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教师成长读书心得(通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18:41:11
读书与教师成长读书心得(通用16篇)
时间:2023-11-26 18:41:11     小编:MJ笔神

总结是一种反思的过程,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总结时如何平衡客观陈述和主观评价?通过阅读下面一些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怎样写出一篇完整的总结。

读书与教师成长读书心得篇一

阖上那本书是昨日夜静时分。躺在床上,看着窗帘的缝隙中露出的那一抹沉寂的夜,思绪万千。

不得不再次的承认,有些折服,是会发自内心,更该是发自内心最深处的。

王海_,女,1953年,生于山东。

瘦瘦的,甚至是羸弱的一种瘦,却不知道那么孱弱的思想深处,有着那么多深邃的乃至几乎哲理性的文字会一字一字的流淌在你的视野中,让你的无知、惶惑、不知所措,都会从那些文字中获取点滴的力量,让你能在自己的眼前,铺陈出一条渐渐可以是清晰的路。

这,就是我读王海_作品的感觉。

喜欢《牵手》里的那种无助慢慢的坚强,喜欢《不嫁则已》里的那种失落慢慢的盈溢,喜欢《新结婚时代》里的那种青涩成自由落体般的成熟,也喜欢《中国式离婚》中对于人性最深处血淋淋的挖掘。

很多时候,会觉得作者是残忍甚至冷酷的,怎么可以,怎么可以如此样的让人赤裸裸!

成长。

或许,那一丝一缕,都是牵挂吧。

看这本书是在看王海_博客后的事情,于是看书的'时候会将海云,文中一号女主人公,那个瘦瘦的人和作者相对照,也会将那个彭飞和作者贴在博客上儿子的照片相互对照,于是,会将文中那个小小孩和照片上那个奶胖的小男孩拉近距离。

孩子没有错,错的是家长。这句话,是在几年前知道,也是在几年前明白其中的道理,虽然是亡羊补牢般的于事无补,却让自己总是生活在悔恨羞愧当中。

失败,是自己的无知。

因此更加想在别人的经验中汲取教训。文中作者曾屡次说道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聪明人是能在前辈的失败中找寻到经验。

是的。

我缺少自我总结,更缺乏对别人在认知上的错误,比如,对于自己熟悉的人,反而更觉得陌生,反而更找不到错误的根源。而殊不知,冰冻三尺,岂非是一日之寒呢。

生活中的很多点点滴滴才注定,你的错到底出自何处。

对于家庭,对于儿子,对于生活中的那个另一半,不会有一个公式让你去套,而却能在别人的柴米油盐知道你的影子到底歪在了哪里。

成长中,需要成长的不仅是孩子,更该是家长!

msn(中国大学网)。

读书与教师成长读书心得篇二

《教师专业成长》是刘良华老师的教育讲演录。刘良华老师是一位有着教育哲学的人。他思维活跃,见解深刻,从他撰文的字里行间,深切感到他对教育深深的理性思考和对教师职业使命感深切的认识。他说:教师是一种高位职业,它可以成全一个孩子的一生,也可以损害孩子的一生。那么,如履薄冰,时时提醒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不应该做些什么,当教师应该有特别明确的原则,或者应该时时具备的一种教师警觉。是啊,作为教师,应该时时以此为鉴。学校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地方,若教师教育方法不当、效率低下,实属误人子弟,严重来说,无异于谋财害命。

刘良华老师是对学习和课堂有独到见解的人。刘老师对学习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他认为一堂好课的基本要素至少有三点:有效、开心、主动。要做到传道、授业与引起主动学习三者的有机统一,他通俗易懂的解释道:

学习就是“打游戏”,与之相关的概念是“及时反馈与矫正”。学生之所以沉迷于网络游戏,其中隐含的学习秘密之一就是任何游戏总是为游戏者提供及时地反馈;隐含的秘密之二是任何游戏总是让游戏者满怀希望。学习要如此,肯定效果差不了。所以当教师的就要及时把结果反馈给学生,另外还要让学生心中留有希望。

学习就是认地图。认地图最有效的办法是先掌握主干道,再去学习“分支”和“分岔”的街道,这就是“整体学习”。这就意味着我们一定要掌握整体的知识结构,否则会迷路的。

学习就是学走路。学走路,意味着亲自尝试,主动学习。尝试、摸索、跌倒、摔跤之类的错误是成长的正常代价。学习是自己的事,别人只能提供帮助,但无法代替。正如叶圣陶所言“扶孩走路,虽小心扶持,而时时不忘放手也。我近来常以一语语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

以上三个隐喻,切中了学习的实质,通俗形象,值得教育者和学习者深思。

刘老师认为要转变教育观念。首先,要转变教师观,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教师形象为自我发展,使教师生涯为幸福的、快乐的、主动发展的过程;其次,要转变学生观,尊重关爱学生自不必言,要警惕的是不能抱着“反正我是为你好”想法去施教于人,要站在学生身心发展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我们常说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同时值得反思的是,学生也是人,是有别于成人的人,所以我们的教育要适宜于儿童心理,适用于儿童成长规律。把儿童看作儿童。

关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刘老师说教师要记录自己的教师生涯。用笔记录自己从教生涯的点点滴滴,这是使很多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的经验之谈。教师工作是平凡的、辛苦的、琐碎的,但又是鲜活的、常新的。用心用笔记录自己的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定成气候。刘老师有其自己的网站,名曰:教育叙事研究。多登陆肯定有收获。还要多读书,当然读书要有计划,有目的。就像刘老师谈到学习如打游戏一样,要及时反馈与矫正,也就是要急用先学,为什么学生时期学习效率高,成人教育就差得多?根本一点是,及时反馈不够,成人读书学习没有人督促了,是一大幸福,但没有考试检验监督了,如自我加压、专题研究意识不够,学习效果也就差了。我反思自己,也是如此。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专家的教师不是好教师。要把心用在思想观念的提高上,把手抓在做正确的事情上,把脚踏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把功夫下在自身素质提高上。多读书,读好书,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己。

读书与教师成长读书心得篇三

怪谈“唐僧”一部《西游记》,洋洋洒洒写了整整一百回,其中干货不过二字:“取经”。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眨眼间就会在大唐与雷音寺溜个来回。

即便是沙僧、八戒,虽笨点儿,也能腾云驾雾,日行千里,让他们去,也可以“谈笑凯歌还”。可是到头来,非要唐僧前往不可,便把事情弄得曲曲折折,受尽九九八十一难,历时一十七载,且取回来的还是一部“残经”。唐僧这人,有没有本事,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这位“领导”一到,徒弟们除了要为他配备一匹白马,还要干“挑子”、“前马”、“警卫”之类的活儿,而且只能追随左右,靠着两片脚底板儿,一步一步往前蹭。还因为有了唐僧,就招引来了妖魔鬼怪垂涎三尺,它们耍花招设诡汁,争吃唐僧肉。为了保护唐僧,徒儿们出生入死,浴血奋战。流血负伤倒也无妨,只要伤得其所,“领导”心里明白,就值;可是,唐僧不辨笑丑,不识人妖,且自以为是。你打了真妖,非但无功,反而有罪,他念起紧箍咒,疼得你遍地打滚,还要把你赶回老家去……我转念一想,这事也怨不得唐僧,他就这水平,就那么不济,没辙、主要责任恐怕还在如来、观音身上——用人不当,或者是有意用人不当,以增添艰难险阻和劫数,更显事业的伟大。他们这么做,当然有他们的道理。

其一,唐僧这人可靠,办事稳当,不会招惹是非,还能忠实执行领导意图,不会另搞一套。

其三,对不安分的猴儿,放心不下,怕他再闯出什么乱子,于是既要利用他的本事,又要拿紧箍咒管束他,让唐僧负责监督执行,确保万无一失。如此,徒弟露了脸,师父也有功;唐僧有了功,如来也就获得了识才有眼、教徒有方,指挥有力的名声,因而也就能和这个故事…样流芳百世了。当然,话又说回来,《西游记》是不能没有唐僧的,有了唐僧才有“戏”嘛。可我总是希望在生活舞台上少有点“唐僧戏”,少点让唐僧唱戏的人。

读书与教师成长读书心得篇四

不知不觉中,一年已经过去了,我的学生已经上四年级了,今年教师节收到很多学生的问候,那种感觉是无法用金钱和物质来代替的,觉得好像是自己孩子在给你带来问候。

在一年的学校生活中,我感觉自己没有长大反而还幼稚了,身边的同事是那样的真诚,学生又是那样的.天真,我就是生活在一片净土之中。平时有什么生活中的问题有校长和主任的照顾,教学方面有教导主任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教导,同事们也相处的非常融洽。平时相处最多的也是学生。我们班的学生非常活泼可爱,虽然有时闹得我很头疼,很苦恼,但依然不减我爱他们的心,珍惜与他们相处的时光。跟学生相处很愉快。刚开始,因为是新教师,也是初次走上教育岗位的教师,我的心茫茫然,很怕上不好课,也怕教不好、管不好学生。可是现在,我不这样想了,我的心也不再茫然,而是有了明确的方向。我们班的学生很体贴,他们并没有因为我是新教师就对我有抵触情绪,反而很开心,很快便接纳了我。我现在的心愿就是希望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学生要更加懂事用功,同事们都万事如意。

经过这一年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我深知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强烈冲击下,学习对一个教师而言已不再有阶段性的界定,已成为教师的“终身大事”。初为人师,无论从教学还是教育的角度出发,都应有“求知若渴”的积极心态。我们新教师虽具有较新且全面的专业知识,但也应继续拓宽自己的视野,在知识的纵横领域上下功夫。“学生一碗水,教师一桶水”的观念已不在适应现代教师的要求。课下,我积极与学校前辈交流学习,使自己的眼界边的更加开阔,在他们那里,我学习了很多的教学方面的知识。此外,我参加中心校和县教育局举办的活动,在活动中,我收获许多实用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利用这些好的的教学方法,将学生都培养成一个个优秀的学生,更要将他们培养成一个个合格的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知道自己身上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我要说年轻就是我们的资本,我们有着不甘落后的进取心,我会充满激情地奋斗、开拓、进取,将青春挥洒在自己热爱的教育热土上,我无怨无悔。

读书与教师成长读书心得篇五

在学校的带领下,我学习了《有效教学与师德修养》这本书,书里面的内容共分为五个话题。

书中通过大量生动的、有情境的教育教学案例,对每个话题先进行问题揭示,引领我们阅读和思考,然后分步对每个案例进行评价,最后对每个话题进行讨论与评析,把有效教学与师德修养的讨论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让我懂得了教师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在师生地位上,以学生为中心;在学习方式上,以合作交流为主;在学习状态方面,以自主探究为主;在教学背景上,以现实生活背景为主。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需要不断地“再学习”。我们要尽可能地博览群书,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才能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教师的知识越丰富,越深厚,越能受到学生的敬重。

尊重学生主体,从学生实际出发,把学习内容引向学生的实际生活。不要拘泥于教材,要跳出教材,走进现实,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宽阔的平台。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师德是一名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足以影响学生、指导学生和帮助学生成长的品德修养。高尚的师德像滴滴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学生学业的长进和优秀品德的形成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我认为课堂应是学生愉悦生长的地方,应是充满阳光的地方,学生在这里应该学会堂堂正正地做人,我们应把社会责任、公民素质、教育目标转化为和风细雨滋润学生成长,创设民主、和谐、自由、开放的教学氛围,用知识激活知识,用生命激扬生命,用心灵激动心灵,用人格激励人格,使所有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张扬,身体、知识、情感、道德精神、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读书与教师成长读书心得篇六

看了《骨干教师成长的秘诀》,获益菲浅。从教近十二年了,经过自己的努力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可是自从阅读了这本《骨干教师成长的秘诀》,我明白了自己离“骨干教师”的距离还很远,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骨干教师成长的秘诀》一书,全面、系统的科学的揭示了骨干教师的.基本特征和成长的基本规律。通过研读该书,我收获颇丰,对骨干教师的基本特征及成长的基本规律有以下认识。

一般地,骨干教师都具备有一些类似的表征,主要表现有:第一是对教学效果信心十足,他们能做到教学心诚,眼疾手快,口实腿勤,耳灵脑活;第二是对课堂管理监控自如,他们在实现课堂教学时,通常能实行信息交流与知识掌握率的百分之百;第三是对工作积极进取,他们勇于探索教学开放和备课方式,不断攀登教学阶梯。骨干教师除了具备这些外在表现之外,最重要的是他们还具有独特的内在素质。主要表现是,他们都有稳定持久的职业动力,有优异的教学能力,能巧妙地进行角色转移以及用出类拔萃的语言来表达。

了解骨干教师的特征,我们就不会觉得他们很神秘,我们也一样可以向他们学习,可以从普通教师转变为骨干教师。骨干教师他们并不是生来就是骨干,他们都是经历过积累期、成熟期、创造期三个阶段。

在积累期阶段,在工作态度方面要热爱教师工作,严格要求自己,作风蹋实,态度诚恳,工作主动,品行端正,形成自己比较成熟的教学观念,积极参与意识强烈。在人际方面,能打人际关系,为群众欢迎,被领导所接受认可。在教学方面,要熟练掌握教育教学基本功,积累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开始初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在学习方面,要渴求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与他人的经验,对教育科学研究开始产生浓厚的兴趣,不断反思总结,初步具备教育研究能力,有论文观点被注意或引用。

在成熟期阶段,成熟前期具备独立的教育实践能力,胜任学科教学,表现出对教师职业较为投入、情绪较为稳定。成熟后期,不仅熟练掌握教学基本功,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而且有了较好的认知结构,渴求学习教育理论及他人经验,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功底较为深厚,开始形成初步的教学风格,具备了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有教育教学论文发表,逐步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被同行和学校领导认可。与此同时,我们要注意的问题是,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积累渊博的知识,练就多方面的才能,不断增强文化修养,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继续培养较强的科研能力。

在创造期阶段,具有相当强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能力,形成了富有个性化特点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稳定的表现,开始总结出自己的教育观点和某方面的理论,并发表有一定分量的教育论文或教育著作,向专家型、学者型教师进行转变。

总之,要想成为一个骨干教师,我们要以扎实的作风潜心实践,做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要以自觉的精神对待学习,不必急功近利,心浮气燥;要以务实的心态思考问题,力求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要以独特的眼光大胆创新,做到不拘一格,匠心独运;要不断完善自己多元而合理的知识结构,保持积极而健康的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巧借外力的综合素养,让自己的工作、生活与学习始终处于一种研究的状态,让自己的生命处于不断探索与追求的过程之中。

读书与教师成长读书心得篇七

在学校的带领下,我学习了《有效教学与师德修养》这本书,书里面的内容共分为五个话题。

书中通过大量生动的、有情境的教育教学案例,对每个话题先进行问题揭示,引领我们阅读和思考,然后分步对每个案例进行评价,最后对每个话题进行讨论与评析,把有效教学与师德修养的讨论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让我懂得了教师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在师生地位上,以学生为中心;在学习方式上,以合作交流为主;在学习状态方面,以自主探究为主;在教学背景上,以现实生活背景为主。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需要不断地“再学习”。我们要尽可能地博览群书,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才能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教师的知识越丰富,越深厚,越能受到学生的敬重。

尊重学生主体,从学生实际出发,把学习内容引向学生的实际生活。不要拘泥于教材,要跳出教材,走进现实,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宽阔的平台。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师德是一名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足以影响学生、指导学生和帮助学生成长的品德修养。高尚的师德像滴滴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学生学业的长进和优秀品德的形成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读书与教师成长读书心得篇八

今年暑假我利用假期休息的时间读了教育发现丛书中的《教师成长密码》一书,感受颇深,现整理总结如下: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已经开始由传统的知识性教学转向现代化的发展性教学。这种课堂环境的重组和优化,大大推进了课改的深入,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条件。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也许这是古代的老师职能作用,现在的教师应该迅速的转变观念。专家认为,在新课程中,教师头脑中要有儿童意识,一切为了儿童的发展,一切为了儿童的学习。不能光考虑教师怎么教,还要考虑儿童怎么学?要用体现儿童特点的教学方式,关注儿童的生活,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通过与儿童交往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一变化是课堂环境改变的基础和推动力。

老师不能再是高高在上的“圣人”,抱着“师道尊严”不放的老师,学生一见就怕的老师,永远走不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课堂上,老师完全是“学长式”的,走下三尺讲台,走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一起探讨学习,共同研究问题,交流彼此思想。近日,听了几节同样课题的课,其效果大不一样。一个老师只是知识的传播者,只是告诉学生文章讲的是什么,学生们像容器一样,老师只起了填充的作用,学生根本没有心灵的体验,更没有彼此间的合作与个体探究,所以一堂课下来,老师讲的是口干舌燥,学生听的是昏昏欲睡,这样的结果是老师没有摆正师让关系造成的.。而有一个老师则像一个导演,学生在他的眼里像一个个火炬,老师不断地去点燃他们,他让学生欣赏,他让学生讨论,他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机会,师生在课堂上是平等的,老师更多是指引者,学生像车,老师往车上加的是油,而不是上货,一节课下来,学生意犹未尽,课堂给予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热望。相比之下,我们才真正明白在课堂上摆正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我们老师要蹲下去看学生,只有把自己放到与学生对等的位置上,才能赢得学生。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圈内的事,我们应知道学生喜欢看什么书,喜欢听什么音乐,他们都谈论些什么话题等等,并力求走进他们的心里,去切实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变化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觉得我们的教育、教学是与孩子的自身成长与发展相协调一致的。

新课程确立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它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是截然不同的。

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像、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所谓三位一体的新课程教学目标就是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时心中始终要想着学生,人的发展是设置一切目标的依据。教学只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体验,才是可持续的的有远见的。

德国一位教授在考察完中国基础教育时不无感慨地说:“中国的教师真能讲,中国的学生真能考!”这也许是对中国传统课堂教学的最好概括。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沉闷、死寂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则听得很乏味。恩格斯说:“思维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新课程的课堂较之传统的课堂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它给思维的“活”提供条件,学生得到了解放,教材变得开放了,教学过程开放了,教学时空也变得开放了。

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受到诸多的限制、支配、束缚、控制、压抑、规定,因而变得唯唯诺诺,亦步亦趋,俯首贴耳,盲从依附。而在新课程的课堂中,学生被赋予了更多的自由和权利: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的自由和权利;质疑、批判教师观点或教材观点及其他权威的自由和权利;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课堂教学并受到平等对待的自由和权利;因为自己见解的独特性或不完善性乃至片面性,免于精神或肉体处罚以及不公正评价或对待的自由和权利等等。这些自由和权利大大地解放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材当成学生学习的惟一对象,然而现在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重组,并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同时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超越。就语文而言,它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老师更多地引导学生进入“大历史”的天地。

新课程的“教学过程”变得灵动活泼,它不再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而是强调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教学目标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不能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而是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新课程的“教学时空”变得延展开放,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封闭、狭小,眼界限于书本的。

读书与教师成长读书心得篇九

在20___年5月,通过朋友推荐,我接触到罗辑思维。自此,每天微信公众号60秒的语音消息,以及罗友社群、视频书籍,我都坚持听、参与、阅读。20___年,我成为罗辑思维普通会员,亦参与了几次的罗友聚会,认识了附近不少“有种、有趣、有料”的罗友。

罗辑思维是什么?罗辑思维是目前影响力最大的互联网知识社群,包括微信公众订阅号、知识类脱口秀视频及音频、会员体系、微商城、百度贴吧、微信群等具体互动形式,主要服务于80、90后有"爱智求真”强烈需求的群体。其口号是“有种、有趣、有料”,倡导独立、理性的思考,推崇自由主义与互联网思维,凝聚“爱智求真、积极上进、自由阳光、人格健全”的自由人,倡导自由人的自由联合。

“死磕自己,愉悦大家”,罗胖的这句调侃之语每次读到都不禁把人吸引过去。让人想看看他到底是怎么死磕自己的。看着他在网络镜头前自娱自乐的分享读书的心得,不禁对他提出的观点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他认为,互联网,就是去中心化,去中介化,互联网做的事情就是让交易成本越来越便宜。世界上新冒出来的东西,不要当作威胁,用最热情的眼神,温暖的怀抱,拥抱这个世界的变化。关于个人,罗辑思维倡导一种“u盘化生存”的生存状态,个人不依附于任何组织,基于兴趣,打磨专能,与其他人进行时时协作,在市场中找到个人定价,即“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互联网真正的贡献就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互动。在传播价值的年代,拼的是魅力人格。魅力人格体承载的信息,因其独特的稀缺性,成为未来传媒世界的枢纽。

在酣畅淋漓的阅读中,有种跟随笔者的思维回忆历史过往,感觉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今天的政坛变化、社会风气、法律制度和网络发展。看着对历史人物的描述和评价,恍惚间觉得自己好像回到了那个书中年代,一个个历史人物跃然纸上,一幅幅画面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他们在我脑中跳来走去,扮演着他们各自的角色,书写着宏大历史长河的一桩桩事件。以史为鉴,我们看今朝评今时今事,心中才像明镜一样,万般道理都在悠远的历史中得到了有力的见证。

另一方面,罗辑思维推荐的书单,就像一所新式图书馆,为我打开了求知的大门。读书的乐趣在于交流和分享,让人的眼界更开阔,思想更深邃,不同的见解和思维的碰撞,让一本书呈现出不同的味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罗胖的网络读书分享会更受人喜爱,趣味十足,思想奇特,真正的打开了一扇读书之门。让读书不再变得枯燥无味,让分享变得无时无刻。在知识中寻找见识,通过求知而求解。

至此,接触罗辑思维一年多,最大的感想是,与其对比、伪装生存,不如好好过自己的人生。有时候,换个角度看问题,理性思考,感性分析,做好自己。

读书与教师成长读书心得篇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没有读万卷书,所以下笔时常常诸多思考。《教师成长那些事》是一本贴近教育生活的书,书里记录了很多林老师和学生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读起来轻松愉悦,但细节里透露出他对于教育的理解与思索,渗透着他对学生的尊重与关爱。

马克・吐温说:“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让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我想,很多人都知道这一点,但真正做到,何其容易。若处于纷杂的环境,要保持一份淡定与从容,安静自若地做自己坚持的事情;若处于困难重重的逆境中,不轻言放弃,把困难当做历练,一切未使你倒下的必将是你变得更加坚强;当周围充满质疑与否定,怎样找到正确的前行的路,坚守自己内心的善良与真诚,把爱的种子播散……专注,是摒弃了诸多纷扰的.坚持,是一种值得敬畏的态度。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你若专注,成长如影随行。

林老师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出发,将感悟融于故事,以自己的经历来告诉一线教育人,成长,只是专注的“副产品,专心致志做某一件事,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本书林老师从教育成长,学生成长和专业成长三部分出发,以故事为主,真实注解了成长中的真理。

一、教育成长,吾将慢慢求索。

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用力量征服别人仅说明孔武有力,而以个人的人格去感化别人,那才是真正的强者。走上教师岗位已经两年,回想这两年的时光,忽然觉得有些恍惚,好像忙碌中也在不断进步,可是具体的成绩似乎又屈指可数。教育成长,和同学们一起快乐成长,我想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在这条路上,善良与真诚不能丢,关爱与尊重不能舍,专注于教育教学工作,讲究方法,注重过程,看轻结果。当付出和成效不成正比的时候,乐观不气馁,不断反思与改进,相信,终会看到希望与曙光,慢慢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二、学生成长,播撒爱的种子,记录暖心时光。

以我手写我心,文字常常是思想的载体,把想表达的,想记录的留存下来。和学生相处,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故事,把他们记录下来,思考,整理,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笔财富。那些和学生相处的点滴,记录了学生的进步,也记录了自己的成长。

将爱的种子播撒,记录那些暖心时光,从中总结反思,集腋成裘,丰富自己,温暖他人。

三、专业成长,发现最好的自己,过快乐的生活。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天使与恶魔的共同体,只不过选择不同,表现不同。在专业成长上亦然,是选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是选择认真对待、专注于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两种选择,截然不同的发展之路。

在职业倦怠的时候,在失意烦躁的时候,静下来思考,找到那个积极向上的自我,肯定自己,发展自己,相信“好我”壮大了,发展也会变得顺畅。

成功的标准不是单一的,生活给每个人提供了不同的舞台,只要在自己的舞台上竭尽全力扮好自己的角色,将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极限,不管是令人瞩目的,还是普通平凡的,那都是一个成功者。

作为教育队伍中的一员,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做最好的自己,将善与美传递,播撒知识的种子,发掘学生最好的一面,使他们也成长为最好的自己。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努力发现最好的自己,做最成功最快乐的自己。

读书与教师成长读书心得篇十一

读了《教师成长密码》一书后,让我明白了好多。一些原先一直困扰我的问题,在这本书中都遇到了,同时也给了我很好的解答。书中从教师的专业成长,良好的师德师风假设,做尊重学生的老师,从课前听课、课后反思等方面展开论述。我看到了很多一线老师工作的真实写照,也读懂了这三尺讲台给他们带来的魅力所在。这本书告诉我如何处理当今社会给我们所带来的压力、告诉我如何能够成为学生的朋友、告诉我要想改变学生不一定是正当措施能够解决的,有时候满足一下学生小小的自尊心也是可以的.

读了这本书,我更加深刻的感悟到大凡成功的教师都无外乎做好了以下几点:

第一,要学会学习。

首先,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再次做个真正的读书人。一个成功的老师,必须是一个善于读书的老师、一个善于学习的老师。只有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读书的学生,只有热爱学习的老师,才能让学生知道更多的知识,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在读书中体味人生、启迪智慧、学会学习与生存,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要勤于反思。

在郑州教育博客这片沃土上,我渺小如一粒沙子。其实,我虽然写的不多,但是每天我都会欣赏精彩的博文。今天,看看这些优秀老师的成长,我不再彷徨,我相信,总会留下自己成长的足迹。因为,站在岸上永远学不会游泳。在教育生活中,成功一定有办法,失败一定有原因。及时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作为以后教学的借鉴和参考。假如一个教师只满足于在学校学到的东西,不去思考,不去辨别,那么他工作几十年也只能是一堂课的重复,只会永远停留在新教师的水准上。让我们利用好教育博客这个平台,在读博的同时、写博,记录下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点点滴滴,不断探索,相信我们就会获得成长。

第三,要善于合作。

现在是一个合作的`社会,没有合作就很难有发展。每个教师都有优点,也都存在着不足,作为教师,应当多学习他人,欣赏他人,才能不断提升自己。这是朱松德老师在《欣赏他人提升自己》一文中的一段话。他建议要“带着欣赏的心态去听别人的课,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朱老师还告诉我们,要在听课的过程中,欣赏他人如何处理教材,欣赏他人的教育教学技巧,欣赏他人如何唤醒学生······,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我想,任何一位教师精心准备的公开课,一定有他个人独到的地方,一定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只要自己善于把握机会,不断地在听课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就一定能够很快地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财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想只要我坚持不懈,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不断学习、实践和反思,就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读书与教师成长读书心得篇十二

古语有云:“读好书如饮美酒”。有幸读完《教师成长密码》这本书,书中时刻围绕“教师成长”这一中心。通过讲述众多优秀教师生动感人的成长故事,如穿针引线般将教师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与转折分析的丝丝入扣,给做为年轻教师才刚刚出道的我以很大的震撼和启迪。

仔细读来,书中所涉内容包含教师成长的方方面面:良好的师风师德的建设,如何做尊重学生的老师,怎样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未来的出路……等等。通过阅读学习,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更是授人以渔!

感受最深是当是:在绿草青青的《如何让学生喜欢你》中,关于“亲其师,信其道”重要性。学生喜欢老师,才会更加信任老师,那么对于老师传授与他的'知识也才更能有所收获;还有李友焱老师写的《做养马的“伯乐”》中,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个性因材施教,同时老师要摒弃“唯成绩论第一”等世俗的评判标准来衡量学生;更有刘祥老师的《我的秘密“武器”》中,关于“眼皮浅”的理解。往往妒忌别人只能使自己变的自私狭隘,可是通过合理的价值观引导却反而能激发自己前进的动力。

“临渊慕渔,不如退而结网”,书上的知识只有切切实实的得到理解,并且运用到实践中,才能发挥其最大功效。通过学习我觉得在未来任重而道远的教师成长生涯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要善于学习。“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教学亦是如此。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必须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只有如此才能大大加快我们教师成长的步伐,为日后在教学过程中能游刃有余打下基础。而且作为新老师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自己不能解决,有时同事也无法给予相应的帮助,那就只能通过学习来解决。

其次,要学会团结协作。“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缺点,因此大家合作起来相互取长补短才是最佳的学习方式。新教师更应该以积极的的态度寻求合作,与同事、家长、学生,特别是向老教师虚心求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听取各方面有益的建议和指导,并付诸实践,进而弥补自己教学方面的不足。

在次,要学会关爱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新教师一定要克服“填鸭式”教学困境,教学中应该多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心研究教材,选用适合的教学方法,使课堂40分钟里学生能快乐、高效的学习。同时教师应该学着做学生喜欢的老师,走进学生的心灵,用关心去打动学生,用爱心去点燃学生,用真心去感染学生。

最后,要学会善于反思。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波斯纳曾经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因此养成反思的习惯能给教师成长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课前反思有助于上课中游刃有余;课中反思有助于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后反思有助于了解教学中的失误,为下次改正做好准备。

总之,实践是促进教师快速成长的“助推器”,作为年轻教师,在以后的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我必怀着200%的努力,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出色的人民教师而奋斗。

读书与教师成长读书心得篇十三

在假期中拜读了肖川主编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感触颇深,下面结合我的工作实践和自己的体会浅谈自己对实现教师幸福人生的认识:

陶行知说过:“……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教师的专业不断成长的过程。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业训练、获得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专业自主,逐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执教素质,成为一个教育专业工作者的发展过程。教师应该在自己的专业发过程中积极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

教师作为最应该阅读的职业群体,有许多人放弃了阅读,有不少人靠几本教参在课堂上打拼,有些教师顶多不过读几本流行杂志,更不用说教育学和心理学了。一个不读书的教师,很难相信他是一个能够读懂学生内心世界的教师,这种精神的荒漠化导致的是教育的贫瘠,日趋依靠规训、惩戒或者利诱来维持教学,这会使大批学生在离开校园的时候精神相当贫瘠。

从事教育事业,没有一片爱心是不可能成功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对于职业也是如此。如果没有新课程的实施,或许我态度的转变会更缓些。不可否认,新课程的实施给我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刹那间我感觉自己的.面前是一个广阔的舞台,我可以尽情的跳跃、施展。从对新课标的研究开始,到认真的备课、写教案、上课,再到与学生打交道,我逐渐的习惯了这份职业,并且在习惯中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与日俱增。感之愈深,爱之愈切。

因此,对一个教师来说,专业成长受益最大的人是他自己,其次才是他的亲人、他的学生、他的同事和学校,最后才是整个社会、整个人类。马克思说,“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每一个人的发展其本身都是对人类的一个贡献。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发展自我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和使命,任何一个有智慧的人,都一定会深切地关注自我的成长。

读书与教师成长读书心得篇十四

在假期中拜读了肖川主编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感触颇深,下面结合我的工作实践和自己的体会浅谈自己对实现教师幸福人生的认识:

有自己清晰而成熟的教育教学理念,是一种幸福;有自己有魅力的教育教学艺术,是一种幸福;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是一种幸福。教师的幸福写在学生认真的作业本上,教师的幸福盛在学生满意的答卷上,教师的幸福堆在家长充满谢意的脸上。学生的毕业证和入学通知书是教师的幸福,教师节学生送来的温馨贺卡和溢香鲜花是教师的幸福,满天下的桃李打来的电话是教师的幸福。

陶行知说过:“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教师的专业不断成长的过程。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业训练、获得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专业自主,逐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执教素质,成为一个教育专业工作者的发展过程。教师应该在自己的专业发过程中积极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

教师作为最应该阅读的职业群体,有许多人放弃了阅读,有不少人靠几本教参在课堂上打拼,有些教师顶多不过读几本流行杂志,更不用说教育学和心理学了。一个不读书的教师,很难相信他是一个能够读懂学生内心世界的教师,这种精神的荒漠化导致的是教育的贫瘠,日趋依靠规训、惩戒或者利诱来维持教学,这会使大批学生在离开校园的时候精神相当贫瘠。

从事教育事业,没有一片爱心是不可能成功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对于职业也是如此。如果没有新课程的实施,或许我态度的转变会更缓些。不可否认,新课程的实施给我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刹那间我感觉自己的面前是一个广阔的舞台,我可以尽情的跳跃、施展。从对新课标的研究开始,到认真的备课、写教案、上课,再到与学生打交道,我逐渐的习惯了这份职业,并且在习惯中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与日俱增。感之愈深,爱之愈切。

因此,对一个教师来说,专业成长受益最大的人是他自己,其次才是他的亲人、他的学生、他的同事和学校,最后才是整个社会、整个人类。马克思说,“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每一个人的发展其本身都是对人类的一个贡献。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发展自我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和使命,任何一个有智慧的人,都一定会深切地关注自我的成长。

读书与教师成长读书心得篇十五

一直想做个幸福的教师,假期让女儿从网上邮了陶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教师》。拿到书的这一刻,立刻被封面上陶老师的笑容打动了:这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平和、淡定、超然、幸福。读完此书,我发现有此笑容的陶老师是真正幸福的教师,也只有真正幸福的教师才会写出这样好的书。

读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让读书成为生命成长的必需。两年来《学校管理参考》每本第一篇文章都是陶继新老师访名校的访谈录,每次读时都钦佩陶老师的文采。看了《做一个幸福教师》的第一章,我豁然释怀。他说:“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是文化人,而要想拥有文化,就必须读书。”而且他主张“取法乎上”的读书,“上”就是古今中外的经典,是那些定格在有文化品格者的心灵层面的,他所挥之不去的,能不断引领人的生命成长的精神产品。对于古今中外的经典不仅要读,还要背诵。陶老师49岁的时候,就从《论语》中选出85%以上的篇章背诵。背诵之后,对以前很多不理解的内容方才有所感悟。更重要的事,背诵几乎改变了陶老师的人生,不单单改变了他的话语方式、思维走向,而且还提了他的思想境界,使他进入一种心灵安适的境界之中。

受父亲影响,我从小就喜欢看书,在那个年代所能找到的连环画、小人书、评书、小说等等,无论是武打、言情、破案等等,我都能读得茶饭不思,夜不思寐。和陶老师的“取法乎上”来比,我顿觉憾颜。虽所读之书不在少数,但感觉自己精进甚微,没有多大的改变。我一直对学术类的书籍不感兴趣,更不喜欢看四诗五经,总觉得太累,太费功夫。今年我校给每位教师发了一本《论语》,我只是看了其中的故事,有些难的句子连读都没有读,对一些熟知的句子也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理解水水平上,更别提背诵。而陶老师将《论语》视为珍宝,不但自己背诵,还让自己的大女儿,二女儿背诵,背会了还有几千元的重奖。煞费苦心。“经典文化一旦内化到教师的心里,外显出来的就是一道绚丽的风景。”陶老师的身上处处显现着这道绚丽的风景。

读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能培养自身良好的心态。“从心所欲,不逾矩”。在别人眼中我一直是个心态非常好的人,但这几年由于工作的压力,思想上一直背着很重的包袱,总感觉心很累。陶老师豁达乐观、宠辱不惊、宽容大度、有舍方有得,让我深有感悟。“你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事事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选择不了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我把这首诗送给了自己,以此改变自己,争取“从心所欲,不逾矩”。

读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才认识到:读书更能培养人的自信。当班主任时我面对学生,我很有自信,我可以侃侃面谈;当教导主任面对教师时我不敢讲话,总担心自己出错。去年后备干部培训演讲时,在这些教育界精英面前,我更是从未有过的紧张。不自信源于我自身学问的不足,多读书才能充实自己,一个有深厚的文化资本的教师,才能充满自信,那样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读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陶老师与孔子的对话也一次次在耳畔响起:“孔子的生命是流动的,更是不断飞跃的”。这给我一个重要启示—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不能停留于既有的生命状态,而要在不断努力中,实现生命的不断飞跃。

有位专家说过:“人类的精神史就是一部阅读史。”金庸先生说:“只要有书读,做人就幸福”。飞跃,永无终点;幸福,没有终止。让我们在多学习,多读书,读经典中实现飞跃,去追求幸福。

读书与教师成长读书心得篇十六

不知不觉在紧张和忙碌中,20xx年即将离我们远去。这一年对我来说,有欣慰、有遗憾,下面,我就来说说我的感想和收获:

要想使自己更好的驾驭课堂,只有多听课才能够逐渐积累经验。所以对每一次听课的机会我都十分珍惜。通过学校组织的"吉远杯"等一系列的听课活动,我学习了很多课堂上的优点。如郭慧课堂上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梁鑫的及时点拨,张丽红的幽默风趣,梁瑞宏的沉稳等,每次听课都有不同的领悟,都能从中收获到很多东西,让我在课堂实践能力和教学设计上得到很多启发。

五年级的学生,不管在自我管理还是自身的约束力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能力。到了把手中的风筝线松一松了的时候了。今年元旦前,班里的学生就不断来问,"我们开不开元旦联欢会?"我想何不给孩子们一次锻炼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办一场联欢会。于是像举办春晚一样,首先是通过演讲竞聘元旦联欢会的导演,在大家的投票选举下产生了两位导演:马萧(马导)和王聪颖(王导),这两位导演经过商量把联欢会的前期工作做了一一安排。选主持人,报节目,写主持稿、布置教室,安排道具,准备音乐。每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安排的井然有序。就连联欢会的奖品也是在两位导演的组织下大家捐款筹集的。

联欢会开始了,同学们精心准备的节目各有特色,有小品、有相声、有歌舞、有玩魔方、悠悠球的展示,还有吉他伴奏的自弹自唱。联欢会上的.两个亮点让我为孩子们的创意点赞。一个是在吉他的伴奏下全班同学为元旦生日的闫旭唱生日歌的环节,让整个教室充满了温馨,加上我送的生日祝福,闫旭感动的满眼泪花。相信这将是他长大后最美的校园回忆。二是联欢会开始前,两位导演给全班每一位同学都发了一个编号,所有穿插在节目中的小游戏像抢凳子、画鼻子等,都是主持人抽号来选人参加的。非常公平公正。其间还加入了幸运观众的抽奖环节。使这张小小的纸片,变得像要中奖彩票一样,成了每个人的宝贝。联欢会在热烈而有序的气氛中圆满的结束了。我不得不承认今年孩子们自己办的联欢会是最出彩的。我感觉到把手中的风筝线松一松,风筝会飞的更高!

总结20xx年,值得欣慰的是孩子们长大了,学会了自我管理。遗憾的是班里的后进生还需要更多的精力去帮助他们,希望xx年会有更大的进步。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36967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