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虎门销烟心得(实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5 18:03:10
观看虎门销烟心得(实用12篇)
时间:2023-11-25 18:03:10     小编:影墨

有时候,我们需要做一些决策,来应对未来的挑战。在写总结时,要注重突出问题的解决、成果的展示以及个人的收获和反思。借鉴他人的总结作品可以提高我们的自我总结能力,发现新的写作思路和技巧。

观看虎门销烟心得篇一

19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2113在与外国的贸易中始终处于出5261超地位。

中国对英贸易每年都保持出超二三百万两白1653银的优势。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英国资产阶级出于其掠夺本性,竟用鸦片来冲击中国的贸易市场,获取一本万利的不义之财。

英国资产阶级先把纺织品输往印度,然后再把印度的鸦片输往中国,再从中国把茶叶、生丝等输往英国,英国人在这种三角贸易中大获其利。除了英国大量向中国输入鸦片外,美国也从土耳其向中国输入鸦片,俄国则从中亚向中国北方输入鸦片。

由于鸦片输入的急剧增加,使中英两国的贸易地位完全改变。英国由原来的入超变为出超,中国却相反,造成白银大量外流。据统计,1820-1840年间,中国外流白银约在1亿两左右。由鸦片大量输入而引起的白银不断外流,已开始扰乱清王朝的国库和货币的流通,使清朝的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更为严重的是鸦片的泛滥极大地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如任其发展下去,必将使中华民族面临灭亡的危险。

因此,要求禁烟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有爱国心的士大夫也要求禁烟。从1836年起,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一场禁烟与弛禁的激烈争论。

湖广总督林则徐、两江总督陶澍等支持黄爵滋的主张。林则徐从1838年7月至9月,3次复奏道光皇帝,赞成黄爵滋的主张。他尖锐地指出,如果不切实禁烟,长此下去,几十年后,军队就会衰弱,国库就会空虚,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国家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于1839年1月8日在北风呼啸的严冬离开京城,踏上南下征途。3月10日到达禁烟斗争的最前哨广州。林则徐到达广州后,立即与两广总督邓廷桢等合作,开始禁烟工作。广州的广大人民群众看到林则徐有禁烟的决心和魄力,都积极行动起来,支持林则徐的缴烟命令。

为了敦促洋商交出鸦片,林则徐下令停止中英贸易,并派兵严守商馆,断绝商馆与澳门的交通,撤退中国在商馆中的雇员,终于迫使英国鸦片商贩同意缴烟。林则徐、邓廷桢率领文武官员,勒令停泊在零丁洋的洋趸船上的英、美烟贩缴烟,从4月12日到5月21日,收缴了2万多箱鸦片(其中1540箱属于美国烟贩),共计237.6万多斤。这在清代禁烟史上是破天荒的第一次。这一胜利,像惊雷般地轰击了珠江口外零丁洋上的敌船,那些贩运鸦片的敌船纷纷逃窜。

1839年6月3日,这是值得中国人民纪念的日子。钦差大臣林则徐在虎门销烟。为了让外国人“共见共闻”,6月13日,林则徐发出告示,准许外国人到销烟现场参观。一些外国商人和传教士参观后,惊叹销烟工作的“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出乎他们的“臆想”。从6月3日到25日,除留下8箱作为样品送往京城外,200多万斤鸦片全部销毁了。

观看虎门销烟心得篇二

今天,我读了《虎4102门销烟》一片后,心潮像起伏的波涛1653,久久不能平静。

电影记叙了19世纪30年代,英国商人把大量的鸦片贩卖到我国,牟取暴利,严重地摧残了人民的健康。面临经济受损,人民受害,国防削弱的严重形势,清朝政府软弱无能。最后,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禁烟,迫使洋人交出鸦片。林则徐在虎门进行了历史上有名的“虎门销烟”,共缴鸦片19187箱,合计118万公斤,销烟连续进行了23天,广大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可以说,虎门销烟是二战期间的一次壮举!因为,在中国,这个当时被软弱无能的清政府所统治的国家,竟有人做出了对腐败的统治者与强大的侵略者的勇敢反抗!

众所周知,在二战期间,法西斯在攻击着中国。当时,法西斯为了削弱中国的势力,竟做出了无耻的选择——他们在制造一种毒品——鸦片——他们把它出售给了中国!毒灾泛滥,中国人精神上衰弱了;肉体上也虚弱了。同时,不知多少同胞丧生在毒品的魔爪之下。

中国,这个本来已软弱的民族,更加撑不下去了,在岁月的摧残之下,南京大屠杀,火烧圆明园等,这些罪证便是最有力的见证!

中国,正走向亡国;中国人,正准备变成亡国奴!

……。

伟大的---曾说过一句伟大的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现在,中国醒了,它在仰天长叫,它在愤怒!一叫惊醒梦中人,中国千千万万子孙亦觉醒了!随后,国民党、共产党先是推翻了清政府,再赶走了侵略者,新中国从此成立了。

现在,我们这一带虽已和平;中国,也虽已强大;世界,亦推荐忘记战争。但我想,我们仍不该忘记那国耻与法西斯的罪恶。我们要以此化作动力,把中国,向列强推动!我们要向全世界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不软弱!我们要完成---的心愿,让他的预言成为现实——中国将让全世界为之震惊!

观看虎门销烟心得篇三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祖国风光如此美好,可是每当我们回眸历史,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中国被列强欺负的画面。

《虎门销烟》讲述了19世纪80年代,随着清朝政府的日趋衰落,英国商人把大量的鸦片贩卖到我们中国,以此敲开中国的大门,牟取暴利,使得中国白银滚滚流到海外,还使军队丧失战斗力,民心涣散,被列强称为“东亚病夫”。

最后,林则徐奉命钦差大臣火速前往广州查禁鸦片,并封锁城门,让外国商贩逃脱不出,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虎门销烟”。销烟一共用了23天,共收缴烟土19187箱,又2119袋,总重量1188127公斤。

这次销烟表达了林则徐“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的销烟的决心,中国人民向列强宣战的决心,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列强的威风。林则徐这位爱国的英雄捍卫了中国的尊严,捍卫了民族的主权。

6月3日,历时23天的虎门硝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虎门销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虎门销烟,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以伦比的伟大形象,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我想如果没有古代人民的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今天辉煌的胜利!

观看虎门销烟心得篇四

《虎门销烟》讲的是1839年6月3日清朝爱国大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经过,文中群情激奋、人心大快的销烟场面久久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正如课文中说的那样,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辱的。

虎门销烟首先让我认识到了鸦片的危害,真是猛如虎,它不仅毒害了中国人的身体,更毒害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灵魂,让中国的老百姓从此丧失了生存的意志。据历史记载,自从侵略者把鸦片运送到中国以来,整个中华民族如一座大厦一样瞬间倒塌,一跌不起。再者,就是让我看到了外国侵略者的狼子野心。为了占有中国的财富,他们竟然将鸦片送到中国,毒害我们,真是用心险恶。难怪中国老百姓看到鸦片被销毁了,激动得跳哇,叫哇,欢呼声响彻虎门上空。

我想,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生长在党的阳光雨露里,生活在社会主义和谐的大家庭里,时时刻刻感受到幸福和温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观看虎门销烟心得篇五

19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2113在与外国的贸易中始终处于出5261超地位。

中国对英贸易每年都保持出超二三百万两白1653银的优势。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英国资产阶级出于其掠夺本性,竟用鸦片来冲击中国的贸易市场,获取一本万利的不义之财。

英国资产阶级先把纺织品输往印度,然后再把印度的鸦片输往中国,再从中国把茶叶、生丝等输往英国,英国人在这种三角贸易中大获其利。除了英国大量向中国输入鸦片外,美国也从土耳其向中国输入鸦片,俄国则从中亚向中国北方输入鸦片。

由于鸦片输入的急剧增加,使中英两国的贸易地位完全改变。英国由原来的入超变为出超,中国却相反,造成白银大量外流。据统计,1820-1840年间,中国外流白银约在1亿两左右。由鸦片大量输入而引起的白银不断外流,已开始扰乱清王朝的国库和货币的流通,使清朝的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更为严重的是鸦片的泛滥极大地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如任其发展下去,必将使中华民族面临灭亡的危险。

因此,要求禁烟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有爱国心的士大夫也要求禁烟。从1836年起,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一场禁烟与弛禁的激烈争论。

湖广总督林则徐、两江总督陶澍等支持黄爵滋的主张。林则徐从1838年7月至9月,3次复奏道光皇帝,赞成黄爵滋的主张。他尖锐地指出,如果不切实禁烟,长此下去,几十年后,军队就会衰弱,国库就会空虚,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国家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于1839年1月8日在北风呼啸的严冬离开京城,踏上南下征途。3月10日到达禁烟斗争的最前哨广州。林则徐到达广州后,立即与两广总督邓廷桢等合作,开始禁烟工作。广州的广大人民群众看到林则徐有禁烟的决心和魄力,都积极行动起来,支持林则徐的缴烟命令。

为了敦促洋商交出鸦片,林则徐下令停止中英贸易,并派兵严守商馆,断绝商馆与澳门的交通,撤退中国在商馆中的雇员,终于迫使英国鸦片商贩同意缴烟。林则徐、邓廷桢率领文武官员,勒令停泊在零丁洋的洋趸船上的英、美烟贩缴烟,从4月12日到5月21日,收缴了2万多箱鸦片(其中1540箱属于美国烟贩),共计237.6万多斤。这在清代禁烟史上是破天荒的第一次。这一胜利,像惊雷般地轰击了珠江口外零丁洋上的敌船,那些贩运鸦片的敌船纷纷逃窜。

1839年6月3日,这是值得中国人民纪念的日子。钦差大臣林则徐在虎门销烟。为了让外国人“共见共闻”,6月13日,林则徐发出告示,准许外国人到销烟现场参观。一些外国商人和传教士参观后,惊叹销烟工作的“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出乎他们的“臆想”。从6月3日到25日,除留下8箱作为样品送往京城外,200多万斤鸦片全部销毁了。

在读了《虎门销烟》的故事之后,我顿时感慨万分。没想到,在清代,还有这样一个将自己的赤胆忠心献给国家、献给人民的民族英雄------林则徐。

让我们把目光回到19世纪中叶,当时,西方的一些国家为了得到更多的白银,便开始把鸦片运进中国,毒害了许多中国人民,弄得许多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读到这里,我感到十分愤怒,恨不得把那些鸦片贩子都抓起来,赶出我们中国。这时,林则徐受皇帝指派,挺身而出,来到广州查禁鸦片。他面对英国人白银的诱惑严辞拒绝,面对武力的威胁挺起胸膛,不禁让我看到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大形象。

1839年6月3日,这是一个让中华儿女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天,在这一天中,林则徐一声令下,几十个青年的小伙子,把一箱箱的鸦片投进池子,又倒入石灰,霎时,池子里就像炸开了锅一般,“咕嘟咕嘟”得冒气泡。老百姓们连连叫好高呼:“林大人英明,林大人英明!”英国人也脱帽致敬!

虎门上空的黑烟一直冒了二十几天,这些鸦片才全部被销毁。要不是林则徐,中国人还不知道会有多少同胞死于鸦片的魔爪下。这次“虎门销烟”大大鼓舞了中国人。可以说,虎门销烟是中华民族的一次伟大壮举,林则徐成为了我心目中真正的民族英雄。他奏响了一曲爱国主义的主旋律,树立了中华民族自强、自立、自尊的新形象。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要勿忘国耻,牢记“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铮铮誓言。从此树立远大理想,好好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实现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伟大梦想。

观看虎门销烟心得篇六

今天我观看了《虎门销烟》这部电影,电影里的故事非常精彩。我喜欢林则徐,因为他是一个为祖国着想的人,看到西方商人把鸦片贩运到中国,大量的中国人开始吸食鸦片,使这些人面黄肌瘦、四肢无力,让许多人家破人亡。面对此景。林则徐曾经向道光皇帝上书:“长此下去,国外无御敌之兵,内无充饷之银。”

在1839年6月3日,林则徐站在彩旗林立的礼台上一声令下,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一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鸦片抛入池中,然后再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顿时销烟池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难闻的气味。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老百姓们唱呀、跳呀,特别高兴。

林则徐是一位民族英雄,他的虎门销烟这一壮举,让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向全世界人证明了中国人是不可欺负的。但是,想想现在,我们国家还有不少人吸食毒品,我真想对他们说:“远离毒品吧!无知的人!”

看了这些历史片以后,我了解了许多过去的往事,让我明白,要想在世界立足,国家的科技就要发达。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努力学习科技知识,为以后建设我们的祖国做出贡献!

观看虎门销烟心得篇七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认真地观看了《虎门销烟》。看完后,我对“虎门销烟”这一事件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知道了为什么人们会如此痛恨鸦片。远在18世纪,西方各帝国就开始了对中国进行无休止的侵略战争,其中最可恶的就是大量的鸦片流入中国,不仅毒害千千万万中国人的身体,而且,还从中国掠夺了大量的黄金白银。到1838年,仅广州一地就输入到四万多箱鸦片,抢走了三千多万两白银,道光皇帝面对日益猖獗的鸦片贸易忧心忡忡。就在此时,以林则徐为首的“销烟”团队诞生了,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强大压力,林则徐毫无畏惧,终于在18年6月3日开始了正式的销烟战争。销烟整整持续了23天,两百多万斤鸦片化为烟渣。看到这一壮举,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欢呼雀跃,国人都为之振奋。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沉重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是神圣不可欺的。

观看虎门销烟心得篇八

今天,我读了《虎门销烟》一片后,心潮像起伏的波涛,久久不能平静。

电影记叙了19世纪30年代,英国商人把大量的鸦片贩卖到我国,牟取暴利,严重地摧残了人民的健康。面临经济受损,人民受害,国防削弱的严重形势,清朝政府软弱无能。最后,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禁烟,迫使洋人交出鸦片。林则徐在虎门进行了历史上有名的“虎门销烟”,共缴鸦片19187箱,合计118万公斤,销烟连续进行了23天,广大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可以说,虎门销烟是二战期间的一次壮举!因为,在中国,这个当时被软弱无能的清政府所统治的国家,竟有人做出了对腐败的统治者与强大的侵略者的勇敢反抗!

众所周知,在二战期间,法西斯在攻击着中国。当时,法西斯为了削弱中国的势力,竟做出了无耻的选择——他们在制造一种毒品——鸦片——他们把它出售给了中国!毒灾泛滥,中国人精神上衰弱了;肉体上也虚弱了。同时,不知多少同胞丧生在毒品的魔爪之下。

中国,这个本来已软弱的民族,更加撑不下去了,在岁月的摧残之下,南京大屠杀,火烧圆明园等,这些罪证便是最有力的见证!

中国,正走向亡国;中国人,正准备变成亡国奴!

……。

现在,中国醒了,它在仰天长叫,它在愤怒!一叫惊醒梦中人,中国千千万万子孙亦觉醒了!随后,国民党、共产党先是推翻了清政府,再赶走了侵略者,新中国从此成立了。

现在,我们这一带虽已和平;中国,也虽已强大;世界,亦推荐忘记战争。但我想,我们仍不该忘记那国耻与法西斯的罪恶。我们要以此化作动力,把中国,向列强推动!我们要向全世界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不软弱!我们要完成心愿,让他的预言成为现实——中国将让全世界为之震惊!

观看虎门销烟心得篇九

这个周末,我读了《虎门销烟》这篇文章,它主要讲述的是林则徐销毁鸦片的一个事件,让我感慨万千,心潮澎湃。

文章主要讲述的是:在19世纪30年代,英国向我们中国运输了许多的鸦片,如果人们吸食,很容易就会上瘾,每天非吸不可。而慢慢的,人就会变得面黄肌瘦,成为大烟鬼。鸦片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人民受害,国防削弱的严重形势,清朝政府软弱无能,最后,1839年3月,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林则徐在虎门进行了历史上有名的‘虎门销烟’,共缴鸦片19187箱,合计200多万公斤,销烟连续持续了23天,大家都拍手称赞。

我憎恨英国人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骗中国人吸食鸦片,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事后还称我们为东亚病夫。是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英国资产阶级在中国的贸易掠夺,同时增加了中国广大民众对鸦片危害性的认识,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的本质,唤醒了人们的爱国意识。

林则徐的英雄事迹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激励我们为振兴和扞卫中华民族而努力学习。在我们还没有长大之前,唯有好好学习知识,长大才能做一个对国家的有用人。

观看虎门销烟心得篇十

虎门销烟情景剧是一部描述中国近代史上最令人痛心的一幕,也是近年来备受欢迎的一部戏剧作品。该剧通过虎门销烟这一历史事件,生动地描绘了整个中国社会的动荡与沉沦,既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又有丰富的文化意蕴,是一部值得深入挖掘的文化作品。下面,我将从情感、表现手法、主题和启示等方面,详细探讨这部剧的心得体会。

一、情感。

虎门销烟这场历史事件,揭示了当时中国积重难返的境况。整部剧通过深情地表现,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了人民民生的疾苦和饥寒交迫的生活。当退休老兵孙中山望着自己残破不堪的家,心满意足地说出:“虎门销烟,才是我心底最痛快的一吧时刻。”就让观众心中倍感狐疑。通过这样细腻的情感描写,剧中将人物深情地展现出来,打动了广大观众的心弦。

二、表现手法。

剧中所用到的各种表现手法,都极具特色和独特性。情景剧通常有很多的舞台演出,该剧运用了各种舞台设计手法,从简单的道具到复杂的灯光塑造,都高度的配合着表演场景。例如,在虎门销烟的时候,舞台上往往会布景大红旗子、黑斗笠等标志性的符号,让演出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此外,该剧还采用了与现实生活关联的艺术叙事方法,把演员和观众的距离拉近,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三、主题。

虎门销烟情景剧的主题,是中国现代化的裂变与沉船。整部剧从退役士兵孙中山的退休生活说起,一步步描绘了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和人物命运,刻画了中国社会的崩溃、分裂和阴暗历史。该剧提出的主题,不仅是当时的现状,更是人们对当前社会的深刻反思和警醒。

四、启示。

虎门销烟情景剧给观众带来的启示,是对生活的反思和热爱。退休老兵孙中山在剧中深情地说道:“我们的民生问题,需要新的力量去解决。”这句话无疑是对当时和当前中国的现状的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中国人民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强大的成就下,却未能让人民的生活得到更好。对生活问题的反思和热爱,或许是我们铭记历史、追寻更美好未来的重要方式。

五、结论。

虎门销烟情景剧中,开拓了人们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视野,丰富了文化生产的内涵。无论是剧中的情感、表现手法、主题还是启示,都深刻而生动地表达了现代中国人的情感和精神。作为一部优秀的文化作品,虎门销烟情景剧不仅重现了历史,更是传递了深刻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它对我们重构中国文化的认识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相信未来我们还能看到更多像这样优秀的文化创作,让我们共同参把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观看虎门销烟心得篇十一

近期,广东省虎门镇发生了一起销烟吸毒事件,该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警惕。作为普通人民群众,我们更应该从这起事件中汲取教训,深刻验视自身,认真思考如何做到自身养正、守法自律。以下是我对虎门销烟吸毒事件的心得体会。

首先,虎门事件再次提示我们,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社会上有一句话说得非常经典,“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对于未成年人来说,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塑造他们价值观、道德观的根本。虎门事件中的年轻人,大多来自家庭环境较差、教育水平较低的家庭,缺乏正确的思想引导和道德规范。因此,家庭要重视孩子的教育,亲子关系要建立在相互尊重和沟通的基础上。

其次,虎门事件让我们看到了大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社会环境良好与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虎门镇之所以成为毒品销售的重要产地和市场,部分原因是当地经济发展缓慢,人们的心理压力较大。一些年轻人在找不到工作、缺乏机会时,对未来感到迷茫,容易走上不归路。因此,我们要倡导社会关怀,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再次,虎门事件提醒我们要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在虎门事件中,销烟吸毒的年轻人不仅仅是受到了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更是缺乏对法律的认知和尊重。对他们来说,法律似乎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他们不明白违法的后果和危害。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法律的教育宣传,让年轻人明白违法必受惩罚,调动他们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

最后,虎门事件告诉我们,家庭和社会都要对销烟吸毒等违法行为保持高度的警惕和零容忍。事件中的年轻人往往是在非法市场上购买并吸食毒品,这一现象说明毒品的渗透力和破坏力之大。毒品是犯罪、破坏社会和家庭幸福的一把利剑,我们不能对毒品行为采取包容和放任的态度。要从严打击毒品犯罪,切断毒品传播渠道,保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通过对虎门销烟吸毒事件的思考,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年轻人在追求刺激和放纵的过程中丧失了理智和自制力,最终走上了犯法的道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引以为戒,认识到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步都需要谨慎和思考,不切实际的追求和冲动都可能导致深重的后果。只有持守良好的家教和法律意识,以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培养自己,才能远离违法犯罪的诱惑和危险。

虎门销烟吸毒事件是一起令人痛心的案例,但它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引以为戒,不断完善自身,关注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法制教育和打击违法犯罪等方面,为社会的进步和和谐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只有每个人都努力向上,才能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观看虎门销烟心得篇十二

在走进位于南海区的“虎门销烟情景剧”剧场观赏演出后,我深刻地体验到了客家文化的浓郁和传承,也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整个演出时间约三个小时,却很快就过去了。在这场演出中,我获得了诸多感悟,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一、华丽的场面营造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这部剧的场面设计非常精美,让人眼前一亮。舞美和灯光的运用很到位,将虎门销烟的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演员们的服装艳丽鲜艳,华丽得让人目不暇接。演员们在舞台上的演绎,将每一次烟草的运输、加工和销售的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在了观众面前。整个演出堆砌着华丽的场面,营造出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观众不禁震撼于这场演出的视觉效果。

二、舞台上顶天立地的客家人。

演出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客家人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剧中客家人的坚定、勇敢、不屈不挠和乐天豁达,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们的民族精神。在雨水丰收之日,民众纷纷涌上街头欢庆,场面热闹非凡。而在客家家族中,家庭合作社和互助组织则代表了客家人的传统风俗和文化内涵。演出中展现的这种传统感触人心,令观众深深地感受到了客家文化内涵与精神力量。

三、经历曲折,历经风雨的爱情。

虎门销烟不仅是一部历史题材的题材题材,还是一部感情故事。讲述了张仲英、林燕玲、钟莲珠三个人经历千辛万苦,历经生死之别的爱情故事。张仲英为了生存不得已加入黑社会,被迫带领一众烟商抵抗英国侵略者,期间相遇了林燕玲和钟莲珠。张仲英与林燕玲的情意纠葛,钟莲珠的出现给爱情故事增添了一分悬念。剧情曲折,感人至深。而这种经历了千辛万苦、经历过生死之别的爱情,无疑符合了观众对于爱情情感的新期待,也是这场演出的精华之一。

四、传统文化在演出中的传达。

演出中不仅展现了客家文化和爱情故事,同时也向观众传达了来自中国古代文化的智慧与思想。演出中有不少台词让我深受启发,如“团结就是力量”,“事事顺其自然,让其自然发展”,以及“能致其所好,易教其所不好”。这些话不仅涵盖了很多家庭和社会价值观,也间接地向观众传达了华夏文化传承的精髓。演出中的音乐、声光效果及舞蹈节目服装,均能让人感受到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和艺术内涵。

五、人物塑造与演员表现的卓越之处。

虎门销烟中的人物塑造和演员表现也极具特点。演员们把客家人的文化内涵完美呈现了出来,仿佛让人看到了那个时代的真实生活。不论是张仲英的坚定和豁达、林燕玲的高贵与率真、钟莲珠的机智与力量都让人难以忘怀。演员们在舞台上的每一个表情、动作,都展现出了他们对于角色的深刻理解和塑造,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观看虎门销烟情景剧的场次,是一次靓丽的视觉盛宴和文化饕餮。这场演出能够为我们展现如此丰富的人情世故、历史感、新旧转换,是一种走进感官和心灵的体验。通过观看这场演出,我内心受到感动和震撼,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知,获得了更多有意义的人生感悟。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02192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