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一种对读书内容的个人理解和感受的书评形式。9.如何写出既有自己独特思考又能引人共鸣的读后感呢?以下是一些知名作家对其他作家作品的读后感,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鱼头读后感篇一
我的家乡在江苏的溧阳。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回家乡,一起去风景优美的天目湖游玩。
路上我看到一幅巨大的标幅:“到溧阳没到天目湖等于没到溧阳,到天目湖没吃鱼头汤等于没到天目湖”。我看了觉得奇怪,就问爸爸是什么意思。爸爸就开始介绍:我们溧阳的天目湖山青水秀,堪称“江南明珠”,是个旅游胜地。所以来溧阳就一定要去天目湖看看。而与天目湖齐名的就是天目湖的“砂锅鱼头汤”了。据说当年邓小平来江苏视察工作,吃了这道菜后啧啧称奇,赞不绝口呢。我听了就纠缠爸妈:“我们今天一定要吃鱼头汤了,否则我们就不算是溧阳人了。”爸妈还真的答应了。
天目湖还真是风景优美呢:青山环抱、湖水澄清,我真的还没见过这么清的水,湖边小鱼戏耍都看得清清楚楚。但我最惦记的,就是中午要吃的鱼头汤了。
中午,爸妈带我进了天目湖宾馆,我们点了鱼头汤,还有其它一些菜。片刻,鱼头汤上来了,一只大砂锅,盖着盖子,还郑重其事地贴着一张封条,服务员当场开启,采用来自天目湖大花鲢,去尾后用秘方配料,煨制了几小时才成的。我迫不及待地舀一勺尝,哟!太鲜美了。其实妈妈也常烧鱼头汤给我们吃,大花鲢也不希奇,但怎么就没有这么鲜,肉没有这么细腻呢?我们开始围绕这鱼头汤讨论起来。爸爸的一番高论倒有一些道理:“除了用料与火工有一定因素外,再主要的就是这鱼的来源了。这天目湖的鱼属自然生长,没有人工饲养的成份,再说水源广阔,水质又好,没有受到任何污染。我们在市场上买来的鱼,都是吃着饲料长大的,能有好味吗?要说我们溧阳天目湖与鱼头汤的美名,应该是当地政府环保意识强的结果啊。”家乡的鱼头汤让人难忘,爸爸的几句话也叫人难忘,环境保护的意识真能再轻视了啊。
鱼头读后感篇二
7月21日,我们一家、舅舅一家和姨妈一家开车去天目湖玩。早上九点钟,我们几家上车一起出发了。路上我非常激动,在家待了这么久终于可以出去玩了。到了天目湖,我们放下行李就去吃午饭。天目湖最有名的就是砂锅鱼头。姨妈带领我们到当地最有名的饭店去吃。姨妈点了一桌子菜,有荤、有素,其中有一道菜装在一个船形的碗里,像平时吃的凉皮。
我很好奇,问舅舅是什么?舅舅说是鱼皮。我和表哥听了,觉得不可思议,鱼皮也能做菜呀!但是我想,这道菜一定不好吃。当然我们最想吃的就是鱼头汤了。当服务员把一锅鱼头汤摆上桌时,打开锅盖,哇,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沁入心脾。洁白如雪的鱼头汤上点缀着绿色的香菜,像白玉池里飘着的绿色荷叶,让人觉得垂涎欲滴。我用筷子小心翼翼地夹起一块鱼肉,咬了一口,一吃忘不了!服务员阿姨告诉我们鱼肉蘸点醋更好吃。我赶紧又夹了一块鱼肉放在碟里蘸了蘸,放入口中,“啊!像螃蟹肉!”我叫了起来。我右喝了一口汤,鲜美的汤汁像千军万马一样往我嘴里奔跑,汤进入口中,口感特别奇妙,让人回味无穷。
这么好吃的鱼头汤,谁还能忍住不吃?大家一拥而上,把一大锅鱼头汤都瓜分完了。当我吃完,摸着自己圆圆的肚子时,我想今天真是不虚此行呀!
鱼头读后感篇三
寒冷的冬日,外面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家家都支起了吊锅,我们家也撑起了一锅热气腾腾的鱼汤。鱼汤里面的内容很丰盛,有肉丸,青菜,蘑菇等。不一会儿,那些美味都见底了,唯独那条香喷喷的鱼,仍然在锅里孤零零的躺着。
看着热气腾腾但还未被动过一口的鱼,心中不禁回忆起一段往事。
我们一家是从广东转到这里来的。刚转来的时候,父亲的店铺还未装好,没有收入,母亲也还处于试用期,拿着最微薄的工资,再加上我与弟弟要上学,我们家显得有点捉襟见肘。
家里的拮据,让我们经常只能以白菜下饭。终于有一天,母亲望着已经长高却瘦的像树枝的我们,连连叹息。她去到菜场,央求一个卖鱼的师傅把一大袋的鱼头便宜卖给他。那天晚上,我们拍的圆溜溜的.肚子,心里尝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
吃鱼头的前几天我们很是开心,但吃久了总会有腻的时候。半个月后,当弟弟看到母亲又一次端着日日都能看见的鱼头汤,再也忍不住了,“啪”的一声把筷子往桌上一摔,头也不回地走进了房门。我与父亲沉默的低着头,母亲则愣在椅子上呆呆的看着。
一个月后,鱼头还是每天出现在餐桌上。恰好那天我考试失误,心中很是烦躁,在看到那碗喝的想吐的鱼头汤,心中的怒火像浇了一罐油,越烧越大。我将手里的碗摔了个粉碎,冲着母亲大吼“每天都是鱼头!鱼头!还能不能吃点儿别的?”母亲一句话也没有说,轻悄悄的一点儿一点儿把碎片收拾了起来,然后不动声色地进入了卧室。过了一会儿,我自觉有点过分了,便悄悄的透过门缝看母亲在做什么。只见她坐在床边儿,悄悄的在擦眼泪,像个做了错事儿的孩子。望着她的样子,我懊悔不已。
母亲一直有记日记的习惯,记得那一次我偶然翻到了她的日记,看到了这一段话:家里没钱,生活不易,希望每天的鱼头能够为孩子们的身体多补充一些营养,多希望他们能够理解我啊……一霎时,我的眼泪像决了堤一样,想到她曾笑着回答别人为什么不买整条鱼时说:“我们就爱吃鱼头。”我的心隐隐在痛。
望着锅里整条鲜肥的鱼,心中百感交集。是啊,我们就爱吃鱼头!
鱼头读后感篇四
前几天,我看了一本《大鱼之道》的书。看完之后,感触很深。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条从澜沧江游来的一百多斤的大鱼被“我”发现了,经过努力,好不容易被“我”用树棍打得脑浆迸出。原来那是一条大雌鱼,肚子鼓鼓的,里面有许多鱼子。“我”非常高兴,用藤条把鱼头穿了,提在手中,沿着湖堤向家走去。可是鱼母突然咬住一根树枝,怎么拉都拉不动。一不当心,只见鱼母突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一个大跳跃,跃到湖里。它的嘴还紧紧咬着湖边那根树枝,鱼头枕在岸上,身体浸泡在水中;它尾部的生殖腔中喷射出一条金虹——许许多多的鱼子。随着金虹的渐渐消失,鱼母渐渐死去。原来它为了拯救孩子,下意识中拼尽最后的生命之火。它那舍身救子的精神令我难以忘怀,使我非常感动。
像我们生活当中这样舍身救子的例子比比皆是。记得有一间民房着火了,里面围困着一个年轻的母亲和一个五岁的小孩。当他们要逃出来时,有根房梁塌落下来,阻挡了逃生的路。这位妈妈毫不犹豫蹲下身体用肩膀顶起正在熊熊燃烧的房梁叫孩子快逃走。孩子安全了,可她变成了一只“火凤凰”。这位年轻妈妈的举动真是感天动地泣鬼神啊!体现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
其实母爱无处不在,母爱就在我们身边。
前几年,报纸上登出这样一则新闻:说有一个人的肝坏了,需要移植他母亲的肝,可他的母亲因为有脂肪肝,所以无法移植。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六十多岁的母亲为此天天节食,并进行暴走运动,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她终于成功地挽救了儿子的生命。
你看,母亲是多么的伟大啊,母亲为了子女可以付出很多,甚至付出生命。而我们子女是怎样对待父母的呢?业余时宁愿聊天、上网、购物,也不愿抽出一点儿时间陪陪自己的父母,有时父母多说我们几句,我们就嫌父母啰嗦。
有句话叫“子欲养亲亲不待”。说的是当我们想好好回报.父母时,父母已经不在了,到那时后悔就太晚了。
同学们,乌鸦尚且懂得反哺之恩,我们呢,我们现在醒悟还来得及。让我们从现在起,做一个知恩图报的孝顺父母的好子女!
鱼头读后感篇五
今天,我读了一篇短文——《妈妈喜欢吃鱼头》。读了这篇文章以后,让我很受启发。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作者小时候,每当吃鱼妈妈总是把鱼肚皮上的肉给我,把鱼头留给自己。我想鱼头一定很好吃吧。有一次,趁谁都不在我偷偷的吃了一个鱼头,但是觉得没鱼肚皮上的肉好吃。外婆来到我家,外婆也是把鱼肚皮上的肉给我,自己夹起鱼头慢慢地吃起来。等我成了家有了女儿以后,妻子也是把鱼肚皮上的肉给女儿,自己却吃起了鱼头。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默默无言的。
这些事无不包含着妈妈对我的爱。以后我要更好的学习,来回报母亲。
鱼头读后感篇六
每年的农历大年初七,顺德均安某村举行一年一度的“主帅公出游”,主帅公即大太公,主帅公出游即太公出游。是日,全村男女老幼穿着整齐,敲锣打鼓,一派喜气洋洋之景象。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抬着主帅公的神位绕村巡游一圈,而年过六十之男性长者更穿长袍带礼帽,手持刀枪剑戟护卫“太公”出游。
目录简介用途简介。
“太公鱼头”选用之鱼头是大头鱼的头。大头鱼,亦称大鱼,学名为鳙鱼,是四大家鱼之一,多在鱼塘养殖。与其它家鱼相比,大头鱼除了“一个头两个大”外,口部无齿,天生就是用来打边炉的鱼头。鱼头的好吃,完全在于一个“滑”字,丰富的'胶质之外,还带有一定的骨感。至于骨感存在的目的,也是为了反衬这个“滑”字。大头鱼的脂肪含量很高,约占全身的三分之一,因此本身就够滑。不过,为了于“骨”之外再添上“软”的快感,最终到达“软滑”的美妙境界,就必须要在鱼头的同时,再添上一份猪脑,于是便有了“鱼头猪脑”。猪脑异常鲜美,本身也有一点腥,其与鱼头“腥腥相惜”起来,味道竟十分融洽。
用途
鱼头读后感篇七
今天早上,学习班的老师教了我一篇课文——《妈妈喜欢吃鱼头》,我非常喜欢,课文讲的是作者的妈妈特别喜欢吃鱼头,每次都把鱼肚子的肉夹下来,把刺一根一根地挑出来,把鱼肉夹到她孩子的碗里,最后剩下几个无人问津的鱼头给自己吃。
我读了这篇课文后,不由地想起每次吃鱼的时候,妈妈也是将鱼肚子上的肉,极麻利地捡去大刺,把鱼肉放进我的碗里,自己却夹起了鱼头。其实,妈妈不是真的喜欢吃鱼头,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表现天下所有的妈妈这种无私的爱。
唉,父母的爱怎样才能测量呢?在你进家门是端给你的一杯开水;在你去上学的时候往你的书包塞进一个水果;在你打游戏时大声叫你吃饭;在你生病或受伤的时悄悄抹着你的眼睛……这都是见惯的家长行为,他们这样做再平常不过,一点也不奇怪呀!
“女人做了母亲以后,就喜欢吃上了鱼头了。”当我读到着篇文章的尾段时,我觉得这些母亲并不是真正喜欢吃鱼头的,她们之所以喜欢吃鱼头的原因就是为了着三个字——为孩子!
这篇文章是写了从前有一个贫穷的家庭,他们一家一个月才吃得上一次鱼,每当母亲买鱼回来吃时,母亲总把鱼头夹到自己的碗中,作者就好奇的问:“鱼头好吃吗?”这时母亲就会说:“是的,我喜欢吃鱼头。”后来,作者渐渐的长大了,成了家,立了户。生活也很好,他的妻子常常买了些鱼回来吃,可每次吃鱼,最后剩下来的就是鱼头无人问津。后来,作者和他的妻子生了一个女儿。而立之年,喜得千金,转眼间,女儿会吃饭了。妻子又再次买鱼回来吃,这次她就把鱼头夹了起来吃,把鱼肚子送到女儿的碗中,这时,女儿见了,就争着要吃鱼头,妻子没办法,把鱼头送到女儿的碗上,女儿吃了一口,就吐出来,忙着说:“妈妈,这不好吃,还是鱼肚子好吃些!”打那以后,每次吃鱼,妻子便把鱼肉夹到女儿的碗中,女儿总是用汤匙切下鱼头,放到她妈妈的碗中,还孝顺的说:“妈妈,您吃鱼头。”所以作者从中悟出:女人做了母亲以后,就喜欢上吃鱼头了。
是呀,鱼头有人喜欢吃,有人不喜欢吃,问题并不是出于这个有争议的鱼头上,而是鱼头被推上了“不爱吃”和“不喜欢吃”的形象代表位置。试问,谁敢说小时候没有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比如一些你喜欢吃的蔬菜,水果等等,可对于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父母就回一津好言再三,有时甚至威逼里诱,一顶要你吃下去,着是有为什么?是为了你的健康呀。还有那写鱼头,鸡胸骨等等写没营养的食物,他们却大包大揽,也不证你得同意。着有是为了什么呢?那就是为了一份:可怜天下父母心呀!
哟,这份父母爱是那么暖和呀,我在此和大家说一句忠心的话:天下间的父母永远是最爱你的人啊!
鱼头读后感篇八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了《妈妈喜欢吃鱼头》这篇文章,文章写的是作者小的时候发现妈妈喜欢吃鱼头,后来成家有了孩子,作者发现自己的妻子也说自己爱吃鱼头,这时作者深切的感悟到:一个女人作了母亲就喜欢吃鱼头,其中的缘由就是深深的母爱。
我仔细回想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的妈妈又何尝不是一位爱吃鱼头的妈妈。生活中,妈妈省吃俭用,她很少为自己买衣服、化妆品,甚至连一个仅仅几块钱的发卡都要考虑再三,最后往往是以自己喜欢用那个已经磨得发亮的卡子来个心理平衡。
生活中,妈妈常说有钢要用在刀刃上,而我就是她心里的刀刃。当我说自己想上一个辅导班时,她会不假思索的答应,连需要多少钱都不问一下;到我遇到困惑和挑战时,她总是默默地支持我,不管前面的路有多么荆棘和漫长,这就是大爱无私的母爱。
鱼头读后感篇九
原料:鳙鱼头半个,豆腐50克,白萝卜50克,香菜25克,大米100克,葱花、姜、盐少许。
方法:(1)将鳙鱼头洗净.去除腮刺,剁成数段,用开水焯后,弃水,放入清水中煮,再放入葱、姜、盐,熬成浓汁时,将浓汁转入另一锅中。
(2)豆腐用水焯后,放一小碗中,碾碎。
(3)白萝卜去皮,洗净,切成丁。香菜择洗干净,切成末。
(4)大米淘洗干净,入锅,倒入熟鱼头的浓汁和白萝卜,再加适量水,煮成半熟,放入豆腐直至整熟,放人香菜末搅匀即可。
用法与功效:四季均可食用,以午、晚餐为宜。增加维生素a、e的'吸收,有助于婴幼儿神经发育,鱼头中的5一羟色胺还能够稳定精神。
鱼头读后感篇十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读到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妈妈喜欢吃鱼头》。当在读文章标题时,我只不过认为这篇文章十分有趣,可读后再细细品味文中的内容,让我对文章有了另外一种理解。
《妈妈喜欢吃鱼头》这篇文章讲了作者陈运松小时候家里穷,难得吃上鱼,每次吃鱼,妈妈先把鱼头夹在自己碗里,将鱼肚子上的肉夹下,仔细捡去很少的几根大刺,放在作者碗里,其余的便是父亲的了。时间一久,作者怀疑鱼头是不特别好吃。有一次父亲不在家,作者趁妈妈盛饭之际,夹了一个,吃来吃去,觉得没鱼肚子上的.肉好吃。
有次,他的外婆来他家,妈妈买了一条很贵的鲑鱼。吃饭时,妈妈把鱼肚子上的肉给了外婆,外婆却给了他,自己吃鱼头。等到他自己成家立业时,他的妻子吃鱼时也像他妈妈一样,把鱼肚子给了女儿,自己却吃鱼头。作者因此悟出了一个道理“女人作了母亲,便喜欢吃鱼头了”。细细回忆,有似曾相识的往事浮现在眼前。母爱之平凡,母爱之伟大在作者笔端流泻,自然,清新,又如此震撼心灵!鱼头当然没有鱼肚子好吃,可是“女人作了母亲,便喜欢吃鱼头了”,作者选取了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却让我们感慨良多!多么深沉的母爱啊!
我也有过这样的感受。我小的时候,经常发烧。有一次,我突然发烧发了四十多度,把妈妈吓了一跳。那时,爸爸正在上晚班,没时间回来,妈妈没有办法,只好背着我去医院看医生。看过医生,说要挂水,妈妈就一直陪在我身边,不停地鼓励我。很快,我的病就好了。
母爱永远是无私的。
妈妈,您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我长大后一定会让你幸福、快乐!就让我们在感恩中健康成长吧!
鱼头读后感篇十一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读到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妈妈喜欢吃鱼头”当在读文章标题时,我只不过认为这篇文章十分有趣,可读后再细细品味文中的内容,让我对文章有了另外一种理解。《妈妈喜欢吃鱼头》这篇文章讲了作者陈运松小时候家里穷,难得吃上鱼,每次吃鱼,妈妈先把鱼头夹在自己碗里,将鱼肚子上的肉夹下,仔细捡去很少的几根大刺,放在作者碗里,其余的便是父亲的了。时间一久,作者怀疑鱼头是不特别好吃。有一次父亲不在家,作者趁妈妈盛饭之际,夹了一个,吃来吃去,觉得没鱼肚子上的肉好吃。有次,他的外婆来他家,妈妈买了一条很贵的鲑鱼。吃饭时,妈妈把鱼肚子上的肉给了外婆,外婆却给了他,自己吃鱼头。等到他自己成家立业时,他的妻子吃鱼时也像他妈妈一样,把鱼肚子给了女儿,自己却吃鱼头。作者因此悟出了一个道理“女人作了母亲,便喜欢吃鱼头了”。细细回忆,有似曾相识的往事浮现在眼前。母爱之平凡,母爱之伟大在作者笔端流泻,自然,清新,又如此震撼心灵!鱼头当然没有鱼肚子好吃,可是“女人作了母亲,便喜欢吃鱼头了”,作者选取了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却让我们感慨良多!多么深沉的母爱啊!我也有过这样的感受。我小的时候,经常发烧。有一次,我突然发烧发了四十多度,把妈妈吓了一跳。那时,爸爸正在上晚班,没时间回来,妈妈没有办法,只好背着我去医院看医生。看过医生,说要挂水,妈妈就一直陪在我身边,不停地鼓励我。很快,我的病就好了。母爱永远是无私的。
鱼头读后感篇十二
母爱,是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她无处不在,不论多小的事,她都存在。《鱼头》这篇文章,告诉了我母爱的伟大、深沉,无处不在。
作者从记事开始,母亲就爱吃鱼头,作者则吃鱼肚,一次,作者尝了一个鱼头,十分难吃,十分不解妈妈为何爱吃,终于,长大了后作者从妻子那明白了——因为爱。
《鱼头》虽短,但充盈着伟大的母爱,她的伟大和无边使我深有感触,母爱永远跟着我们,为了我们牺牲一切。鱼头,并不好吃,可母亲和妻子却如此爱吃,她们真的爱吃吗?不她们不爱,可她们又为什么要吃呢?为了什么呢?那是为了她们自己的儿女好,吃好的东西。这便是爱,母亲明明不爱吃,却吃了,留下了最好的东西给儿女们。母爱无边,无处不在。她为了我们好,不论多小的事,都不愿意我们用坏的,她用好的、吃好的。她想我们好,为了我们愿付出一切。我们就更不能负了她,孝敬母亲,从小事做起。好好学习,为母亲做事,孝敬她,让她开心。
生活不也是如此,爱在哪儿?这儿,汶川大地震时,一位母亲被救援队发现,她已经没了呼吸。可她却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身体,原来,有一个孩子在她身下,还有一部手机,上写着:“亲爱的宝贝,如果你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这不就是爱吗?在大难面前。母亲分明可以逃走,却为了孩子,毅然为他挡住了灾难。《鱼头》中那为母亲,不也是为孩子吗?她们爱吃鱼头吗?不。她们不珍惜生命吗?不。但为了孩子,必须这样做。母爱无处不在。
母爱,是伟大的、深沉的,无处不在,它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我们应学会孝敬,报恩母亲。世界上的孩子们啊!孝敬母亲,我们都要做,为了母亲多年的辛劳。《鱼头》这篇文章中,充满了母爱,告诉了我母爱的无边,伟大、深沉。
鱼头读后感篇十三
我发誓,我看过的这鱼头是世界上最大的了!
你们先猜猜吧!这鱼头有多大,又有多长呢?猜不出来了吧?让我来告诉你们吧,这鱼头呀,长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8米,宽2000000000000000000000004米,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鱼头,为何这鱼头有如此之大呢?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这鱼,也只有一个大头。传说,在我的老老老老老老老老祖先还没出生时,它就掉到了我们的大鱼塘。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许是哪个神仙吃掉了它的身,只剩下个鱼头,把它扔下,却给它了生命吧。而我的老老老老老老老老祖先那时条件不好,每天就只给它吃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克的小虾,是到我这一代才多给它吃了那么点东西。
这鱼头,到现在还在长大着。
鱼头读后感篇十四
1、故里传真爱,陈坛有奇香。
2、唐记鱼头王,鲜浓情意长!
3、山灵水秀,滋养鱼风。
4、唐记鱼头王,独家秘方,天下一绝。
5、知己,知心,知味。
6、鱼头王,独霸一方。
7、唐记鱼头——满载亲情滋味。
8、一生情,一口汤;留香童年,回味绵长。
9、唐记鱼头王,味美情更长。
10、独家秘制,百年传承。
11、历史变迁,美味依旧。
12、世传珍味,独此一家。
13、唐记鱼头,独门享受。
14、陈年老坛,独家秘传!
15、品唐记鱼头王,感受鱼游肚中!
16、不一样的水,不一样的鱼,不一般的`味!
17、悠久历史遗秘术,唐记鱼头传万年。
18、大美无言,大味至纯。
19、名地出美味,名鱼世人尝。
20、人杰地灵好滋味,莫过唐记鱼头王。
21、有岛、有湖、有鱼头!
22、唐记鱼头王,别忘尝尝汤哟。
23、三“锅”演义,千古流香。
24、无法得知她的神秘,却可以分享好她美妙!
25、家的味道,曾经的幸福——唐记鱼头王火锅。
26、一口浓香,一缕乡情。
27、唐记鱼头王,吃忘钓霸王。
28、留恋的,不仅仅是美味。
29、只为你和家,传承好味道——唐记鱼头王!
30、千岛湖水清见底,千岛湖鱼味香鲜。
31、陈年秘汁,鲜香奥妙。
32、岁月齿留香,唐记鱼头王。
33、好水出好鱼,好鱼天下知。
34、酸萝卜中有奇,陈年坛中有奇,奇奇来袭!
35、美味醇香唐记鱼头王,源自千岛健康又营养。
36、唐记鱼头王,浓情蜀留香!
37、唐记鱼头王,吸引你的不仅仅是美味。
38、千岛湖鱼纯正水,美丽聪明更健康。
39、源远流长的儿时梦想!
40、唐记鱼头王,浓浓的亲情在里面。
41、岁月不能醇厚,难忘唐记鱼头。
42、忆难忘——唐记鱼头。
43、有山,有水,有吃头!
44、秘锅底,烹鱼头,香浓郁,味鲜美。
45、天然有机美食——唐记鱼头王。
46、唐记鱼头王,汤鲜味美,原汁故香。
47、唐记鱼头王,鱼水情长。
48、欢乐聚一堂——唐记鱼头王。
49、千岛湖水养好鱼,精选唐记鱼头王。
50、蜀中秘方,百里飘香。
51、传承美味与天下人共享。
52、最是唐记鱼头王,秘制鲜汤美名扬!
53、唐记鱼头汤,色朴实无华,方深藏不漏。
54、唐记鱼头王,自然好头彩。
55、汤鲜肉滑情浓香,尽在唐记鱼头王!
56、浓情滋味,记忆醇香。
鱼头读后感篇十五
每天购买一些食材是每一个家庭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是购买食物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有些食物挑选好了吃起来更加的美味和营养,尤其像鱼头这种常见的食物,选择更是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下面带大家一起看一下什么样的鱼头好。
如何选购新鲜鱼头?
一:可以看看鱼腮是否鲜红,颜色越暗代表存放的时间越长.褐色就是时间好长了。
二:可以看鱼的眼睛是否水润,深陷或者过于凸出都代表不是最新鲜的。
三:闻味。
鱼头读后感篇十六
小时候,家里的餐桌上雷打不动的一道菜就是鱼。我最喜欢吃鲫鱼,所以妈妈常常买一条肉质鲜嫩的鲫鱼回来,让我饱个口福。
妈妈蒸鱼驾轻就熟,味道绝佳。买了鱼回来,就在厨房风风火火忙活了起来,这时的妈妈威风凛凛,最为得意,只见她旋风般立马穿上了围裙,颇像个“上得厅堂,入得厨房”的“武林高手”,接着拿起菜刀,手起刀落,鱼肚子顿时就有了一道口子,水洗,摆盘,撒上姜葱,大火蒸几分钟,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鱼蒸好了,我们也开始吃饭了,坐定之后,妈妈总率先地先下筷子,把鱼肚子两旁的鱼腩肉夹给我吃,鱼腩肉鲜滑美味,又没有小骨头,实在让人回味。而我的妈妈,则经常“光顾”我们挑剩的部位,尤其鱼头。
我不解地问着:“妈妈,鱼头都是刺呢。”
“没事,你多吃点鱼肉,才能长高高,小心骨头。”妈妈笑盈盈,轻轻挑着鱼头里的碎肉,“喏,还有肉呢!”
如今,岁月流逝,我长大了,这么多年一贯制历久常新的最佳菜式还是那道蒸鱼,我的碗里依旧放满那一块块晶莹剔透的鱼腩肉,妈妈则继续包办鱼头。偶然一次,鱼端上桌了,妈妈还在厨房收拾着,我趁机赶紧拿起筷子,夹了一点鱼头,送进嘴里。
不仅难吃,还有点苦涩。
我才终于明白,鱼头里浸满浓浓的母爱,一直伴我成长。爱无言,却深沉。
鱼头读后感篇十七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特别喜欢吃鱼,经常要妈妈做给我吃,倘若有一条大鱼,我几餐就能吃完。但妈妈工作很辛苦,便很少给我做鱼。
一次,我正在津津有味的看书,妈妈的一句话打破了我看书的思路。只听见妈妈说:“瑞佶,今天有鱼吃啊!快来啊!”我已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向餐桌,妈妈也急忙把菜从厨房端了出来,我看着这鲜美可口的鱼,我不禁流下了口水,妈妈看见我这般情景,急忙挑了几根大刺,把鱼肚子上的肉夹进了我的碗里,对我说:“慢点吃,别烫找了。”我便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鱼头读后感篇十八
在现实社会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母亲。她们并非是爱吃鱼头,而是为了爱而吃鱼头。她们往往是把好吃的'给孩子。殊不知,这种“爱”吃鱼头和行为真正地变成了溺爱。使孩子们变成了“小皇帝”、“小公主”,丝毫不知母亲的心。
在这幅图中,小男孩或许会问母亲为什么吃鱼头。母亲也许会含笑回答:“因为我喜欢吃呀!”这难道不使人感动吗?可是,直到孩子长大了,母亲才会发现:原来她自己一直是错的。
母爱的作用是更好地教育而不是溺爱。一个不懂母亲的孩子是从溺爱之中诞生的。图中的母亲虽然很爱自己的孩子,但这种爱只会使孩子错误地认识母亲!
一位伟大的母亲不仅让孩子吃到好吃的,更应该让孩子学会体谅、了解别人的心。只有这样,她才是一个真正合格的母亲。那种“爱”吃鱼头的行为虽然令人感动,但它却误导了孩子!!!
母亲们啊!别再为爱而吃鱼头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846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