住“故意说”,他心理本来想说…… 他却故意说……
抓住“打搅”,刘太公会认为是打搅吗?为什么还要这样说?
分角色朗读。
(2)细品“想一想”
他在想什么?创设情境,品味语言中刻画的人物个性。多种形式朗读,再现人物形象。
3、对比语言
(1)他对善良的刘太公一问再问,而对打家劫舍的山大王却只说了一句话。浏览课文8――11自然段,找出鲁智深的语言描写。
(2)品味“大喝一声”中人物的个性。
(3)在对比读中深刻感受人物形象。
(4)补充拓展鲁智深语言描写。
四、总结全文、学习写法。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简介《水浒传》,激发阅读兴趣。
2、升华感情。
板书设计:
鲁智深行侠桃花庄
粗中有细
听 语言 智勇双全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475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