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大海中永生 新华社 在大海中永生阅读答案(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03 20:18:37
2023年在大海中永生 新华社 在大海中永生阅读答案(三篇)
时间:2023-03-03 20:18:37     小编:zd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在大海中永生 新华社 在大海中永生阅读答案篇一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能按照“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的顺序理清课文脉络。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初步感受人们对伟人邓小平的永远怀念之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伟人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词。

难点:激发学生对伟人的崇敬之情。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提示课题

1、课前首先让我们一起重温一首熟悉的歌曲,注意用心灵去倾听、去感触。(播放《春天的故事》)

2、以前听过这首歌吗?知道它歌颂了谁吗?(邓小平)

3、揭题、读题。

然而,1997年2月19日,这位历史伟人却悄然闭上了眼睛,离我们而去了。他的离去是党和国家的巨大损失,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国各族人民都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今天,让我们再一起来缅怀这位历史伟人。(板书课题:在大海中永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1、师过渡:这篇文章的篇幅不长,请同学拿起书本把课文认真读一遍。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给每个自然段标号。

2、师巡视,请读得好的同学站到讲台上来,以便做示范朗诵。

3、学习生字: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指名读,其他同学指正。

(2)齐读生字词。

4、学生描红、临写。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师过渡:生字会认了,咱们再来读读课文

2、指名分读课文,指导长句朗读:

(1)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

(2)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3)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

四、听读课文,理清层次

1、师范读,学生认真听。按照“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讨论分段情况并板书:

一、(1自然段)     飞向大海

二、(2—4自然段) 撒向大海

三、(5—7自然段) 告别大海

五、配乐朗读,有感情地读好课文

六、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3、收集有关小平爷爷的资料,下节课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板书设计:

13、在大海中永生

一、飞向大海

二、撒向大海

三、告别大海

在大海中永生 新华社 在大海中永生阅读答案篇二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83

我的这节课对课文内容的讲解和训练力度不够,会给人很“浮”的感觉,这一点是我必须改进的地方

,如能够结合腾老师的“实”,那将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语文课。

想上好一节语文课,教师应注重对朗读的指导和训练,不单要对个别同学的朗读进行指导,如果想使

感情得以升华,我们教者还应该加以范读,或者让学生听录音,来学习字句的缓急,语速的快慢以及

音量,情感的控制。而在我的这节课中朗读还不够,特别是在“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

我的祖国和人民”指名让学生读时,他们的朗读平淡,感情出不来时,我就应该范读一下这句话,引

导学生从听觉上去感受小平爷爷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而姚老师的课上,她成功的运用了个别同学的朗

读,来带动全体同学 “感悟”课文的感情,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想上好一节语文课,我觉得还应该注重情境教学,渲染必要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

去学习,对学生感悟和理解课文内容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三节研讨课都成功的运用了情境教学

的方法,姚老师制作的“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的课件、极其感人的画面,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

感觉。对学生感悟“骨灰撒大海”时人们无比沉痛的心情具有积极推动的作用。

我在讲“奔腾不息”的浪花将小平爷爷的骨灰送向四个地方时,先在黑班上板书海浪的简笔画,再用

课件播放海浪声,对推动学生理解小平爷爷影响的深远,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教学实践告诉我,作为一名青年老师,应该立足于在创新的基础上求实,塌塌实实的苦练基本功,吃

透教材,同时把握好不同层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求有的放矢,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不泄努力!

(第一范文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大海中永生)本文

转载

在大海中永生 新华社 在大海中永生阅读答案篇三

【教学目标】

1、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人民为失去了邓爷爷这样一位伟人而悲痛万分的感情。

2、借助语言文字,缅怀邓爷爷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诵体会人民与邓爷爷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

缅怀邓爷爷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怀。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在大海中永生》

2. 有一位老人曾深情地说过这样一句话:(出示)“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3. 你知道他是谁吗?(邓小平)

4. 透过他朴实的话语,你感受到了什么?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5. 是呀,就是这样一位热爱自己祖国的儿子,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二、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学习第1小节

1. 请你轻轻地读一读第一小节,并找出能体现人们悲痛与不舍的句子。

2. 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西郊机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祖国辽阔的大海。

(低低地缓缓地)指名读 齐读

3. 飞机飞向了大海,这位以自己一生引读----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1).同学们你爸爸妈妈小时候是怎样的?你现在的生活又怎样?理解崭新历史

(2).邓小平爷爷实行改革开放政策30年给人们带来了幸福的生活。那“最后一个篇章”指什么?

4.他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他虽然走了,但他的话语却萦绕在我们耳边(齐读)

5.让我们送一送邓爷爷吧。齐读第1小节

学习2-3小节

1. 人们不想小平爷爷离开又不忍心违背他的遗愿,(引读第2小节)

2. 鲜花伴着骨灰有人说是鲜花拌着骨灰,你怎么看?(鲜花代表了人们对邓小平爷爷的不舍与爱戴)

3. 呜咽是什么意思?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4. 大海仿佛也有了人的情怀,为之哭泣,涛声中你听到大海在哭诉些什么?

5. 大海带走了我们的思念和泪水,我们禁不住想问:奔腾不息的浪花啊,你准备把邓爷爷的骨灰送往哪里啊?自读第3小节

6. 浪花把邓爷爷的骨灰送往了哪里?

7. 想象说话

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飘向祖国万里海疆,祖国人民说:“______。”

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飘向香港、澳门,香港、澳门的同胞说:“______。”

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飘中国台湾,台湾同胞说:“______。”

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飘向世界各地,世界人民说:“______。”                       教师语言渲染第一个分句:他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影响深远,二十多年来沿海各地包括祖国内地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二个分句:他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使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大家庭。

第三个分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邓小平也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共同心愿,骨肉同胞终有一天会团圆。

第四个分句:海外侨胞为祖国在改革开放中腾飞而骄傲;各国政要和人民盛赞小平……

8. (出示图片)邓爷爷的丰功伟绩影响程度深时间长,他的理论知识对世界各局都有影响,他的影响———引读:超越时代,超越国界 ------不仅 -----也属于全世界

9. 看,连各个国家的领导都对他做了高度评价(指名读)

10. 就是这样一位伟人,时时刻刻不忘(齐读邓小平名言)

11. 多么让人敬仰的老人啊!

配音读课文。

师: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生个别接读。

让我们再次送送邓小平爷爷,祝他一路走好。

学习4-5小节

1. 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读一读第五小节,透过舷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

2. 你看到了什么?

3. 涛声永不停息,声音震撼人心,你听到了什么?点评

你听到了什么?点评  你呢?你们听到了什么?

4. 邓爷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他的一国两制政策影响深远,他让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此时此刻,你想对邓爷爷说些什么呢?请你在书上空白处写一写

三、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1邓爷爷,您虽然走了,但您的丰功伟绩我们不会忘,您将——与------男生读

邓爷爷,您虽然走了,但您的不朽精神我们不会忘,您将——与------女生读

邓爷爷,您慢走,改革开放后继有人,中国统一指日可待,您必将——与------齐读

2.千言万语凝结成一个共同的心声:我们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在大海中永生!在课题旁边恭恭敬敬写上邓小平爷爷的名字。让我们深情祝愿:邓小平爷爷在大海中永生。

3、邓小平爷爷把春天留给了我们,却在春天里悄然离去;敬爱的邓小平爷爷,我们将继续书写春天的故事,永远高唱春天的旋律……

(歌曲《春天的故事》悄然响起。)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8093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