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优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04:52:14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优质13篇)
时间:2023-11-24 04:52:14     小编:影墨

编写教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使教学更具吸引力和效果。教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希望这些教案范文能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共同进步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篇一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风、凰、傣、特、咖、啡、端、寿”8个字。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谊。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讲读课文,想象当时的快乐场面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7个字。

2、结合课文观察图画。

3、理解泼水节和傣族人民热爱周总理的语句。

教学难点。

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

教学方法。

图文结合,品词析句,并通过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放大插图或幻灯投影。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写的是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过泼水节时候的情景。

40年过去了,傣族人民永远忘不了这个幸福、难忘的时刻。板书“难忘的”。

二、导人新课。

1、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音。

(2)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尤其是长句子)要多读几遍。标出有几个自然段。

2、检查学习情况。

(1)认读生字新词。

(2)认读要求认识的生字新词。

凤凰花傣族咖啡色端着。

3、指导正音。

“瓣”,读“ban”,在句子中读“花瓣”时,要加儿化“花瓣儿”。

“因为”的“为”读wei,不读wei。

“那天”,“那么”的“那”读na。

4、教师范读课文。

5、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6、带着问题自己小声读课文。

(1)哪—段讲的是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

(2)哪—段讲的足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同。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指名读全文。

二、讲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提问:傣族人民在什么时候过泼水节?(风凰花开了的时候,泼水节就到了。)。

“火红火红”是什么颜色?什么是“一年—度”?(是像火一样红,很红。一年一度就是一年一次。)。

告诉学生:傣族是我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每年过—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就是傣历的新年,在农历4月中旬(傣历的六、七月份),历时三、四天。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鼓,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泼水祝福。

(2)指导朗读。

练习读。指名读。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1)提问:傣族人民为什么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总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过一年—次的盛大节日——泼水节,所以傣族人民特别高兴。)。

(2)指导朗读。

要读出傣族人民特别高兴的心情。

指名读,齐读。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1)提问: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瓣,铺上“地毯”,江面上划过龙船,天空中放着花炮,人们热情地欢呼着。)。

理解“四面八方”“赶来”“地毯”“驶过”“一条条”“—串串”等词语。

(2)指导朗读。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快场面和人们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

用自己的活,说说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4.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投影图片(周总理身着傣族服装的特写)。

(1)提问:周总理怎样来到人群中的,先读出书上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说。(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下身穿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理解“对襟白褂”“咖啡色”“水红色”“笑容满面”等词语。

从什么地方看出周总理特别高兴?先找出书上的句子读读,再说说。(他接过象角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瓣铺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理解“象脚鼓”“地毯”“—起跳舞”等词语。

(2)指导朗读。

周总理身着傣族服装,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接过象脚鼓,敲着鼓点,踩着“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看出人民的总理爱人民。要读出周总理的高兴心情。

小声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周总理穿着什么服装,怎样来到人群中的。

5.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投影图片(泼水节盛况)。

(1)提问:周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先读出书上的句子,再说说。

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周总理祝福什么?先读出书上的句子,再说说。

理解:“银碗”“祝福”“健康长寿”等词语。

(2)指导朗读。

要读出周总理对傣族人民真挚的祝福,傣族人民对总理的真诚祝愿,仿佛泼水节就在我们跟前呈现。读“健康长寿”要慢些。

老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6.指名读第六至八自然段。

(1)提问: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为什么那么开心?(因为今年过节与往年不同,是周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过节,心里也特别高兴。)。

“多么幸福”“令人难忘”是什么意思?

(指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节,感到亲切,非常幸福。令人难忘是使人忘不了。)。

(2)指导朗读。

读的时候,注意语气词“呀、哇、啊”及感叹号所表达的语气。

教师范读,学生小声练习读,指名读,齐读。

三、练习朗读。

1.指名分段读全文。

2.齐读全文。

读的时候,注意读好长句子,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停顿。

四、总结提问:

课题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因为1961年的泼水节是周恩来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的。)。

五、作业练习。

1.熟读课文。

2.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篇二

1、学会9个字,会认10个字。

2、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课文,体会周总理和蔼可亲的形象和平易近人的作风,更体会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亲如一家、鱼水情深。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书写正确、规范。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人情入境,读中感悟.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会认本课德望19个生字,指导书写4个生字;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

一、揭示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师简介泼水节的来历及傣族的风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给不会读的生字注上拼音。

2、自由读课后生字,在同座互相认读课后生字,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3、全班认读生字。

4、指名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三、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的、2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

四、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上面写有“度、敬、赶、驶”四个字,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又是怎样记住它们的?(让学生了解撇的写法,学会运笔、顿笔写出笔锋)。

2、书写时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教师范写“度”。

3、在书上描红。

4、在本子上练习。

1、流利地朗读课文,学写后面底个生字。

2、学习课文3-8段,体会周总理和蔼可亲的形象和平易近人的作风,更体会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亲如一家、鱼水情深。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行,那就让我们一起度过这个——。

2、齐读课题。

3、复习生字。

二、自主探究,会文悟情。

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么过泼水节的?

1、白由读第3-6自然段,勾画有关句子。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1)先来看看傣族人民是怎么欢迎周总理的?

学生读出有关句子后,课件相机出示句子,顺序不限。

a、“一大早,人们敲起象脚鼓。兴高采烈地从四面八方赶来。”从中你体会出什么?从哪些词语体会出来的.?抓住“一大早、兴高采烈、四面八方、赶来”等词体会人们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指名读、评议、齐读。

b、“为了欢迎周总理,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毽。”从中你体会出什么?(傣族人民用撒花瓣这种独特方式隆重迎接尊贵的客人,他们多么开心呀!)。

c、一条龙船驶过江而,一串花炮升上天空。从“一条条”“一串申”更能体现当时场面热闹非凡,人们激动万分。引读,表演:人们搬动地欢呼起来:“周总理来了!”

师生赛读。

d、配乐读第3自然段:

课件配乐(葫芦丝乐曲〈月光下的风尾们〉),伴着这婉转动听的乐曲。让我们也加入欢迎的人群,迎接周总理的到来!

(2)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

a、学生读出有关句子后,相机出示句子o。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同傣族人民一起载歌载舞。”

a.说出表示动作的词:接过、敲着、踩着、载歌载舞。

b.谈体会:从周总理的衣着、神态、动作中,你体会到什么?(平易近人)周总理和普通的傣家人一样,是那样的和蔼可亲。有感情地朗读。

b、“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一手拿着的树枝蘸水向人们泼洒。”

a、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周总理祝福什么,说一说。

b、周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说—说。

c、演一演:配乐师生表演,交际互动,互相祝福。

c“他还乐呵呵地舀了一碗水……幸福的热泪和清凉的水一起流淌……”

a、指名读,

b、说一说:说说姑娘和小伙为什么留下幸福的热泪?他们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c、周总理是多么的可敬可亲.姑娘、小伙的脸上已分不清哪是清凉的泉水,哪是幸福的热泪,他们已陶醉在这深深的祝福与关怀之中。此时,什么语言也无法表达他们的激动、兴奋、快乐、幸福!

教师范读,指名读,评议,男女生赛读。

引读“清清的水,祝福的水……是那么开心!”

课件展示泼水节的场面。

分组配乐有感情地朗读第3-6自然段。

五、释疑小结,激情升华。

1、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幸福、难忘?

总理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把幸福和快乐送给傣族人民,与人民心连心.那么可亲可敬。

2、傣族人民沉浸在这幸福的回忆之中,让我们深情地读读第7-8自然段!

六、课外延伸,激趣探究。

1、查找、收集周总理的有关故事、图片。

2、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和民间风俗。

七、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分析结构。

2、教师范写“祝”。

3、学生描红1个、写2个,教师巡视指导。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篇三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3.通过看图学文,了解周总理当年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关心少数民族,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4.理解“四面八方”、“笑容满面”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最后四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

2.培养观察能力,抓住人物的穿着、表情及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

3.练习概括每句话的意思和自然段的意思。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抓住人物的穿着,表情及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了解课文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特别是笔画多的字。

(二)通过看图,了解图意,培养观察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认真观图,了解图意。

老师出示挂图,请同学们看看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

(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

板书:泼水节。

(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板书:(傣族)。

(2)谁知道泼水节是怎么回事?

(学生如果讲不清,老师可补充说明:每年的清明时节,也就是当凤凰花开的时候,到了那天,人们穿上漂亮的服装,背起象脚鼓,互相泼水祝福,这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3)谁知道傣族人民主要居住在什么地方?

(学生说不上来,老师告诉学生:傣族人民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地区。)。

(4)仔细观察图画,图上人们的表情什么样?穿着什么?

(喜气洋洋,兴高采烈,喜笑颜开。再看人们穿的衣服,色彩鲜艳、漂亮,包着头巾,多数的衣服都没有领子,绣着花边,赤着脚。周总理穿着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粉红色头巾。)。

(5)人们的手里拿着什么?请你们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说一完整话。(老师把句式写在黑板上。)。

(人们有的端着碗,有的抱着水罐子,还有的敲着象脚鼓,和周总理一起欢度泼水节。)。

(对总理的尊敬、爱戴,像亲人一般。)板书:爱戴。

(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他心里装着各族人民。)。

板书:心连心。

过渡:周总理是怎样与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为什么说这次泼水节难忘?下面,让我们学习课文。首先,我们来一起扫清学习中的文字障碍。

(二)范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三)自学生字、新词。

(四)检查自学效果。

1.字音:

泼:念“p#”,不念“b#”。

乐:在“欢乐”一词中念“l8”,另一个音念“yu8”,音乐。

2.字形:

乐:共5画,第二笔是竖折,不要写成两笔:竖、横。

幸:要与熟字“辛”区分字形,不要混淆。“幸”字第二横最长,下面不要写成“羊”字。

瓣:左中右结构,两边是“辛”字,第一个“辛”的竖要写成撇。中间是个西瓜的“瓜”。要与熟字“辨”区分异同。

族:不要丢了右上边的“卧人”。

驶:左边是个“马”,右边是历史的“史”字,不要写成“吏”。要与使用的“使”区别异同。

祝福:这两个字都是示字旁,一个“点”,不要写成“衤”旁。

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上下两个“火”,最后一笔都要写成点,“毛”的最后一笔要写大些,把两个“火”都包在里面,要注意写均匀。

3.解词:

花炮:指燃放的彩花和鞭炮。

象脚鼓:是傣族的一种乐器,样子像大象的脚。鼓身是木制的,羊皮蒙在鼓面。演奏时斜挎在肩上,用手拍击鼓面,多用来给舞蹈伴奏。

4.熟读本课生字词。

(五)指导学生写生字的字头。

(六)作业。

1.写生字各一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讲读课文,了解周总理当年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二)做到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8自然段。

(三)复习本课生字词。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

(二)练习概括每句话和每自然段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生字词。

(采用各种形式读熟,做到脱口而出。)。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请三个同学读课文。第一个同学读1~3自然段,第二个同学读4~6自然段,第三个同学读7、8自然段。其他同学注意听他们是否读准了字音,并且边听边想每个同学读的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读后回答:

(1~3)自然段写周总理到来前的情况。

(4~6)自然段写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7~8)自然段写傣族人民的欢乐心情。

(三)学习1~3自然段的内容。

1.学习第1自然段。边默读边想:

(1)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凤凰花开的时候,就是泼水节到来的时候。)。

(2)凤凰花的颜色是什么样的?从图上找一找。

(火红火红的。图的右下角生长着,地上铺着花瓣。)。

2.指名读第2自然段,边听边想:

(1)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今年”是指哪一年?

(读一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就知道了。)。

板书:1961年。

(周总理关怀着全国各族人民。)。

3.齐读第3自然段,看看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1)画出人们的动作词语。

板书:敲起、赶来、撒满、欢呼。

(2)“赶来”改成“走来”意思一样吗?

(不一样。“赶来”有急切的意思,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人们都愿意到最热闹的地方来欢度节日,最重要的是他们听说敬爱的周总理要来参加今年的泼水节,人们早就想亲眼看一看周总理,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是多么幸福啊!大家唯恐来晚了赶不上和总理一起联欢,所以起了大早,急急赶来。)。

(3)人们把鲜红的凤凰花瓣撒在地上表示什么?

(4)画出第3自然段中的比喻句,齐读,说说本体、喻体、比喻词各是什么。

(5)人们为了欢迎周总理还准备了什么?读出有关句子。

(龙船、花炮)。

(6)“一条条”“一串串”说明了什么?

(江面上有很多的龙船驶过,很多的花炮齐放,场面热闹非凡。)。

(7)“欢呼”一词表达了人们的什么心情?读这一句时应用什么语气?

(人们渴望见到周总理,今天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压抑不住的喜悦通过欢呼声表达出来。读这一句时声调要高,要表达出傣族人民激动、高兴、情不自禁的心情。)。

有感情地读读这一段。(个人、集体)。

(四)学习4~6自然段。

(第一句介绍了周总理的外貌和神态。第二句是讲周总理敲着象脚鼓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2.看图上周总理的服装,他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

(为了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3.画出这段中描写周总理的动作词语,说说这些动作说明了什么?

板书:接过、敲着、踩着、跳舞。

(说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像一家人。)。

4.全班一齐回忆学习第4自然段的方法。

(1)这段有几句话。

(2)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3)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自然段的意思。

5.按第4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5自然段,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一起说说讨论的内容。

(共有三句话,第一句的意思是泼水开始了。第二句的意思是周总理向傣族人民泼水,为人们祝福。第三句的意思是傣族人民向周总理泼水,祝愿他健康长寿。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语有:端着、拿着、泼洒。这一段进一步说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

6.练习背诵第5自然段。

(1)请三个同学每人背一句。

(2)每个同学小声背这一段。

(3)全班齐背。

7.课文的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图上的内容?(4~5自然段)。

周总理来参加傣族人民的泼水节,这对傣族人民来说,是天大的喜事,是双喜临门。傣族人民欢欣鼓舞,激动的心情无法形容。全班齐读这两段,一定要读出欢乐的情绪。

8.第6自然段描写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欢乐场面,要读出语气。先自己小声练读,然后互读,最后全班齐背。

(五)学习课文最后两段。

1.请一个同学读,大家想:这两段表达了什么?

(傣族人民的激动心情。)。

2.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难忘的?

(因为周总理来到这里,他把幸福、欢乐及美好的祝愿都带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

3.全班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六)作业。

1.写本课字词各三遍。

2.熟读全文,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篇四

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1961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

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可以引导学生看看插图,直观地感受图中洋溢的热情,然后一遍遍地读,从感受热烈的气氛,到感受每一个人心里的热情,到感动我们的心,最后在展示读中去表达我们心里的感动。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识字

体会感悟总理与人民心连心

一、导课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二、观察插图、初读感知

1、图上画的是什么情景?

2、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描写的是图上的内容?

3、自读课文,思考感悟。

三、识字教学

1、抓“特务”。默读课文,圈出生字。

2、消灭“特务”。借助生字背景图上的拼音消灭这些“特务”。

3、交流识字方法。(感悟:有学生发现可用形声字规律识字识记的,也有编故事识记的如“褂”字,孩子说成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炼出了一件神奇的衣服。)

四、图文对照,朗读课文

1、看图发现,说说人物的表情、衣着,动作和心情。用“我发现……”的句式说话。

2、课件出示语句段落,朗读体会。

(1)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总理衣着与表情的句子朗读体会。

(2)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

(3)练习用“一边……一边……”说话

3、指导朗读(重点指导3、5、6、7、8自然段)

(反思: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领会文章内容和感情的主要方法。所以我让学生进行分组、个别、比赛等多种形式,不断反复地朗读课文,力图通过朗读来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我指导孩子朗读的语调定为稍高些,因为的感情基调始终是热情洋溢、幸福快乐的,也加上一些运气和吐音的知识,让孩子不光是语调提高,加上自己的情绪激动,虚实结合,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情。)

一、朗读感悟

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反思:问这个问题是预测孩子可能会想知道什么是凤凰花,想了解凤凰花的有关知识。果然,上课时就有孩子提出这个问题。我就给孩子们欣赏了凤凰花的图片,介绍了凤凰花的习性。)

读了第二自然段,你又体会出了什么?

二、写字指导(重点指导“恩、凤、凰”)

三、作业

1、积累词语和句子

2、照样子写句子: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者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民祝福。

一手……一手……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一边……一边……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篇五

(一)讲读课文,了解周总理当年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二)做到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8自然段。

(三)复习本课生字词。

(一)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

(二)练习概括每句话和每自然段的意思。

(一)巩固复习生字词。

(采用各种形式读熟,做到脱口而出。)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请三个同学读课文。第一个同学读1~3自然段,第二个同学读4~6自然段,第三个同学读7、8自然段。其他同学注意听他们是否读准了字音,并且边听边想每个同学读的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读后回答:

(1~3)自然段写周总理到来前的情况。

(4~6)自然段写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7~8)自然段写傣族人民的欢乐心情。

(三)学习1~3自然段的内容。

1.学习第1自然段。边默读边想:

(1)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凤凰花开的时候,就是泼水节到来的时候。)

(2)凤凰花的颜色是什么样的?从图上找一找。

(火红火红的。图的右下角生长着,地上铺着花瓣。)

2.指名读第2自然段,边听边想:

(1)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今年”是指哪一年?

(读一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就知道了。)

板书:1961年

(周总理关怀着全国各族人民。)

3.齐读第3自然段,看看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1)画出人们的动作词语。

板书:敲起、赶来、撒满、欢呼。

(2)“赶来”改成“走来”意思一样吗?

(3)人们把鲜红的凤凰花瓣撒在地上表示什么?

(表达人们对周总理的无限热爱,这是傣族人民迎接最尊贵的客人,最亲的亲人时的一种礼节。由此可以看出周总理在傣族人民心中的地位。)

(4)画出第3自然段中的比喻句,齐读,说说本体、喻体、比喻词各是什么。

(5)人们为了欢迎周总理还准备了什么?读出有关句子。

(龙船、花炮)

(6)“一条条”“一串串”说明了什么?

(江面上有很多的龙船驶过,很多的花炮齐放,场面热闹非凡。)

(7)“欢呼”一词表达了人们的什么心情?读这一句时应用什么语气?

(人们渴望见到周总理,今天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压抑不住的喜悦通过欢呼声表达出来。读这一句时声调要高,要表达出傣族人民激动、高兴、情不自禁的心情。)

有感情地读读这一段。(个人、集体)

(四)学习4~6自然段。

(第一句介绍了周总理的外貌和神态。第二句是讲周总理敲着象脚鼓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2.看图上周总理的服装,他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

(为了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3.画出这段中描写周总理的动作词语,说说这些动作说明了什么?

板书:接过、敲着、踩着、跳舞

(说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像一家人。)

4.全班一齐回忆学习第4自然段的方法。

(1)这段有几句话。

(2)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3)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自然段的意思。

5.按第4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5自然段,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一起说说讨论的内容。

(共有三句话,第一句的意思是泼水开始了。第二句的意思是周总理向傣族人民泼水,为人们祝福。第三句的意思是傣族人民向周总理泼水,祝愿他健康长寿。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语有:端着、拿着、泼洒。这一段进一步说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

6.练习背诵第5自然段。

(1)请三个同学每人背一句。

(2)每个同学小声背这一段。

(3)全班齐背。

7.课文的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图上的内容?(4~5自然段)

周总理来参加傣族人民的泼水节,这对傣族人民来说,是天大的喜事,是双喜临门。傣族人民欢欣鼓舞,激动的心情无法形容。全班齐读这两段,一定要读出欢乐的情绪。

8.第6自然段描写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欢乐场面,要读出语气。先自己小声练读,然后互读,最后全班齐背。

(五)学习课文最后两段。

1.请一个同学读,大家想:这两段表达了什么?

(傣族人民的激动心情。)[

2.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难忘的?

(因为周总理来到这里,他把幸福、欢乐及美好的祝愿都带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

3.全班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六)作业。

1.写本课字词各三遍。

2.熟读全文,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3.做课后作业3。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篇六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促成的词。

2、看图学文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3、学习用“先人物后背景”的方法观察图画。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重组成的词语,会用“四面八方”、“笑容满面”造句。

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课文插图,媒体资源:

1课时。

一、自读识字。

(一)、介绍相关知识,导入新课。

泼水节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的盛大节日,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在西双版纳的黎旺城,与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

此教学过程用课件《难忘的泼水节》中系列图片“泼水节”及视频“傣族的泼水节”辅助完成。

(二)、指导看图。

出示大课文插图或叫学生看课本插图。

(1)、图上画的是谁和谁?他们在干什么?(用谁和谁干什么的句式说一句话)。

2)、除人物之外,图上还画了什么?(除了人物之外,图上还有撒了满地的花瓣和盛开的鲜花。)。

(三)、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能直呼音节的,先拼读后直呼。

(3)指名中差生读课文,学生听后评议,纠正读错的字音。

(4)指名认读生字,师生共同纠正错误。

二、合作交流。

1、认读生字词语。

2、读好长句。

(1)学生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尝试读好长句。

(2)检查自然段标序号情况。

(3)指导读长句,让学生在课文中标出停顿符号。

3、读好感叹句。

(1)找出感叹句。

(2)指导读好感叹句,让学生在课文中标出重音符号。

4、读重点段。

(1)哪个自然段写周总理来到傣族人民中间?读一读。

(2)哪个自然段写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互相泼水祝福?读一读。

5、看课件的课文范读视频,进一步整体感知课文。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阅读《自读课本》中27课《绿色的竹楼》,28课《关怀》。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篇七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961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教学本课,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并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与快乐;积累重点词句,并进行简单的拓展运用。

2、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激情朗读,体会课文的文字之美,情感之浓。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篇八

暑假,我们学校举行了“同在一片蓝天下”夏令营活动,我对其中的“泼水节”印象最深。

这一天,同学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准备好了清水,等候泼水节的到来。

一声今下,泼水节开始了。同学们立即开始泼水了。真是天助我也,陈磊到这时还没接好水,我马上端了一盆水泼在他身上,陈磊就落惶而逃了。

我又接了一盆水向韦子奇泼去,韦子奇一下就变成了“落汤鸡”,头发一缕一缕的,还滴着水珠。我对韦子奇说:“你有一头乌黑的头发。”韦子奇气坏了,连忙向我泼了一大盆水。还好,我闪得快,只湿了一小块。在我不注意时,一盆水向我泼来,我也成了“落汤鸡”了。这时,韦子奇接了一大盆水又向我泼来,吓得我撒腿就跑,韦子奇边追边说:“幸福水来了,幸福水来了,快快接住啊!”我急忙说:“我不要幸福水了,我够幸福了,我受不了啦!”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篇九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2、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课件 挂图 音乐《爱我中华》收集关于周总理的故事。

教学过程:

1、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

二、谈话导入。

是的,你们看到的是居住在美丽的西双版纳的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傣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每当泼水节到来时,傣族人民就载歌载舞地庆祝节日。今天我们再来感受傣族人民是怎样和敬爱的周总理过泼水节的。

二、读课文,了解人们用怎样的方式欢迎周总理的。

1、生自读第三自然段。

2、指名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3、人们如此的喜欢周总理,他们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迎接总理的,谁来把第三自然段的相关词语找出来告诉大家并加以理解(四面八方、一条条、一串串、欢呼)。

4、多么令人感动的场面啊!大家赶快读读吧。

6、指名说关于周总理的故事。

7、听了这么多的故事,你认为总理是个怎样的人?你希望见到他吗?

8、指名说出对周总理的认识。

9、是的,傣族人民此时的心情和我们一样,也非常的想见到周总理,他们用自己所特有的方式迎接总理的到来,他们是那样的激动。此时,我们的心情和他们一样,让我们一起大声的、有感情的读读吧!

10、生自读第三段。

11、师生交替读,重点指导最后一句话:“周总理来了!”

三、看图指导朗读第4——5自然段。

1、 瞧!傣族人民期盼以久的总理真的来到了人群中,你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说(穿着、表情、动作、人物的心理活动)。

3、大家观察的真仔细,我们来看看书中是怎样描写的?

4、自读4、5自然段。

5、师:刚才在读的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读的非常投入,但是从你们的面布表情中告呶遥?忝腔褂幸陕牵?芨嫠呶衣穑?br   6、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8、指名说。

9、问题解决了,我相信同学们会读的更好。

10、齐读第4——5自然段。

10、师领读,生模仿总理做泼水的动作,想想他们会说些什么?并指名说一说。

11、男生读女生作动作,女生读男生作动作。

四、指导读课文6——8自然段。

2、生自读最后三段。

3、指名说我的发现:三段都是感叹句。

4、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5、生评价。说说感叹句怎样读?为什么?

6、分组比赛读。

五、拓展。

2、你还收集了哪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赶快告诉大家。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篇十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恩寿凤凰”2会正确流利地读课文。3初步感受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快乐和幸福。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引入课题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难忘的泼水节。出示泼水节课件师:想说什么?师:对呀,这就是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傣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泼水节是它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也是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人们在那一天多么快乐,多么开心,为什么又说难忘的泼水节呢?打开课文去读读。要求:(1)不认识的字多读几次。(2)标上小节。学生自由读。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1)检查生字小老师领读音的归类读形的记忆义的理解(2)检查词语(结合图片理解词语)凤凰花对襟白褂象脚鼓咖啡色水红色火红火红鲜红一年一度四面八方笑容满面健康长寿(3)检查句子(指名读分小组读)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4)指名分节读课文(结合多音字的学习)(5)读了课文后,谁来说说课文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谁干什么?(6)简介周总理三:书写指导四:作业完成课后多音字练习。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篇十一

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共和国总理的到来,使傣族人民沸腾了,人们“敲起象脚鼓”“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放着一串串喜庆的花炮,迎接敬爱的周总理。周总理兴致勃勃地换上傣族服装,“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手拿银碗与人们互相泼水祝福,同庆盛大的民族节日。

课文中洋溢着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撒满字里行间。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学习课文,可先引导学生看看插图,直观地感受图中洋溢的热情,然后一遍遍地读,从感受热烈的气氛,到感受每一个人心里的热情,到感动我们的心,最后在展示读中去表达我们心里的感动。

二、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要求认识的12个字,有些在生活中跟学生见面的机会较少,字形比较复杂,字音难点较多。三拼音有“凰、敲、褂、端”,后鼻音有“凤、凰”,翘舌音有“蘸、寿”,平舌音有“踩”。教学时,要努力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识字。以下引导识字的方式供参考。

1.抓“特务”。默读课文,圈画生字。

2.消灭“特务”。借助文下生字背景图上的拼音消灭这些“特务”。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3.互检“战果”。两人合作,一人读一人听,看看还有没有“特务”,如果还有,帮他指出来。

4.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么认字的,向全班推荐好的方法。

5.对号入座。听一个人说字的特点或看同学做相应的动作,快速在字卡中找出生字,比比谁找得准,找得快。(可从字形、字义、字音三方面描述其特点,“蘸、端、踩”可用动作演示。)。

6.写字指导。

本课要写的字中有四个字是新认的(恩、寿、凤、凰)。这四个字中,“凤凰”二字比较难写,可作重点指导。(1)都是半包围结构。(2)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这是写好这类字的关键;第二笔是“横折弯钩”的弯形写法,要注意指导。(3)“凤”字内是,要和“风”区分字形。

此外,还应注意“恩”与“思”的区别。

(二)朗读感悟。

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领会文章内容和感情的主要方法,要让学生多层次、多种形式反复地读课文,从而感受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朗读本文要始终热情洋溢、幸福快乐,语调可稍高。文章结尾是全文的高潮,要满怀深情地朗读,读出无比幸福、难以忘怀的情感。

1.要理解本文的内容并有所感悟,必须对泼水节的来历、周总理与人民的关系有所了解。因此,最好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傣族、泼水节和周总理的资料,在揭示课题后进行交流,并相机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读了第二自然段你能体会到什么?(或者问:为什么傣族人民听说周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感到特别高兴?)。

(1)自读自悟。

(2)在小组里读有关段落,并说说从所读语句中体会到什么。

(3)选代表在全班展示读,说说感受,其他同学可参与读或补充说感受。

(4)教师重点指导朗读。比如,读第三自然段,难点是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关键是要在读前面几句话时做好声音和感情的铺垫,读最后这句欢呼的话,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再如,读结尾几个感叹句,情绪要激动,但不能只是提高声音,要虚实结合,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觉。

3.看图听读想象。

(1)指名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看课文插图,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2)从课文插图和课文的描写中,你感觉周总理和人民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4.再读课文,感受、体验傣族人民与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与快乐。

(三)积累运用。

1.完成课后“我会填”的练习。

2.读一读,再口头填空。

一条条龙船一串串花炮一座座山峰。

一条条一串串一座座。

3.词语积累。

敬爱鲜红火红欢乐欢呼开心幸福。

难忘水红色咖啡色四面八方笑容满面健康长寿。

4.照样子写句子。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一手……一手……。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一边……一边……。

(四)实践活动。

1.查找、搜集周总理的图片、故事。

2.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开个小小介绍会。

四、教学设计举例。

片断: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进行探究式阅读。

(一)看图发现。

看课文插图,说说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心情。用“我发现……”的句式说话。

(二)读文体会。

1.自主读课文,分别找出写人物表情、动作和心情的句子,说说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2.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比如,读第一、二自然段,要用热情而平稳的语调,第一自然段适当突出“泼水节”,第二自然段适当强调“特别”、“周恩来总理”和“一起”。

3.教师结合学生所读词句,给予重点提示和指导。如:

(1)从图中发现,周总理穿的什么衣服?他为什么穿着傣族服装?他的表情怎样?理解“笑容满面”,并练习说话。

(2)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端、拿、蘸、泼洒、祝福、欢呼、泼水、祝福)。

用“一边……一边……”练习说话。

(三)读中感悟。

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幸福哇”、“难忘啊”要重音轻读。读的速度要慢些,第二句可比第一句读得更慢,好像完全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之中。

五、资料袋。

傣族。

傣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云南热带、亚热带的坝子上,聚居在西双版纳、德宏两个自治州和耿马、孟连及新平、元江、景谷、双江、金平等自治县。傣族有自己的历法和文献,民间文艺活动丰富多彩,著名的孔雀舞和“赞哈”(歌手)演唱民间叙事长诗、民歌,为傣族人民所喜闻乐见。

泼水节。

傣族泼水节(傣历新年)为傣族重大节日,时间为傣历六月中旬(公历四月中旬)。节日期间,傣族男女老幼皆沐浴盛装,拜佛诵经,并举行赛龙舟、斗牛、丢包、泼水祝福等活动。

象脚鼓。

傣族乐器,样子像大象的脚。鼓身是木制的,羊皮蒙的鼓面。演奏时斜挂在肩上,用手拍击鼓面,多用于给舞蹈伴奏。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篇十二

今天上午,老师吩咐我们下午带些洗洁用品来,今天下午要搞大扫除。下午,同学们有的摩拳擦掌,有的捋胳膊挽袖子,准备大干一场……看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同学们犹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扫地,有的拖地,有的擦窗……我和一些同学被分配到了楼梯口。我们正热火朝天在地干活时,一大片水滴泼下来。又过了一会儿,又一大片水哗啦啦地泼下来,幸好我们躲得快。李卓凡再也忍不住了,单枪匹马地上去和他们评理。谁知不幸“牺牲”——被淋了一个“落汤鸡”。衣服都被淋湿了。他只好“休战”。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篇十三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学生查阅有关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资料及了解一些周总理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二、看录像,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属于哪个民族?(汉族)上节课我们参观了美丽的葡萄沟,见到了勤劳勇敢、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那大家还想不想去看看其他的少数民族朋友呢?(想)。

那老师就带领大家去傣族看看吧!

边放录像(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盛况),教师边讲解:每年清明节前后(傣历六月中旬),傣族人民都要迎来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节日那天,傣族人身穿节日的盛装,敲着象脚鼓,乘着龙船来到聚集地。他们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大家都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

今天,我们课文中描述的泼水节,却是一次与众不同的、令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怀的泼水节。它到底特殊在哪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三、读文体会。

1、教师范读课文,生标出自然段。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大声读,也可以和同桌一起读。(要求读准生字,不加字漏字)。

3、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如果没有读准,可以站起来教教他。

4、师:在傣历六月份,什么花开了?说明傣族的什么节日到了?

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理解“一年一度”即一年一次。

5、今年的泼水节与往年不一样,因为谁要来了?(生读第一段)答:周总理。

为什么傣族人民听说周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感到特别高兴?(生答)。

6、师:人们又是怎样迎接周总理的呢?(自由读第三段)。

a、你能用自己的话向大家描述一下人们欢迎周总理的情景吗?

b、理解“四面八方”,“从四面八方赶来”说明了什么?

c、指名朗读。你能把这热闹的场面读出来吗?

7、那这天周总理穿的什么衣服呢?是平时经常穿的衣服吗?(结合图回答)。

a、师:看!周总理来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间来了。(出示插图)(穿着傣族服装)他为什么穿着傣族服装?他脸上的表情怎样呢?理解“笑容满面”并造句。

b、画出描写周总理衣着和表情的词句。

c、师:看看图上,除了周总理,还有谁也是笑容满面的?

师:傣族人民一个个都因为能和敬爱的周总理一起过节日而笑容满面,现在也请同学们笑容满面地读一读这段。

8、(1)师: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呢?课文中又是怎样描写的呢?我们接着看第五段。(重点词语:端、拿、蘸、泼洒、祝福、欢呼、泼水、祝福)。

(2)用“一手……一手……”“一边……一边……”说句子。

(3)老师扮演周总理,拿着银碗和柏树枝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4)启发想象,进行说话训练。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周总理把水泼到孩子们身上,祝愿他们——————。

(5)师:正因为这1961年的泼水节是跟敬爱的周总理一起过的,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令人难忘”的。

(6)全班有感情地朗读6~8自然段。

四、分小组接读课文。男女生赛读课文。

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要求读课文时始终要语调高、热情洋溢、幸福快乐;结尾读出无比幸福、难以忘怀的情感)。

五、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同周总理、同傣族人民一起度过了一个最幸福、最难忘的泼水节。我们知道了周总理和人民是心连心的。课后请同学们再去查阅一下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吧!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49382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