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精选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21:27:12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精选20篇)
时间:2023-11-26 21:27:12     小编:JQ文豪

教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它包括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要素。教案的编写需要灵活运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益和资源利用率。教案的编写不仅是一种教学准备工作,也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体现。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篇一

1。学会本课20个生字。会认6个,会写14个。并正确书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藏”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李四光善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追求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李四光的有关资料。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预习题纲。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通读顺。勾画疑难词句,或感受深刻的句子。

2。初步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

3。搜集资料,了解李四光的光辉成就。

第一课时。

一、简介李四光,导入课题。

1。几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大朋友——出示李四光的头像,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李四光的生平,及他的光辉成就。

2。他为什么能取得这样伟大的成就呢?让我们去读读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从故事中找找答案吧。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导朗读)。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分节指名读课文。师生评价预习效果。

2。课件出示生字新词。先自读,再指名读,最后互读检查。交流识字方法。

3。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a。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正确解疑的同学给予表扬。

b。主要解决以下疑难:

陨石,地质学家,突兀,第四纪,冰川,第四纪冰川,秦岭等。

4。完整地齐读课文。

三、合作学习,再读课文。

1。你对小李四光有什么印象?

教师适时板书学生对李四光的印象。如:爱思考,爱提问,好学好问等等。

2。能用书上的话充分证明你的观点吗?再读课文,画出能证明自己观点的语句。

3。小组合作,互相说说自己的观点和证明观点的句子。

有记录员作好记录,准备下节课全班交流。

四、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藏、卧、旅、考”。

五作业。

1。写写生字。2读读李四光的'有关文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听写生字。

2。交流课下所读的文章,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3。齐读课文。

二全班交流,深入研读。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研读有关的句子。学习方法可如下:

师:这块大石头有什么奇怪的地方让他产生兴趣呢?

用“因为……所以……”说说原因。引导学生感知巨石的形象和李四光的好奇之心。

2。生:李四光好学好问。如“李四光跑去问老师……”

指导:想象情境,进行对话练习。

李四光怎么问老师的?同桌合作演一演。

如:“这么大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

老师的回答令李四光满意吗?

你也试着把李四光的想法表述出来:这么重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应该会把草地(),可它并没有卧进土里,所以一定()。

让学生感受到李四光好问,会思考的品质。

3。李四光又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

师生合作演一演父子俩的对话。

李四光在请教多人失败后,你觉得他会怎么想?换成是你,你会怎么做?

4。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很多年,直到……才……。

用“直到……才……”说话,感受李四光执着、认真的态度。

5。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

再次感受李四光执着探索的可贵品质。

三总结升华。

学生畅所欲言。

2。你想对李四光爷爷说什么话?

四课外积累。

找一找课外资料,搜集名人小时候敢于质疑,勤学好问的故事,为口语交际做好准备。如:茅以升《走马灯为什么会转》等等。

李四光?爱问爱思考执着探索。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篇二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4.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学习,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品味语言的方法和脚围绕主题把内容写具体的写法。

】两课时

理解重点词句.梳理李四光探究巨石由来的经过,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在对话中把握人物的内心活动.

一、导入课文

课题是《奇怪的大石头》,这里的中心词是“石头”,称这块石头“大”,究竟有多大?大石头就大石头呗,可又说它“奇怪”,奇怪在哪儿呢?又是谁会对一块大石头感到奇奇怪呢?是“一时”奇怪还是“长久”奇怪呢?最后这“奇怪的大石头”变成了“不奇怪的大量石头”了四,就带着这些问题好好地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感知基本内容。

2.让学生按以上引入的提示概说课文内容。

三、学习生字新词

让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写出自己第一次接触的感到陌生的生字新词,这样,每人写自生字新词是不尽相同的,但对课文后列出的要求掌握的生字要重点指导。

部分字词学习提示:

著名——著,形声字,从一,者声。原指结草为标识,故从一。在野外所结的草标是明显易识,容易看到的,由此引申出明显、显露等义,如词语: “显著”、 “昭著”。又作著作“,这是通过文字把有关的思想表露出来,这文字亦像草标的作用。“著名”即是名显著,人人皆晓的意思。知道“著”字用草字头表义的字理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著名”一词的形义。

宝藏( zang),宝藏一般在杂草丛生处。“藏”字笔画繁杂难写,可用顺口溜灵活记为:一臣被迫杀,兵戈身后扎;躲进草丛里,钻入床底下。

旅行——旅,会意字,左旁“方”与右上的“横人”原为一个整体,原是旗游形,故与旗帜有关的字多以此为偏旁,如:“旗、旌、旋、旄”等字,俗称“方人旁”。常用词如“旅游、旅客”等。

考察——“考察”与“考查”易混淆。“考查”一般是先有“结论”,然后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看其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考察,,.往往是未形成 “结论”,通过对事实现的实地观察调查而后再得出结论,在得出结论前的观察和调查必须是十分细致和缜密的。

四、反复朗读,读通读顺

可采用自由读、分角色读、老师参与读、学生齐读等多种方式,把课文读通读顺。

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和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一、复习导入

本课时将按“带着问题,精读课文,品味词句,理解感悟”的要则构建课堂教学流程。以下主要按照行文结构提示学习研讨和训练的要点。

二、研读课文

一怪一大石头为什么“孤零零”

《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儿?谁感到奇怪?为什么会感到奇怪?

1.下面的哪些词语反映出“奇怪的大石头”的“大”?同桌讨论,并给表现石头大“的词语加上点。

一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他就悄悄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

2.比较加点词的异同,看看哪个词更能体现出这块石头的“大”。

(1)他就悄悄围着大石头躲闪。

(2)他就悄悄围着大石头躲藏。

下面的哪些词语反映出“奇怪的大石头”的“奇怪”?小组讨论,并给表现“奇怪”的主要词语加上点。

“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李四光面对“一怪”提出什么疑问?怎样读才能读出心里思索的语气语戚

二怪一大人为啥也讲不清

(1)李四光跑去间老师,老师想了想,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2)“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2.下面的句子表达的意思一样,用的标点符号却不一样:分别读一读,想一相表现出老师对李四光的询问不甚了解、解释不清是使用“!”好还是使用“。”好。

(l)“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2)“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引导学生进行生本对话,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如果学生认为使用句号较好也是允,因为这也比较符合当事人没有把握、解释不清的心态和语气。)

3.李四光面对“二怪”提出什么疑问?

句中的“很深很深”削减为“很深”,“卧”改换成“陷”好吗?为什么?

“很深很深”形容词叠用说明冲击力非常大,不规则的石头多为面积大的部位接触地面,好像人站立只是脚接触地面,而躺卧时则是整个身子接触地面一样。引导学生品味语运用的准确性,,并由此体会李四光说话所具有的极强的逻辑性。

4.面对李四光的反问,老师说:“这我可说不上来了。”读这句话时怎样读才能读出老师因回答不出时的窘促和难以解说的情态?(也可创造性地加些语词)

“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这……我,我可说不上来了。”

“这……这……哎呀,我可说不上来了。”

三、英国留学

1.依据上下文着重理解“突兀”、“旅行”两个词语。

2.哪些词语特別说明了李四光的不停思考和执著探索的精神?

想了许多年、直到、才……

四、回乡考察

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有什么不同?用哪个词比较准确?

(1)后来,李四光回到了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

(2)后来,李四光回到了家乡,专门考李了这块大石头。

2.“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五、填写有关词句,感悟人物品质

1,写出课文中李四光产生疑问的三个间句。

(l)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2)“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2.找出课文中表现李四光在行为上善于思考、执著求索的词语。

李四光跑去问老师 李四光又跑去间爸爸

想了许多年……直到……才 专门考察……终于 进一步考察……

3.找出课文中李四光最终获取研究成果的句子。

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奇怪的大石头———————不奇怪的大石头

想了许多年 终于弄明白

专门考察 震惊全世界

进一步考察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篇三

在新课标指导下,我本着“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真实基础为教学起点,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标,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语文实践环境,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语言,凸现语文本体,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弘扬人文,积淀精神;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

下面,我就“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先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二、教材解读。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玩耍时,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在老师和父亲都未能解答的情况下,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了巨石的由来。

本文脉络清晰,围绕奇怪的巨石,作者将捉迷藏、向老师和父亲请教、在英国求学、考察巨石、取得研究成果等不同时空发生的事件整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遵循删繁就简抓本位的原则,依据教材和低年级语文教学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奇怪、严严实实”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教师指导下读懂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并学习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据新课标要求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读懂课文,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本文是通过对话来展示人物内心活动的,抓住对话来体会李四光的思考是层层深入的,李四光的问题是很有逻辑性的,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法。

1、教法: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十分重要,据新课标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本课我遵循“以学定教、以人为本、以读带讲”的基本思路,我主要采用“合作探究”和“读中感悟”式的教学方式,采用情感朗读理解法和直观教学的方法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中。

2、说法: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中注重向学生渗透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学法指导,整体把握、品词析句、朗读感悟等方法,悟出效,激活思,调动学生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

本着“教重启发,学重思维感知”的教学原则,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优化教学过程。下面我以第一课时为例来谈教学环节的设计:

(一)直接揭题,质疑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丰厚初读,能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在初读环节上,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接触文本,在与文本充分接触中自主识字,走进文本,做到“不读熟,不开讲”。“陨”等字音难点注意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整体认读。新课标中第二学段目标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这是存在一定难度的,也是需要我们在平时扎扎实实训练的。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可能会比较繁琐和片面,此时我将逐步引导学生概括:主要人物是谁、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这样,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三)研读问题。

这是第一课时中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在解决“大石头怪在哪里”的'问题时,先让学生默读第二段找出有关词句,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孤零零”说明它是独立的;“严严实实”看出它很大。这块巨石确实怪,难怪李四光对它产生了很多的疑问。为了弄明白他特意去问了老师和父亲,让学生小组明确分工,合作读对话,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只有当教师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学生才能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才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引导学生读好老师与李四光的对话,感受李四光思考问题的过程。一般我们都会认为老师的话应该比较权威,可李四光按照老师的推测进一步思考:这么大的石头从天而降,应该砸一个大坑,可为什么没有呢?从中我们感受到了李四光的勤于思考、善于提问。此外,他没有因为老师和父亲未能解决自己的疑问而放弃求索,通过抓住“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发现”几个关键词语进行朗读体会,对于李四光孜孜不倦、执着探索有了更形象、更深入的理解。整个环节融阅读、理解、感受、体验、表达等于一体,是学生的语文实践与情思激发共融互促的过程。学生对课文有了全面的理解,在情感上受到了熏陶和感染,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强化。

(四)总结升华。

李四光从一块巨石质疑,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的成果震惊了全世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你想对李四光爷爷说些什么?通过前面的铺垫,李四光的形象也渐渐饱满,此时的说话训练已是水到渠成。本文的教学目标也得以全面实现。

五、板书设计。

李四光。

巨石勤于思考。

孤零零。

严严实实执着求索。

著名的地质学家。

这样的板书设计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有效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始终是我追求的目标,这节课也是我追求过程的一个中间站,正如一位专家所言:语文教学没有句号,只有逗号。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篇四

生自学课文。

师:刚才大家自学得很认真,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词语。

生齐读词语:大坑,考察,秦岭,流域,遗迹,震惊。

师:请你和同桌同去读读这些词语可以轮流读,也可以一起读。

同桌轮流读词语。

师:我们请大位同学轮流读这些词语,其他同学仔细听他们是否读得正确。

三位同学轮流读词语。

师:请来评价一下他们读得怎么样。

师:让我们一起把这些词语再读一读。

生再读词语。

秦岭——是我国的一条山脉,它在陕西省,在长江流域的北面。

流域——是一条河流过的地方,课文中的长江流域就是长江和它的支流流过的地方。

遗迹——是古代事物留下的痕迹,

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纠正读音,秦岭的岭读第三声找到带有秦岭的句子一起读。

师:谁来评价一下他们读得怎么样?

生评价。

生自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李四光和这块大石头之间到底发生了怎么样的故事呢?

师:李四光是怎么弄明白大石头的来历的呢?

生2:李四光是经过多年的研究才弄明白的。

师:是啊,谁能把这句话连起来说一说呢?

请大家看大屏幕,

这儿有许多要写的字组成的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词语。

生1:卧这个字左边比较难写,

师:是啊,卧这个字左边笔顺特别难,让老师带着大家写一写,请大家看黑板,

师范写卧写,

师:请大家看清楚左边部分的笔顺,

师:让我们一起来书空一下。

师:还有谁来说一说吧,

生1:藏这个字的中间就藏着卧的左半部分,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让教师再把这个藏写再写一写。

师范写藏字。

同学们写生字。

师:好,刚才大家写字非常认真,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这节课我们就让到这儿。

第二课时。

捉迷藏,秦岭,遗迹,震惊。

师:老师把词语连起来读一读,请你认真读一读。

师连起来读语词,

师:请同桌两个交换过来批改词语。

同桌交换批发词语,

师:好,全对的同学请举手,

生默读课文。

师:请大家看看如果要进一步研究课文,我们可以抓住哪些问题来研究呢?

生1:我觉得我可以来研究一下这块大石头到底奇怪在哪里?

生2:我们还可以重点研究一下李四光发现这块大石头之后是怎么做的?

生自读课文。

师:谁来说一说这块大石头奇怪在哪儿呢?

生1:这块大石头真奇怪,它很大,是一块巨石,却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生2:没有人知道它是哪儿来的,它的周围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

师:李四光发现这了块奇怪的大石头之后它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1:李四光对这块奇怪的大石头提出了许多问题。

生自找问题。

师:谁来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呢?

生1:这么大的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生2: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

生齐读问题。

师:读得很好,读出的问的语气,从这三个问题,你体会到了些什么呢?

生齐读问题。

生1:通过刚才的读,我发现李四光真会提问题。

师:你是怎么看出他真会提问题的。

生1:李四光和别的小伙伴一起玩,但只有他对大石头提出了那么多的问题他真会观察。

师:让我们再把这个词语读一读,体会体会李四光是怎么提问题的。

生齐读词语。

师:当李四光产生了那么多的问题以后,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2:小时候,他问老师,问爸爸,等李四光长大了,他不断学习,寻找答案。

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师:现在谁能来说说这块奇怪的大石头这怎么来的呢?

生1: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儿来的。

生自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呢?

生1:我们产生疑问后,要不断地去寻找答案。

生2:我们应该学会在生活中观察。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篇五

1. 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

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

板画激趣,谈话导入

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检查预习,质疑解难。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

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那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3.各自抄写。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复习生字新词

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感知巨石形象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如果使用电脑多媒体课件的话,继续演示李四光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导学生根据内容描述。

感受好问精神

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解开巨石之谜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

读后讨论。

a.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

b.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交流读后感想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小结鼓励: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愿我们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7、奇怪的大石头

产生疑问

李四光 多方求教

学习地质

专门考察

冰川遗迹 ——震惊世界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篇六

我有一个不小的缺点——做事不认真,作业常常因粗心而做错。比如写日记的时候经常漏字,爸爸妈妈总是批评我,但我老是改不掉。

自从学了《奇怪的大石头》这篇课文,我有许多感触。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李四光小时侯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时,发现一块奇怪的大石头孤零零的立在草地上,李四光觉得很好奇,就提出了两个问题,他向老师和爸爸请教,可是都没有答案,李四光想了许多年,才明白了道理。后来,李四光成为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读了这篇课文,我要向李四光学习,要向他一样爱动脑筋,碰到困难,虚心向老师、同学请教,在学习这开动脑筋,认真仔细做好作业,打好基础,长大做一个有用的人。

指导教师:吴老师。

你见过这么大的石头吗?这块奇怪的大石头使少年李四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原来成为地质学家的李四光从小就爱动脑筋。这是我学了课文《奇怪的大石头》后最深的感受。

这篇课文讲述了李四光爷爷小的时候和小伙伴们一起捉迷藏,他发现了一块奇怪的大石头。他想知道这块石头的来历。于是,他去问了老师和爸爸,可是都没有完整的答案。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他终于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而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这个故事对我启发很大,我想,李四光童年的故事,使我们懂得遇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我现在已经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我也应该像李四光爷爷那样从小爱提问,多读课外书,掌握更多的科学本领。我也要成为像李四光那样的人。

群星学校小三a班王晓慧指导老师杨静。

2、吴如雪发表于2006-9-220:07:00。

今天,我们学了奇怪的大石头这篇作文,里面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故事:李四光小时候喜欢与小伙伴玩捉迷藏,他常常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时间一长,他就对这块大石头产生了兴趣,产生了疑问……李四光长大以后成了著名的地质学家。

李四光还对我国的石油事业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在我国急需石油的时候,许多外国专家断定我国没有石油,可李四光说我国一定有石油,据他的研究成果,我国先后找到了许多油田,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我们应该学习李四光执着的精神,不懂得问题,要先问问父母、老师,如果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在动动脑筋想一想,想不出也不要硬想,现在科技非常发达,可以上网、或者在书籍中查查资料。

这篇作文让我受益不少,我一定会学习李四光这种精神的。

301周文。

谁能想到呢?一块大石头而以。

今天我读了《奇怪的大二石头》这篇课文,感觉李四光爷爷太伟大了,仅仅是一块大石头,他就能追问不休,问了老师,问了父亲,一直到长大了都还在问。这石头简直就像我们的《十万个为什么》,引导李四光不断成长,最后居然发现了震惊全世界的“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冰川活动的遗迹”这一研究成果。

这一成果的源头是什么呢?一块大石头而以。

我们天天都可以看到石头,没什么感到奇怪的呀!为什么李四光爷爷小时候就能不停的问个不停呢?也许是因为它是平地上的唯一一块吧。

一块大石头,一个苹果,就可以有重大发现,这就是他们不停的问这什么的缘故吧。

302高尚平。

做事不认真,作业常常因粗心而做错——这是我身上典型的缺点。比如作业常记错,标点常漏掉,为此我挨了不少批评,可就是改不掉。

《奇怪的大石头》主要写了李四光小时侯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时,发现一块奇怪的大石头孤零零的立在草地上,李四光觉得很好奇,就提出了两个问题,他向老师和爸爸请教,可是都没有答案,李四光想了许多年,才明白了道理。后来,李四光成为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302 何启南。

小时候李四光喜欢与小伙伴玩捉迷藏,他常常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时间一长,他就对这块大石头产生了兴趣,产生了疑问,并不停探索,后来有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大发现。

李四光长大以后成了著名的地质学家,对我国的石油事业做出过巨大的贡献。这应该和他在这一课中反应出的不耻下问(嘿嘿,我刚学会的一个成语)和执着精神分不开吧。

我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不懂就问,问同学、问老师、问父母,一直问到清楚为止,我相信我也会有重大发现的。

对了,我又有问题了,我用的不耻下问对不对呀!是什么意思我又忘记了。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篇七

师:老师把词语连起来读一读,请你认真读一读。

师连起来读语词,

师:请同桌两个交换过来批改词语。

同桌交换批发词语,

师:好,全对的同学请举手,

师:看来大家词语掌握得很好,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师:说得非常清楚,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读这了篇课文,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默读课文。

师:请大家看看如果要进一步研究课文,我们可以抓住哪些问题来研究呢?

生1:我觉得我可以来研究一下这块大石头到底奇怪在哪里?

生2:我们还可以重点研究一下李四光发现这块大石头之后是怎么做的?

生自读课文。

师:谁来说一说这块大石头奇怪在哪儿呢?

生1:这块大石头真奇怪,它很大,是一块巨石,却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生2:没有人知道它是哪儿来的,它的周围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

师:李四光发现这了块奇怪的大石头之后它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自找问题。

师:谁来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呢?

生1:这么大的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生2: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

生齐读问题。

师:读得很好,读出的问的语气,从这三个问题,你体会到了些什么呢?

生齐读问题。

生1:通过刚才的读,我发现李四光真会提问题。

师:你是怎么看出他真会提问题的。

生1:李四光和别的小伙伴一起玩,但只有他对大石头提出了那么多的问题他真会观察。

师:让我们再把这个词语读一读,体会体会李四光是怎么提问题的。

生齐读词语。

师:当李四光产生了那么多的问题以后,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2:小时候,他问老师,问爸爸,等李四光长大了,他不断学习,寻找答案。

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生1: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儿来的。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把课文自己连起来再读读,想想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和启示吗?

生自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呢?

生1:我们产生疑问后,要不断地去寻找答案。

生2:我们应该学会在生活中观察。

生3:我很佩服李四光的不断研究的精神,我们要向他学习。

师:看来今天的学习,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下课。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篇八

在新课标指导下,我本着“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真实基础为教学起点,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标,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语文实践环境,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语言,凸现语文本体,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弘扬人文,积淀精神;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

下面,我就“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先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玩耍时,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在老师和父亲都未能解答的情况下,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了巨石的由来。

本文脉络清晰,围绕奇怪的巨石,作者将捉迷藏、向老师和父亲请教、在英国求学、考察巨石、取得研究成果等不同时空发生的事件整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遵循删繁就简抓本位的原则,依据教材和低年级语文教学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奇怪、严严实实”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教师指导下读懂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并学习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据新课标要求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读懂课文,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本文是通过对话来展示人物内心活动的,抓住对话来体会李四光的思考是层层深入的,李四光的问题是很有逻辑性的,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1、教法: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十分重要,据新课标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本课我遵循“以学定教、以人为本、以读带讲”的基本思路,我主要采用“合作探究”和“读中感悟”式的教学方式,采用情感朗读理解法和直观教学的方法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中。

2、学法: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中注重向学生渗透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学法指导,整体把握、品词析句、朗读感悟等方法,悟出效,激活思,调动学生积极性。

本着“教重启发,学重思维感知”的教学原则,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优化教学过程。下面我以第一课时为例来谈教学环节的设计:

(一)直接揭题,质疑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丰厚初读,能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在初读环节上,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接触文本,在与文本充分接触中自主识字,走进文本,做到“不读熟,不开讲”。“陨”等字音难点注意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整体认读。新课标中第二学段目标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这是存在一定难度的,也是需要我们在平时扎扎实实训练的。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可能会比较繁琐和片面,此时我将逐步引导学生概括:主要人物是谁、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这样,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三)研读问题

这是第一课时中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在解决“大石头怪在哪里”的问题时,先让学生默读第二段找出有关词句,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孤零零”说明它是独立的;“严严实实”看出它很大。这块巨石确实怪,难怪李四光对它产生了很多的疑问。为了弄明白他特意去问了老师和父亲,让学生小组明确分工,合作读对话,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只有当教师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学生才能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才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引导学生读好老师与李四光的对话,感受李四光思考问题的过程。一般我们都会认为老师的话应该比较权威,可李四光按照老师的推测进一步思考:这么大的石头从天而降,应该砸一个大坑,可为什么没有呢?从中我们感受到了李四光的勤于思考、善于提问。此外,他没有因为老师和父亲未能解决自己的疑问而放弃求索,通过抓住“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发现”几个关键词语进行朗读体会,对于李四光孜孜不倦、执着探索有了更形象、更深入的理解。整个环节融阅读、理解、感受、体验、表达等于一体,是学生的语文实践与情思激发共融互促的过程。学生对课文有了全面的理解,在情感上受到了熏陶和感染,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强化。

(四)总结升华

李四光从一块巨石质疑,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的成果震惊了全世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你想对李四光爷爷说些什么?通过前面的铺垫,李四光的形象也渐渐饱满,此时的说话训练已是水到渠成。本文的教学目标也得以全面实现。

板书:7、奇怪的大石头

李四光

巨石勤于思考

孤零零

严严实实执着求索

著名的地质学家

这样的板书设计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篇九

谁能想到呢?一块大石头而以。

今天我读了《奇怪的大石头》这篇课文,感觉李四光爷爷太伟大了,仅仅是一块大石头,他就能追问不休,问了老师,问了父亲,一直到长大了都还在问。这石头简直就像我们的《十万个为什么》,引导李四光不断成长,最后居然发现了震惊全世界的“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冰川活动的遗迹”这一研究成果。

这一成果的源头是什么呢?一块大石头而以。

我们天天都可以看到石头,没什么感到奇怪的呀!为什么李四光爷爷小时候就能不停的问个不停呢?也许是因为它是平地上的唯一一块吧。

一块大石头,一个苹果,就可以有重大发现,这就是他们不停的问这什么的.缘故吧。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篇十

爸爸告诉我,李四光爷爷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爷爷为我国的石油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从语文课本里,我学到这篇奇怪的大石头,课文里给我们讲了,李四光爷爷小的时候玩捉迷藏时,发现了一块巨大的石头,并对这块大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么重的石头如果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话,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坑?可它为什么没有卧进土里呢?李四光跑去问老师和爸爸,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李四光想了很多年。直到长大以后他到英国留学学习了地质学。回国后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遇到事情多问些为什么,做一个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孩子。也让我更加敬佩李四光爷爷。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篇十一

今天,我们学了奇怪的大石头这篇作文,里面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故事:李四光小时候喜欢与小伙伴玩捉迷藏,他常常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时间一长,他就对这块大石头产生了兴趣,产生了疑问……李四光长大以后成了著名的地质学家。

李四光还对我国的石油事业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在我国急需石油的`时候,许多外国专家断定我国没有石油,可李四光说我国一定有石油,据他的研究成果,我国先后找到了许多油田,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我们应该学习李四光执着的精神,不懂得问题,要先问问父母、老师,如果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在动动脑筋想一想,想不出也不要硬想,现在科技非常发达,可以上网、或者在书籍中查查资料。

这篇作文让我受益不少,我一定会学习李四光这种精神的。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篇十二

一、教材分析:

1、关于教材:《奇怪的大石头》是鲁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组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从小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疑问,通过自己多年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感人故事,表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2、编写意图: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不仅使学生懂得遇事要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追求才会取得成功,还要让学生体会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把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追求写具体的。

二、学情分析。

课文中难理解的词语比较多,像“突兀、秦岭、陨石、第四纪冰川”,第四纪冰川活动的地质知识和李四光学生也很陌生,可以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资料。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组训练重点和学生实际,确立了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认识8个字,会写“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感受李四光勤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品质。

教学难点:领会李四光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知道作者是如何抓住这两点把内容写具体的。

五、教学准备。

三年级的学生已有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课的字词学习将由学生在家预习完成。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课件。

六、教学方法:

以新课标为指导,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实际,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贯穿教学的始终,落实好工具性、人文性本质统一。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在教学中抓住重点句子让学生多种形式、反复朗读,以读促思,读中感悟。

学法渗透:根据以上教法,学生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习本课,让学生运用问、读、思、议等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通过多种感官参与获取知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也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七、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走近李四光。

1、(课件示:李四光照片)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眼前这位老人是谁吗?学生交流对李四光的了解。教师重点简介李四光的成就。

2、李四光爷爷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他小时候的故事——《奇怪的大石头》。

教师板书课题并齐读。

(二)质疑问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学生质疑:大石头什么样子的?大石头怪在哪里?……)。

2、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到文中寻找答案。

(学贵有疑,从课题处着眼,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有了好奇心,学生自然会投入到学习中来。学生质疑中兴趣浓厚,为下面的学习探究做了铺垫。)。

(三)、检查认读生字。

1、(出示词语)自己认读词语。指名读词、(注意读准翘舌音“著、震”易错音“陨”),互动纠错、齐读。

2、谈对词语“突兀、秦岭、陨石、第四纪冰川”的理解。

(设计意图: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经过预习,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要逐步培养学生预习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篇十三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捉迷藏吗?怎样藏才可以让小伙伴找不到你呢?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也经常玩这个游戏。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七课《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词语,检查并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三、质疑解难。

1.默读课文,并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交流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四、巩固练习。

1、齐读课文。

2、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先读帖,再摹写,最后临贴。)。

五、布置作业。

1、学习课文后,你又产生了哪些问题,写在纸条上交给老师。

2、巩固本课生字,并认真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从题目入手,从“奇怪”入手。

1、同学们你们喜欢石头吗?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石头。

2、你们见过“奇怪”的大石头吗?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七课《奇怪的大石头》。请大家通过读课题来回答老师的问题: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样的大石头?我没有听清,再来一遍?(这样反复引导学生读出对题目的理解)。

二、围绕“奇怪”做文章。

1、课文围绕着大石头讲了哪些奇怪之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

2、学生汇报,(教师用简笔画画一个大石头,)教师在石头周围用词语概括。“巨大的,突兀的,孤零零的,时间久的,能把人遮得严严实实的”

3、练习用上这些词语或其中的一部分来描述这块石头。

例:这是一块巨大的,突兀的,孤零零的,时间久的,能把人遮得严严实实的大石头。

三、感受李四光的好问精神。

1、面对这样一块石头,你会想些什么呢?李四光又问了哪些问题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3到7自然段,读完后同桌互相演一演。

2、师生交流,出示李四光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读后讨论。

3、教师小结,并板书:“刨根问底”,“打破沙锅问到底”。

4、李四光从老师哪弄清问题了吗?既然老师都不知道,我看就算了吧!(激将学生)。

5、请大家读课文第八自然段,看看李四光又去问谁了?问题问明白了吗?

6、既然爸爸都不知道,我年就算了吧!不要再追究下去了。(再一次激将学生)从而引出李四光具有“勇于探索,不断追求”的精神。

四、解开巨石之谜,体会人物品质。

1、请大家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找一找李四光是怎样把这个迷团解开的。

2、在学生概述的情况下,教师出示句子并指导朗读。

直到他长大后到了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相机出示课件,解释冰川之迷。

教师小结:疑团终于解开了,正是因为李四光研究出了这块石头的来历,从而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

3、那么李四光还做出了哪些重要的成果呢?请学生打开书,读课后资料袋的知识。

五、作业设计。

1、根据课文内容,充分发挥想象,以“大石头旅行记”为题编一个小故事,并把这个故事讲给妈妈、爸爸听。

2、找一找课外资料,搜集名人小时候敢于质疑,勤学好问的故事为口语交际做准备。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篇十四

本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所以,十分注意对文本词句的品味和感悟,而对文本词句的品味和感悟常常有时伴以品读的`方式进行的,既“以读悟语”,又“以读悟情”。换言之,“悟悟”就有多深;反言之“悟情”深了,又能进一步加深对语言字运用之妙的理解。

据此,对以上的设计,一般应先引导学生感悟语言,而后再加强感情朗读的训练。本设计还十分致意依据字理进行识字和析词。实践证明,字理是识字和析词的根本,一般情况下应依据字理探寻出字词的本义,然后再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文中之义。然而,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大多仅停留在表层的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上,我认为这样的学习是不够扎实的。

依据字理了解本义,再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之义,这应当逐渐成为中高年级段理解词语的主流教法。当然,由于汉字的演化和简化,有些字的形义变化已经较大,很难从字理词源上去探求它的本义了,对此是不能牵强附会地乱解瞎说的,仅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文中之义即可。但是,对大部分的字词来说,仍然是可以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依据字理解说的,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我们还是应当先依据字理找出本义,然后再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文中之义。所以我要让我的学生通过这篇教材受到更大的启发和对学习的动力。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篇十五

《奇怪的'大石头》读后感》()。通过这个事情,我明白了李四光是一个很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我感受到只要肯动脑筋,遇事多问问为什么,就可以有发现,同时也就有收获。因为如果你动脑筋就会产生疑问,如果再追究就会有发现。

不管是大发现还是小发现,都是进步的阶梯。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天天积累下来,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你的小发现就会变成大成就,你就是最棒的!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篇十六

经过多年的观察和实践,我发现学生升到三年级以后,语文学习常常出现“鞍形”,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学习语文兴趣低落。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独立识字能力不强,读书理解能力差,作文写不出具体东西,阅读教学觉得千头万绪,要夯实识字教学,还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重点词句,同时还不能忘记教给学生体会重点段落的写法,更不能忽视了文章的思想内涵的挖掘,于是每一节课,总觉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也不能落,那也不能少。

今天在易老师的语文课上,我觉得她没有面面俱到,而是在尝试着在阅读课上抓住关键,重视语言文字训练,有这样几处教学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复习巩固环节,注重积累,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把每课的生字词放在第二课时进行默写检查,做得非常好。生字词的复习巩固要立足于课堂而不是课外加班加点,让学生准备专门的听写本,及时向老师反馈自己的掌握情况,既引起学生对字词的重视,又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做到课课清,这比单纯的让学生机械地、重复抄写十遍八遍效果好得多。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既是复习上节课的知识,更是训练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好机会。易老师在这里如果交给学生概括的方法(几个要素;段意合并法;抓重点的段落和句子等等),把步子放慢些,把方法落到实处,就更好了。并在以后的教学中通过反复训练,让学生扎实掌握。建议初期将课文内容以填空的形式出现,给学生一个坡度,让学生想一想就能答得出,激起兴趣。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重点句式来体会李四光好问善思的品质。

我注意到易老师正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连续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阅读见解。比如,引导学生从哪句话中的哪个词中体会到了什么。在研读大石头到底“怪”在哪里时,引导学生抓住“孤零零”、“严严实实”、“没卧进土里”等等这样一些关键词语来细细体会文本,这对刚刚起步学习写作的三年级年级孩子来说意义重大,教会他们知道好的词语会给文章增色不少,要注意平时的好词佳句的积累。疑问句的反复朗读训练,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层理解,感受到李四光这个人物的内在品质。学生虽然起步维艰,但是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成效的。关键是我们能否找到合适的训练点,假以恰当的训练方法,给予正确的评价。

3、注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积累长句子,关注了语言文字的训练。这是一堂真正的语文课,充满了语文味。

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1、从教学过程来看,本节课的重点好像放在了研读大石头的特点上,但我认为难点的突破和把握应该值得商榷,重点应放在“李四光是怎样提出疑问,又是怎样解心中的疑问的”,从这两个方面来理解课文。恰恰有从这两个方面提炼出李四光“善于提问、勤于思考、执着探索”的品质。

2、从本课整体布局来看,有点前松后紧。前面走的太慢,后面匆匆带过。导致交流读后感想,拓展环节完成不了。问题出在作业练习环节改写句子(把变被)和后面的视频播放(冰川活动),我认为改写句子可放在课后练习中完成,而视频播放无益于课文(李四光的品质)的理解,可以不用。

另外,在最近的课堂教学和听课的过程中,我也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如何在阅读教学渗透写作的知识?

“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三年级一开始就要重视这个问题。在阅读教学中主要是使学生懂得怎样准确地运用词语写出通顺的句子,怎样连句成段。二年级学生虽曾作过一些看图说话、写话的练习,但毕竟是初步的。他们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本领比较肤浅,表达时缺乏条理性。

我觉得在易老师的课堂上有这方面的尝试,但是方法还不够成熟,过程还不够明确。希望在这方面大家多多思考。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篇十七

坑()推()秦()域()纪()遗()震()。

抗()堆()泰()城()记()贵()振()。

三、照样子写词语。

严严实实:密密()、()、()。

很深很深的大坑:很滑很滑的()、()、()。

突兀的大石头:平整的()、()、()。

四、按要求做一做。

1、一听到脚步声,他就悄悄地围着大石头躲闪。(用带点的词语说一句话)。

2、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说说突兀是什么意思)。

3、这块大石头是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把这句话换成“把”字句)。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篇十八

今天我学了《奇怪的大石头》这篇课文,感觉李四光爷爷太伟大了,仅仅是一块大石头,他就能追问不休,问了老师,问了父亲,一直到长大了都还在问。这石头简直就像我们的《十万个为什么》,引导李四光不断成长,最后居然发现了震惊全世界的“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冰川活动的遗迹”这一研究成果。

这一成果的源头是什么呢?一块大石头而以。

我们天天都可以看到石头,没什么感到奇怪的呀!为什么李四光爷爷小时候就能不停的问个不停呢?也许是因为它是坪地上的唯一的一块吧。

想到最近爸爸讲的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也就是一个苹果掉到脑袋上,居然引导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苹果和石头一样,都很常见,很普通,可他们都由有重大发现。为什么呢?我就没有向李四光那样爱动脑筋。有一次,我做数学题遇到了难题,心想妈妈反正会教我的,非要让妈妈和我一起做,妈妈没办法,只好给我慢慢讲解,和我一起做出来了这个难题。

做事不认真,作业常常因粗心而做错――这是我身上典型的`缺点。比如作业常记错,标点常漏掉,为此我挨了不少批评,可就是改不掉。

我要向李四光学习,和他一样爱动脑筋,碰到困难,虚心向老师、同学请教,努力开动脑筋,认真做好作业,打好基础,长大做一个有用的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篇十九

今天,我有一遍读了《奇怪的大石头》这篇文章。李四光因为对一块巨大的石头感兴趣,并产生了疑问,再经过,了好几年的研究,最后居然发现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

我觉得李四光他非常好问,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要像他一样,遇到困难不应该放弃,应该不停地向别人请教或自己努力解决,就算过了好久,也没人知道真正的原因,也应该用自己的知识、智慧、头脑来解决这个难题,说不定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一定要寻找解决的办法,不放弃!

就像爱迪生,他发明了电灯,你知道他靠的是什么吗?是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永不言败的精神,也是通过了一次次,一种种的失败才成功研究出了电灯,失败乃成功之母。

还有牛顿,他发现了地心引力,都是通过好奇、好学、认真的一颗心,智慧的脑袋去发明、发现的。

嗯,我以后一定要像李四光、牛顿、爱迪生这些人学习!不粗心,认真学习;好学,不怕麻烦;多阅读,补充一些课外知识、提升写作能力。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篇二十

谁能想到呢?一块大石头而以。

今天我读了《奇怪的大二石头》这篇课文,感觉李四光爷爷太伟大了,仅仅是一块大石头,他就能追问不休,问了老师,问了父亲,一直到长大了都还在问。这石头简直就像我们的《十万个为什么》,引导李四光不断成长,最后居然发现了震惊全世界的“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冰川活动的遗迹”这一研究成果。

这一成果的源头是什么呢?一块大石头而以。

我们天天都可以看到石头,没什么感到奇怪的呀!为什么李四光爷爷小时候就能不停的问个不停呢?也许是因为它是平地上的唯一一块吧。

一块大石头,一个苹果,就可以有重大发现,这就是他们不停的问这什么的缘故吧。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41433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