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进行规范和规划的重要文件。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编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然后,我们应该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此外,我们还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最后,我们需要进行教学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利用优秀教案资源,能够提高教师的编写教案能力和教学水平。
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篇一
1、使学生知道小数的产生过程,理解分数与小数的联系。
2、使学生明确小数的计数单位,认识小数并理解小数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
使学生通过分数与小数的联系从而理解小数的意义。
多媒体课件、米尺。
一、设疑激趣、揭示课题。
教师出示钢笔,写出价格13.50元。
师:这是个什么数?(学生:小数)。
师:小数和我们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同?
生:有圆点……。
师:小数是仿照整数写成的,用小数点隔开,左面是小数的整数部分,右面是小数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小数。(教师和学生比身高并引出姚明的身高。)。
第一组数:1米7分米3厘米2米2分米6厘米。
第二组数:1.73米2.26米。
师:那一组数更简明?(学生:第二组数)。
师:对。小数是人们根据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小数里有很多的奥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
1、认识一位小数。
教师出示媒体。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生:1分米1米=10分米。
师:那么反过来,1分米等于多少米呢?(生:米)师:
师:还可以把米写成小数是0.1米。
师:0.1米是由哪个分数得来的?(生:是由米得来的。)。
师:3分米是多少米?写成小数有是多少呢?(学生:米0.3米。)。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一组数,你发现什么?
学生:一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师:0.7表示()个。
2、认识两位小数。
分数小数分数小数。
出示课件:1厘米=()米=()米15厘米=()米=()米。
学生自主研究,教师参与到学生的研究中。
学生汇报研究的成果:
首先填好空。
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这是二位小数、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二位小数……。
教师对学生没发现的给予引导启发。
师:0.75表示()个。
3、认识三位小数。
师;你能继续研究出其他的小数吗?
教师出示媒体:
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1毫米。
分数小数分数小数。
1毫米=()米=()米63毫米=()米=()米。
学生自主研究后汇报交流:
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
教师对学生每发现的给予引导启发。
师:0.63表示()个。
讨论:1、小数是由分母是多少的分数写成的?
2、一位小数可以用来表示什么?二位小数、三位小数呢?
3、什么叫小数?
学生先自己说,教师再指明学生说。
教师通过讨论第1、2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归纳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仿照整数是写法,写在小数点的右面,用来表示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数,叫做小数。
教学例1:
课件出示。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师:这个题你是怎样想的?
三、实践应用。
课件分别出示。
1、0.5里有()个0.1,
0.09里有()个0.01,
0.013里有()个0.001。
2、教师出示图,学生在书上完成后集体交流。
3、连线,教师出示连线图,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四、应用拓展。
0.425里有()个0.001。
0.20里有()个0.01。
用0、2、5、8这四个数和小数点你能组成什么样的小数?
五、板书设计。
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篇二
1.在现实情境中,能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2.在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探究、归纳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篇三
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
小组合作交流法。
小组合作学习。
2课时。
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1、你的。身高是多少?你会用小数来描述吗?
2、你都在哪里见过小数?说一说,并写出几个你见过的小数来。
二、探究新知(自学后完成下面问题)。
1、把1元平均分成十份,其中一份用分数表示是()元,用小数表示是()元。十分之三表示其中()份,用小数()表示。
2、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是()元,其中的37份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
3、1、11表示()元()角()分。
三、合作探究,当堂训练。
1、用数表示下面各图中得涂色部分?(课本第2页第2题)。
2、想一想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
3、自己画一方格纸,并画出0、1、0、5、0、6?
4、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小组交流,选代表汇报。
四、精讲点拨(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精讲。)。
五、学习收获,自我总结:
1、小组评价:你认为第几小组表现最棒,为什么?
2、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以后我会在_______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的。
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篇四
1、概括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1)什么样的。分数可以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来表示?
(2)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分别表示几分之几?举例说说。
师: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设计意图】小数的意义是十分抽象的概念,学生比较难理解。要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防止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因此,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使学生始终参与到概念的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归纳、分析和综合,理解小数、分数之间的关系,最后抽象出小数的意义。从具体事例推进到语言描述,这个过程需要迁移类推,更需要抽象概括,这样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篇五
1.在现实情境中,能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2.在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探究、归纳比较、推理能力。
一、交流信息,引入课题。
小结:刚才出现的这些数都是小数,它们表示什么意义,应该怎样正确地读和写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二、教学例1。
初步感知。
师:为了便于研究,老师课前也收集了一些与小数有关的材料。
生1:元就付3角。
师:很好,你会把元转化成角来考虑。那元和元呢?
生2:元就是5分。
生3:元就是4角8分。
帅:对,也可以说成48分。
2.师:把3角写成用元做单位的分数,是多少呢?
生:3角=3/10元。(一元=10角,1角就是1/10元,3角里面有3个1/10,是3/10元)。
师:3角=3/10元,也可以写成元,读作零点三元。(板书)。
师:5分、48分也写成用元做单位的分数,你们会吗?同桌先讨论一下,再回答。
生:5分=5/100元,48分=48/100元(1元=100分,每份是1/100元,5分有5个1/100,就是了5/100元;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100元,48分就是48/100元(板书:5分=5/100元48分=48/100元)。
师:5/100元还可以写成小数元,读作零点零五;48/100元还可以写成小数元,读作零点四八。(继续板书读写)。
三、教学例2。
揭示意义。
学生尝试完成。
师:请位同学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
板书:1厘米=1/100米=米。
4厘米=4/100米=米。
9厘米=9/100米=米。
师小结:
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和都是两位小数。那前面对应的这排分数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生:都是分母为100的分数。
2.我们继续观察刚才那把米尺,把他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1毫米。(课件出示)1毫米是1米的1/1000,还可以写成米。(板书1厘米=1/1000米=米)那7毫米、15毫米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各是多少?大家试试吧。
板书:1毫米=1/1000面米=米。
7毫米=7/1000米=米。
9毫米=9/1000米=米。
小结:
请大家观察这一行分数和对应的小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
3.总的观察:
生: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屏搭上出示这句话)。
生: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师(指着省略号):四位小数呢?(表示万分之几)。
四、练习拓展,巩固提升。
(一)说说做做这个练习分4个层次进行。
师:上面每个图形都表示整数1,你会用分数和小数把涂色部分表示出来吗?
7/1033/1009/1000。
选其中个小数请学生说出表示什么意义。并通过上下对比观察,再次强化: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用小数米表示分别是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
2.师:阴影部分是,淮能用小数表示出空白部分?它又表示什么意义?
3.出示空白图形和、、这三个分数,分别动手涂色表示出这三个小数。
4.个人自由在空白图形上涂色,同桌互相考查,分别用小数表示出涂色和空白部分。
【设计意图:在新课结束后,书上安排了练一练,教材的目的在于巩固小数的意义,但如果这样,题目的价值就没能充分发挥出来,将练一练进行适当处理,使书上分散的练习融为一个整体,由浅入深地对一道习题进行充分的挖掘与应用,使题目增值。
第一层次是对教材目标的基本达成;
第二层次是对习题的进一步开发,渗透辩证统一思想;
第三层次培养逆向思维能力;
(二)快速抢答。练一练1、2和书上练习第4题。
(三)我说你写。老帅报几个小数,看谁能又快又好地记下来。
问座位互相检查一下,写的对不对?
(此时有同学争论:和,是不是老师重复报了个?)。
师(故意):大家争论什么?你为什么这样想?
生1:我认为和一样大,所以是重复写了;
师:表示什么:意义?0.80又表示什么意义?
生2:表示十分之八,是把1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8份,表示一百分之八十,是把1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80份。
师指出:很特别,末尾是0,虽然末尾是0,但它表示两位小数,这个。有特殊的意义,我们以后再学习。(为学习小数的基本性质打下伏笔)。
(四)纠错能手。家文具店里的商品标价不太规范,请你帮忙把这些标价改成用元作单位的小数。
小刀3角擦皮8分直尺5角9分。
(五)开放题:把6毫米用小数表示出来,你有几种方法?
(六)出示姚明照片:认识吗?准来介绍介绍他?他的身高是多少?
生:2米26。(板书2米26)。
师:2米26是口头话,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应该说成多少米?(米)你的身高是多少米?猜猜老师的身高。(米)这些数跟我们今天所学的小数还有点不同(整数部分不是0)。关于这些小数的知识,我们以后继续学习。
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篇六
教材32页内容。
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理解小数的意义。
每个学生空白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十份的正方形和平均分成了一百份的正方形纸各一张。
引导操作、观察分析、推理归纳。
1.三年级的时候我们认识了小数,同学们都记得吧?小数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随处可见,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的小数。(课件出示)
师:像这样的小数,还有很多,观察可以分类吗?
小数点后面有一个数字叫一位小数,小数点后面有两个数字叫两位小数,小数点后面有三个数字叫三位小数。
同学们,你们说了这么多,老师说几个,你们愿意吗?
师:板书:0.1 0.01 0.001
1.如果我们用一张正方形表示1的话,请你估计一下,0.1该有多大,用手比划一下。请将你心目中的0.1在这张纸上用颜色涂出来。(电脑演示正方形纸、1)
3.取出一张平均分成了十份的正方形,准确地表示出0.1。
4.请涂出其中的3份,涂色部分用小数怎样表示?用分数表示是( ),0.3里面有多少个0.1,空白部分呢?(用小数表示,用分数表示)
5.投影:阴影部分用小数怎样表示?有多少个0.1,空白部分呢?
观察得出:一位小数就表示十分之几(板书)
6.想一想,1里面有( )个0.1。
1.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得到0.1的?
2.你能在纸上表示出0.01吗?请你在格字图上表示出来(生取出平均分成一百份的正方形纸片)。说说你是怎么表示的?空白的.部分呢?(电脑演示过程)
3.请看老师这张图片,你想到了什么小数?
4.看到0.23,你还想到了什么小数。
6.观察得出:两位小数就表示百分之几(板书)
通过0.1,0.01的教学,推理得出0.001的意义。
请你观察前两组的数,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一位小数、十分之几,两位小数、百分之几,得出:三位小数、千分之几等等)。
1.小结:像这些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小数。
2.师:其中的一份,如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我们把它叫做计数单位,也可以写作0.1、0.01、0.001等等。如0.3的计数单位是0.1,它有3个0.1。0.25的计数单位有( ),它有( )个0.01。
3、电脑出示练习题。
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篇七
教科书第50~51页。
1、通过对生活中常见小数的探讨,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感悟小数表示的意义,同时理解、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和进率。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释新知的能力,培养合作交流与探索的能力,提高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一、情境引入。
1、出示信息:
(1)一盒饼干12.8元。(2)张叔叔身高1.73米。
(3)一个苹果质量0.4千克。(4)百米世界记录9.58秒。
2、学生说一说这些小数的含义。(学生可能对0.4千克、9.58秒理解的不够清楚)。
3、引入:我们有必要对小数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二、新知探索。
1、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线段图研究“0.1米”、“0.3米”等一位小数的具体含义。
2、师生结合线段图研究“0.01米”、“0.08米”等两位小数的具体含义。
3、学生自主结合线段图研究“0.001米”、“0.012米”等三位小数的具体含义。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分别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它们的计数单位分别为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三、课堂练习。
1、看图写分数和小数、把对应的分数和小数连一连、说一说每个小数所包含的计数单位的个数。
2、学生说一说“0.4千克”、“9.58秒”的含义。
3、学生说一说下面信息中小数的含义。(学生体会有了小数就可以表现出物体细微的特点)。
(5)一颗灰尘的质量大约0.0000007克。(6)一种细菌的长度大约0.00003米。
四、课堂总结。
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篇八
1.体会小数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数的意义。
2.理解和掌握小数意义。
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法
1.你的身高是多少?你会用小数来描述吗?
2.你都在哪里见过小数?说一说,并写出几个你见过的`小数来。
1.把1元平均分成十份,其中一份用分数表示是( )元,用小数表示是( )元。十分之三表示其中( )份,用小数( )表示。
2.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是( )元,其中的37份用分数( )表示,用小数( )表示。
3. 1.11表示( )元( )角( )分。
1. 用数表示下面各图中得涂色部分?(课本第2页第2题)
2. 想一想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
3. 自己画一方格纸,并画出0.1、0.5、0.6?
4.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小组交流,选代表汇报。
1.小组评价:你认为第几小组表现最棒,为什么?
2.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以后我会在xx方面更加努力的。
小数的意义
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篇九
教学目标:
2、知道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初步认识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各数位上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3、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会用小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师: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你能说说吗?(出示课件)学生回答。
师:生活中这么多的地方用到小数,说明小数的应用十分广泛,无处不在。请同学们把各自测量周围物体的长、宽(或高)的数据说一说。(教师将各个数据分别按“整米数”和“非整米数”两类板书)。
师:这些不够整米数的部分,如果仍然要用“米”作单位写出来,除了用分数表示外,还可以用怎样的数表示出来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2页的内容。
师生共同归纳: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但是,小数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小数的知识。
二、探索发现。
1、认识一位小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例1米尺图。
把1m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长多少分米?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
教师介绍出示:“十分之一”米还可以写成0.1米。
那2分米、3分米呢?学生试着完成填空。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全班交流,交流时说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观察上面的等式你能发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联系吗?
学生观察并在小组内讨论。
师生交流后小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认识两位、三位小数。
我们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的是十分之几的数,那么两位、三位小数应该表示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以这些两位小数为材料,继续研究。
(1)教师继续出示米尺的放大图。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后进行反馈。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这样的一份或者是几份表示百分之几米,可以用像0.04、0.01这种两位小数来表示。
1米有1000毫米,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1毫米就是新人教版数学四年下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一)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001米。
(2)小结。
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学生交流说说对小数的理解。
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十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那么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就是0.1。同理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就是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4、阅读“你知道吗?”。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小数是怎么产生的及小数的意义,那你们知道小数的历史吗?
学生自学教材第33页“你知道吗?”。
师生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小数的发展史。
三、巩固发散。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33页“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填写,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如何用分数和小数来表示的。
2、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小数。
()元()千克()厘米。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认识了小数,知道了小数就是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还认识了小数的计数单位,知道了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板书设计: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掌握小数的读写法,理解小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情感目标: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教具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的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法学法: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
教学学法: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提升。
教学过程:
为达成以上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这一环节分两步,第一步观察情境,读写小数。
课件出示信息窗,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各种鸟蛋的质量,接着追问:你是怎样读写这些小数的?学生试着读写小数。教师随时订正学生读写小数的方法。因为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位小数的读写方法,在此不必做过多讲解,放手让学生在读写的过程中总结出小数的读写方法,完成知识的迁移。
第二步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可能提出:0.25千克中的0.25表示什么意思?0.365千克中的0.365表示什么意思?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这一环节分两步,第一步认识两位小数的意义。
这一步分四个小环节,第1个小环节,首先引导学生选择需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0.25表示什么意思,首先要弄清0.01表示什么?(板书0.250.01)。
先请同学回答,学生应该知道0.1与1/10的关系,再让学生慢慢过渡到0.01与1/100的关系。
(师板书:0.1——1/100.01——1/100)。
在正方形纸片上表示出0.25。
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小组合作完成,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0.25就是25/100,也就是25个1/100。
板书:0.2525/100。
第4个小环节,小组讨论: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让学生先小组交流,请不同的同学说出自己想法,再进行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知道一个小数的意义,我们通过对一位小数意义的复习,过渡到对两位小数意义的学习,让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时候将数学知识串联起来。第二步,认识三位小数的意义。
直接让学生口答,学生在两位小数的启发下,可以自然迁移到三位小数。
第二小步,教师多媒体出示大正方体塑料块动态平均分产生0.365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0.365就是365个1/1000,也就是365/1000。
第三小步,多媒体出示0.305、0.360的阴影方块图,阴影部分表示什么?请同学们看着多媒体的方块图数一数。
【设计意图】学生在复习一位小数意义,学习二位小数意义之后,可以通过自学,自己探索发现三位小数的意义,这利于学生归纳,探究能力的发展。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小数,并结合实际说出它们的意义。集体交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小数的意义。从而知道:像0.1、0.250.365这样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并出示课题:小数的意义。)。
我设计两个层次的练习,第一个“自主练习1”,这是练习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通过完成练习,了解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情况。
第二个是“自主练习2”,借助学具巩固小数的意义,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每个小数的意义,关注学生对小数意义的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自主练习题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巩固今天所学的内容,将新学习的知识点都适当的安排习题,可以检测学生当堂学习的效果。
四、课堂总结。
谈话: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小数,你有什么收获,能和大家分享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享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同时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总结了经验和方法。
为直观,简单,适合全班同学完成。
自主练习12题。
这是思考题,对今天学习知识的实际应用,可以让感兴趣的同学进行练习。
教学目标:
3、在合作与交流中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小数的含义是属概念教学,较为抽象、凝炼,根据学生对概念的认知,一般遵循: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的这一规律。
1、从生活中了解小数,明确要用小数表示的必要性。
2、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理解、抽象小数的意义。
3、通过观察、测量,让学生充分感受、体验小数产生于生活,从而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4、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及广泛运用,体验数学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和乐趣。
教学学法:
1、学会通过观察、测量、归纳,可以发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创设“5.1”假期情景,使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念相吻合。
1、在假期里你买了什么物品?花了多少钱?
2、老师买了一本书,同学们猜一猜要多少元?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归纳出不能用整元数表示的这种数,要用小数表示。引入课题。
这样的设计,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发起学主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从而进入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明确目标探索新知。
同学们都知道小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那么同学们想了解小数的什么?
我预设学生的提问(预设)。
1、小数是怎么来的。(怎么产生的)。
3、小数是怎么读的,怎么写的?
根据学生提的问题,师生分析问题。
(1)象“0.1、0.3、0.9”这些小数叫1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1位小数。1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象“0.01、0.04、0.18”这些小数叫2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2位小数。2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3)象“0.001、0.015、0.219”这些小数叫3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3位小数。3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三、巩固新知。
1、练习“考考你”;(练一练)第1题。
2、用米做单位测量同桌的高度;。
3、菜市场买菜统计表。
【把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起来,使学生体验教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小结。
1、了解小数的历史。(小资料)。
【了解小数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学了小数这节课,能谈谈你知道了些什么吗?
五、作业布置。
1、从生活中记录一些小数,明天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2、完成《作业本》。
布置实践性的作业,使学生把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起来,体验教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篇十
2.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
4.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本单元内容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这是在三年级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有了小数的读、写基础,够在具体情境下理解小数的含义,能够依托长度单位、货币单位实现分数与小数之间的沟通,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但是小数的意义属于概念教学,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所以我决定利用正方形、正方体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沟通小数和分数的关系,从而突破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昨天跟大家一见面我就发现,咱们班的同学思维特别的好,表达也非常的'清晰、完整,而且学习习惯也特别的好,你看现在各个做的多好,眼睛都看着老师,真棒!”
生答。
好了孩子们,准备好了吗?上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谈话:小巨人姚明的身高是xx米,这是一个什么数,生活中,你都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小数。(板书小数)关于小数,你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在日常购物、测量的过程中都见过或用过小数,对小数已不陌生。从简单回顾到“你还想知道什么”?从已知到未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借助直观、迁移推理,理解小数的意义。
1.借助直观,认识计数单位0.1、0.01,感知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意义。
(1)借助直观,认识0.1。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研究整数时是从几开始的吗?(1)师:从1开始,我们认识了一位数,一位数所在的数位是xxxxx,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再大一些的计数单位有xxxxxx,这些计数单位就像数的根一样,生出了许许多多的数,借助这些根让我们对数有了深入的认识,今天,我们要研究小数,你认为应该从几开始?生:从0.1开始。
师:真是一群有见解的孩子!(你真是一个有见解的孩子)。
师:(出示正方形)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这是什么?用哪个数来表示?师:你能这个正方形表示出0.1吗?这一份用分数怎么表示?师: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们的意义相同,也就是说1和0.1都表示其中的一份,它1011就是0.1,0.1表示的就是。101010.1)(相等的)10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板书:
(2)借助直观,认识0.01。
师:我们继续平均分。(课件出示:平均分成100份)。
师:现在平均分成了多少份?(100份)这一份用分数怎么表示?(学生说出分数百分之一,)师:“能说说为什么吗?”师:那用小数又该怎么表示呢?(0.01)。
师:动手之前,请看老师给你们的几点提示,谁来读?生读。
师:同学们的推理能力真强。再仔细观察这两组分数,你又有什么发现?
师: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刚才的这些发现吗?分母是10的分数用几位小数表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分母是10的分数用一位小数表示,推想出两位小数和什么样的分数有关,有意识地促进迁移,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师:一份是0.1,2份就是2个xxxxx,也就是0.2。师:那5份呢?0.7呢?
师:那你们觉得这些小数的根是谁?生:0.1。
师:就是那1份,十分之一也就是0.1。师:那两位小数的根是谁?生:0.01。
(课件正方体平均分成100份)。
师:平均分成100份,一份是0.01,8份呢?25份呢?表示多少个0.01?
师:那这一份百分之一也就是0.01就是两位小数的根。
设计意图:从“形”到“体”,让学生理解只要是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0.1;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0.01.有了前面的铺垫,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的这些根其实就是小数的计数单位。2.认识0.001。
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篇十一
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数。
1角=()元1分米=()米2角=()元。
1厘米=()米1分=()元1毫米=()米。
1、出示例1:用“角”或“分”作单位,说出下面物品的价钱。
指名回答问题。注意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完整。
橡皮的单价0.3元是3角;信封的单价0.05元是5分,练习簿的单价0.48元是4角8分或48分。
2、教学小数的读法:
你能读出下面的小数吗?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0.05读作:零点零五0.48读作:零点四八。
从左往右依次读出各位上的数。
3、初步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
想一想:0.3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0.05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0.48元呢?
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0.3元是1元的十分之三。
思路:1元=100分,1元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1分,1分就是1元的1/100;0.05元是5分,是5个1/100,也就是1元的5/100。
根据上面的思路,让学生说明0.48元是1元的48/100。
引导学生看到0.05和0.48都是两位小数,都表示百分之几。
4、“试一试”
a、理解:1厘米是1/100米,1/100米可以写成0.01米。
b、用米为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分别表示4厘米与9厘米。
学生回答并说名理由。
比较:这三个分数都是什么样的分数?(百分之几的分数)。
这三个小数呢?(两位小数)。
我们知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那两位小数又表示什么呢?(百分之几)。
1、出示例2:把什么看作“1”?(正方形)。
看着图形将1/10和1/100写成小数。学生自主填空后回答。
提问:0.1表示什么?0.01又表示什么?
2、试一试:学生自主练习,进一步体验小数的意义。
3、思考:
观察前面出现的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观点。
结论:分母是10、1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4、想一想:
1/1000写成小数是多少?29/1000呢?你能写一写、读一读吗?
b、进一步体会读法:0.001读作:零点零零一。
0.029读作:零点零二九。
强调:小数部分的零要一个一个的读,不能只读一个零。
我们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那么你知道四位小数表示什么吗?学生回答。
5、练一练:
学生自主填空,交流时注意让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进行说明。
练习五的1—5题。
练习时让学生自主练习,指名回答时要培养学生完整回答并应用自己学过的知识阐明观点的习惯与能力。
注意:练习的第3题,出现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读写应该不会有困难,但是在用小数的意义进行说明时,对于一部分学生可能会造成困难,虽然题目没有要求学生进行意义说明,但是在教学中还是应该有初步的渗透。
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篇十二
1.了解小数是如何产生的,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明确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进率。
3.经历小数的发现、认识过程,感知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难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课件
一、复习导入
指一名学生试读
师:一起读
生齐读。
师:想一想,括号里应填几?
指名回答。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他们测量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生:1米1分米、1米2分米
师:如果只用米作单位,该怎样表示呢?
生:1.1米、1.2米(师板书)
师:生活中,在哪些地方可以见到小数?来看几幅图片。(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小数)
师:我们把小数点后面有一个数的小数叫做一位小数,找一找还有一位小数吗?
小数点后面有两个数的叫做两位小数,能找一找吗?
谁能说一个三位小数?
师: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小数。(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
1、探究一位小数的意义
师出示课件:把一米平均分成十份,这里的一份是多少?
生:一分米
师: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呢?生:十分之一米
师: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呢?
生:0.1米
生完成,师指名回答,并让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集体评价。
师:观察这些分数和小数,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如果有困难,师引导:观察这些分数的分母是几?小数是几位小数?
得出结论: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师板书)
师:理解了吗?考考你,完成作业纸巩固练习1
生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探究两位小数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如果平均分成100份,会是什么样子呢?来看一下。(课件出示)
师: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呢?
生:1厘米
师: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呢?
生:一百分之一米
师:用小数表示呢?
生:0.01米
师:真聪明,那么后面的括号继续交给你独立完成。
生完成,师指名说,集体评价。
师:再来观察一下这些分数和小数,又有什么发现呢?
生交流,得出: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师板书)
师:学会了吗?还得考考你。请大家完成作业纸上巩固练习2
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探究三位小数的意义
师:把一米平均分成1000份是什么样子呢?又会有怎样的发现呢?
现在把这个任务交给你和同桌,交流讨论,完成第三个探究。
生生合作交流,师巡视。
生完成,汇报结果,集体订正。
师:观察这里的分数与小数,能得到一个结论吗?
生: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师板书)
4、推想、概括小数的意义
师:能不能把我们刚才的这些发现概括成一句简洁明了的话呢?
生交流,师引导说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师板书)
师:现在把我们所学的知识应用起来,请大家完成作业纸《应用感受,巩固意义》
生完成,指名回答,订正。
5、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与进率
师出示课件:思考一下,0.3里有几个0.1?
生:0.3里有3个0.1
师:0.06里有几个0.01呢?0.007里有几个0.001呢?
生依次回答.
师:0.1、0.01、0.001写成分数分别是多少呢?
生: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师:小数的计数单位就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师:再思考:十分之一里有几个百分之一?百分之一里有几个千分之一?
生回答。
师:所以小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
生:是10
三、综合应用、拓展提升
生独立完成作业纸上的《综合应用》
第一题: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第二题:指名回答,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四、拓展视野
课件出示教材“你知道吗?”指名读一读。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篇十三
2.在合作探索中,掌握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小数的计数单位。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能力,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学生举例回答,师订正。)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一组一位小数:0.1 1/10;0.4 4/10……)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组数据,这些小数有哪些共同特征?(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交流后,再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归纳: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谈话:看来同学们前面的知识掌握的不错,作为奖励,老师带来一组美丽的图片,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伴随音乐,出示情境图。)
[设计意图]本课是在学习了一位小数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先带领学生回顾一下前面所学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知做铺垫。再带领学生欣赏信息窗1,引入新知,培养情感,激发兴趣。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学习小数的读写。
谈话: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
(1)根据以前的知识,请你从中任选两种蛋的数据试着把它们读或写在练习本上。
(2)全班交流订正。
(3)教师根据学生的读、写情况引导学生概括小数读、写的基本方法。
谈话:对于这些小数,你还想了解它们哪些知识?(学生自由提问。)
下面我们先来研究一下0.25千克中的0.25表示什么意思?
2.学习两位小数的意义。
谈话:0.25千克中的0.25表示什么,首先要弄清0.01表示什么。(板书:0.25 0.01)
(1)出示一张正方形纸片。
谈话:如果正方形纸片用“1”表示,那么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可以怎样表示?如果把它平均分成100份。每份可以怎样表示?(学生发言。)
(师板书:0.1——1/10 0.01——1/100)
(2)在正方形纸片上表示出0.25。
(小组合作完成,全班交流,师引导学生明确0.25就是25/100,也就是25个1/100。)
板书:0.25 25/100
(3)教师多媒体出示0.05、0.10的方格图,阴影部分表示什么?
板书:0.05 5/100
0.10 10/100
(4)小组讨论: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两位小数表示的意义)
3.学习三位小数的意义。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了两位小数表示的意义,猜想:那么0.001表示什么?0.365表示什么?(学生口答。学生在两位小数的启发下,可以自然迁移)
(2)教师多媒体出示大正方体塑料块动态平均分产生0.365的过程(教材51的图),引导学生理解0.365就是365个1/1000,也就是365/1000。)
(3)多媒体出示0.305、0.360的阴影方块图,阴影部分表示什么?
(4)引导学生概括出三位小数表示的意义
4.总结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
(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小数,并结合实际说出它们的意义。)
(2)小组讨论:你认为小数是用来表示什么的数?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集体交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小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对正方形纸片和正方体塑料块的观察、涂色、操作等活动,以及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小数的寻找和理解,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学生顺利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感受小数应用于生活的广泛性。
三、情境练习,巩固提高
1.出示自主练习第一题。
学生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2.自主练习第3题。
学生独立读题,再说一说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练习重点是小数和分数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系统归纳知识的能力,也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四、课堂总结
谈话: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小数,你有什么收获,能和大家分享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享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同时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总结了经验和方法。
兴趣是儿童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当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主动、执着地探索。因此本课开始,就利用出示情景窗一,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为小数意义地学习做了准备。
同时,本节课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操作和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感知、感受、感悟知识,围绕着学生这个主体,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互相结合的方式,直观展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启迪学生思维,提高了课堂效率。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灵魂,是最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因此,数学课堂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本课中,鼓励学生从一位小数迁移类推得到两位小数;在概括出两位小数的意义的基础,再对三位小数的意义进行猜测和验证,从而有效地渗透数学抽象化方法,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篇十四
2、知道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初步认识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各数位上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3、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热爱数学的情感。
会用小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
多媒体课件、米尺。
一、导入新授。
师: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你能说说吗?(出示课件)学生回答。
师:生活中这么多的地方用到小数,说明小数的应用十分广泛,无处不在。请同学们把各自测量周围物体的长、宽(或高)的数据说一说。(教师将各个数据分别按整米数和非整米数两类板书)。
师:这些不够整米数的部分,如果仍然要用米作单位写出来,除了用分数表示外,还可以用怎样的数表示出来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2页的内容。
师生共同归纳: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但是,小数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小数的知识。
二、探索发现。
1、认识一位小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例1米尺图。
把1m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长多少分米?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
教师介绍出示:十分之一米还可以写成0.1米。
那2分米、3分米呢?学生试着完成填空。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全班交流,交流时说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观察上面的等式你能发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联系吗?
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篇十五
教科书第111—112页的例1和例2,第111页、113页上面“做一做”中的 题目和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1.少先队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1250克,第二小队采集了986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让学生先解答,再说一说整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笔算。
4.67十2.5= 6.03十8.47= 8.41—0.75=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并注意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格式是否正确。
1.教学例l。
(1)通过旧知识引出新课。
教师再出示一次复习的第l题,把已知条件和问题稍作改动,变成例l。让学生读题, 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比较整数加法和小数加法的意义。
教师:“例1与复习中的第1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例1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 么要用加法算?”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说出:从复习的第1题可以看出整数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从例1可以看出小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因为要把两个小队采集中草药的千克数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
(3)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师板书横式以后,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写竖式,并提问:“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然 后把以千克作单位的小数改写成以克作单位的整数,列出竖式,并提问:“整数加法应该怎样算?”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
教师接着再提问:“为什么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引导学生说出相同计数单位上 的数才能相加。教师告诉学生:小数加法也是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所以列竖式 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然后让学生计算,算完后教师提问:“得数7.810末尾的‘0’怎样处理?能不能去掉?为什么能去掉?”引导学生说出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的“0”去掉。并告诉学生以后在计 算小数加法遇到小数末尾有“0”时,通常要把“0”去掉。
2.让学生做第111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是否把小数点对齐了,最后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比较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师:“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法和 整数加法都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小数加法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对齐:
4.教学例2。
(1)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得出小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例2的条件和问题与例l比有什么变化?例2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启发学生说出例2是已知两个小队采集中药材的总数和第一小队采集的千克数.求第二小队采集 的千克数;可以看出小数减法也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所以它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是相同的。
(2)利用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让学生联系小数加法小数点对齐的算理,说一说小数减法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然后教师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并列出竖式,提问:“个位上是几减几?”接着让学生看小数减法竖式,提问:“被减数干分位上没有数计算时怎么办?”利用小数的性质使学生理解被减数干分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减,也可以不写“0”,把这一位看作“0”再计算,以后 在计算时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这样处理。接着让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小数点是 否对齐,被减数千分位的处理是否正确,得数的小数点点得是否正确。
5.比较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计算法则。
让学生讨论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使学生明确这和小数 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的关系是一样的。
6.小结。
教师:“通过学习上面的知识,小数加法和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都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都要从最低位算起。然后教师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完整地说一说。并让学生看书上的法 则,齐读一遍。
7.做第113页最上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学生做题之前,教师先提问:“整数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整数加减法是怎样验算的?”从而说明小数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及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一样。再让学生做题.检查竖式的书写及计算有没有错误,得数的小数点点得是否正确,验算的格式 对不对。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并验算的。
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
2.做第2题,让学生独立做,可以要求学生验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订正时, 针对学生易出错的地方重点说一说。
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篇十六
2、知道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初步认识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各数位上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3、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热爱数学的情感。
难点:会用小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
多媒体课件、米尺。
(一)导入新授。
师: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你能说说吗?(出示课件)学生回答。
师:生活中这么多的地方用到小数,说明小数的`应用十分广泛,无处不在。请同学们把各自测量周围物体的长、宽(或高)的数据说一说。(教师将各个数据分别按“整米数”和“非整米数”两类板书)。
师:这些不够整米数的部分,如果仍然要用“米”作单位写出来,除了用分数表示外,还可以用怎样的数表示出来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2页的内容。
师生共同归纳: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但是,小数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小数的知识。
(二)探索发现。
1、认识一位小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例1米尺图。
把1m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长多少分米?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
教师介绍出示:“十分之一”米还可以写成米。
那2分米、3分米呢?学生试着完成填空。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全班交流,交流时说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观察上面的等式你能发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联系吗?
学生观察并在小组内讨论。
师生交流后小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认识两位、三位小数。
我们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的是十分之几的数,那么两位、三位小数应该表示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以这些两位小数为材料,继续研究。
(1)教师继续出示米尺的放大图。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后进行反馈: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这样的一份或者是几份表示百分之几米,可以用像0.04、这种两位小数来表示。
1米有1000毫米,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1毫米就是新人教版数学四年下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一)米,用小数表示就是米。
(2)小结。
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学生交流说说对小数的理解。
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十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那么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就是。同理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就是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4、阅读“你知道吗?”。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小数是怎么产生的及小数的意义,那你们知道小数的历史吗?
学生自学教材第33页“你知道吗?”。
师生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小数的发展史。
(三)巩固发散。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33页“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填写,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如何用分数和小数来表示的。
2、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小数。
()元()千克()厘米。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认识了小数,知道了小数就是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还认识了小数的计数单位,知道了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五)板书设计。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篇十七
1.经历小数的认识过程,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知道自然数和整数。
2.进一步认识数的发展,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投影
一.创设情境,唤起经验
谈话:星期天,小兰跟着妈妈去逛超市。超市里东西可真多啊,请大家注意这几种商品的标价:
圆珠笔笔记本橡皮小刀
1.2元3.5元0.5元0.8元
这些数你们见过吗?谁来试着读一读。
让会读的学生试读。
谈话:这就是我们要认识的小数。(板书课题)
二.联系实际,探究发现
1.认识米做单位的一位小数。
观察情境图,桌面长5分米,宽4分米。
谈话:(出示米尺图)5分米,如果用米做单位是几分之几米?4分米呢?
学生回答。
讲解:5/10米还可以写成0.5米。0.5读作零点五。
提问:4/10米可以怎样写?怎样读?(学生回答)
1分米.2分米.3分米******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表示呢?
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十分之几米可以写成零点几米。
2.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各自在书上填写。投影出示答案,共同校对,指导做错的学生纠正错误。
3.认识元作单位的一位小数。
(1)电脑出示:小兰在超市买了一些文具。
铅笔学生尺圆珠笔笔记本
3角7角1元2角3元5角
:十分之几元可以写成零点几元。
(2)谈话:那么1元2角怎样改写成小数呢?2角写成小数是多少?1元和0.2元合起来就写成1.2元,1.2读作一点二。
提问:3元5角用小数表示怎样写?怎样读?
:几元几角写成小数就是几点几元。
(3)做“想想做做”第2题。
在书上填写,把答案读给同桌听。
(4)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看图先写出分数,在写出小数,在小组里互相校正。
:十分之几可以写成零点几。
4.认识整数和小数。
(1)讲述:我们以前学过的表示物体个数的1.2.3.*******是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它都是整数。像上面`的0.5,0.4,1.2和3.5都是小数。小数中间的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
(2)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第100页最后一段。
(3)练习。
a、说一说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小数?
70..84.2391
指名口答。
b、用----画出下面小数的整数部分,用~~~~画出小数的小数部分。
0.745.2
学生齐做,指名扮演。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4题。
说给同桌听。
2.做”想想做做“第5题。
提问:为什么0右边第一个点上填0.1?1右边第2个点上填1.2?
各自完成填空,在小组里互相检查。
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篇十八
1.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 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等活动,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增强与同伴合作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 使学生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谈话:星期天,小明和好朋友小红一起到新星文具店购买文具,文具店里的东西可真多啊。(课件出示文具店的情境,图中标明四把三角尺或直尺的价格,分别是:2角、5角、8角、3角。)
1. 教学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
(1) 提问:小明想买一把尺子,猜猜他可能买哪种价格的尺子?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角、5角、8角、3角。
学生回答的同时,对应着上面的价格板书:2/10元、5/10元、8/10元、3/10元。
提问:你能分别说说2/10元、5/10元、8/10元、3/10元表示的意思吗?
引导:像上面的2/10元、5/10元、8/10元、3/10元,还可以用小数来表示。(边讲解边板书)如:2/10元可以写成0.2元,0.2读作零点二(师生齐读)。也就是说,把1元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2份既可以用2/10元来表示,也可以用0.2元表示。
提问:你能说说0.2元表示什么意思吗?会写这个小数吗?
再问:怎样用小数表示5/10元呢?
追问:0.5元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后练习读、写0.5。
再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用小数表示8/10元、3/10元,并读、写0.8和0.3。
谈话:小数在我们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我们再来看一些例子。
(2) 课件出示例1的情境图。
提问:图中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量得的结果是多少?
再问:你能用米作单位分别表示课桌面的长和宽吗?(学生分别用5/10米、0.5米表示课桌面的长,用4/10米、0.4米表示课桌面的宽。)
(3)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的尺子图。
课件出示相应的填空,谈话:你能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吗?先想一想怎样填,再在书上第101页的第1题中填一填。
学生练习后,指名汇报。
(4)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课件出示题目,指名口答。
提问:仔细观察这些分数,分母都是几?
小结:十分之几用小数表示都是零点几。
(5) 游戏:对口令。
教师说一位小数,学生说表示几分之几,或教师说几分之几,学生说小数。同桌相互做游戏。
2. 教学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
提问:你能用小数表示圆珠笔的价钱吗?自己先试一试,再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
全班交流,并读、写1.2元。(着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再问:怎样用小数表示笔记本的价钱呢?
小结:用小数表示几元几角,可以把几角表示成零点几元,再和几元合起来就是几点几元。
提问:今天我们认识的小数和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
讲解:我们以前学过的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是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它们都是整数。像上面的0.5、0.4、1.2、3.5都是小数。小数中间的点叫小数点,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相机板书:小数点、小数部分、整数部分)
提问:你能写出两个小数吗?读给同座位同学听听,并指出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指名汇报。
1.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课件出示)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
2.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课件出示)
先读出这些商品的价钱,再说一说是几元几角。
3. 找朋友。(把分数和相应的小数用线连起来,题略)
4. 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练习,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延伸:今天我们学习的都是一位小数,以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学习位数更多的小数,更全面地认识小数。如果感兴趣,同学们可以自己找一些资料看一看。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606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