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民俗文化村范文(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5 09:19:08
游民俗文化村范文(15篇)
时间:2023-11-25 09:19:08     小编:灵魂曲

这次的事情真的需要一个好的总结来梳理一下。写总结时,我们可以参考一些逻辑清晰且观点鲜明的范文,借鉴其中的写作技巧和思路。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和借鉴优秀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游民俗文化村篇一

今天是星期六,妈妈带我来到了民俗文化村。我推开民俗文化村的门,真是让我目瞪口呆,那绿绿的山,清清的水,空气清鲜干净。花草丛中,一群群勤劳的蚂蚁在那快活的工作。民俗村里修建了我国少数民族中少数几个民族的著名建筑物以及他们的生活环境。

那就是竹竿舞,先把竹竿摆成一个“#”字形,左边两个人,右边两个人,有两个人拍着节拍,从这边跳到那边,没被竹竿夹住,而是敏捷的跳了过去。他邀请在一边观看的我一起去跳,我小心的跟着他,没想到跳第二根竹竿的时候,我被夹住了,疼死我了。接着到了白族族区,白族也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民族,他们的住宿的地方是三墙一照,图案丰富多彩,他们的'帽子旁边的白檐,是代表舒畅的风,帽子的中央的绣花,代表美丽鲜艳的花,帽子上面的白毛,代表雪白的雪。帽子形状像个弯弯的月亮,所以人们把它叫做风花雪月帽,名字有趣极了,最著名的还是他们白族人泡的茶,那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代表着人们生活的美和甜。

游民俗文化村篇二

周五是我们清林小学四至六年级外出参观学习的日子。好不容易盼到这一天,终于可以出去玩耍啦。小伙伴们怀着兴高采烈的心情坐着旅游车来到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

锦绣中华和民俗文化村其实是两个不同景区,但都座落在华侨城里面。其中锦绣中华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实景微缩景区,里面有“凤凰广场”、“万里长城”、“布达拉宫”、“秦兵马俑”……等82个景点均按我国版图位置分布。全园有如一幅巨大的中国地图,景点上的陶艺小人达五万多人,简真是名符其实的“小人国”。而民俗文化村是我国第一个荟萃各民族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建筑于一园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也被称为民俗博物馆。里面包含22个民族的25个村寨,和锦绣中华不同的是这里是按一比一比例建成。

我们进入锦绣中华的首站是“布达拉宫”。布达拉宫红白相间美丽级了。还有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我们接着又看了一个个精美的“小人国”。后来老师带我们去民俗村里观看民族风情表演—马战。就是两个游牧民族的人骑着马,比赛谁的本领高。这让我领略到了别的民族的风俗民情,是在课堂上学习不到的。

中午,我们在凤凰广场吃饭休息。下午老师带我们去看马战地方去编中国结。中国结是我国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寓意吉祥如意。在导游姐姐的示范下,我学会了编织中国结。之后我们去“天安门”门前拍大合照。

最后,天色渐渐暗下来,我们只有依依不舍地乘着大巴车回到学校。真是快乐的一天。

游民俗文化村篇三

我们深圳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三十年前,它还只是一个小渔村,改革开放30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高楼大厦高耸入云,一条条笔直的公路纵横交错,一排排树木整整齐齐,到处车水马龙,环境非常优美。

在深圳你还可以看到一道美丽的风景,穿着红色马甲的义工随处可见,他们不顾辛苦劳累,一起将深圳打扮得漂漂亮亮,让街上干干净净的是他们,栽花植树的是他们,协助交通的也还是他们,他们给深圳付出了那么多,却不图回报。我相信,这不仅是一种环境美,也是一种心灵美,其实这些义工也像我们帮助新疆人民一样,证明了民族大团结。深圳游玩景点也是非常美的,最好玩的要数东部华侨城了。大峡谷的瀑布简直就应证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还有,你可千万不要不去云海谷了,你走进云海谷的深处,你就好像被雾罩住了似的,最美的就是茶溪谷了,那里的花一望无际,有红的,有绿的,五彩缤纷,我闻着那花的香味,真想摘下一朵,可当我想到花是给大家看的时,便打住了。东部华侨城很有趣吧,来到深圳一定不要忘了去游玩。

随时欢迎着你们的到来。

游民俗文化村篇四

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的生活习俗是怎样的呢?今年寒假的一天,我怀着好奇而又愉快的心情和爸爸妈妈来到了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它是我国第一个荟萃民族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和民居建筑于一园的大型游览区。

“咚咚呛,咚咚呛……”那一阵阵有节奏的鼓声把我吸引了过去。噢!原来是一些身着远古时代服装的叔叔正在表演远古舞蹈。那铿锵的锣鼓声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远古时代,我仿佛看到我们的先人们正和着这有力的锣鼓声在同大自然搏斗呢!

往前走不远,我便看见一片宽广的内蒙古大草原。几只乳白色的蒙古包把绿色的草原点缀得宁静、安详。我迫不及待地脱了鞋,一头钻进了蒙古包里。哇!里边好漂亮啊。墙上挂着图案别致的挂毯,地上铺着色彩艳丽的地毯,桌上精致的小铜碗里是为客人准备的热奶茶,房柱上的猎枪、弓箭和马鞭是骑马、放牧、打猎用的。寥寥几件物品已生动地体现出了蒙古族人民心灵手巧、热情好客和勇敢奔放的特点。我们被那漂亮的蒙古族服装吸引了,也不由得穿戴起来。你瞧,妈妈头戴五颜六色的珍珠帽,身着红色长裙,像一位漂亮的王妃。我和爸爸自然就是公主和王爷喽!走出蒙古包,我们在草原上随着悠扬的马头琴声翩翩起舞,深深地陶醉于这浓郁的民族风情之中。

接着我们又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幽雅别致的傣族小竹楼、结构严谨的北京四合院、金碧辉煌的藏族寺庙,最后来到了陕北窑洞。

窑洞里黄白色的墙壁和高高的土坑好像在向人们讲述着黄土高坡的历史;那窗户上贴的各种精致的剪纸和门前放的一架纺车向人们展示了大西北人民的心灵手巧和勤劳朴实的特点。看!胖娃娃剪纸多么逼真、漂亮。一个扎着羊角辫儿,穿着红兜兜的小女孩活灵活现地在向我们微笑。瞧!那漂亮的六瓣窗花剪纸贴在明晃晃的玻璃窗上,每个花瓣仿佛都会随风散发出清香。我站在纺车前,好像看见一位慈祥的老奶奶正坐在那里吱呀吱呀地纺线线呢!

走出民俗文化村,我兴奋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国56个民族,民俗、民风、民间艺术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汇聚到一起就是一幅异彩纷呈的巨幅画卷,就是一本举世无双的博大巨著。今天,有幸能够走进这画卷一览,踏进这巨著一读,我真高兴啊!

游民俗文化村篇五

在一个万里无云的星期天,妈妈带我去民俗文化村游玩。

我和妈妈先去了朝鲜族的小村寨里。里面的房子很大,院子里铺满了沙子。村子的男男女女都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伴着悦耳的民族音乐,在屋子里载歌载舞。看着他们好看的舞蹈,我也不禁地加入了他们的舞蹈中去,好玩极了。

接着我和妈妈去傣族村落看了大象表演。别看大象长得这么笨重,表演起来还挺灵活的。大象表演了鼻子抛球、叠象梯、喷水雾等节目。在场的观众都看得捧腹大笑,开心极了。

最精彩的节目要数由文化村的演员们表演的“龙凤舞中华”了。据说这个节目花了一亿元打造出来的。凝聚数百位艺术家的奇思妙想,将声、光、电、水等现代舞台手段悉数用尽,让舞蹈、杂技、魔术等艺术手段共聚一堂。一个豪迈大气的专业舞台、500多名演员、1200多套服装、55分钟的演出,让我们尽情体验中华民族文化的绚丽风姿。看完后让我很受震撼。

玩了一天,虽然很累,但是我还是觉得这趟游玩不枉此行。

游民俗文化村篇六

大家顺着石梯往前走,看见了一个茶馆,我们进去品了几杯茶就走了。茶馆外有好多花呀!红的、白的,还有花的,五颜六色、各有千秋。接着又往前走,我们来到种有美人蕉的地方。经过管理员的精心照顾,它的.长势越来越旺,那鲜艳的花朵似红莲映水。微风吹来,片片花瓣好似一只翩翩起舞的美丽的蝴蝶。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一个花园,看见里面有很多向日葵。在太阳的灼烧下,别的植物,都变得无精打采地垂下了头,只有园子里的向日葵在强烈的阳光下仍然昂首挺胸。

我们游览了民俗文化村,不但玩儿了好多东西,而且还观赏了无价之宝——风光。

游民俗文化村篇七

2016年4月8日,是一个春暖花开、春意盎然的日子。我们四、五、六年级的同学们在学校的组织下,坐上了去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游玩的大巴。

一路上,我们兴致勃勃、欢歌笑语,开心极了!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就到了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刚到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我们就听见了阵阵歌声。刚一进去,我们就发现,在离入口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舞台,台上有几个男人正抱着乐器弹唱着,让人感觉欢快无比。

“一步迈进历史,一日游遍中国。”锦绣中华是一个中国的微缩景区,中国民俗文化村是以各个少数民族文化为中心的主题公园。一进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微缩的天安门,好逼真啊!只可惜上方没有毛主席的头像。我们还去看了长城、故宫、御花园、护城河、秦兵马俑、乐山大佛等微缩景观,虽然是微缩景观,但依然栩栩如生,与真正的景点非常相像,看得我眼花缭乱,惊叹不已,仿佛看遍了中国的名胜古迹。

当导游带我们去看大型原创实景历史剧《金戈王朝》的时候,我被那壮观的情景震撼了。它重现了400多年前,辽东地区满族英雄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建州,以区区四万军队迎战数倍于他的朝廷四十七万大军的激烈的战争场景。表演的正热火朝天的时候,朱悠悠问我:”蔡蔡,你觉得披红袍的是好人,还是披紫袍的是好人?“我说:”应该披红袍的是好人吧。"朱悠悠说:”我也这么认为."说完我们又静静支观看起表演来,我们都被他们那无畏的精神感染着。

后来我们还看了佤寨的舞蹈表演,佤族人的舞蹈十分奇特,男人手里会拿一根长矛跳舞,因为最开始佤族人是以狩猎为生的。而女人则是披着头发跳甩发舞的。他们的表演十分精彩,引来观众们的阵阵掌声,我们都看的津津有味。

集合的时间到了,我们该回学校了。我恋恋不舍地望着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今天的一日游活动我非常开心,真希望下次有机会能来这里游玩。

游民俗文化村篇八

你到过深圳吗?你到过深圳就一定知道是深圳十大景点之一,今天我有幸到游览了一番。

走近民俗村,就看到一个大招牌“中国”七个大字一目了然地耸立在那里。

一进大门,看到了漫画阁,茶楼……各有乾坤,我们边走边欣赏着这仿古建筑,好像有回到了从前的小镇。正走着就听见好热闹的喧哗声,把我的目光吸引了过去,一看原来是一群人在玩抛绣球,那可不是真抛绣球,是一块得分板,一个球,一根绳子,组合成的绣球,只要轻轻地甩着绳子一松手,球就飞向对面得分板。看谁得分最多,我也参加了一份,我的运气可没有这么好,抛了八个球只有两个打中得分板。可算是“倒霉”的了。玩完抛绣球,在往前走一匹白色的马进入了我的视线,大家可能不知道,我可是一个“马迷”一看见马我就想遛一圈,无奈爸爸只好淘腰包了,我迫不及待地跨上马背,感觉可真好。可等我遛玩一圈回来就已吓个半死,真是后悔莫及。

我们边走边聊,看见了苗寨,布依寨……,还有乐器,草鞋,蓑衣等等,每一个寨子都有自己的特色,看得我眼花缭乱。最吸引我的还是“激流勇进”这个项目,我们穿上雨衣,座在象船一样的飘浮物,缓缓地向前开走了,一路上,看着两边的风景,看着一个又一个的动物模型,想象着动物模型是用来干嘛的?正想着,感觉有水喷到了我的脸上,这水从那来的?原来是从动物嘴里来的,真相大白。我们慢慢地漂着,有水帘,有浪花,我们都提心吊胆地向前漂着,还是防不胜防,喷了一身的水,他们用各式各样的法子来“整”我们。好不容易要上岸了,又被水枪射了两下。结果下来整一个“落汤鸡”的模样。

中国真是太好玩了,我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朋友,如果你有机会就自己来游览一番吧!

游民俗文化村篇九

大老远,就看到了西藏的布达拉宫,走进去,又依次看到了:广西的象鼻山,北京的故宫,颐和园,云南的石林,西安的秦兵马俑……,看得我叹为观止,每一个景色都栩栩如生,淋漓尽致。看了这么多,我仿佛在全国各地都走了一遍。

天渐渐地黑了,我们来到了文艺晚会的会场,准备观看文艺表演,晚会隆重的开演了.由两个小丑开场的.一阵鼓掌声,舞台由漆黑一片,变的辉煌起来.演员们投入的表演起来,演太阳的女儿的演员甩动着长发,扭动着腰.突然一阵鼓声,把我从那婀娜多姿的表演里惊醒.几十名演员拿着鼓棰敲打着大鼓.声音惊天动地.旁边,又有几匹马飞奔过来,演员们在马背上做一些惊险的动作,看得我们叹为观止.

节目演完了,我们去泼水,泼水节是傣族的节日,用来泼去各自的霉运,今天,我也来玩一玩.一开始,大家先要朝佛祖拜两拜.再在河里装满一盆水,就开始泼了.大家泼完了一盆又一盆.不有一会,我就变成了落汤鸡了,当然,谁也不例外.我玩得是兴高采烈,就是怕回家病上几天!我装好一盆水,跑到人堆里,一泼,几人受“益”.我开怀大笑.可笑到一半,那几个人全把水朝我泼来.走为上策,溜了!

一个半小时过得好快呀!我是一身湿湿的的回家.一边走还一边滴水.还是有毛巾.要不然就要重病在床啊!

要回家,我当然还是有点舍不得.但不回家是不可能的.我只好恋恋不舍的回家了.

游民俗文化村篇十

所谓老街,其实不是一条街,而是指深南东路以北,立新路以南,新园路以东,东门中路以西17.6万平方米范围内的17条街道和所有商业设施。

老街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明代中期。当时,罗湖一带相继出现了赤勘村(今蔡屋围)、罗湖村、隔塘村(今水贝村)、湖贝村、向西村、黄贝岭村和南塘村,几个村的族人在村落之间建起了集市,名为“深圳墟”,最早由民缝街、上大街、鸭仔街、养生街等几条街市构成,初具一个小镇的规模。晚明始,老街一直是方圆数十里名声显赫的商业墟市。

根据清康熙勒文谟《新安县志》,“深圳墟”是对深圳最早的历史记载,19l3年,广九铁路建成通车,罗湖车站启用,深圳成为内地与香港的交通门户,卖农产品的谷行街(今解放路)、卖小吃和杂货的维新路(今人民北路)、永新街、南庆街等处商业街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今天的罗湖旧城。

深圳建特区后,老街又理所当然地成为最早的商业中心,长期引导和左右着深圳的消费潮流。透过次第林立的店铺,熙攘的客流,摆满街面的各色传统商品和曲折幽深的小巷,可见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民居,骑楼、庙宇、书院、祠堂、古钟、石板路和有百年生命的古树。街街成市、家家有店,最高峰时,日客流量达到了几十万人次,品种齐全、价廉物美的商品使“不逛老街等于没来深圳”成了市民的共识。

游民俗文化村篇十一

这个暑假过得可真是丰富。

“一步迈进历史,一天游遍中国”锦绣中华景区浓缩了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和全国各地的风景名胜,是一座反映中国历史、文化、古代建筑和名族风情的最丰富、最生动、最全面的实景微缩景区。

我们来到锦绣中华。首先看到的是一座融百年老行当、大戏台、名吃小店、经典手工艺、庙会赶集为一体的中国汉族文化集中展示的景点。再往里走,我眼前一亮,这里简直是绿的世界、花的世界、美的世界,花花草草围绕着假山、石柱。远远就看见了西藏宏伟的布达拉宫,然后依次看到了北京的象征——巍巍的万里长城、美丽的御花园、古老而庄严的故宫、颐和园……御花园里栽着许许多多小花小树,还有一座座小房子,都只有我半个个头高。故宫里站着许多威武的士兵。颐和园里,皇帝和随从们正在赏景,那么精致的建筑和人物造型,让我叹为观止。

接着我们来到四川景区,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佛像——乐山大佛。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造型庄严,依山凿成。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两行眼泪挂在眼边,乐山大佛成了悲伤大佛了。

远远地看到一座手指状的大山,那肯定是海南的五指山了,边上是天涯海角。

奇怪!这片树林与总不同,每棵树下都立着一个石碑,原来这就是世界名人植树园。浙江的西湖风光和水乡小镇呈现在我眼前。每个景区都造的栩栩如生,淋漓尽致。

今天虽然很累,但我很开心,我走遍了全国各地。

游民俗文化村篇十二

4月8日晴空万里,阳光明媚,我伴随着激动而快乐的心情到学校。我为何那么开心呢,因为今天我们要去锦绣中华游玩。

在车上我们玩起了关于学习的游戏,随着一声令下我旁边的同学夏海峰就被抽到了背古诗,一个节目接着一个节目,感觉很快就到了目的地——锦绣中华。

首先我们班分别在锦绣中华的出入口拍了照,之后就进入了景区。我们最先看到的是布达拉宫,这和我去年去拉萨看的布达拉宫完全一样,但也确实太小了,只是实物的十万分之一大,所以也感觉不到它的宏伟和壮观。接着到了香妃墓,正感觉没啥特别的时候眼睛忽然看到了一个小人国,再仔细一看原是呼伦贝尔大草原,一下我就了兴致,因为这是我今年暑假要去的目的地,所以我仔细地看,发现草原上有很多小人,感觉自己好象也站在了草原上,呼吸着那里的新鲜空气,臆想着骑着马在草原上奔腾,真希望暑假能快点到。呵呵,同学们都走了,我快步跟上他们,又看到了迷你型的万里长城,故宫,颐和园,十六陵,杭州西湖等等。

很快到了中午休息和吃午饭的时间了,我们坐在大榕树下休息,有的同学在聊天,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吃零食,快餐很快发到了我们手上,大家象征性的吃了点饭,因为那饭太难吃了!

下午我们去看了改变历史的战争,在战场上,我们看到了战士们骑着马,有的拿剑,有的拿着茅,有的拿着箭,一方是明朝的兵另一方则是叛军,经过浴血奋战明朝灭了,清朝就这样诞生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的,到返校集合时间了,我们恋恋不舍的坐上车回学校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游民俗文化村篇十三

今天,是国庆假期的第四天,妈妈带着我来到象山游玩。

一走进大门,一阵沁人心脾的桂花香扑鼻而来,接着就是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桂花树映入我的眼帘。往里走,只见一座大石头上刻着七个大字——“象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再向右走,在我们眼前出现一架军绿色的直升飞机,我们都异口同声地叫出:“哇——”我和朋友们一起奔向入口。一踏进飞机,一股臭臭的热气就向我们袭来,但是能看到这么惊人的一幕,没事!我们看见机舱内“躺”着一顶顶五颜六色的降落伞:有红色的、黄色的、绿色的、橘红色的……令人眼花缭乱;柜子里还有一张张飞行员的照片,一套套飞行员穿的衣服,一双双飞行员穿的鞋子……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英姿飒爽的飞行员穿着整齐的制服,驾驶飞机翱翔天际的情景。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地就到了驾驶舱,我们迈进门坎,抬头一看,呀,这里有好多个按钮,我们都忍不住去摸摸按按。看着这些按钮,我想;看来想驾驶这架飞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接着,我们又坐在驾驶座上拍了一张张五花八门的照片,让我真正地当了一回小飞行员。

再往前走,有一条碧绿的小河,河水哗哗地流着,隐隐约约还能听见古筝的声音。河边,有一排用树藤做的藤椅,椅子上的图案也非常精美,我们坐在椅子上一边欣赏着这如诗如画的风景,一边听着这动听悦耳的曲子,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咦,前面怎么有那么多人?我们也急忙走向那里。看,里面有琳琅满目的工艺品,线条是那么的优美,连一根手指头也雕得那么逼真,肯定是价值连城!

……。

游民俗文化村篇十四

在祖国的大好河山里,我游览的景点数不胜数,其中最令我颌首低眉的还是中华锦绣民俗文化村,“一步迈进历史,一日游遍中国”正是民俗村的真实写照,把中国的历史、文化、艺术反映的淋漓尽致。

民俗文化村中的景点让我大开眼界,景区内都是中国有名的微缩建筑物,有西藏的布达拉宫、广西的象鼻山、北京的故宫、颐和园、云南的石林、西安的秦兵马俑……其中最让我叹为观止的是长城。

虽然是缩小版的建筑,但长城在城墙上有几十米长。长城真长啊,长得像一条蜿蜒的长;长城真宽啊,宽得都可以让二三辆车并排了;长城真整齐啊,一块块石砖错落有致地摆在那儿,让人看了就感觉到非常雄伟。

中华锦绣民俗文化村让我见识了许多地方,了解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走遍了中国的名山大川。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付出多少劳动人民的心血才能造就如此多的建筑呢?他们实在是太伟大了,我要学习他们做一个坚持不懈的人。

游民俗文化村篇十五

都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作为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我国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然后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变迁,它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可是,正月十一下午我们小记者却有幸去繁昌观看了大型的民俗文化表演。

走进体育场内,人山人海,大家都探头探脑,焦急地等待着精彩节目。这时候,只见几十个汉子举着一条条长龙走了过来。那些舞龙的汉子身着黄装,在腰间束着一根红带,头戴黄帽,眼神坚定自若,身材挺拔,一条条“龙”遍布全场,有金色的金龙,绿色的青龙,蓝色的水龙……最引人注目的是长达200多米长的巨龙,它身上装饰了各种花灯,花灯上的装饰是用剪纸做的,每面有各式各样的图案,两个灯笼之间都有一束鲜花,有郁金香、牡丹、玫瑰…….仿佛给这条巨龙穿上了最美的“龙袍”。

“看,舞龙灯表演开始啦!”耳边传来了同学们的惊呼,伴随着敲锣声,舞龙真正开始了,我兴奋得手舞足蹈,只见舞龙人举着那一条条长龙,行云流水般绕场转了一圈才慢慢加快了脚步,之后便越来越快,越来越快,那条龙似乎活了过来,在半空中不断的翻转、跳跃、冲奔、扭动,之后直冲云霄。满场观众都不约而同的直望天空,似乎那条龙真的挣脱了,飞走了,接着爆出一阵如雨点,如雷鸣,最后融成一片声海的掌声,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更有趣的是《公鸡捍河蚌》,每当公鸡想吃河蚌的时候,都会被河蚌夹住嘴,表演得如此生动,深深吸引了我,也让我不得不佩服民间表演者的聪慧。

然后我们观看了扭秧歌,打腰鼓和划旱船,这些表演者动作优美,步伐整齐,不是有句俗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吗?我想这里面不知包含了她们多少辛苦,付出了多少努力。

在舞巨龙的锣鼓喧嚣声中我们念念不舍得踏上了回家的路程。一路上大家兴奋地议论着刚才的民俗表演。看着大家红扑扑的面孔,我想:民俗文化一定会在我们身上继承发扬,一定会代代相传。因为,只有记住我们的“根”,才能让祖国更强大,才能真正的屹立于世界之林。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88678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