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总结是将过去的经验转化为具体的知识和智慧的过程写总结时,可以尝试采用一些实例或案例,增加总结的具体性。以下是一些写作总结的精选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篇一
约瑟夫·路易斯·拉格朗日(1736-1813),18世纪的伟大科学家。他在数学、力学和天文学三个学科中都有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但尤以数学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拿破仑曾称赞他是“一座高耸在数学界的金字塔”,他最突出的贡献是在把数学分析的基础脱离几何与力学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拉格朗日出生在意大利的都灵。由于是长子,父亲一心想让他学习法律,然而,拉格朗日对法律毫无兴趣,偏偏喜爱上文学。直到16岁时,拉格朗日仍十分偏爱文学,对数学尚未产生兴趣。16岁那年,他偶然读到一篇介绍牛顿微积分的文章《论分析方法的优点》,使他对牛顿产生了无限崇拜和敬仰之情,于是,他下决心要成为牛顿式的数学家。在进入都灵皇家炮兵学院学习后,拉格朗日开始有计划地自学数学。由于勤奋刻苦,他的进步很快,尚未毕业就担任了该校的数学教学工作。20岁时就被正式聘任为该校的数学副教授。从这一年起,拉格朗日开始研究“极大和极小”的问题。他采用的是纯分析的方法。1758年8月,他把自己的研究方法写信告诉了欧拉,欧拉对此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从此,两位大师开始频繁通信,就在这一来一往中,诞生了数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变分法。1759年,在欧拉的推荐下,拉格朗日被提名为柏林科学院的通讯院士。接着,他又当选为该院的外国院士。在柏林科学院工作期间,拉格朗日对代数、数论、微分方程、变分法和力学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1813年4月10日,拉格朗日因病逝世,走完了他光辉灿烂的科学旅程。他那严谨的科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影响着每一位科学家。而他的学术成果也为高斯、阿贝尔等世界著名数学家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可以说,在此后100多年的时间里,数学中的很多重大发现几乎都与他的研究有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篇二
星期天,我和爸爸玩数学游戏,游戏规则很简单:用一副扑克牌,把里面的大小王和j、q、k、a拿出来,剩下的牌两人平分,游戏时每人出两张牌,这样就有四个数字,然后用加、减、乘、除以及括号对这四个数字运算,谁最先得出二十四谁就获胜。
第一次,我拿出了2和5两张牌,爸爸拿出了3和6两张牌,我刚看清楚四个数字,爸爸说道:“我算出来了。”“二乘以六得十二,五减三得二,十二乘以二得二十四。”爸爸清晰地说着计算方法。“下一次我一定先算出来!”我暗暗下决心。但是第二次仍然是爸爸赢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手中的牌越来越少,心里暗暗着急。“玩这个游戏不能急,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才行。”爸爸笑着说。
我听了爸爸的话,静下心来认真地思考着。慢慢地,我终于开始赢牌了,经过一个多小时,我终于把爸爸手中的'牌全赢了过来。
通过这个游戏,我不但获得了知识,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游戏锻炼了我的口算能力。(指导教师:李莲芬)。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篇三
摩尔庄园是在我们小学生中非常流行的一个游戏,可以让大家在紧张学习之余,放松自己。同时,我也发现,摩尔庄园中也蕴藏着不少的数学小知识,在游戏之余,也可以提高我们的数学水平。
于是我开动脑筋,发现摩尔豆存到银行是有利息的,利率为每天3%,也就是说,我的3000摩尔豆存到银行,每天的利息为:3000*3%=90摩尔豆。
一天后,我的存款变成:3000+90=3090摩尔豆;。
二天后,我的`存款变成:3000+902=3180摩尔豆;。
三天后,我的存款变成:3000+903=3270摩尔豆;。
四天后,我的存款变成:3000+904=3360摩尔豆。
也就是第四天后,我的存款便可以支付家具的费用了!
我觉得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包括游戏,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很多生活中的小问题,都可以用数学来解决!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篇四
今天,我们班由三班何老师为我们上了一节有意义的游戏作文课。本次游戏的题目为:“同舟共济”
游戏开始,是一张较大的挂历纸。当我们组的成员到齐时,就已经摇头说:“no”了。第一次,我们人人都争着抢者上船,可这种自私的行为使我们受到了“惩罚”。最后一名的滋味很不爽。但更艰难的挑战落在我们面前,一张更小的挂历纸让我们几个胖子上去。“哎呀!着也太强人所难了吧。”我很不满的抱怨道:“这不可能,算了吧。”“没有尝试怎么会知道不行呢,我们要总结上一次的失败原因,这次决不能故伎重演。只要每人互相让一点就能上去。来吧!”我们几个一拥而上,你挤我我挤他的上去了。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还有一个没上去。“怎么办没地了。”我们几个好似热锅上的蚂蚁,急的团团转啊!“组长背上他,快!”我们笑着说。“一!二!三!”成功了,我们成功了。成功的喜悦让我们觉得世界真是太美好了!
原来,团结的力量是最大的。有时,我们人类真的不如小动物们啊。你看那些蚂蚁们为什么能用小小的身躯来带动比它自身大上几万倍的食物呢?因为它们并不是一只,而是一群的合作运送。我们几个人斗争枪,那要是一群人的话,恐怕就闹翻了。只要我们像诗中所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互相谦让一点,我们会做一个成功的青少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篇五
我们每天都在生活,因此人生中受到的启示也有许多。当然,我也从生活中得到不少的启示。
我从生活中得到的启示是在烧开水中得到的。那一天晚上,我们家烧开水准备洗脸睡觉,但水不够了,我本来想用电水壶烧的,但速度太慢,因此我决定用煤气烧水。过了一会水烧开了。我跑去关煤气,我跑到那的时候,看到水像喷泉一样一点一点喷出来。我几次想靠近但又怕烫着,最后还是妈妈用毛巾把水壶提了下来。
自从那次烧水后,我一直在想水会喷出来的原因是什么?但都想不通。最后我到网上查了资料,终于找到了原因,原因是水烧开后,热气无法再进入水中,就成了小汽泡往上窜,然后从壶口出来,同时小汽泡在往上窜的同时也带动了水,也把水带了出去。
我知道到了原因后,又想该怎么样解决这种现象。我在脑子里不断试验,终于想出了办法,在烧水的时候,尽量把热水壶盖子打开,让汽有个进出的空间。
通过这次的观察,我知道了烧开水这个生活中常见的事都有这么大的学问。当然在往后的生活中会有更多的发现。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篇六
秦九韶,南宋数学家,1247年完成著作《数书九章》,其中“中国剩余定理”、三斜求积术和秦九韶算法(高次方程正根的数值求法)是有世界意义的重要贡献。
在中国数学史上,广泛流传着一个“韩信点兵”的故事:韩信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大将,他英勇善战,智谋超群,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卓绝的功劳。据说韩信的数学水平也非常高超,他在点兵的时候,为了保住军事机密,不让敌人知道自己部队的实力,先令士兵从1至3报数,然后记下最后一个士兵所报之数;再令士兵从1至5报数,也记下最后一个士兵所报之数;最后令士兵从1至7报数,又记下最后一个士兵所报之数;这样,他很快就算出了自己部队士兵的总人数,而敌人则始终无法弄清他的部队究竟有多少名士兵?因为《孙子算经》早就对这类问题有过研究,但只是初具雏形,还远远谈不上完整。因此,后人把这一命题及其解法称为“孙子定理”主要是推崇《孙子算经》在这一类问题处理上的时间领先,其实想法的成熟,还有待提高。为了解决“孙子问题”中的不足,秦九韶推广了“孙子问题”的解法,从而提出了“中国剩余定理”。秦九韶经过长期的积累和苦心钻研,于公元1247年写成《数书九章》。这部中世纪的数学杰作,在许多方面都有所创造,其中求解一次同余组的“大衍求一术”和求高次方程数值解的“正负开方术”,更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正是因为这样,在西方数学史著作中,一直公正地称求解一次同余组的剩余定理为“中国剩余定理”。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篇七
我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迷茫的往前走着,,忽然眼前出现一个外形是淡紫的,酷似一个形态怪异的动漫娃娃,正懒洋洋的再沙滩上晒太阳呢!仔细一看,大门口上方标着“日本馆’.哦!原来我来到了上海世博会呀!既然来了,那我就好好的看看吧!
走进日本馆,“叮叮叮叮叮……”一阵优美的.音乐传来,往音乐的方向一看,原来,一个好像穿着航天服的机器人,正在拉高难度的小提琴!还是那一首著名的《好一朵茉莉花》他的身体左右摇晃,仿佛也融入音乐当中。演奏完毕,他也会很绅士的挥手告别。
我又接着往前走了一会,看见一大群人围在那里,正在不停的跺着脚,“他们在干吗啊?”我心想,走进一看,工作人员对我说:“这个啊,是发电的!不妨你也试试啊!“我兴奋的点点头,也走了进去,随着人流一起才了起来。因为踩得越来越有力气,灯光也越来越亮,所以,此时的灯光已不亚于太阳。
我又去了丹麦馆,着丹麦馆的形状可着奇怪!说也说不出。
“醒醒!”我睁眼一看,原来是场梦!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篇八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话使我感受很深,因为我就有一件令我难忘的事。
在我五岁那年去了日本,学会了几句话就自以为是,而妈妈总是劝我再多学点,可我就是不听劝,总是左耳朵进,右耳多出。
一天下午,天气格外晴朗,太阳一直露着笑脸。因为那时是冬天,所以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很舒服。那天,我像往常一样趴在床上看书。妈妈推开门,笑着说:“今天,天气不错,我带你出去玩吧!”“好啊!快走吧!”说完,我就蹦蹦跳跳地跑出家门,一出家门便看到了两个日本小女孩和她们的妈妈在那里玩。妈妈走过来对我说:“你不是常说你会说日语吗?去和她们聊天吧!”“有什么了不起,去就去!”我满不在乎地说。“你们好!”“你好!”“你们几岁了?”“我们都三岁半!你是中国人吧我一听就征住了。她们说的是什么呀?我怎么听不懂?妈妈看我一脸疑惑,就把话接了过来,和她们聊天去了。我听见小女孩的妈妈对她说:“你看看人家,一个中国人能把日语说得这么好,是你学习的榜样。”这时我想到了晚上妈妈的房间里一直开着灯,原来是在看书!我心想:妈妈这么刻苦,才把日语说得这么好,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篇九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d实践d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材创设了摸球的情境,让学生经历猜测d实践d验证的过程,从而感受到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并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本节设计思路如下。
1.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结合实际生活为学生提供有趣的、丰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获得良好的体验,从而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同时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矛盾,引起思考,激发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发现的问题。
2.学习新知。
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以“自主探索”为核心,将“合作交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
3.应用拓展。
多层次多样式的练习,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作用以及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教学设计: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研究可能性。(板书课题)。
(取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将生活场景展示出来,唤起学生记忆,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验和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操作、探索、实践、感受。
(1),这个盒子里有9个白球和1个黄球。(板书9白1黄)。
现在老师来摸球,猜猜,摸到的球可能是什么球,摸到什么球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学生猜测。
现在,老师来摸一个球……看,你们猜对了吗?
(2)你们喜欢玩这个游戏吗?现在请你们拿出准备好的盒子,四人一组进行摸球,要求:轮流摸球,把每次摸得的结果记录在书的表格里。
(3)填完表格后,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4)师小结:由此可见,可能性有大、有小,这与不同颜色球的数量有关,白色球多,摸到的可能性就大,黄色球少,摸到的可能性就小。
数量。
多
少
可能性。
多
少
板书:
(通过摸球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通过亲自操作,来体验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2.再次摸球。
(1)刚才我们做了摸球游戏,现在老师把盒子里的球做了变动,盒子里有14个球,分别是8个白球,4个黄球和2个红球,如果老师随意摸出一个球,你们想想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列举出来,小组讨论交流一下。
(2)师小结:可见,可能性不仅有大有小,还具有不确定性。
(从学生情感体验看,他们仍对小组合作的摸球游戏意犹未尽,再次摸球,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再次经历“猜想――实践――验证”的探索过程,加深体会出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及不确定性。)。
3.转盘游戏。
这个游戏好玩吗?咱们再来玩个游戏好吗?
师出示转盘,请同学们猜猜,转动指针后,指针最有可能指到什么颜色,为什么?同桌先说说。
(1)学生汇报。
(2)师小结:涂色面大,转到的可能性就大,涂色面小,转到的可能性就小。
(这一环节充分体现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前面的活动都是请学生猜、摸、试,这一活动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合作精神,群策群力,应用所学知识设计转盘,进行逆向思考巩固知识。)。
(三)巩固强化,应用拓展。
1.我会判断。(下面的箱子,分别摸出1个小球结果是那个?)。
8白2红可能是白球10红。
一定是白球。
5白5红一定不是白球。
很可能是白球。
2白8红白球的可能性很小10白。
2.我来做参谋。
寒假到了,为了增长见识有很多家长打算带孩子出去旅游。小明的妈妈准备带他到海南、武汉、哈尔滨去,你能帮他参谋告诉他这三个地方的冬天下雪吗?请用上“一定”“很少”“不可能”说一说。
3.我来填一填。
在()里填“可能”“不可能”“也可能”“一定”等词语,使句子意思完整无误。
(1)太阳()从东面升起。
(2)从2,3,5,8,9中任意取出三个数,数的和是20是()的。
(3)明天我校()有4个或4个以上同学过生日,()没有4个同学过生日。
(4)今天上课我们表现那么好,听课的老师()表扬我们。
4.我来做判断。
(1)从一个红球,一个白球中,任意摸出一个,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白球()。
(2)不大于6的数可能是6。()。
(3)把8个苹果放在3个盘子里,不可能有一个盘里放有6个苹果。()。
5.我来说一说。
通过“连、说、填、判”等多层次的练习,使学生进行了“有意义的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增强,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理智的愉悦,保护了学生创造和成功的信心。整个教学过程动态生成,师生在相互交流中进行着智慧的碰撞,心灵的沟通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篇十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能对实际生活中的现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理利用生活中的数学,解决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决策兴趣。
教学重点:
用一个数字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情况。
教学难点: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情况,并能够分析实情。
教学准备:
白球7个,黄球2个,袋子一只。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今天由宋老师来和大家一起学习,知道今天要学什么吗?(可能性的有关问题)。
宋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同学特别爱思考,今天我带来了几个问题,想和大家一起研究研究,看看三个大组里,哪个大组给老师的惊喜是最多的。
点名询问:有可能是你吗?(每组一个)。
从老师的眼睛里看来,每个组同学的精神都很饱满,相信每个组给老师的惊喜是一样多的。
二、用一个数来表示可能性。
一)、交流中复习。
1、出示问题。三白一黄的球放入袋子里。
2、问题:摸球游戏,以前有做吗?老师摸一个可能摸出什么球?为什么?
结论:可能是白球,因为白球的数量比黄球多。
也可能是黄球,只是他的可能性小一些。
追问:摸出什么球的可能性比较大?
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结论:袋子里黄球和白球的数量有关,白球的数量比黄球多,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就大。
3、实践:动手来摸一摸。(请同学来,调节一下气氛)。
二)、用“0”和“1”来表示可能性。
1、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现在老师来处理一下,看:袋子里只有两个白球。
问:能否摸出我想要的黄球?(生答)。
2、象这样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用一个数来表示,那可以说它发生的可能性为?
小结:发生的可能性为“0”时,表示这件事根本不可能发生。
3、如果我想摸出白球,那情况又将如何?
全是白球。(老师同样请你来用一个数来表示可能性为一定发生的事件,你会用什么数?)。
4、小结:当有些事情一定发生时,我们可以说他的可能性为“1”,当有的事不可能发生的时候,我们说他发生的可能性为“0”。那谁来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为“1”,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为“0”。
老师出题:
玻璃杯从很高的地方落在水泥地面上,那玻璃杯破碎的可能性为?
太阳每天早晨升起的可能性为?
公鸡下蛋的可能性为?
一粒有1~6个数字的骰子,随便怎么投掷,出现数字“7”的可能性为?
学生举例。汇报。
5、刚才举了大量生活中的例子说明些事件一定会发生,有些不可能发生,也知道用数字来表示这些可能性的情况,下面我们继续来看。
三)、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情况。
(在袋子里放入一黄一白两个球)。
1、现在,老师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多少?(学生回答)。
你能用一个数字来表示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情况吗?(1/2)。
为什么用1/2表示?
两种球出现的机会是一样的,各占一半。
2、很好!那么,现在呢?(老师慢慢放入一个白球),摸出黄球的可能性还是1/2吗?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交流,商量商量。可能性是几,为什么?
反馈。黄球的数量占总数量的1/3,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1/3。
3、那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呢?(2/3)为什么?
白球的数量占总数量的2/3,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是2/3。
4、如果现在袋子里放7个白球,1个黄球,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放1个黄球,7个白球,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5、总结:现在谁来说一说,这个可能性的多少与什么有关?
看有多少球,其中黄球占了多少个,这样就可以直接表示出来了。
三、应用可能性解决问题。
1、练一练2:读题――解决问题――说明原因(红色占总数的一半,所以用二分之一表示)。
2、练一练3:仔细审题――独立解决――小组讨论――反馈。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关于可能性的一些问题,那你觉得自己有那些收获?
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数字表示。
利用可能性的大小,判断一些事情发生的几率。
五、综合实践活动。
讨论的问题。数学书上的乒乓球队发奖与选拔区里的赛事人员。
如果你是这个球队的负责人,你会选哪个运动员?
课后反思:
这一节课出乎意料得让我感到轻松、自然,就是那么顺理成章,似乎从来没有过的愉悦感,然而我深深知道,越是这些时候,就越容易让人犯错误。也恰恰如此,在我设计的重点难点都顺利完成了之后,一堂课还有18分钟的时间剩于,第一个幼稚的直觉告诉我说,你还有很多时间,接下来只有一组练习与一道综合讨论题,那似乎要不了多少时间的啊。
可恶,就是这个直觉误导了我的课堂行为,让我还自以为有时间多多的。其实只要稍微想一想,那个讨论是占的比例和课后的总结还是要10多分钟的啊,就这点时间,如果按正常的节奏下去,那是多么恰如其分的安排啊。
这节课后,我静静地思考了一下,其实我的成长还远远没有,不能在课堂上做出最正确的估计,不能在自己的课堂节奏上恰如其分地控制好,奔重点,破难点,让我们的课堂在紧凑的节奏中度过,在落实了双基的基础上,求思维的发展,提高我们学生的思维品质。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篇十一
《摸球游戏》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知道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的多少有关,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利用有趣的游戏导入,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新课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也能加深对以前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迅速集中注意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二、联系实际,探索新知。
教学中我设计了现场抽奖活动、帮神秘朋友设计放球游戏、让学生用“一定”、“经常”、“偶尔”、“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现象。如,练习设计中的填空题和判断题、帮张阿姨分析她买的奖票是否能中奖等,都是围绕日常生活中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不确定性及可能性大小来练习的,既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知识,又将知识学习的'终极点延伸到生活中,同时也整合了课程资源。
三、合作交流,分享智慧。
“教学过程中,我组织每个学生参与到摸球游戏中去,让他们亲历知识探索的过程,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有关,有些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如在装有9个黄球和1个白球的盒子里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大,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小,不可能摸出一个红球。渗透”生活中还有形形色色的骗术存在,有些事件的发生只是偶然现象,一定要冷静分析,正确判断。"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四、玩中求学,一举两得。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我抓住孩子爱玩的心理。上课伊始,先进行摸球有奖游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因此分组合作学习进行得非常顺利。好奇心驱使他们认真摸球,积极思考,踊跃发言,通过自己的努力验证大家的猜测,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当孩子们有些疲倦时,我顺势开展了一个班级抽奖活动——让同学们把写有自己学号的纸条放进盒子里,邀请一位听课老师从中抽出一名幸运之星。同学们更加兴奋了,纷纷猜测会抽到谁,课堂进入了**。这样的设计既达到了放松的目的,又将巩固训练落实到位,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悟,悟中得。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篇十二
一、填空。
1、4.18×0.7的积是位小数。
2、4.95保留一位小数是。
3、在计算0.73÷0.2时,应先把被除数与除数的小数点都向移动位。
4、当a=3,b=1.5时,5.2a-3b=。
5、小冬家养了a只黑兔,养的白兔比黑兔只数的4倍还多2只。养了只白兔。
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12厘米,腰是a厘米,高是b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3.6㎡,它的底边是8.4㎝。它的高是厘米。
8、下表中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平均数是。
172146140142139138143140。
9、1.5÷0.14的商的小数部分第位上的数字是8。
二、判断。
1、等式是就是方程……。
2、4.8÷0.07的商与480÷7的商相等……。
3、x=1.5是2x+6=9的解……。
三、选择。
1、一个三角形的底是5米,高是2米它的面积是。
a.5平方分米。
b.5平方米。
c.1平方分米。
d.4米。
2、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是()。
a.4.3x=7×1.5。
b.3x+2。
c.3x+55。
d.4-2.5=1.5。
3、根据26×73=1898,下列算式的正确的是()。
a.2.6×7.3=1.898。
b.2.6×7.3=18.98。
c.2.6×7.3=189.8。
d.26×7.3=189.8。
4、下面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a.8.6÷1.5。
b.8.6×0.2。
c.8.6×0。
d.8.6×1。
5、下面算式中,乘号可以省略的是()。
a.4.5×1.2。
b.3.7×a。
c.7.5×1。
d.5.6+x。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篇十三
本节课主要是让同学通过猜测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在活动交流中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对于本节课我总结有三大特点。
课始,首先播放故事《守株待兔》,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出事情的发生不仅有可能性,发生的可能性还有大有小,从而导入新课。这样创设情境,不仅唤起了学生对旧知的记忆,为新知做好铺垫,起到引路导航的作用,而且趣味性十足,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上,同学们是在小组活动中合作摸球,探索事情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通过猜测、观察、分析、验证等方式亲身体验、感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并且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我关注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的同时,更关注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用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在最后应用拓展部分。首先设计幸运大转盘,让学生设计两种转盘,第一种做为商家你怎么设计,第二种做为顾客你怎么设计,并说明理由,学生在多项思维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接着说说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最后有关抛硬币问题的.研究,利用历史上著名的数学家抛硬币实验的结果统计,使学生发现当抛得次数越多,出现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越接近相等。同时也是在培养学生一种研究数学的意识,教育学生学习数学家们通过大量的实验来验证猜测,从而得到最后的结论的严谨求学的精神。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篇十四
《摸球游戏》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知道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的多少有关,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利用有趣的游戏导入,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新课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也能加深对以前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迅速集中注意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教学中我设计了现场抽奖活动、帮神秘朋友设计放球游戏、让学生用“一定”、“经常”、“偶尔”、“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现象。如,练习设计中的填空题和判断题、帮张阿姨分析她买的奖票是否能中奖等,都是围绕日常生活中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不确定性及可能性大小来练习的,既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知识,又将知识学习的终极点延伸到生活中,同时也整合了课程资源。
“教学过程中,我组织每个学生参与到摸球游戏中去,让他们亲历知识探索的。过程,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有关,有些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如在装有9个黄球和1个白球的盒子里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大,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小,不可能摸出一个红球。渗透”生活中还有形形色色的骗术存在,有些事件的发生只是偶然现象,一定要冷静分析,正确判断。"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我抓住孩子爱玩的心理。上课伊始,先进行摸球有奖游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因此分组合作学习进行得非常顺利。好奇心驱使他们认真摸球,积极思考,踊跃发言,通过自己的努力验证大家的猜测,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当孩子们有些疲倦时,我顺势开展了一个班级抽奖活动——让同学们把写有自己学号的纸条放进盒子里,邀请一位听课老师从中抽出一名幸运之星。同学们更加兴奋了,纷纷猜测会抽到谁。这样的设计既达到了放松的目的,又将巩固训练落实到位,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悟,悟中得。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篇十五
《摸球游戏》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节的内容。
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初步感受了不确定现象,并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这样的词语描述这些现象。在此基础上本节课通过摸球游戏让学生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并能用“不可能”、“可能性大”、“可能性小”等词语进行描述,为今后学习等可能性以及用数值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打下基础。
在本节课上,教材安排了“想一想”、“摸一摸”、“填一填”的环节,让学生经历实验验证猜测的全过程。通过“猜测---试验---分析实验数据---推测”,让学生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
教材安排了“试一试”,意图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同时让学生明白随机观念不是一次就能形成的,也不是一次两次的试验就能形成的,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诸如以上那个的错误观点,需要教师适时引导。
根据以上分析,我对教材进行适当的重组,主要把重点放在让每个学生都亲身经历探索的过程让学生发现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同时学会如何通过试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进而进行合理大胆推测的。
学情分析。
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初步感受了不确定现象,并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这样的词语描述这些现象。在此基础上本节课通过摸球游戏让学生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并能用“不可能”、“可能性大”、“可能性小”等词语进行描述,单从知识本身来讲没有多大难度,但一定要让学生在摸球游戏的过程中自己去感受到可能性的大小,为今后学习等可能性以及用数值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能对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描述。
3、结合具体情境,能对某些事件进行推理,知道其可能性的大小。
二、方法与过程。
以摸球游戏为情境,通过“猜测---试验---分析实验数据---推测”,让学生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生通过试验操作、分析推理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难点:利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篇十六
1、通过实验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能对实际生活中的现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理利用生活中的数学,解决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决策兴趣。
用一个数字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情况。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情况,并能够分析实情。
白球7个,黄球2个,袋子一只。
今天由宋老师来和大家一起学习,知道今天要学什么吗?(可能性的有关问题)。
宋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同学特别爱思考,今天我带来了几个问题,想和大家一起研究研究,看看三个大组里,哪个大组给老师的惊喜是最多的。
点名询问:有可能是你吗?(每组一个)。
从老师的眼睛里看来,每个组同学的精神都很饱满,相信每个组给老师的惊喜是一样多的。
1、出示问题。三白一黄的球放入袋子里。
2、问题:摸球游戏,以前有做吗?老师摸一个可能摸出什么球?为什么?
结论:可能是白球,因为白球的数量比黄球多。
也可能是黄球,只是他的可能性小一些。
追问:摸出什么球的可能性比较大?
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结论:袋子里黄球和白球的数量有关,白球的数量比黄球多,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就大。
3、实践:动手来摸一摸。(请同学来,调节一下气氛)。
1、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现在老师来处理一下,看:袋子里只有两个白球。
问:能否摸出我想要的黄球?(生答)。
2、象这样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用一个数来表示,那可以说它发生的可能性为“?”
“0”
小结:发生的可能性为“0”时,表示这件事根本不可能发生。
3、如果我想摸出白球,那情况又将如何?
全是白球。(老师同样请你来用一个数来表示可能性为一定发生的事件,你会用什么数?)。
“1”
4、小结:当有些事情一定发生时,我们可以说他的可能性为“1”,当有的事不可能发生的时候,我们说他发生的可能性为“0”。那谁来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为“1”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为“0”。
老师出题:
玻璃杯从很高的地方落在水泥地面上,那玻璃杯破碎的可能性为“?”
太阳每天早晨升起的可能性为“?”
公鸡下蛋的可能性为“?”
一粒有1~6个数字的骰子,随便怎么投掷,出现数字“7”的可能性为“?”
学生举例。汇报。
5、刚才举了大量生活中的例子说明些事件一定会发生,有些不可能发生,也知道用数字来表示这些可能性的'情况,下面我们继续来看。
(在袋子里放入一黄一白两个球)。
1、现在,老师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多少?(学生回答)。
你能用一个数字来表示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情况吗?(1/2)。
为什么用1/2表示?
两种球出现的机会是一样的,各占一半。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交流,商量商量。可能性是几,为什么?
反馈。黄球的数量占总数量的1/3,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1/3。
3、那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呢?(2/3)为什么?
白球的数量占总数量的2/3,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是2/3。
4、如果现在袋子里放7个白球,1个黄球,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放1个黄球,7个白球,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5、总结:现在谁来说一说,这个可能性的多少与什么有关?
看有多少球,其中黄球占了多少个,这样就可以直接表示出来了。
1、练一练2:读题——解决问题——说明原因(红色占总数的一半,所以用二分之一表示。)。
2、练一练3:仔细审题——独立解决——小组讨论——反馈。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关于可能性的一些问题,那你觉得自己有那些收获?
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数字表示。
利用可能性的大小,判断一些事情发生的几率。
讨论的问题。数学书上的乒乓球队发奖与选拔区里的赛事人员。
如果你是这个球队的负责人,你会选哪个运动员?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篇十七
1.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2.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4.狭路相逢勇者胜。
5.多是学习经验的,激励人们发奋学习。如:。
6.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7.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8.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9.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
10.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11.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12.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13.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14.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15.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16.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17.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18.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19.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20.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21.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22.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23.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24.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25.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26.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27.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28.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29.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30.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31.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32.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33.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34.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35.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36.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37.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38.经得广,知得多。
39.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40.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41.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鲤鱼走长江。
42.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43.谚语第二缉。
44.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
45.一正辟三邪,人正辟百邪。
46.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47.一理通,百理融。
48.人怕没理,狗怕夹尾。
49.人怕理,马怕鞭。
50.人横有道理,马横有缰绳。
51.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
52.不看人亲不亲,要看理顺不顺。
53.天上无云不下雨,世间无理事不成。
54.天下的弓都是弯的,世上的理都是直的。
55.天无二日,人无二理。
56.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摆,理越明。
57.无理心慌,有理胆壮。
58.牛无力拖横耙,人无理说横话。
59.认理不认人,不怕不了事。
60.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水大漫不过船,手大遮不住天。
61.水不平要流,理不平要说。
62.水退石头在,好人说不坏。
63.以势服人口,以理服人心。
64.让人一寸,得理一尺。
65.有理说实话,没理说蛮话。
66.有理的想着说,没理的.抢着说。
67.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
68.有理不在言高,有话说在面前。
69.有理不可丢,无理不可争。
70.有理赢,无理输。
71.有理摆到事上,好钢使到刃上。
72.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73.有斧砍得树倒,有理说的不倒。
74.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会说。
75.吃饭吃米,说话说理。
76.吃人的嘴软,论人的理短。
77.只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篇十八
课题:摸球游戏(本节共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试验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二、新知导学。
让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和小组讨论等学习形式,自学探究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及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三、自我测试。
1、玻璃杯从很高的地方落在水泥地板上,那么玻璃杯摔碎的可能性为();
2、公鸡下蛋的可能性为();
3、一粒有1~6个数字的色子,随便投掷,出现数字“7”的可能性为();
4、你、我活一万年的可能性为()。
四、我的问题(参考)。
1、分别从书本上的五个盒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说说从不同的盒子里摸到白球的可能性。
2、用分数表示出从第五个盒子里摸到红球的可能性。
五、达标测试。
1、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的可能性用()表示,一定能发生的事情的可能性用()表示,发生和不发生的可能性各为一半可用分数()表示。
2、曾经有人预言上世纪末地球将要毁灭,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为()。
4、一个正方形的纸盒子,在它的六个面上分别写有1、2、3、4、5、6六个数字,
向空中投掷后,有“5”字的面向上的可能性是()。
六、学习难点。
1、用一个数字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情况。
2、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情况,并能够分析实情。
七、重点达标。
1.盒子里有下面这些卡片,任意取一张。
(1)取出奇数卡片的可能性有多大?
(2)取出偶数卡片的可能性有多大?
(3)取出的数小于9的可能性有多大?
(4)取出的数大于5的可能性有多大?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篇十九
本节课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这不仅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体验可能性的大小的合理性。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猜想、观察、想象、分析、验证等思考方式亲自体验、感知,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可以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与此同时,也关注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在应用部分中,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同时也能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了学会数学、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945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