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端午心得体会(热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18:14:10
品味端午心得体会(热门17篇)
时间:2023-11-24 18:14:10     小编:飞雪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总结。在写心得体会时,要注意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观点,避免冗长和啰嗦的叙述。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心得体会,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品味端午心得体会篇一

端午节,又称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到这个节日,我总是被拉回到欢乐的童年时光。每年的端午节,我都有着特殊的期待和很多美好的回忆。在这个有着浓厚文化色彩的节日中,我领悟到了许多人生的道理,也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民族的凝聚力。

首先,端午节使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我小时候,每到端午节这一天,家里都会准备粽子。无论是甜粽子还是咸粽子,都散发着淳朴的香味,让人回味无穷。而了解到端午节的由来后,我才知道粽子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龙舟竞渡、挂艾叶菖蒲、穿五色绳等习俗,都代表着抵御瘟疫、祈福祈禳的深刻寓意。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次,端午节也是团圆的象征。在这个节日里,我和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粽子,共叙家常。每年这个时候,我都有机会与远方的亲人团聚,感受到家人之间浓浓的爱意。而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同事,每个人都会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用心去关怀与祝福。这让我深感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是如此的牢固和重要,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对于他人的关心和关爱的重要性。

再次,端午节让我学会了珍惜传统与创新的平衡。我们在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应该勇于创新与发展。现代社会的大力推崇绿色、健康生活方式,也使得端午节的习俗逐渐与时俱进。如今,有许多特色节目和活动,如划龙舟比赛、现场制作粽子、举办诗词比赛等等,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这种融合传统与创新的方式,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化的传承,也给了我们更多的参与与创造的机会。

最后,端午节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这个节日中,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大家都能以同一种思维和情绪融入到这个节日中,共同庆祝和祝福。这种凝聚力让我深感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向心力之强,无论在艰难时刻还是在幸福时刻,都能够共同面对,共同进退。

通过端午节的庆祝和体验,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文化的魅力、家人的重要、传统的传承与创新的平衡以及中华民族的集体凝聚力。端午节不仅是我心中一年一度的欢乐日,更是我思考和领悟人生的时刻。愿这片文化沙漠上的绿洲,永远能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

品味端午心得体会篇二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也是中国人民的重要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包粽子、赛龙舟、挂菖蒲、饮雄黄酒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粽子是最具代表性的食物之一。每逢端午节,我都会和家人一起包粽子,每一次都让我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新的心得。

第一段:粽子的起源和意义。

粽子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相传,粽子起源于战国时期的中国。当时,古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因忠义不被尊重而投江自尽,为了不让鱼虾啃食屈原的尸体,人们将糯米包在竹叶中,再用绳子系紧,扔进江中,以饭自食。因此粽子也被称为“屈原粽”。屈原粽的包法至今未变,象征着对屈原的缅怀和纪念。

第二段:包粽子的技巧和过程。

包粽子是一种古老而有趣的手工制作过程。首先,准备好粽子的原料,包括糯米、粽叶、岑枝、猪肉等。其次,将粽叶浸泡在水中,使其变软。然后将糯米和剁碎的猪肉一起食用油、盐、酱油等腌制,使其入味。接下来,将粽叶摊开,放入适量的糯米和猪肉,用手包起来。最后,用细绳子系好,放入锅中煮熟。经过一个耐心和细致的过程,一颗美味可口的粽子就完成了。

第三段:包粽子的乐趣和美食享受。

包粽子不仅仅是为了食物,更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气息,体验到人与自然的亲密联系。此外,包粽子也是一项有趣的动手工艺活动,可以增进亲子关系,增加家庭的互动和乐趣。而最令人期待的是,当粽子煮好后,享受美食的时刻到来。一口咬下,糯米的香甜,肉馅的鲜嫩,在口中融化,给人一种独特的享受。

第四段:粽子的品种和口味。

虽然粽子的制作原料基本相同,但由于地域、风味的不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粽子品种。有北方的咸粽子,用糯米、红枣、豆沙等为原料,口味咸中带甜;有南方的甜粽子,用糯米、冰糖、沙参、桃仁等为原料,口味甜中带香;还有咸甜口味相间的粽子,如粽子中夹杂着咸蛋黄和糯米,酸甜可口。每个品种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让人驻足品味。

第五段:粽子的放大和共享。

粽子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个文化符号,一种传统节日特有的风景。人们在端午节的时候经常会包粽子,还会将粽子赠送给亲朋好友作为礼物。通过共同制作、共同品尝,人们可以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和欢乐,增进彼此的友谊和感情。同时,粽子也成为了中国的一种文化名片,通过传播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品尝到中国的美食文化。

总结:

端午粽心得体会,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了粽子这一中国传统美食的魅力。通过包粽子,我不仅品尝到了美味,也领悟到了传统文化和情感的重要性。端午节,是我与家人共同包粽子的时刻,也是我与朋友分享粽子的时刻。愿每个人都能在端午节的时候,包一颗粽子,品味一份传统文化,倍感快乐和幸福。

品味端午心得体会篇三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一年中最具特色和独特味道的节日之一。每逢端午节,人们都会购买粽子来品尝,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让这一传统食品成为了人们亲近自然和寻找家乡味道的象征。在我多年的端午节度过中,我积累了许多关于端午粽的心得体会。

首先,制作端午粽需要精心的准备和专业的技巧。粽子是由糯米和不同的馅料包裹在竹叶或芦苇叶中,然后通过细细捆扎而成。糯米要事先泡发,馅料要选择高品质的材料,例如糯米与豆沙、蜜枣、肉或其他口味的混合。泡发后的细细竹叶或芦苇叶要经过适当的煮沸和洗涤,以确保其质量和卫生。制作粽子需要一定的手工技巧,细致的目光和灵活的双手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尽管制作粽子需要耐心和技巧,但是品尝一颗美味的端午粽会带来巨大的满足感。粽子蒸煮后,糯米变得柔软糯滑,香气四溢。一口咬下去,糯米的口感和馅料的浓香混合在一起,令人回味无穷。端午粽的馅料选择非常丰富,有甜有咸,有肉类有素食,每种口味都有着独特的诱人之处。无论是喜欢咸味的肉粽,还是喜欢甜味的豆沙粽,都能在端午节找到心仪的口味。

再次,除了口味的满足,粽子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端午节是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而粽子作为这个节日的代表食品,也有着特殊的意义。据说,人们为了避免屈原的尸体被鱼虾损坏,将食物打包成粽子投入江中,以此来招鱼虾以保护他的尸体。此后,每年的端午节,人们便将粽子扔入江中,藉此来保佑平安、驱逐灾厄。这种独特的传统令端午粽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端午粽也是亲人团聚和分享情感的象征。在端午节期间,无论是家人还是朋友,大家都会相约在一起品尝粽子。咀嚼着糯米和馅料,大家一起分享着快乐和温暖,感受着家的味道和亲情的力量。每一颗粽子都承载着亲情和友情,将人们的心紧紧连结在一起。吃粽子成为了人们心灵的寄托,让人在这个喜庆的节日里感到幸福和满足。

综上所述,端午粽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心灵的寄托。从制作到品尝,从传统到现代,每一次与粽子的相遇都是一种美好的体验。在这个端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欣赏和品味这种传统食品,感受其中的精髓和魅力。无论是制作粽子还是享用粽子,每个人都能收获到属于自己的端午粽心得体会。

品味端午心得体会篇四

近年来,端午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瞩目。这个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让人们在欢庆喜悦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每逢端午佳节,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品味和体会愈发深入,通过品味端午,心得颇多。

首先,品味端午是品尝传统美食。在端午节,粽子作为传统美食的代表,成为了每家每户必备的节日特色之一。每当揭开粽子外层的粽叶时,散发出的独特香气顿时唤起人们的食欲。粽子颇具创意,各种口味琳琅满目,有咸粽、甜粽、豆沙粽等等。品尝粽子,不仅满足了味蕾上的享受,更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其次,品味端午是品味竞技的精神。龙舟比赛是端午节期间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每年的端午节,各地都会举办精彩的龙舟赛事,众多的参赛队伍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站在沿江岸边,只听得各支队伍一阵鼓声喧天,由水面上掀起激起白水浪花,龙艇腾飞起舞,直扑而至,顿时带来一股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竞赛中,人们能够亲身体验到团结协作、拼搏奋进的精神,品味到传统文化中的坚韧与智慧。

第三,品味端午是品味传统习俗。在端午节期间,人们还会进行踏青郊游、佩戴艾草等一系列有意义的习俗活动。特别是草人、龙舟等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传统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承与弘扬。例如,草人在古时候被认为是防止伤怀的神祗,现在已经变成了表达吉祥和欢乐的象征,广受欢迎。品味这些传统习俗,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

第四,品味端午是品味人文景观。端午节期间,许多地方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庆典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例如,南京灵谷寺会举办盛大的“草人庙会”活动。到了端午节,灵谷寺的繁华程度不亚于中国的传统节日的任何一个重要场所。整个寺庙都被雕塑、表演、炮竹、鞭炮声、花灯等迎来的人流涌得水泄不通。品味这些人文景观,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古老庙会的热闹和活力。

最后,品味端午是品味家庭温暖。无论是制作粽子,还是在一起观看龙舟比赛,端午节都是一个家人团聚的好时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亲人们团聚在一起,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品味家庭的温暖,品味亲情的甜蜜,是端午节最为珍贵的体验。

综上所述,品味端午不仅意味着对传统美食的享用,更代表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通过品味端午,人们能够深入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智慧。无论是品味传统美食,品味竞技精神,品味传统习俗,品味人文景观,还是品味家庭温暖,都能让人们在端午节这个特殊时刻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无穷。

品味端午心得体会篇五

又到端午,粽子再次成为热销商品。在一些地方,以鲍鱼、鱼翅等为馅料,搭配名茶名酒的“天价粽子”,又出现在商场。

有媒体报道称,今年,上海等地出现的类似豪华月饼的天价粽子,价格最高的一款粽子礼盒标价3398元,礼盒内除了有用鲍鱼、海参等材料制作的10只粽子,还附加了金蛋、金锤等贵重礼品。

天价粽子如果涉嫌欺诈,应该受到有关部门查处;天价粽子产生的原因,更值得我们探究。说到底,天价粽子根本不是普通工薪阶层能够消费得起的,实际上是瞄准个别人群的“特殊”商品。生产者肯定有所企图,功利性不言而喻。

不只是粽子,近年来,包括月饼在内的一些传统节日食品,有向奢侈化发展的倾向。高昂的价格之下,这些传统食品的功能异化,成了炫耀、送礼的载体,陷入“买的人不吃、吃的人不买”的怪圈。这不仅是对淳朴民风的误导,也是对社会公德的挑战,需要引起重视。

事实上,天价粽子做得再好,老百姓也不买账。“看的多,买的少”、“礼盒价格太高,销售情况不好”,这是多数卖家的反映。现实面前,有关企业应该摒弃华而不实的噱头,回归粽子的本来面目,生产出质量上乘、价格合理的美味食品。只有这样,企业才有生路,百姓才肯买账。

品味端午心得体会篇六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被誉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瑰宝”。这个节日的来历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们不仅能够品味到美食的魅力,更能体会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年的端午节,我亲身参与了端午相关的活动,收获颇多,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品味端午心得体会之美食篇。品味美食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用粽子款待贵宾和亲人。而粽子作为中国传统的米制品,在口感和味道上各有特色。粽子的馅料多种多样,有肉、豆、蛋等多种口味,每一款都有着不同的味道和风味。吃粽子的习俗源于诗人屈原,因此在品味的过程中,我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感受到了古人的生活情趣。不仅如此,我还在朋友家品尝到了用叶子包裹的粽子,这种做法更加原汁原味,让我能够充分体会到了端午节的地道风味。通过品味美食,我深深体会到了传统文化对我们生活的丰富和影响。

其次,品味端午心得体会之习俗篇。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赛龙舟了。赛龙舟是源自古代的一种传统竞技活动,现已成为端午节最具特色的竞赛项目。在今年的端午节,我参与了一次赛龙舟活动。划龙舟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和协作精神。每个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共同完成了比赛。而观战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其他队伍的努力和拼搏,不禁让我对他们产生敬意。通过参与和观赛,我深刻体会到了传统习俗对于人们团结合作和奋发向上的促进作用。

再次,品味端午心得体会之亲情篇。在这个节日里,家人的团聚显得尤为重要。我亲身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和重要性。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能和父母一起包粽子、赛龙舟,一起品味节日的喜悦和快乐。而这样的团圆,让我倍感温暖和幸福。母亲在一旁和我一起包粽子,传授给我她的经验和技巧,这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父亲则一直鼓励我参加赛龙舟活动,他的支持和关心让我倍感安心和自信。亲情的纽带在这个节日里更加牢不可破,让我深深明白了家庭的重要和幸福。

最后,品味端午心得体会之传统文化篇。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体现。通过参与端午相关的活动,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除了赛龙舟和包粽子外,我还了解到了一些关于端午节的传说和历史。在端午节期间,我去了一个博物馆,参观了一次端午节特展,了解了包括屈原和端午节起源在内的相关知识。我对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执着,深感钦佩和敬重。通过了解传统文化,我对端午节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更加珍视这种独特的文化。

综上所述,通过品味端午节的美食,参与端午的习俗,感受亲情的温暖,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我在今年的端午节有了一些心得体会。这个节日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我更加珍视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节日,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这种独特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发光发热。

品味端午心得体会篇七

我也有一兄一妹,分别在江苏和浙江,端午节只在群里发了端午节安康的图片,算是应了节,应了景,而非眼前的兄妹可以有直接的生计,可以相处一起。按照他们的岁数,应该父母健在,卖完樱桃就可以回家与父母团聚的。而我们兄妹却各自一方,父母几年前就不在了,与眼前的这对兄妹相比,大约是同样的亲情,不同的人生。

血缘的关系在我看来是所有关系中最亲最近的了。前一阵,我的大舅不幸去世,亲戚建了个群,有些是很小时候见过的,有些则根本没见过。一下子那么多与自己有着血缘关系的亲戚冒出来,还真有些不可思议的奇怪感觉。但是,血缘一下子把我们拉近了,这种亲情让我们约定,有机会见面,弥补我们以往的欠缺,弥补我们的长辈在世时我们因为依赖而缺失的交往。父母们离世后,我们反而应该更密切地联系,毕竟我们身上有同一个家族的血液在流淌,而且家族的基因导致的外貌也很有些相象,尽管我们可能会操着不同的方言,从事不同的工作,经历不同的人生。

我还认为,血缘关系只可以背叛,却不可以改变。有些血缘的亲情即使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却否认不了这种血缘关系的存在,至于这种关系存在的意义,亲如一家的与形同陌路的、反目成仇的理解肯定不一样。

端午节了,突然就想到亲情,其实还有层原因,就是大约20xx年的端午节,曾写过一篇文章,怀念小时候妈妈包粽子的情形,写文章时妈妈还在世。而今,父母已去世多年,成了孤儿的我,格外怀念这份亲情。

端午节并不是团圆节,却总有点伤感在其中,不知道是不是有纪念屈原老先生的原因在其中。20xx年的端午节,这样的一篇文字算是对亲情的重新解读,也是一种纪念和牵挂。

最后,还是祝福所有血浓于水的亲情都能够彼此真的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品味端午心得体会篇八

为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民族节日——端午节,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南模初级中学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知荣辱明礼仪扬传统强素质”为主题的端午节系列活动。

本次活动主题鲜明、资料丰富。早在1个月前,学校纪念屈原的各项活动的宣传、筹备就已经开始了。如劳技课上的“纸粽子制作”、美术课上的“画一画屈原”、语文课上的祭文征集等。5月31日的系列活动则正是这一阶段整体活动的集中展示。整个主题活动分校内、校外两大板块。校外,我校10多位学生参加了在xx镇举办的xx市中学生端午节纪念屈原系列活动。校内,整个活动又分为三大板块:游园会、视频知识竞赛、主题班会。活动还邀请了xx单位的武警战士一齐参加。

中午开始的游园活动形式多样,有“书楚辞、画屈原”的现场比赛、有“猜灯谜”活动、有“赶粽子球”比赛、更有超级吸引人的.现场包粽子活动,虽然最终粽子形状各异,甚至不是很好看,但这些粽子担负着爱心大使的光荣任务,同学们将把这些粽子亲手送给可爱的武警战士们。

在视频知识竞赛中,代表各个年级参赛的队员们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场上同学你追我赶、后援团的教师和同学更是为他们的队伍呐喊助威。而在教室里观看现场比赛的同学们也都全神贯注,因为他们不仅仅关心本年级同学的表现,并且还盼望着有机会进入比赛现场,成为幸运观众呢。最终,年龄最小的七年级代表对夺得了最终的胜利。

各班的主题班会则紧紧围绕本次互动主题,在环境布置、班会形式、资料方面下足了功夫,营造出了很好的过节氛围,增强了对端午节和屈原的了解。

本次纪念屈原的系列活动寓教于乐,形式活泼、简便,同学们也乐在其中。经过开展纪念屈原的系列活动,同学们对屈原有了充分的了解,对如何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有了明确的认识。他们在丰富多采的活动中体验着、感悟着。全校近90%的同学都参加了今日的各项活动,不仅仅赢得奖品,并且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礼仪素养。

弘扬传统文化、做“知荣辱、明礼仪、扬传统、强素质”的南模初级中学的青少年,这是同学们必修的一门课程,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资料。

品味端午心得体会篇九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第一,端午节是纪念诗人的节日,是爱国的节日。因为爱国诗人屈原见国破人亡,五月初五投汨罗江。屈原沉江后,古人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呐喊鼓乐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后来演变成为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端午节的人文内涵已密不可分。端午节成为中国人传递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的重要仪式。

第二点,端午节是卫生节。端午前后正是春夏交替之时,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病虫害渐多,是传染病的高发时节。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古人在端午节前后插艾叶、悬菖蒲用以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端午这一天,成年人还要饮雄黄酒和菖蒲酒驱蛇虫,小孩子要佩戴藏有朱砂、雄黄、香草的香囊预防疾病。这些习俗表达的是古人驱瘟避邪、祈福佑安的愿望。这样来看,端午节是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

第三点,端午节是体育节,因为人们在这天要在水上赛龙舟。龙舟竞渡是一项很有气势、极具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端午竞渡能对群众性的水上运动、强身健体、民众团结起到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现在龙舟竞渡逐渐演变成一项国际体育赛事,起到友谊纽带的作用。

第四点,端午节是美食节,因为我们要吃可口粽子。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人们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形状看有四角形、锥形、菱形、有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的“筒粽”。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可谓粽叶飘香粽子可口。

同学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因为地域不同,各地的习俗也稍有不同。有些传统的习惯已经淡化了不少,今天的国旗下讲话,我们了解了端午文化,也希望我们能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让我们怀着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过好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传统佳节吧!

今年的6月_日就是端午节,你打算好了吗?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

品味端午心得体会篇十

全体同学:

下午好!同学们,你能列举出我国的传统节日吗?

也许,你能早已经习惯了圣诞节的狂欢,习惯了在“父亲节”送给爸爸小礼物,习惯了在“母亲节”向妈妈表达感激之情。其实,一年365天,还有许多印有“中国”标签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折射着古老的中国文化,象征着丰富的华夏文明,闪耀着龙的传人无穷的智慧。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的代表,它的历史可追溯到端阳,午日节,重五节,女儿节,天中节,龙日等。民间纪念端午节的习俗很丰富,较普遍的庆祝形式有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还有悬钟道像以驱邪,挂艾草以避邪驱瘴,佩香包驱瘟等。每一项端午习俗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独特的文化记忆。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首出自当代诗人文秀笔下的《端午》,道出了端午节与屈原的渊源。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和文化标签。然而今天,当我们的生活被高科技元素充斥时,人们也多多少少冷落了传统节日,丢失了对文化传统的记忆。

同学们,下一周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了。你们想用什么方式纪念这个绵延两千年的传统节日呢?让我们从今年端午节开始,重新拾起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关注,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新元素,用自己的力量,拯救传统节日习俗,让中国文化逐渐被世界上更多的人认识和接受,毕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演讲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品味端午心得体会篇十一

20xx年端午节到了,又是龙舟飞渡的时候,虎一小学生已经将传统节日作为自己学习、生活中一项喜爱的活动,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喜爱传统节日,进而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我校开展了形式多样以"我们的节日·端午"为主题的手抄报评比活动。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次手抄报的题目:

1、屈原的故事。

2、端午节赛龙舟。

3、记忆中的端午节。

4、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5、端午节的习俗吃粽子。在此次作品评比中学生的作品各有特色,并为优秀作品进行展演。此次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个人传统文化素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增强爱国情感,提高文明素质,做名副其实的文明城市文明人。

在本次活动中,我校充分利用"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对全体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走进伟人、了解历史、感受伟人的爱国情怀,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品味端午心得体会篇十二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国旗下的讲话的主题是:纪念屈原,过端午节。

大家都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那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xxx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国外,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为了传承屈原的爱国传统,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品味端午心得体会篇十三

到端午节,大家一定都知道。

端午节有很多名字。比如:端阳节、赛诗节、重五节等等。

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像吃粽子、赛龙舟、戴五丝线、吃“五黄”等。

说到粽子,我可是很喜欢。我见到的粽子有两种,一种是竹叶粽,一种是竹筒粽。馅儿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红枣馅的,豆沙馅的,有香米馅的,有糯米馅的,有八宝粥馅的,这些馅都是粘粘的,吃在嘴里又香又甜,好吃得很!恐怕你馋得都要流口水了吧!

我听家长说,端午节还有一个故事呢。楚国时期,当时正是五月初五,屈原因受冤枉,抱着石头跳进了汨罗江。当地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后,划船去搭救,可是打捞了半天都没捞到。他们怕鱼虾吃了屈原的尸体,就在汨罗江上划龙船、丢粽子,引开鱼虾。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人士,一直把赛龙船、吃粽子的习俗延续到今天。

品味端午心得体会篇十四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2000多年前遗留下来的习俗:挂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佩香囊,让大家充分感受到了这个节日所蕴含的民族情怀。并且国家对节假日的调整是对这些民俗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有效方式。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了解吴越地区悠久的.传统文化,以我们大学生的责任和行动来加入和支持保卫中国文化遗产的战役。

屈原的传说,争舸的龙舟、带着药味的香囊,这些东西在记忆力已经埋没很久了唯有端午节吃粽子这一风俗,一提起来就让人觉得津津有味。现在端午节留给我们的除了粽子之外,也许最实际的就是那3天的节假日。所以我们想请大家一起动手做一个能带来好运的香囊。

1、现场制作香囊。

2、现场进行文化知识的问答。

3、了解雄黄酒。

4、现场问卷调查——端午节文化知多少。

5、小小心理测试——你是哪种粽子。

时间上暂定。

场地:学校食堂侧门边。

1、制作香囊。

民俗学家陈连山撰写的《话说端午》里提到:端午节的核心是驱邪除瘟,保持健康。香囊,指装裹了具有辟邪作用的药物或香料的袋子。同学们自己剪剪缝缝做出的简单的具有各种形状的香囊比起市场上的就很有意义,既可以送给老师同学表达自己深深的祝福,也可以增强动手能力,学学古人的手艺。自己动手diy礼物特别有意义。然后选出比较优秀的作品给与奖励。

分配:两名工作人员在现场给与指导和帮助。为了给大家创作灵感,我们会展出一些各地有代表性的香囊和吴越研究会会员自己做的香囊。

注意点:针线要注意妥善保管。

2、现场知识问答。

用回答问题的形式,增加大家对端午节文化的了解。

操作:现场两名工作人员。同学们先抽取几道问题,答对的有小小的礼品。

3、了解雄黄酒。

其实雄黄酒的概念我们大多数只出现在白蛇传里,白素贞喝了一点就现形了,所以可以给同学们一个小小的体验。雄黄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有毒的二硫化砷,加热后经化学反应变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人饮用后会中毒。所以分给同学们雄黄酒,可喷在床下、墙边等角落,以避毒虫。至于喝的话,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

4、现场问卷。

有人说,中国的传统节日之所以被现代人所淡忘,主要是由于它们的主题都是吃:元宵吃汤圆,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以至物质生活丰裕后,吃不再那么重要,节日因此变淡。

这当然是误解,以端午节而言,其精神内涵远不只是吃。端午一直是民间防疫祛病、避瘟驱邪、祈求健康的节日,寄寓了人们平安和顺的美好心愿。所以想借此了解一下我校同学对端午节的认识。(调查表附后)。

5、小小心理测试——你是哪种粽子。

给同学们一个的娱乐游戏,放松心情。(测试内容附后)。

活动可行性:

1、首先指导香袋制作的同学自己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这方面的内容,准备了很多好看的小式样教给大家。

2、端午节期间,市场上会有同步的产品上市,比如艾叶、香料、菖蒲等,到时采购就会比较容易。但我们还是准备好万一买不到中药配方的香料,就用有清香的干花代替。

3、我们社是学术类的社团,虽然名为研究会,并非只是呆呆坐在书桌前专心苦读古籍、名著。我们的会员充满了对历史文化的好奇和热情,自己动手diy,在玩的同时学到知识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本次活动的开展帮助同学们了解了端午节的知识,对中华传统的习俗进行了传承,培养了同学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海报:5元。

宣传单:200x0.1元=20元。

调查表:50x0.1元=5元。

铅华纸:8元。

香料:100元。

布料:50元。

针线:10元。

剪刀:8元。

各地特色香袋:36x3=108元。

雄黄酒:50元左右。

现场小礼品:20元(简单的小香囊2x10个)。

品味端午心得体会篇十五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例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以及观看龙舟比赛等等。然而,在这些具有浓厚乡土文化特色的活动背后,有着更深层的意义和价值。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在这个端午节期间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所得到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品尝粽子,寻找家乡的味道。

对于我来说,粽子一直都是端午节必备的食品,而且它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种食品。在这个端午节期间,我品尝了许多种不同口味的粽子,有甜的、咸的、香的、甚至还有辣的。每一口都能让我感受到不同的味道和质感,它们之间的差异也使我更加珍惜家乡的味道。这让我意识到,无论身处何地,家乡始终是我们最深刻的记忆之一,也是我们心中最珍贵的宝藏。

第三段:赛龙舟,体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带给大家欢乐和娱乐,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更好地体验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比赛过程中,龙舟队员们必须相互协作,才能够顺利划船并尽快到达终点。这时,每个队员都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并积极与其他队员互动和交流,才能够顺利完成比赛。这让我深深感到,团队协作和合作是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必须具备的素质,它们能够提高彼此的效率和凝聚力,并且让我们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第四段:挂艾草、睡罗汉,放松身心。

端午节期间,人们还会挂艾草、睡罗汉,在一份平静的氛围中放松身心,让自己得以从日常繁忙的生活中暂时解救出来。这给人们提供了一个适合休息和放松的机会,能够帮助我们恢复精力和清晰思维,从而更好地面对接下来的工作和生活。与此同时,这也让我明白到,安排适当的休息和放松时间,对于我们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并且会使我们更有生产力和更开心快乐。

第五段:结语。

总之,这个端午节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难忘的体验,它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在品尝粽子、赛龙舟、挂艾草、和睡罗汉的过程中,我充分体验到了家乡的味道、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适当休息和放松的好处。这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中国文化和价值观,更有助于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运用到这些体验和心得,如此才能够成为一名更全面、更具有素质的人。

品味端午心得体会篇十六

端午节,也被称为诗人节。追溯端午节的历史文化,这个节日除了“粽子的香味”,还有“诗歌和距离”。与端午节有关的诗歌早已随处可见。“轻汗略显清澈,明朝端午节沐浴在芳兰中。香味充满了晴朗的河流。彩线轻轻缠绕着红玉臂,小符斜挂着绿云女仆。美女们已经见面一千年了。”苏轼的歌曲《浣溪沙·端午节》生动地描绘了古代妇女庆祝端午节的场景。

还有很多这样的诗,表达了端午节的人文温度,也充满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端午节是一个关爱生命健康的'节日。端午节,曾被称为“卫生节”。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和健康,我们的祖先在端午节形成了一系列的医疗保健民间习俗,如采集草药、取午水、喝端午茶、点朱砂雄黄、挂艾蒿、菖蒲或用艾蒿油炸水洗澡、戴草药香包等。祖先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对健康环境的重视,反映了端午节的健康文化,我们应该积极倡导,融入现代生活。

品味端午心得体会篇十七

活动地点:食堂门口。

活动总述:以游戏的形式体现端午的风俗,弘扬民族文化,烘托节日气氛,为各地文化风俗的交流建立平台,丰富校园文化,活跃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活动内容及流程。

1.前期准备工作准备好各活动用具,分配项目及人员安排.

2.活动之前先进行相应的宣传(横幅,海报的宣传)。

3.活动开始.

热场游戏:。

(1)夹弹珠每组2名参赛者,各1双筷子,1个水杯.工作人员宣布开始后,计时1分钟,选手开始夹弹珠,时间到,工作人员宣布结束并检查各杯中弹珠数目,数目多者获胜,发放奖品.

(2)镖王争霸端午有射箭的风俗.由于条件限制,我们以飞镖代替射箭.射镖距离为2米,以超过3镖总数超过18环者为胜.

(3)端午知识问答我们在场地周围悬挂长绳,绳上按顺序粘上有关端午节风俗,歌谣等的问答题目.

同学们若知道题目答案的可将题目拿下,到对奖处回答,答对者发放奖品.

主场活动:。

吃粽子比赛参赛者以三人为一组,蒙好双眼,待主持人宣布“开始”后,各参赛选手在原地转五圈,然后找到自己的粽子,以最快的速度解开包装吃完粽子,当完全咽下后举手示意,由工作人员检查无误后示意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为完成游戏时间最短的获胜选手,发放奖品.其他两位发放纪念品.

对食堂的宣传和回报通过主场活动为食堂作宣传,加强与同学的交流.

在美食大会现场以海报,横幅,展板的形式向同学们宣传,加深这一活动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参与度.

热场及主场游戏为美食大会聚集人气.

活动进行期间1.活动中制作特制大型横幅,在食堂南门口悬挂,明确标明协办单位名称.

2.活动中制作海报张贴在校区明显处,并明确标明协办单位名称.

3.有关活动的各项公文,宣传文件,新闻稿,通知及其他有关宣传品对协办单位名称予以明示.

4.在活动进程中,学生会组织人员均大力支持此活动。

注:此活动需要粽子,弹珠,镖盘,小奖品。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71497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