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小班表演游戏三只羊教案篇一
1、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选择雄饰大胆表演。
2、能用相应的动作表示三只羊及大灰狼。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1、材料提供:
(1)布置成草地,用雪花片当成草地。
(2)雄饰有小羊、中羊、大羊、大灰狼
(3)一张小椅子装饰椅背当作大山。
2、材料使用:
(1)将大灰狼雄饰挂在胸前,坐在“山上”,小羊、中羊、大羊饿都带好雄饰,先小羊上去与大灰狼对话,小羊把走路声音说出来,中羊大羊也相同。
(2)最后大羊、中羊、小羊都用手指扮演成“羊角”与大灰狼拼命。
3、教育功能:
(1)情景式的教育便于幼儿大胆自由讲述
(2)能模仿出三只羊走路的不同声音,小――中――大
(3)使幼儿明白有团结起来才能打败大灰狼的道理。
1、当幼儿在故事表演不讲述只做动作时,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讲述。
2、大羊讲话声要有力度,教师提醒幼儿。
通过故事三只羊战胜大灰狼的情节,了解大羊、中羊、小羊的不同特征,激发孩子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并知道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动脑筋勇敢地面对,与同伴商量,就会战胜一切困难。同时体验对小动物的热爱之情。
小班表演游戏三只羊教案篇二
1、理解童话故事,学习故事中三只羊和大灰狼的对话。
2、探索用相应的动作、声音表现小羊、中羊、大羊。
3、积极参与讲述活动,愿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体验团结互助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1、小羊、中羊、大羊、大灰狼图片各一张。
2、一幅画有大山、草地的背景图。
3、实物投影仪一台,幼儿用书一本。
1、老师边演示操作三只羊的图片边用“的笃、踢托、笛度”三种走路声音比较认识三只羊。
“今天我们小(2)班来了几位小客人,这些小客人想考考小朋友的耳朵灵不灵,能不能听出他们是谁?”(请小朋友仔细听)
(1)、的笃、的笃、的笃、谁来了?(出示图片,让幼儿认识小羊,并学一学小羊走路的声音。)
(2)、踢托、踢托、踢托、谁来了?(出示图片,让幼儿认识中羊,并学一学中羊走路的.声音。)
(3)、笛度、笛度、笛度、谁来了?(出示图片,让幼儿认识大羊,并学一学大羊走路的声音。)
(4)、看看来了几只羊?这三只羊有什么不一样?
2、通过比较认识小羊、中羊和大羊。
边看幼儿用书分段讲述故事《三只羊》,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并提问:
(1)、故事里有谁?他们住在哪里?他们到哪里去吃草?小羊、中羊去吃草碰到了谁?(学学小羊、中羊害怕的样子。)
(2)、他们走路的声音是什么样的?他们是怎样跟大灰狼说话的?(请幼儿学一学三只羊和大灰狼说的话,提醒幼儿小羊的声音是细细的、中羊比小羊的声音稍微大一点、大羊的声音最响、大灰狼的声音是粗粗的。)
(3)、小朋友为三只羊想个什么办法来战胜大灰狼,帮帮三只羊?
(4)、后来,三只羊是怎样战胜大灰狼的?
运用不同的声调以及夸张的动作讲述故事,并用等待和放慢速度的方式,引导幼儿参与讲述故事中狼和羊的对话。
1、提问:三只羊被狼吃掉了?为什么?
2、带领幼儿共同小结:使幼儿明白“只有大家团结起来才能打败大灰狼”的道理。
请幼儿分别扮演小羊、中羊、大羊以及大灰狼的角色,教师念旁白,师生一同表演故事,在对话部分,教师可以用动作暗示幼儿大胆讲述和表演。
“三只羊想请我们为他们的故事取个好听的名字,取好了去告诉三只羊。”
小班表演游戏三只羊教案篇三
1.欣赏故事“三只羊”,熟悉三只羊与大灰狼所发生的故事。
2.感受故事的生动与趣味,萌发爱表演的愿望。
重点难点:尝试熟悉故事内容。
教具:故事“三只羊”flash 、三只羊和大灰狼的头饰。
(一)艺术形式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请来了四位朋友,闭上眼,我们一起请他们出来好吗?
2.师:他们是谁?
幼:大灰狼和小羊们。
小结:大灰狼的故事我们一直听说,但是今天大灰狼又会和我们的三只羊发生什么故事呢?
(二)老师讲述故事
1师:小羊是怎么跑的?大灰狼怎么问?小羊是怎么回答的? (引导幼儿做出小羊“的笃的笃”跑的动作,并模仿大灰狼的声音和动作)
幼:小羊慢慢的跑,跑起来还有声音的。大灰狼很定很凶的问:谁啊?小羊说了自己是谁,还想要吃草呢。
2.中羊是怎么跑的?大灰狼怎么问?中羊又是怎么回答的?(引导幼儿做出中羊“踢托踢托”跑的动作)
幼:中羊是踢托,踢拖的走路声。大灰狼又问:是谁呀。中羊的回答和小羊是一样的。
3.小羊和中羊碰到大羊,它们是怎么说的?大羊怎么说? (模仿小羊中羊害怕的样子及大羊“笛度笛度”跑的动作)
幼:大羊的走路声是笛度笛度的。大羊说:我们一起上山去,要是碰见大灰狼,小羊可以用头撞,中羊和我一起用角顶,让大灰狼滚下山去,摔死它。
4.三只羊一起上山,大灰狼怎么问?它们是怎么回答的?
幼:大灰狼又问:谁啊。三只羊告诉大灰狼他们是谁。
5.与大灰狼打斗,小羊怎么做?中羊和大羊怎么做?最后结果怎么样了?
幼:小羊的笃的笃的走在最后面,中羊在中间,大羊在最后。最后三只羊一起扑上,小羊用头撞,中羊和大羊用角顶,他们一起把大灰狼撞到,大灰狼滚下山去摔死了。
小结:大灰狼是那么的可怕,但是只要小羊中羊大羊一起合力想办法对付大灰狼,大灰狼也不是那么可怕。最后还是三只羊获胜了。所以团结就是力量哦!
(三)完整欣赏视频
师:三只羊的故事好玩吗?他们勇敢吗?
幼:很好玩,我还想再看一遍。三只羊在一起就很勇敢了。
小结:下个星期我们就要来玩三只羊的故事咯,你们准备好了吗?下星期见!
小班表演游戏三只羊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能按三种不同的颜色配对
重点难点:
能按三种不同的颜色配对
活动准备:
1.音乐《蝴蝶飞》蝴蝶的头饰(红色、黄色、白色)
2.用软地垫做成红色、黄色、白色的花若干朵,摆放再地上。
活动过程:
1、给宝宝将故事《三只蝴蝶》,提问并帮助宝宝了解故事的内容,激发宝宝的活动兴趣。
2、播放音乐,引导宝宝一起玩“小蝴蝶找家”的游戏。
——鼓励宝宝选择自己喜欢的蝴蝶头饰,老师帮助戴在头上。
——带宝宝参观“花园‘,看一看都有什么颜色的'花。
——如宝宝找到和蝴蝶颜色一样的花,请宝宝说一说“这是~蝴蝶的家“。
——如宝宝找错了,可请宝宝把蝴蝶头饰拿下来跟花的颜色比一比。
3、根据宝宝的游戏情况,可适时挑换蝴蝶的头饰,反复游戏2~3遍。
——在第二次或第三次游戏时,可变换花摆放的位置,增加游戏的趣味。
小班表演游戏三只羊教案篇五
1.激发幼儿参与表演游戏的兴趣。
2.初步进行表演,熟练掌握故事中的角色对话,并能大胆地用动作进行表演。
三只羊(大羊、中羊、小羊)的头饰若干,大灰狼头饰若干。
1.师出示小羊头饰,激发幼儿说出故事的名字及主要内容。
师:这是谁?我们在哪个故事里见过它?
里面还有谁?
故事里说了一件什么事?
2.师小结:三只羊上山去吃草,碰到了大灰狼,小羊用角顶,中羊和大羊一起用头撞,一起把大灰狼撞下悬崖摔死了。
3.师幼一同完整讲述故事一遍,引导幼儿边说故事边进行表演。
师:(1)小羊是怎么跑的?大灰狼怎么问?小羊是怎么回答的?
引导幼儿做出小羊"的笃的笃"跑的动作,并模仿大灰狼的声音和动作)
2)中羊是怎么跑的?大灰狼怎么问?中羊又是怎么回答的?(引导幼儿做出中羊"踢托踢托"跑的动作)
3)小羊和中羊碰到大羊,它们是怎么说的?大羊怎么说?
模仿小羊中羊害怕的样子及大羊"笛度笛度"跑的动作)
4)三只羊一起上山,大灰狼怎么问?它们是怎么回答的?
5)与大灰狼打斗,小羊怎么做?中羊和大羊怎么做?最后结果怎么样了?
4.分组进行表演,师将头饰事先放中间,幼儿自由取放。
师:小朋友到中间去拿头饰,你想当什么小动物,你就拿什么头饰,一人拿一个以后戴在头上,然后按椅子上的'小动物,找到和你戴的头饰一样的一组坐下来。
师:小朋友到中间去拿头饰,你想当什么小动物,你就拿什么头饰,一人拿一个以后戴在头上,然后按椅子上的小动物,找到和你戴的头饰一样的一组坐下来。
接下来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来当故事里的山羊,我们一起把故事演一遍,小朋友要注意想,看看自己演的小动物应该是怎样的?(引导幼儿从声音和动作两方面进行考虑)
5.师扮演大灰狼,师幼一同进行表演。(2遍)
师:小朋友要注意听,当轮到你的时候,你就做动作走出来,看要怎么做?
鼓励幼儿大胆用语言进行表达,并能做出相应的动作来.
6.请个别幼儿上来扮演大灰狼,师参与到其中知道幼儿进行表演.(多次进行)
小班表演游戏三只羊教案篇六
1.乐意大胆地描述物形,尝试用合适的语言较完整地讲述图意,体验积极表述的乐趣。
2.调动已有的经验对“如何战胜大灰狼”进行发散性思维,丰富相应的词。
3.知道要象三只羊一样团结在一起。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教师层面:与故事配套的立体教具,三只羊故事情节进行了改编;幼儿层面:已认识过山羊,并会唱《小羊小羊咩咩咩》。
一、逐一出示立体教具,引导幼儿描述相应的'场景和情节。
1.出示山坡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是怎么样的山坡?
2.出示小草
提问:在山坡的下面,长满了什么?是怎么样的草?
3.出示三只羊
提问:在绿油油的大草坪上,谁会来呀?
4.出示三只羊(钢琴用高音、中音和低音来配三只羊的脚步声)
(1)“的笃的笃的笃”(声音轻而急促)谁来了?怎么样的小羊?(老师.)和小羊打个招呼。
(2)“踢托踢托”(声音略响、中速)现在谁也来了?(模仿它的脚步声)
(3)“笛——度——,笛——度——”(声音略哑,慢速)还有谁呀?
(3)来了几只羊?这三只羊长得一样吗?给它们取个名字吧!
5.这三只羊到草地上来干什么?
6.我们也来学学小羊吃草(听钢琴声依次学小羊、中羊和大羊出场),师和幼儿一起表演吃草,吃完了快乐地唱歌跳舞《小羊小羊咩咩咩》。
7.教具演示三只羊把山坡下的草吃完了。
8.第二天,小羊想到山坡上去吃草,它走啊走啊,发现山坡上有一个山洞。(出示山洞)
9.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山洞?也许谁住在里面?看看谁猜对了?(演示大灰狼的头伸出洞口)
10.大灰狼问:“谁呀?”小羊怎么回答?…(师幼自然互动对话)
11.中羊也上山来吃草,引导幼儿起立和教师饰演的大灰狼自然对话。
12.小羊和中羊逃到山脚下,碰到大羊,怎么告诉大羊的?(先请个别幼儿说,再集体学说)
二、调动已有的经验,引导幼儿想象战胜大灰狼的办法。
1.大羊对小羊和中羊说:“原来这样,那我们得商量出一个战胜大灰狼的办法。”
2.幼儿积极创想办法。
重点:积极回应幼儿的办法,并引导和帮助幼儿把话说清楚。
3.续讲故事中三只羊的办法。
4.三只羊斗败了大灰狼,又高兴地唱歌跳舞了。(邀请新老师一起参与)。
5.小结:一只羊孤零零,很害怕,三只羊一不害怕,而不慌张,齐心协力打败了大灰狼,这就是——团结力量大!和你边上的好朋友拉拉手,拥抱一下,一起出去做早操吧!
这个活动中,小朋友至始至终地投入,兴趣非常浓厚,师幼互动频繁,师幼关系融洽。在第一个环节中,小朋友通过看看、说说,演演很快理解了三只羊的特征,第二个环节老师操作桌面教具并讲述这个故事,使小朋友顺利地理解这个故事,第三个环节是分段表演,并学习对话,老师采取了个别讲述,集体表演,师生对话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并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练习,第四个环节是集体扮演角色表演这个故事,由于能力的差异,个别幼儿参与表演时比较混淆,分布出角色,所以最好请能力强的幼儿先示范。
小班表演游戏三只羊教案篇七
1.感知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的角色与情节,感受不同角色语言的变化。
2.学会故事中简单的对话,让幼儿积极参与讲述活动。
3.认识理解大、中、小的意思。
4.让幼儿初步了解团结就是力量,培养幼儿团结互助的品质。
5.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6.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理解故事的内容,了解团结就是力量。
图片:三只羊、大灰狼、山,字卡:大、中、小。
一、出示三只羊图片,提问引导幼儿比较三只羊的不同点在哪里。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客人,它是谁呀?出示图片(羊)
2、 他们大小一样吗?引导幼儿发现羊的大小不同,出示大、中、小在大羊、中羊、小羊图片下,引导幼儿认识大羊、中羊、小羊。
3、 三只羊的大小不同,体重不同,所以走路的声音也不同:小羊——的笃的笃、中羊——踢托踢托、大羊——笛度笛度,引导幼儿模仿。
4、 一共有几只羊?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个故事好不好?(好)故事的名字叫《三只羊》。
二、教师借助图片完整的讲述一遍故事,用提问的方式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
1、故事里有谁?
2、 三只羊住在哪里?
3、 大灰狼住在哪里?
4、 羊山上去做什么?最后三只羊在山上吃到青草了吗?
三、再次利用图片完整的讲述故事。鼓励幼儿大胆的参与故事中的对话,进一步的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
提问:1、小朋友说一说小羊和中羊上山碰到谁了?它是怎么对小羊说的?羊又是怎么回答的?鼓励幼儿模仿说话。提醒幼儿大灰狼的声音是粗声粗气,恶狠狠的。小羊的声音很细,中羊的声音不小羊的声音稍微大点。
2、小羊和中羊听了大灰狼的话怎么样了?让小朋友学学害怕的样子。
3、小羊和中羊碰到大羊是怎么说的?大羊又是怎么回答的?请幼儿模仿动作“用头撞”、“用角顶”。
4、最后三只羊打败大灰狼了吗?一只羊能打败吗?为什么?引导幼儿理解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
四 、表演故事。
五、结束活动:羊出去吃草。
幼儿在本次活动中表现的很积极、主动。不仅学会了比较大小,还理解了团结就是力量,知道到人与人之间要团结互助。
小百科:羊是羊亚科的统称,哺乳纲、偶蹄目、牛科、羊亚科,是人类的家畜之一。有毛的四腿反刍动物,是羊毛的主要来源。毛色主要是白色。我国主要饲养山羊和绵羊。
小班表演游戏三只羊教案篇八
最近在小班开展了“冬天到”的活动,培养幼儿穿脱衣服、叠衣服,发现有大部分幼儿没办法独立完成,因此,老师提倡小朋友要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在平时日常生活或在玩游戏当中引导幼儿要团结、互相帮助、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通过故事《三只羊》让幼儿初步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培养幼儿互相帮助的好习惯。
1、让幼儿初步理解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2、引导幼儿自编故事题目,了解故事主要角色与情节,感受不同角色语言的变化。
3、理解词语“顶” 、“撞”。
4、享受听故事的乐趣。
假山、草地、三只羊、狼的教具。
(一)教师与幼儿谈话,引出主题
(二)幼儿带着问题听故事
1、故事里出现了哪些小动物?(羊和狼)
2、故事里出现了几只羊啊? (三只)
3、这三只羊在干什么呢? (到山上吃草、一起对付大灰狼)
4、小羊、中羊上山为什么没有吃到青草呢?(碰到大灰狼)
5、请小朋友给这个故事取个名字。(重点)
引导幼儿能根据故事的六大要素给故事取名字。
(三)教师出示故事情景来复述故事,进一步提出问题,让幼儿理解故事。
1、三只羊想了什么好办法来对付大灰狼?(合作——小羊用头撞,中羊和大羊用角顶)
2、请小朋友来做动作(做小羊用头撞,中羊和大羊用角顶的动作。)
3、如果小朋友是那三只羊,你们会怎么样对付大灰狼。
(四)结合幼儿日常生活活动,进行情感教育。
(五)结束活动
让小朋友学小动物的脚步来走路去小便、喝水。
这个活动中,小朋友至始至终地投入,兴趣非常浓厚,师幼互动频繁,师幼关系融洽。在第一个环节中,小朋友通过看看、说说,演演很快理解了三只羊的特征,第二个环节老师操作桌面教具并讲述这个故事,使小朋友顺利地理解这个故事,第三个环节是分段表演,并学习对话,老师采取了个别讲述,集体表演,师生对话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并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练习,第四个环节是集体扮演角色表演这个故事,由于能力的差异,个别幼儿参与表演时比较混淆,分布出角色,所以最好请能力强的幼儿先示范。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392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