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课件教案(优秀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13:03:11
托班课件教案(优秀12篇)
时间:2023-11-26 13:03:11     小编:飞雪

教案的编写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科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灵活调整。教案的编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能力、兴趣、背景知识等因素。以下是一些精选的教案示例,希望对大家的备课工作有所帮助。

托班课件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乐意听老师讲故事,了解猫、狗、鸡喜欢吃的食物特性。

能乐意参与角色表演活动,体验情景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讲述故事。

孩子们,认识这位动物朋友吗?(出示小熊图片)。

今天呀是小熊的生日,它来请客邀请它的`好朋友们,还准备了好多好吃的食物,看一看,有(出示肉骨头、小鱼、小虫子)。

听!谁来了!喵喵喵原来是小猫来了小猫说:“小熊祝你生日快乐!”小熊说:”谢谢小猫你最喜欢吃小鱼请吃”小猫接过小熊手里的鱼高兴地吃起来。“汪汪汪汪汪汪”小狗来啦。小狗说:“小熊祝你生日快乐”小熊说:

二、教师提问:

1.小熊请客,它请了好朋友,有谁呢?(小猫、小狗、小鸡)。

2.小猫说最喜欢吃什么食物?(出示相应的小鱼)。

3.小狗说最喜欢吃什么食物?(出示相应的肉骨头)。

4.小鸡说最喜欢吃什么食物?(出示相应的小虫子)。

5、分别学学小猫、小狗、小鸡的叫声并尝试在同伴面前模仿小动物。

6、请幼儿将食物送给小动物吃。

五、分享快乐。

1.师:小熊也给你们带来了礼物,是什么?(糖果)观察糖果的外形,颜色,捏一捏。

2.我们和老师们一起分享吧!(鼓励幼儿能大胆地有礼貌地将糖果送给客人老师分享)。

托班课件教案篇二

幼儿教师带领幼儿做拓展活动的指导方案也属于一种教案。以下是“托班绘本教案”,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感受妈妈的爱,知道妈妈很爱自己,自己也很爱妈妈。

2.乐意表达对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我妈妈》故事图片、歌曲《我的好妈妈》、与家长进行简单的沟通。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引入:今天妈妈来和我们一起活动,你们是不是很开心呢?拥抱一下妈妈吧!

二、分部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感受妈妈的爱。

(一)出示图一:有一个小朋友,他的妈妈也来了,他觉得自己的妈妈很棒!想介绍给我们,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吧!

(二)讲述第一部分,了解妈妈的本领。过程中穿插提问,重点感受妈妈的本领大。

图二:妈妈会做很多好吃的蛋糕,妈妈为什么要做好吃的蛋糕呢?(引导幼儿经验迁移)。

图三、图四、图五引导幼儿简单观察图片,教师讲述。

(三)小结提问:这位妈妈很能干、有很多本领,你的妈妈有什么本领?

形式:个别提问、母子(母女)交流、集体分享。

(四)讲述第二部分,进一步感受妈妈的爱。

采用观察、串讲的方式引导幼儿感受妈妈的爱。重点感受体验“沙发图页”。

三、情感经验迁移,表达对妈妈的爱。

1.讲述第三部分,感受母爱的温暖。策略:出示图片、观察、提问。

2.体会感受作品思想内涵,激发幼儿的情感共鸣。

4.现场体验感受。幼儿与妈妈拥抱、说悄悄话,共同表达、感受双方的爱。

5.在歌曲《我的好妈妈》和浓浓的爱意中延续爱的传递。

四、活动延伸。

托班课件教案篇三

1、通过绘本故事,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生长及变成蝴蝶的演变过程。

2、培养幼儿对绘本阅读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活动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ppt;毛毛虫玩具;蝴蝶图片、袜子、报纸、扭扭绳。

一、出示毛毛虫玩具,引起幼儿兴趣:

1.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猜猜看会是谁呢?

2.教师引导幼儿跟毛毛虫打招呼。

二、播放ppt与幼儿一起讲述故事:《毛毛虫变蝴蝶》。

1.星期一,吃了什么?(苹果)吃了几个?(1个)。

2.星期二,吃了什么?(梨子)吃了几个?(2个)。

3.星期三,吃了什么?(李子)吃了几个?(3个)。

4.星期四,吃了什么?(草莓)吃了几个?(4个)。

5.星期五,吃了什么?(橘子)吃了几个?(5个)。

6.毛毛虫吃了那么多东西,你们觉得它吃饱了吗?(没有)。

7.那我们在来看看星期六,它又吃了什么?吃了这么多东西之后毛毛虫怎么了?

9.星期天,毛毛虫啊给自己吃了一片树叶,他觉得舒服多了。

小结:亲爱的家长朋友们,通过绘本故事,主要是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生长及变成蝴蝶的演变过程,培养幼儿对绘本阅读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播放毛毛虫演变蝴蝶的过程。(教师引导幼儿跟蝴蝶打招呼)。

四、小朋友我们也来做一只毛毛虫吧?教师讲解并示范制作毛毛虫的过程。

五、幼儿操作:

要求:1.将报纸撕一撕、捏一捏、揉一揉。

2.再将纸球塞到袜子最里面。

3.然后使用扭扭绳将它绕一绕。

托班课件教案篇四

1、知道进餐时菜汤泼在桌子上或身上时的简单处理方法。

2、能根据图片大胆讲述画面内容。

故事《碗里的汤泼了》。

1、教师讲故事,引起幼儿兴趣,讨论:汤泼了怎么办?

了解正确的处理方法。

教师小结:吃饭时,汤泼在了桌子上,要赶紧把胳膊移开,以免汤把自己的衣服、袖子弄脏了,甚至烫伤了自己。

2、继续听故事,继续讨论:汤泼了怎么办?

教师:我们再来听听,这个小朋友的汤泼在哪里了?(汤顺着桌子往下流。)他该怎么办?"来听听这个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让开流下来的汤,再请成人帮忙。)教师小结:汤泼在桌子上,又顺着桌子往下流,小朋友要立刻让开留下来的汤,以免汤把自己的衣服、裤子弄湿。然后,可以请成人帮忙处理泼下来的汤。

3、教师总结。

教师:有时,因为小朋友不小心把桌子上的汤弄泼了,当大家遇到这种事时,首先要让开泼下来的汤,然后再请成人帮忙。如果不让开,汤就会弄湿自己的衣服,甚至会烫伤自己。

1、知道爱护小手,不玩尖利的东西。

2、知道手划破后简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

相关图片一张。

1、请幼儿观察图片,提问:

(1)这个小朋友的手怎么啦?(出血了)(2)好好的小手怎么会出血呢?(被东西划破了)(3)什么东西会把手划破?为什么?(玻璃片、针、铁钉、铁丝、剪刀等。因为这些东西很尖,很锋利。)(4)启发幼儿回忆:自己的手有没有被划破过,手划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2、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不受伤。(平时不玩剪刀、小刀、针、玻璃片、铁片等尖利的东西。)小结:我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锋利的`,如果我们去玩这些东西,就会把手划破,给自己带来危险和许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们不要去玩这些东西,以免我们的手受伤,影响我们的教学和生活。

3、讨论怎样保护、处理受了伤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划破了,能不能用没有洗过的手去捂伤口?为什么?(不能,因为没有洗过的手有细菌,会使伤口感染、化脓。)(2)手受伤了怎么办?(如果擦伤了皮,要先清洗伤口,然后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严重的要找医生处理。)(3)手包扎后还要注意哪些事项?(不能把伤手浸在水里,不能随便揭掉包布,要按时找老师、医生换药等。)小结:如果我们的小手已经受了伤,就更要好好保护,这样才能使它快快恢复健康,为我们服务。

1、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2、通过故事知道电插座里藏着会咬人的电,不能用手触摸。

3、初步培养幼儿安全用电和安全意识。

1、“有电危险”的标志图片一张、电插线板一块2、指偶:灰太狼、小老鼠3、幼儿操作用图片人手一套;笑脸、哭脸图片各一张。

1、欣赏故事,并根据故事进行简单提问:

(1)故事里有谁?

(4)我们教室里哪里有电插线板?你家哪里有电插线板?

2、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师:喜羊羊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图片,我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一认,说一说在哪里见到过这样的标志。

3、谁对谁不对(1)师:这是喜羊羊给我们每个小朋友的两张图片,他要考考我们,这两张图片上的小朋友最对谁不对。(幼儿自由交流并请个别幼儿说一说)(2)出示哭脸和笑脸,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判断将对的送到笑脸处,错的送到哭脸处。

4、总结谈话:教育幼儿不碰电插线板,不把手指和小金属片捅插电插线板和插座的小嘴巴,电器的插头要请爸爸妈妈插,学会安全用电。

附故事:会咬人的电一只小老鼠趁喜羊羊出门去,溜进家里偷东西,发现了一个宝贝。这个宝贝是白色的,身上长着许多小嘴巴,后面还拖着一根长长的细尾巴,小老鼠只要把电视机插头往小嘴巴里一插,电视机就会说话了,把台灯插头往小嘴巴里一插,台灯就亮了,把电风扇插头往小嘴巴里一插,电风扇就转了。小老鼠想:这可是个好宝贝,我要把它偷走。可是,宝贝比小老鼠还大,怎么搬走呢?小老鼠说:“我去请朋友来帮忙。”它刚出门正好碰到了灰太狼,小老鼠赶紧说:“灰太狼,喜羊羊家有个宝贝,你敢不敢去偷?”灰太狼马上说:“我什么都不怕,快带我去吧!”

来到喜羊羊家,灰太狼看着那个宝贝摇摇头说:“那是什么宝贝吗?又不能吃,也不好玩,我不偷了。”小老鼠很着急地说:“那个宝贝很神奇,它能让电视机说话,能让台灯亮起来,能让电风扇转起来。”灰太狼一听眼睛马上睁大了,一把抓住了那个宝贝,它的手指头伸进了宝贝的小嘴巴里,“啊!”灰太狼大叫一声,感到全身发麻,身上的毛都竖了起来。小老鼠吓得大叫:“灰太狼,危险!快扔掉!”可是灰太狼怎么甩也甩不掉,尾巴也着火了,冒起了黑烟。“好疼啊!”灰太狼大叫一声就昏过去了,小老鼠吓得赶紧逃走了。

喜羊羊回到家看到了昏倒在地的灰太狼,说:“灰太狼一定是到我家来偷东西的,我得赶紧报警。”包包大人把灰太狼抓走了并关了起来,等灰太狼醒过了,包包大人问:“灰太狼,你是怎么昏倒的?”灰太狼低着头说:“喜羊羊家有一个宝贝,我一摸就昏倒了。”包包大人听了哈哈大笑说:“那是电插线板,电插线板里藏着会咬人的电,你的手一定伸到电插线板的小嘴巴里去了,你被电到了,能醒过了就算不错了。”灰太狼吓得直吐舌头,以后再也不敢碰电插线板了。

托班课件教案篇五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1.有关的图片四张。

2.请一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冻、巧克力。

一、故事《沙沙和陌生人》。

1.讲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变色龙沙沙独自在院子里玩,这时一个陌生人问他公园怎么走,沙沙有礼貌地告诉了他该怎样走,陌生人非常感谢沙沙。回到家里,沙沙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沙沙,你做得对!不过还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注意。”沙沙连忙问妈妈:“还有什么事情应该注意的呢?”

3.出示图片:

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时,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东西时,你不能要。

图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二、情境练习。

情境一: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接着又拿出玩具给他玩。

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应该怎样对他说?

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师小结:对待陌生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托班课件教案篇六

0年9月,动物王国的天空上乌云密布。好想要有什么事要发生了!国王为了保险起见,让大臣和人民躲到地下的密室里,又命令灭魔队去把入侵者赶走,灭魔队的成员有:警犬瑞斯,兔子哈德,猴子佩斯和野马杰克。他们找到了各自的藏身处藏了起来。不一会儿,入侵者下来了,他们吃了一惊。原来入侵者正是臭名远扬的恶魔撒担,一场保卫战打响了!

撒旦率领800名妖魔攻城,喊杀声冲天。警觉的瑞斯发现不远处的一座城堡上空发出紫色的光。于是瑞斯断定鬼怪们是由一台电脑制作的,只要停止制作程序就没有鬼怪了。大家先决定让电脑天才家卡卡制作一个解程器,然后教他们如何操作。过了一段时间,灭魔队决定出发,直接潜入魔鬼的老巢。到了那里,他们觉得很奇怪,没有一个怪物。当他们进入研究室的时候,眼前的一幕让他们惊呆了,一屋子的怪物,最高的位置上是撒旦。他们被怪物围住了,他们让瑞斯去放解程器。其他人员作掩护,经历了一番苦战之后。终于把解程器安上了,魔鬼从此消失了。国王为了表彰他们,让他们做了公爵,还给了他们许多土地。

幼儿园托班故事ppt。

托班课件教案篇七

1、喜欢边唱边表演,感受歌曲的节奏。

2、能按照歌曲内容做动作。

物质准备:歌曲磁带

经验准备:幼儿熟悉自己的身体的主要部分的名称、

重点:喜欢边唱边表演,感受歌曲的节奏。

难点:幼儿跟随歌曲旋律打节拍。

(一)、开始部分:

1、游戏“我说你指”

教师说:咱们来玩一个游戏,老师说哪里你就用小手指哪里。

教师说一个身体部位的名称,请幼儿用手指出来,如:眼睛、鼻子、头发等等。同时幼儿学说一遍这个身体部位名称。

2、再一次重复游戏,游戏的难度加深

教师再一次重复游戏,游戏的速度加快,请幼儿也能很快地指出老师说的身体部位。

(二)、进行部分

1、听音乐,感受歌曲节奏。

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听音乐拍拍手吧。

带领幼儿随歌曲旋律,按节拍拍手。

教师带领幼儿随歌曲旋律,按节拍做动作。

2、学唱歌曲。

教师为大家演唱一首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请你听一听我唱了什么?教师用清唱的方式演唱歌曲,边唱边做动作。

请幼儿说一说老师唱了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请幼儿跟随教师尝试演唱歌曲。

3、歌表演。

教师和幼儿一起边唱边表演,教师用自己的表情,动作感染幼儿的情绪,引发幼儿表演的热情。

鼓励幼儿边唱边表演,动作尽量舒展。

(三)、结束部分

请每个幼儿上前为大家表演,教师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欣赏,并对幼儿的表演给予鼓励、称赞。

托班课件教案篇八

1、练习双脚行进跳的能力。

2、复习1—4的数数。

【活动准备】。

小兔头饰若干(与幼儿数相同),蘑菇教具若干笔幼儿数多3—4倍,小筐(篮子)若干。

【活动玩法】。

将许多蘑菇散放在地上,小兔提着小篮子双脚行进跳着采蘑菇,直到把场地上蘑菇全部采完,而后把自己采的蘑菇倒出来,数数采几个,告诉老师,比比谁采的(蘑菇多)。

【活动规则】必须行进跳着采蘑菇。

【注意事项】。

1、蘑菇散开放,防止碰撞。

2、为引起幼儿兴趣,小兔采蘑菇时可放音乐。

托班课件教案篇九

1、激发幼儿喜爱小鸡的情感,感受鸡宝宝的可爱。

2、启发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

3、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小鸡出壳

2、小鸡毛绒玩具一个。

活动过程

演示课件(小鸡出壳),引出课题。

教师说:笃笃笃,咦,谁在敲门呀?(教师作倾听状)原来是小鸡要出来了,小小蛋儿要开门了!

1、欣赏歌曲:小小蛋儿把门开。

2、通过提问与感知活动,学习歌词,感受歌曲旋律。

提问:小小蛋儿把门开,开出谁来了?小鸡从蛋壳里出来是什么样的?

(出示毛绒玩具小鸡,让幼儿摸一摸,感知毛茸茸、胖乎乎的样子)

提问:还有哪些东西是毛茸茸、胖乎乎的?

(启发幼儿大胆发言或者互相说一说)

3、自编动作,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歌词和曲调,重点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小鸡毛茸茸、胖乎乎的样子,模仿小鸡叫、吃米、扇翅的动作,表现鸡宝宝的可爱。

4、集体游戏

能用肢体语言表现歌词,掌握三处长短音的唱法,完整学唱歌曲。

(重点练习三处长短音的唱法)

5、变换游戏玩法。全体幼儿拉起手组成一个大“鸡蛋”,

请几名幼儿站在“鸡蛋”里面做“小鸡”,边游戏边演唱歌曲。

(做小鸡的幼儿可不断轮换)

简单评价幼儿的表现,带领幼儿户外活动。

教师说:小鸡们真开心,我们一起出去捉虫子吃吧。

活动延伸

请幼儿感知实物,亲身体会小鸡出壳的情景。

托班课件教案篇十

教师:陈瑜。

活动一:游戏看病(角色)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人不舒服生病了,要去医院看病。

2、了解医生看病的一些常用医疗器械,学说:“看病不闹,打针不哭,做勇敢宝宝。”活动准备:

医院场景及医院设备用具。娃娃一个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你们看老师变成谁了?(医生)你怎么知道我是医生?(幼儿凭经验表述:白衣服、白帽子„„)。

二、情景表演。

(一)老师装扮妈妈:我的宝宝不舒服,哇哇哭。宝宝生病了,小朋友怎么办?(幼儿凭经验:上医院看医生)。

(二)让我来问一问:你的宝宝什么地方不舒服?(喉咙疼)。

(三)先让我看看喉咙。出示压舌板,并询问“这是什么”?用压舌板压着喉咙。对宝宝说:不疼不用怕,宝宝张嘴,啊„„呦,喉咙红红肿肿的。问妈妈:“宝宝咳嗽吗?”

(四)让我听一听,用什么来听呢?出示听诊器,并告知幼儿听诊器可以听到身体里的声音。

(五)让我摸摸宝宝的额头。呀!有一点烫,我来给他量一量体温。用什么来量体温呢?(出示体温计让幼儿辨认)放在腋下,并告知幼儿夹住不动。

(六)宝宝发热有咳嗽,怎样才能让宝宝的病好得快呢?(让幼儿凭经验回答)宝宝要吃药打针。宝宝打针害怕吗?(不怕)小朋友,你们害怕吗?医生边给宝宝打针边表扬:看病不闹,打针不哭,宝宝真勇敢。

(七)让幼儿一起表扬娃娃,学说这句话。

三、幼儿模仿看病游戏。

一教师扮演医生看病,一教师扮演护士小姐安排病人等候。幼儿体验看病的感觉。教师随时和幼儿指认看病工具,用“看病不闹,打针不哭,宝宝真勇敢”表扬不害怕的幼儿。

四、结束活动,引导幼儿将玩具收拾整理。

活动二:游戏造汽车、修马路(建构)活动目标:

1、对建构游戏产生兴趣,愿意参与活动。

2、继续学习用拼插、搭高的技能,搭建汽车,并修筑马路。

活动准备:

1、请幼儿带一个自己喜欢的汽车来幼儿园。

2、各种建构材料、范例若干个。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幼儿带来的各种汽车谈话,引起幼儿幼儿对建构活动的兴趣。

(一)结合1——2种汽车,让幼儿观察其造型,请幼儿说说可以怎样建构。

(二)出示范例,教师进行示范建构。引导幼儿用简单的方法建构简单的汽车。

(三)请个别幼儿上来进行建构,师幼进行评价。

二、介绍游戏材料,提出游戏要求:

(一)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拼搭自己喜欢的汽车。

(二)爱护玩具,轻拿轻放玩具。

三、幼儿进行游戏,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拼搭,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一个作品。

四、师幼进行活动评价。

(1)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拼搭的是什么汽车。

(2)幼儿互相欣赏玩具“汽车”和自己拼搭的“汽车”。

五、活动结束。

活动三。

艺术领域。

漂亮礼盒(手工)活动目标:

1.尝试把撕下彩纸,把彩纸粘贴在纸盒上进行装饰。

2.初步学习正确使用胶水的方法。

活动准备:

用色纸包好的纸盒若干、胶水、各色手工纸,已制作好的漂亮礼盒一个。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已制作好的漂亮礼盒”,引起幼儿的兴趣。

2.、提问幼儿这个漂亮的纸盒可以做什么用?

3.、师:那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制作一个漂亮的纸盒(想)。

4、.教师示范如何制作:撕纸、涂胶水、粘贴。

5.、重点示范如何用胶水:打开盖子、调节长度、6、小结。

活动四:安全活动。

找不到妈妈怎么办活动目的:

1、通过观看木偶表演、讨论等活动,让幼儿学会与成人走失后简单的自救办法。

2、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活动准备:

布置一个公园的场景,木偶。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看木偶表演《去公园玩》。

2、提问:

(1)刚才谁去公园玩?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亮亮为什么找不到妈妈?(2)引导幼儿回忆木偶表演里的情景大胆回答。

3、再次观看木偶表演,组织幼儿讨论:

(1)问:他应该怎么样做才不会和妈妈走散?亮亮找不到妈妈时应该怎么办?(2)鼓励幼儿想出各种办法,帮助亮亮找到妈妈。

(3)启发能力强的幼儿分析同伴提出的各种设想,看看哪种自救办法最好。

3、第三次观看木偶表演,将幼儿想出的好办法运用到木偶表演中,让亮亮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5、提问:

以后我们跟爸爸妈妈出去玩时要注意些什么呢?(让幼儿小议)。

1、小结:教育幼儿不能随便跟陌生人走。

托班课件教案篇十一

1、认识、区别身体各部位,启发幼儿能随着音乐创编相互触摸的不同动作,并初步体验自我表现及与他人合作游戏的快乐。

2、喜欢参与音乐活动,在活动中感到快乐和满足。

3、要求幼儿在与同伴碰一碰时要轻轻地,不推不挤。

1、幼儿学过歌曲《碰一碰》。

2、《碰一碰》音乐。

3、木偶小兔、小猫。

1、孩子们和老师在甜美的'睡觉,大公鸡叫了,老师a说:“孩子们,起床了。”大家揉揉眼睛,伸伸懒腰。

老师a说:“孩子们,天亮了,我们一起活动一下身体吧!”

2、律动:身体各部位运动。

1、幼儿观看木偶表演。

a师:“小朋友做的真棒,老师奖励你们看一段精彩的木偶表演。(b师:春天来了,春光明媚,百花齐放,一只小兔出门了,他想找个朋友一起玩,小兔真高兴,他边走边唱歌:“找一个朋友碰一碰,找一个朋友碰一碰,碰哪里?鼻子碰鼻子。”)

a师:“咦?刚才小兔唱的歌叫什么名字?”(幼儿回答:碰一碰)

(1)幼儿学唱一遍

a师:“孩子们,愿意和小兔一起唱吗?”(愿意)(幼儿跟着小兔一起唱一遍)

(2)小兔示范游戏。

a师:“这首歌曲不仅好听,而且还能做游戏认识新朋友呢,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小兔是怎样认识新朋友的?”(小兔:“咦?前面有一只小猫咪,我怎样去找小猫做朋友呢?”沉思一下后说:“对了,小猫喜欢唱歌做游戏,我就唱着歌去和小猫做游戏。”唱着《碰一碰》去和小猫碰鼻子。碰完后互相说再见。)

2、观看完木偶表演后教师提问幼儿。

a师:“小朋友,小兔去郊游碰到了谁?”(小猫)

a师:“小兔是怎样认识新朋友的?”(和小猫鼻子碰鼻子)

a师:“这个游戏好不好玩?(好)那咱们邀请小兔和咱们一起做游戏吧!”(幼儿一起喊:“小兔小兔。”小兔出来。)

3、玩游戏《碰一碰》

(1)小兔讲解游戏规则后带领幼儿玩2——3遍鼻子碰鼻子。

a师:“小兔小兔,这个游戏怎么玩呀?你教教我们吧!”

小兔:“好的,我们手拉手围个圆圈吧!小朋友们,小耳朵听好了,游戏是这样做的,唱第一句“找一个朋友碰一碰”时心里想好要找谁,唱第二句“找一个朋友碰一碰”时将你的好朋友拉到中间……。”

a师:“那咱们请小兔领着咱们一块玩吧!我们给他拍手伴奏”

(2)小兔引导幼儿创编相互触摸的不同动作后请3——4名幼儿随音乐做。

小兔:“你们都是聪明的好孩子,这个游戏除了鼻子碰鼻子以外还可以碰那里呢?”

幼儿说一个动作,就请他找一个好朋友上来示范一次。(引导幼儿说碰肩膀、额头、眼睛、脚丫、屁股、肚子、耳朵等。)

小兔:“哇!这么多地方都可以碰。那我小兔来当指挥家。音乐暂停时我说碰哪里就碰哪里。注意一定要轻轻地碰,看谁碰的快又对。”

(3)想出不同玩法,请幼儿3——5个人一组做游戏。

a师:“小兔,这个游戏刚才咱们一次找了一个好朋友,能不能一次多找几个好朋友”?(小兔:“可以呀,可以请两个、三个、四个好朋友。那就请a老师来做一遍吧!)(a老师示范后请幼儿三个或四个、五个一组做游戏)

(4)全体幼儿随意找朋友做游戏。

a师:“小朋友,你们是不是都想找朋友碰一碰呀?”(是):“好!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找朋友吧,想找几个就找几个,想碰哪里就碰哪里。”(全体幼儿随意找朋友做游戏。可2人,也可3人、4人、5人。)

(5)请全体幼儿随音乐邀请客人老师一起做游戏。

a师:“孩子们,看着我们玩的这么开心,客人老师也想参加这个游戏,我们去找客人老师做游戏吧!”

托班课件教案篇十二

活动目标:

在看看、说说、做做的装扮过程中感知小蜜蜂的明显特征,表达对小蜜蜂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1、多媒体素材:录像一段、音乐一段。

2、装扮道具:小蜜蜂头饰、、衣服、尾巴等装扮材料人手一份;其他动物头饰若干。

3、环境支持:小蜜蜂图片、春天里的花卉。

活动过程:

重点:勾起幼儿前期观察小蜜蜂采蜜时的情形,激发幼儿装扮的兴趣。

提问:今天有一位动物朋友来做客,一起来看看是谁?你们在哪里看到过它?

小结:暖暖的阳光下,香喷喷的花丛中,是它最喜欢待的地方。

重点:观察与感知特征,引导孩子有序观察并大胆说说蜜蜂特征。

提问:小蜜蜂想跟大家做朋友,它说:我不知道你们喜不喜欢我,如果你们能够夸夸我,说说你最喜欢我的哪里?我就和你做好朋友。

小结:

(1)触角(儿歌:长长触角找朋友)

(2)身体(儿歌:身穿黑黄条纹衣)

(3)尾巴(儿歌:尾巴上有尖尖刺)

安全教育:我们能不能去摸小蜜蜂呢?

小结:不能随便去碰小蜜蜂,因为它的尖尖刺会刺你的。

总结:哇,小蜜蜂高兴地唱起了歌。

重点:通过装扮小蜜蜂,了解小蜜蜂的外形特征以及喜欢采蜜的特点。

2、提问:我是怎么变成一只小蜜蜂的呀?

小结:你们瞧!原来我是从头到尾变成小蜜蜂的。我像不像?

3、过度:你们也来试一试好吗?别忘了,先打扮头,再打扮身体最后再打扮尾巴。

(1)幼儿探索装扮小蜜蜂,教师以儿歌引导。

(2)鼓励有困难的孩子可以求得别人的帮助。

(3)老师装扮后寻找自己的孩子,提示装扮有误的幼儿即时调整。

活动延伸:

重点:在音乐情景中体验小蜜蜂采蜜的乐趣。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27842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