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散文读后感(优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12:26:17
王小波散文读后感(优质16篇)
时间:2023-11-26 12:26:17     小编:琴心月

读后感是读书后对所读内容的感受和体会的一种书写形式,它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读的书籍。读后感的写作是对书籍深入思考的过程,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从书中获取知识和启发。书籍给人以思考的力量,读后感是我们表达自己思考的途径之一,我们应该经常写写读后感,将自己的想法和心得记录下来。怎样提升读后感的可读性和深度?我们需要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和个人感受进行分析和论述。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写读后感,可以参考下面这些范文,或许能够帮到你。

王小波散文读后感篇一

在看王小波生平简介的视频中,说实话,我的脑海里从未闪现过这样一个人的名字,我不了解他的事迹,更不知他的性格特征,亦不知他对自己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什么样的。

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崇高》,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用犀利的语言揭露了那个时代社会现象中种种丑陋的一面。真的和鲁迅有一拼,别人不敢说的话,他都毫无保留地用笔来代替他想说的话。记得《关于崇高》篇中,一位知青为了能把冲到泛滥的河水中的国家电线杆给捞上来,而丢了自己的性命,此后,便赋予他英雄烈士的称号,他在书中说道:“难道一个人的命还没有一根木电线杆值钱吗?”这一句话赤裸裸地摆在读者的面前,让我不得不为之震撼,处于那个知识青年上下乡的时期,人们稍稍说错一句话,都可能会被视为反动,而他甘愿冒着那样的危险,也要把自己心里最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样才会觉得痛快,即便自己改变不了什么。

他说崇高是要看什么事情而定的`,一个人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却是为了一根捞不上来的电线杆,值得吗?我觉得在他的眼里,所谓的崇高不是为了那些无价值的事物而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是要看自己有没有你那种能力,如果没有,何必为了那种虚无缥缈的东西白白浪费自己的生命呢?我敬佩他那种不满于现实却又敢于和现实辩解的精神,他不同于凡人,就是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而是以自己的原则处理事情,他说了平常人不敢说的话,做了平常人不敢做的事,不是他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而是世界每个角落的人们想要用恭维来充实自己的生活,而他的话语正是在唤醒人们生活在那种虚无缥缈状态下的心灵。

王小波散文读后感篇二

闲来又把《万寿寺》拿来翻了几页,想到王小波辞世已有3年多了。

97年的某春日下午,我在图书馆里光明日报的新闻栏中看到王小波猝然离去的消息,便出来给远在国内的女朋友打电话。王小波是我们两人一起读过的3位中国作家之一,另二位分别是阿城与王朔。所谓一起读过,意思是把一本书摊开,轮流读上一段(当然,我费的口舌总是略多),或是两人都不作声默默地看,翻页。这种阅读方式使王小波成为对我们具有私人性意义的“非一般”作家。

这世界总是如此。王小波的身后热闹非凡,许多人在道听途说之后火速找来他的××时代,杂文随笔,翻阅之后慨叹一番天妒英才,竟成绝响,并且不遗馀力地为把王小波“炒”得更热而添柴鼓风。王小波在生前的最后几年内已颇有名气,但还远不及死后哀荣来得汹涌澎湃。我比较讨厌的是这种人,他们甚至是在97年以后才开始读王小波,他们的阅读行为是一种对时尚亦步亦趋的`虚荣。现在,差不多的情形又在卫慧身上重现。我并无诅咒卫小姐短寿的险恶居心,而且“宝贝一出,谁与争锋?”也许正是卫慧的终极关怀。我只是感慨于众多跟风高手的身法之快捷,心思之灵巧。评判一个艺术创作者,需要对他(她)的长期关注和深入了解,而非一旦某人某作风生云涌,立即以专家之角度立场或激赏或痛骂,或引为同道,或视之宿敌。

我初读王小波是93年左右,单行本的《革命时期的爱情》。巧合的是,当时还在读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有时会拿起来随意看几分钟,好像服一两片药的感觉。我的理论是要么读非常好的小说,要么读臭不可闻之作,两者的共同效果是会激起我的写作灵感和欲望。前者使人要努力做得更好,后者教我相信无论如何不会比这更糟。

王小波无疑是属于前者之列,但在他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不大为人重视的《万寿寺》,可以从中汲取到许多营养,特别是他的语言风格体现出现代书面汉语的真正美感。而王小波的坦承“师门”更是深得我心。他郑重地向王道乾等老一辈翻译家致敬,感激他们在创造美的汉语方面的非凡贡献。这应该是无数读者都必须表达的心声。被王朔称为文字“有时彷佛出自上帝之手”的作家,也是我为之倾倒的孙甘露亦曾专门撰文谈及此节。这样说或许有些过头,但绝对有道理--几十年来,汉语最优美的文学作品可能是那些翻译成中文的外国文学。像王道乾译的杜拉斯的《情人》,噢,绝对的经典,你只能叹服的份儿,心里或会跳出个荒唐念头:恐怕法文原版的也不会这样美妙。

当然,我这样说是会遭到嘲笑的,骄傲的法国人更要光火,一个只会讲“bonjour”的家夥居然敢谈论伟大的法兰西文学?然而,那些以精美汉字出现的《追忆逝水年华》、《爱的荒漠》、《暗店街》……真的令人充满热爱和敬畏。有次在网上,一位叫“岂不痛哉”的老兄说在世界上有些人会因他们的共同爱好而建立起一个秘密组织,这是个好主意,教人想起博尔赫斯的世界代表大会。我们就可以联合起来,并且在这个无限大的小圈子当中,将永远给王小波保留他的位置。

新浪文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王小波散文读后感篇三

我热爱书籍,因为读书仿佛是与高尚的人在对话,我从中获益匪浅。我仰慕名人严谨的逻辑与细腻的情感,在他们的作品中,我感受到的是他们的精神世界,或喜,或悲。在阅读时,我感到自己仿佛已经变成了作家的血液,在迅速流动,贯穿每一个角落,而那些文字仿佛变成了细胞,在我的血液中遨游。我喜欢这种感觉,可以说是迷恋,而令我感触最深的便是周国平。在他的世界里,我深深沉迷。

周国平的散文极为细腻,富有哲理。但是现实生活中,命运仿佛对他不公。他女儿出生不久,刚开始牙牙学语,便夭折了。为了表达自己的悲痛、自己的遗憾、自己对女儿的爱与祝福,他写成了一部回忆录。我们可以想想,当周国平面对病床上只会喊“疼”的女儿自己却束手无策的时候是怎样的感觉。“心非木石岂无感”,一般人已经临近崩溃了,何况是心理如此细腻的他。他内心深处将会泛起多大的波澜?面对自己的至亲至爱,他内心将会承受多大的打击?不知有没有资格,我想说:“我懂”。

在他的散文中,我懂了许多的道理与哲理,他有许多作品都劝勉大家人生要有执着的精神。他说悲观只是一时的,人生总要执着。执着会拯救悲观,执着在人生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决定着人能否有机会来实现人生的价值。生命需要执着,是的,任何生命都需要执着。执着是成功的最基本因素。他说悲观主义是一条错误的路,冥思苦想的人生是虚无的,想一辈子也还是那么一回事,反而失去了生命的乐趣。但是他也说,并不能一味的执着,这样也会离智慧越来越远。当时,我还不懂。

我不理解他的那句话,但是我后来明白了。一个人不能一味的执着,这样便会产生悲观,悲观的心理产生愈多,就愈不能执着。这怎么办呢?他说就把自己分成两个,一个让他去执着,不顾一切;另一个则现实,让现实去生活,让执着去追求,超脱一切,变得忘我。

悲观,执著,超脱,三种因素始终存在着。那便是我心中的周国平。在他的世界,我深深沉迷。

王小波散文读后感篇四

先须要说明的是,这世上肯定还有人写的东西,比王小波更能打动我。我只是看到媒体、网络上都在议论他和他的作品,才引发好奇,试着去读一些他的作品。那些比王小波写得好的人,我只能感叹他们的运气不好,没有被这个社会挖掘出来,成己之名,施惠于众。但又一想,人家还不一定愿意被发现,也不屑为人之师,我这是在瞎操心。

再者,我根本没有能力将王小波和他的作品做全面细致的分析,好在这样的事自有人去做。所以这个读后感是零零星星的、断断续续的。听说人身上有几个穴位特别敏感,在王的作品里,有几个地方像是点中了我的几个敏感穴位,那种感受倒是记得很深。读后感就围绕着这样的感受来写。

最后,我觉得挺对不起王小波的,因为我读的是盗版,中间有不少错字。我有时想,就因为我看盗版,让王小波损失了一些收入,这是对人家辛勤工作的不敬。我就不说“很多人不都在看盗版吗”这样的话了,就把看盗版王小波作品的不安说出来,并决心以后要是有我喜欢的作家的作品,一定去买正版来读。

喜欢王小波是从《沉默的大多数》开始。最先听到他,人们总是带出《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还造了个“三部曲”,让人想起了中学的高尔基。因为中学语文给我少年时的心灵留下了痛苦的记忆,一听这词就不舒服。大家议得再热烈,几乎是无动于衷。后来,又听说他的《沉默的大多数》,还是没有阅读的`兴趣,直到有一天,在报上读到一条消息,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向前来面试的学生提出问题,其中一个是:《沉默的大多数》作者是谁?这就引起了我的好奇,于是在地摊上买来一本读了起来,顺便说一下,这书都摆上地摊了,地摊的小书贩卖的书绝对是畅销书,不然的话,人家小书贩怎么赚钱。这更说明这部书有“文章”。

读完以后,我的感想有这么几条:

一是思维的力量和乐趣。

读了王小波后,我才知道原来人是要思维的。这话听起来有些娇情。但我以为不是。你要让我对此做个科学的分析,我做不来。就觉得人人都会思维,但要独立地思维,这点很重要。

独立这东西在中国特别珍贵难得,为什么?社会环境不好。往大处说,大清垮了,中国处处受人欺,革命了几十年才获得独立,死了多少人,费了多少财?这不是说着玩,有史实为证;从小处说,中国的家庭往往就是一个封建王朝,父母养育不容易,但是十八岁以后,要想独立做点啥,还要处处受到牵制。

我觉得人格独立的前提是思维独立、思维独立的前提是质疑。思想不独立主要是不敢质疑或没有养成质疑问的习惯。在这方面,不必从大处说起,犯忌。从自己的经历说说倒也可以小喻大。上中学的时候,老师总是当着全班的面,夸某位女生好,说她如何品学兼优,并号召我们大家向她学习,我们那时也很配合,努力学她。但效果并不好,搞得将自己的生活习惯都搞乱了。回过头来一想,老师那样做没有错,他总是想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大家,奋发向上。但我的经历至少可以证明一点,榜样的力量不是对每个人都有效的。

喜欢上思考之后,我的话少了。这使我很欣慰。我经历过话多的时候,与现在对比一下,我认为那些话多的人如果不是思维缺乏深度,起码也表明人的心是很躁的。话少之后,会有很多思考的时间,考虑问题也渐渐周全起来,做事也有些靠谱了。做事靠谱,就会心安理得。所以,我觉得这样很好,愿意继续这样下去。

说到思维的乐趣,我也是最近才感觉到的。学文科的,感性思维强。什么是感性思维?,大概意思是从一滴水能一下想到大洪水,跳跃、不着边就是感性思维吧;但读了王小波之后,我觉得理性思维更有乐趣。从王小波的经历来看,理性思维可不是好玩的,需要什么数学、逻辑知识,或者说理科知识。这方面的知识我缺乏得很,是不是就不能进行理性思维了。恐怕也不是。什么是理性思维?我的理解是:在日常生活中,想什么事得靠谱。比如,看到了一个问题,我就开始想:这是怎么回事?我将与这个问题相关的各种因素都在脑子里分析分析,没准儿还要动手查资料、做个试验、实地查看、找个朋友请教一下什么的,再试着想一个应对的办法。这个过程往往把脑子搞得很累,但会乐此不疲。这似乎就是王小波常说的思维的乐趣吧。

王小波散文读后感篇五

王小波是我最爱的作家,《黄金时代》是他的宠儿,也是现阶段我走过二十年人生最喜欢的一本书。在文革背景下,陈清扬,王二,两个现代世俗的眼光之下的“狗男女”在文革时代进行着他们的“伟大友谊”,后来,他们在动荡结束后重聚,又一次交换了彼此的“灵魂”。看这本书,我感受到的是像一幅幅西方的油画般、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般的作品,人物就像我见过似的,能够通过作者无声的文字,像钟一样敲打着我的心海,撞出一片片浪花,看到作者内心深处最最的纯洁与明净。

都说成长是一场痛苦的盛宴,但我们都只想成长,不愿忍受痛苦,只愿活在非黑即白的世界,不愿面对光怪陆离的现实社会。现实的我们也许就是活在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之中,像陈清扬那样,迫切渴望性爱,即我们渴望的理想,面对现实又不敢上前,去探索属于自己的世界,摆脱这种孤独和迷茫,在别人的泼冷水中可曾看过故事的主人公王二对生活依然有一份热忱,一份激情。他有成长烦恼的孤独,无聊,打击,但他自有一套逻辑来对付这个世界带来的压抑与痛苦。

不被理解是我们生活中的常态。明明是不怀好意,却被众人洗白;明明是白的,却三人成虎,被大家说成黑的等等。当整个群体都向着权利、利益看齐时,个人的主动疏离和拒绝,反倒被当作奇葩,我们难免会动摇,就如同书中写到的性爱本来是随着人成年而具有的本能,但不管是何事,总会被有些人当做污秽而肮脏的东西,也只有在我们的黄金时代,面对不公平的诘责、恶意揣测,才会不理不睬,坚持自我。苦闷、误解、怀疑、否定都是自我成长不可避免的事情,只当做云淡风清,继续坚持我们的本色去挣脱属于自己内心不被他人左右的“自由”。

21世纪的人类,还存在着精神枷锁,不言而喻。人类是不断进化的高级物种,从出生到死亡都是一场与自己的战斗,不管我们是受害者还是受益者,我们到底是应该顺应自然还是主宰自己的命运,因人而异,过自己认为有意义的生活,做一朵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他们是有真性情的人,他们可以忘记身份,职业,劳作的艰辛,在爱的刻骨铭心下,追寻心灵上的最后一方净土,争取那点仅剩的自由,要知道,不管是现代还是过去都是没有净土和自由可言的。

最后我更想用王小波先生的一句话结束我的读后感:“人该是生活的主宰,而不是别人手里的行货”。

王小波散文读后感篇六

很喜欢王小波,因为他很有趣。

读一本书就像品尝精神的美食,如果味如嚼蜡便难以下咽,而像王小波作品的有趣让这些精神大餐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王小波说他生活一定要是有趣的,这是他毕生追求的事情,有趣的人的作品也一定是有趣的,他的作品充满了黑色幽默,不能捧腹大笑,但是仔细琢磨起来,越品越有韵味,最后一声坏笑或者头脑、鼻子、嘴、肚子同时轻微震颤了一下,不知不觉就把整本看完来了。

王小波的杂文更加出色。王小波的某篇文章好像说过这件事,我看了几本他的书后也是有同感的。王小波的小说以《黄金年代》《白银年代》《青铜时代》最为出名,被称为自叙三部曲,具体的评价不再详述了,各大书评网站上自然不少,杂文要属《沉默的大多数》,再就是这本《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因为用手机看的电子版,实在是不喜欢电子书,没有书香,没有触感,有点像无味的香瓜,口感实在像黄瓜,觉得不能糟蹋了好东西,看到一半就决定还是买书看的舒服,至于这本《我的精神家园》是很凑巧前几天在图书馆看到的,两天不舍释卷的看完了,除了吃饭睡觉外基本上就是在看这本书。王小波的杂文给我的精神享受远远超过小说,小说看过之后的感觉是,写的好,语言用的很朴实却很巧,色色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是一种无声的控诉,一种沉默的呐喊,杂文每篇虽短,但是每篇即使放在现在也非常的应景,完全没有被20年的时光所淹没,反而更觉得先知先觉,在岁月中熠熠生辉,这种对社会和人性的透视与分析深刻而生动,他所指出的问题非常有前瞻性,很多问题至今仍未解决,甚至至今越加严重,更为突出。从王小波的杂文中可以看到一个有责任感和责任心的前沿作家的风范,还有社会旧疾一直未加治理或者无法根治的悲哀。

王小波说他不喜欢张爱玲,较之张爱玲,我更喜欢三毛。女人应该看三毛和张爱玲,三毛的文字是生活的,软软的,想一件薄纱的衣服,轻抚着皮肤,张爱玲的故事是美的,无论凄惨或更加凄惨,缓缓地,像潺潺的流水,声声入耳,轻敲着读者的心;男人应该看王小波,特别是王小波的杂文,如春天的细雨,清新明朗,雨过之后头脑清醒。

书中的《精神家园》一篇里面写到:安徒生写过光荣的荆棘路,他说人文的事业就是一片着火的荆棘,智者仁人就在火里走着。当然,他是把尘世的嚣嚣都考虑在内了,我觉得用不着想那么多。用宁静的童心来看,这条路是这样的,它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蜒。

这也是我的精神家园,这个世界是美好的,不仅在书中可以看到,但是要坚信,要懂得体验与寻找。

王小波散文读后感篇七

曾听言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偏我对王小波情有独钟。王小波是在其死后才声名鹊起,为使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他的夫人李银河评价他是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家。他说,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他辞掉铁饭碗,自由撰稿,只为尽力摆脱与中国权利制度和政治文化的关联,他要改变中国沉默的话语权。在他的作品里,自由是至高无上的主题,他把历史的荒诞假想移植到现实的虚设之中,构建出一个真假难辨有极具冲击力的异度空间。

《青铜时代》里面包含三个长篇小说,分别是《万寿寺》、《红拂夜奔》和《寻找无双》,三篇小说的时代背景都是唐代,而且源自野史。

《红拂夜奔》写的是隋末唐初的故事,同样有两条主线。不同的是,这次作者基本上按照时间和空间的先后顺序去写作,少了《万》中的那种无序的铺陈。而这篇小说的亮点在于,它以一种荒诞的批判手法去解构大唐盛世的历史,把人们的对于历史的自豪感拆得支离破碎。小说的主要人物有我、小孙、李靖、虬髯公和红拂。空间上主要写了两个城市洛阳与长安。一开始就提出,如果要问哪座城市是最好的,有的人会说是洛阳,有的人则说是长安。而作者笔下的洛阳是一个充满泥浆的城市,出门的时候要踩高跷,或者是坐人力出租车等。而李靖则是洛阳街头的小混混,天生聪明,有一颗数学家的头脑。而在现世,我是一个数学研究员,主要是研究中国古籍中的数学问题,如某些诗歌中是否包含什么定理(完全是一个荒诞的研究方向),到最后证出了费尔马定理,成了人瑞。而李靖则在年轻的时候证出了费尔马定理,把它写在了一些黄色版画中,引起了领导的重视,到最后不得不逃出洛阳。而红拂本是一名歌妓,后来纯粹出于偶然与李靖出逃。到了建唐后成了第一夫人,而后来李卫公死后又要殉情自杀,而自杀却要等指标。虬髯公在小说里面则成了一个心理变态的超级剑客,他很喜欢红拂但又不敢强占她,把两人的合居看做是领导上的考验。而最后他也出走了,在扶桑成为了国王,每天只能吃鱼生片。这就是被解构的风尘三侠。至于长安城,那是由天下第一聪明人李卫公所设计的,此后还要提及。

这三个故事看似毫无联系,其实精神内容很相似。那就是追求真实,拒绝虚伪。青铜时代,是一个虚伪的时代,这从多方面得到了体现。在《万寿寺》中,人们不敢面对现实,对一切都遮遮掩掩。于是作者就给大家来一个赤身的薛嵩;《红拂夜奔》中李卫公建长安城有三个方案,分别是风力长安、水力长安和人力长安,而只有提到人力长安是李世民才满意此设想,因为风力长安使百姓聪明,水力长安使百姓强壮,只有人力长安可以使百姓们顺从统治;而《寻找无双》中的政治高压使民众集体失忆,正是对虚伪的一个强烈控诉。

《青铜时代》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同时也是一部难以言尽的作品,本人见识浅陋,难以作深入的分析。窃以为像这种作品,只有读过了,才能从中发现出那真实的美。

王小波散文读后感篇八

《青铜时代》是作家王小波创作的长篇小说集,是《时代三部曲》之三。

《青铜时代》由《万寿寺》、《红拂夜奔》和《寻找无双》三篇组成,既有迷宫式的格局,也有穿越时空的魅力,小说幽默有趣,又不失理性,通过隐喻性的故事和场景颠覆了传统的道德神话和政治神话。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界的重写与戏仿之作中,王小波的《万寿寺》《红拂夜奔》《寻找无双》占有重要的地位。

王小波散文读后感篇九

压根就没有那种让人幡然醒悟的感觉。

这本书我从年初的时候就看了一部分,然后实在看不下去就放下了,直到前几天才看完。我都不知道到底是我无法理解王小波的作品,还是他其实写的就是一般般。我感觉这本书就像一本扫盲贴,里面说的都是一些关于文化啊、道德、科学之类偏社会性的问题。

然而我觉得他写的就像是正确的废话,这些道理我都懂啊,都是些常识性问题和道理。

但我觉得可能跟我现在所处的时代有关系,因为这本书大部分讲的是文化革命那个时期,那时候受过教育的人比较少,而我们现在普遍教育程度肯定是比以前高的,且随着时代发展,整个社会素质和思想也是提升的。

所以现在倒回去看这本书,就感觉写的很普通,不够惊艳。但是倒回到,那个这些言论见解可能就会看起来比较有创造性。

他写了两个自己经历,我觉得特别有意思,也很好的反应了那段时期的一些现象。

有一次发大水,村里的一个电线杆被冲到河里去了,然后就有一个水性比较好的年轻人跳下去捞,没想到电线杆没捞到,自己却被淹死了。

然后就有一些人讨论,用一条人命去换一个电线杆不值得。

以我们现在的看法当然是人命最重要了,但是那个时期不这么认为,那些说不值得的人都被批评了,因为那时候有个说法,只要是国家的东西就一定要想办法救,一切国家性质的东西的就要坚决维护。

还有个例子,有一次他的朋友犯了阑尾炎,去医院看病,那段时期真正医生都到农村“学习”去了,而留在医院的都是工农兵。

有做过阑尾炎手术的应该知道,一般这个手术现在十几分钟就搞定了,然而那些工农兵医生动手术的时候,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盲肠,从中午一直找到晚上。

然后他的朋友就问医生,“你们有经验吗?”

那些工农兵医生低着头,边捞肠子边说,“我们要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其实对历史比较了解的同学,应该知道,这两个例子都反应了当时文化革命的一些现象。

整本书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意思,王小波先通过自己的一些经历,反应出那段时期的一些荒诞行为,再说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见解。

《沉默的大多数》是王小波的一篇杂文,谈得最多的就是wg时代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尤其在精神上的愚弄。几乎每篇文章里都脱离不了“老三届”的话题,和对wg的审视与批判。王小波先生的书初看是调侃,再看是讽刺,最后却能品出一点和伤感,读着读着,慢慢地开始心痛,为那一些无奈,为那一些絮絮不休,为那一些被压迫的生命,为那一些对自由的寻求。

作者王小波说自己属于“沉默的大多数”,认为在那样一个没有理性的时代中,“话语”太多的人往往是不理性,缺乏思考和常识的人,他这样写道:“我说到这件事,是想说明我自己曾在沉默中学到了一点东西,而这些东西是好的。这是我选择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他从沉默中学会了冷静和思考,身处“沉默”才能够不“进了那个圈子就要说那种话,甚至要以那种话来思索”的窘境。而这种“沉默”是积极地,符合一句老话,沉默是金。沉默可以造就冷静、理性、睿智的人,沉默可以减少因冲动犯下的过错。

作者王小波又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书中有一篇寓言式杂文叫《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他用那头猪影射自己,在嘲讽中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无视生活的设置,要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

这只特立独行的猪与其他家猪有很大的不同,它有着山羊一样的敏捷,还和猫相似,喜欢到处游玩,不喜欢被关押在圈里。而且这只猪有着它独立的思想,在选母猪这点上看,它的爱好和思想都与其它猪不同,对于同一个圈里的母猪,它觉得这些母猪被过度的生育搞得走了形,还又脏又臭,它就到村寨里去找母猪。它还会模仿各种声音,特别是汽笛声。但这个汽笛声也给它带来了灾难,由于学汽笛叫因此误工扰乱工作时间表,于是,一场杀身之祸从天而降。但是这头猪并没有在枪火下死,而是逃逸了,最后逃出村寨,到林子里独立生活,还长出了獠牙。作者没有安排它死,而是活着,并且是特立独行地活着,永不征服地活着。这个的结局,是作者的理想:在他人安排的生活中,不能失去独立的思考和灵魂。在生活的磨难之中,不能灭失掉人性中那些美好的东西---正义、善良,不能做“沉默的大多数”,因为沉默造就了怯懦的人,沉默造就冷漠的人。

王小波散文读后感篇十

近来一月,几乎多数都是专心的在看这本书籍,其中一边阅读也一边摘录了些许给我赋予了我感觉的文句。而近来带给我有强烈的读后感的,便是这一句——一个常常在进行着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总是会常常失败的,一个想探索自然奥秘的人也常常会失败,一个想改革社会的人更是会常常失败。只有那些安于自己限度之内的生活的人才是“胜利”,这种“胜利者”之所以常胜不败,只是因为他的对手是早已降伏的,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投入斗争。

之所以强烈,便是有着某些一样的写照吧!因为,自己的心境也有着如此的斗争。我们都会为了自己的某一些目标,做着超越当下限度的事情。正因为如此,我们一定会常常失败的,但是,这些失败也是我们的证明。

就像《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文章中的'这句话一样。而这,却也是我们最好的证明,我们在一次次失败,我们也在一次次斗争着。或许,有的超越未必能够得到满意的胜利,有的超越却能给我们些许实质性的慰藉,这样等等。这些,失败或者胜利,却是证明我们有在投入斗争,有在努力的证明。

有了这样一句话,我也有了另一个看待失败的角度。就是,常常会失败,证明我在投入斗争之中。但是,不可以将这作为我的借口,这些都是我认为的一种自我激励方式。

王小波散文读后感篇十一

这样的爱情令人羡慕,但也都是自己的感受,不是身处其中,无法体会到真正的苦与甜,感同身受这种事是不存在的。看到别人吃糖,你会想的它有多甜多好,自己吃到了才发现也不过如此,远没有没得到时想象的好,你会去挑剔它,嫌它不够甜,觉得它不好看,不够大,得到了就不会再足够的去喜欢,去爱,针不扎到你,你是不会觉得疼的,尽管你被扎过,可此刻的你就是感觉不到疼的,只有发生在自己身上,才会去在意,去上心。这样的爱情也是两个人相互的,先动心的人最惨,就行李银河那时说她也曾给王小波写了很炙热的书信,可是恋爱中的人会渴求很多,觉得自己不能及时的得到回信,就扔掉了,这不是不够爱,只是没有得到自己期望中的回应和安全感,这可能就是恋爱的感觉吧,得到的'欣喜和患得患失。

能有一直联系的朋友真的是挺好的,毕竟知道自己不是孤独的存在,也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吧。有朋友谁都可以做到,一直在却不是件容易的事,你得到了一个朋友就像又发现了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那个是和你不一样的,而每失去一个朋友,就如同自己死了一次,他会带走关于他对于你的记忆,那是他的,也是你的,是你所忘记而他还清楚记得的一部分的你。玲子是这样,也只是这样,他们都记住了她,她却一直选择离去,她比夏目要孤独太多。

王小波都是有的,是他自己的,这样真好。

王小波散文读后感篇十二

这是王小波的一部作品,在读它之前很期待,因为听说在大学里,男的一定要读王小波的作品,女的一定要读周国平的作品,而老师也说了,王小波的作品很不错,该读一读。于是准备放假时,我借了七本王小波的作品,想知道王小波的作品到底是怎么样的。然而读了《青铜时代》之后,才发现与期待的相距甚远。

《青铜时代》总共有三部分,分别是《万寿寺》《红拂夜奔》《寻找无双》。回到家至今,我只大概地把它看了一遍。刚开始我看的超慢,花了很多时间看《万寿寺》,一天只看了一点点,看完它花了我一个星期。看时很多时候都是心不在焉的,也看得很吃力,因为有点难读,不是很有趣。由于自己觉得花了太多时间却没有什么效果,到后面那两部只是大略地瞄了一眼,也不知所云。

但是我发现它们的写作手法很相似,都是两条叙述线索同时进行,一条线索是现实中的生活,另一条是虚构的故事,写虚构的故事是为了反映现实中的问题,写现实中的生活,是为了使虚构的故事有理有据,显得更真实。同时虚构的故事与现实生活很相似,作者还明确说明了故事中的人物是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写照。

我想作者之所以这样写,应该与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当时对写作比较严格吧,不能写太直白地批判社会现实问题,加上作者写作功底高深,于是作者用了这种间接口诛笔伐的方式,批判社会现实问题。

这部作品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色情描写比较多,但我不明白作者为何写那么多色情。

我想为何很多人都说王小波的作品写得好,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敢于说真话,批判现实中的尖锐矛盾吧。但是由于我只是读了他的一部作品,而且是粗略的浏览,所以本人的观点不全面,没有深度那是必然的,我只是记录一下自己读后的感受而已。

王小波散文读后感篇十三

今天再一次读了王小波《》第一篇的内容,正是与杂文集相同的这一篇。看完心里乱糟糟的有很多想法,因此还是选择写一篇读后感吧,也算是不辜负自己的这一次阅读。

起篇第一部分,真正震撼到我的是“权利即话语”,不是平时所说的“话语即权力”,第二个“话语即权力”,我也曾经在胡思乱想中想到过,当你掌握了话语权,你就握有了权力。但与之相对的,只有当你握有权力,你的话语,才是会被听从的话语。虽然浮光掠影式的思考过,但真的从未想过可以如此简单的总结出这个关系。刚刚是利用拼音输入法敲字,特意注意了“权力非权利”,这种权力是一种强制性的,压倒普罗大众的权力,而不是,普通群众享受的权利。

因此成我“沉默”的一员并不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在还未读到最后一部分时,我甚至作者产生了小小的不满。在沉默中观察,甚至嗤笑发言者的行为并不能让人觉得睿智,既然发现了不对,为什么不能选择发出自己的声音,而是偷偷摸摸的在心里嘲弄,明面上却“被迫”发出赞同的声音。

然后就到了最后一部分,作者选择发出声音,离开沉默或者说代表沉默中无声的群体发出声音。前面憋屈的心情释放了,沉默中的群体的确就是弱势群体啊,没有自己话语权,就无声无息的生活在背景中,被拥有话语权的人群裹挟着,朝着自己不愿意的方向前进。

有一句俗话说得很好“屁股决定脑袋”,当一个人或者说一群人处在一个位置时,他看到的是自己所代表的最优利益,做出的时他看来最有利于自己所代表群体的利益。当一个人认为他代表的是自己时,他就会为自己攫取利益。也许会有一个官员觉得自己时和百姓站在一起的,那么他就会为百姓谋福祉。掌握话语权的一方一定是想着为自己这一方继续扩大利益,而不是想着将话语权分给处于阴暗角落中的其他人。这个时候就需要沉默中的人们去抗争,发出自己的声音,去抢夺话语权。

说到话语权,就顺便说一下社会主流价值观好了。古代社会的话语权是掌握在男性手中的,所以古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在两性看来,一定是有利于男性的,希望各位姐妹明白。

王小波散文读后感篇十四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王小波。

曾听言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偏我对王小波情有独钟。王小波是在其死后才声名鹊起,为使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他的夫人李银河评价他是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家。他说,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他辞掉铁饭碗,自由撰稿,只为尽力摆脱与中国权利制度和政治文化的关联,他要改变中国沉默的话语权。在他的作品里,自由是至高无上的主题,他把历史的荒诞假想移植到现实的虚设之中,构建出一个真假难辨有极具冲击力的异度空间。

《青铜时代》里面包含三个长篇小说,分别是《万寿寺》、《红拂夜奔》和《寻找无双》,三篇小说的时代背景都是唐代,而且源自野史。

《红拂夜奔》写的是隋末唐初的故事,同样有两条主线。不同的是,这次作者基本上按照时间和空间的先后顺序去写作,少了《万》中的那种无序的铺陈。而这篇小说的亮点在于,它以一种荒诞的批判手法去解构大唐盛世的历史,把人们的对于历史的自豪感拆得支离破碎。小说的主要人物有我、小孙、李靖、虬髯公和红拂。空间上主要写了两个城市洛阳与长安。一开始就提出,如果要问哪座城市是最好的,有的人会说是洛阳,有的人则说是长安。而作者笔下的洛阳是一个充满泥浆的城市,出门的时候要踩高跷,或者是坐人力出租车等。而李靖则是洛阳街头的小混混,天生聪明,有一颗数学家的头脑。而在现世,我是一个数学研究员,主要是研究中国古籍中的数学问题,如某些诗歌中是否包含什么定理(完全是一个荒诞的研究方向),到最后证出了费尔马定理,成了人瑞。而李靖则在年轻的时候证出了费尔马定理,把它写在了一些黄色版画中,引起了领导的重视,到最后不得不逃出洛阳。而红拂本是一名歌妓,后来纯粹出于偶然与李靖出逃。到了建唐后成了第一夫人,而后来李卫公死后又要殉情自杀,而自杀却要等指标。虬髯公在小说里面则成了一个心理变态的超级剑客,他很喜欢红拂但又不敢强占她,把两人的合居看做是领导上的考验。而最后他也出走了,在扶桑成为了国王,每天只能吃鱼生片。这就是被解构的风尘三侠。至于长安城,那是由天下第一聪明人李卫公所设计的,此后还要提及。

这三个故事看似毫无联系,其实精神内容很相似。那就是追求真实,拒绝虚伪。青铜时代,是一个虚伪的时代,这从多方面得到了体现。在《万寿寺》中,人们不敢面对现实,对一切都遮遮掩掩。于是作者就给大家来一个赤身裸体的薛嵩;《红拂夜奔》中李卫公建长安城有三个方案,分别是风力长安、水力长安和人力长安,而只有提到人力长安是李世民才满意此设想,因为风力长安使百姓聪明,水力长安使百姓强壮,只有人力长安可以使百姓们顺从统治;而《寻找无双》中的政治高压使民众集体失忆,正是对虚伪的一个强烈控诉。

《青铜时代》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同时也是一部难以言尽的作品,本人见识浅陋,难以作深入的分析。窃以为像这种作品,只有读过了,才能从中发现出那真实的美。

王小波散文读后感篇十五

作为一个散文家,张晓风的作品算不上最好,但她的作品却又有着与众不同的味道。这是我读后的感觉。

仿佛在每一篇散文里,她都有倾注自己的感情,激动、喜悦、惆怅、悲伤……她在整本书中的角色,让我觉得,不是作者,而是编剧,导演出一幕幕生活的悲喜剧。

“当你吐纳朝霞夕露之际,我在你曾仰视的霓虹中舒昂,我在你曾倚以沉思的树干内缓缓引升……”

没有人可以阻挡生活的涓涓细流,即使它微不足道,小到你用一根小指就可拦住它流动的轨道,但你依旧可以发现,几秒钟后,它就恢复了它原来的方向,原因是,它越过了你的手。

在她的作品中,我最喜爱《许士林的独白》。

还记得那开头第一句:献给那些暌违母颜比十八年更长久的天涯之人。明明是一句讽刺的话,批判了那些让母亲伤心,等待的不孝之子,却含有泪似的,颤颤地为下文感动。

“在秋后零落断雁的哀鸣里”,一袭红袍的赤子,南屏晚钟、三潭映月、曲院风荷,当他纳头而拜,来将十八年的愧疚无奈化作惊天动地的一叩首!人间永远有秦火烧不尽的诗书,法钵罩不住的柔情,百般挫折过后,踏着千百年来的思念,仍然告诉世人,茫茫的天际,夕阳的红晕,奔涌的泪水,“你”只死心塌地的眷着伞下那一刹那的温情。

前一段时间,老师让我们读一本席慕容的散文集。我读了一本她早些时间出版的《成长的痕迹》。老师还真没选错书,这本书确实让我深有感触。

读完席慕容的前几篇散文,我心中不禁油然而生对亲人的思念。她前几篇散文写的是对从前的记忆,都写出了自己对远在他乡的母亲的思念和对已故奶奶的不舍。作者用一些很短小的事通过细致的描写把那份感人的亲情充分、实在地呈现了出来,她那份对亲人无比的真诚打动了我。这不禁让我想到我自己的母亲,在家里她是在怎样地关心着我、无时无刻地牵挂着我呢?想到这儿,我心中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突然振奋起了精神,就像为了我自己的母亲。为了不让她失望,我要幸福快乐地活过每一天!用成绩回报她为我所做的一切。

越往后,对青春对时光的不舍就越多,深奥的哲理体现得也就越多。有一篇名叫《荷花七则》的散文,作者就通过她开画展后发生的一件事表达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她的一位朋友看完她的画,十分羡慕她的生活。可席慕容的微笑消失了!要知道,完成一副画是需要多少心血多少时间去完成的,哪有一个人的成功是与生俱来的呢?席慕容当时的感悟真让我的心灵受到一次洗涤,她的用词十分自然、恰当,每一个字都沉重地抨击了我以及每个人心灵中的那些“邪念”。“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我并不后悔。我悲伤的只是,为什么很多观众都喜欢把画家当作是一个天生异禀的天才,却不肯相信,在这世间,没有一件事情是轻松或潇洒可以换得来的。”每读完这篇文章,那颗浮躁的心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平静。

龙应台的《目送》是一部对亲情和周边人物的感悟散文。特别喜欢她写的亲情,抒情、真切、含蓄,并为之深深感动。《目送》描写的是目送孩子的成长,目送父亲的远去。

古人云:四十不惑。人过四十后,经历过许多次的生老病死的场面,再读《目送》这类亲情散文,感悟很多,特别是《目送》中的:“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人在生命的路途中,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平静中透露着的哀痛,让人不甘又无奈。永远记得儿子在第一次拿到学习成绩单时的情景,手拿奖状,在人群中急切地寻找我地样子,那时的我就是他的天;大学四年,每次打电话时,即便是在脚骨折卧床时,他的声音是欢快的语调,第一句话永远都是“妈妈,我很好!”我很感谢儿子的孝顺,但心里也明白,儿子长大了,能自己担待所有的伤痛,对父母的依恋会越来越少,每每想到这,那种酸楚而又心存喜悦的无奈,瞬间会填满我整个胸膛。

读《目送》会我又一次地感受到送父亲走时的那种撕心裂肺的哀痛,也会想到了每次回家看母亲时,母亲那欢愉的目光和不停叨唠的话语。世间大小小起起落落的事,最后还是沉寂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目送》所描写的都是人们所经历的,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读《目送》总有想流泪的感觉,为逝去的或正在远去的亲情,挽留不住的是匆匆的生命脚步,能留下的就是记忆;读《目送》懂得了对于生命,最好的态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读《目送》有些更深的感悟:再多的遗憾不舍都不过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用现在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和伤口,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

王小波散文读后感篇十六

正是因为这样,王小波的文字里没有那么多的煽动性,从他的文章里看不出愤怒和呐喊,他只是以一种隐喻、缓和的方式说自己的思想,讲自己的道理,因为他本人就很反感洗脑,所以他不是要把他相信的一套灌输给你,而是提醒你应该去独立思考。他想去感染的也并非一帮愚昧的群体,而是希望启发一个个理智的个体,当这些个体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量变也就可以产生质变了。所以说这样的作家和这样的文章可以算是社会质变的催化剂,对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我不敢说自己喜欢王小波,因为我确实没这个资格,迄今为止,我只读过他的这本《沉默的大多数》,所以对这个作家我远远谈不上喜欢。但是我觉得他的文字确实有理有据,而且能启发我去思考。如果说读这本书需要花5个小时,那我认为因这本书去思考起码需要50个小时,几乎每一段话都值得细细琢磨。

身边真正喜欢王小波的朋友,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独立思考能力较强,具备批判精神。这正是在如今这个信息泛滥的年代显得尤为重要的能力,如果没有基本的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就只能人云亦云,甚至盲目粗暴。这也是为什么会有所谓的“爱国志士”去烧砸同胞的汽车,为什么会有网络喷子无脑喷人,为什么一些没有意义的东西会莫名爆火。

而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往往也会选择沉默,也许是觉得说了没用,又或者是觉得说得太多显得轻浮,自己心里明白就好。这其中又有一部分人是看不起其他人的,看不起不会思考的人,同样也看不起把自己的思考说出来的人。当然这种清高或者说傲慢也是有道理的,这是每个人的权力,我认为也应该尊重这种真实表达的傲慢,尊重这种可能推动社会进步的沉默。

但是我还是想就此多说两句,我们当中很多人学到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精神,然而却没有学到的是对其他人的尊敬,我说的是发自内心的尊敬而非表面假装的谦逊。就算思想比别人独立,懂得明辨是非,没有随大流,那也不能说明你就高人一等,我没发现王小波的文字里有对愚民愤怒的戾气,也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的冷嘲热讽。在我看来,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是聪明的人,但真正在聪明的基础上还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才能算的上有智慧的人。

我很尊敬的一个人告诉我:凡是人,皆须敬。这是我从他那儿学到的第一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现在有的人很喜欢通过卖弄自己的权威,来辱骂或为难别人以达到心理的满足,其实这是一种很无知而懦弱的表现。他们不知道,大家绕开脏东西走,不是因为害怕它,只是害怕弄脏了自己而已。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26797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