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是大家的公开课教案(优秀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18:35:02
太阳是大家的公开课教案(优秀19篇)
时间:2023-11-26 18:35:02     小编:笔砚

教案是教学的计划和组织,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作出的一份书面指导。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合作,提高教学活动的参与度。通过学习这些教案,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年级和学科教学的特点和难点,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太阳是大家的公开课教案篇一

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睡构”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

第1课时。

一、揭题导入  。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关于太阳的诗。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诗歌。

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流利。

2、检查读课文情况。

3、我来提醒:学生提醒生字的读音。

“彤”字本音第二声,在abb式词组中变成第一声。

4、检查读诗情况。

5、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三、朗读感悟。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朗读,并想一想自己喜欢的原因。

2、小组交流。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小组同学听,相互评价。

3、全班交流。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喜欢的原因。

重点感悟:课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太阳当作孩子、小树和鲜花的朋友,显得亲切、易懂。诗歌中把孩子、小树和鲜花并列,是因为它(他)们都有蓬勃的生命力。这样写显得新奇、有诗意。

4、想象说话:我想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说几句话……。

第2课时。

一、再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感受诗意。太阳是大家的,世界是大家的。

2、学生交流读课文后的感想。

3、有感情地朗读。

二、练习背诵。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三、拓展交流。

学生搜集其他国家小朋友生活情况、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资料,进行介绍。

四、指导写字。

学生自己观察书写。教师进行提示。

五、积累语言。

六、板书设计 。

撒在鲜花上。

照耀着小朋友小朋友做游戏。

太阳是大家的公开课教案篇二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组的第一篇课文。

1、正确读“红彤彤”等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的气氛,体会生活的快乐幸福。

课文录音、太阳、晚霞图、日落图。

1、你们看,这是谁?(出示“太阳”图)。

2、是啊,今天太阳也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咱们也热情地和太阳打声招呼吧!

3、有人说太阳是个神奇的魔术师,也有人说太阳是个技艺高超的画家,还有人说太阳是个辛勤的园丁。在诗人的眼中,太阳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关于太阳的诗歌。题目就是——板书“课题”。

1、这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意境很美,咱们先来听听吧。(听课文录音)。

2、听后,你们想读吗?(想)读是有要求的,请你们仔细把课文读两遍:第一遍要把字音读准;第二遍争取把句子都读通顺,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开始练习读吧。

3、检查生字词。

(1)、课件出示:彤、红彤彤、晚霞、浪花、睡觉、睡梦。

(2)、指名读,师检查正音。

b、“彤”在字典里解释就是红,你想三个表示红的字连在一起会是什么感觉?一起读出它的味道来。

c、读到“红彤彤”这个词,我会想到“红彤彤的晚霞”,你会想到什么呀?(红彤彤的苹果、红彤彤的脸蛋……)。

d、“浪花”要读出它的儿化音(师范读),这样读显得多亲切多有味道呀!(师领读两遍,强调诗歌中的“鲜花”也要这样读)。

(3)、齐读生字新词。

4、这首诗歌一共四小节,请四名同学分小节读一读,其他同学要做个认真的小听众,看他们是否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了。

学习第一小节。

2、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汇报)我也看到了这样的画面,瞧!(课件出示“晚霞图”)。

3、太阳让西天边上的朵朵白云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变成了————(引读),多美哪!

4、噢,原来优美的诗句还能变成美丽的图画,谁来读一读第一小节的前两行,读出它的美来!(指名读)。

5、太阳就要从西山落了,眼前的这一切美好都将会消失(课件出示“日落图”),此时的你会有什么感受?(舍不得、留恋……)。

6、请带着你体会到的情感,咱们一起读三、四两行。

7、师:优美的诗句能变成美丽的图画,看到美丽的图画就会想起优美的诗句。现在,你看着这两幅图能想起第一小节的诗句吗?(看图试背)。

8、指名背。

(二)、学习第二小节。

2、自由读第二小节,边读边想:他为谁做好事?(鲜花、小树、小朋友)。

3、三件好事能浓缩成三个字吗?请默读第二小节,用笔圈出来。(洒、拔、陪)。

4、同学们真会读书,你看,把原来的几句诗读成了三个字,书都被你们读薄了。如果能展开想象再把书读厚了,那你的读书水平就更上一层楼了。师引导想象:你这样想啊,太阳把金光往鲜花上洒,会洒出花儿的什么呢?(花儿美丽的颜色,花儿的香味,花儿的笑脸……)。

透过“拔”,你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象?太阳陪着小朋友在海边戏水,还会做些什么呢?

5、同学们真能干,现在又把浓缩成的三个字读厚了。

6、同学们,假如你就是这些鲜花、小树、小朋友,太阳暖烘烘地照着你,你会感到——?(我会感到很舒服,暖和,快乐,幸福……)。

7、现在,把你的快乐、幸福带到句子中读一读吧!要让别人能够听出你的快乐,感受到你的幸福。(齐读)。

8、同学们,你想想,太阳仅仅为我们做了三件好事吗?(不是)你从哪儿看出“不是”了?(……)他表示什么?(做了许多好事)聪明的孩子想一想,太阳还做了哪些好事?你也能用诗一样的语言把它说出来吗?(学生思考)。

9、小练笔。(瞧,我想起了一件。课件出示:)。

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

她给小草穿上绿油油的衣裳,

她———————————。

————————————。

————————————。

10、交流汇报。

11、仿写一节小诗。

1、熟背一、二两小节诗歌。

2、把你在课堂上想到的太阳做的好事,仿照第二小节写一节小诗在日记本上。

板书设计:

鲜花小树小朋友……。

洒拔陪……。

(快乐幸福)。

太阳是大家的公开课教案篇三

1、能借助拼音认识8个生字,能在口头运用,会按笔顺规则书写4个生字;认识基本笔画卧钩。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了解秋天的一些特征,发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3、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8个。

教学难点。

1、在朗读儿歌过程中,了解秋天的一些特征。

2、按笔顺规则书写“心”、“下”、“方”、“衣”4个生字。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4个会写生字按笔顺规则书写演示课件;

2、秋娃娃写信、秋天风光、大雁南飞、树叶落了等情景的课件;

3、课文内容课件。

2、收集有关秋天的资料:图片、实物(菊花、黄叶、果实等)。

课时布置。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学生质疑,教师了解学情。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秋娃娃》这一课,齐读课题。

学生说怎么预习的。(读了三遍;画画;认字;收集资料……)。

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关于字、词、句、内容均可)。

二、认识8个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听清生字的读音。

2、教师朗诵全文后,问:你们想来试试吗?(学生纷纷举手)。

老师建议:先自身读读课文,边读边用“——”画出生字,选择自身最拿手,最喜欢的方式记一记生字,教师桌间巡视、指导。

3、开火车读生字,并相机指导记忆。用加一加的方法记“方”、“下”(万—方、卜—下)。用合一合的方法记“秋”、“好”(禾—火、女—子)。

三、初读课文,正音。

1、师: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这些汉字娃娃,真能干,现在它们回到课文中,你还认识它们吗?谁愿意来读读课文。

2、读书后,协助纠正不正确的读音,读错的地方,全班齐读正音。

四、自主阅读。

1、师:刚才你们都读了课文,你喜欢秋娃娃吗?那能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出你喜欢的感情吗?先分小组试着读一读,练一练。

2、生练读后教师出示第一句,问:哪个组愿意读第一句?他们读得怎么样?评价:好在哪里?然后一起练读。

3、师:你们的朗读让老师感受到你们非常喜欢秋娃娃。是呀,秋天来了,好心肠的秋娃娃忙着用落叶写信呢。秋娃娃的信都写给谁了?信上写了些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

4、(出示课文二三句课件)教师引读。

师引:写给谁?

生接:给大雁。

师:信上写了什么?

生:快快动身飞南方。

师引:秋娃娃的信还写给谁了?

生接:给松鼠。

师:信上写了什么?

生:快快准备过冬粮。

师引:秋娃娃的信还写给谁?

生接:你我他。

师:信上又写了什么?

生:多穿衣服别着凉。

5、解疑。

让知道的.学生说,教师补充,并引导解疑方法,你是怎么知道的?(联系生活实际、查资料、问家长等)。

师:小朋友们的想象多么丰富。谁愿意用朗读来表达出对秋娃娃的喜爱?抽个别读。

五、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

1、师:读得多好哇.看来秋娃娃的好心肠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你愿意用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等方式,把这惹人喜爱的秋娃娃展现出来吗?分小组开始准备吧!学生分组准备。

2、师:小朋友们表示得真不错,说得好,演得妙,朗诵的小朋友更是棒,来吧,展示你们小组学习的效果吧!

3、师:看着你们这么热闹,老师也想加入,我把收集的资料和你们交流交流,可以吗?

(课件:教师展示搜集的资料。植物变化:葡萄、橘子、苹果、稻谷;动物:蟋蟀排卵,蚂蚁松鼠备冬粮,大雁南飞。)。

六、指导书写四个生字。

1.(出示四个生字课件)师:老师想问一问,要求掌握的这四个生字中,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心”,卧钩起笔处在横中线上,认识新笔画卧钩。

(师课件演示关键笔画,课件闪现)。

2.师:要想写好其他几个字,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生指出字的关键压线笔画,书写笔顺。师随机出示课件。

师请生边仔细观察,边在书上自身书写。

3.展评: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儿?

4.师:小朋友们多么能干,看着小朋友们这么能干,这4个汉字娃娃想和你们成为永远的好朋友,你们愿意吗?那就让我们记住它们是怎么写的吧!请跟着电脑一起写一写。

七、师小结全文。

有人说金黄是秋天的特征,有人说火红是秋天的特征,还有人说收获是秋天的特征,聪明的小朋友,你认为呢?让我们用眼去看、用耳去听、用心去感受吧!

太阳是大家的公开课教案篇四

1.认识“彤、陪”。会写“彤、霞、陪、扬”4个字。能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

3.背诵诗歌。

2、自主识字法。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

1.配乐朗读课文《阳光》,学生听后自由谈感受。板书:太阳。

2.提问:太阳是谁的?

揭示课题,板书:大家的。

1.检查预习。

2.自由阅读课文,读准字音,勾画不懂的语句。

3.指名读课文,正音。

1.自由朗读,读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2.同桌互读,交流读后感受。

3.指名读,并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

4.指导背诵。

1.教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从诗中你知道了什么?

3.朗读三、四诗节。小伙伴想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说几句话,猜猜她会说什么?先说给身边的伙伴听,再说给大家听听。

4.朗读全文。

1.你对哪些诗句最感兴趣?有感情地读一读。

2.摘抄诗句。本课的教学重点有两个:1.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2.读懂诗歌,理解“太阳是大家的”。“彤”字本音读第二声,在abb式词组中变成第一声,需重点强调。“陪”字可以让学生联系已学过”的“部”字,通过区别形近字来学习。“霞”字同样需要注意上下的比例关系,同时还要注意下半部分的正确写法。联系“假”字书写。

为让学生理解“太阳是大家的”,并根据教学难点:读中感悟“太阳是大家的”所表达出的让世界充满爱的愿望。采用以下引导方法:

太阳做了哪些事?说一说。试仿照课文再写几句。

一天中太阳做了好多好事:

她把金光往鲜花上洒,

她把,

她,。

2、学生听后自由谈感受。板书:太阳。

3、教师检查预习。

4、教师指导朗读,背诵。

5、学生自由朗读,读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同桌互读,交流读后感受。

6、教师指导生字书写。

7、教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

撒在鲜花上。

照耀着小朋友小朋友做游戏。

世界是大家的课后反思《太阳是大家的》这首诗歌想象丰富、文字优美、意境深远,富于音乐性和节奏感,学生非常喜欢,在教学中学生阅读课文第三、四小节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太阳忙碌了一天,她要到哪儿去?她到别的国家去干什么呢?学生说出各种各样的答案:去给别的国家的孩子送去温暖,陪伴鸟儿在天空飞翔……学生朗读后再提问:那里的小朋友和鲜花等她,盼她去干什么呢?学生各抒已见,只要不偏离文章的主题,都可以肯定。是啊,由此可见,太阳不只是属于我们的,她是属于大家的,属于全世界的,学生自然就理解了课文的含义。我觉得这个环节要给学生发表独特见解的空间,给学生宽松的思想环境,引导学生在领悟文学作品内涵的丰富性和多元性中,真正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心灵去解读作品。学生能说的还有很多,我应该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去交流。

太阳是大家的公开课教案篇五

小班的幼儿喜欢户外活动,但在夏季户外活动时缺乏防晒意识。本次活动通过引导幼儿学习儿歌,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促进幼儿感受夏天活动的乐趣,并且初步建立防晒的自我保护意识。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夏天太阳的火辣。

2、初步了解几种夏天防晒、保护皮肤的方法。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ppt课件《夏天的太阳很顽皮》。

配套课件:小班语言课件《夏天的太阳很顽皮》ppt课件

1、ppt出示刷子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夏天的太阳很顽皮,像把刷子,把屋子外的人都刷得火辣辣。

2、请幼儿欣赏诗歌《夏天的太阳很顽皮》ppt,感知太阳的热度。

(1)教师一边演示ppt课件,一边朗诵诗歌《夏天的太阳很顽皮》。

提问:诗歌中,夏天的太阳把谁刷得火辣辣的呢?

(2)引导幼儿观看教学课件,并结合生活经验加以想象性描述。

提问:夏天的太阳还会把谁刷得火辣辣的呢?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夏天的太阳很顽皮》含ppt课件

4、组织幼儿讨论防晒好方法。

(1)组织幼儿观看教学课件。

讨论:在太阳底下应该怎样保护自己?怎样才能防晒?

(2)教师小结,夏天我们要多在有荫凉的地方活动,中午阳光最强烈的时候尽量不要在户外活动。擦防晒霜、戴遮阳帽、打遮阳伞、树凉荫都可以起到防晒的作用。

这是一个符合现季节性的儿歌,内容简单容易理解,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基本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其中的内容。本活动借助了图谱效益来增添幼儿对儿歌的记忆,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很多幼儿在念了几遍后就可以看着图谱把整首儿歌完整的念下来。在之后的仿编部分,有部分幼儿的拓展性思考对本活动学习的儿歌进行了创造性的仿编,思维活跃,突破了本活动的难点。

但是在幼儿仿编的部分,老师对仿编的要求强调还是不够的,导致之多幼儿的充分发挥想象的前提下忘了儿歌也需要有一定的押韵与通顺,我想这是需要老师在今后的活动中加以注意的,一遍更好的开展整个语言教学活动。

太阳是大家的公开课教案篇六

感悟民族的胆略和气概,崇高的南极精神。

揣摩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在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和协作能力。

培养课堂口语交际能力。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师生交流网上“考察”南极的收获。交流话题“说说你所知道的南极”。

(一) 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并整理到笔记本上。

2、用心阅读,概括每个小标题的内容。

3、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内容。

(二)课堂活动

(1)设计问题及答案

(2)活动过程:男同学扮演记者,女同学扮演女画家。

(三)深入探究

1、女画家体验到了怎样的南极生活?-------------艰苦

2、你能从文中找到能表现艰苦生活的具体内容吗?

(1)学生自主阅读,勾画批注.

(2)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3、你读了课文对文中所写到的南极人,又有着怎样的认识?

(引导学生认真探究,体会感悟南极人的精神风貌.)

(1)阅读思考,勾画批注.

(2)交流阅读感悟

4、体会文章的表现手法。

问题: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精神的?

学生朗读相关的句段,画出自己喜欢或感动的句子并说出理由。

太阳是大家的公开课教案篇七

1.会认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

重点: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

难点:理解诗歌的含义。

无论是日出,还是日落;无论是绚丽的朝阳,还是灿烂的晚霞,都给人们带来无尽的遐想和美的享受,多可爱的太阳啊!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描写太阳的诗歌。

诗歌里写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赶紧打开书,去读读这首诗歌,注意仔仔细细读上三遍,读前两遍时,注意生字,争取把它读通顺。读第三遍时就要注意停顿,读出诗歌的节奏。(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同学们刚才读得可认真了!真让人高兴!谁愿意站起来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我要和你握握手知道为什么吗?这里有个词语非常难读,你一读就读准了!你教教大家,你知道他单个的时候念什么?彤在字典的解释就是红,你想三个表示红的字连在一起那是什么感觉?快读出你的味道来!(读词语)

谁接着读第二节!(指导学生要注意停顿)

第三节谁接着读第三节。(同学们这节中感叹号和问号在向你们招手呢!咱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节,谁来!想读的同学一起来!)

1.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想来读一读,给我这个机会好吗?我读诗歌的第一小节。(课件展示:第一小节)

2.听的这么认真,你好像看到什么?

你的想象真丰富!咱们快来看看太阳照耀下的美景(课件)和你的想象一样吗?有了美好的想象,现在又亲自欣赏了这红彤彤的晚霞,红彤彤的世界!你能把你心中这份美好的感觉给读出来吗?自己去练练!不仅自己体会到美,还要用声音传递美!

3.交流(这红彤彤的晚霞,还要读的更红点!再试试!找到感觉了!你的心已经和晚霞、太阳连在一起了!不然绝不会读的这么美!你的感觉与众不同!看着太阳落下你什么感觉?把你的舍不得送进去!)

4.原来美丽的图画就是优美的诗句,优美的诗句也能变成美丽的图画。咱们一起来试试!把你脑中的美丽用声音送出来!(全班齐读)

(1)(预设生:我看见花开的更美了。小树也长高了!)这是怎样的一种美,你能描述得具体些吗?你就是诗人站在花丛中、来到小树旁……请你读)

(2)在太阳的'一洒一拔中鲜花和小树回、会说些什么?让我们走近每一棵树,每一朵花去倾听她们的声音(教师范读)能告诉我你听到了什么?小树,小花会说写什么呢。(带上你的快乐,请你读。带上你的感激,请你来赞美她。你读。带上你这份舒服的感觉你来读)

(3)(预设生:我看见小朋友在海边开心地游玩)最有意思的就是太阳陪着咱们玩了,(板书“陪”)

同学们,太阳带给鲜花、小树、小朋友的仅仅是快乐吗?他还带来了暖暖的爱呢!这样的爱流淌在细节中,要靠同学们去发现!请你去默读这一节,想想从哪个字,哪个词你发现太阳的这份爱?如果有什么词已经跳到你的心上,你赶紧抓住它,用笔圈出来。(学生默读)

预设:

生:我从“陪着”感受到太阳就好象大人一样看护着我们(引导:你看到文字背后的情感!在小朋友的眼中太阳就是他的……同学们这就是读书,一个词一颗心哪!还有什么词又跳入了你的眼帘!)

想象说话:她把金光往鲜花上——的洒,好象在说:“————————”。

生:我还从拔字也看出了太阳对小树的爱护!(怎么拔?是飞快的拔吗?还是拔一会就停住?是呀!太阳在源源不断的为小树输送养分呢!)同学们,一个陪、一个洒、一个拔,都让我们感受到和太阳相处的快乐,更让我们理解了太阳的心。带着种理解我们再来深情的读读这段话,把它永远的留在脑海中。

太阳仅仅为鲜花、小树、小朋友带来美丽和快乐?你从哪里知道的?她还会做哪些好事?让我们跟随着图片来到大海边、森林里、校园中、田野上……请你当当小诗人,也来说说。

太阳还会做许许多多的好事,让我们拿起笔展开想象也下来,可以写图上的更提倡你写出图上没有的。仿照这种句式写写,一句两句都可以。如果能像诗人那样写的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那就真了不起!

交流: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她——

她——

她——

她——

是呀!太阳就是这样爱护着大家、给大家带来光明、温暖、快乐、幸福……大家和太阳相处的日子是多么快乐!可是一天过去了,太阳就要从西山落啦!

看到太阳马上就落了,马上就走了,你的心情怎样?谁来读读这节!注意“!?”在向你眨眼,一定要把它给读出来!咱们一起来读读,我问你们答(教师引读太阳就要从西山落啦!她要去哪!……)

同学们,小朋友和鲜花等他盼他,他们希望太阳带给他们什么呀!

数不尽的等待、数不尽的期盼,都融在等和盼上,都融在这个省略号中,谁能把它读出来!

小草等着她带走身上露珠……

小朋友拿起你的笔,仿照这种句式写一写,一句、两句都可以,只要是出你心中的诗,那必定感人!(生写)

小结:是的,花草树木等着她、鸟兽虫鱼等着她,世界上各个角落的人民都等着她,因为他们知道太阳是他们最好的朋友!每天清晨必定会在上空冉冉升起!他们坚信太阳是属于大家的。只有全世界和睦相处,才能共同分享阳光的明媚!

同学们,仅仅太阳是大家的吗?还有什么也是大家的?老师感觉到你们的心已经和太阳贴在一起了!最后让我们再次走进诗中,用你的心灵、用你的深情的语言来诵读这首诗歌,来歌颂太阳!

咱们一起来!(配乐背诵)

所有的儿童,

都是爸爸妈妈的孩子,

所有的爸爸妈妈,

都是地球的孩子;

不管你是总统还是百姓,

不管你是贫穷还是富有。

太阳是大家的,

月亮是大家的,

地球每时每刻都自转着——

哪里的白天都不是永驻,

哪里的黑夜都不能持久;

地球上的每一个人,

都有权力分享

阳光的明媚,

月光的温柔。

太阳是大家的公开课教案篇八

1.认识“彤、陪”2个生字,会写“彤、霞、陪、趁”4个生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浪花、睡觉、睡梦”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太阳是大家的,人类应友好相处。

1.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

2.体会作者的拟人写法,感受诗歌特有的语言魅力。

1.课文朗读磁带、录音机。

2.自制多媒体课件。

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2.学生猜谜。

3.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太阳的诗歌。

5.学生齐读课题。

6.师:这是一首很美的诗歌,请大家来听课文配乐朗读。(播放配乐朗读。)。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1.听完朗读,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读读?

2..出示课件:读一读: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画出本课生字,词语,多读几遍。

3.师巡视,指导。

4.检查认读情况:出示课件:认一认:朵朵白云、红彤彤的晚霞、欢乐地浪花、升起的太阳、快乐的小朋友。

5..指名读、开火车读。

7.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本课的词语:红彤彤、晚霞、浪花、睡觉、睡梦、趁机。(指名读,比读,自由读,齐读。)。

8.指名识记本课生字。彤、霞、陪、趁。范写:彤趁。

(三)、读诗感悟。

1.要求帮一帮:四人为一小组互读课文,读准字音,互相帮助指正。并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2.师穿插指导。

3.比一比:(指名比读、小组比读、朗读声情并茂的个人大家给与掌声鼓励。)。

4.说一说:说出自己喜欢的小节,读一读,并说出你喜欢的原因。

5.引导学生感悟第二节诗句中所蕴含的意思,启发学生说一说太阳做了哪些好事。文中为什么把太阳写成“她”?(拟人的写法,让我们读起来感觉更亲切。)。

6.出示课件:让同学们看太阳一天所做的好事。

8.她去别的国家干什么呢?(别的国家也有小朋友,也有鲜花和小树,他们也需要太阳。)。

9.出示课件:看太阳去了那些国家?

10.原来,当我们进入甜蜜的梦乡时,太阳又去做好事了!所以课文题目叫太阳是大家的。

11.那么,最后一小节该怎么读?指名读。(要读的轻,慢而有节奏。)为什么?

12.出示课件:总结诗歌的特点。

a.优美的文字。

b.丰富的想象。

c.运用拟人的手法。

d.节奏轻快,赋予音乐感和色彩。

13.这首诗歌除了以上特点外,还蕴含着深深的情感呢!让我们来连接本单元的导读(105页)齐读。

14.读到这里,你想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说些什么?(指名说)。

15.这么美的诗,你能把它背下来吗?

(四)、练习背诵。

1.练一练:用最快的速度练习背诵。

2.比一比:小组内同学互相背诵,比比准背得准确。

3.背一背:指名分小节背诵,其他同学默背。

(五)、拓展:我也来当小诗人。

太阳还做了哪些好事?指导学生仿照诗句进行补充,出示课件:如:

她使庄稼茁壮成长,

她使动物有了温暖的家;。

她陪着小朋友在学校学习,

听他们充满童趣的谈话。

板书设计(略)。

太阳是大家的公开课教案篇九

1课前活动:初次见面,送给大家一个礼物,请大家欣赏一首歌。(播放课件)让我们带着一份美好的心情开始我们的语文课。

2、太阳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你会用什么词句来描述她呢?(指名说)。

y2:说太阳的大、热等特点及和人类的关系。

p2:是啊,太阳带给我们光和热,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和太阳有关的诗歌,他的作者是薛卫民。

他想告诉我们——(指板书,齐读课题)。

1、老师已经会背这首诗了,想听听吗?(配乐范背)。

2、此时,你想到了什么?(指名说)。

y1:这首诗写得真美!

p1:是不是有了想读一读的冲动?

y2:我觉得太阳太伟大了。(讲到感受到的内容)。

p2:不错,如果呆会儿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一定更棒!

y3:老师读得真好!我也想读读(背背)p3:谢谢你的鼓励,你一定能比老师读得更好!

3、赶快翻到25课,把这首诗认认真真地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能试着读出节奏感,读出诗的韵味来就更好了。生自由读文,师巡视。

4、刚才读得真认真啊!谁愿意站起来读读课文?请四位同学分小节读,,其余同学仔细听,呆会儿评一评字音有没有读准,句子读得通不通顺。(指名分节读课文,指名评价。)。

5、指2-3人评价。

y1:学生指出’彤”的读音。

p1:你真仔细,我要和你握握手!你一定进行了充分的预习。

y2:读音没有错误。p2:你们真行,第一遍就把课文读正确了。不过老师还想考考你们。

1、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朵朵白云和红彤彤的晚霞吧。看(播放课件)。

2、美吗?试一试,能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自由读)一起来读。

3、让这份美丽永驻我们的脑海中吧。一起来背背。

太阳是大家的公开课教案篇十

1.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会写“园、因”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

1.指导学生朗读和识记生字。

2.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

2课时

同学们,今天我跟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请大家把课本翻到81页,看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第18课《四个太阳》。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一)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带拼音)

a、自读

b、齐读

c、指名读

3、去掉拼音

a、自读

b、指名读

c、出示卡片开火车读

(二)朗读感悟

1、生字读熟了,相信再读课文一定能够读书的。读完一个自然段,就在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

2、提问:

课文中的太阳,你更喜欢哪一个呢?

例:我更喜欢彩色的太阳。

(1)喜欢彩色的太阳的学生自愿读

(2)对读的好的学生给予表扬

3、学生再次有感情的联系朗读

例:我喜欢绿绿的太阳。

(1)指名朗读

(2)学生评价

例:我喜欢红红的太阳。

(1)喜欢红太阳的起立读

(2)各自朗读

例:我喜欢金黄的太阳。

(1)指名读

(2)学生评价

4、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大自然,感受了大家美好的愿望,我们再来完整地读一读课文,把你的愿望读出来。

1、重点指导:园、因

2、先描后写

课后把自己心目中的太阳画出来或者写出来,共同进行交流。

太阳是大家的公开课教案篇十一

寒冷的冬天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最近天气时好时坏,所以孩子们在户外活动的时间也少了很多。孩子们说得最多的是“太阳公公又藏起来了。”幼儿园的活动室、走廊里都布置了“太阳”的图片,每一次路过,孩子们都会主动和“太阳”打招呼,“太阳公公,你好”,孩子们都知道太阳,经常能在天上看见太阳,但是太阳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受其语言能力发展的限制,还不能很好的描述出来。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借助于故事《小兔子找太阳》,让孩子们永较形象完整的语言来描述太阳的特征。故事中小兔子是孩子们都熟悉的动物形象,而且小班孩子对三以内的数量、红色、圆形及方位名称都具有一定的感知经验,再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更易于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通过本次活动,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丰富词句,激发其关注周围事物的色、形的兴趣,还可以拓展孩子的知识面。

1、能用语言描述太阳的特征,加深对红色、圆形的认识。

2、知道晒太阳也是冬天的一种取暖方式,万物离不开太阳。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ppt课件

一、音乐导入,引出课题

1.带幼儿进教室

幼儿听音乐《我给太阳唱支歌》,做动作进入教室。

2.幼儿讨论太阳的外形特征,并大胆讲述,发散幼儿思维能力。

二、出示课件,幼儿尝试讲述故事

1.出示幻灯片(一),幼儿讲述图片内容,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小兔子把什么当成了太阳?为什么?

2.出示幻灯片(二),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小兔子把什么当成了太阳?为什么?

3.出示幻灯片(三),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小兔子又把什么当成了太阳?为什么?

4.出示幻灯片(四),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鼓励幼儿用连贯的语言描述太阳的特征。

5.师幼共同讲述故事。

三、扩展幼儿思维

请幼儿说一说还见过什么东西也是红红的、圆圆的?

四、通过谈话,让幼儿指导晒太阳也是冬天的一种取暖方式

1.小朋友喜欢太阳吗?为什么?

2.发散思维:还有谁喜欢太阳?为什么?

五、结束部分

太阳又这么多的能量,我们这么喜欢太阳,那我们到外面晒太阳吧!

孩子们经常能在天上看见太阳,但是太阳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受其语言能力发展的限制,还不能很好的描述出来。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借助于故事《小兔子找太阳》,让孩子们用较形象完整的语言来描述太阳的特征。故事中小兔子是孩子们都熟悉的动物形象,而且班级孩子对三以内的数量、红色、圆形及方位名称都具有一定的感知经验,再运用直观的图片进行辅助教学,更易于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通过本次活动,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丰富词句,激发其关注周围事物的色、形的兴趣,还可以拓展孩子的知识面。

太阳是大家的公开课教案篇十二

由于诗歌语句简洁,琅琅上口,赢得了同学的喜欢。语句虽短,但往往含义深刻。同学不一定能理解到位,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同学展开想象,读悟结合,提高同学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1、通过朗读,体会作者诗中优美、朴实的语言,感受太阳美好的愿望。

2、在朗读中进行审美享受,培养同学的语感,提高审美能力。

一、根据课题质疑,激发学习兴趣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优美的小诗《太阳的话》。(齐读课题)

2、想一想: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3、你们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这节课俺们带着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请同学听录音,认真听,仔细看。

2、考虑:诗歌中都写了什么?

3、同学自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读课文,想一想:诗中的“俺”和“你们”指的是谁?

2、深入朗读重点句,体会感情,练习朗读。

(1)读一读自身理解的句子,想象一下画面,给大家讲一讲。

(2)多种形式朗读重点句,体会情感。

3、结合课文题目,理解文章最后一句的含义。

(1)读一读最后一句,谈谈自身的体会。

“让俺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温暖和露水,撒向你们心的空间。”

“心的空间”意思是什么?

(2)老师引导同学体会,并将这种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4、对于课文,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提出并请小老师解答。

5、再次读全文,想一想:太阳的愿望是什么?

6、假如你就是一个小太阳,你想为俺们做点什么?

(1)在小组中说一说。

(2)选代表说一说。

(3)评选最有创意的“太阳”.

四、初试身手

1、把自身的想法以诗歌的形式写写。

2、读给同桌听一听。

3、全班交流。

根据诗歌的特点,在教学中,俺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境,引同学入境。课前,请同学听录音,使同学借助听觉形象进入文章的意境,使同学准确掌握诗歌的基调,使同学感到学习诗歌是一种美的享受。

二、以朗读,背诵作为学习诗歌的主要手段。诗歌的内容理解有时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因此,读就成为里最好的体会交流方式。在课上,俺请同学采用多种方式用心的去读,去品,去悟。读中感受语言的美,读中品味诗歌的情,读中加深理解,体会诗歌丰富的内涵。

三、读写结合,体会文章的主旨。了解了文章的内容,体会了文章的主旨。对于喜欢诗歌的同学来说还意犹未尽,因此,设计了仿写诗歌的环节。同学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即兴创作。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深化主题。

虽然同学的诗歌还很稚嫩,但表达了自身的心声,课堂效果不错。

太阳是大家的公开课教案篇十三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同学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2.理解运用列数据、做比较写的好处。

3.学会本课生字词,会用“假如……就……造句”。

4.积累词汇,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多种方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自同学字、词。搜集有关太阳的资料做成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读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可以自由结对子。多读两遍。

问题:(可以讨论,自身解决不了的,请告诉老师。)

(1)从课文中可以看出太阳有哪些特点?

(3)太阳和地球有哪些关系?

(4)对本课的内容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用曲线画出来。

二、读课文,理清结构层次。

1、分小组读课文的每个自然段,读懂的用自身的话说一说自身读的自然段写了些什么。

2、归纳所学知识: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哪几个自然段讲了太阳与地球的密切关系?

(第一段:太阳离俺们很远,太阳很大,很热。第二段:太阳与地球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3、引导同学认清段落间的内在联系。

(课文分两段,先讲太阳的特点,离俺们很远,很大,很热。再讲太阳与俺们的关系非常密切。看起来这两段之间没有什么必定的联系,实际上联系很密切。太阳和俺们的关系为什么这样密切呢?这是由于太阳的特点决定的。第一段是原因,第二段是结果。因此,“没有太阳,就没有俺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一句点出了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同学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理解运用列数据、做比较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理解运用列数据、做比较写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认真读课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理解课文第一段的`内容

1、 “传说中的后羿真的能把太阳射下来吗?”“为什么不能,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其实”一词。

(通过以上训练,同学们很容易就明白了,“其实”一词就是“实际上”、“事实上”的意思。这时教师可围绕《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进行教育,所谓传说就是人民口头流传下来的关于人或物的记叙和评论,这种记叙和评论因为是口头流传下来的,所以难免有虚构和夸张的因素。这个神话传说是远古时代的人民不能正确解释自然现象,而幻想出来的。现在科学进步了,俺们对太阳已经有了许多了解,“后羿射日”是不可能的事。)

2、 “谁能运用课文中介绍的内容说说为什么这是不可能的事?”

(太阳离地球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日夜不停地步行要走三千五百年,坐飞机也要用二十几年。箭是射不到的,这是第一;太阳有一百三十万个地球那么大,后羿站在地球上怎么能有这样的力量把它射下来呢?这是第二;太阳外表温度有六千度,钢铁都会变成汽,这箭该是用什么资料做成的,才干把太阳射下来呢?这是第三。)

3、认真读课文第一段,先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

投影(1)太阳离俺们有( )……假如日夜不停地步行,差不多要走( );就是坐飞机也要飞( )。

问题:要是把填上的数字换成“很”、“很多”好不好,为什么?

(第一个空填“一亿五千万公里远”,第二个空填“三千五百年”,第三个空填“二十几年”。在回答问题时,引导同学具体说一说把填上去的数字换成“很”“很多”不好,为什么不好。课文运用数字来说明太阳离俺们远,使笼统的事物变得更具体了,通过这几个具体的数字,使同学们能够很形象地理解太阳离地球实在是太远了。而要换成“很”“很多”是很笼统的,读了之后只知道远,但到底有多远就不得而知了。)

投影(2):俺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 )才抵得上一个太阳。

问题:这里把太阳和什么作比较?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这个空填“一百三十万个地球”。这里把太阳和地球作比较,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抵得上一个太阳,采用比较的方法和数字相结合的方法。地球是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作者又与数字结合起来叙述,使同学们不难看出太阳是很大很大的。而且到底有多大,在读者的头脑中也是比较具体形象了。)

投影(3):太阳的温度很高,外表温度有( ),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外表温度的( )。

问题:这里为什么用钢铁作比较?

(本题第一个空填“六千度”,第二个空填“三千倍”。这里为什么用钢铁作比较呢?大家都知道,钢铁是比较坚硬的,到一千一百度才干熔化,钢铁碰到太阳,就要变成汽。这样比较和用数字说明,不但具体,通俗,而且有很强的说服力,给读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二、读课文,进行小结。

1.课文第一段讲了太阳的哪几个特点,运用自身的语言说一说。

(第一段讲了太阳的3个特点,即远、大、热。)

2.作者运用什么方法将太阳离地球远,太阳大,太阳很热这三个特点说具体的?

(作者采用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比较的方法,或用假想来介绍。运用数字具体说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根据板书,口述太阳的特点。

(这一练习目的在于锻炼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对课文内容的复习巩固、理解。说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自由说,小组互相说,指名说。)

三、理解课文第二段的内容

1、读课文第二段,看看这一段开头一句话在这段中起什么作用。(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也是这一段的总起句,概括地说太阳和俺们的关系怎样密切。)

2、进一步读第二段,看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地说明太阳和俺们的关系密切。

第4自然段,太阳和俺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第5自然段,太阳和云、雨、雪的关系;

第6自然段,太阳和风的关系;

第7自然段,可以利用太阳光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第8自然段,太阳给地球送来光明和温暖。

课文从五个方面讲述太阳和地球的关系,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进而说明“没有太阳,就没有俺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3、进行词语训练,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1)运用“有了……才……”及“假如没有……就……”这两个句式,结合这段的内容练习说话。

(运用这两个句式练习说话,从正反两个方面叙述太阳与动植物的关系。如:“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干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有了太阳,鸟、兽、虫、鱼才干生存,繁殖。”这是从正面介绍。“假如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这是从反面介绍。在学习太阳和气候,太阳和疾病的关系时,还可以用这两个句式叙述。如:“有了太阳,人类才干利用它的杀菌能力预防治疗疾病。”“假如没有太阳,连人类也不会有,就更谈不上利用杀菌能力预防和治疗疾病了。”)

通过以上训练同学改变句式练习说话,目的是培养同学多角度表达的能力及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继续利用以上两个句式,让同学自由练习说话。

(启发同学发散思维,可以运用课外知识内容进行说话练习。)

四、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用自身的话说一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

3.练习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作业:制作有关太阳的资料卡片。

板书设计:

远:一亿五千万公里

大:一百三十万个地球

外表温度六千度

中心温度1800万度

与动物的关系(人的吃、穿、烧)

形成云

形成雨

与气候的关系

形成雪

形成风

有杀菌作用

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预防作用

治疗疾病

太阳是大家的公开课教案篇十四

1.用各种肢体动作来表现水滴变化的过程,发展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

2.有合作意识,体验集体活动的快乐。

太阳、云朵,在场地中间画一个圆圈。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小水滴,另一组扮演小鱼。在圆形的场地上,小水滴和小鱼一起拥抱、碰碰头、扭扭腰等,小水滴必须在池塘里。

一、小水滴和小鱼。

1.幼儿扮演小鱼,边哼唱"许多小鱼游来了",边做游动的动作。

2.教师提出活动要求,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小水滴,另一组扮演小鱼。

3.在圆形的场地上,小水滴和小鱼一起拥抱、碰碰头、扭扭腰等。

二、小水滴和太阳。

1.出示"太阳公公",幼儿全体扮演小水滴。

2.教师边说情景性语言,边引导幼儿做动作:随着"太阳公公"慢慢地升起,小水滴觉得身体上暖洋洋的,在池塘里打着滚。小水滴在池塘里呆不住了,慢慢地站起来,伸伸腿,一个个跳了起来。

三、小水滴和云朵。

1.出示道具"云朵",幼儿全体扮演小水滴。

2.教师边说情景性语言,边引导幼儿做动作:水滴慢慢地都聚集在一起,围在云朵的周围。小水滴越聚越多,离开了云朵,一个个有跳到了池塘里。

3.幼儿想像小水滴到池塘后的情景,自由运动,放松身体,结束活动。

太阳是大家的公开课教案篇十五

让幼儿愉快的参与游戏,体验识字和接龙组词的快乐。观察阅读图夹文诗歌,感知理解诗歌中母爱的甜蜜。主动探索认读重点字词:香、衣服、浓浓的、被子。

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小图书一本

1、诗歌独具匠心,太阳原本是没有味道的,更不用说是香味了。但我们也有过这样的体验:被太阳晒过后的被子和衣服,如果我们轻轻的闻一闻,一定能闻到一股香香的味道,这也许就是孩子们眼中的"太阳香"。

2、诗歌《太阳香》分别从衣服-被子-妈妈三个方面,层层递进,让幼儿感受到妈妈浓浓的母爱。

3、赋予孩子生命的是妈妈,最疼爱孩子的人是妈妈,给家庭带来温暖的人是妈妈……愿这浓郁的"太阳香"能让孩子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和甜蜜,更愿它永远呵护着孩子健康成长。

1、太阳有味道吗?引发幼儿兴趣。

2、朗读诗歌,还有什么会发出太阳香?你来说说。

卢凯文:妈妈买的玩具。

王木溪:妈妈炒的菜。

李梓源:妈妈买的衣服。

李兆桐:妈妈买的文具。

附:诗歌:太阳香

妈妈洗过的衣服,早晨一打开,一股浓浓的太阳香。

妈妈晒过的被子,晚上一打开,一股浓浓的太阳香。

妈妈就像太阳,也有一股浓浓的太阳香。

3、采取各种形式背诵儿歌。

4、师幼一起创编儿歌,教师记录,利用家园栏展示给家长。

太阳是大家的公开课教案篇十六

一导入。

1、出示神话故事图片。

学课文之前,我们先来看图片说故事。(看来同学们知道的故事很多,这些都是神话故事,古代人不了解科学所以就创作了一些神话故事。)谁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出示故事(后羿射日)。

2、出示导语。(古代人用想象来了解世界,我们现在用高科技产品,同学们可以坐在家里看科普文来了解世界,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世界。导语可以帮助我们)。

3、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太阳,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预习检测。

1、出示词语(指名朗读)。

(过渡:同学们都是预习能手,读得很准确,同桌互读。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写,你有哪个字想要提醒大家?)。

齐读词语。

2、魔都课文,边读边找课文写了太阳的什么知识?

(指名回答,共同整理)。

特点:远大热。

动植物关系。

人类雨雪天气关系关系密切。

风的关系。

杀菌本领。

送来温暖和光明。

3、说一说。

课文介绍了太阳有(远)(大)(热)三个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一)感受远。

1、读第一自然段,哪一句话直接说明太阳远?

“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

朗读:现在你感觉1.5亿公里远吗?谁来读一读,读出很远的感觉。

2、那么1.5亿公里到底有多远呢?

现在你真切地感受到1.5亿公里有多远了吗?指名朗读。

老师也来读,你发现了什么?(漏了差不多――准确)。

(二)感受大、热。

1、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说明太阳大的句子。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你从哪里感受到大?(130万个抵得上一个)。

太阳公开课这样一比,你看出了?(太阳非常大)板书:作比较。

2、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太阳热的句子。

直接:“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从哪个地方感受到它的热?(6000、中心2500倍)真的准确的是一千五百万摄氏度吗?(估计)。

(三)齐读三个特点。

三、小结。

太阳与万物、太阳与天气、太阳与风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下节课再来进一步认识太阳。

你知道了什么?

太阳是大家的公开课教案篇十七

《太阳和月亮》是主题“白天和黑夜”中的一个素材点,根据小班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的年龄特点,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我将原有的诗歌进行了改编,将诗歌中的植物全部改为了动物。

小班孩子喜欢琅琅上口的,于是,我试图通过让幼儿对的欣赏和简单的创编,在满足孩子喜欢有节奏的语言的同时,让孩子体会文学作品的情趣。

1、理解诗歌内容,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区分白天和黑夜。

2、在初步掌握诗歌结构的基础上,启发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创编。

太阳、月亮、小鸟、小兔、小朋友图片

一、导入,引起兴趣: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客人,看看是谁呀?(太阳和月亮)

2、太阳是什么时候出来的?月亮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呢?

二、感知理解,学习诗歌

(一)第一次欣赏:(不出示任何教具)

1、你听到诗歌里有谁呀?

过渡:听听诗歌里还有谁?他们怎么样了

(二)第二次欣赏:(边出示教具边朗诵)

太阳是大家的公开课教案篇十八

1.运用太阳镜感知周围事物的变化。

2.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兴趣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各色儿童太阳镜,成人太阳镜,各色玻璃纸,纸制镜框,双面胶

1.讲一讲太阳镜的作用。天气越来越热了,很多人都戴上了太阳镜,太阳镜有什么用呀?

2.示范正确的戴法。(教师可以故意戴错,请幼儿纠正正确的戴法:两只弯弯的钩是挂在耳朵上的。还可以引导幼儿打开眼镜和收起时的方法,轻拿轻放,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幼儿选眼镜。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款太阳镜戴上

戴着太阳镜去旅游。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到各个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感受戴上太阳镜后不同的变化。探索过程中和幼儿个别指导交流。

你带上眼镜后有什么发现?

原来太阳眼镜可以把周围的东西变成和它一样的颜色呀。(诗歌出示)"我带上了红色的太阳镜,小草变成了红色,小亭子变成了红色……,老师的脸变成了红色,一切都变成了红色,太阳镜呀真好玩。请幼儿用诗歌的语言表述自己戴上太阳镜的发现。

1、呀!怎么你的太阳镜和我们的不一样呀?引导孩子和同伴交流太阳镜的不同。(颜色多样:红、黄、蓝、绿、紫、咖啡等;款式不同: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小动物造型;大小不同:成人的和儿童的)

2、交换太阳镜再探索,和好朋友交换不一样的太阳镜,我们再去旅游了!

自制太阳镜。教师做好的框架,请幼儿用透明彩色玻璃制粘贴镜片。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太阳是大家的公开课教案篇十九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同学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2.理解运用列数据、做比较写的好处。

3.学会本课生字词,会用“假如……就……造句”。

4.积累词汇,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多种方法。

2课时。

预习课文,自同学字、词。搜集有关太阳的资料做成卡片。

第一课时。

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通过读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

问题:(可以讨论,自身解决不了的,请告诉老师。)。

(1)从课文中可以看出太阳有哪些特点?

(3)太阳和地球有哪些关系?

(4)对本课的内容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用曲线画出来。

1、分小组读课文的每个自然段,读懂的用自身的话说一说自身读的自然段写了些什么。

2、归纳所学知识:

(第一段:太阳离俺们很远,太阳很大,很热。第二段:太阳与地球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3、引导同学认清段落间的内在联系。

(课文分两段,先讲太阳的特点,离俺们很远,很大,很热。再讲太阳与俺们的关系非常密切。看起来这两段之间没有什么必定的联系,实际上联系很密切。太阳和俺们的关系为什么这样密切呢?这是由于太阳的特点决定的。第一段是原因,第二段是结果。因此,“没有太阳,就没有俺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一句点出了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同学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理解运用列数据、做比较写的好处。

理解运用列数据、做比较写的好处。

(通过以上训练,同学们很容易就明白了,“其实”一词就是“实际上”、“事实上”的意思。这时教师可围绕《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进行教育,所谓传说就是人民口头流传下来的关于人或物的记叙和评论,这种记叙和评论因为是口头流传下来的,所以难免有虚构和夸张的因素。这个神话传说是远古时代的人民不能正确解释自然现象,而幻想出来的。现在科学进步了,俺们对太阳已经有了许多了解,“后羿射日”是不可能的事。)。

(太阳离地球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日夜不停地步行要走三千五百年,坐飞机也要用二十几年。箭是射不到的,这是第一;太阳有一百三十万个地球那么大,后羿站在地球上怎么能有这样的力量把它射下来呢?这是第二;太阳外表温度有六千度,钢铁都会变成汽,这箭该是用什么资料做成的,才干把太阳射下来呢?这是第三。)。

投影(1)太阳离俺们有()……假如日夜不停地步行,差不多要走();就是坐飞机也要飞()。

问题:要是把填上的数字换成“很”、“很多”好不好,为什么?

(第一个空填“一亿五千万公里远”,第二个空填“三千五百年”,第三个空填“二十几年”。在回答问题时,引导同学具体说一说把填上去的数字换成“很”“很多”不好,为什么不好。课文运用数字来说明太阳离俺们远,使笼统的事物变得更具体了,通过这几个具体的数字,使同学们能够很形象地理解太阳离地球实在是太远了。而要换成“很”“很多”是很笼统的,读了之后只知道远,但到底有多远就不得而知了。)。

投影(2):俺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才抵得上一个太阳。

问题:这里把太阳和什么作比较?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这个空填“一百三十万个地球”。这里把太阳和地球作比较,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抵得上一个太阳,采用比较的方法和数字相结合的方法。地球是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作者又与数字结合起来叙述,使同学们不难看出太阳是很大很大的。而且到底有多大,在读者的头脑中也是比较具体形象了。)。

投影(3):太阳的温度很高,外表温度有(),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外表温度的()。

问题:这里为什么用钢铁作比较?

(本题第一个空填“六千度”,第二个空填“三千倍”。这里为什么用钢铁作比较呢?大家都知道,钢铁是比较坚硬的,到一千一百度才干熔化,钢铁碰到太阳,就要变成汽。这样比较和用数字说明,不但具体,通俗,而且有很强的说服力,给读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第一段讲了太阳的3个特点,即远、大、热。)。

(作者采用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比较的方法,或用假想来介绍。运用数字具体说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一练习目的在于锻炼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对课文内容的复习巩固、理解。说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自由说,小组互相说,指名说。)。

1、读课文第二段,看看这一段开头一句话在这段中起什么作用。(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也是这一段的总起句,概括地说太阳和俺们的关系怎样密切。)。

2、进一步读第二段,看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地说明太阳和俺们的关系密切。

第4自然段,太阳和俺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第5自然段,太阳和云、雨、雪的关系;

第6自然段,太阳和风的关系;

第7自然段,可以利用太阳光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第8自然段,太阳给地球送来光明和温暖。

课文从五个方面讲述太阳和地球的关系,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进而说明“没有太阳,就没有俺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3、进行词语训练,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1)运用“有了……才……”及“假如没有……就……”这两个句式,结合这段的内容练习说话。

(运用这两个句式练习说话,从正反两个方面叙述太阳与动植物的关系。如:“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干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有了太阳,鸟、兽、虫、鱼才干生存,繁殖。”这是从正面介绍。“假如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这是从反面介绍。在学习太阳和气候,太阳和疾病的关系时,还可以用这两个句式叙述。如:“有了太阳,人类才干利用它的杀菌能力预防治疗疾病。”“假如没有太阳,连人类也不会有,就更谈不上利用杀菌能力预防和治疗疾病了。”)。

通过以上训练同学改变句式练习说话,目的是培养同学多角度表达的能力及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继续利用以上两个句式,让同学自由练习说话。

(启发同学发散思维,可以运用课外知识内容进行说话练习。)。

1.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用自身的话说一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

3.练习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制作有关太阳的资料卡片。

远:一亿五千万公里。

大:一百三十万个地球。

外表温度六千度。

中心温度1800万度。

与动物的关系(人的吃、穿、烧)。

形成云。

形成雨。

与气候的关系。

形成雪。

形成风。

有杀菌作用。

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预防作用。

治疗疾病。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36782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