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史读后感(模板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5 12:34:15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模板20篇)
时间:2023-11-25 12:34:15     小编:文轩

读后感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和思考,通过它可以让阅读变得更加有意义,对自己的生活有更深刻的感悟。读后感的写作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我们要从书中的主题、情节、人物、语言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首先,要对书中的主题进行理解和概括,思考作者想要传达的核心思想;其次,要分析和评价情节的设计和展开,从情节中感受到的情感、冲突和发展;再次,要对书中的人物进行深入的剖析,分析他们的性格、行为和心态;最后,要注重语言运用的评价,关注作者的表达方式和意境营造。通过这些方面的分析和评价,我们可以写出一篇较为全面和有深度的读后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经典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篇一

因此,教师对应认真对待历史教材中的每一项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它们的内涵,让学生得到全面的教育。

丰富多彩文学艺术史是整个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的内容之一,为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如何把握好文学艺术史的教学,让光辉灿烂的文化给学生全新的洗礼,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历史学习,初中生要“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成为适应新时代的一代人。

要实现上述目标,文学艺术史教学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文学艺术史是整个文化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课堂上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却大多开展得不很理想,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学艺术史中蕴藏的丰富的教学素材没有被充分挖掘。

初中历史教师在文学艺术史的教学过程中应挖掘出哪些教育素材,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发展呢?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引导学生呼唤生命的情感。

日常教学中,一些老师对文学艺术内容,或根本不讲,或只强调社会背景,而忽视其人文内涵,这就错失了对学生思想情感教育的一个大好机会。

爱是一种生命的情感,也是情感教育的核心所在。

很多文学艺术作品都蕴含着对生命的大爱。

如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中华民族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的顽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熠熠生辉;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以英雄的气魄表现了人类与厄运顽强抗争的不屈精神;梵高的《向日葵》充满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对高雅圣洁人生的追求;我国著名诗人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生命的曲折;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有力地控诉了法西斯对人生命的摧残。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文学艺术作品培育敏感而丰富的心灵,培养对生命世界的珍爱。

教学这些文学艺术史内容时,教师可以精选其中最动人心弦的篇章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阅读,交流感受,通过深入评析,揭示其中蕴涵的理性追求和人文精神,把学生的生命情感引入更高的境界。

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我国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要对受教育者进行审美教育,使之感受美,理解美,进而创造美。

初中生的审美观还相当模糊,什么是真正的美,如何去辨别美,都是无从而知。

但靓、帅、酷等词经常出现在他们的审美字典里。

通常,我国的审美教育主要集中在美术、语文、音乐等学科中,这些学科承担了美育功能的大半,但“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从历史学科的角度进行的审美教育,这种功能是其它学科难与分庭抗礼和望尘未及的。

文学艺术史的教学给学生的审美教育不只是从视觉、听觉来实现,而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美、体验美到追求美、实践美的过程。

如我们歌颂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就是为了通过美的典型和美的境界的陶冶作用和诱导力量去美化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确立追求真理的意向,从而教育和激励学生奋发向上,认识历史发展方向,培养为人类美好理想献身的精神。

历史教材中的古今风流人物、民族精英,他们所迸发出来的思想之光和焕发出来的精神风采,为我们展示了生动感人的审美对象,他们闪光的心灵,灿烂的'人生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美感。

从孔子首创“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品格到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专一奉献,从邓世昌誓死御敌,义不独生的高风亮节到谭嗣同为变法而喋血的壮美情怀,这些人物的形象一旦潜入学生们的内心,就能像灯塔一样引导他们前进的方向,照亮他们前进的道路。

三、培养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康人格。

古今中外名人辈出,其言行事迹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康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例如:通过学习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让学生体会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司马迁写《史记》、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过程中,学习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求实务真的治学态度;从李白的“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让学生为他们的傲傲铮骨而感动;老渔夫桑地亚哥证明人性是强悍的,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战,他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为高贵的自信!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被征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心发掘,使历史人物形象有血有肉,使学生走近历史人物,溶进历史人物的情感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和继承前人的传统美德,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在文学艺术史教学过程中,为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特长,我们还可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古典名著读后感评比、故事擂台赛、历史短剧表演和书法比赛等竞赛类活动,通过学生的培养,更好的挖掘出学生兴趣爱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通过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和灵活的多元化教学方式的采用,不仅增强了历史课的趣味性,而且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舞台。

总之,文学艺术史在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中的作用愈显突出。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更应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修养,克服各种困难,挖掘人类文明成果的教育素材,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断探索前行。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与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2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教育科学出版社,版。

3斐伏尔《美学概论》,第40页,转引自劳承万《审美中介论》。

4鲍丽倩《历史新教材课堂教学中的误区》历史教学第3期。

5《教育的艺术》190页,苏霍姆林斯基。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篇二

一本有梗的大话西方艺术史,作者用现代的语言和眼光带我们重读西方艺术的渐进发展史。这是一本了解西方艺术的科普读物,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以让小白更好的去接受并且产生兴趣,其中也不乏含有语言的严谨。在开头就阐述了一种很有意思的说法,人怎么来的,你比较东西方之后会发现,竟然会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妙,人与人之间的想法会有很大的相同之处,属实怪哉。

这本书的每一小章节就诉说了一个故事,叙述了一个艺术家的一生伟大的创作以及人生中的起起伏伏,作者通过时间的节点以及亲切的第一人称语言带你去西方艺术的发源地开始,带你快速的游览了一遍各种风格的艺术,写实的,浪漫主义的,到黑暗的中世纪再到文艺复兴,人类关注从神到人的自身,以及环境的改变,时局的变化对艺术都有很大程度的影响。

相对来说我会觉得这是一本比较适合历史新人的作品,或者对艺术感兴趣的一种精神美食。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篇三

很多人认为神圣的幻觉是艺术,而福尔对艺术的定义是“和谐的最崇高、最富表现力的形式,是仰仗对物质和智能的厚爱来证实它的一致性的生动形式。”我对艺术的见解却又停滞在一个领域中,所以,我不知道如何去阐述这套《世界艺术史》,它捕捉的层面,已经跨越了我所了解的信息点上。此刻,我不是一个书评人,我仅仅是一个学习的读者。

艺术概括生活,它用言语捕捉我们周围的表象,它返照人,也呼唤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艺术世界史》其作品篇幅之浩瀚,构思之宏伟已能窥见几分。艾黎·福尔的文笔很惊艳,用法国人独具的情感文字,去描摹艺术史,是很奇妙的搭配,这本书散发着诗意,且也在不断的再版,他的努力慰藉了与之同时代的人,也宽慰了遗忘艺术史却想捕捉艺术的人们。

福尔的文笔精简,像慢慢渲染的国画,可以听见先哲的沉思,山野的鸟鸣,甚至是夜晚的宁静。

在史前艺术中,我们能感受到征服的欲望,当原始人用几条简略的线条把野兽的`姿态和形象捕捉下来时,艺术诞生了。在洞窟艺术中,我们都能找寻到那些构图沉稳,飘逸起伏的景致,像云纹锦缎,像阿尔塔米拉壁画,这些充满生命力的色泽,越加显现出不同的韵味。

作者的文字代入感很独特,他把人与人,人与森林,人与野兽的接触,都一一靠拢,把解体文明和新生文明的过渡,再一次解析。

艾黎·福尔所说,“我所构思的艺术史不是经由准确无误的诗意的移植,而是通过尽可能栩栩如生的诗意的移植完成的,它是由人类建构的造型诗章。”艺术不是复制的工艺品,它更多是人类对艺术的理解,他在神庙中,有一段这么描述,岁月对待神庙就像对待大地一样,岁月把雕像、色彩从神庙怀里夺走,同样地,岁月也让森林沉入大海,让高山盖满沃土,让山泉干涸,听任神庙被付之一炬,留下一片废墟,在废墟旁红棕色的野草下,到处是裸露的焦土。80万个炎炎赤日烘烤着神庙,随着太阳西沉,神庙便被沉浸在灿如烈焰的漫天红霞中。

这段无疑把神庙的和谐之美,溢了出来,即便它早已破败不堪,他依旧用他的笔触去修饰雕琢那里的美,仿佛它没有废墟的痕迹。

我想艺术就是大脑中迸发的构思,是考古者对现存文物的描摹,甚至是对远古的一种讴歌,在人类的曙光中,我看见了菲迪亚斯中给我们带来的慷慨情绪,甚至是普拉克西特利斯与之不同的感受。那些青春的躯体,都传递着圣洁和理想。

艾黎·福尔从原始人开始定位艺术的起源,用八个章节写了艺术发轫,也用八个章节写了东西并进,这些艺术的步伐从远古到东西方,一步步递进,他把不同时期的图片去贴近历史,用自我情感的文字,去装饰艺术的真实和联想,有人也责备福尔的艺术史不像艺术史,更像一篇讴歌的诗篇,但我个人觉得艺术除了时间,它本质是一样的,就像作者认同它是诗意的移植,由人类建构的造型诗章。他不拘于章法,他只求那份随性,所以,这本书倾向性明显,那些工艺装置的不断改进,道德范畴和美学范畴的融合,让这些影响相互交杂,它的积极性是可以遇见的。

《世界艺术史》这本书影响了数人,我也是其中一人,我没有看完,也无法看透。我觉得每一个感受美的人都能从中感受到一股浓浓的诗意。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篇四

绘画问题并不首先、也不独属于画家或美学家。它属于可见性本身,故属于所有人。—d.马里翁(didiermarion)。

当提到“艺术史”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

是书店里装帧精致的各类艺术史大部头?是美术馆里望尘莫及的艺术作品?还是身边留洋回国的朋友们社交网络里时常出现的中产阶级小资情调?艺术是什么?历史又是什么?当两者结合到一起,更是令人一头雾水。

传统的艺术史研究强调“风格流派”、“图象志”、历史背景和艺术家生平等,在如今艺术的“后现代”时期,欣赏一个作品时,甚至还需要参考大量晦涩且“高级”的欧陆哲学。观者和艺术作品之间的鸿沟变得越来越大,作为起源于艺术家内心情感的艺术作品似乎距离人们真实的“心”越来越远了。

在书中,作者抛开所有先入为主的理论叙述、历史脉络和社会政治背景,运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从“感觉”和“自我内部”出发,引导读者用“心”去“感受”艺术作品。正如徐冰老师在序言中所说,作者借助星体理论对“艺术”做了细致的对比,寻其“法像”与“真像”。这种尝试本身就具有艺术创作的性质,像是给看似有序的文化生态输入了一个新的序列。

看到视觉形式背后的东西。在这样一种观看方式下,观者就由对作品的“鉴赏”转为“感受”,“看”与“感”相连接,“观看”不再是作品的全部,而成为“感知”的起点。

梅洛·庞蒂曾说过,“眼睛不仅仅是眼睛。看,要胜过“看”本身很多。看也是感知,看,就已经在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让人思考”。

作者提出的星体云图就引发了观者的思考。艺术作品将人们的眼睛与心灵相连,直至光年外的宇宙星系。在那里,来自不同时空的艺术作品交织缠绕,映照出人们内心共同分享的喜怒哀乐,以及许多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人类原始情感。

比如,在开篇的月亮美学部分中,作者提到,在星体理论中,月亮通常是“情绪”的代表。“月亮美学”通过阴影,夜晚,镜子,凹陷,子宫,湖面,马,鲸鱼,壳,母亲,有壳的动物,闭眼等,代表隐蔽性、收缩性、封闭性(壳和遮蔽)和保护性结构的形象进行表达。表现出我们生命中重要的情绪状态——“情绪的内观”,也即“心灵的秘流”,包括回忆的过程。常见的意象包括月亮、镜子、潮汐、湖面、茂密植物形成的遮蔽物、窗帘等。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篇五

经过几周的中国艺术史课的学习,在老师的引导下,渐渐地对中国历代的'美术知识有了一些了解,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精深。

在中国历史的了解中,我对宋代的那段历史有一些过多地了解。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黄袍加身成为宋朝的开国皇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战乱。虽然他通过“杯酒释兵权”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然而却使整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得到了繁荣的发展。在诗歌方面的发展从唐以后的豪放大气转为细腻委婉,造词组句也更加生动细致令人细细品味,意境深远。在经济方面,更是发展到了极致,一片市井的繁荣,而这一切的繁荣正是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科技方面也是有了很大的发展,印刷术、航海罗盘、天文方面的水运天象台等等,这些科技发明是人类的文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一段历史,我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历史之一,在这段期间,尽管军事上处于薄弱的地位,但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的淋漓尽致,人民的生活相对来说比较安定,而这才是人类发展的根本目的。

中国文明发展的同时,也缔造了很多的历史名人,在这些众多的名人中,我对朱耷的印象相对来说比较深。朱耷是明朝皇室的后裔,在国破山亡后,他在逃离和悲伤中过完余生。因此,每当我看到他的作品,我就感觉到一种孤独悲伤的情感。在他的一些鸟禽图中,简短的几笔墨痕就勾勒出一只孤傲但又落寞的禽鸟,画面中反映了朱耷的哀伤之情,同时,也感受到他的气节。例如,在他的一幅画中画了两只停在树枝上的鹰,其中一只昂头张望,但它的眼神中却是一股傲然不懈的神情,像是对清朝的不屑;另外一只耷拉着头,畏缩着脖子,羽毛也松软杂乱,好像是一种无奈的忧伤的感觉,从这幅画中就看出了朱耷自己身影的写照。因此,每当我看到他的画的时候,我都被他的画深深的打动。

每个民族之所以能够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中,是因为这个民族的文化给予了这个民族的根和生存下次的养分,这不只体现在民族中,也体现在现在的企业品牌中。在众多的品牌中,我比较喜欢的是“三福”这个衣服品牌店,这里的衣服主要服务对象是年轻人,这里的衣服款式多样,并且体现时尚。这是一个普通的类似于连锁的衣服店,在这个店的品牌商标中,就体现着这个品牌所要体现的年轻、时尚的品牌气息。在它的品牌的标志中,是以九宫格为原型的九块具有跳动气息的红、黄、蓝三样颜色的色块组合而成,让人看起来活泼而具有亲切感的同时,也感受到这个品牌店的时尚、年轻的经营文化。因此,每当我买衣服的时候,我一般都回去那,在那里除了价格实惠外,主要还是倾向于他的品牌文化。

因为我的专业是建筑学,专业性质的要求需要我们将技术与艺术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我们涉足于哲学、音乐、美术、科学等领域。而这次中国艺术史的选修课就很好的给我提供了一个接触中国文化的机会,通过学习这门课,也确实受益匪浅。关于未来的职业规划,以前我是倾向于走一步是一步的思想,但是最近我发现人生还是需要适当的规划。在我的未来几年,我打算在毕业之前,学会专业的制图三维软件和扎实的专业技能知识,另外打算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具备有外国人交流无障碍的能力。因此,这就需要我在这学习的几年中,将付出更多的努力,而我也将脚踏实地的去实现自己的计划,追逐自己的梦想。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篇六

我现在已经对西方艺术有了初步的了解。

我非常赞同作者意公子的那句话:“我们不需要成为艺术界专业的学者,但也不能以纯粹无知的状态去欣赏艺术。”透过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书,它倒更像是一本精致的画册,但这本画册里呈现的不仅是一幅幅绝伦的艺术作品,而是透过这些佳作为我们解读蕴涵其中的深层意义。艺术来源于生活,了解了画家们个人经历与所处的社会背景,艺术似乎并不是“高高在上,琢磨不透”了。

在看到高更的画作介绍时,我好像突然对毛姆笔下的《月亮与六便士》里那位以“高更”为原型的银行家多了几分理解。不论是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还是凡·高、莫奈,亦或是毕加索、弗洛伊德,每一位为艺术奉献的画家,都在以巧妙的心思和精妙的手法震撼着我的心灵。

艺术可以是有形的物体,也可以是无形的观念。世界和生活本身就是艺术。无论是技艺、构图,还是大胆的.想法,达到极致,即为艺术。

我很庆幸这本书丰富了我的生活。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篇七

《希利尔讲艺术史》讲述的是世界艺术史,分为绘画、雕塑和建筑三部分。我刚读完绘画部分。这本书的绘画部分介绍了西方,特别是欧洲的美术史。主要内容包括:

·穴居人洞穴里的壁画。

·古埃及陵墓、神殿和两河流域宫殿里的壁画。

·古希腊的绘画故事和花瓶绘画。

·的绘画作品。

·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和作品。

·17~18世纪的几位画家。

·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画派。

·印象派画家和作品。

·后印象派、非物象画派、超现实画派和其它现代派画家。

希利尔重点介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和作品。绘画部分有29章,其中有10章在写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在这些文章中,我最喜欢希腊的愚人画故事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介绍。

希利尔认为:描摹出一幅画是很容易的。即使不描摹,看着一个东西描摹出一幅画也难不到哪去。成千上万的人都能画出一篮子水果、一瓶花或一处漂亮的风景,但这些画都只是简单的临摹而已。还有许多人可以临摹出伟大画家的作品,有些甚至临摹得非常像,简直让人辨别不出真假。但很少有人能够全凭自己的画笔创作出一幅画,能够将各种零碎的碎片拼凑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只有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才能够算得上伟大的画家。

我认为:描摹出一幅画也是很不容易的,创作出一幅画就更难了。光和影每一刻都是在变化的,画家在绘画时会加入自己的感受和想象。美术作品的效果往往是摄影作品很难达到的。

法国画家柯罗曾经说过:“假定某一景色使我激动,我一定在潜心表现它时,丝毫不放过使我激动的东西”。你能在柯罗的《蒙特芳丹的回忆》感受到使柯罗激动的东西吗?我觉得这句话也可以用在写作上,我们在写作时应该丝毫不放过使我们激动的东西。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篇八

这个国庆节我了解了许多世界名作和艺术家,不过,我不是去巴黎的卢浮宫或其他博物馆哦!我只是看了一本《希利尔讲艺术史》。其中有三位艺术家令我印象深刻。

第一位是著名画家达·芬奇。他最著名的作品《蒙娜丽莎》是给一个名叫蒙娜丽莎的公爵夫人画的肖像。夫人那带着浅浅的微笑的脸上又有一种让人捉摸不定的神情,仿佛看到了一样让她十分欣慰的作品。达·芬奇不仅是艺术史上第一个懂得运用明暗手法的画家,而且他还能让画中的人物看起来十分饱满,一点也不像硬纸板上画出来的人物扁平。达·芬奇之所以能把人物画得这么逼真,最主要的是因为他懂得如何运用阴影和光线以及如何处理光明部分到阴影部分的过渡。虽然他的作品不多,但一点也不影响他在艺术史上的地位。

命运最悲惨的要数法国画家凡·高了,他最了不起的地方是他能用硬梆梆的油画笔画出柔软的线条,他的画总是色彩艳丽却又在同一个色调,看起来十分协调。

我最崇拜的艺术家要数米开朗基罗了。米开朗基罗一旦着手去做一件事,他总能克服一切困难完成它。比如有一位教皇请他在西斯廷礼拜堂的穹顶绘画,作为一名雕塑家,他拒绝了教皇。但是因为嫉妒他的人开始传播谣言,米开朗基罗决定用真实的绘画水平让这些谣言不攻自破。可是当他真正画起来时才发现在巨大的穹顶上绘画有多么困难:躺在脚手架的顶部只能看见一小片,根本无法建立画面的整体观,而且当他在头顶上绘画时,画笔上的颜料总是滴得他满头满脸。因为其他画师的绘画水平远不能让米开朗基罗满意,他辞退了所有画师,独自一人花了整整四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项艰巨而繁冗的创作。米开朗基罗留给后人的不仅是西斯廷教堂绚丽多彩的穹顶和很多杰出的雕塑作品,还有一种伟大的精神:一旦着手去做了,就要坚持下去。

读完这本书,我才发现自己了解的艺术作品并不是很多。书中讲述的艺术家们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和一段段悲惨凄凉的个人经历,使我回味无穷。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篇九

入门读物,有趣比专业更重要。

记得之前在看ted演讲的时候,听过一个生物学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大意),“很多人说我教小孩不严谨,常常不严谨忽略个例,但其实并不是我不严谨。倘若和我交流的是个教授,我当然会十分严谨各种特殊情况都考虑上,边边角角,一处不落。但是和我对话的只是一个个刚接触生物的小孩子,要是弯弯绕绕,每说一个大规律后都要加上一个but的话,孩子们就会觉得很难受,兴趣度就没那么强烈了。我作为一个引路人,要做的是帮他们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而不是对一个初学者吹毛求疵。”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忽然想起了这位生物老师的这番话,并且深以为然。以前中学美术鉴赏课老师则以兴趣为主,但奈何课时太少,难以形成体系,而市面上其他西方艺术赏析又太专业,很难找到既有趣直白又系统有思考的入门级书籍,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兴趣就不得不作罢。

《大话西方艺术史》则很好的平衡了兴趣和知识框架体系,以浅白幽默的话语将知识、框架、见解一一道来。每一节的开头都足以有趣吸引眼球,而每一节的结尾都以“意公子说”的方式向我们传达蛰伏于艺术并高于艺术的闪光品质与价值观。

正如意公子所说,“我们不需要成为艺术界专业的学者,但也不能以纯粹无知的状态去欣赏艺术。”虽然始于兴趣,但总能收获新的知识与观念。这也许就是接触一门全新学科最好的开端吧。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篇十

因此,关注自然和艺术,就是关注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所说的“诗意的栖居”。特别是艺术,即用艺术形式所构建的和现实世界拉开了一定的距离的诗意的世界,它,简直就是“诗意的栖居”的最最根本当然也是最最坚实的保障。

艺术的胜景,一直以来都是真真切切地呈现在我们的世界的版图上的。然而,在艺术的大千世界里,真正称职的导游,却从来都是少的。因此,当我漫不经心地打开了《希利尔讲艺术史》这本书时,第一感觉,便是我遇到了一位好导游。有能力跑前跑后为我们介绍自然风光的导游数不胜数,而有能力在艺术的版图上耐心地为我们指点江山的文化导游可就少之又少了。越少,自然也就越是弥足珍贵。

希利尔的全称,是维吉尔•莫里斯•希利尔,和我们的文化国宝鲁迅先生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作为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作为美国卡尔沃特教育体系的创建人,希利尔十分地了解传统教科书的种.种弊端,了解家庭教育的课程体系究竟应该是怎样的一个课程体系,因此,他便独出心裁,畅言艺术,最终,为全世界的孩子们捧出了这套包括《希利尔讲艺术史》在内的趣味盎然的历史、地理和艺术读物。

以对话或提问的形式切入,循循善诱,引导孩子们在艺术的圣殿里逛游,很显然,是它的一个明显的特征。仅是这一个特征,就使它避免了呆板、生硬和僵滞等毛病。绘画、雕塑和建筑,希利尔就像是在课堂上自自然然、大大方方地讲课一样,讲来讲去,就讲了这三个部分。也可能是文学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等等太浩繁、不太好讲的原因吧,因此,希利尔也就避开了。

“这幅画出了什么毛病”、“(让人误以为是真的)愚人画”、“石头里的故事”、“寻找宝藏的人和一个秘密”、“第二优秀和最优秀的骑士雕像”、“女式建筑”、“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麻烦的圆顶”……你听,希利尔已经正式开讲了。我们,只是把眼睛、耳朵、脑子和心灵都准备好了,自然也就行了。是的,最好,还要再准备好一双手,准备好一双手的目的很显然是为了不断地往我们的心里拾。往我们的心里拾宝贝,这,才是一个正经人的正经事儿。

希利尔在讲“世界上最古老的绘画”时,是从自己的小时候的绘画经历开始讲起的:“小时候,我在上课时,总喜欢拿着一支铅笔。我的木头课桌上有两个小圆圈,它们之间的距离只有几十厘米。我就用铅笔尖在其中一个小圆圈上轻轻地戳了一下,接着,又在另外一个小圆圈上轻轻地戳了一下,两个小圆圈就神奇地变成了一双小眼睛。我在这双眼睛上分别画了一个圆圈,然后用一条弧线把它们连了起来,看上去就像是一副眼镜。第二天,我又在眼睛下面加了鼻子和嘴巴。

第三天,我又画上了耳朵和头发。第四天,我又在画好的头上加了一顶俏皮的帽子。第五天,我又在脑袋下面加了一个身子,还有胳膊、腿和双脚。就这样,一个完整的小人就画成了。”希利尔在讲“以假乱真的画”时,所采取的,依然是同样的现身说法:“小时候,我养过一只小猫,没事儿的时候,爱经常地逗它玩。有时候,我也会把它抱起来,让它自己照镜子。

它每次看到镜子里的猫时,都认为那是另外一只猫,于是,就自己和自己打架。它弓起背,对着镜子大声地发出‘喵喵’的叫声,实在是太有趣了。不过,如果你给小猫看一张画着小猫的画,它就一点儿反应也没有,就像根本就没看到一样。小狗也是这样,它会对着镜子里的小狗‘汪汪’地狂叫,但对图片中的小狗却总是视而不见。原来,它们虽然能看见图画,却不懂得欣赏图画。

有些人也是如此,他们能看得见画,却不一定懂得如何去欣赏。因此,能不能看到东西,与会不会欣赏东西,实在不是一回事儿。《圣经》里有句话说得好:‘有眼睛,却不会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了。”这样的讲法,确实是与众不同、饶有兴趣的。讲述中,悄悄地,就把希利尔自己的思想也融入其中了。会讲不会讲,主要是看讲法;讲得好不好,主要是看究竟有没有自己的思想。确实,是这样的。

“描摹一幅画是很容易的。即使不描摹,看着一样东西描摹出一幅画也难不到哪儿去。成千上万的人都能画出一篮子水果、一瓶花或一处漂亮的风景,但这些画都只是简单的临摹而已。还有许多人可以临摹伟大的画家的作品,有些甚至临摹得非常地像,简直是让人辨别不出真假。但很少有人能够全凭自己的画笔创作出一幅全新的画,能够将各种零碎的碎片组织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只有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才称得上是伟大的画家。”很显然,希利尔在导游的过程当中,他是丝毫也不隐瞒自己的观点的。虽然,这些观点并不新鲜,然而,他所表现出来的导游的态度,却是非常地诚恳的。做文化导游的最最基本的素质,就是诚恳,这点,希利尔无疑是懂得的。希利尔更懂得,只要是进入了创造的层面之后,那么,每个人就都是艺术家。

成为一位艺术家,确确实实是很容易,然而,又确确实实是很不容易。看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之一米开朗基罗自然也就知道了——有一天,教皇请米开朗基罗去为西斯廷教堂的穹顶作大型绘画,米开朗基罗拒绝了。就在这时候,嫉妒他的人也便开始鼓唇摇舌,四处散播谣言,说他只会雕塑,不会画画。米开朗基罗自然是听在了自己的耳中的,于是,就决定用自己的真实的绘画水平攻破那些像乌鸦一样在空中乱飞的谣言。

可是,当他真正行动起来的时候才发现,在巨大的穹顶上作画是何等地困难:躺在高高的脚手架上,危险,就不说了,仅是只能看见一小片,根本就无法建立画面的整体观这一点,就让他万分作难。而且,当他在头顶上作画时,画笔上的颜料总是时不时地滴在他的脸上,有时候,连眼睛都很难睁得开。

而且,还要不断地下来上去,再下来再上去……本来,他是雇了一些助手性质的合作伙伴的,只因,那些合作伙伴的绘画水平远远不能令他满意,想来想去,最终,就还是辞退了所有的合作伙伴,独自一人,承担起了这项艰巨而又繁冗的创作。花了整整四年的时间,西斯廷教堂的绚丽多彩的穹顶,才终于呈现在众人的眼前。在众人的眼中,那简直就是一个伟大的神话。神话的诞生,自然是因为米开朗基罗的精湛的技艺以及坚忍的不服输的性格。有着怎样的性格,就会有着怎样的生命局面,这点,是不容置疑的。

无论做什么,是一定要有具体的东西的。讲世界艺术史,无疑也是。否则的话,就没有任何的鲜活的感觉了。因此,希利尔在讲到法国写实主义风景画和肖像画家柯罗时,便直接地让柯罗自己开口说话了:“假定某一景色曾使我激动过,那么,我在潜心表现它的时候,是一定要丝毫也不放过它曾使我激动过的东西的。”想想看,我们错过了多少曾经使我们激动过、使我们的心灵震颤过的东西啊!

这,就是激活。听人讲课,如果我们的某根神经得到了彻底的激活,进而与头高气硬、摩拳擦掌、捋臂揎拳、跃跃欲试的感觉猝然相遇的话,毫无疑问,我们便是不虚此行了。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篇十一

凡高的“表现主义”在《星空》中体现的十分明显。1889年也就是他自杀的前一年,凡高完成了这幅画。当时凡高生活在圣雷米的圣保罗精神病疗养院里,后来他在那里自杀。这幅画中,艺术家并没有表现天空的样子,而是传达了他对浩瀚宇宙的感受。天空中布满了呈旋涡状爆发的星星,让土地和人类蜷伏其下。

莫奈的系列主题作品体现了他对光纤和色彩的潜心研究——《鲁昂大教堂》系列甚至多达30余幅。在这个系列中,每一张作品都是莫奈从同一视角,在不同阶段或不同气候条件下观察大教堂所得到的。他可以在多达八块画布尚同时作画,在一天中随气候的变化从一块转移到另一块。

莱奥纳多·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一幅肖像画。达芬奇关注的是不管从外表上还是在内在性格上都能描绘出一个令人信服的个人形象。蒙娜丽莎安静地坐着,双手交叉,她嘴角上扬,双目直视观众,微微露出笑容。达芬奇笔下的女性形象并不是通过服饰的华丽,而是通过对心理的精细描绘得以展现。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篇十二

这本书从原始到现代,讲的风趣幽默。把那些画家的画画的事情讲的淋漓尽致,仿佛穿越空遂到来到了古代和画家们一起画画。

有一天我正在看这本书,书的第12章“画画的雕塑家”,讲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画画的故事,看了以后,我吃了一惊,没想到他竟然会画画!但我看到古埃及人画的画时,我不禁大跌眼镜,他们居然把人物的脸和皮肤画成红色或绿色。我看到的书上的一个画家拉斐尔27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我感到很奇怪,他为什么这么早就去世了?我看了后大吃一惊,原来这位画家是因为画画太辛苦累死了。看着一幅幅美丽的画,一边读着画家的生平太爽了!翻着翻着我看到了讲雕塑的了。看到古戒雕刻的“无辜者之泉”我都不知道怎么雕刻的?再看看罗马人的建筑,他们建的提图斯凯旋门真雄伟,真壮观!

这本书好像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人在讲趣事呢。你也不妨看一看。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篇十三

很难想象,在2020年的生活速率中,一本九斤重,封面光滑,纸张娇贵的大厚书会在一个什么样的情境中被一个什么样的人阅读,当然更多的可能是难逃沦为书架装饰的命运,成为了当代(伪)文艺青年在柏拉图理念世界里拗pose的利器——尤其是对于阿纳森所编纂的《现代艺术史》这样一本天生背负辞书功能的大部头来说,即使是本专业的从业者或学生,估计也很难找到与之擦肩而过的契机。最初,正是这种存在与潜在诉求的精神分裂状态,造就了现代艺术出现的时代大环境,继而催生出了近一百五十年来艺术界磅礴的“双百”洪流。

提到现当代艺术、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作品,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是作品比理论还要诘屈聱牙,随便翻开一本现当代的艺术年鉴,其批评用语与内涵阐释的漂浮状态只为正向强化“艺术界”的至尊地位而服务,除了让普罗大众更加望而生畏以外毫无更多建树。然而,在《现代艺术史》这本书里,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在这种时候,带有美国精神的艺术文献生产中那种纯粹的实用主义优势就凸显出来了,阿纳森在大学艺术系的教学追求中和了他常年在古根海姆博物馆艺术管理层所接触的铅华与浮夸,在一线收藏轨道工作的经验又使其摆脱了学院派学究气质的钳制,所以本书的写作是在“地面”的维度上进行的。

从创作伊始“尽可能去详尽地讨论少数艺术家”的开放态度,开枝散叶到如今中国第六版二十七大章对于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以来国际范围内艺术界流变趋势的囊括,本书的创作团队在保证深度与广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了解释的“透明”,唯一标准就在于阿纳森所设立的写作原点在于呈现一种最直观的“观看之道”:只有感官的直观体验才是构建艺术品与艺术接受的唯一桥梁。对于作品的介绍,编者首先要保障的就是用直白的语言去引导读者对于插图的观赏,这也是虽然阿纳森“创业大半而中道崩殂”,而其后继者能继承其精神继续让这本书在后续版本的修订与丰富中保持生命力的原因,“引水于视觉,渠成于风格,终内化于态度”,所以即使像博伊斯《如何向一只死兔子解释画作》这样令人感到歇斯底里的作品,在本书中我们也至少能找到一些确切的语言学方向,顺着“他看上去不像是个艺术家,而更像是一个萨满或者神汉,它能够通过神奇的咒语与动物的精神达到某种一体性”这样的指引去开启一种属于自己的理解——读者很难从《现代艺术史》全篇找出一丝丝的武断。

但阿纳森的高明之处在于,若非是多年了熟于胸的艺术史教学经验,怕是构建不出这么一份兼顾宏观中观微观的现代艺术史纲。阿纳森在结构全书的时候,灵活地采用了流派、风格与运动的流变去切分了现代艺术发展的一百五十年,每章自成一体,除了引用代表性艺术家与作品以外,更是打碎了以往一个帽子扣死一个艺术家的刻板印象,把多位著名艺术家如马蒂斯、毕加索等人的一生分为早期、中期、晚期或者一战时期、二战时期、二战之后,在新历史主义的语境中折射出更为全面的艺术家风格变化。这种对艺术发生阶段老马识途,但并非走马观花的全面采撷,让我们对于历史的脉络有了更为细致的把握。

当然,本书的排版结构与翻译还是存在一些小小的瑕疵,目录结构忽视了语境与艺术家群体的一体性(在美国第七版中已经得到了修正),小字部分“资料”“语境”与“技术”的三级标题缩进缺失问题也拖累了目录透明度的呈现。在某些理论阐释的语句中,在很多超过了三十个字的长句翻译中,译者暴露出了语感与跨文化传播思考上的薄弱,比如“促使惠斯勒面对罗斯金的真正问题牵涉到对现代主义来说至关根本的难题:什么是艺术”,虽然“issue”直译为“问题”并无不妥,但放置在一个因果的语境中,用“因素”或“原因”来进行替代可能在语句上则更为通顺,也更易于理解;包括同章节中“天才是艺术家与生俱来的东西:它既不能被学到,也不能通过后天习得”这样的表述,对于不了解“belearned”与“beacquired”的读者而言怕是也会读得一头雾水。

本书诞生于1968年的美国,那是属于嬉皮士,反战游行,新好莱坞,民权与女权运动蓬勃兴起的年代,打铁泼铅,一地吹散的木屑,孩子的培养记录卡片,你能所想到的一切行为,都在一个小便池先驱的带领下登堂入室,冲杀进了艺术的宇宙,即使激情如斯,还是有一位老头值得我们去怀念,他和他的后继者秉持着最严谨的年鉴派写作方式,沿用着最正宗的艺术史写作思路,冷静记录着一切的艺术开放观念,为我们留下了一部带着“动态历史光晕”的断代编年史。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篇十四

《希利尔讲艺术史》这本书是在读书交流会上听一位老师谈读书心得时知道的,当时听了那位老师的介绍就对这本书很感兴趣,回来便也买了一本。本书是一位美国的小学校长作者希利尔写的,他发现传统的历史教科书内容特别枯燥,孩子们很难有兴趣去读去理解,要学好艺术史首先是要对历史产生兴趣。于是,希利尔就自己写了一本给孩子们看的历史书。

这本书描述了世界上的艺术史,分别讲了:绘画、雕塑、和建筑三个点。它的内容丰富多彩,知识层出不穷,不像其他历史书那样枯燥无味,而是十分有趣的。这是因为作者希利尔经常在文中掺杂一些令人捧腹大笑的笑话和自己的趣事所创造的结果。在这里没有伟人,即使是伟人,也是以他是一个有特殊才能的普通人出现的,喜欢这样的叙事方法,还辅助了必要的地图,看得一目了然且十分轻松。

我认为,希利尔先生从不孤立地讲述一件艺术品,他总能在作品中发现生活的气息,并生动地加以讲述,以让我们在身临其境的兴趣中了解艺术的发展历程。如“这件作品大概是这样的,女孩科林斯的墓前有一个花篮,里面装着她生前的心爱之物,有一天一颗毛莨花长在了花篮边,花的茎叶越长越多把篮子包了起来成了个美丽的花篮。后来,一个建筑师看见了,突发奇想,做出了一种立柱,科林斯式柱出现了。”这种梦幻般的文字不禁让人陷入美妙的艺术幻想中。

这里摘抄一段希利尔语录:“最好的老师是能调动起学生的热情,激起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引导他们孜孜不倦地去追求更好的事物,并将自己的真知灼见和真正的文化注入学生灵魂深处的老师。”这句话说得很美地阐述出了一位优秀教师应有的追求。

这本书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许多著名的画、雕塑和教堂,更让我用另一种轻松的方式重新认识了许多在各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这本《希利尔讲艺术史》让我系统地了解了世界各国的艺术风光。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篇十五

每个孩子天生都是一个艺术家,他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描绘出艺术最平易近人的面孔。

这本书分为:绘画篇、建筑篇、雕塑篇三大部分。刚开始走进这本书的时候,我习惯性地翻了一下目录,不知是因为自己本身就热爱绘画的原因,还是因为这里面的每一章节的名字都很有吸引力,我一眼就喜欢上了为首的绘画篇,所以开始捧起书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

建筑篇,毫无疑问是介绍美丽的房子。房子也有年龄,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苍老。经过一年又一年的风吹雨打、日晒冰冻,斑驳的青苔像一条小蛇爬上了围墙,挂满尘埃的蜘蛛网藏在梁木之间的角落,但是久居其中的主人对老房子的感情却会越来越深。这世界上最古老的房子—金字塔,居然是给死人住的,但它拥有坚固的外壳,不倒的坚韧精神,也许它会让死者再一次感受到家的温暖。

雕塑篇,可能已经把当时的艺术推向了最高潮。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雕塑家是米开朗基罗,他的代表作品是《大卫》,这一作品问世后,反应激烈。大卫因此被堪称为“意大利最完美的男人”。每一个雕塑家都拥有一把神奇的雕塑刀,这把雕塑刀会雕刻出一个个与众不同的作品,同时我也希望雕刻家用手中这把刀雕刻出一个完美的人生。

艺术是史永无止境的,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我们追求艺术的脚步永远都不会停下。艺术史智慧与美的结晶,是在汗水的浇灌下结出的果实,带给人们的是视觉上震撼与心灵上的享受。

愿艺术,像太阳一样高悬在天空,用灿烂的光辉照亮人们的生活,照亮崭新的明天。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篇十六

这本《希利尔讲艺术史》讲述了从公元前几百年到现代的艺术之路,这是一条又奇妙又美丽、又古怪又漂亮的艺术之路。

谈谈艺术流程——。

先是古画,通常画在古洞的墙上,比如在法国拉。马德冷洞内发现的《猛犸图》。

接着,人们的科技有了发展,开始不在墙上画了,出现了纸、出现了石窟,在埃及就发现了好似图腾一样的画,比如《埃及亡灵书》。

然后,开始有了石雕画,是指在瓦、墙、碑上的画,有巴比伦的《狮形彩釉砖浮雕》、《亚述王国猎狮图》。

再然后,艺术越来越美,有了愚人画这一种可让人误以为真的画,画得栩栩如生,比如有《亚比利斯和鞋匠》。

渐渐地,艺术有了各种好玩的`发展,比如画在瓶瓶罐罐上的画、油画、水彩。

这些都是美丽的符号,在我们的生命中回荡。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篇十七

第一次阅读关于艺术作品的书,作者让这些“高高在上”的画作变得亲民而有趣,书以年代发展为主线,从岩洞中的壁画,神话世界,古埃及的死亡艺术,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的禁欲系到巴洛克时期,洛可可时期……每个小标题都贴切又可爱,内容对于一个门外汉来说读下来都很轻松又获得新的认知。

比如:岩洞中的壁画,“画个圈圈诅咒你”,因为几万年前的原始人类靠打猎为生,猎物对他们来说凶猛庞大,于是壁画中画的大部分是受伤的猎物的形象,他们认为这样我就是真正伤害到你了,保佑自己可以打到更多猎物。

古埃及的死亡艺术,古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每年大河都会泛滥一次但洪水退去之后会留下肥沃的土地,让人们获得丰收,所以他们相信生命也是如此可以“死而复生”。他们花费巨大的财力去建造死之后的房子,并且留下如何重生的壁画,就是用“正面律”尽可能完整地去留下人的形象,并且保存下肉体,以供灵魂可以据此“死而复生”。

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听一首曲子,起承转合,目的不在于去记住这里面那些名人流派的名字,而是通过这些艺术作品去感受每个时代历史的变迁和人类对生命和自身意义,情感心理的表达。

艺术的发展史就像是历史和人类的发展史,是一个不断打破重建,循环往复的过程。如果像一张白纸一样去看一件作品或许会更纯粹,但是在了解了时代的背景和人自身的情感需求之后去看才会真正让这些艺术品有血有肉,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融入到每一个人对自身认知探索的脉络中去。就像真正深入到生活中去,会受伤流泪,会欣喜雀跃,活得尽兴才不辜负这一场。

这会成为我自己打开艺术大门的一把钥匙吧。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篇十八

8月14日,《星体艺术史》全国巡回签售发布会的第一站在上海文化地标衡山和集拉开帷幕。活动通过投射绘画、书籍内容分享,“用艺术看懂你的灵魂”。多位知名艺术家、媒体人莅临,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朱剑辰用星体角度、从34个通俗的艺术问题出发、抛开无聊难懂的“艺术流派”说,为艺术家、艺术爱好者重新建构了看艺术的视角。活动现场,他以金星和火星在东西方的形象切入,让现场观众了解本书是如何用“星体”的抽象特质串联起艺术史作品的。

《星体艺术史》以十个行星为原型重新编写了艺术史,不再以地域和时间来划分,这就解决了一个艺术史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的西方中心论视角。作者的研究方法基于荣格艺术心理学、符号学和星体文化,由人的本原出发,寻找人性和真实。

正如徐冰在本书的序言中所提到的:“人类从未停止过对自己创造的艺术的解说,但解说至今,终于把艺术解说成了越发复杂和不清楚的东西。本书作者做了新的努力,试图避开社会、政治等陷阱,从自然、人的原本出发,借助星体理论对‘艺术’做细致的比对,寻其‘法像’与‘真像’。”

之所以产生如此特别的角度,与作者的经历不无关系。朱剑辰毕业于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视觉传达系mfa(艺术硕士)。归国后开设光子视觉事务所。他擅长通过解构与实验探索中间态的造形语言,涉猎领域包括空间艺术指导、文化艺术项目视觉概念到高端消费品设计。

在设计领域,他获得过德国if奖、德国红点奖、台湾地区金点奖、意大利a奖最高奖项铂金奖、美国graphis金奖五大国际奖项。而在艺术领域,他是gucci品牌合作艺术家。作品在日本国立新美术馆展出,并获得日本h.a.c财团的新锐艺术家奖。长期的设计与艺术创作、合作经历,让他对艺术作品的关注点在于“人”的本源。

除了分享和书有关的内容,朱剑辰还展开了冥想实验。他引导观众完成简短的冥想,之后通过投射绘画的方式来完成一颗自己的“灵魂之树”。创作完成后,剑辰用分析大师作品的方法论,挑选了3位观众的作品进行深层投射分析。

通过这个活动,观众将体会到《星体艺术史》书中核心的“抽象的精神性”和图像之间的链接方式,并了解自我。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篇十九

这本书非常有趣,用简单幽默的语言为“我”这种对西方艺术既不了解又看不懂的人开了一扇门。

看到一个人对这本书打了差评,理由是“把百度百科的东西复制粘贴也能称之为书?”但我觉得,这世界上的科普读物里的科普内容,百分之九十九都能在百度百科找到。但关键是,如何把这些琐碎的知识串联起来让人看懂。就是科普读物的存在意义了。

一本好的科普读物,既要内容靠谱,又要让人看的懂,而显然这本书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一点。

但为什么只有四分呢?我个人认为没有的一分扣在装帧和排版。

除了书设计以外另一个让我非常受不了的就是,内里的排版。书里主要讲名画雕塑,但总出现两种情况:

一:讲解内容在这一页,画或者雕塑配图在后一页,总要人翻页对着看就很不舒服。(有种回到高中做英语阅读题的感觉。)。

二:书里配了一些大图(一整面是一幅画的情况)画主角一般都在正中间。然而,正中间是书装订的位置,人脸啊画面啊总是有褶皱或者干脆就折的看不清细节。(但是主要人物,画面重点都在正中间啊,最重要的部分我根本看不清,我还欣赏什么啊……)。

总而言之,虽然书籍设计和装帧很差,但是内容值得一看。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篇二十

我刚读完绘画部分。这本书的绘画部分介绍了西方,特别是欧洲的美术史。

希利尔重点介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和作品。绘画部分有29章,其中有10章在写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在这些文章中,我最喜欢希腊的愚人画故事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介绍。

希利尔认为:描摹出一幅画是很容易的。即使不描摹,看着一个东西描摹出一幅画也难不到哪去。成千上万的人都能画出一篮子水果、一瓶花或一处漂亮的风景,但这些画都只是简单的临摹而已。还有许多人可以临摹出伟大画家的作品,有些甚至临摹得非常像,简直让人辨别不出真假。但很少有人能够全凭自己的画笔创作出一幅画,能够将各种零碎的碎片拼凑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只有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才能够算得上伟大的画家。

我认为:描摹出一幅画也是很不容易的,创作出一幅画就更难了。光和影每一刻都是在变化的,画家在绘画时会加入自己的感受和想象。美术作品的效果往往是摄影作品很难达到的。

法国画家柯罗曾经说过:“假定某一景色使我激动,我一定在潜心表现它时,丝毫不放过使我激动的东西”。你能在柯罗的《蒙特芳丹的回忆》感受到使柯罗激动的东西吗?我觉得这句话也可以用在写作上,我们在写作时应该丝毫不放过使我们激动的东西。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93614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