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打电话教学设计(优秀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5:41:03
幼儿园小班打电话教学设计(优秀12篇)
时间:2023-11-23 15:41:03     小编:紫衣梦

每到年底,总是让人不禁回顾一下,我们是否需要总结一下过去的一年。分析原因是总结文章中分析某个问题产生原因的关键步骤。总结是一个重要的思维工具,以下范文对于我们进行总结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幼儿园小班打电话教学设计篇一

活动目标:

1、感知生活中的红、黄、蓝、绿,理解儿歌内容。

2、学习儿歌,能大胆仿编儿歌。

3、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色彩和语言的美丽。

活动准备:

制作电脑课件“魔术师”。

活动过程:

(一)感知生活中的红、黄、黑、蓝、绿,理解儿歌内容。

出示“魔术师”图片,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出示魔术师)先和他打个招呼吧!

这魔术师长什么样?他是谁呢?猜猜看?他怎么样啊?

小结:水彩笔是几个调皮的魔术师。

魔术师有什么本领?(变魔术)。

1、认识魔术道具,颜色宝宝。

今天这位小小魔术师就要来给我们变魔术了,魔术师变魔术都有道具的!想看看他变魔术用的道具吗?(出示颜色宝宝)它们是谁呀?(彩笔)。

魔术师的表演真精彩,我还把这个表演编成了儿歌,一起来听听。

(二)学习儿歌,能大胆仿编儿歌。

1、观看ppt,教师念儿歌儿歌《小小魔术师》。

2、学习儿歌儿歌念完了,有趣吗?谁来学一学?(个别幼儿回答)大家一起来念一念。(集体)有没有小朋友本领大的,自己来念一念呢?(3-4个幼儿)。

(三)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色彩和语言的美丽。

1、小组讨论仿编的儿歌现在请你和你身边的好朋友讨论一下,待会给大家说一说。

2、请个别幼儿上前交流仿编的儿歌。

谁来向大家介绍自己编的儿歌?(幼儿交流仿编的内容)你们编的真不错!老师也来编了一个,你们来看看!(播放ppt)我们一起来看图编一编吧!

幼儿园小班打电话教学设计篇二

1、能根据图片的提示,完整的跟着念出诗歌。

2、能用语言表述出对树叶外形的想象,并模仿树叶飘落的动作。

3、能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ppt课件、小蚂蚁、小老鼠、小刺猬图片,小船,帽子,小伞图片,大树,树叶,小白纸若干,图钉。

一、模仿小树叶飘落动作导入。

师:秋天到了,小树叶怎样样了。

生:落下来了。

师:小树叶是怎样落下来的呢请你们学一学。

(鼓励幼儿自由想象树叶飘落的动作)。

二、欣赏学习诗歌。

出示ppt图片,讲解诗歌资料。

师:今日请你们听首好听的诗歌,名字叫《秋天》。

秋天来了,一片片的树叶落在地上(出示大树和落叶图片)。

提问:小蚂蚁把小树叶当成什么了,请你们猜一猜!

小蚂蚁(出示图片)捡起一片说:这是我的小船!(出示小船图片)。

小老鼠(出示图片)捡起一片说:这是我的帽子!(出示帽子图片)。

小刺猬(出示图片)捡起一片说:这是我的小伞!(出示小伞图片)。

秋天捡树叶,大家真开心。

提问:这首诗歌真好听,你听到了什么。

请幼儿一齐跟着朗读诗歌。

多种形式请幼儿团体念诗歌一遍。

三、尝试创编诗歌歌词。

1、提问: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来捡树叶了他们把小树叶当成什么了。

2、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小动物,教师将幼儿想象的事物用笔画出来,替换原先的歌词。

请幼儿将新的诗歌一齐念一遍。

幼儿园小班打电话教学设计篇三

1.能够手口一致点数,并能按颜色分类。

2.玩玩中体验和点点一起游戏的快乐。

课件准备:点点相关图片。

一、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二、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看黄点点变魔术。带领幼儿从左往右手口一致点数。

1.引导幼儿感受数量变化。

我们一起来数数一个黄点点变成几个黄点点了?

小结:从左往右数,一个黄点点变成了三个黄点点。

2.引导幼儿感受颜色变化。

黄点点还会怎么变?谁想上来点一点?

小结:点点点、变变变,黄点点变成了一个红点、一个黄点、一个蓝点。

三、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从上往下手口一致点数,请出点点的好朋友们。

1.黄点点找朋友。引导幼儿点数黄点点。

2.红点点找朋友。引导幼儿点数红点点。

3.蓝点点找朋友。

四、给幼儿按颜色分组,带领幼儿玩点点游戏。

1.点点排排队。

小朋友们,我们来扮演点点吧。红点点一排,黄点点一排,蓝点点一排,同种颜色的点点小朋友排在一起。

2.小点点乘火车。教师依次发出不同颜色的指令,引导该点点颜色的小朋友排队,然后开火车离开。

红点点们快来排队喽。红点点们都站对了吗?

黄点点们快来排队喽。黄点点们都站对了吗?

蓝点点们快来排队喽。黄点点们都站对了吗?

真棒,点点火车出发啦。一起去教室里找找同样颜色的朋友吧。

幼儿园小班打电话教学设计篇四

1.教师带领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进活动室。

2.引出歌词。

教师提问:刚才我们都作了些什么动作?

(教师引导幼儿做对答的游戏,看我点点头,幼:大家点点头,让幼儿反复的练习说歌词)。

二、学习歌曲(乐幼教)。

1.念说歌词。

教师放音乐,与幼儿一起按照音乐的旋律有节奏的边练习念歌词边做动作。

2.学唱歌曲。

(1)教师边做动作、边示范演唱歌曲。

提问:歌曲中唱得和我们做的动作一样吗?歌曲是怎样唱的?

(让幼儿随老师一起小声的清唱歌曲)。

(2)引导幼儿反复练习2-3遍。

三、游戏。

1.师幼互动:在幼儿掌握歌曲的基础上,教师说游戏规则。

(引导幼儿学习对唱的方法,教师领唱幼儿对唱,每唱一遍将相同的动作变换着做,让幼儿模仿。)。

2.互动。

请一名幼儿领唱其他幼儿对唱。

(要求领唱幼儿声音响亮)。

3.创造性游戏。

启发幼儿创编不同的动作,教师帮助幼儿仿编歌曲,边演边唱。

(拍拍肩、跺跺脚、拍皮球、开汽车等。)。

4.请幼儿与自己喜欢的小伙伴一起合作游戏。

四、教师小结。

表扬表现好的宝宝,并随音乐学妈妈做动作出活动室。

幼儿园小班打电话教学设计篇五

1、初步了解生活中几种常见车辆的名称和外形特征。

2、会区分几种常见车辆的用途。

3、感受车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帮助、便校。

重点:初步了解生活中几种常见车辆的名称和外形特征。

难点:会区分几种常见车辆的用途。

1、各种各样的车辆(公交车、轿车、自行车)图片、核型等。

2、课件。

一、教师设置情境,带领幼儿郊游,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常见的车辆,了解它们的特征。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郊游好不好?我们这么多人坐什么车一起去呢?(公交车)。

提问:公交车有几个方向盘?什么形状的?几个车轮?几扇门?公交车的身体什么样的?

小结:公交车有1个圆形的方向盘,有4个车轮,两扇门(前后门),到站停车,公交车的身体是长长的,里面有很多坐位,可以载很多人去我们想去的.地方。

2、出示图片小轿车,引导幼儿观察外形特征提问:

(1)小轿车什么颜色的?有几个方向盘?什么形状?几个车轮?几房门?

(2)谁家里有小轿车?小轿车都用来干什么?

小结:相同:公交车和小轿车都有一个圆形的方向盘,都有四个车轮,都可以带我们去我们想去的地方,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

不同:公交车有两扇门,小轿车有四扇门,公交车的坐位比小轿车的坐位多,载的人也比小轿车多。

三、出示叮铃叮铃声音,引导幼儿猜想这是什么车发出的声音。

提问:

(1)自行车有几个车轮?怎样才能使自行车跑起来?

(2)小朋友在家骑过自行车吗?都去过哪里?

小结:自行车有两个车轮,要用胸蹬车才能动起来,骑自行车可以强身健体。

四、设置情景,引导幼儿观察消防车,了解它的特征、用途。

提间:

(1)前面发生了什么亭?我们要找什么车帮忙?

(2)消防车车身什么颜色?每次出警会发出什么声音?

五、通过谈话,进一步让幼儿理解各种车的用途升华对车的喜爱。

提问:

(1)你最喜欢那一辆车?为什么?

(2)运用已有经验翁想还会通到什么车?

延伸活动:

1、放学的路上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还有什么车?有什么用途?回到幼儿园和小朋友在一起分享交流。

2、科学区提供各种车辆的图卡,引导幼儿尝试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分类,例如:按功能、大小、颜色、车论的数量等进行分类。

《指南》中指出自然的、身边的、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对这些事物的探究最能激发幼儿探究的热情,本次教育活动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身边常见的车为主题,遵循幼儿活动以游戏为主的特点,以去郊游为主线让幼儿在玩玩、听听、看看等游戏的过程中,了解几种常见车辆的外形特征及用途,感受车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使捷,让日标从有形转化为无形,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幼儿的学习过程中。

在活动开始时,我抛出问题引导幼儿猜想,“”坐什么车去郊游呢?”充分调动幼儿的原有经验,在幼儿的观察、讨论、交流中最后选择了公交车,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不知不觉的就了解了公交车的外形特征和用途,接下来我和幼儿坐公交车共同去郊游,在郊游的路上我们发现了小轿车,并用观察探索的方法对比观察了小轿车和公交车的不同,鉴于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长时间的观察会使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在认识自行车这一环节中,我改变了另一种发现方法,摇放声音会使孩子们找到新的兴趣点,让他们的注意力再次集中,为了让科学活动内容真正来源于孩子的生活,在认识消防车这一环节中我创设情境----着火了,引导幼儿说出我什么车来帮忙,最后一个环节我用谈话的方式进一步让幼儿理解各种车的用途升华对车的喜爱。

从活动开展的过程来看,在活动中因为有了这些情境的创设,孩子们的积极性更高了,能大胆的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表达出来,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活动目标完成较好,在活动中,孩子们的专注力有待提高。

幼儿园小班打电话教学设计篇六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与幽默。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3、这么简单的事,如果有人打了两个多小时的电话,你们信不信?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13课《打电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个相声说的是一件什么事儿?

2、找几组同学读,听完之后,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三、再现课文,深入领悟。

2、从哪看出他很啰唆?从文中找到,读一读。

3、看来真不愧叫啰唆!你想听电话的小王会有什么感觉?

4、假如你是旁边等着要打电话的人,你的心情会怎么样?

5、读完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6、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两个多小时,既误了自己的事,又耽误了别人的时间,这段相声采用了夸张的手法,成功的讽刺了那些说话啰嗦、缺乏公共道德的人。

四、表演、欣赏。

1、组内练习表演《打电话》,推荐两个人表演。

2、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讲究说学逗唱(简介相声及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老先生),老师也废话少说,快来看一下老艺术家的表演吧!(播放相声)。

[板书设计]。

13打电话。

啰唆、耗时、误事。

简练、得体、明白。

幼儿园小班打电话教学设计篇七

1、使学生知道打电话是日常交际的重要形式,打电话要注意讲文明、有礼貌。

2、知道打电话的一般步骤,通话时要做到口齿清楚、语言简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3、初步学会独立打电话和接电话。

重点:知道打电话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独立接、打电话。

难点:做到打电话内容集中,语言简洁。

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演中说、说中创。

一、猜一猜,导入新课。

1.谈话。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遇到了个难题,我想马上找到一个人,有什么有效,快捷的办法吗?

2、今天我们学习《打电话》(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谈一谈,初步了解。

师:大家都打过电话吗?说说你是怎么打电话的?(指名汇报交流,及时评议。)。

交流小结:拿起话筒一拨号码一听到“蜂”音—等待通话。

三、练一练,明确要求。

1.出示课件,创设情境。

师:电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想念远方亲人可以打电话,邀请朋友去玩可以打电话。瞧,这两位小朋友因为什么事在打电话呢?(请一位同学读书上的提示,再提问:明确芳芳与小明通话的内容。)。

2、同桌分角色练一练。

3、合作交流打电话的要求。

四、演一演,熟练掌握。

1.按要求分组表演(学生自由找伙伴练习)。

(2)小明在家,可接听人不是小明。

(3)小明不在家,接听电话的是小明的妈妈。

(4)电话打错了,怎么说?

2、指名再表演,全体同学评选谁最棒,奖“能说会道星”。

五、联系生活进行练习:

师:在你的生活中,还在什么情况下给谁打过电话呢?想一想,然后和同桌一起演一演。

六、记一记,增长知识。

1、你知道我国在什么情况下拨打下列电话号码吗?出示:(110、112、114、119、120)。

2、出示儿歌:

师:为了便于同学们记忆,老师把打电话的要求编成了一首儿歌,想不想听:打电话,先拨号,电话号码拨准确。拿起电话说“您好”,抓紧时间说事情。使用文明礼貌语,不要占线把天聊。紧急情况110,急救中心120,查询号码114,发生火灾119。使用公话要爱护,特殊号码勿乱拨。通话结束说“再见”,注意电话要放好。

七、课堂总结:

电话是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随着通讯事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形形色色、功能各异的通讯工具,如手机、传真机、电子信箱等,大家课后去了解一下它们的使用方法,下节课交流!

幼儿园小班打电话教学设计篇八

1.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边唱歌边表演歌曲。

2.愿意唱歌和表演,体验与同伴打电话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播放机、音乐光碟、玩具电话一部。

活动重点:

学会用自然声音唱歌。

活动难点:

能根据音乐的节拍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1.练声曲(c——d调)。

2.完整的欣赏歌曲。

(1)教师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幼儿倾听,感受歌曲中的情趣。

提问: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的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说了什么?

(2)教师跟随音乐再次演唱歌曲,并伴随开心,快乐的表情及动作进行表现。

3.理解歌词。

(1)教师有表情的朗读歌词,边朗诵边用肢体动作表演,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听音乐,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节拍朗读歌词。

(3)听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做相应动作。

4.学唱歌曲。

5.歌表演。

(1)集体完整。(引导幼儿跟随音乐旋律、节奏,大胆用动作表现歌曲)。

(2)玩游戏:打电话。师幼同玩或幼儿结伴玩。

幼儿园小班打电话教学设计篇九

活动目标:

1、能注意观察图书上画面的细节,并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学会和教师一起翻看图书,有看图书的兴趣。

活动准备:

毛巾、脸盆、梳子、手帕、教学挂图《起床了》、幼儿用书c《起床了》。

活动过程:

1、哑剧表演——“起床了”:

幼儿观看表演后,教师提问:

——“小熊嘟嘟起床了,做了些什么事?它是怎么做的?”

2、教师引导幼儿看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教学挂图:

——“小熊嘟嘟用什么洗脸?它是怎么洗的?”

(2)幼儿做动作,教师为幼儿拍照,出示教学挂图。

——“小熊嘟嘟在干什么?”“小熊嘟嘟在洗脸。”

(3)教师出示教学挂图:

——“现在小熊嘟嘟在干什么?”“它用什么梳头?它是怎么梳的?”“洗好脸,梳好头,小熊嘟嘟在干什么?”“它是怎么放手帕的?”“小熊嘟嘟把手帕放在口袋里。”

(4)出示教学挂图:

——“接着小熊嘟嘟上哪去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5)教师小结:小熊嘟嘟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去了。

3、教师与幼儿边看书边讲故事:

(1)教师和幼儿一起指着书的封面念故事的名称。

(2)教师提醒幼儿一页一页翻看。

幼儿园小班打电话教学设计篇十

1.引导幼儿围绕主题谈话,学会用简短的语句介绍自己的`爸爸。

2.鼓励幼儿养成安静地听同伴谈话、轮流交谈的习惯。

3.是幼儿增进对自己爸爸的了解,培养幼儿关心和热爱爸爸的情感。

事先请幼儿观察自己爸爸的日常生活,了解爸爸在家做些什么事;课件。

1.通过提问引出谈话话题。“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爸爸,个人的爸爸都不一样。今天我们请小朋友来说说你的爸爸是什么样子的?他在家都做些什么事情?”

2.引导幼儿围绕“我的爸爸”自由交谈。

3.引导幼儿集体谈爸爸。

5.欣赏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结束活动。

幼儿园小班打电话教学设计篇十一

1、引导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学习演唱歌曲。

2、学习用替换部分歌词的方法进行歌曲创编。

3、体验与老师、同伴对唱歌曲表演的快乐。

1、经验准备:对电话机和打电话的过程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2、物质准备:电话铃声的录音、录音机、歌曲《打电话》的动画视频课件、电脑、音响、钢琴一架。

一、导入活动,引发幼儿兴趣。

1、播放电话铃声导入,小朋友你们听,那是什么声音?

2、幼儿经验交流打电话。你有没有打过电话?你是怎样打电话的?

教师小结:打电话是一问一答的。

3、师生来玩打电话的游戏。手做拿电话状,进行打电话的.游戏,教师问:“喂喂喂,你在哪里呀?你在做什么?”这二个歌曲里的问题,引导幼儿回答,为后面做一铺垫。

二、学习歌曲。

2、播放课件二完整的歌曲《打电话》一遍后,提问:歌里唱了什么?(打电话)对,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打电话,引导幼儿记住歌名。

3、课件三《分段欣赏歌曲》,引导幼儿分句分段学唱歌曲。

4、把两段连起来完整演唱歌曲。

(1)教师带领幼儿跟着琴声演唱一遍。

(2)教师引导幼儿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一遍。当你给你的好朋友打电话时,你的心情怎么样呢?我们要用轻快的声音来演唱。(幼儿再唱一遍)。

(3)师幼对唱。教师先来做弟弟,幼儿来做妹妹,一问一答的演唱一遍,然后交换角色。

(4)男女对唱。男孩子来做弟弟,女孩子来做妹妹,演唱一遍。

三、替换歌词,仿编歌曲。

1、我们除了可以说在幼儿园学唱歌以外,还可以说在干什么呢?能不能把这些事情也唱到歌曲里面去呢?播放课件四《拍皮球》,给幼儿以启发,引导幼儿把拍皮球也编到歌里去。

2、请幼儿动脑想一想,在幼儿园里可以做什么?根据幼儿回答情况,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尝试替换歌词唱歌。

3、把编的内容也加进去连起来快乐的演唱一遍,结束。

幼儿园小班打电话教学设计篇十二

1.听音乐做热身活动。

2.出示沙包,引出游戏。

1.让幼儿练习近平地顶沙包走。

指导幼儿注意动作要领:

头部保持平衡,身体不要晃动,两臂平举,

眼睛平视前方,脚走直线。

2.顶沙包过小桥。

(1)尝试过小桥。

(2)交流感受,掌握过桥要领。

(3)幼儿走不同高度的桥。

3.游戏:过小桥,送水果。

(1)讲解游戏玩法及规则。

幼儿要依次走过小桥,一次拿一种水果(沙包)。

放在头顶的沙包下运过桥,然后放在对面的篮子里,迅速跑回,

(2)幼儿进行游戏,教师指导幼儿注意遵手游戏规则,注意安全。

对幼儿的练习情况进行积极评价。

带领幼儿做放松活动。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42775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