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火烧云教案设计篇一
1、读议写颜色的第二段。
(1)默读第2段;要求学生说说作者怎样描写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多和快。
(2)教师:作者说,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那么,我们来试试说说这些颜色。
要求学生先用红彤彤金灿灿这种形式来说;现用葡萄灰茄子紫、梨黄这样带比喻的形式来说。
(3)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多和快。
板书:五颜六色、变化莫测
2、读议写形状的第三段
(1)默读第3段;要求学生说说作者描写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
(2)教师运用引读法,让学生领悟作者在写马、狗、狮子时,都是先写某一动物出现了,接着写它的样子,最后写它变得模糊了,看不到了。
师:出现了
生:(接读)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
师:(插问)什么样子的?
生:(接读)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着有人骑到它背上,它才站起来似的。
师:(插问)后来怎么样了?
生:(接读)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马腿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一条马尾巴可不见了。
师:(插问)那么看的人呢?
生:(接读)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就变模糊了。
(接下去写狗和狮子的两个自然段,也这样引读。)
(3)要求学生按自己领悟的课文的写法,先用其他动物如公鸡、老虎、鹰等说说火烧云的形状,再用植物来说火烧云的形状。随即布置回家作业:按上述写法,写一段描写火烧云形状的文字。
【分析】
这个片段教学中,教师主要运用讲授法。在读议颜色这一段时,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想像,进行词语训练;读议形状这一段时,则运用引读,先理清描写顺序,再进行想像说话。
小学语文火烧云教案设计篇二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要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
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一、导入课题
1、齐读课题;
2、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3、出示什么叫火烧云
二、自由朗读课文导读,明确本课的学习要求
三、学习课文
四、回归整体,激发情感
1、学完了这篇课文,你能用一句话赞美火烧云吗?(火烧云真是五颜六色,变化多端啊!)
2、你在自然中还发现了什么奇特的景物?(钱塘江大潮、雨后彩虹、海市蜃楼...)
3、作者为什么能把火烧云写得这样美,这样逼真?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小学语文火烧云教案设计篇三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2、学习课文生字词。
3、朗读课文。
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
火烧云颜色的图片,填空题的幻灯片。
课内做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的填空;
课外做火烧云的样子,用一段话写下来。
两课时
一、揭题,引起兴趣。
1、师出示火烧云的图片,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2、出示课题的图片,今天我们学习第7课"火烧云"
3、关于火烧云,你知道一些什么呢?
4、你想再从课文中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感知内容。
1、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
2、开火车读课文。(出示生字卡片)
3、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地方把火烧云写得很美,找出来读读看。
三、精读,积累语言。
(一)学习课文第3小节
1、我们先来看第三小节美在什么地方?
2、读第3小节,圈出表示颜色的词。
3、你们想看这么多的颜色吗?
4、师出示,要求学生自己看像哪种颜色。
5、看了这么多,这么美的颜色,你想用哪些词来形容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绚烂多彩、色彩镔纷……)
6、既然颜色这么美,我们能把它读得美吗?(小组内读,派代表比赛,谁读得好)
7、这么多描写颜色的词,谁已经把它记住了吗?师出示幻灯片,课文填空。
(二)我们再来看4、5、6小节,它们是写火烧云的什么呢?(板书)。
2、交流,小组派代表比赛谁读得好。
3、这么多的形状,你也想用哪个词来概括?
4、这三小节写得都好,因为作者把云想象成马、狗、狮等等,把云写活了,下面教师要让大家学着作者的样子来想象,看谁想得好,看谁想得有趣。
5、学生看图想象。(先自己说,再小组说,最后比赛谁想得妙。)
四、熟读,理清脉络。
1、课文中除了写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外,还写了什么?
2、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下来了……
五、想象,知识升华。
把刚才的想象用一段话写下来。
教学要点:通过品词品句,细读课文,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描写火烧云的,感受大自然的壮美。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导入:课文讲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你从哪里知道?
二、新课:
(一)快速读课文,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火烧云的?(投影出示)
学生答后板书: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
(二)学习第一段
1、自读,想:火烧云刚上来时,作者着重抓了什么景物来写?
板:霞光
2、问:天空的霞光使地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画句),指名读有关句子。
3、学到这,你会有什么疑问?(地面的这些人、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4、导读: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的心情会怎样?
5、小结:火烧云刚上来,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色彩绚丽的.“乡村夕照图”。
6、过渡:这么耀眼的霞光,不光使地面镀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连天上的云也变得更迷人了。
三、学习第二段。
1、问:你想知道些什么?
2、自由读,想:这段怎样写火烧云的变化?
3、讨论交流,板书:颜色形状
4、学习颜色变化部分:
(1)边看图,边画句。
(3)问;火烧云颜色变化怎样?(看图)
投影出示句子“这地方———半百合色”齐读。
问:这句子说明火烧云的颜色怎样?理解“半——半——”“梨黄”的构词法。
板书:多快
(4)问:还有什么颜色?(看图、补充)
(5)说话练习:颜色这么多,这不是天空,分明是(调色盒)。
(6)问:可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这么多、美的颜色?
(7)闭眼,听读,回忆,欣赏。
过渡:火烧云色彩如此缤纷,那它的形状变化又怎样?
5、学习形状变化部分:
(2)重点学“马”的一节。(投影出示)
马是怎样的?
马是怎样变化的?
马是怎样消失的?
(3)参考“马”的问法,一问一答。
(4)指导背诵。
(5)指名读,品评,重点理解“那狗———不见了”这句,写得好在哪?
(6)谈话:还可以想象成什么?
说话:这天空分明成了一个(动物园),问:可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6、小结:色彩如此斑斓,形状变幻莫测的火烧云,简直让人看得乐此不惫。
过渡:可惜,火烧云很快就下去了。
四、学习第三段:
1、读后问:哪个词写出火烧云很快就下去了?
2、哪句写出看火烧云真实的感受?
3、导读,背诵。
五、总结全文:
1、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火烧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你觉得作者写这火烧云美吗?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美?
板书:大自然的美
4火烧云
上来了:霞光
颜色:多
变化着:快大自然的壮美
形状:奇
下去了:恍恍惚惚
【自主性练习设计】
一、分小组自读课文,研讨下面的问题。
火烧云的变化很多,主要表现在那两方面?它们分别有哪些变化?
二、按课文原句填空,想一想所填词语的作用,把自己思考的结果说给同学听听。
1.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
2.这地方的火烧云(),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三、摘录课文中描写火烧云颜色多,而且变化快的句子,边抄边想,作者为什么能把火烧云描写得那样生动具体,你从中学到了哪些观察的方法?在小组中交流。
四、在作者的眼里火烧云是那么好看,那么有趣,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把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交流,再简要地写下来。[评价指导。
通过品词品句,细读课文,特别是对幻灯片和录象投影等多媒体的运用,更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描写火烧云的,感受大自然的壮美。
,人教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火烧云
小学语文火烧云教案设计篇四
过渡:火烧云在不停地变化。如果你仔细观察,还会发现它好像有各种不同的姿态。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那匹马变模糊了]
自学第四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生:形状逼真、变化快、找出有关词句,读中体会]
生看师标:默读理解,各种符号的句子写了什么?
(哪些句子写出现,哪些句子写马的形状,哪些句子写马的变化)
相同方法自学第五、六自然段,投影参考对照
幻:依次出现了马、狗、狮引读。
一会儿,天空出现了(),什么样子()怎样变化。
忽然又来了(),什么样子()怎样变化()
接着又来了(),什么样子()怎样变化()
天上的火烧云只有这三种形状吗?你从哪儿知道的?(又像这个又像那个)根据你平时的观察还会像什么?(……)你能照四、五、六段结构想象天空此时的变化吗?(同桌互议,个人说颜色、形状合一说)
用一个词来概括火烧云形状的多?板:多
小学语文火烧云教案设计篇五
知识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笑盈盈、茄子、跪着、凶猛、庙门、蹲着、威武、镇静、恍惚、揉眼睛等。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课件展示优美的火烧云图片,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2、通过优美语句的赏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1、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片段。
【教学重点】1
.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情导入。师:同学们,你们欣赏过早晨或傍晚的云霞吗?这美丽的云霞就是火烧云[板书:火烧云]。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这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美丽景色吧!(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配上优美音乐的火烧云图片供学生欣赏,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教师适时简要向学生解释火烧云的特点及形成过程。)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欣赏图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就势导入新课,更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二、个性朗读,培养语感这么优美的课文,你想来读一读吗?抽学生轮读课文,边读边正音,对于难读的句子或片段让学生反复读一读,直到读懂读顺为止。课文中有你最感兴趣的段落吗?请你来给大家展示展示吧!(鼓励学生选读,还可让同样感兴趣的同学比赛读一读)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读文,既培养了学生朗读能力,又引导学生熟悉了课文,为后边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三、自读课文,理清顺序师:请同学们有针对性的再次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表示描写顺序的词语,然后再想想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交流汇报后教师小结:作者就是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火烧云的。设计意图:通过再读,梳理文章写作顺序,是学习课文的需要,也是对学生写作方法的有效指导。
四、探究新知,学习课文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火烧云上来时是怎样的情景呢?学生交流,同时教师点拨关于排比的写法及好处。师:火烧云上来了,在霞光的照耀下,大地呈现出绚丽的景象。不过,更壮观的景象还在后面呢!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第2—6自然段。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的呢?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尝试归纳总结。(颜色、形状)师:作者写火烧云的颜色,共写了哪些颜色?(学生说)师:你还能说出其它颜色吗?师:这么多颜色,真是太美了,你能用一个成语来归纳吗?(五彩缤纷,绚丽多彩…….)师:火烧云不仅颜色多,变化快,而且它的形状也是千变万化,让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吧!齐读教材4——6自然段,感受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师:请你说说这时天空中出现了什么?(请同学们看课件)什么样儿的?怎样变化的?并试着表演出来。师:聪明的小朋友,请你想一想天空中的火烧云还像什么?请你把它画出来并仿照课文的写法配上一段文字好吗?请几个同学交流展示,教师予以充分的肯定,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师: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是这样多,这样快,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吗?(千变万化、千姿百态、形态万千……)师:火烧云就这样变化着,一会儿像这样,一会儿像那样,恍恍惚惚,当你再仔细瞅瞅,其实它什么像,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想。[设计意图]:通过质疑探讨,交流互动,学生画火烧云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达到了教学的目的,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
五、想想说说,课外延伸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一定被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变化深深地吸引了吧,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学生说)[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来总结课文,及巩固了知识,有段聊聊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实乃一举两得。
小学语文火烧云教案设计篇六
1.读第一自然段,这段讲了什么?(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
2.读第一句话,说说它告诉了我们什么?(火烧云上来的时间——晚饭过后。)
3.霞光照得人和动物有什么变化呢?(小孩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小白猪变成小金猪。老爷爷的胡子成了金色。)
4.这变化是因为什么引起来的呢?什么叫霞光?(变化是由于霞光的照射引起的。傍晚,部分阳光穿透云层射出的彩色的光芒形成霞光。)
小学语文火烧云教案设计篇七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晚霞的美丽,多姿多彩。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3.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学习积累作文素材.
4.初步了解萧红及她的《呼兰河传》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态的变化,学习作者的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具准备
1.cai课件
2.学生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谁知道,火烧云指的是怎样的云呢?
老师带来了火烧云的投影片,请大家看一看。
谁来说说,火烧云是怎样的。
书上有一句话描写的就是投影片上的情景,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二、自读课文,理清顺序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描写投影片上情景的一句话。找得快的同学,再想想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划出表示描写顺序的词语)
小结:作者就是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火烧云的。
三、学习第一部分课文
火烧云上来时是怎样的情景呢?课文的第一小节告诉了我们。请同学们试试看,能不能把这段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呢?能把这段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的同学再想想看,这段课文读的时候要读出什么。
指名读。评价。
小结:火烧云上来了,满天霞光,多新奇呀!多有趣呀!我们要读出新奇,读出有趣!学生练读。
四、学习第二部分课文
1.快速阅读课文第26节。
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的?
2.学习写颜色的这一部分课文。
作者写火烧云的颜色,共写了哪些颜色?
你还能说出其它颜色吗?
这么多颜色,真是太美了,你能用一个成语来归纳吗?
火烧云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这些颜色是如何变化的呢?你能用一个词语把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连起来吗?连起来读一读,你就知道火烧云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了。一般同学可以参照书上的办法连连看。
特别聪明的同学动脑筋想想看,还可以怎样连。
小组讨论,交流。
3.学习描写形状变化的这部分课文。
火烧云的颜色绚丽多彩,并且变化极快。那么它的形状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引读
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朗读了描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这一部分课文,通过朗读,我们知道了作者是按照出现了什么?什么样儿的?怎样变化的?顺序来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下面,老师就请同学们按照这个顺序把火烧云形状变化的过程分别说说看。联想丰富的同学,还可以加进自己的联想来说。
小组讨论,交流。
指名说。(挑你最感兴趣的'说。)
这时空中又出现了什么?(请同学们看课件)什么样儿的?怎样变化的?(调投影仪的焦距)
指名说。谁能比他说得更好?
这时天空中又出现了什么?(请同学看课件)什么样儿的?怎样变化的?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然后仿照课文中的写法,把观察到的写下来好吗?
请几个同学上台交流。
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是这样多,这样快,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吗?
五、学习第三部分课文
火烧云下去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齐读。找一个词语来说说看。
理解:恍恍溜溜
3.总结全文。
火烧云这篇课文,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时间顺序,着重写了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火烧云上来时作者写霞光主要是抓住静态来写的,火烧云的变化,作者主要是抓住动态来写的。
动静结合,写得多美丽,写得多生动啊,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童话般的境界之中。我希望同学们能认真体会作者观察之细致,想象之丰富,写法之巧妙。
四、课堂总结
作者是怎样观察火烧云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这篇课文描绘了晚饭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开头的变化。晚霞是美丽的,古人有话云:最美不过夕阳红莫道桑榆晚,云霞尚满天,这些都是夸赞落日晚霞之美。同学们可以亲自观察,通过切身实地的感受,你会发现大自然的美丽是令人惊叹的!
这篇文章是以一个孩子的口吻进行描述的,这个孩子就是儿时的萧红,萧红又是谁呢?下面则简单介绍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以及对她影响极深的呼兰河。引发孩子们对这位作家的喜爱,并从而试图去阅读她的作品。
五、布置作业,观察并描写晨雾
小学语文火烧云教案设计篇八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色时的心情。
2、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启发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启发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回顾全文,质疑导入。
学生活动:
1、说说作者观察火烧云的顺序。
2、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描写火烧云的变化?
二、自主学习第三段,体会火烧云的颜色变化
学生活动:
1、自主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3自然段,思考
(1)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
(2)圈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2、学生汇报。
3、从哪看出颜色变化多呢?
4、从哪看出颜色变化快呢?
5、有感情朗读。
6、天空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多美啊!你能不能用词语来形容呢?
教师活动:
1、出示自主学习要求。
2、板书:又多又快
3、指导理解颜色变化多。
4、指导理解颜色变化快。
(用四个“一会儿”说话)
5、指导读出火烧云的变化又多又快。
三、合作探究四至六段,体会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学生活动:
1、自主学习:默读第四至六自然段,思考问题
(1)火烧云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呢?
(又又)
(2)火烧云变成了哪些形状?请用“·”标出来。
2、学生汇报。
3、小组合作学习
(1)马、狗、狮子刚出现时是什么样子的?
(2)它们是怎样变化的?
(3)它们又是如何消失的?
4、小组代表汇报。
5、有感情朗读。
6、找出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词语。
7、想象一下火烧云的形状还像什么?
8、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是这样多,这样快,你能用学过成语来概括吗?
教师活动:
1、出示自主学习要求。
2、板书:又多又快
3、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4、引导理解形状变化过程,并指出作者是抓住动作、神态来写的。
5、指导朗读。
6、指导找出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词语。
7、引导发挥想象。
四、总结
学生活动:
1、作者从哪两方面描写火烧云的变化的?
2、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在变化上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活动:
同学们,作者主要抓住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来写,写出了火烧云又多又快的特点。
学生活动:
1、观察云彩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的写法,自己写一段话。
2、摘抄课文中你认为很美的句子。
教师活动:
出示作业
板书设计:
上来
7火烧云变化颜色
又多又快
形状
下去
小学语文火烧云教案设计篇九
1、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字。能正确读写“、喂猪、笑盈盈、高寿、百合色、茄子紫、跪着、模糊、凶猛、庙门、蹲着、镇静、必须、揉眼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小学语文火烧云教案设计篇十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什么是火烧云以及火烧云颜色多、形态多且变化快的特点。
2、学习作者从不同方面,动静结合地观察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年级的学生求知欲较强,所以课堂要从学生的求知欲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读为主,边读边想象,引导他们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火烧云的特点,并借助这些语言点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激发他们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情感。
1、边读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是怎样描绘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火烧云图片、小黑板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有很多的自然景观让人叹为观止。今天,我们就继续跟随作者萧红的脚步,一起去领略那奇特的火烧云景象。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课文。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什么是火烧云以及火烧云的特点。
2、学习作者从不同方面,动静结合地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小黑板出示自学小检测,检测学生自学情况。
1、自学小检测:
(1)查阅资料介绍火烧云。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述火烧云的?
2、指名反馈。
3、按照火烧云上来前——上来时——下去了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掌握学习方法。
1、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按顺序找出作者在描写霞光照在大地上的景象时描写了哪些景物?用你喜欢的符号把它画出来。
3、交流、反馈:(小孩子的脸、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老头儿、小白猪)
4、这些景物在霞光的照耀下都发生了什么变化?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红红的、红的、金的、紫檀色的、金)
5、讨论:为什么在霞光的照射下,各种事物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呢?
6、指名反馈。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小黑板出示合作学习提示,引导学生按学习第一段的方法自学2—6自然段。
1、自主合作学习提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6自然段,思考: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具体描述火烧云的?
(2)火烧云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用你喜欢的符号把它画出来。
2、生自由读课文,自主探究。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4、反馈:
(1)作者从颜色和形状两两方面描述了火烧云。
(2)火烧云颜色的特点是颜色多、变化快,从“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和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体会到火烧云颜色多。从“极多、一会儿”可以体会到火烧云颜色变化快。
(3)模仿表示颜色的词说词语。abb式;
水果名称+水果颜色;半()半()。
(4)用一个词概括火烧云的颜色特点。(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
(5)指名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进行说句子的练习。
(6)指导朗读描述火烧云颜色的语句。
(7)火烧云形态的特点是形态多、变化快。“马、狗、狮子”突出了火烧云形态变化之多,“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一转眼”等词语准确地说明了火烧云形状变化之快。
(8)读一读描述火烧云形态的语句,交流作者动静相结合描述火烧云形态的方法。
(9)用一个词概括火烧云的形态特征。(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形态万千······)
(10)把自己觉得最有趣的情景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听。
(11)指导朗读。
六、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自由读,思考:
(1)这一自然段是围绕那一句话写的?
(2)从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火烧云变化多而且快的特点的?
2、小组合作交流、反馈。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七、总结全文。
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为我们展示了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火烧云,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我们要学习作者这种抓住特点描述事物的方法,平时要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不断积累素材,老师相信,经过努力,你们也会写出优秀的文章。孩子们,要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
八、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仿照课文,把你观察到的云用一段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火烧云
五上来前上来时下去了千
彩霞光颜色、形状一会儿姿
缤(多、变化快)百
纷态
《《火烧云》》全文都围绕着火烧云的“变”来写的,作者淋漓尽致地描述了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瑰丽及变幻无穷,表达了作者对火烧云和大自然的赞叹之情。全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为了落实“六步教学法”,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从改变学习状态入手,关注学习兴趣与课堂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认知和成长规律,最大限度地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成功。
2、我从“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出发,从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和个体体验出发,以欣赏的眼光对待每一位学生,给学生以开放的心理,学习和思维空间,让学生敢说、敢想、敢问、敢做,把课堂还给学生。
3、逐步提升组织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培养团队精神。在课堂上要求在组内先组员独立思考完成学习任务,然后小组内互相讨论,针对出现的错误互帮互助,进行第二次学习,达到共享知识点、寻找问题突破点、巧搭知识的衔接点。
因为我也只是“六步教学法”的探路者,所以对学生老是不放心,以至于课堂还有些“满”,留给学生的空间还不够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吸取教训,把课堂真正地交给学生。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469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