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是通过对事物进行细致而系统的观察,以求更好地了解其本质和特征。在写总结之前,对所要总结的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做好准备工作。通过以下总结范文的阅读,相信大家会对总结的写作有更深入的了解。
抗震救灾英雄篇一
我缓缓起身,拿起一本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灯光下,着这本书我聚精会神的翻阅这本书,沉淀已久的感情逐渐复苏,一点一点,在心底弥漫。
这本只有四百多页的书,总共介绍了四十多位抗震救灾涌现出来的少年英雄的感人事迹。书上那些和我年龄差不多大的孩子,在灾难来临时,他们竟是如此沉着冷静,甚至还有勇气去奋力救人,这不禁让我有些羞愧,但更多的则是为他们而骄傲!
其中给我触动最大的少年英雄是宋雪。她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地震发生时,他本可以脱离危险,但为了救出睡梦中的`同学,他再次跑回还在猛烈摇晃的屋子里,大声呼喊,挽救了那位同学的生命,而她却未能脱险永远闭上双眼。
我知道,像宋雪这样为救别人而牺牲自己的人还有很多。倒在废墟下的少年们,究竟是为什么让他们舍身救他人?生命的价值重来用交换来体现的。古老的中华民族,辉煌的华夏文化,孕育了这些英雄儿女。
夜很静,我缓缓合上那本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在那本书中,我从中领悟到舍己救人的高贵精神,再次想起那些少年英雄,我不禁为她们而感到无限的敬佩与自豪!
窗外,人散夜静一弯明月……。
抗震救灾英雄篇二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虚度光阴,损人利已,是那样的平庸,是那样的渺小;有的抗震救灾,舍己救人,是那样的崇高,是那样的伟大。
洁白无瑕的樱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如粉、如沙。美丽的樱花正如一个纯洁的生命,这纯洁的生命有一个动听的名字——邹雯樱。
她是一个小学生,一个小女孩,一个地震灾区的孩子。她爱学习,在班上成绩优秀;她爱同学,处处为同学着想。她更爱体育,是班上的体育尖子,曾以运动员的身份参加了汶川地区运动会。然而,当地震发生时,当教学楼在剧烈地摇晃时,她完全可以顺利冲出教室,赢得与死神的.这场比赛。可是,在这一刻,她停住了前进的脚步,毅然帮助别的同学逃生。难道她不知道这一宝贵的时刻将决定什么?难道她不怕死?不管怎样,也许是她来不及犹豫,也许是那纯洁的心使她明白该做什么。总之,她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而把死的机会留给了自己。教学楼倒了,我们樱花,美丽的樱花,飘然落下。她化做了一只美丽的蝴蝶,飘然而逝。
美丽纯洁的樱花就这样凋零了,她输掉了与死神的比赛,但她却超越了生死极限。她虽然死了,但她还活着。她把生的机会给了别人。“只有你爱别人,别人才会爱你。”这朴实的话语出自我们可爱的小英雄父母。也正是这句话成就了我们英雄的伟大与崇高。
其实邹雯樱也是一个人,一个小学生,一个小女孩,一个与我们一样平凡而渺小的人。我们呢?我们还是初中生呢?我们虽然也感受到了地震,可震中离我们却还远着呢!然而,在发生地震的那一刻,我感到是惊慌,是恐惧,是脆弱。我所想的就是一个字——跑。我所做的也只有一个字——跑。甚至在跑到安全地带时,仍然不知所措,哪里还想到别人。今天,面对小英雄,我真的感到汗颜。面对英雄,我感到自己的渺小,感到英雄的伟大。
朋友们,同学们,也许在地震来临时,你也与我一样的惊慌过,一样的恐惧过,一样的不知所措过,一样的渺小过。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还是让我们向邹雯樱学习,向所有抗震救灾的英雄学习。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永远记住他们的形象。让我们像他们一样,像他们一样的可爱,像他们一样的崇高,像他们一样的伟大吧!
抗震救灾英雄篇三
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让我们记住了四川、汶川、北川,也让我们记住了一临危不惧、坚忍不拔、昂然挺立与天地间的孩子。
在那一刻,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那个如雪花般纯洁、坚强的宋雪。5月12日14时28分,大地突然震动起来,正在检查午睡的宋雪马上意识到地震了,她不顾地面晃动、瓦片掉落、灰尘弥漫,毫不犹豫的冲进教室叫醒熟睡的同学,而自己却永远埋在了废墟里,宋雪输掉了与死神的赛跑,只因为她把生的机会让给了别人,这美丽的雪花虽然过早的消逝了,但她美丽的笑容和高尚的心灵却定格在每个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们心中!
有时我在想,假如我是震中的宋雪,当那可怕的一刻来临之际,我会吓得手足无措,一心只想着逃命。可通过对《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进一步阅读,我又认识了坚强勇敢的林浩,救人不言悔的何翠青,把爱写在蓝天的杨林……他们那种高尚的品质使我感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
于是我暗暗的下决心,虽然我没有抗震英雄少年那样坚强勇敢,但在以后的生活里,我将长大、成熟,不在顽皮、不在贪玩,尤其是不在困难面前退缩,用一颗顽强、上进的心去面对困难、战胜困难;好好学习,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感恩,让自己的生命之花绽放光彩。
抗震救灾英雄篇四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一大批沉着冷静、临危不惧、坚强勇敢、勇于救人的少年儿童。他们不顾自生安危,奋力抢救老师和同学,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非凡勇气、顽强意志和可贵的爱心,值得我们敬佩、学习。
人们常说:“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绵阳市平武县石坎小学六年级学生张春玲就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三岁时一次烧伤,让她面部重度毁容,左手截肢,右手五指只剩下两节,落下了终生残疾。在地震发生当天,她用不全的手从废墟里拼命地救援同学。一个同学得救了,被艰难地送到了安全地带。这时的她,手已经血肉模糊,但是她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救人!又一个同学被“挖”了出来……从地震魔掌中,抢回两条鲜花般的生命。她的生命,也因此绽放出美丽的花。她勇于救人的精神大大启发了我:“一个残疾人都愿意舍己救人,我们健康人为什么不能坚强一点呢?”
“因为我是班长,同学都没有了,要你这个班长有什么用呢?”这句真诚而朴实的话出自于汶川县映秀镇渔子小学二年级学生林浩。地震中,他勇敢的就出了两名同学。谁能想到,这个在危难时刻用于救人的英雄,年仅九岁。地震发生时,他两次救人,两次被压在楼板下。每一次,他都很镇定。第一次被压时,他不断的鼓励同学要坚强,并带头唱起了他们熟悉的《大中国》。由于出生在农村,经常劳动,林浩长得要比同龄人壮实一些。几经努力,他爬出了废墟。死里逃生的`林浩并没有离开,他勇敢的救出了两名同学。当他再次跑进教学楼救人时,垮塌的楼板又把他埋在了里面。这一次,是老师把他救了出来。
抗震救灾英雄篇五
当年23岁的卢金川是石家庄郊区水电管理站的打井工人。1976年8月中旬,管理站接到通知,要求所有打井分队完成手上的工作之后,不要再接新活,全部回到水电管理站检修机器。之后卢金川才知道,唐山周边县里的农田水井已全被流沙淤满,郊区水电管理站打井队的工人们将组成石家庄抗震救灾打井队赶往唐山。因为唐山当地电力还未完全恢复,水电管理站让厂家专门加工了几台大马力柴油机,供打井使用。
8月20日前后,卢金川和石家庄郊区水电管理站的100余名工友带上7台钻机出发了。到达天津芦台时,卢金川才开始看到地震带来的破坏景象,但这种破坏也仅限于墙壁倒塌、路面裂缝。等到达天津市区,这些刚刚20岁出头的小伙子们彻底呆住了。虽然先前有心理准备,但谁都没有想到情况会这么严重:没有一座完好的楼房,断壁残垣,惨不忍睹。
绕过唐山到达滦南县,卢金川和工友们的心情才慢慢平复下来。由于农村都是平房,受灾程度远比市区轻。来不及休整,几位工人提出先去地里的水井查看一下,看是否可以维修。很快他们回来了,检查结果是水井全部被流沙填满,只能重新打井。
住宿还没安排好,作为7分队的机长,卢金川带头叫工人们开工。之前在石家庄打井时,井深基本上四五十米,但滦南县却要打一百米左右深。打井队实行三班倒,尽快加速施工进程。
一个星期后,卢金川的7分队打出了石家庄抗震救灾打井队的第一口井。
抗震救灾英雄篇六
已记不清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静坐在电视机前关注着四川的震情,也记不清为灾区惊恐的孩子和无奈已逝的生命无声地流了多少泪水,悲伤中,只是深深记住了公元5月12日14时28分,我们有上万计的同胞被地震埋在了废墟里。
灾难发生后的日子已经过去了40多个日日夜夜,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楚还时时会被不经意看到的一副灾区画面、一段记录灾情的文字、一个灾区英模事迹的讲述而牵动。我想,那种瞬间的生死离别、阴阳两界会是每个幸存者心中永远难以平复的痛。常常在想:灾难发生时,什么最感动,什么最震撼?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团六位成员的动情讲述给了一个答案,原来是中华民族在四川地震灾难中展现出来的至纯至真的人性美!
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团六位成员的动情述说,让时空逆转,每个人的思绪又被带回到地震发生后那些让人窒息的日子里,人们重拾旧的记忆,心依旧痛,泪依旧流,痛是痛人力在天灾面前的无能为力,是对突遭天灾不幸遇难的鲜活生命的一种惋惜;泪流,是对已逝生命的一种纪念,是对面临灾难,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精神的一种感动。英模的事迹太多了,一个报告团怎能把灾难来临时那些挺身而出,舍己为人的英模身上体现出的人性美用语言讲述的完美、完整、完善?地震面前,老师用自己的脊梁作为保护学生迈出死亡线的门框,是人性美的体现;地震面前,父母筑成人墙保护幼子的安然无恙,是人性美的体现;地震面前,用自己的乳汁哺育素昧平生的几十个嗷嗷啼哭的婴儿,是人性美的体现;地震面前,为了解灾情高空一跳的壮举,是人性美的体现;地震面前,灾区人们开展的互助互救,是人性美的体现;地震面前,开展的义演、义捐是人性美的体现……我们感动、我们震撼,是因为我们又看到了中华民族血脉中流淌的人性美的光芒;我们彷徨、迷茫许久,苦苦寻找的道德情操原来从未遗弃过我们,它就静静地隐藏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出。在四川地震发生的瞬间,我们民族互助互救、舍己为人的传统美德被激发出来,这种在大灾大难面前自然体现出的本能的人性美,闪烁出耀眼的光芒,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让我们时时感动,时时震撼!我们的思想、灵魂在人性美的河流冲击下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洗礼、一次又一次的净化!
这些人性之美,不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品质,世界各个不同种族,不同民族身上都有这些品质,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性之美是世界上最闪光、最耀眼、最璀璨的;是世界上最值得钦佩、最值得骄傲、最值得讴歌的。有哪一个民族,会在国难当头,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看望灾民,指挥救灾;会在国难当头,出现海、陆、空三个军种的子弟兵短时间内集结救灾的壮观场面;会在国难当头,出现这么多抛下妻儿老小、舍小家为大家的英模;会在国难当头,出现这么多慷慨解囊的'民族工业家、企业家,民族艺术家;会在国难当头,出现这么多民间团体,干部、工人、农民、学生,社会各个阶层无论贫穷还是富裕,同时自发捐款……这些人性美,不仅感染着国内外的同胞侨胞,也感染着世界各国的人民,让世界人民重新认识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善良……打开中华民族的历史史册,翻开尘封的记忆,我们不难发现,中华民族的历史史册中处处可以找到人性美的闪光点,看到一个民族的人性美是经历了怎样一个曲折多难的历史发展轨迹砥砺而成的,这种人性美已经深深地扎根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肉中,在非常时期,它将被激发出强大的动力和活力,带动整个民族战天斗地、斩妖除魔,走向新的天地!
我知道,四川的灾难终将过去,它只能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册上留下几笔数字性的东西;我知道,汶川地震终久会过去,它不过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泛起的几个涟漪;我知道,中华民族的人性美还会继续,因为它是整个民族血脉相承,克服艰难险阻、不屈不挠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抗震救灾英雄篇七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个全国人民都牢记的时刻。我国汶川地区发生了一起8.0级的大地震。顷刻间,房屋倒成一片,人们泪流满面。顷刻间,恐慌、悲痛编织成了一张巨大的网,笼罩在全国人们的心头。
这场地震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也就是这场地震,彰显出了中国人民的坚强不屈,彰显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的爱!
5.12日,虽然摧毁得了我们的家园,但是摧毁不了我们坚强的意志!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感人的镜头:那是被困80个小时以后,解放军又成功解救出了一名女孩。另人震惊的是,这名女孩没有昏迷,也没有哭泣。她给了我们一抹灿烂的微笑!她说:“我没事!”尽管她的眼里还闪烁着晶莹的泪珠,尽管她曾与死神擦肩而过!呵,女孩,你是冬日里的一抹阳光,是暴雨过后的一株小草。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坚强!
5.12日,虽然扼杀得了我们的生命,但是扼杀不了我们心中的真情!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在地震发生的时候,一名年轻的教师正在上课。当他感觉地震发生时,他没有先逃走,教室里还有一群可爱的孩子呀!于是,他赶忙疏散学生。只剩下两个孩子了,可,墙就要塌了!这位年轻的教师想也没想,把两个孩子紧抱在一起扑在地上。几十个小时过去了,救援队挖开了废墟。年轻的老师已经牺牲了。可两个孩子还在他的胸前,两个孩子还没死!可当人们试图将孩子从老师手中拉出来时,却怎么也拉不出来,没办法,尸体已经僵硬了。当医护人员说要把他的手锯掉的时候,在场的人都哭了……呵,老师!我不想感谢你,因为我知道,这是一个老师的本能,我所能做的,只有鼓励那两个孩子坚强地活下去!
一点儿小爱心乘以13亿会变成爱的海洋,一个大困难除以13亿也会变得微不足道!灾区的人们,你们要坚强!中国人从不会在灾难面前倒下!从哪儿跌倒,我们就从哪儿爬起!
抗震救灾英雄篇八
四川地震,人间臻悲,天地动容。但灾害压不垮中国人民的脊梁,在这场重大灾难面前,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故事一直上演,令人泪流满面。
5月12日,地震当天下午。温家宝乘专机抵达成都,任抗震救灾总指挥,指挥抢险救灾工作。随后,先后到达都江堰、德阳、绵阳、北川、汶川、广元。查看各灾区灾情,慰问受灾群众。五天内,温几乎走到了四川所有的重灾区,连续工作了几十个小时,年近古稀的他为了人民的安危,不仅没有休息,而且毅然坚持在救灾的第一线,他原本瘦弱的身躯在人民眼中显得无比高大!
受汶川地震影响,四川省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该校教导主任谭千秋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获救了,谭老师却不幸遇难。他用自己的行动乃至生命,向我们阐释了什么是师德,什么爱,什么是荣耀!
彭州市白鹿九年制学校中学教学楼严重开裂,小学教学楼地基也整体被抬高了近3米,教师宿舍楼全部坍塌,副校长杨文友的妻子被埋在宿舍楼中。在这生死关头,杨文友组织教师全力抢救疏散学生,重灾区白鹿的800多名中小学生和幼儿无一伤亡。随后,杨文友才找来救援人员挖掘抢救妻子,其妻被救出来时已奄奄一息,送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四川江油县公安局女民警蒋小娟在地震灾民庇护所为一名地震灾区孤儿喂奶。蒋小娟义务为一些急需哺乳的地震灾区孤儿喂奶,却“狠心”把自己才6个月大、同样需要母乳喂养的孩子交给父母照料。
与此同时,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医疗卫生人员,也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全力抢救受伤人员。人民子弟兵们紧急侦察,精锐出动,寻找生命,尽全力抢救受灾群众。他们不怕危险,不畏疲劳,放弃自己休息的时间,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有的医务人员自己的家人还在废墟之中,没有音讯,仍然在奋不顾身地抢救其他受伤者。
还有许许多多像这样为了救别人,放弃了自己的家人或者牺牲了自己的事迹。在此,让我们默默哀悼那些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夺去了生命的人们。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区人民的安危时刻牵动中国亿万人民的心。社会各界纷纷组织募捐,志愿加入救灾行列。国际友人也伸出援助之手。全世界都在关注着汶川,此刻,我们都把自己当成汶川人,我们的心灵与情怀与汶川同在。
房屋塌了,可以重盖;道路断了,可以重修。只要有人在,人的精神在,就有希望。我坚信,只要我们能一心,必将战胜一切的一切!
抗震救灾英雄篇九
在灾难面前,人的生命是脆弱的,人显得无比的渺小。但是灾难是永远压不垮人们的意志的。
5月12日14时28分,这一刻让整个中国为之伤痛。
这一天是那么的平常,我们也像平常一样的上学、学习,可就在这个平常的日子里,我们午休刚刚下课。忽然,地动山摇,教学楼颤动了起来,教学楼外面的白杨树也颤动了起来,教室里一阵慌乱,同学们不知所措。老师首先意识到,不好,这是地震,让我们马上离开教室,我们立马冲出了教室,向教学楼下开阔的操场跑去。站在操场上的同学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地震给惊呆了。此时,同学们把平时所有同学之间的不愉快都抛到了脑后,就是平日里交情很差的同学,都相互的安慰着,互相问候:你有没有受伤?吓到了吗?……这一声声关心的话语回荡在校园里。等到稍微平静以后,他们又开始关心家人是否安全,有手机的师生们不停的打电话,直到把电话打通,知道家人是安全的,才把他们心里悬着的石头放下。
事后,我从广播电台、电视台才知道:这次大地震波及了大半个中国,我们中江县还不算是最严重的地区,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是在地震中心汶川,和离汶川较近的北川以及我们德阳市的什邡、绵竹等地区。电台、电视台每天都在报导地震后的一切,从电视里看到的一切,让人感到震惊、悲痛,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屋,一望无际的是废墟,而在这些废墟下却掩埋着万余人的生命,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万余人的数目简直不敢让人相信,废墟下埋着万余条生命,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废墟下的生命也在一个一个的逝去。
经过这次灾难,我懂得了许多。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凝聚力,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坚强意志,也见证了“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抗震救灾英雄篇十
这周的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北川等地遭受了8.0级严重的大地震。特大地震的突然到来,给当地百姓带来极大的灾难,百姓们有的瞬间失去了生命,失去了家,失去了亲人。
电视上每天都在连续的报道地震以后战士们奋勇向前,救援群众,全国各地也都在纷纷献上了自己的一片爱心,救助灾区的群众。在几天的报道中让我最感动的是一个幼儿园的老师在突如其来的地震中冒着生命的危险保护着自己的学生,奋不顾身的把学生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而自己都被倒塌的望到埋在了底下。像这样让我感动的场面很多很多。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我们全国人民都心系灾区,捐助灾区,我希望灾区的百姓早日脱离危险,在全国人民的热心帮助下早日重建自己美丽的家园!
抗震救灾英雄篇十一
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让我们记住了四川、汶川、北川,也让我们记住了一临危不惧、坚忍不拔、昂然挺立与天地间的孩子。
在那一刻,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那个如雪花般纯洁、坚强的宋雪。5月12日14时28分,大地突然震动起来,正在检查午睡的宋雪马上意识到地震了,她不顾地面晃动、瓦片掉落、灰尘弥漫,毫不犹豫的冲进教室叫醒熟睡的同学,而自己却永远埋在了废墟里,宋雪输掉了与死神的赛跑,只因为她把生的机会让给了别人,这美丽的雪花虽然过早的消逝了,但她美丽的笑容和高尚的心灵却定格在每个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们心中!
有时我在想,假如我是震中的宋雪,当那可怕的一刻来临之际,我会吓得手足无措,一心只想着逃命。可通过对《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进一步阅读,我又认识了坚强勇敢的林浩,救人不言悔的何翠青,把爱写在蓝天的杨林……他们那种高尚的品质使我感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
于是我暗暗的下决心,虽然我没有抗震英雄少年那样坚强勇敢,但在以后的生活里,我将长大、成熟,不在顽皮、不在贪玩,尤其是不在困难面前退缩,用一颗顽强、上进的心去面对困难、战胜困难;好好学习,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感恩,让自己的生命之花绽放光彩。
抗震救灾英雄篇十二
有些事情,过去的越久,在心灵深处的印痕却越清晰。想起那曾经发生在大雨中的一幕,我的心,就仿佛收到了重重的撞击。
我是偏远农村的一个学生。小学一毕业,我就得到离家十多里的一所中学读初中。由于路远的缘故,我不得不住校。一个星期天我回家时,顺便带了一本金庸的武侠小说回家。后来,因为回校太匆忙,却忘了把书带走。
见到我,爷爷从怀里把东西慢慢地掏了出来。天啊,正是我落家里的那本小说!爷爷说:“你这孩子太粗心了,昨天在家里看了一天的重要的书,竟然忘记带来学校。我想今天上课你一定的还得用的。”爷爷一边甩掉伞上的雨水,一边用手抹去头上的汗珠,然后又问道:没有耽误你的学习吧?”
一刹那,我的脸上发起烧来。不敢抬头看爷爷,结结巴巴的回答:“不,没有——没——没有,其实——”“没有耽误就好,你读书可要用功,爷爷连字都不认识,家里就指望你了!这样,我也好想你在外打工的父母交代啊。”爷爷摸着我的头,一边说,一边露出了笑脸。
我点点头,心里就像倒了五味瓶,不知是什么滋味。顿时,一幕幕的画面慢慢出现在我眼前:我仿佛看到了父母奔波在外的身影,我仿佛看到了爷爷早出晚归的情形,我仿佛看到了奶奶日夜操劳的场景,而我······“天气冷了,多穿些衣服,我回去了。”说完爷爷又走进了雨中。
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我呆呆地望着爷爷远去的身影,再低头看看手中拿着的书,视线不禁被泪水模糊了。这是,有一种声音正慢慢地从心灵响起:“爷爷,放心,我会用心的。”
抗震救灾英雄篇十三
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8级大地震,一场人间灾难降临到中国人民头上。在这次地震中,中国人民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承受了莫大的痛苦,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所幸的是,我们的人民并没有屈服于这场灾难,地震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动人事迹,这些事迹让我潸然泪下,让我激情澎湃,激励我奋勇前进。我时常被这些平凡人的英雄事迹感动着,被他们的精神感动着。如果要我用什么字眼来表达这种感受,那就是:
坚强。
4个小时,他用双手刨出同学一块水泥板倒下来,压在崇州市漩口中学初三学生向孝廉的身上。这位13岁的`小姑娘醒来后,模糊中看到缝隙外边有亮光,接着再次昏迷。此时,一个声音唤醒了她,是同学马健。“我哭着对他说,马健你别走,等我死了再走吧。马健说,‘我不会走的,你是班上年纪最小的,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你一定要坚持住。’”马健一边喊着“坚持,坚持!”一边疯了似地用双手刨着水泥碎块。大约4个小时后,小孝廉终于被刨了出来,而马健的双手已经血肉模糊。面对巨大的灾难,埋在废墟下的孩子,在等待救援的同时,也在用勇气和坚毅,传递着生的信心。
奉献。
无私。
汶川县映秀镇幼儿园的聂晓燕老师始终守护在垮塌的教学楼旁边,目不转睛地看着武警用手扒开废墟。直到她遇难的孩子被挖出,聂晓燕的眼泪终于如山洪暴发:“娃……娃娃……妈妈……来不及……啊……”地震时,孩子们都在睡午觉,聂晓燕一手一个抱出了两个孩子,而她自己的孩子还在屋子里!“娃娃,你的脸怎么这么脏啊?”聂晓燕打开带在身边不知多久的崭新粉红色棉褥,小心翼翼包裹孩子,“妈妈给你洗干净。”她和丈夫用手帕轻轻地擦着孩子满是灰尘的头发和脸蛋,好像生怕把孩子弄醒。
镇定。
大地震袭来时,重庆市55名游人正行进在距汶川50多公里处。“快往公路边的平坝跑……”导游刘晓容和余九冬声嘶力竭地喊着,在两名女孩子的指挥下,大家迅速集中到了平坝上。岷江对面的山,轰隆隆地垮下来,烟尘、沙石扑面而来,前后的路都已坍塌。自救,势在必行。入夜,几十人相互扶持着挤在一座小山顶的小块平地上,两位导游和驾驶员留在山下守望。山上、山下的人,都在相互牵挂。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在倾盆大雨中,这支特殊的队伍互相扶持着,绕过断裂的公路,奔过800米摇摇欲塌的隧道,躲过一次次余震,走走停停5个多小时后,终于见到了救援者。
就让我们永远为这些事迹感动和激励着,偕起手来,化悲痛为力量,为了祖国更加强大,为了人民更加幸福,为了世界更加美丽,贡献我们的热血和力量吧!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580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