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寒露的教案大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15:27:06
幼儿园寒露的教案大全(12篇)
时间:2023-11-24 15:27:06     小编:薇儿

教案是一种详细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在编写教案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通过这些教案的分享,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教学方法。

幼儿园寒露的教案篇一

1、观察干燥的菊花

师:小朋友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引导幼儿观察菊花的颜色和形状)

师:干燥的菊花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师:把鲜菊花入锅蒸制二十分钟,然后取出再放在阳光下晒干,一般情况下三四天就能晒好。

2、泡菊花

师:我们把干燥菊花放入壶中,再冲入开水,稍等一会,菊花茶就泡好了。

师:冲入开水时是有烫伤的危险的,我们小朋友一定要请爸爸妈妈帮忙,才能去做这一步哦。

3、品菊茶

师:菊花茶泡好了。寒露,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的正式开始,民间有寒露要喝菊花茶的习俗。

师:菊花茶有滋阴润燥,清热解毒,明目去火的功效。

师:小朋友们一起尝一尝菊花茶吧。

幼儿园寒露的教案篇二

02蔬菜若干(萝卜、青菜、蘑菇等)

03小兔头饰一个,故事音频

01给“小兔”吃蔬菜

一名幼儿扮演“小兔”,另一名幼儿给“小兔”吃蔬菜,并说:“我给你吃xx。”

师:为什么小兔什么菜都不吃呢?你有办法让小兔喜欢吃蔬菜吗?

02欣赏故事

师:故事里有一只怎样的小兔?它不爱吃什么?

师:爸爸想了什么办法让小兔什么都爱吃了?

师:露水蘑菇是什么?

03讨论

师:你有不爱吃的东西吗?为什么不爱吃?

活动收获

通过集体讨论,帮助幼儿懂得不挑食才能使身体更好。

幼儿园寒露的教案篇三

通过传统文化的体验和学习激发儿童认识自然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让儿童得到认知和体能上的锻炼。

各种彩纸、彩笔、铅笔、装饰物、胶棒、剪刀。

(可以调整课程顺序,以调动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不同年龄段选择不同部分)。

1、科普时间——讲解寒露的意思,突出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逐渐萧落的特点(适合3-6岁)(5分钟)。

每年的10月8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19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的寒露。“寒露”的意思,是此时的气温比“白露”时低,地面露水更冷,快要结成霜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如果说“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渡,那么“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如俗语说的那样,“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如果说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此时大部地区天气凉爽,雨水减少,秋熟作物将先后成熟。由于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随寒气增长,万物逐渐萧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寒露以后,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强。因此要多锻炼,勤添衣,积极预防感冒。谚曰“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俗话说:寒从脚下起,寒露节气一过,就应注重足部保暖。

2.学习时间——向宝宝们介绍重阳节,并通过对重阳菊花和茱萸的讲解和互动让宝宝们进一步了解时节特点和相关信息,促进宝宝认知发展(适合1-3,3-6岁,6岁以上)(8分钟)。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推行敬老活动。

1-3岁认识菊花、茱萸。

3-6岁了解不同种类的菊花,区分菊花和其他花的不同以及茱萸和枣的不同。

指导师要根据参与宝宝的不同年龄段选择适合的方式引导教学。注意激发宝宝对自然的兴趣,在学习时间完成后请给家长布置课后作业:根据学习内容带领宝宝去看菊花,到日常生活中发现节气事物和现象。

3.烹调时间——边念菊花糕的儿歌边学习菊花糕的制作方式,帮助宝宝感知烹饪的过程(适合2岁以上)(5分钟)。

杭白菊20-30朵、马蹄粉200克,新鲜菊花1朵(切碎)、冰糖适量.做法:用清水煮菊花约10分钟(将菊花用纱布包起来,可避免隔渣的麻烦),当颜色呈现淡黄色即可,不要煮的时间过长,否则会略带苦味。取出菊花加入冰糖调味,甜度要比正常的略甜一点,因为加入马蹄粉溶液后会有稀释作用。加入已切碎的新鲜菊花。将马蹄粉以适量清水溶解,倒入菊花水大火蒸约15~20分钟,变成完全透明即熟,热食或冷食均可。也可在糊中加入葡萄干、红绿丝、杏肉等细小果脯块或者铺上柠檬片,更增风味。将制作方法简化成儿歌并配以动作,指导师分解动作给家长和小朋友们做演示。

4.动手时间——请宝宝手工绘制送给祖父母、外祖父母的重阳节贺卡,发展宝宝想象力和专注力(适合2岁以上)(10分钟)。

提前准备好各种颜色的卡纸,让家长带领孩子一起制作节日贺卡。要激发幼儿画画的兴趣,鼓励幼儿自由想象各种造型,家长不要干预,让孩子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孩子们制作完成后,鼓励他给其他小朋友描述自己的贺卡,然后大家可以互相欣赏彼此的贺卡。

寒露养生特点:疏肝养肺。自古秋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同时由于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之感,出现情绪不稳,易于伤感的忧郁心情,因此疏肝也十分重要。

太冲穴和鱼际穴分别在哪里?

准备:

各色彩纸画笔铅笔装饰物胶棒剪刀等。

幼儿园寒露的教案篇四

2、理解故事中小兔从不爱吃蔬菜到样样蔬菜都爱吃的转变过程。

1、请班里一名幼儿戴头饰扮演小兔,表演无论谁给他吃菜都摇头的情景。

2、蔬菜若干(萝卜、青菜、蘑菇等)。

3、小兔头饰一个,故事音频。

1、给“小兔”吃蔬菜。

一名幼儿扮演“小兔”,另一名幼儿给“小兔”吃蔬菜,并说:“我给你吃xx。”

师:为什么小兔什么菜都不吃呢?你有办法让小兔喜欢吃蔬菜吗?

2、欣赏故事。

师:故事里有一只怎样的小兔?它不爱吃什么?

师:爸爸想了什么办法让小兔什么都爱吃了?

师:露水蘑菇是什么?

3、讨论。

师:你有不爱吃的东西吗?为什么不爱吃?

通过集体讨论,帮助幼儿懂得不挑食才能使身体更好。

幼儿园寒露的教案篇五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戊;太阳到达黄经195°;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广大地区已从深秋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寒露节气与重阳节接近,所以寒露节气的习俗也大都与重阳习俗重叠。为迎接寒露节气的到来,民间有许多流传已久的寒露习俗,如赏菊、登高、饮菊花酒,吃花糕。重阳糕是重阳节的代表性食品。吃重阳糕的寓意,最早由登高引申而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传说登高可以避祸。而不能登高或不想登高的人,就在家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古人相信“百事皆高”的说法,象征步步高升的祝福之意。

活动一:【重阳花糕】。

活动领域:。

艺术领域。

活动目标:

1.乐于参加手工活动,体验寒露节气制作重阳花糕的活动乐趣。

2.能用团、压、揉等技能,制作自己喜欢的重阳花糕。

3.了解寒露节气习俗,进一步体会寒露吃花糕的意义。

家长指导建议】:

1.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在家制作花糕、品尝花糕。另外,还可以尝试做软陶花糕吆。

2.利用周末时间,带幼儿去郊外参加登高活动,进一步体验寒露节气登高的习俗,感受“步步高升”的含义。

3.请幼儿说一说你在家中是怎样关心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并说一句祝福的话送给老人。

02:36。

寒露节气到了,夏天盛放的花朵已经开始纷纷凋零,而各种各样的菊花马上就要相继开放;秋天越来越深,秋的味道越来越浓,天气也越来越寒凉,连雀鸟也不愿意出来了;中午的阳光还是暖暖的,都忘了夜里的寒凉,雾气凝滞所结的露珠在晨曦中闪闪发光。

寒露》这首儿歌虽然简短,但是在遣词用句上体现出了深秋的丰富色彩与鲜明的气候特征,在欣赏与朗读的过程中,家长朋友们可以引导宝宝根据词义与身边的真实景象结合起来体会儿歌意境,使儿歌更为有趣和生动。

活动二:【律动《寒露》】。

活动领域:语言领域。

活动目标:

1.通过儿歌,体会儿歌描写的寒露节气特点。

2.幼儿能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3.能根据儿歌表达的意境,用肢体进行表达。

家长指导建议】。

1.家长带幼儿结合儿歌内容,与幼儿一起了解儿歌所表达的寒露节气意思。

2.与幼儿一起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寒露。

秋日深深雀鸟藏。

夏花落落待菊黄。

昼暖不觉昨夜冷。

雾滞珠凝露寒光。

寒露,是24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寒露过后,太阳高度继续降低,气温逐渐下降。“天渐凉,人添衣。”是寒露节气的气候特点之一,这个时节天气突然转冷,空气干燥,一方面要注意添加衣服,另一方面还要注意防秋燥。

活动三:【天气冷了怎么办】。

活动领域:健康领域。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寒露“天冷了怎么办”的健康活动,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产生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学习寒露节气御寒和防秋燥的.方法,知道天冷时要适当添加衣服、多运动。

3.了解寒露“天渐凉,人添衣。”的气候特点,知道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

家长指导建议】:

1.亲子收集并讨论关于寒露节气御寒和防秋燥的更多方法,关注家人的身体健康,给家人关心和呵护。

2.记录秋凉。随着寒露时节的到来,我们明显感受到了浓浓的凉意,家长朋友可以带着孩子一起绘制气温折线图,让孩子了解季节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相对应的自然变化。

“寒露”习俗少不了】。

1.观红叶:寒露时节,到香山赏红叶,早已成为北京市民的传统习惯与秋季出游的重头戏。秋风飒飒,黄护叶红。

2.吃芝麻: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3.秋钓边:此时阳光不若夏季猛烈,深水区难以被晒透,所以鱼、蟹都移向更为温暖的浅水区,正是临水垂钓的大好时机。

4.登高: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就有了登高赏景的习俗。

温馨提示】。

寒露以后,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强,请家长适当给宝贝增添衣物。

幼儿园寒露的教案篇六

1.寒光点点染天边,露浓月明深秋天,时节转换情不变,分分秒秒都想念,愿你加衣保暖依然翩纤,养颜保健总是灿烂,开心愉快占满心田,幸福好运堆积成山,寒露快乐。

2.寒露时节,让秋风吹,吹走心头忧愁;看秋叶舞,舞出开心逍遥;任秋雨淋,淋来福贵好运;凭短信飞,飞来实心祝福;愿你用幸福保暖,携快乐热身,拿温馨当枕,抱快乐入睡!

3.寒露到,冰冷的是天气,温暖的是情意,萧条的是季节,深浓的是友谊,飘零的是落叶,传递的是祝福,寒露,天寒多添衣,愿你健康相伴,笑口常开,寒露快乐!

4.生命的意义在于运动,即使寒露来临,我们心中也不会畏惧,运动会驱赶寒露带来的寒气,让我们的身体健康又强壮。朋友,为了自己的健康,多运动吧。

5.瑟瑟秋风洒,隐隐寒露来;短信虽为虚,条条送祝福;天气日渐冷,健康需照顾;多食瓜果蔬,美容又滋补;再次祝愿你,快乐过寒露!

6.寒露过后,露了就寒。勿求性感,多把衣添。丝袜莫穿,短裙别沾。切忌蹬被,感冒遭罪。寒露不露,健康无度。寒露快乐!

7.寒露寒露,冻死蜘蛛;寒露寒露,带来露珠;告别酷暑,迎来寒露;祝福如风,将你吹拂;思念如露,朝朝暮暮!幸福健康,非你莫属!

8.寒露将严寒悄悄的带到人间,但我们不怕,因为我们有大爱的温暖,大爱无疆,爱的温暖一定能够抵御严寒,让我们将爱常驻心田,和谐我们的美好家园。

9.以问候为礼,为你奉上绵绵关怀;以真诚的心,给你传递深深思念;以文字喻情,为你谱写点点挂念;以快乐为愿,祝你天天快乐,降温多添衣!

10.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秋之寒,宜加衣以御寒;秋之寥,宜用爱以宽心。所以我特意发来了寒露短信,只为祝你开心快乐!

幼儿园寒露的教案篇七

1·初步认识“二十四节气”。

2·了解与寒露节气相关的农谚、古诗、风俗、养生知识等。

3·在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知节气的兴趣,激发对寒露节气的热爱。

重点: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使学生深入了解“寒露”

难点:在让学生在认识“寒露”的过程中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能力。

一、课前谈话。

1·畅谈中国“四大发明”

知道中国著名的“四大发明”吗?你最欣赏哪一项发明?

2·引入“第五大发明”

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在国际气象界,它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3·谈谈阅读感受。

4·小结:二十四节气是劳动人民历经亲百年岁月的`智慧的沉淀,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财产!

二、导入新课。

1·初步了解“二十四节气”出示图标进行学习,说说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2·今天将详细认识“寒露”。说说课前的了解。

3·小结: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7个节气,每年的10月8日前后(1明8日一9日)。“寒露”的意思,是此时期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如果说“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度,那么“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

4·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寒露。

三、分组展示,深入“寒露”

(一)歌谣组。

1·小组展示歌谣。

2·问答环节。

3·启示:节气与农事联系紧密,是真正来源于生活的智慧!

(二)养生组。

养生小知识抢答。

2·医生温馨小贴士。

3·启示:节气中藏着人们健康长寿的秘诀!

(三)古诗组。

1·出示《池上》:[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1)指名读,读通顺。

(2)诗中出现了哪些景色?

(3)想象一下,诗人当时的心情又是怎样?

2·组员配图吟诵其他推荐古诗。

3·读一读,积累。

4·启示:节气中,融入了多少诗人抒发的情怀!节气,也是有情感和温度的!

(四)民俗组。

1·北京人旧俗斗蟋蟀。

2·饮菊花酒祛灾祈福。

3·登高望远心旷神怡。

4·吃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5·观红叶、赏菊花别有一番雅致。

启示:节气,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五)艺术组。

1·书法形式展示对联。

幼儿园寒露的教案篇八

娟娟寒露,秋意浓。过完国庆长假,我们迎来了寒露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带“寒”字的节气,寓意着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

候|鸿雁来宾。

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者三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三候|菊有黄华。

“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的菊花已普遍开放了,是赏菊的时候了。

在寒露节气这天,华汇和睿幼儿园的老师们根据自然变化,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节气活动,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与大自然的魅力。老师们组织孩子观看了“寒露”节气的相关照片和视频。从老师的讲解中,丰富孩子对“寒露”节气和相关风俗知识的'了解,进而感受“寒露”时节瓜果飘香,正是耕种的好时机。在了解到寒露节气特点后,孩子们进行了艺术创作。

孩子们通过赏菊、观看图片、视频等方式初步了解、认识了菊花的种类后,并进行大胆创作,点缀几抹色彩,绘一幅秋日美好。

寒露时节,一杯银耳雪梨汤,和颜悦色,无惧风凉,求得晚秋的第一份滋养。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孩子们在感知、操作、思考的过程中,感受到寒露节气的氛围,体验到活动的乐趣。不仅加深了孩子对“寒露“节气的认识和了解,也激发了孩子对传统民俗的兴趣,更是让二十四节气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它将作为常态化教学活动,真正走进幼儿园,走向孩子们的生活。

随着寒露的到来,天气也变得更加干燥。日益寒凉的气候会使得孩子的抵抗力下降感冒生病,肠胃也容易受寒腹泻。

寒露节气幼儿饮食要点。

寒露时节,应多给孩子吃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加体质;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等。

寒露节气穿衣要点。

秋季气温变化大,要给孩子多准备几件单衣或夹衣。无论什么季节都要给孩子穿上袜子,棉袜是最佳的选择,既温暖又舒适,袜子的尺寸要稍大一些,可以有利于空气隔热,增加保暖性。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人类了解自然的一道桥梁。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认识寒露,了解其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活动也让孩子在体验中发现节气的秘密,感受自然的至真至美和生活的浓浓趣味,也在节气时令的指引下更智慧的去探索和生活。每个节气都会有它独特的魅力,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个节气霜降的到来吧!

幼儿园寒露的教案篇九

(四)学习寒露农事歌。

(一)地理知识。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每年的10月7—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时,寒露就到来了。寒露与白露节气时相比气温下降了很多,地面上的露水也更冷了,很可能成为冻露,因而称为寒露。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节气后,白天渐短,黑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随着天气变冷,昼夜温差大,地面上的露水也快要凝结成冰。如果这个时候选择出门,可以仔细观察看看地面上露水的变化哦!

寒露节气北方与南方的气候特点差异较大。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而北方的东北、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南方秋色迥然不同。

中国古人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鸿雁大概是24节气中出现最多的物候了,中国古人对大雁寄托了许多情思。“鸿雁来宾”,意思是说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寒露时节,恰恰是最后一批大雁大举南迁,大雁南来为宾,古人细心留意,随时准备尽宾客之礼。

“雀入大水为蛤”,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草木皆在阳气渐盛的时候发芽抽枝、结蕾开花,独独只有菊花,在阴气渐重的时候开放。因为这样的特性,菊花被赋予了很多独特的内涵,比如,它是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菊花历经风霜,成为一种高尚人格的象征。

(三)寒露传统。

寒露节气北方已呈深秋景象,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这样的`日子尤其适合人们出门活动。在这个节气里,有着许多有趣的民俗活动。

1、上香山,赏红叶:寒露时节,很多地方有赏枫叶的习俗,“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就是这个季节。不过,适合寒露观红叶的是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河以北。对于不能身临其境的上海小朋友们,家长可以为孩子搜索一些视频或图片观看。

2、吃花糕:寒露时节,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古人谓此为辞青。九九登高,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花糕制作教学可作为延伸活动)。

3、饮菊花酒: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到它的踪迹。此外,由于接近重阳节,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称“菊花节”。(画菊花可作为延伸活动)。

4、吃芝麻: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

5、秋钓:在寒露节气期间,温度下降快,日照无法充足地照射到水深的地方,因此鱼儿都会在温度较高的浅水区活动,这一节气适合在浅水区钓鱼。小朋友们不妨和爸爸妈妈一起出门,来一场“秋钓”比赛,看看谁钓到鱼又大又多!

(四)寒露农事歌。

寒露时节,在天气影响下,北方应播种完小麦,不宜再迟,以免减产。南方应适时播油菜、种蚕豆等。那下面,老师就要教大家一首寒露农事歌,通过这首农事歌我们可以知道在寒露这个节气后会发生哪些农事活动,接下来就跟着老师一起念一念吧。

幼儿园寒露的教案篇十

1.初步认识“二十四节气”。

2.了解与寒露节气相关的农谚、古诗、风俗、养生知识等。

3.在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知节气的兴趣,激发对寒露节气的热爱。

重点: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使学生深入了解“寒露”

难点:在让学生在认识“寒露”的过程中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能力。

1.畅谈中国“四大发明”

知道中国著名的“四大发明”吗?你最欣赏哪一项发明?

2.引入“第五大发明”

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在国际气象界,它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3.谈谈阅读感受。

4.小结:二十四节气是劳动人民历经亲百年岁月的智慧的沉淀,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财产!

1.初步了解“二十四节气”出示图标进行学习,说说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2.今天将详细认识“寒露”。说说课前的了解。

3.小结: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7个节气,每年的'10月8日前后(1明8日一9日)。“寒露”的意思,是此时期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如果说“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度,那么“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

4.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寒露。

1.小组展示歌谣。

2.问答环节。

3.启示:节气与农事联系紧密,是真正来源于生活的智慧!

养生小知识抢答。

2.医生温馨小贴士。

3.启示:节气中藏着人们健康长寿的秘诀!

1.出示《池上》:[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1)指名读,读通顺。

(2)诗中出现了哪些景色?

(3)想象一下,诗人当时的心情又是怎样?

2.组员配图吟诵其他推荐古诗。

3.读一读,积累。

4.启示:节气中,融入了多少诗人抒发的情怀!节气,也是有情感和温度的!

1.北京人旧俗斗蟋蟀。

2.饮菊花酒祛灾祈福。

3.登高望远心旷神怡。

4.吃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5.观红叶、赏菊花别有一番雅致。

启示:节气,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书法形式展示对联。

幼儿园寒露的教案篇十一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广大地区已从深秋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小朋友们将在本节课程中一起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亲身动手实践,体验寒露节气。

(一)帮助儿童了解寒露节气的地理知识;

(二)了解寒露节气的物候特点;

(三)认识寒露节气的代表民俗活动;

(四)学习寒露农事歌。

(一)地理知识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每年的10月7-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时,寒露就到来了。寒露与白露节气时相比气温下降了很多,地面上的露水也更冷了,很可能成为冻露,因而称为寒露。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节气后,白天渐短,黑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随着天气变冷,昼夜温差大,地面上的露水也快要凝结成冰。如果这个时候选择出门,可以仔细观察看看地面上露水的变化哦!

寒露节气北方与南方的气候特点差异较大。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而北方的东北、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南方秋色迥然不同。

(二)寒露物候

中国古人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鸿雁大概是24节气中出现最多的物候了,中国古人对大雁寄托了许多情思。“鸿雁来宾”,意思是说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寒露时节,恰恰是最后一批大雁大举南迁,大雁南来为宾,古人细心留意,随时准备尽宾客之礼。

“雀入大水为蛤”,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草木皆在阳气渐盛的时候发芽抽枝、结蕾开花,独独只有菊花,在阴气渐重的时候开放。因为这样的特性,菊花被赋予了很多独特的内涵,比如,它是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菊花历经风霜,成为一种高尚人格的象征。

(三)寒露传统

寒露节气北方已呈深秋景象,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这样的日子尤其适合人们出门活动。在这个节气里,有着许多有趣的民俗活动。

1.上香山,赏红叶:寒露时节,很多地方有赏枫叶的习俗,“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就是这个季节。不过,适合寒露观红叶的是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河以北。对于不能身临其境的上海小朋友们,家长可以为孩子搜索一些视频或图片观看。

2.吃花糕:寒露时节,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古人谓此为辞青。九九登高,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花糕制作教学可作为延伸活动)

3.饮菊花酒: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到它的踪迹。此外,由于接近重阳节,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称“菊花节”。(画菊花可作为延伸活动)

4.吃芝麻: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

5.秋钓:在寒露节气期间,温度下降快,日照无法充足地照射到水深的地方,因此鱼儿都会在温度较高的浅水区活动,这一节气适合在浅水区钓鱼。小朋友们不妨和爸爸妈妈一起出门,来一场“秋钓”比赛,看看谁钓到鱼又大又多!

(四)寒露农事歌

寒露时节,在天气影响下,北方应播种完小麦,不宜再迟,以免减产。南方应适时播油菜、种蚕豆等。那下面,老师就要教大家一首寒露农事歌,通过这首农事歌我们可以知道在寒露这个节气后会发生哪些农事活动,接下来就跟着老师一起念一念吧。

农事歌

寒露时节天渐寒,农夫天天不停闲。

小麦播种尚红火,晚稻收割抢时间。

留种地瓜怕冻害,大豆收割寒露天。

黄烟花生也该收,晴朗天气忙摘棉。

贪青晚熟棉花地,药剂催熟莫怠慢。

大棚黄瓜搞嫁接,保温保湿是关键。

紫红山楂摘下来,鲜红石榴酸又甜。

果品卸完就管树,施肥喷药把地翻。

采集树种好时机,乡土种源是重点。

畜禽喂养讲技术,怀孕母畜细心管。

越冬鱼种须育肥,起捕成鱼采藕芡。

幼儿园寒露的教案篇十二

《寒露》这首儿歌虽然简短,但是在遣词用句上体现出了深秋的丰富色彩与鲜明的气候特征,在欣赏与朗读的过程中,家长朋友们可以引导宝宝根据词义与身边的真实景象结合起来体会儿歌意境,使儿歌更为有趣和生动。

【律动《寒露》】

语言领域

1.通过儿歌,体会儿歌描写的寒露节气特点。

2.幼儿能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3.能根据儿歌表达的意境,用肢体进行表达。

1.家长带幼儿结合儿歌内容,与幼儿一起了解儿歌所表达的寒露节气意思。

2.与幼儿一起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寒露

秋日深深雀鸟藏

夏花落落待菊黄

昼暖不觉昨夜冷

雾滞珠凝露寒光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66830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