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起伏间,我们应该学会从每个经历中汲取感悟。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感悟呢?首先,我们需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抛开杂念和偏见。其次,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和思考来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见解,从而使我们的感悟更加深刻。再次,我们要注重实践,通过亲身经历来感悟人生的真谛。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与他人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感悟,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思考。最后,我们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感悟,不断追求自我提升和成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感悟范例,供大家参考。这些感悟来自于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或是对人生的思考,或是对困境的领悟。每一篇感悟都蕴含着作者的智慧和独特的见解,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感悟,相互分享我们的体验和领悟,共同成长和进步。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学生心得感悟篇一
新疆的天山上有一座博格达峰,那里虽终年积雪不化,却是个景色秀丽的地方。山与山之间有一些美丽的山谷,山谷里有美丽的天池,也有引人注目的花草树木。看着这些植物,你会感受到他们蓬勃的生命力,会感觉自己也充满力量。
如果你去天山天池旅游,你能看到高峰覆盖着冰雪。山峰附近是美丽的天池,天池的面积是4.9平方千米,最深的地方大约是105米。据说,博格达峰是天然的高山固体水库,也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
到天池风景区的时候,我看到它的门是用石头做的,上面写着:天山天池。这里的山峰高耸入云,天池的水也清的像镜子一样,边上的花草树木在风的吹拂下跳起了舞。这里还有很多小池塘,池塘的水清澈见底,游人能看见下面有很多彩色斑斓的小石子,里面的小鱼也会探出头来跟人打招呼。哈!是不是很神奇!
这里的空气很清新,山谷里到处都是鸟语花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很聪明、勤劳,他们在这些小小的土地上开垦天地,创造了这样美好的生活。
同学们,你们感受到新疆的美了吗?刚到新疆的我一看到那里的美景,我就情不自禁的自言自语:这里真美,新疆真美,博格达峰真美!
有机会,你也来一睹这里美丽的景致吧!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学生心得感悟篇二
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我终于来到了新疆,新疆跟我想的竟有天壤之别,我本以为新疆的环境那么恶劣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终于能一睹新疆的“芳容”。
到了新疆,迎面而来的不再是滚滚热浪,而是一缕淡淡的微风,拂过脸颊,令人心旷神怡。机场外的大树排列有序,汽车星罗棋布的分列在机场外。瞧!大树们可真好客,它们为了防止汽车被慢慢晒热,迫不及待的用树荫遮挡着阳光。在出机场的路上,居然还能看到一些动物,我看到了一只鸵鸟正悠然自得地散步,那眼神仿佛在问:“我漂亮么?”见到汽车来了,它懒洋洋的挪了挪爪子来到汽车旁,好奇的凑过来“研究研究”。妈妈还很怕,我倒稀奇得不得了。后来才明白这里是原生态地区哩。
最令我惊奇的是这里的时间和江苏的时间虽然没有十万八千里的差距,但在我眼里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在这里,我对时间的概念彻底混乱了。明明我们是晚上七点多才到目的地了,为什么太阳还挂得有几丈高?我百思不得其解。不久肚子饿了,却没到吃饭的时间。终于十点多了,太阳才恋恋不舍得下了班,天也渐渐黑了。十一点多我才吃完晚饭,脑子还异常清醒。外面,许多人都在散步,大街上可凉快了。回到宿舍,已经十二点多了,但是,小区里的灯迟迟没有熄掉,直到了凌晨,小区的灯才屈指可数,很好的是,在这里睡觉不需要涂花露水,喷灭蚊水,可以安安心心的睡觉,还得盖被子呢!
第二天,我习惯的六点多醒来,可外面仍然没有完全亮,到了七点多,天才完全亮。一小时后,我才能喂饱肚子。接下来,下午两点多才能进餐,令人生气也令人无奈。
最令人发狂的还是这里的食物了。我以为这里的食物跟平常的没什么两样,可后来才明白差距有多大。这里的食物及都放了辣,有的一块就能把你辣的直吐舌头,有的光闻,就能让你退避三舍……准保了你吃完后泪流满面。
我终于看到了真实的新疆,它是如此繁华,如此美丽,它拥有悠久灿烂的文化,这里的特产如此美味,真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啊!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学生心得感悟篇三
想想都觉得激动,我、妹妹和奶奶要坐两天半的火车才能到新疆。这应该是我目前去过最远的地方了!
一下火车,气氛都不一样了,看看墙上贴的广告上写着“新疆大枣”我就知道我已经不在武汉了。新疆和武汉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我的亲戚在新疆的乌鲁木齐,所以我这次旅行主要活动范围就在这一块,这个被称作新疆首府的地方。显然新疆在城市建设方面比武汉发展的快一些,例如武汉的第一条城市快速公交简称“brt”还在建设中,而新疆那边已全部建成。当然,这个城市建设快慢只是相对的,比如乌鲁木齐还没有地铁呢!
但是,新疆的安保比武汉要更严格,在那边随便坐辆公交车都要安检,连水都不让带上车,后来了解到,因为新疆人口众多,民族很多,又地处中国边境,所以安保做的比较全。
乌鲁木齐的夏天虽然很热,与武汉差不多,但是在屋内却连电扇都不用开,就非常凉快,可以说是冬暖夏凉,很是神奇。
然而我们在饮食方面也有所不同。在新疆,早餐基本都是以牛奶与面食为主的,因为那边畜牧业发达。而晚餐就很多样化了,新疆的羊肉串当然很出名,那么你知道吃羊肉串的配菜吗?首先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一种叫馕的烤制食品。看起来就是一块大饼,上面撒些孜然,用碳火烤,外脆里嫩。说是配菜当然得配合着羊肉串一起吃啦!用手撕一小块,然后夹着肉串一口咬下去,鲜香酥脆。除了这馕之外,还有一道配菜,就是虎菜。其中有洋葱和各种辣椒酸菜混合而成,酸酸甜甜咸咸,独有一番风味。为什么叫老虎菜呢?因为他的酸辣劲儿猛的像老虎一般,所以称之为老虎菜。
相信大家喝牛奶一定注意过牛奶上标有“清真”字样,只要有这种字样,就代表牛奶是从新疆引进的。其实这也没有什么特殊含义,他只是一种信仰教派而已。除此之外,新疆还有很多的信仰教派,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学生心得感悟篇四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我生活在祖国的边界-新疆。那不仅是一个拥有331万公顷耕地面积和166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地域,还是周总理生前赞誉祖国的"一块宝地"。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人民都过上了小康的生活。这些成就都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并且我国在航天事业上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向实现中国载人航天飞行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强化中国成为科技兴国的愿望。现在我国已开始免除义务教育的学费,让每个孩子都上的起学,接受良好的教育,懂得要怎么去爱我们的祖国,去建设我们的祖国。而且今年我国还成功举办了令世界瞩目的奥运会和残奥会。如今国家医疗机构的发展,鼓励人们以多种形式兴办医疗机构,并且医疗卫生有了较大的改观和进步,正逐步推行拟覆盖全民的医保。
祖国的巨大变化影响着我的家乡-新疆,新疆的大多数农牧民朋友过上了好日子;贫困户收到政府给他们的补助金,个个笑逐颜开;农民的收入也有着大幅度的变迁。以前南疆没有通火车,人都很少出疆,更别说货物了。现在通车了,南疆的物产可以运出去,外地的货物也可以运进南疆,成了一举两得的事!就连村民家也有了固定电话,有些农民还拿上了手机。新疆游事业,是新疆经济的主要来,而且新疆外贸突破200亿美元,跃居西部第一。新疆的民间刺绣非常有名,它不仅借鉴了内地的刺绣工艺,又结合了本民族的特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韵。石油是新疆的主要资源,再全国各地,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生活在一个物产丰富的祖国,看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我能不感到骄傲和自豪吗?是的,我骄傲,我自豪,我爱这个美丽的地域。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学生心得感悟篇五
暑假里,我们一家三口人,一起讨论去哪玩,我们最后决定去新疆。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新疆。真令我大开眼界。因为,我看见了因“一池浓墨沉砚底,万木长豪挺笔端”而闻名的天池,为它而惊讶。天池的水和周围的雪山合起来像个美丽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蓝蓝的天空令人神往,难以想象的美丽。要离开天池的我还依依不舍地在妈妈的催促下,才带着无限的留恋,慢慢地离开了。
离开了天池,我们来到了“死亡之海”------沙漠。我看见前面有一群骆驼,他们身上都挂着铃铛,在无边的沙漠里发出动听的响声,在沙漠里回荡。我要边上的新疆阿姨帮我骑上了骆驼。上去后,我们骑着骆驼向沙漠的深处走去。走着走着,我们就看不到进来的入口了。沙漠真像辽阔的大海。从这里,我终于体会到了“死亡之海”的含义了。
我们和辽阔的沙漠告别之后,来到了著名的火焰山。这里就是孙悟空唐僧师徒遭到困难的地狱。我听说如果穿布鞋来的话就糟了,那他的脚就会被烧伤,因为地面温度太高了。当时,热得我们汗如河流。从整体上看,火焰山像一大盆燃烧的大火,仿似一座山被烧红了。火焰山寸草不生。我们几乎是每过一分钟就喝一口水,游玩一圈后,一瓶水都不够了。这就是够热的火焰山!
我们之后又去了葡萄沟。吃一颗葡萄又吃一口蜂蜜。还有哈密瓜,西瓜,加什瓜……到处都是瓜果飘香。
这就是我国的新疆------美丽而又神秘的新疆,我为它感到自豪!多么令人难忘的新疆啊,这次的新疆之旅,犹如夜晚中那颗明亮的北极星,永远在我记忆的长河里闪烁!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学生心得感悟篇六
“我走过许多地方,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在新疆这块美丽富饶的热土上,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新疆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族风俗等备受中外游客的青睐,新疆吸引着天下人的目光,同时也促进了新疆旅游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就拿新疆的水果来说吧:哈密瓜、葡萄、石榴……。最好吃的就要数葡萄了。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有许多不同的品种,有无核白、马奶子,玫瑰香……颜色也有许多种,有紫色、黑色、绿色……一串串葡萄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晶莹剔透,仿佛一串串嫩绿的水晶挂在枝藤上。每年的8月20日吐鲁番葡萄节,会引来许多中外游客前来观光。
再说一说新疆的风味小吃吧!在国际大巴扎的小吃街里有馕,烤肉、烤包子、烤全羊……这些都是新疆的风味小吃,香飘满街,每当有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时,都会忍不住停下脚步,到小吃摊上买来一些品尝。
再说一说新疆的民族吧,新疆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地区,有维吾尔族,回族,汉族,东乡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塔吉克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是热情好客的。古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他们就是这样的。假如当你来到哈萨克族朋友毡房中,品尝到醇香的奶茶时,你就会体会到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我们新疆还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区,如火焰山,托木尔峰,天池,喀纳斯,那拉提大草原……个个都是风景如画的地方。你若亲临于此,定会感到自己仿佛在仙境中行走。可谓是美景胜收眼底。
这就是美丽的新疆,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世界人的目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发展成祖国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如果你想亲眼目睹,就请到新疆来,热情好客的新疆人民在欢迎你的到来。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新疆。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学生心得感悟篇七
我国西部边陲,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新疆。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新疆是一块荒蛮之地,我也曾这么认为。可等我真正到了那里,才发现自己错了,原来它竟是那么的迷人、那么的神奇。
新疆,拥有享誉“天山明珠”的天池。那里的湖水又清又蓝,好似一块闪闪发光的蓝宝石。天池四周是群山环抱,绿草如茵、繁花似锦。云杉、塔松等各种树木漫山遍野。抬起头向天山那边望去,顶峰的冰山和积雪,闪烁着银光,倒映在这清澈见底的湖水中,好似一幅绰约多姿的山水画。就连大文豪郭沫若先生也陶醉其中,写下了一首传神的诗篇。
新疆,最美的是拥有“人类最后一块净土”之称的喀纳斯。喀纳斯是一个座落在阿尔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那里不但具有北国风光之雄浑,而且具有江南山水之娇秀。湖周层峦叠翠,山林好似画屏。每当秋天到来之际,金黄、殷红、墨绿,把山坡打扮得五颜六色。喀纳斯的湖水像只变色龙,一会儿似一池翡翠,一会儿似蓝宝石,一会儿似五彩的飘带,令人惊叹。每当烟雾缭绕,青山绿水若隐若现,好似仙境,令人称绝。
听导游说,新疆还有博斯腾湖、库车大峡谷、火焰山等名胜,各种少数民族,香甜的瓜果,各式各样的和田玉。还有世界第二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那里蕴藏着丰富的油气与矿产。若让我一一的介绍,估计写几本书多说不完。
新疆土地富饶又美丽,广袤又神奇:新疆的人民热情又豪爽、淳朴又善良:这里是诗人的王国,画家的宝库,史学的天堂,旅游的乐园!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学生心得感悟篇八
周一开始,央视每晚播出《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这是一部了解中华文明,了解新疆历史不容错过的纪录片。
新疆,离海洋最远的地方,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华夏文明通过这条移动的河流,将中华文化传播至西方,通过古老驼队,西方人的生活传入中原腹地。自秦汉以来,新疆已永久划归中国大一统的领土疆域,纳入华夏版图。历朝历代,几经变迁,新疆各民族交融并汇,难分难离。新疆地域辽阔,民族众多,风俗各异,新疆人民热爱这片休养生息的土地,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灿烂的西域文明。
此片以时间线为轴,从“历史、民族、宗教、文化”四大维度切入,以重大考古成果梳理新疆的历史脉络,纵贯古今,一个又一个历史事实,一件又一件珍贵文物,让我们清晰地看到,自己从何处而来,又向何处奔去。回鹘人、月氏人,塞人,蒙古人,不同的族群在历史长河中繁衍生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锡伯族从东北一路西进,去往遥远的伊犁河谷,安营扎寨,生生不息。历代王朝,派出官员,出使西域,建立都护,惠远将军府,惠及远方子民,每一块城墙的方砖,每一片城郭的青瓦,写满历史的印记。高昌古城、交河古城的断壁残垣,见证过往的战火,凝聚集权一统的意志。
从张骞、班超出使西域,能够体会丝绸之路来之不易;从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的设立,能够看到唐代与西域之间的紧密往来;从众多回纥将领到元代诗人贯云石,能够了解西域文人武士在中原朝廷的参与;从八卦之城特克斯到儒家经典教育,能够体会千百年儒学道学对西域的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早已融入民族血脉。
当你品尝新疆甜美的葡萄,清脆的库尔勒香梨、哈密瓜的时候,你会对这片广袤的土地产生浓厚的兴趣。当你走入地下数十米的坎尔井,吐鲁番炎热的气浪被扑面而来的清凉取代的时候,你会不由得赞叹火洲盆地的人民无穷的智慧。天山南北,勤劳的各族人民兴修水利,灌溉万亩粮田,开垦拓荒出一片片沙漠绿洲。
作为新疆人,我们生活于这片土地,却并不了解这片土地。新疆历史记印,为我们打开了解新疆的大门,主动学史、读史,为正在发生的历史做好记录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我们有义务了解新疆历史,走进新疆历史,只有这样,才知道自己是谁,又身在何处。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历史的节点,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迎面而来,又呼啸而过。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学生心得感悟篇九
优秀的历史纪录片,不仅要做到真实客观,让观众了解历史原貌,还需拨云见日,引导人们在波谲云诡的表象背后观大势、谋全局。实际上,这也是打开新疆历史的正确方式。不掌握正确认识新疆历史的科学方法,轻则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重则会坠入分裂势力精心编造的谎言深渊。《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坚持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坚持中华视野,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将新疆地方史置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进程中考察,将新疆民族发展史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框架内把握,将新疆文明融合史纳入中华文明的大体系中解析,将新疆宗教演变史放在中国多宗教格局中认识,在多重历史维度中,告诉我们新疆各族人民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来到哪里去。
具体而言,《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共分为“新疆地方史、民族发展史、文明融合史、宗教演变史”四个历史主题,从不同维度呈现新疆历史,各有侧重、特色鲜明。该片以《中华疆土》《家国天下》拉开宏大叙事巨幕,从“多民族、大一统是我国历史发展主脉”的整体史观出发,系统梳理历代中央政权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治理,深描新疆各民族荡气回肠的家国情怀,深刻揭示出新疆是我国固有领土,各民族维护祖国统一是历史主流。
在《血脉交融》《共同开拓》中,该片站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整体高度,从中华民族历史深处出发,探寻新疆各民族迁徙往来、交流融合的历史印记,勾勒出一幅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民族携手开发、共建家园的美丽画卷,深刻阐明新疆地区历来是各民族共同开发建设和拥有的地方,是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的组成部分。在《万里同风》《华夏一体》中,该片立足中华文明大视野,从传世经典、历史遗迹以及非遗传承的细微处着手,从身边的文化传统着眼,用鲜活的事例演绎出中原与西域间的文化共性本质,阐明了新疆各民族文化始终扎根中华文明沃土,中华文化始终是新疆各民族的情感依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
在《多教并存》《互鉴通和》中,该片从宗教与人类文明历史演进的逻辑关系中眺望,追述新疆自古以来的宗教演变历程,深刻阐明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和谐共存是新疆宗教关系的主流。《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讲明了新疆历史的大道理、大逻辑、大前提,分清了新疆历史的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整体与部分,启发人们从历史大势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在历史深处汲取前行的力量。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学生心得感悟篇十
新疆塔城,位于祖国的西北边陲,我想用四个字概括我的家乡,那就是“净、美、香、和”。这里虽然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但是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有让人流连忘返的美景,有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生活在这里,我感觉非常幸福。
我爱塔城的“净”。塔城空气纯净,素有“天然氧吧”的。称号。清晨,我深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像是吃了一颗薄荷味的糖果,凉丝丝、甜润润,神清气爽。
我爱塔城的“美”。塔城景色秀美、风光独特,一朵朵棉花糖般的白云点缀着蓝天,绿油油的小草簇拥在一起,不知名的小花争奇斗艳,河流“弹奏”着美妙的乐曲,远处的伟人山静立着……走进这里,仿佛置身油画中。
我爱塔城的“香”。塔城的美食非常多,这里有香气扑鼻的面包、酸甜可口的酸梅汤、色香味俱全的大盘鸡、奶香浓郁的玛洛什……其中,我最爱吃的就是玛洛什。酷暑时节,我放学回家从冰箱里拿出玛洛什舔上一口,浓浓的奶香、冰冰甜甜的滋味直入心底,将我和它一起融化。
我爱塔城的“和”。塔城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这里的人们和睦相处、亲如一家。我的同学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俄罗斯族……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放学后手拉手结伴回家,就像兄弟姐妹一样。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学生心得感悟篇十一
骑马是新疆之旅中最有趣、最吸引人的事了!
在新疆,我们几乎每到一个景点都要骑上一次马,而最后一次骑马是在巴音布鲁克,也是最让我难忘的。巴音布鲁克大草原中最美的景色当属九曲十八湾,要看到这一美景需要上一座大山坡,可选择的上山方式有三种:乘坐区间车、骑马或步行。对于我这个骑马爱好者来说,当然就选择了骑马。
我在众多马匹中挑了一匹最帅的,和同行的拉拉一起上山了。帅的马好像性子也比较烈,我身后的大哥哥只稍稍夹了一下它的肚子,它就如同一支离弦的箭一般,飞快地在山路上驰骋开来。我虽然喜欢骑马,但对于这突如其来的飞奔还是无法适应,觉得自己的肚子都被颠痛了,赶紧叫道:“慢一点,慢一点!”大哥哥稍稍放慢了速度,笑着对我说:“你放心,我四岁开始就在马背上到处跑了,我会保护好你的。”听了这话,我安心多了,开始欣赏沿途美景了。
一转眼马儿就把我们带到了山顶,这里风景如画,有让人如醉如痴的同心湖,有扭动着身躯伸向远方的九曲十八湾,在阳光的照射下,水面发出熠熠的光芒,美丽极了!在这么美丽的草原上仅骑马上、下山,我们当然会嫌不过瘾哩,在我的请求下,大哥哥又带我骑上马背在山顶上跑了起来,一次又一次地享受着飞奔的感觉。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学生心得感悟篇十二
软,曾被确定为软弱涣散村、深度贫困村、易滑坡村,三“帽”叠加;强,三年连摘三顶“帽”,支部强、党员红、产业兴,弱村步入“标杆”村。
穷,曾经2300人的大村,耕地不足万亩,渠窄水缺,靠天吃饭,亩产收入不足300元;富,15万创办示范街、40万打造水产养殖基地,411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村集体经济连年翻番。
强支部县乡联手打造最强“大脑”
为啥头顶三顶帽?县领导、乡领导、驻村第一书记“板凳会”上集体问诊,帮助阔纳协海尔村查“病灶”。
阔纳协海尔村组织弱,底子薄,至,全村发展党员不足10人,村干部没人干、无人可用,党支部政治生活多年欠账,三会一课落在了“本子”上。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解决阔纳协海尔村难题,县乡联手打造最强“大脑”,在坚强支部上集中发力。县级领导包乡联村,与村“第一书记”、村“两委”班子成员交流座谈,随机走访并了解掌握党组织发挥作用情况,发现并解决问题,在强支部上从严“抓”、融入“干”;乡(镇)领导包村、第一书记驻村、“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员“多对一”帮带村干部,配合村“两委”按规定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库;强化“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住”的优势,组建联合党支部,成立党总支,划分了8个党小组;规范主题党日程序、开展党员设岗定责、建立精准帮带体系、落实干部联村包户。
过去村两委成员,党性弱,原则性不强,常被村民看不起;县乡领导要求党员必须佩戴党徽,通过亮身份,主动担责任。村党支部书记阿里木·阿布拉说,“阔纳协海尔村最初的变化是党员自身变化”。
如今的阔纳协海尔村支部恢复了活力、党员焕发了生机、群众的力量也更凝聚了。全村群众党支部的带领下,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头上的三顶大高帽彻底摘下了。底,全村整体脱贫摘帽。
富口袋干群携手齐心摘“穷帽”
宽阔明亮的安居房、整齐划一的种植大棚、错落有致的养殖合作社……走进新疆拜城县托克逊乡阔纳协海尔村,一幅幅和谐兴旺的温馨画卷映入眼帘。几年前,这里道路尘土飞扬、院内空空如也、房后杂草丛生,“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阔纳协海尔村的真实写照。
如何“除穷根、摘穷帽”?党支部围绕“富口袋与富脑袋”“兴农业与拓产业”排兵布阵。
他们从壮大集体经济、产业布局入手,建立“驻村工作队+技术人才+群众”发展模式,由工作队积极对接后方单位,疏通创业渠道、引进扶持资金,群众以资源入股分红联创的方式,成立祥众养殖专业合作社,解决77户贫困户群众发展养殖缺资金、缺技术、缺销路和市场风险问题,合作社共收纳68头牛、611只羊,每年户均收益可达2500元左右;先后筹集315万元修建了8.7公里长的防渗渠,解决了村民灌溉难问题,投入资金144万元,建立了黑木耳基地,带动100户贫困户通过发展黑木耳脱贫致富,20实现户均增收超5000元;投资18.45万元建成惠民超市,15万元修建创业示范街,40万元兴建家禽水产养殖基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村村集体经济收入34万余元。
托克逊乡党委书记李红龙说:“经过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共同寻求致富‘药方’,群众主动配合、发挥优势,现阔纳协海尔村已完全摘掉‘穷帽子’,实现了‘富口袋’。”
美村庄房前屋后巧手绘“画卷”
漫步在阔纳协海尔村,道路干净整洁,安居房错落有致,房前屋后,花草树木,一片生机盎然,勤劳的阔纳协海尔村村民用他们灵巧的双手勾勒出一幅美丽的乡村“新画卷”。
“改造前,我家庭院里只有一座土坯房,圈舍破旧,人畜混居,破烂杂物到处堆放,三轮车一进到院里到处尘土飞扬。”坎吉·库尔班略带羞涩地说。如今,他家60平的新房子建起来了,院落也硬化了,院里养的3头牛、27只羊也安了新“家”,院东头还搭了40多平方米的小花园。“我准备来年开春后改造成一个菜园子,重点黄瓜、葱、西红柿、辣子……以后夏天就可以不用出去买菜了。”坎吉·库尔班盘算着。
一年多来,县、乡、村党组织坚持补短板、增优势,持续抓好农村人居环境“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推进“厕所革命”、三区分离、居住环境改善、垃圾处理、污水排放、渠道清淤等院内院外六件事,持续做好环境整治“加减法”。进入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该县以“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为契机,党员干部带领全村村民同扫一间屋、同清一池粪等;组织村民在房前屋后、巷道院落同栽一颗民族团结树、同种一株民族团结花等。从村民生产生活习惯入手,工作队和村“两委”遍访民意,探索制定村规民约,将定点堆放垃圾、定期清扫厕所、美化绿化庭院等11项环境整治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提升村民环保意识,建立健全生态环保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处处皆美景,徐徐入画来。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977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