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五六复习二课时教案(模板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5 16:12:05
四年级五六复习二课时教案(模板14篇)
时间:2023-11-25 16:12:05     小编:文锋

教案的编写是在系统分析教育教学需要、研究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完成的。教案的编写要注重提供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练习题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四年级五六复习二课时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巩固掌握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知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教学过程:

活动一:简单基础的题目。

1.作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高和底。

谈谈注意什么问题?(强调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

2.三角形的稳定性。

说说生活中很多事物都用到三角形的原因是什么?

3.给出三根小棒说说可不可以组成三角形?

3.4.53.3.32.2.63.3.5。

为什么?

三角形的分类:注意三角形各自之间的联系及个三角形的特点。

活动二:解决问题。

1.求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

1)三边相等。

2)等腰三角形,顶角是50度。

3)有一个锐角50度,是直角三角形。

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分析――解决――汇报解题思路。

2.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5度,顶角是多少?

观察找信息――分析――解决。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

活动三:提高题。

1.能画出有两个直角或者两个钝角的三角形吗?为什么?

交流――汇报。

2.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能求出下面的四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和吗?

交流讨论――汇报。

四、综合练习。

四年级五六复习二课时教案篇二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掌握本册中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并能根据拼音写出已学的汉字。

2、复习掌握本册所学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复习辨析同音字和形近字,进一步培养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

3、复习掌握部首的几种特殊情况,能在字典中选择恰当的意思。

4、复习掌握本册《词语表》中的词语,懂得意思,能口头或书面运用。

5、复习正确转述别人的话,复习讲述一件完整的事,复习听写一段话的能力。

6、复习能借助重点词句,背诵指定的课文。复习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方法。复习课文与课题之间的联系。复习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和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8、复习有顺序地有重点地观察图画和周围事物的方法,能有条理地记述一件事;复习留言条、信件的书写格式。

1、从汉语拼音入手,正确认读、默写学过的词语,掌握一部分多音字的读音和组词,掌握拼音的标调规则,能正确区别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

2、熟练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以及练习中的读读背背和成语。

3、根据每个单元的训练类型进行训练讲解,使学生正确掌握,灵活运用。

4、加强阅读训练,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5、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认真审题,正确选材,叙事完整,条理清楚。

四年级五六复习二课时教案篇三

第十课时复习(二)。

教学要求:1.在分析和解答“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加减法运算的意义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

2.使学生养成检查的习惯,自觉进行估计,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分析和解答“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准确找出“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千以内数的加法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

6.复习第6题1)出示:算一算,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346+113552+175。

346+213452+275。

346+313352+375。

2)指名学生说一说。

3)学生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4)学生汇报结果,验证。

5)小结。

第一组:第一个加数不变,第二个加数每题分别比上一题增加100,和也相应地增加100.

第二组:第一个加数每题分别比上一题减少100,第二个加数每题分别比上一题增加100,结果和不变.

三.解决问题练习。

1.复习第7题。

1)学生自读题目。2)问:要求“下午用电缆多少米?”怎么想?

3)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生独立计算。

2.复习第8题。

1)说图意。2)独立计算。汇报。

3.复习第9题。

1)说图意。2)独立计算。3)汇报。说说这两个问题分别用了哪些条件。

4.复习第10题。

1)小组里说说:下面每组数中,你认为哪一个数最特别?为什么?

2)指名说。

三.课堂小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四年级五六复习二课时教案篇四

1、学会“牌、湘、煌”等12个生字,理解“牌楼、金碧光辉、水天一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聚好的语段。

3、懂得作者的写作次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1、通过借助注音或字词词典理解生字新词。

2、通过朗读训练,感悟语言美和景物的特点。

3、通过抓住重点词语标识,懂得作者的写作次序。

培养学生赏美爱美的情趣,增强民族骄傲感。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语言美和岳阳楼的特点。

懂得作者的写作次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图片、或相应的课件。

出示:金碧辉煌回廊环绕三层三檐水天一色碧波万顷

一、导入

读了这些词,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师:这就是江南第一楼的美丽景色。

板书课题齐读:27、江南第一楼

释题:“第一”是什么意思?

师: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湖北的黄鹤楼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为什么把岳阳楼称为江南第一楼呢?它有何魅力,今天让我们走进岳阳楼,去饱览它的美丽。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2、指名说中心句,板书:浩瀚的洞庭壮美的楼阁不朽的诗文动人的传说

3、齐读中心句,换一种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可以加上关联词。整篇文章都是围绕中心句来写的,哪些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壮美的楼阁、不朽的诗文、浩瀚的洞庭、动人的传说。

三、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岳阳楼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去看看,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理解“品”字形,请学生画一画。

1、楼阁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用一个词来说说?(壮美)从哪些词你体会到了岳阳楼的壮美?(飞檐高高翘起)

师:这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庄重而精致。

2、阳楼不仅外观壮美,更让世人惊叹的是它的内部结构,整座楼,没有一根钉子,一块砖。

出示课件:

3、指导读

四、指导学生自由学课文

师:老师带着你们欣赏了壮美的楼阁,走进岳阳楼的大门你会看到什么,老师想请一位小导游来为我们介绍。

不朽的诗文:

提到岳阳楼就会想起一个人——范仲淹,简介范仲淹:宋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是个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虽然仕途坎坷,受到同僚的排挤,但他始终不改忧国忧民的初衷。北宋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重修岳阳楼,并请他的好友范仲淹写下千了古传诵的名篇《岳阳楼记》。文章气势磅礴,其中“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体现了诗人心忧天下的博大情怀!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嵩高人格的文化积淀,滋养着人们的心灵。

2、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齐读,背诵

师:《岳阳楼记》为岳阳楼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从此岳阳楼声名鹊起,名扬天下。

指名读古诗,齐读

浩瀚的洞庭

1、登上岳阳楼可以欣赏到什么美景呢?

师:站在岳阳楼,洞庭湖的美景尽收眼底

引读:楼四周回廊环绕,凭栏远眺——学生接读洞庭湖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指名读

3、出示课件欣赏

4、多美的洞庭湖我们再读读,配乐齐读。

师:浩瀚的洞庭湖为岳阳楼披上了一件秀丽的外衣。

动人的传说

1、指名介绍动人的传说

2、学习:翡翠似的小山,指君山

齐读这一句

3、哪几个词让你感动?

4、指名读这个动人的传说。

5、引导学生学习一个有关君山的传说。

五、小结写作方法

1、本文不但语言美,结构也美,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移步换景

2、布置作业

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一写我们的校园。

六、总结

欣赏了江南第一楼,你有什么感受?

师:虽然我们远隔万水千山,但从此你对岳阳楼不再陌生,它有浩瀚的洞庭、壮美的楼阁,不朽的诗文,动人的传说,它就是——江南第一楼岳阳楼。

四年级五六复习二课时教案篇五

1、认识7个字,会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讲述的故事内容,能复述课文。

3、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诚,不要说谎话。

认识7个字,会写10个生字。

初步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诚,不要说谎话。

生字词语卡片。

一、了解版块特点。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版块———体验真诚(板书)。

2、你对真诚是怎样理解的?揭示课题:步行18里。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生注意画出容易读错的字音。

3、根据预习,在小组内交流预习情况。

4、全班交流:自主解决生字。

5、交流其他预习内容,质疑。

三、再读课文:

1、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理清文章写作顺序。

四、布置作业,小结:

熟读课文,练写生字。

板书设计:

步行18里。

兼歉谎罪吾抑谅闷均沮。

第二课时。

1、认识7个字,会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讲述的故事内容,能复述课文。

3、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诚,不要说谎话。

学会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

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诚,不要说谎话。

生字词语卡片。

一、回忆课文:

1、昨天我们学习了《步行18里》这篇课文,谁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这节课继续学习《步行18里》,板书课题。

二、分析课文:

1、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父子的三次对话,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并找出这三次对话,分别体会父子的心情。

找到后,和小组同学共同体会。(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重点体会,例如:

“一阵罪恶感涌上我的心头,我支支吾吾承认自己去了电__,告诉他我迟到的真正原因。”

“父亲身心遭受这种折磨,这是我有生以来碰到的最为沮丧与痛苦的事。”

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总结全文,点出中心。

3、指导朗读:

父亲的语言真诚、严肃,并带有深深的自责,朗读时,语速稍慢,略带低沉,把父亲的那种深深自责读出来。

四、小结:生活中诚信是最重要的。

板书设计:

步行18里。

我父亲。

撒谎步行回家。

讲诚信。

第三课时。

1、和文中的人物对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讲述的故事内容,能复述课文。

3、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诚,不要说谎话。

学会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

进一步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诚,不要说谎话。

小黑板。

一、复习生字:

1、轮读字卡,并组词:兼歉谎罪吾抑谅闷均沮。

2、这节课继续学习《步行18里》,板书课题。

二、活动:

1、活动一:和文中的人物对话:

我想对杰森说……我想对文中的父亲说……。

我想对自己说……我想对朋友说……。

我想对(爸爸)妈妈说……。

小组交流你想说的内容,教师指导:

可以说我的看法;我对人物的评价;我想提出的建议;我的体会等等。

最后全班交流。

2、活动二:积累关于诚信的名言: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春秋》孔子。

对待儿童应该诚实。要善于告诉他们:我们做父亲的,有些东西现在还不懂,你们,孩子们,你到这个世界上来,是为了知道一切。

——【苏联】高尔基。

联系课文,生活实际体会名言。

试着背诵。

四、小结:谈谈你要怎么做。

板书设计:

步行18里。

我的看法我对人物的评价。

我想说的话。

我想提出的建议我的体会。

四年级五六复习二课时教案篇六

1、能熟练地进行词语配搭。

2、正确地找出近义词,反义词。找出不同一类的一个词。

二、复习过程。

1、把下列的词语恰当地用直线连起来。

精致的眼睛红红的草地。

愉快的友谊蓝蓝的天空。

热情的木船白白的雪花。

真挚的事情绿绿的'太阳。

2、写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

芬芳缓缓()破旧()仍旧()。

隐藏()期望()贵重()违抗()。

安静()嘲笑()梦想()纵然()。

3、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昏暗()暴露()冷清()简单()。

干燥()失败()慷慨()警惕()。

狭窄()高大()怀疑()违反()。

4、下面各组的五个词中,有四个是同类的,找出不是同类的一个打“×”。

(1)中国国家美国日本德国。

(2)阳台厨房卫生间卧室房子。

(3)上海佛山广州海口广东。

(4)冬瓜南瓜西瓜黄瓜茄瓜。

5、成语。

书声琅琅不耻下问反复推敲手不释卷孜孜不倦专心致志废寝忘食举一反三。

博古通今博览群书博闻强识才思敏捷断章取义不求甚解各抒己见目瞪口呆。

眼疾手快耳目一新鼻青脸肿眉开眼笑沁人心脾左膀右臂肺腑之言指手画脚。

咬牙切齿手足情深肝胆相照拐弯抹角严丝合缝斗志昂扬扬长避短短兵相接。

接二连三三五成群群策群力力不从心心直口快快人快语语重心长长治久安。

安步当车车水马龙龙争虎斗重峦叠嶂危峰兀立胸有成竹心安理得怒气冲冲。

神采奕奕得意洋洋垂头丧气手足情深气急败坏恼羞成怒暴跳如雷。

6、按要求写词语。

(1)写出含有“不#不#”成语十个。

(2)写出含有“成”字的四个成语。

(3)写出含有“熟”字的四个成语。

(4)写出含有“abb”字的四个成语。如“红通通”

(5)写出含有“aabb”字的四个成语。如“平平安安”

(6)写出含有“abab”字的四个成语。如“研究研究”

(7)写出含有“abcc”字的四个成语。如“洋洋得意”

(8)写出含有“aabc”字的四个成语。如“小心翼翼”

(9)写出含有反义词的四个成语。如“博古通今”

(10)写出含有“动物”字的四个成语。如:“狐假虎威”

(11)写出含有“身体器官”的四个成语。如“肝胆相照”

四年级五六复习二课时教案篇七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初步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笔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能力。

过程与方法:

借助学具的演示,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富有思考的习题训练,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最初步的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培养正确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熟练地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难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

教学准备:

教师:总复习第5题的口算卡片、第7题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练习纸一张。

教学步骤:

一、复习口算:

1、师拿出装有口算卡片的纸盒,随意指名上台口答。

2、出示练习十八第3题。

(1)13连续减2:13、11、、、

(2)15连续减3:3、15、、、

生读题并解题。

3、指名学生上台汇报结果。

4、出示练习十八第4题、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代表上台汇报。

二、复习加、减混合计算。

1、出示43+20-7=62-9+11=。

生上台计算并说出运算顺序。

2、出示总复习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复习用数学解决问题。

1、多媒体课件演示总复习第7题。

学生观察思考。

2、师:“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概括图意。

3、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分组计论提出数学问题并一一列在纸上。

4、请小组派代表上台演示讨论结果。

小组汇报交流。

5、多媒体出示题目(1)蝴蝶和蜻蜓一共有24只,其中蝴蝶有8只,蜻蜓有多少只?

生读题,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6、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算?”

生--用减法计算。

7、师:“为什么用减法算?”

生:因为要求蜻蜓有多少只,必须从一共有24只里去掉蝴蝶的'只数,所以用减法。

8、出示题目(2)有蝴蝶8只,蜻蜓16只,蜻蜓比蝴蝶多几只?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减法算?

这道题还可以怎样提问题?

生:蝴蝶比蜻蜓少几只?

师:为什么也用减法算?

9、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指导学生解答。

10、出示练习十八第6题。、

学生读题并解答。

11、出示练习十八第7题。

生分组讨论交流,小组代表汇报。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加减法的意义,同学们已经能够熟练地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并且能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表现得真不错。

五、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复习。

(1)13连续减2:13、11。

(2)15连续减3:3、15。

43+20-7=62-9+11=。

四年级五六复习二课时教案篇八

按课文内容填空。

1、这篇课文是两封信,一封是,一封是回信。

2、写信时信开头的称呼要写,称呼后面要加信末应写上。

和。柯岩老师的回信告诉我们。

[基础达际]。

一、将正确的读音与相对应的字连线。

m?im?m”x‰hu?nf?iy’。

睦析昧寞逾患匪。

二、择优录取,选字填空。·。

1、[昧妹]表()愚()姐()拾金不()。

2、[逾愉]()期()快()悦年()古稀。

3、[舆寞]寂()()非落()变化()测。

4、[非匪]()常土()()议获益()浅·。

三、给下面的词语找一个意思相近的好朋友。

寂寞——嫉妒——讨教——。

和睦——形单影只——患难与共——。

四、填一填,读一读,背一背。

1、尺有所短,。

2、有志者。

3、莫以善小而不为,。

4、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5、,一日难再晨。

五、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冒昧:。

(2)受益匪浅:。

(3)形单影只:。

(4)年逾古稀:。

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意思是。你从柯岩老师的这封信中,懂得了的道理。

七、火眼金睛,找出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弟二天早晨.乌塔向我道别,说她晚上坐火车去波恩。()()。

2、她一见我,立既坐起来打召呼。()()。

3、爸爸喜欢搏物馆,我喜欢看有雕克的老房子。()()。

八、在括号里写出加点词的反义词。

1、虚心使人进步,()使人()。

2、他们在试验中不怕失败,坚持研究,终于获得了()。

3、他遇到任何事件都显得十分镇定,一点儿也不()。

4、我们学习一定要认真,来不得半点儿()。

5、本来与我很亲近的王玲,最近不知什么原因明显地()我了。

6、文章篇幅太长了,不能增只能(),

7、他的一番表功,不仅没得到(),反而换来了一顿训斥。

8、从早晨一直到(),奶奶不停地忙碌着。

九、快乐阅读。

丹顶鹤。

丹顶鹅全身大部分是雪白的,头顶有一点朱红色,这点朱红色是椭圆形的,正正地长在头顶中央。它的嘴很长,上面有一条黑道。丹顶鹤的头小得可怜,几乎和那长脖子一般粗了。最有趣的是那双眼睛,像个小豆豆,边上还有一图黑。它的尾巴也是黑的,这使丹顶鹤变得很美丽,它走起路来姿态很漂亮,腿一下一下地迈着,脖子一伸一伸,东瞄瞄,西瞧瞧,样子十分警觉。有时还伴着一阵舞蹈。它休息时更是好看,它用个“金鸡独立”的架势,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蜷(qu?n)起,亭亭玉立。不过长脖子不能歇,仍旧四处张望,窥探动静。丹顶鹤真有意思!

1、照样子写词语。

东瞄瞄。

2、这段话写丹顶鹤的外形,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都写了什么?

3、解词并造句。

亭亭玉立解词:

造句:

4、找出一个比喻句,井说明把什么比作什么。

5、找出这段话的中心句,写在下面。

[拓展运用]。

给自己的好朋友写一封信,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和生活情况。注意格式。

四年级五六复习二课时教案篇九

1、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认读并理解部分词语“呼风唤雨、依赖、农耕、腾云驾雾、洞察、探索”。

2、有地朗读课文,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根据语言现象,进行语言、说话训练,以达到积累的目的。

3、了解20世纪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情感。

教学重难点:体会语言简洁与条理的过程中,语言、积累语言,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过程:

(1)解词:看到“呼风唤雨”你想到什么?为什么?读题。

(2)世纪呢?一个世纪多少年吗?我们现在几世纪?刚刚过去的是20世纪。从1900——。(你真了不起,知识面还真广!)。

想不想知道路甬祥爷爷写了些什么?赶紧让我们打开课文读一读吧。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把生字读准确,读不通顺的或是比较拗口的地方标注一下,并且多读几遍。

2、反馈难读的,在反馈的过程中读词并理解。(你觉得哪些句子次读的时候比较拗口?)。

(1)在20世纪一百年的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2)、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上百万年的总和。(课件出示)。

这句话到底该读,联系上下文,读读第三自然段,自由读,读出不同的感受,读出正确的理解。是的`,达到了一百万年以上的才是上百万年!

指名读,齐读。

导:长句难读,但有些句子不长,它的标点特别,这样的句子读好了,有一种情感就会油然而生!

出示: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在反馈难读的句子的过程中,把“引用”这一方法也带过。

3、咱们差不多又把课文读了一遍,路甬祥爷爷到底写了些什么?

其实大家表述的不外乎就是“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齐——指——指——指,有问题吗?“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快速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哪个地方最能体会到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学生默读,点画文句。

预设一:

出示: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1、自由读。

2、再读(以师生接读的形式),20世纪人类登上——,潜入——,洞察——,探索——,3、这么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再来读一读,把你们的感受带进去!

4、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动词)我们也用上一些动词来20世纪的其他发现和发明?同桌讨论一下。

5、继续接读,20世纪,————等,这个等里还有什么?预设:举例。

出示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齐读。

预设二:

出示: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出示)。

(3)为什么这句诗被作者引用到课文中来了呢?学生说。

(4)这是用了诗语言来描述,你能不能用咱们自己的话来描述?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形容。

四年级五六复习二课时教案篇十

教学目标:1、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

2、培养学生能独立地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认真反思的意识,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

3、让学生回顾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进步。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你学到了什么。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

1、出示p46主题图。提问:这几幅图里能找到哪些我们学过的知识?其中对哪些知识印象最深,最感兴趣?想一想然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听回答板书)。

(设计意图:整理与复习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如果我们复习的切入点从学生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知识引入,可以提高学生整理与复习的兴趣。)。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一幅图,依次提问:

(1)测量时应注意什么?测量长度的单位是什么?

(2)看图2,你能提哪些数学问题?

(3)图中的学生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图形?怎样用七巧板拼出汽车上的图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提问、解答帮助学生整理每个单元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问题。)。

二、我的成长足迹。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进步。

1、出示讨论题目:

(1)最满意的一次数学作业......

(2)最有趣的数学问题......

(3)我印象最深的一堂数学课......

提出要求:请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再进行集体交流,汇报与展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自己在这段学习中的成功表现,展示自己的得意之作,其目的在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集体评价,在评价中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练一练。巩固所学知识。

1、p47练习1。

(1)提出要求:请仔细观察,说说图意。

(2)提出要求:请独立完成在书上。

(3)进行集体评讲。

2、连一连。(p47练习2)。

(1)提问引导:你知道这些风筝是谁放的吗?请连一连。

(2)评讲。

3、做一做。(p47练习3)。

(1)提问:书上有什么要求?

4、p47练习4。

(1)提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2)提出要求:该怎样做?请试试看,小组合作完成。

(3)组织各小组汇报。

5、p47练习5。

提出要求:请小组合作,讨论后完成,并进行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自己探索交流研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提高学生计算的兴趣。)。

四、本课小结。

在今天的学习中,你知道我们前四个单元学了些什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四年级五六复习二课时教案篇十一

2、教师范写2——3个。

老师要在田字格里写。要分析起笔、顿笔,间架结构。

茄:上下结构,注意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还有“蔬”字。

艰: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还有“碌、脆、捐”

学生描红。注意要描的像,描完再在田字格里临写。

3、再临写两遍。

4、教师检测。

5、学生互改:1号改2、3、6号。

2号改4、1、5号。

老师给写错的纠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番茄太阳”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体会“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有感情的读好课文中的人物语言。

3、写小练笔。

教学过程:

四年级五六复习二课时教案篇十二

1.出示课题:番茄太阳。

这篇文章的题目很有意思,能引起读者的强烈的好奇心。见了课题,你想问什么?

2.学生自由提问。

3.大家读了课题,一定会惊讶,大家见过番茄,也见过太阳,但番茄太阳是什么样子呢?这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怎么会联系在一起呢?课文为什么要用“番茄太阳”做题目呢?学了这篇课文以后,大家一定会明白。

四年级五六复习二课时教案篇十三

2.让我们先去了解一下明明吧!相信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文中的主人公明明一定给你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象,说说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词句,感受到她的这些特点的。

3.学生自读,做批注。

4.学生交流。

(1)虽然失明,却是个漂亮的女孩。

出示: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笑起来像个天使。

(2)活泼开朗:尽管小女孩的命运坎坷,生下来就没有看到过色彩斑斓的世界,但是她从不哀怨,依然那么爱笑。

出示:每次从菜场经过都能……特别爱笑。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太阳。明明咯咯的笑声……追着人走。看着她的笑脸……“番茄太阳”。那个正午我坐……天使般的笑脸。

重点理解并体会这句比喻句的好处: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明明爱笑,笑声特别感人。)。

读好每一句话,感悟明明乐观开朗,向往光明的生活态度。

(3)机灵聪明1.能通过触摸认识许多蔬菜;2.通过拐杖的声音认识了我;3.喜欢提各种问题。

出示:有一次,……走路的吗?明明好奇地问……她问我许多奇怪的问题。

读好每一句话,感悟明明热爱生活的态度。

(4)善良,有爱心的孩子:虽然她自己是个盲童,但是她还愿意帮助“我”,愿意把她的脚给我。

出示:我弯下腰……给你,好不好?

读好这句话,感悟明明的关爱他人。

灰暗——自己是个残疾人,生活很困难。

温暖——尽管盲童一家生活并不富裕,而且家中还有一位残疾的孩童,但是他们并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情景,让我感动温暖。

心疼——小女孩那么漂亮,那么可爱,可是命运对她却是那么不公,双眼什么也看不见,所以作者觉得心疼。

快乐——明明的开朗,对生活的乐观感染着我,让我也变得快乐起来。

重点体会这句比喻句的好处:明明像小屋里的光线,带给了我许多快乐。(原先我的心房是灰暗无比的,是明明的笑声给我带来了快乐,使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喜欢——明明的聪明、明明的可爱,让我喜爱上了她。

感动——明明的善良深深打动了我,虽然她并不知道把腿给别人意味着什么,但她是诚心诚意的,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她将好心人的关爱毫不做作地传给了我,让我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温暖,让我觉得红红的“番茄太阳”挂在了我的心中。

重点感悟细节描写:她的小嘴呼出的温热气息拂过我的面颊,我的泪哗地一下子流了下来。

6.小练笔:读到这儿,你知道作者的心声吗?请你帮她尽情地倾吐吧!

补写:她的小嘴呼出的温热气息拂过我的面颊,我的泪哗地一下子流了下来。

7.文章学到这儿,你觉得第三个“番茄太阳”是什么?

(是明明真诚的爱心,美好的心灵。)。

这颗爱心中包含着什么?(热爱生活,关爱他人)。

8.相机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明明虽然离开了我,但是她对生活乐观的态度,她那美好的心灵,就像灿烂的太阳一样,温暖着我的心。

9.通读全文,说说课文为什么要以“番茄太阳”为题?

四年级五六复习二课时教案篇十四

1.了解“造诣、私塾、心领神会、铭记”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3.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感悟,用心去领会,这样才能有较快进步。

4.学习细致刻画人物的方法。

重点: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感悟,用心去领会,这样才能有较快进步。

难点: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结合实际谈谈所受启发。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书法家,米芾(板书),谁能通过课前预习简要介绍一下他?(生简要介绍米芾)

2.(出示米芾字画)米芾的书画2002年在拍卖会上拍出了2999万元的中国书画最高纪录,可见他在书法方面的成就之高。可是他天生就是一位书法家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米芾小时候的故事(板书学书)学书的`意思是(学习书法,学写字)

1.在预习过程中,你有哪些生词想和大家分享?(生交流)

2.了解生词对我们读通文章很有帮助,现在请大家快速默读文章,思考文章讲述了什么事?思考后小组交换意见,争取概括得简洁完整。

3.全班交流概括

1.通过预习,你觉得这篇课文中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预设:1.米芾是什么样的人?

2.米芾写好字的诀窍是什么?

3.这篇课文给我们什么启示?

2.请大家带着这三个问题快读默读课文,勾画出相关语句并批注,之后小组交流,分享你们的想法。

3.全班交流

4.师总结:米芾能够写好字的诀窍其实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心领神会,就像课文20自然段秀才的话一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20段秀才的话)其实不单是写字,学习任何本领和技巧,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领悟,这样才能有较快的进步。

同学们,课文学完了,你能结合你的实际生活说说学完这课后你的收获吗?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都像米芾一样,勤奋,用心,做生活的有心人。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99347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