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不光是对苦难的回顾,更是对幸福的珍惜。在写感悟时,我们可以借鉴一些经典的诗词或者句子,来增加表达的力度和美感。人生的感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它陪伴我们成长和前行。
过年的感悟篇一
新年的那天,爸爸把他的亲朋好友都请到家里吃年饭。
该炒菜了!爸爸用清水把锅洗了一下,然后打开电磁炉,往锅里倒了一些油,等油热了再把肉片倒在锅里,然后,往锅里加了一些盐、生粉、味精……做完这些,爸爸对我说:“丁铭,把消毒柜里的盘子拿一个过来。”我迅速跑到消毒柜那,拿出一个盘子,小心翼翼地走回厨房,交给爸爸。爸爸炒好的`肉片倒在盘子里放到一边,又去做别的菜了。
吃过饭以后,爸爸和叔叔阿姨一起打麻将,而我呢?就在房间里玩游戏。
今天,我过得真开心。
过年的感悟篇二
“年年难过年年过”,这是穷人过年的境况。一到年关,该还的帐得还,该送的礼得送,家中儿女也得添几件新衣服,卧室客厅还得换两件新物件,七老八太的慰问也得问,七甥八侄的红包还得包;人家轰轰烈烈过年,自家也不能太寒酸,鸡鸭鱼肉糖果水果,油盐柴米干粉湿面,样样少不得,一圈买回来,一年的积蓄又差不多没了,还得愁明年儿女开学的学费。你说这个年愁这愁那的,过得还有滋味吗?嘿,这人穷呵就怕过年,但你不想过年年就不来了吗?所以“年年难过年年过”这话就是如此说来的。
“处处无家处处家”,这是游子过年的无奈。家是温暖的,它是一个立体:里面含有亲人的情感、熟悉的住宅、温馨的乡情和一应俱全的生活设施。游子们在外能感受到这家的气息吗?不能也。他们有的只是孤单和冷清,在别人的鞭炮声中思念着自己的亲人,在他人万家团圆之际凑合着一年一次的年夜饭。此时的游子(不论是打工或其它原因)不管身处何地何种条件下(好或坏)都难有家的感受。所以处处无家啊!但是无家的日子就不过了吗?总得过下去,把能够睡觉吃饭的地方权叫“家”吧,但此家非彼家也!
“芝麻开花节节高”,这是有权人如今过年的写照。下级、商界、建筑界、百姓、等等,但凡可能有求于他的人,过年可是个“烧香”的好机会,不然临时“抱佛脚”时恐怕有冷脸看。去年过年你如果送了一万元的红包,今年还是一万元,你拿得出手吗?只有与时俱进年年涨了。一朝大权在握,年关日进斗金。好酒好烟大红包习以为常,鱼肉鸡鸭堆成山呲之以鼻。你想想,我们中国个个争当官,你以为真的是想“为人民服务”?非也!投机钻营还不是“千里做官,为了吃穿”。只是老百姓苦也!
有钱人我们就不议论了,自古为富不仁,为仁不富。“有钱非君子,无权不丈夫”,是这个时代的特征。我们既无权又无钱,说多了会被人说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适可而止吧。但穷有穷的欢乐,富有富的担忧。该欢乐时且欢乐吧,幸福虽有相同之处,但感受各有不同,人穷容易满足,幸福可能相对要多一些。本文的原意并非眼红有权有钱人,只是同情一下比我们还穷的穷人和不能归家团圆的游子而已,以显人间还有怜悯穷人的人,不然这世界也太残酷了点。
过年的感悟篇三
春节的夜晚到处都是鞭炮声,人们沉浸在这欢快的气氛中,那灿烂的烟花在天空中散开就像一幅幅美丽的画一样,预示着旧的一年的消失,新的一年的到来。新的一年新的气象,在这新的一年里人们看着那蔚蓝蔚蓝的天空一下子变成火红火红的了,红彤彤的弥漫着喜气洋洋的味道,人们看着真是乐呵啊!那沥青小道在这个时候也仿佛变成了一条华丽的地毯,地毯的两旁开着鲜花,走在上面真有种置身仙境的感觉,世界一下子变成了个天堂!人们也纷纷在门前挂上了大红灯笼,一排排整整齐齐,红红火火,美丽极了!
听着远处传来了“新年歌”,人们好象陶醉了似的,不是陶醉在这歌声里,而是陶醉在了这人间仙境里啊!火红的天空,五彩的大地,喜气的灯笼,悦耳的“新年歌”,真是一派好气象啊!
人们穿上了自己的新衣服,脸上洋溢着愉快的笑容。他们走家串户,互相祝福,好不喜庆。
然而,在这欢庆的日子里,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无忧无虑吗?新年娃娃看到,许多在灾难中幸存下来的可怜的人们,并不像其他人一样有吃有喝,还有新衣服,他们仍旧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新年娃娃掉下了一滴真情的泪,这泪滴飘洒到了那些贫穷的灾患地区,转眼,灾民们也过上了美好的生活,他们的脸上不再有忧愁和痛苦,取而代之的是幸福和安逸。新年娃娃露出了可爱的笑容,悄悄离开了。
新年娃娃为新年送上了一份宝贵的礼物,不仅是美好的祝福,还有灾民们美好的生活。它走了,但它的祝福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给,永远比拿快乐。”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伸出自己友爱的双手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那么世界一定会处处都充满欢笑、幸福与光明!
过年的感悟篇四
过年啦!又大了一岁。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时光催人老,我辈应奋蹄。莫待除夕日,回首空唏嘘……。
过年的感悟篇五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有钱没钱,也得回家过年,毕竟家才是人记忆的最初,我家总是回爷爷家。大年三十的晚上,大概是最难睡着的呢!更多人都会熬夜来守岁,而不是早早的睡着。我自然也不会例外。我和爷爷奶奶一起看春晚,聊天。到了凌晨几点时,终于等到了烟花爆竹一起点燃的时候了。天上飞着的便是银花火树,在地面上看着便是如昆仑仙境的美丽。
我家过年一般都是在老家过的,因为老家总是年味十足。大年初一,一早上就起床了,去给太公太婆上香后,爸爸就带着我,一起去队上拜年。一路走去,太多太多平时见不上的面的朋友都可以好好坐一坐。
俗话说得好,“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过年的时候回家乡的人会很多吧!初三去外婆家时,一路上有不少车子,车子上都是坐满了大人小孩。想家的人也可以回家了,思亲的也可以探亲访友了,大家好不欢乐。
过年的那段时间,最令我难以忘怀的便是爷爷做的美食了。爷爷作为一个大厨,经常能做出令大家不肯停杯投箸的美食来。大家也最喜欢爷爷的手艺。吃完爷爷的美食后虽然会胖上那么几斤,但大家都还是老样子。
到了初五,我就要去补习了,一路上,路灯上挂满了灯笼,步步高广场上有大型灯展。一路过来喜气洋洋,年味浓厚。
其实年味就是这样,大家坐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喝喝酒,就过了这几天,只不过过年能看到不少平时见不到的朋友。
从年尾到新一年年初,开始了新的生活,也开始了新的改变。
过年的感悟篇六
不知不觉春节就来到了,家家户户都充满着喜庆的节日气氛:擦得明亮的.玻璃窗上换上新的窗花,大门两边的墙上贴上新的对联。
走到大街上就更热闹了。只见大人们手提着大袋大袋的食品,急匆匆的往家赶。小朋友们都换上漂亮的新衣服,手握大把大把的花炮、烟花,路边的树上挂着一个个大红灯笼,商店里全放着喜庆的歌谣,处处洋溢着喜庆。
晚上,小区里可热闹了。孩子们纷纷拿着爸爸妈妈买的烟花、炮竹来到小区的空地,比比看谁的多谁的漂亮,耳边不时传来孩子们的欢呼声,只见各种各样的烟花、炮竹把夜晚的天空映得别样的美。
到了吃饭的时间了,小朋友们在爸爸妈妈的呼唤声中陆陆续续地回家了。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着丰盛的年夜饭,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大家不时发出阵阵开心的欢笑。
我喜欢过年,过年有好吃的好玩的,开心极了,要是天天都是过年该有多好啊!
不知不觉春节就来到了,家家户户都充满着喜庆的节日气氛:擦得明亮的玻璃窗上换上新的窗花,大门两边的墙上贴上新的对联。
走到大街上就更热闹了。只见大人们手提着大袋大袋的食品,急匆匆的往家赶。小朋友们都换上漂亮的新衣服,手握大把大把的花炮、烟花,路边的树上挂着一个个大红灯笼,商店里全放着喜庆的歌谣,处处洋溢着喜庆。
晚上,小区里可热闹了。孩子们纷纷拿着爸爸妈妈买的烟花、炮竹来到小区的空地,比比看谁的多谁的漂亮,耳边不时传来孩子们的欢呼声,只见各种各样的烟花、炮竹把夜晚的天空映得别样的美。
过年的感悟篇七
初四回来,路上虽不下雪,然夜的黑,加路的滑,依然让我们神经绷得紧紧的。可即便小心加小心,一路上仍有不少车辆不能及时把住刹车,惊心动魄的场面时有发生:先是一辆卡车吻住了拖拉机,接着一辆面包车无缘无故撞上了护栏……后来,一辆红色奔驰车因为速度太快,紧急刹车没刹住,竟撞坏了我们车后的保险杠。
见朋友人高马大,奔驰车里一对流里流气的小夫妻不得不下了车。朋友说保险杠也不贵,一百多元钱。小夫妻看了一下我们的车,不屑一顾地说:大哥放心,前面我们有熟人,肯定帮你们修好,大过年的,谁还会赖呀。小夫妻嘴上说得好听,但就是不肯掏钱。朋友也没真想要他们赔钱,只要修好就行了。可真到了前面,拐了弯,小夫妻竟仿佛逃命似的跑了。
我迅速记下车一牌号,让朋友快追。我说,什么人,买得起奔驰,竟然不肯陪人家一百多元钱。朋友说,算了,安全第一。朋友始终没加速,倒说我入世太浅。
两天后,当我再次翻看到我记下的那个车一牌号,心里仍觉得有点生气,甚至有找他们算账的冲动。朋友站在无边的夜中,望着鳞次栉比的高楼以及高楼下鱼贯而行的车辆,不无感慨地说:中国目前有富裕阶层,但没有上流社会。
初听,以为故作深沉,后来想想,倒觉深刻,便释然许多。
过年的感悟篇八
今年爸爸妈妈带我回老家江西上饶过年。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思是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就是去除的意思;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
我最喜欢的就是贴春联、吃年夜饭和看春晚了。下午我和爸爸贴好了春联、窗花,给家里的花瓶插上了红色的银柳以及金黄的麦穗,寓意着红红火火,新的一年大丰收。
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对一家人来说最重要的一顿晚餐。今年老奶奶,也就是我爸爸的奶奶,来到了我们家和我们一起过除夕。加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妹妹,我们一家七口吃了顿丰盛又美味的`年夜饭,可热闹了。菜可真丰富呀!餐桌上有鸡、鸭、羊肉、牛肉、卤肉、青菜、白菜、豆腐……好吃的应有尽有,把大圆桌摆得满满当当的,让人垂涎三尺。还有我最爱吃的年糕,江西的年糕是用大米做成的,煮成饭用打制或水磨成粉后压制而成的糕,意喻年年高。
一家人享用了美味的年夜饭后,我们就坐在电视前看春晚了。今年我第一次完整的看完了春晚,真是太精彩了!有欢乐的歌曲,有优美的舞蹈,有滑稽的相声,有让人捧腹大笑的小品,丰富多彩,让人眼花缭乱!
辞旧迎新,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祝大家新年快乐,幸福美满!
过年的感悟篇九
这事发生在除夕夜的前一天。那天,妈妈在整理杂物间,寻思要把废品出卖。
收废品的人来了,妈妈把整理好的杂物拖到大门外让我看管,继而再回里面去整理其他的杂物了。
我刚出门,就看到一位四五十岁模样的中年妇女走了过来。她中等身材,脸偏黄,瘦小的身上穿着一件大而破的棉袄,结实的'肩上背着一个小女孩。中年妇女上来就说:“小朋友,祝你新年快乐!学习进步。”稍迟顿会儿,她似乎有点不大情愿地说:“我们是讨饭的,施舍点给我们吧。”对于这种外地人,身上还是破旧不堪的,妈妈总会表现出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我本想跟妈妈一样轰她们走,但是,我看见她肩上正熟睡的女孩,肥嘟嘟的脸上嵌着一张樱桃小嘴,正惬意地流着口水呢!我有点不忍心了,于是走进屋,准备拿钱给她们。可是这时,我困惑了,到底给多少呢?经过两小人多次舌战后,我决定给六元六角,寓意吉祥如意。
我对他们说:“阿姨,钱虽然不多,但是够给小妹妹买糖吃了。”
我待他们走后,心想:她们为什么不回家过年呢?她们真的愿意自己一辈子都是以乞讨为生吗?如果小女孩长大了,知道了自己的妈妈小时候拉着她一起在乞讨,会有叛逆心理吗?……大概是没钱回家吧。
跟大家一起团团圆圆过新年,是多么快乐啊!真希望全天下去年没有回家过年的人,在今年都能回家过年!
过年的感悟篇十
今年,我在舅舅家过年,那年过得特别开心。我还收到很多红包。
我妈的娘家是南通,外婆舅舅一直在那里生活,有时候舅舅舅妈和外公外婆也会来温州相聚,开车从温州到舅舅家约需八小时。等我们车子开到舅舅家小区楼下时,发现舅舅、舅妈、外公、外婆……等家人在小区楼下排成两排,还放鞭炮欢迎我们的到来,我当时感觉自己像贵宾一样,舅舅帮我拿行李,舅妈牵着我走,那感觉真是太好了。
正好我们到舅舅家是吃年夜饭的时候,所以我们准备上楼吃年夜饭。哇,年夜饭有好多菜啊!有肥鸡鲜鱼,有青菜,还有我最喜欢吃的小白虾和花菜,一家子相聚吃年夜饭真好!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吃好了饭,大家都抢着洗碗洗筷,我来洗筷子,妈妈来洗碗,舅妈来洗盘子,那场景真是热闹极了!
在看春晚的前半个小时,是我最喜欢的事情,那就是:发红包啦!首先,外婆和外公把红包放到我的'手上,说:“祝你新年快乐!”爸爸妈妈也把红包放到我的手里说:“祝你天天向上!”接着是舅舅和舅妈,就连我哥哥也给我发了红包,我数了数:爸爸妈妈一共给我二千元,舅舅舅妈一共给我三千元,外公外婆一共给我三千元,哥哥给我一千七百元,合计是九千七百元,今年真是赚大了。
在舅舅家过年特别开心,而且还得到了这么多红包,我太幸福了。
过年的感悟篇十一
因为我的爸爸是湖南湘潭人,所以一家人每年春节都会回湘潭过年。
湘潭也是毛主席的家乡。
湖南的农村,大多是用大灶烧柴火做饭。
因为只有用柴火烧的饭菜才能特别香,所以农村才会一直沿用这样的烹饪方式!
乡下爷爷家屋子外面,有一片菜地,种满了各种菜,有青菜,萝卜,包菜,大蒜……。
瞧,我拔的大白萝卜,妈妈把它洗净去皮,切片,生吃也很甜,很脆。
在这里,晚上是可以随意放烟火的。
我和妈妈买了许多,有能在天上飞的,有能在地上旋转的,各式各样、姹紫嫣红、五颜六色,太开心了!
我和妈妈去商场买年货,在广场上刚好看到在舞龙,围观的人很多,很是热热闹。
舞龙是当地庆祝喜事的一种特有形式。
在这里,大家的早饭就是吃米粉。
湖南米粉简单来讲,就是米磨成粉做的面条,软嫩细滑,配上肉沫做的浇头,嗯,我可以吃两碗。
到湖南大家一定要尝尝,真的是超级美味。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在湖南过年觉得有趣的一些事情。
谢谢大家的聆听!
过年的感悟篇十二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过年倍受人们的欢迎。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象征着和谐,美好与团聚。一提到年,我的心中充满了期待。
过年的钟声即将敲响,然而我与爸爸仍身处他乡。爸爸为工资发放忙碌,而我一直在工地期待他忙完。有时甚至做梦都会想到与亲友团聚的情景。我也深深领悟到了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伤感。
今天在明媚阳光的照耀下,我们踏上归途。由于天气原因道路积雪,路面结冰,车辆行驶困难。加之车辆众多,驾驶技术和疲劳驾驶等原因,造成交通事故高发期。
过年的感悟篇十三
又到新年了,一批批思念家乡的人,从四面八方开启了返乡之旅,犹如千军万马直奔前方。
我和妈妈收拾好了行李,背着书包,提着吃的也准备返回爷爷家。
刚出门,我们就遇上了毛毛细雨。我左手推着行李箱,右手打着雨伞,背上背着书包,急急忙忙地往公交站台赶。很快,我们到达了公交站台附近,可我们要坐的那趟公交车已经从我们身边飞驰而过了。我们只好站在公交站台继续等着下一趟公交车,我们左等右等,终于来了一辆出租车,只好打车去车站了。
走进车站一看,返乡的公交车已经不见了。仔细一看旁边的提示牌,才知道坐城乡公交车得去车站里面扫码再坐车。我们只好戴好口罩继续拖着行李,一番折腾后,终于坐上了返乡的车子。
我们刚坐上车,车子里就陆陆续续挤满了急着回家的人们,有的提了好几个行李,有的带着工作时的工具,还有的`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
“师傅,几点钟发车呀?”有乘客着急地问。“还有40多分钟呢!”“哦,谢谢!回去还能赶到午饭呢!”车子里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一阵阵小孩的哭闹声充满了整个车厢,好不热闹啊!
车子终于出发,它左拐一个弯,右拐一个弯,历经了几十个弯道。一路上乘客们上上下下,本来40多分的路程,我们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了爷爷家。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也许是我们中国式过年吧。中国人,无论在哪里,一到过年,都会陆陆续续地返回家乡过年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628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