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活动方案(实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15:34:07
防震活动方案(实用17篇)
时间:2023-11-24 15:34:07     小编:ZS文王

通过制定合理的方案,我们可以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在制定方案时,我们应该考虑到时间、资源和成本等因素,确保方案的可行性。针对不同情况和问题,小编为大家提供了多种方案供大家选择和参考。

防震活动方案篇一

为了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师生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市教育局及区宣教办统一安排,结合我校实际,举办各种形式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xx年5月9日至15日,其中5月12日为全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

二、指导思想: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运用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手段,在校园内进一步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发动广大师生共同参与防灾减灾活动,全面提高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努力构建平安的校园环境。

三、活动主题:

学习安全知识,掌握避险技能,防范安全事故。

四、宣传内容。

1、各类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种类、特点和危害,普及防灾减灾的基本技能和自救互救的应急知识。重点宣传介绍交通事故、溺水事故、消防事故、食物中毒事故等应急知识和流行性传染疾病预防知识。

2、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置方法、采取的各种应对措施等。

五、具体活动安排:

1、成立“防灾减灾”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加强宣传教育,使师生充分认识防灾减灾日的重要意义,努力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2、悬挂横幅“学习安全知识,掌握避险技能,防范安全事故”。

3、安全办布置学校宣传周工作,号召全校师生认真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学会生存,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4、各班出一期以“防溺水”为主题的黑板报,并通过发放告家长一封信配合学校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5、通过组织主题班会等活动,在师生中宣传普及应急知识。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其中包括:地震、防震、避震知识、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地质灾害及防灾减灾基本知识、常见事故现场救护知识宣传、天气灾害知识宣传、防溺水安全教育及交通安全教育。

6、开展一次校园安全大检查。学校安全小组对学校各个角落进行彻底地安全排查。

活动结束后由学校负责此项工作的安全办,认真进行工作总结,及时上报活动信息、上报总结材料,真正使学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到位,扎实地开展。

防震活动方案篇二

20xx年5月10日下午1:302:50(学生1:55分之前入座报告厅)。

二、活动地点。

附小松风校区报告厅。

三、参加对象。

省市县民政部门领导、省市县科协领导、平湖市政府领导、市教育局领导等(15位左右)。

五年级全体班主任老师全程参与(提醒学生参与活动过程中保持安静,注意倾听。)。

附小松风校区五年级学生(赵耐芳老师提前落实好各班学生入座位置,活动当日现场指挥就座位置;五年级班主任尽量将周二下午第二调整为班队课或品德课)。

四、活动议程。

1、1:30-1:50专家参观地震科普馆(朱建平老师负责,活动前将馆内坏掉的.设备修好。当日提前开启馆内设备。)。

2、1:55-2:05领导讲话。

3、2:05-2:10学生接受赠书(赵耐芳负责,五(5)落实10位长短差不多的孩子,着班服,佩戴干净的红领巾,并提前模拟培训下接书的礼仪。)。

4、2:10-2:45学生聆听安全自救的专家报告。

五、后勤保障。

总负责:

1、来宾接待:

2、会场卫生、桌椅摆放:方俊杰(5月9日中午前落实好保洁员打扫好四楼报告厅会场,舞台上的桌椅全部拿掉,中央放一个论坛立台供领导致辞用;赠书仪式结束后,搬一张专家授课用的桌子和两把椅子)。

3、茶水准备:

4、台签牌制作:

5、音响、媒体:

6、屏幕内容设置:周云(校门口大屏幕内容为:20xx年浙江省“5.12”防灾减灾日和《小学生防灾避险》读本全省赠送仪式暨专家报告会活动地点:

7、活动录像:

8、摄影报道:

未尽事宜处,请与林常青联系。

防震活动方案篇三

20xx年5月12日前后,具体时间由各校自定。

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全体师生。寄宿制学校以消防演练为主,非寄宿制学校以地震演练为主。

(一)全面开展“五个一”教育宣传活动。

2.加大应急演练活动力度,在“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期间,每所学校、幼儿园至少集中开展一次地震避险或火灾逃生自救互救应急演练。做到每一名学生儿童都要参加1次以上的演练。

3.组织观看一个专题教育片。每所学校在活动期间,每周至少播放1次专题片;学生至少写一篇体会文章。

4.布置制作一个防震减灾教育图片展示板或橱窗。做到每所学校都有一块专题教育展示板或橱窗宣传栏,专题内容至少保留1个月。

5.开展一次“寻找安全避险位置”活动。学生与老师或家人一起寻找教室、家庭等场所室内外最安全的避险位置。做到参加活动的师生、家长等人人知晓。

(二)全面排查校园安全隐患。

1.在学校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基础上,各县市区教体局要对辖区内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加强具体指导,掌握隐患排查情况,全面细致地排查校园内部和周边环境的安全情况,重点对教室、围墙、宿舍、体育器材、水电设施等进行排查,及时整改落实,建立完善台账。

2.对达不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和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装饰构件,要依法依规尽快予以加固或拆除,做好d级危房拆除工作,消除校舍安全隐患。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教体局、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组织,精心策划和指导、督促学校幼儿园全面开展“五个一”教育宣传活动。

2.加强教育宣传。以“防灾减灾日”等节点为契机,深入开展防灾减灾救灾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向广大师生宣传普及预防灾害风险知识。通过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家长宣传防灾减灾救灾知识,提醒学生家长配合做好灾害防范工作。

3.周密制定演练方案。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文件要求,结合校舍布局、学生年龄段等实际,精心制定各类应急演练具体方案。

4.演练中,要统一指挥,层层落实责任,采取有效措施,特别是要在每个楼道安排值班,做好引导。对有特异体质的学生,要做好保护,不要求参加演练,确保演练安全顺利进行和取得实效。

5.认真总结活动开展和演练情况。各校要做好安全演练活动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拍摄影像资料保存,总结经验,解决演练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演练的实效性。各县市区教体局、市直学校于5月15日前将“5.12”安全演练情况(总结和活动信息、照片电子版)分别报市教体局。

防震活动方案篇四

为了使学生了解安全防震的有关知识,学习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逃生知识,掌握到震灾发生时,最大限度地减轻损害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

二、演练步骤。

1、组织学生观看防震安全教育有关内容,提高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认识。

2、让学生熟悉应急逃生的方法。

3、让学生熟悉应急疏散的集中地点和途径的路线。

4、演练前组织学生进行防震安全撤离的训练。

5、进行模拟发生地震的演练。

三、演练安排。

1、当震灾发生时,应组织学生紧急避震,第一次强震过后迅速疏散,到预定地点集中,以防危险发生。

2、震警信号。

1)应急疏散以防空警报作为启动信号。

2)听到警报声及广播后按预订方案进行演练,全过程要求在3分钟内完成。

3、演练时间:

初步定于本周四上午进行,时间下午9:30,这时候同学们大多数都在教室。如有特殊情况顺延到下周择时举行。

四、组织领导及职责分工。

应急疏散演练要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老师及管理人员在演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领导和老师要预先做好部署,做好分工,亲临指挥,既要确保演练顺利进行,通过演练来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使学生得到锻炼,也要防止在演练中发生意外的事故。

(一)组织领导。

组长:朱世清。

副组长:马海山。

成员:金志明吴春玲高强全体教师。

(二)责任分工:

朱世清:总指挥。

马海山:副总指挥。

高强:影像资料及通讯报道工作。

金志明、吴春玲:负责震警信号及疏导宣传。

胡亚娟:负责一楼疏导工作。

李春辉:负责二楼疏导工作。

王艳苹:负责三楼疏导工作。

张秀丽:负责操场集合学生。

李胜男、裴雪松:负责轻伤处理。

姜海燕:负责左楼口学生的疏导。

叶卫华:负责前楼口学生的疏导。

于佳:负责后楼口学生的疏导。

各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的全程跟踪参与并在本班队伍最后撤离。

五、安全疏散流程。

当听到震警信号后,师生们立即开始演练,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应该做到:

1、听到第一次警报响,上课教师要迅速打开教室门,并组织学生躲在墙角、课桌角下抱头或顶书包躲避。

2、听到第二次警报后,各班要迅速集合成单路纵队向安全地点疏散。下楼梯按指令的顺序,不可强行冲、挤别班队伍。高年级学生通过时,若发现还有低年级小同学尚未撤到安全地带要协助撤离。

3、要使学生明确:

1)生命是最最宝贵的,无论落下什么东西都不要回头去找。掉落什么东西都不要弯腰去捡,防止踩踏。

2)有序是整个演练成功的关键,前面的同学要迅速,后面的同学要紧跟但一定不要慌乱奔跑拥挤或推搡,以免造成门口的堵塞或楼梯上的摔倒。

3)班容量大、桌子摆放必须靠墙的班级,靠过道一侧的同学撤离时,一定要起身后将椅子顺手推到课桌底下好给里面的同学腾出通道。

4)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不落下任何一个同学。

六、疏散的集中地点和路线。

1、集中地点:后院操场,到操场后以班为单位按平时集会顺序集合。

2、疏散路线:

1)从南侧楼梯口撤离的班级:5.3、1.1。

2)从前楼门撤离的班级:二楼所有班级(2.1、2.2、3.1、3.2、4.1、4.2)。

3)从后楼口撤离的班级:一楼、1.2、5.1、5.2。

三楼所有班级(6.1、6.2、6.3)。

3、注意:

1)疏散途中:在楼内要提醒学生抱头速行,到室外要尽量避开电线。

2)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各班应立即整队,由班主任(或指定专人)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报告。

3)学生在疏散时,不要求穿着整齐,但要穿鞋。

4)整个演练过程要严肃、紧张、有序,达到预期的目的,起到很好的宣传和教育效果,为今后区域内一旦发生地震,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安全疏散学生积累宝贵的经验。

七、演练结束。

当各班到集中地点经查实人数无误后,可以宣布演练结束。老师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学生应急避险演练的效果。

防震活动方案篇五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今年“防灾减灾日”主题,大力宣传“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防灾减灾理念,大力弘扬应对汶川、玉树地震等灾害,以及广西抗击特大冰冻雨雪灾害中彰显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灾救灾精神。要充分利用各类公共文化场所、重特大自然灾害有关情景、场面,发挥其宣传、教育、警示作用。要通过组织现场观摩学习、举办专题知识讲座、在新闻媒体开设专栏专题等,针对我县易发灾害的种类、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文化宣传活动,努力营造全民参与防灾减灾的文化氛围。

二、采取多种形式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

针对我县易发频发自然灾害的种类,以及部门行业防灾减灾的专业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科普教育活动。要通过张贴海报、放置展板、分发宣传册、播放音视频资料、专业人员现场咨询等方式,加强面向广大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普及。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及专题讲座等多种媒体和形式,推动防灾减灾知识和政策法规宣教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家庭的“五进活动”。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创造有利条件,继续倡导每个公民深入参与5·12防灾减灾活动,引导群众多阅读关于防灾减灾的书籍,观看涉及自然灾害的影视作品,浏览防灾减灾知识网页,增强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主要活动安排如下:

(一)开展防灾减灾科普一条街活动。5月12日上午9:00开始,在县城兴隆街,各有关部门根据行业特点设置宣传点、咨询服务点,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日主题活动,周密部署本系统、本部门做好防汛抗旱、防震减灾、灾害救助、防风防雷、地质灾害防御、森林防火、消防安全、事故防范、卫生防疫等面向公众的防灾减灾文化宣传和知识普及活动。制作“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版报、挂图、宣传标语并张挂。活动开展期间县救灾工作领导小组适时组织检查落实情况。(县救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团县委、消防支队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落实)。

(二)发送防灾减灾宣传短信。博白县移动通信公司向公众发布“防灾减灾日”公益短信,短信内容为: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5月6日至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移动公司负责)。

(三)播放防震减灾影视频短片。开展地震防灾宣导系列公益文化活动,出版防震减灾图片、书册,制作、放映防震减灾视频,在博白电视台播放防震减灾宣传视频。(县地震局、县广电局负责)。

(四)开展防灾减灾知识竞赛。组织开展全县红十字系统防灾减灾知识竞赛及在社区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活动。(县红十字会负责)。

宣传周期间,各乡镇、各成员单位要针对潜在灾害风险和区域灾害特点,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开展一次防汛抗旱、防震减灾、防风防雷、地质灾害防御、应急救助、森林防火、消防安全、事故防范、卫生防疫等方面的应急演练活动。在创建“全国减灾示范社区”的地方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应急救灾演练,让群众了解社区应急避难场所的位置,熟悉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路径,提高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教育、地震部门要组织中小学校开展地震避险演练,增强师生防灾减灾避险能力;演练活动要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加强宣传力度,形成声势,扩大影响。(县救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消防支队)。

5月5—15日由县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主持,在全县中小学开展防震减实专题宣传教育活动,组织举办防震避震知识讲座,召开防震减灾主题班会,围绕今年“防灾减灾日”主题,重点针对防台风、暴雨、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地震等突发自然灾害,组织开展防震减灾应急综合演练活动提高师生防震知识和应急避险疏散演练活动。(地震局牵头,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配合)。

四、深入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

防震活动方案篇六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震动了全世界,灾害之后,我们深深地意识到对全体师生进行防震减灾教育任务之迫切。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根据县教育系统防震减灾活动的文件要求,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此方案。

成立学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人员为: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1、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2、积极进行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努力提高防震减灾工作水平。

1、5月10日,成立学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并布置活动安排。

2、5月10日,制做地震、消防、防洪等宣传展板。

3、利用校园宣传栏和学校网站等渠道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科普宣传教育工作。

5、5月10日组织安排各班学生观看地震、消防、防洪等宣传展板。

6、5月12日学校开展防震减灾的紧急疏散演练,要求沉着冷静、有序高效。

8、各班级办一期防震减灾为主题的黑板报,每个学生至少写一篇关于防震减灾方面的读后感。

1、广大师生全员参与,力求创建活动不走形式,务实高效。

2、各环节的活动落实到人,并确保真实记载活动过程,留下各项档案资料。

3、做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的宣传报道。

防震活动方案篇七

引导语:关于防震救灾活动周的开展,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营造学校防灾减灾的宣传氛围,唤起广大师生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防灾减灾和自救互救的技能。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防震减灾活动周方案范文,欢迎阅读与参考!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科学减灾 依法应对”,5月11日至17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全面深入地抓好校园安全管理和教育,切实做好防灾减灾日和防灾减灾宣传周各项工作,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防患于未然,有力推进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通过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学校各项安全工作。

1.电子屏展示防灾减灾宣传标语,张贴安全教育宣传画。

2.召开家长会议,进行安全教育宣传。

3.升旗仪式上以防灾减灾为主题进行国旗下讲话。

4.晨间谈话时间进行防灾减灾教育。

5.开展一次防震消防逃生演习活动。

6.各班刊出一期以“科学减灾 依法应对”为主题的黑板报。

7.各班进行灭火器使用指导。

8.5月11--17日,开展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活动。

防震活动方案篇八

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今年是第六个“防灾减灾日”,根据市减灾委的通知精神和区教育局的通知精神,为做好我校防灾减灾工作,结合本校实际,特制订本防灾减灾活动方案。

5月12日为我校防灾减灾活动时间。

城镇化减灾

组长:

成员:

结合我校学生小的实际,开展“五个一”活动。

1、阅读一本关于防灾减灾的书籍。

2、组织一次国旗下演讲。

3、进行一次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学校在5月12日星期一利用升旗仪式由校长进行一次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的教育讲话。各班级在第11周内利用安全班会课开展一次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的教育主题活动。

4、进行一次校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

5、组织进行一次防震逃生演练活动。

1、要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日教育”活动。充分认识防灾减灾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预防为主”体现在“教育为主”上。要把“防灾减灾”活动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结合上级的有关要求,把防灾减灾活动列入议事日程,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把防灾减灾教育日活动抓紧、抓好、抓落实。

2、认真开展好“五个一”活动,务求实效。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克服形式主义,防止走过场,把各项活动抓好、抓紧、抓落实,务必使“五个一”活动取得实效。

3、长期坚持,落实长效机制。以防灾减灾教育日为契机,坚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警钟长鸣”的方针,不断夯实我校安全工作基础,继续深入细致地开展各项活动,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育人环境。

防震活动方案篇九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9个“防灾减灾日”。为进一步深入宣传地震科普知识,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按照省、市有关要求和年初工作安排,决定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继续组织开展以地震、防火等为内容的“防震减灾”专题教育宣传月暨“5.12”安全演练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__年5月12日前后,具体时间由各校自定。

二、参与对象。

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全体师生。寄宿制学校以消防演练为主,非寄宿制学校以地震演练为主。

三、内容和形式。

(一)全面开展“五个一”教育宣传活动。

1.印发一份防震减灾教育宣传材料。

2.加大应急演练活动力度,在“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期间,每所学校、幼儿园至少集中开展一次地震避险或火灾逃生自救互救应急演练。做到每一名学生儿童都要参加1次以上的演练。

3.组织观看一个专题教育片。每所学校在活动期间,每周至少播放1次专题片;学生至少写一篇体会文章。

4.布置制作一个防震减灾教育图片展示板或橱窗。做到每所学校都有一块专题教育展示板或橱窗宣传栏,专题内容至少保留1个月。

5.开展一次“寻找安全避险位置”活动。学生与老师或家人一起寻找教室、家庭等场所室内外最安全的避险位置。做到参加活动的师生、家长等人人知晓。

(二)全面排查校园安全隐患。

1.在学校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基础上,各县市区教体局要对辖区内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加强具体指导,掌握隐患排查情况,全面细致地排查校园内部和周边环境的安全情况,重点对教室、围墙、宿舍、体育器材、水电设施等进行排查,及时整改落实,建立完善台账。

2.对达不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和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装饰构件,要依法依规尽快予以加固或拆除,做好d级危房拆除工作,消除校舍安全隐患。

四、组织与要求。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教体局、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组织,精心策划和指导、督促学校幼儿园全面开展“五个一”教育宣传活动。

2.加强教育宣传。以“防灾减灾日”等节点为契机,深入开展防灾减灾救灾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向广大师生宣传普及预防灾害风险知识。通过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家长宣传防灾减灾救灾知识,提醒学生家长配合做好灾害防范工作。

3.周密制定演练方案。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文件要求,结合校舍布局、学生年龄段等实际,精心制定各类应急演练具体方案。

4.演练中,要统一指挥,层层落实责任,采取有效措施,特别是要在每个楼道安排值班,做好引导。对有特异体质的学生,要做好保护,不要求参加演练,确保演练安全顺利进行和取得实效。

5.认真总结活动开展和演练情况。各校要做好安全演练活动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拍摄影像资料保存,总结经验,解决演练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演练的实效性。各县市区教体局、市直学校于5月15日前将“5.12”安全演练情况(总结和活动信息、照片电子版)分别报市教体局。

联系人:杨__,电话:__。

邮箱:__。

防震活动方案篇十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应急办《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精神,保证我校防震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根据县教育体育局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演练目的。

通过应急疏散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疏散的正确方法,熟悉我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等灾害来临时,我校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内容:防震应急避险和紧急疏散演练;

2、对象:全体师生。

3、时间:从__年起,学校将3月17日、5·12日、9月15日、11月9日、12月15日确定为“学校防震防火演练日”,每年开展5次应急疏散演练,其中3月17日和11月9日开展防火应急撤离演练,5·12日和9月15日开展防震应急撤离演练,12月15日开展防震防火综合应急撤离演练。

三、演练领导机构。

总指挥:x。

副总指挥:x。

成员:x。

职责:及时检查各组成员到场情况幷组织负责区域的紧急避险和疏散。负责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情况,并请求援助。

当发生危急情况时,石占山老师负责到广播室打开广播,党静校长负责发出疏散指令,调控紧急避险和疏散过程。

四、演练准备。

1、首先使全体师生明确防震减灾应急演练的任务和注意事项。

2、演练前班主任动员,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3、演练前对撤离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4、组成相关工作小组,确定人员,明确职责。

五、演练要求。

1、沉着冷静,严肃有序,服从指挥。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严格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不得抢先。

4、各班级要严密组织,认真对待,坚决避免拥挤事故的发生。

六、专业组组成及其职责。

1、疏散组。

组长:x。

成员:x。

黄金成x。

职责:负责全校师生疏散工作。

具体安排如下:

撤离路线:1#教学楼各班学生下楼梯后从校园南路向西到达办公楼前广场;2#教学楼各班学生下楼梯后从办公楼东侧道路向北到达操场;3#教学楼各班学生下楼梯后经教学楼东侧道路向北经四#楼后道路到达操场;办公楼教职工下楼梯后经两侧北门到达操场。

疏散通道负责人分工:

1#教学楼:__全面负责1#教学楼各班学生安全撤离工作。

一楼、二楼学生听到撤离指令后同时撤离,三楼各班学生等待二楼撤离后撤离。初三(1)班、初三(7)班,初三(8)班从西面楼梯依次撤离;初三(2)班、初三(3)班、初三(6)班,从中间楼梯依次撤离;初三(4)班、初三(5)班从东面楼梯依次撤离。西楼梯口负责教师:一楼__、__,二楼__、__,三楼__、__;中间楼梯口负责教师:一楼__、__,二楼__、__,三楼__、__,东楼梯口负责教师:一楼__、__,二楼__、__、__(__撤离时检查教室内是否有人逗留)。学生下楼梯后从校园南路向西到达办公楼前广场。沿途负责人员:大门__,校园南路口__,广场西南路口__。

2#教学楼:__全面负责2#教学楼各班学生安全撤离工作。

防震活动方案篇十一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__个“防灾减灾日”,为认真做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师生防范各类自然灾害的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根据兴仁县教育局[20__]17号文件“关于印发《兴仁县教育系统20__年“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方案》的通知”精神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今年“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主题,大力弘扬我国传统防灾减灾文化,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保障师生生命财产为根本,以预防和应对突发性灾害事件为重点,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增强师生防灾减灾观念,全面提升师生应对各类灾害事件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活动时间。

20__年5月9日至15日(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

三、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王兴义。

副组长:冉胜刚。

成员:吴燕朱乾益余玉江梁永碧各班班主任。

四、活动内容。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要高度重视安全教育主题活动的开展,牢固树立“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本着对学校安全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把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摆在学校议事日程上,作为学校安全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1)制定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措施、方法等;

(2)5月9日至15日,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班会宣传防灾减灾知识。

3、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教育活动。活动形式和内容:结合我校小学生的实际,开展防震应急避震疏散等演练,提高师生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

4、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5月10日开始,由学校校委会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的教学楼(楼道、教室、功能室等)、校园环境、学校师生思想工作及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

五、活动要求。

1、要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日教育”活动。充分认识防灾减灾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预防为主”体现在“教育为主”上。要把“防灾减灾”活动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把防灾减灾活动列入议事日程,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把防灾减灾教育日活动抓紧、抓好、抓落实。

2、认真开展好活动,务求实效。

3、长期坚持,落实长效机制。以防灾减灾教育日为契机,坚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警钟长鸣”的方针,不断夯实我校安全工作基础,继续深入细致地开展各项活动,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育人环境。

防震活动方案篇十二

通过组织开展防震减灾演练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学校安全工作方针,筑校园安全长城,护学校师生安全,使师生了解防震避险逃生知识,掌握从容应对应急避震逃生措施和方法,增强师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提高学校快速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自然灾害的战斗力,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

二、活动安排。

1、演练时间:__年5月12日星期四。

2、参加人员:全体师生。

3、演练内容:紧急疏散演练。

三、演练要求。

1、保持镇静,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应急避震,行动敏捷、规范,快速有序,防碰撞伤发生。

3、按规定通道、线路有序疏散撤离,不得串线。禁止推拉、冲撞和拥挤,防止碰撞伤、踩踏伤及摔伤事故发生。

四、演练准备。

1、明确抗震应急演练的目的、工作岗位及注意事项等。

2、演练前各班统一利用班队课时间组织开展抗震减灾、应急避震、紧急疏散、自救互救方法、技能等知识和防震减灾演练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的宣传教育培训,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紧急疏散逃生的正确方法,明确班级紧急疏散逃生线路、到达安全集中位置和相关纪律要求。

五、演练程序。

1、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郑井连)发出“地震警报”信号(三声短哨声)。

(2)班主任(授课教师)立即停止上课,组织指挥学生抱头、闭眼、闭嘴,蹲到自己的课桌下或课桌旁边,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和颈部;最后一排靠里的同学可面向墙,脸朝下,头靠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靠在臂上,或用手扶书包保护头部,闭眼闭嘴,用鼻子呼吸,蹲在墙角。

(3)一分钟后,信号员发出“地震解除警报”信号(连续长哨声)。也即为“紧急疏散”信号。

地震报警信号要求:

(1)应急避震和紧急疏散演练以警报声作为启动信号;

(2)防震警报讯号:防震减灾警报(三声短哨声),代表发生地震,学生进行应急避震;

(3)地震发生后组织疏散的信号:连续长哨声。代表主震结束,学生进行疏散撤离。

应急避震注意事项:

(1)班主任组织指挥指导学生应急避震时,应即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和动作;

(2)应急避震演练中如发生碰撞伤等意外事故时,及时做好应急处置。

2、紧急疏散演练。

(1)“紧急疏散”信号发出后,班主任、教师告知学生:地震已过。并指挥学生抬头、睁眼、起身,靠前后门的两位同学立即打开前后门,同时组织引导学生分组分门有序撤离教室,按预定的疏散通道和线路,快速、有序、安全地疏散撤离到操场“安全”位置。

(2)各楼道楼层疏散人员与班主任(教师)协同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疏散撤离中楼道楼梯处的安全引导。

(3)各班学生疏散撤离到操场“安全”位置后,及时清点班级安全疏散撤离人数,向谢长柱校长汇报。

疏散撤离注意事项及防踩踏应急措施:

(4)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学生要蹲下,同时以双手护头或以手扶书包、书本护头;

(5)学生在疏散撤离中如发生跌伤、摔伤、撞伤、踩踏等突发、偶发意外非震伤害事件,班主任、楼道护导教师要及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六、演练总结。

1、总结演练活动中师生表现情况,紧急疏散演练时间,演练活动中是否发生伤害安全事故,是否达到演练目的。

2、演练结束,请各班有序回教室。

防震活动方案篇十三

今年5月12日是全国xx个“防灾减灾日”,为切实做好“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促进全社会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防灾减灾日”工作的通知》(渝办发〔20xx〕94号),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5月12日为防灾减灾集中宣传日,5月7-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周。

全区防灾减灾日工作重点开展“七个一”活动:。

(一)新闻媒体开展防灾减灾一周宣传。

5月7-13日,在永川日报、永川电视台专题栏目、重点时段开展防灾减灾知识、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推出纪念“5.12”地震一周年特别节目,报道全区开展防灾减灾活动的情况。

牵头单位:区新闻社、区广电传媒集团。

参与单位:区政府应急办、区国房局(地震局)、区安监局、区卫生局、区气象局、区水务局、区林业局等相关部门。

(二)开展一次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和知识街头宣传活动。

5月11日,在永川体育馆、渝西广场分两个组开展街头宣传,集中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防洪法》、《气象法》、《森林防火条例》、《道路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应急知识,发放宣传资料,接受现场咨询,制作有关展板。

牵头单位:区政府应急办。

参加单位:区安监局、区国房局(地震局)、区水务局、区气象局、区林业局、区卫生局、区交通局、区公安交警支队、区公安消防支队等部门。

(三)开展一次防灾减灾应急演练。

1、5月12日,集中开展地震灾害应急疏散演练,动员城区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公共聚集场所管理单位开展人员紧急疏散演练。

牵头部门:区国房局(地震局)。

参与部门:区级各部门(特别是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党政机关办公场所物业管理部门),三个街道办事处。

2、5月12日,在永荣镇永荣中学开展一次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快速集结演练,重点检验区级相关部门和应急队伍快速应急反应能力。

牵头单位:区国房局(地震局)。

参与单位:区政府应急办、区人武部、区教委、区公安局、区安监局、区卫生局、区交通局、区民政局、区公安消防支队、永荣镇人民政府等相关部门单位。

3、5月7-13日,组织开展森林火灾扑救、防汛抗洪、地质灾害救援疏散等专项演练。

牵头部门:区林业局、区水务局、区国房局,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四)举行一场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知识专题报告会。

5月8日左右,邀请市级防灾减灾专家来永作防灾减灾专场报告会。

牵头单位:区政府应急办、区国房局(地震局)、区气象局。

参加人员:区级相关领导;各镇街行政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应急办主任;区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有关科室负责人。

(五)开展一次防灾减灾知识“四进”活动。

5月7-13日,在全区广泛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活动,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制作标语板报、举行讲座、进村入户宣教等形式,广泛普及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知识。

1、进校园活动。开展学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安全教育课程、演讲征文、签名等,组织气象、地震、消防等专家到学校开展科普专题讲座。

牵头单位:区教委。

参加单位:区气象局、区国房局(地震局)、区公安消防支队,各中小学校、大中专院校(含职业院校)。

2、进企业活动。结合安全隐患大排查、“百日安全督查落实专项行动”工作,深入查找灾害风险隐患和防灾减灾薄弱环节,制订落实整改方案,加强企业一线员工安全知识教育,提高防灾救灾意识和能力。

牵头单位:区安监局。

配合单位:区安委会主要成员单位(重点是安全生产行业主管部门),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3、进社区活动。按照《重庆市民政局、重庆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减灾示范社区”标准(暂行)的通知》(渝民发〔20xx〕33号)文件,开展“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将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到社区和广大市民。

牵头单位:区民政局。

配合单位:区政府应急办,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4、进农村活动。结合国土房管工作,开展防灾减灾大巡查活动和地震、地质灾害防范知识宣教活动;组织专业人员深入洪灾易发区、群众受危区开展防汛抗灾知识宣传教育;对林区、林缘群众进行森林山火防范、扑救知识宣传教育;组织区级农技专家深入镇村开展农业防灾减灾技术指导。

牵头单位:各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

配合单位:区国房局(地震局)、区水务局、区林业局、区农委等部门。

(六)成立一支青年应急志愿者服务队。

结合5.4青年节活动,发动和号召全区广大共青团员、青年志愿者积极参加应急救援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一支200左右的青年应急志愿者服务队,并举行成立仪式。

牵头单位:区团委。

配合单位:区政府应急办、区教委、区妇联、区总工会、大中专院校等有关单位。

(七)开展一次募捐活动。

5月7-13日,在全区广泛开展“奉献爱心、救助灾民”募捐活动,为5.12地震恢复重建和灾民救助募集更多资金。

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慈善总会;区卫生局、区红十字会。

配合单位:区级各部门、各镇街、各社会单位、广大市民。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有利于广泛普及灾害自救互救知识,有利于深入推进各级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站在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的高度,把做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作为维护群众利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高度重视,统一思想,确保各项活动顺利举办、取得实效。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成立永川区防灾减灾日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张德宽为组长,副区长王建华为副组长,区级相关牵头部门、配合参与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区政府应急办统筹协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各项工作。相关活动的牵头部门要会同相关参与配合单位,抓紧制订细化活动方案,明确职责,落实专人,落实经费,提前准备好现场布置、宣传资料等,方案报区政府分管领导审定后,逐项抓好落实。区政府其他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职责,认真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制订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活动方案,抓紧抓好抓落实。

(三)营造氛围,扩大影响。新闻媒体单位要主动加强防灾减灾宣传工作,确保“防灾减灾日”活动宣传报道有力有序开展,同时要建立长效机制,做到制度化、常态化。要创新活动形式,组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组织、社区家庭等,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防灾减灾活动。要面向城乡基层,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避险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局面。同时,以“防灾减灾日”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防灾减灾业务培训,并根据本地区、本单位多发易发灾害风险,针对监测预警、抢险救援、转移安置、应急保障、医疗防疫等重点环节,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广泛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切实增强干部群众防灾减灾能力。

(四)强化措施,确保安全。本次活动中,涉及面广,参与人员多,特别是应急疏散演练、公共场所大型活动,稍有不慎极易引发事故。因此,各项活动牵头组织部门要慎密思考、周密安排,严格执行消防和大型活动治安管理的有关规定,制订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措施,有序组织实施,务必确定各项活动安全,避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防震活动方案篇十四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雅安地震、震动了全世界,灾害之后,我们深深地意识到对全体师生进行防震减灾教育任务之迫切。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根据麻江县教育系统防震减灾活动的文件要求,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此方案。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1、开展防震减灾演练,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2、积极进行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努力提高防震减灾工作水平。

20xx年4月24日至20xx年5月12日。

1、4月24日上午,成立学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并布置活动安排。

2、4月24日上午,开展一次防震减灾安全教育。

3、4月24日下午,制作出防震减灾宣传板报。

4、4月24日下午,组织观看一部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片。

6、4月25日下午,组织一次以“防震减灾,有备无患”为主题的班会。

7、4月24日下午14时28分,进行防震减灾应急演练,组织默哀仪式,缅怀汶川地震、雅安地震遇难同胞,举行一次防震演练。

1、广大师生全员参与,力求创建活动不走形式,务实高效。

2、各环节的`活动落实到人,并确保真实记载活动过程,留下各项档案资料。

3、做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的宣传报道。

防震活动方案篇十五

为了强化偶发事件中应急疏散的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学校决定将于20-年5月13日进行防震应急疏散演习,请各班加强宣传教育,并严格要求学生按照防震和疏散规定的程序进行疏散,让师生在演习中提高广大师生防范各类自然灾害的意识和掌握减灾技能,抗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一、目的。

提高对学校地震、火灾等事故的处置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确保师生平安,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让师生们对防灾知识的理解从理论到实践,切实掌握避灾逃生技能。

二、组织安排。

1、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行政人员、段长及各班班主任。

2、现场指挥小组。

总指挥:郑忠勇现场指挥:-。

消防扑救组:组长:-成员:-。

宣传摄像组:组长:-(中学)成员:-(小学)。

音响警报组:组长:-(中学)成员:-(小学)。

联络协调组:组长:-。

人员疏散组:组长:-成员:各科室及各班班主任等。

三、参加对象:

全校师生。

四、演练时间:

20-年5月13日(星期二)上午。

五、演练内容:

演练包括应急避震和疏散两个内容。当地震发生时,先进行应急避震。当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到预定地点集中,以防余震发生。

六、组织实施要求。

1、上星期二班会课进行观看《地震中如何自救逃生》视频活动,对学生进行有关知识的教育《地震避险自救常识》。注:视频在校园网德育栏中,或者到自己群邮箱里下载。

2、星期二上午进行演练。防震安全领导小组迅速组织全校师生疏散逃生,各楼层负责人在各教学楼楼梯口指挥疏散,班主任及随班老师负责组织本班学生疏散逃生。

3、具体疏散工作安排:

(1)主要流程(见附件1)。

(2)操场及楼梯口疏散指挥员安排。(附件2)。

(3)教室内学生疏散指挥人员安排由任课教师负责。

七、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

1、通过消防演练达到安全教育目的,各班级要在演练前对全体学生开展一次安全常识、自救、逃生知识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

2、所有参练人员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不得擅自指挥或干扰指挥,全体教师要认真负责。

3、疏散过程要按疏散要求及路线进行,保证应急防震演练严肃性,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又要注意演练中的安全,不追跑、拥挤、推搡,更不得喧哗、开玩笑;以防意外发生。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

4、听到学校发出的警报声后,全校师生立即快速、有序、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严禁重返教室,以免影响疏散通道的畅通。

5、疏散顺序:教师领队,学生排二列队伍(不用按身高排列)靠右下楼道,各班按下列方案疏散。(附件3)。

6、各楼层工作人员在岗加强巡视,防止意外发生。

7、离开危险地后,按广播操的队列顺序集中到操场(如情况需要,则听从领导指挥,疏散到校外安全地带)。

8、医务人员在广播室前待命,及时处理伤病员。

9、考虑到安全因素,楼房所有门窗保侍畅通。

八、总结:

逃生时要熟悉环境,要稳定情绪,要克服惊慌失措,冷静选择逃生办法和途径。这次活动,防震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就各班的组织疏散情况进行总结。

防震活动方案篇十六

引导语:开展防震救灾活动,主要是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能增强公众对地震灾害的心理承受能力。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着眼点,一是稳定,二是安全。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小学防震减灾活动方案范文,欢迎阅读与参考!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x个“防灾减灾日”,汶川、玉树、雅安地震的巨大危害给我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为了做好今年“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提高我校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我们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保障小学生生命安全为根本,全面增强师生的防灾减灾观念,切实提高师生的避灾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根据上级要求,我校在5月6日对全校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了防灾减灾宣传,开展了应急疏散演练,让师生把安全牢记在心,时刻绷紧安全的弦,确保学生生命安全,现将本次活动开展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1、加强领导,认真策划保证防灾减灾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十分重视防“防灾减灾日”的工作开展情况,校长**任总负责并在教师例会上作了动员讲话,**副校长具体安排,政教处具体负责,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

2、5月6日早上国旗下讲话,杨校长进行了“防灾减灾日”教育动员会,使全体师生进一步明确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灾害形势愈加严峻。学校是国家综合防灾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防灾减灾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使他们认识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地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他们自觉参与防灾减灾的学习、宣传、行动之中。

3、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日”的宣传工作。我校书写了“防灾减灾,重在行动,贵在坚持;让校园远离灾害,让学生安全成长”等防灾减灾的标语,组织学生办起了以防灾减灾为主要内容的黑板报,高年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防灾减灾手抄报,营造了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

4、认真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活动。周一至周三下午第一节课各班对全体学生分批次进行学习教育,通过传播避灾自救能力,提高小学生防灾减灾素养。

6、深入开展校舍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5月7日下午,我校组织相关人员对校舍、正在建设中的教师周转房以及校园内各种体育设施、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对学生提出要求,在周转房建成之前绝不许到施工地方玩耍。

7、夏季来临,预防食物中毒也成为重中之重,我们针对饮食卫生,要求学生勤洗手,不动脏东西,不吃“三无食品”,不吃未洗的瓜果,把食物中毒工作落到了实处。

防震活动方案篇十七

根据市民政部门的部署要求《关于做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为做好今年5月12日国家第8个“防灾减灾日”的有关工作,结合我xxxx实际,制定本宣传活动实施方案。

坚持以人为本,立足本旗实际,创新思路,充分发挥宣传舆论的导向作用,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普及防灾减灾和自然灾害的自救知识,增强各人民群众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为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5月12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广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一是充分发挥媒体作用,认真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周的新闻报道工作。二是在乌审电视台举办防灾减灾节目,普及自然灾害常识。三是举办专题展览、街头咨询、悬挂横幅、张贴海报标语、印发科普读物等形式。四是在乌审民政网站开设防灾减灾知识宣传专栏,大力宣传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防灾减灾工作理念,介绍防灾减灾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大政策措施和进展成效,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氛围。

积极组织开展应急演练。灾害频发易灾地区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对监测预警、抢险救援、转移安置、应急救助、自救互救等环节,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切实增强各级各部门对预案的掌握运用能力,提高社会群众的避灾自救能力。

组织开展灾害风险隐患的排查治理。组织专人对敬老院、困难户、优抚对象等进行安全检查,对存在问题的住房及时进行修缮,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对重点排洪街道、大小街道、险村、险段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汛前检查,组织群众及时清淤疏浚,加固堤防,排除险情隐患,确保畅通安全。同时号召全旗广大干部群众从自身做起,开展一次家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增强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一是要紧紧围绕“防灾减灾”活动主题安排部署各项工作。

二是要加强组织领导,抽调专人负责,明确职责分工。

三是要有针对性地动员每个公民关注身边的种类灾害风险,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67032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