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需要经过精心准备和组织,以确保传达的内容清晰、有条理。演讲稿的结尾可以用一个总结性的陈述、问题或号召来强调演讲的核心观点和目标。演讲稿的主题可以选择与时事热点相关的话题,引起听众共鸣和思考。
喜迎端午的节日演讲稿篇一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纪念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最常见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的国家楚国被侵略,屈原跳江身亡,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划龙舟,往江里投饭团、鸡蛋等,不让鱼吃屈原的身体,饭团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一个传统习俗。粽子皮是树叶做的,粽子馅有很多种。吃粽子的习俗还漂洋过海流传到国外呢。同学们,我想问几个问题,你吃过什么馅的粽子?你包过粽子吗?怎么包的呢?对,最常见的就是糯米、大枣包的粽子,你喜欢吃什么口味都可以自己调,也可以包肉粽子呢。我记得,在幼儿园的时候,端午节前举办过包粽子活动,当时我和姥姥都参加了。每逢端午节,社区也会组织各族居民一起包粽子呢。
端午节赛龙舟也是一种习俗,每年电视上都会演赛龙舟。
我听妈妈说,她的家乡在端午节有很多纪念活动。比如,清晨用艾叶洗手洗脸,门上插着艾草、彩色葫芦,用香草做一些香包,给小孩子戴五彩线,煮鸡蛋,包粽子等。一派喜气洋洋。总之,这个节日很重要,是民间的一个大节日。
以前端午节是中国的女儿节,每年人们都会拿五彩线团五彩球,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的后一个雨天,人们就会把五彩球扔到下雨的地方,传说这样会带给人们一年的好运。
我们国家一直重视传统节日。近些年来,端午节列为法定节假日,全国人民欢度传统佳节。在这里,我特别想说的是,现在有很多人忽视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喜欢外国的洋节,比如说: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这是不能提倡的,我们是中国人,每个传统节日的背后都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每过一次传统节日,身心都受到洗礼,我们应该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同学们,屈原的故事离我们很久远,但他的爱国情怀离我们很近。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需要我们每代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喜迎端午的节日演讲稿篇二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龙团结进取的精神》。龙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千年伟大历史的象征,是崛起的伟大中国人们勤劳、勇敢、不屈不挠、大胆创造、诚信和谐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
龙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参与者和见证物。当年黄帝发动统一战争,龙是出了大力的,涿鹿之战中,黄帝用雄浑的龙吟威慑敌方,并有一条生有双翅的应龙,为黄帝的事业冲锋陷阵。
神话里的大禹是从父亲腹中蹦出来的一条虬龙了。他尽力沟洫,导川夷岳,三过家门而不入,堪称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典范。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中国又是舞龙运动的发源地,舞龙运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土生土长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显示出中华民族的风格和特点。
同学们,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我们要弘扬我们的_精神,将这种团结进取的精神永远发扬光大。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喜迎端午的节日演讲稿篇三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
端午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庆祝的。
在中国,端午节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传说五月初五,屈原得知楚国被秦国打败后,心想:我连个都城都没有,活着有什么用?于是屈原跳进汨罗江死了。为了找到屈原,渔民们为他划船,因为汨罗江太大了,他们找不到他。为了防止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他们把尸体包在粽子里,扔到河里让鱼虾吃。
端午前一天晚上,我妈和外婆也在泡粽子,糯米,红枣。第二天一早,我妈把我从床上拉起来,让我去洗手,跟奶奶学做粽子。很久以前我就想学做粽子,于是赶紧洗手坐在奶奶旁边。奶奶教我:“先用两片糯米叶做成三角桶,放一个红枣,放一点糯米盖住红枣,然后放几个红枣,用糯米填满三角桶,然后盖上糯米叶,用绳子绑好。”奶奶包了一个完整的粽子,我以为很简单,就试了一下,但是我放了红枣和一些糯米,糯米漏了出来。奶奶说:“放心吧,慢慢来。”于是,一,二,三……我试着包了很多粽子,最后成功的包了一个。
我喜欢吃粽子,尤其是端午节,因为在端午节期间,我学会了一项新技能,一个接一个地包粽子。
喜迎端午的节日演讲稿篇四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在那一天,我们可以做粽子,吃粽子。
端午节快到了,爷爷奶奶会包又甜又香的粽子。我看到他们先拿一片宽大的芦苇叶卷成一个圆锥,然后在圆锥里放一些糯米,放红枣,再放一些糯米,然后把上面的芦苇叶折下来,直到完全盖住开口;将所有粽子叶沿三角形两边折叠。最后,用绳子把粽子绑牢。在锅里煮,可以吃到甜甜的粽子。南方人也把瘦肉包在粽子里。
过去,在端午节,人们会在门上挂艾草,在孩子的额头上画雄黄来驱蚊,并佩戴香囊。
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和清明节也是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传说屈原为皇帝效力,皇帝很喜欢屈原。皇帝身边的大臣都很嫉妒屈原,所以经常在皇帝面前说屈原的坏话,皇帝开始疏远屈原。最后屈原的王朝灭亡了。屈原觉得自己没有国家,就跳河自杀了。河里有吃肉的鱼和虾。人们把粽子扔到河里,是为了不让那些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
我想向屈原学习,长大后像屈原一样爱国。
喜迎端午的节日演讲稿篇五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来自初二x班的__,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了解端午节来历,弘扬传统文化》。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它是一个充满人伦关怀的节日,我们的先民很早就将它过成充满人间温情的节日。“端阳节”“天中节”“天医节”“龙舟节”“诗人节”“粽子节”“卫生节”“女儿节”,众多节日名称让我们感受到端午的节日温度。
它是一个彰显家国情怀的节日。一个民族需要有灵魂,端午正是追念与崇拜高尚灵魂的节日。“哀民生之多艰,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爱国诗人屈原,因其人格高洁,成为端午节中国人普遍追念的精神偶像。宋代苏轼在三峡地区亲见屈原故乡人在端午水上竞渡追念屈原的情景,写下“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的诗句,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节日画面。屈原等历史先贤的精魂依然传承于故乡的江河大地。时至今日,每到端午,人们在江上抛粽子、赛龙舟、吟唱招魂与安魂曲。“有也回,无也回,莫待江边冷风吹”的古老歌谣,依然回荡在屈子故乡人的心头。秭归人以粽子象征屈原的经历与人格,当地流传着这样的《粽子歌》:“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洁白,半世熬煎。”原本是夏至时节象征阴阳二气互相包裹的时令食品粽子,成为屈原人格象征的纪念物。节日的自然属性向历史人文属性的升华,在汉魏六朝时代已经发生,它赋予端午节日以灵魂,将其从普通节日提升为重大民族节日。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当代中国是开放的中国,端午节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面向未来的节日。端午节传递家庭温情、卫护个体生命、追念历史先贤、激扬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卓越的文化创造。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继续传承发展民族节俗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向世界奉献我们优秀的节日文化遗产。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凝聚和沉淀。宣扬伟大爱国精神,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从端午节开始。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喜迎端午的节日演讲稿篇六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的主题是《端午节的由来》。
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可多了,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了重要职务。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极了,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有名的是《离骚》。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汨罗江。当时他62岁。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又纷纷把江米装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保护屈原的遗体。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国南方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因此,端午节又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同学们,屈原因为热爱祖国、关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们的爱戴。当我们津津有味地吃粽、观看赛龙舟时,不要忘记2000多年前那位爱国大诗人——屈原。
让我们怀着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这一传统佳节吧!提前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喜迎端午的节日演讲稿篇七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如题目是《端午节,我们的传统节日》。
同学们,你们能列举出我国的传统节日吗?
也许,你们早已习惯了圣诞节的狂欢,习惯了在母亲节送给妈妈小礼物,习惯了在父亲节向爸爸表达感激之情。其实,一年365天,还有许多印有中国标签的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折射着古老的中国文化,象征着丰富的华夏文明,闪耀着龙的传人无穷的智慧。
x月x日(农历五月初五)是今年的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的代表。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端午还被称为端阳、重午、女儿节、龙日等。民间纪念端午节的风俗很丰富,较普遍的庆祝形式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等。每一项端午习俗背后都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独特的文化记忆。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和文化标签。然后,当我们的生活被高科技元素充斥时,人们也多多少少冷落了传统节日,丢失了对文化传统的记忆。
同学们,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到了。你们想用什么方式纪念这个绵延两千年的传统佳节呢?让我们从今年端午节开始,重新拾起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关注,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新元素,用自己的力量,拯救传统节日习俗,发展传统节日习俗,创新传统节日习俗,让中国文化逐渐被世界上更多的人接受和认识,毕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国情人节、中秋节、重阳节和除夕,其中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
记得上次端午节,我和妈妈一起包粽子,妈妈先教我包粽子的步骤。第一步,和妈妈一起泡糯米和粽子;第二步,准备好粽子所需的各种配料;然后将糯米和食材混合,加入一些糖搅拌,它们就会变成美味的食物;第三步,把好吃的放在粽子里,然后准备一根细长的绳子把粽子卷起来。
我跟着妈妈的脚步慢慢学会了包,可是我的粽子为什么会漏下来?而且看起来好丑。我妈的粽子是钻石,我一看就流口水。但是我的包又长又平,像个小枕头。我不死心,不能认输。失败是成功之母。我又开始打包,吸取了刚才失败的教训。我先把两片粽子卷成锥形漏斗,然后把糯米放进去,再把粽子一圈一圈的卷,最后用绳子绑好。终于成功了。我父母对我竖起大拇指。看着自己的杰作,我开心的笑了。我把煮好的粽子整齐地放在盘子里。我们拿起粽子,蘸上白糖,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一家人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就这样,我爱上了端午节,因为每次端午节我都可以和妈妈一起包粽子,不仅可以提高我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和家人团聚,玩得开心。
喜迎端午的节日演讲稿篇八
亲爱的老师: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是人们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举行包粽子、赛龙舟等活动。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奶奶家玩,到了奶奶家,发现奶奶正准备包粽子,我高兴极了,对奶奶说:“奶奶,让我也尝试一下,看能不能包成粽子。”奶奶说:“好,赶快去洗下小手,来帮奶奶包粽子。”我洗干净手后,去包粽子,奶奶把从超市买来的.粽叶、糯米、红枣、红豆、绳子等都准备好了。奶奶首先把粽叶放在热水里侵泡,使粽叶变柔软,这样能更好的包粽子,使糯米不易掉出来。粽叶准备好后,奶奶开始逐步教我包粽子,奶奶先拿出两张粽叶,把它卷成圆锥形,然后放上糯米、红豆和切好的红枣片,折好后,用绳子捆结实,一个粽子就包好了,虽然没有奶奶包的好看,但是看到自己第一次包成功的粽子,我还是很开心。
粽子全部包好后,最后一步就是煮粽子了,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到大锅里煮,一个多小时后,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了,我找到自己包的粽子,吃了一口,太好吃了!这真是一个难忘的端午节。
喜迎端午的节日演讲稿篇九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也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人们不得不一个接一个地把粽子扔到河里,这样小鱼小虾就可以代替屈原的尸体吃粽子了。说到粽子,我还太小,还不会包。包粽子的时候,婆婆对我说:“先拿一片宽大的粽子叶卷成筒,然后把糯米放入筒内,把上面的粽子叶折下来,直到完全盖住开口。把粽子叶子全部沿三角形折好,用线扎牢粽子,放进锅里煮!”我照婆婆说的做了粽子,啊!真的是三角粽子!吃甜粽子让我很开心。
的,一会是三角形的,一会又是圆的,真有意思!我们一家人吃着粽子,高兴极了。
喜迎端午的节日演讲稿篇十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今天是端午节,端午节的时候,有些人家吃粽子,有些人家吃包子。
妈妈去上班的时候,对哥哥说:“吃完早饭,带着彤彤去窑上。”我和哥哥,还有奶奶吃过早饭。哥哥就开始收拾他的作业,我在一旁看电视。哥哥收拾好后,我帮哥哥背着书包,他骑着电动车,我们就出发了。
到了窑上,我把书包放到床上,就去楼上了。到厨房一看,他们都开始抱起来了。我看见桌子上有好多包好的粽子,再看看盆儿里,还有剩了点儿粽子馅。
昨天,妈妈从家里带了一袋江米,爸爸又去城里买了蜜枣和粽子叶。阿姨把江米和粽子叶泡了一晚上。
爸爸买的粽子叶太窄了,妈妈就拿了两片粽子叶。我也想学,就对妈妈说:“妈妈你教我吧。”妈妈一边给我做示范,一边讲包粽子的要领。
可是我总是学不会,这两片粽子叶包不是合在一起,就是拿不住,都快被我弄坏了。
后来,妈妈让我拿一片粽子叶学。右手拿叶子的根部,左手拿住离右手很近的位置,然后右手往里一折。叶子的底部是尖尖,这样装东西就不容易漏了。
粽子馅装满后,把剩下的叶子往下一折。折过来后,往每个边上折,这的时候不能有空隙。
粽子包好后,锅里正在住着,看着锅里香喷喷的粽子,口水都快流出来了。真是难忘的一天。
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喜迎端午的节日演讲稿篇十一
同学们,老师:
大家好!
我是__。马上我们迎来的就是端午节,听到这个节日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吧。
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吧!归纳起来,大概有几点吧:
1、纪念屈原,屈原是楚国诗人,他在这天投汩罗江殉国。
2、迎接伍子胥,当时人们把伍子胥视为河神。
3、纪念孝女曹娥,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她只有十四岁,每日每夜沿江痛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她父亲的尸体。
在端午节我们会吃粽子,都是用艾叶包的,家人在一起吃,其乐融融,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粽子的品种很多,有蛋黄粽,有肉粽,还有蜜枣粽等。
今天就讲到这里了,端午节大家也知道了不少吧,我就不介绍喽!
谢谢大家!
喜迎端午的节日演讲稿篇十二
同学们,老师:
大家好!我是__。马上我们迎来的就是端午节,听到这个节日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吧。但我还是要为大家介绍介绍!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也是六月十二日,端午节也被称为端阳节,午日节等。
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吧!归纳起来,大概有几点吧:
1、纪念屈原,屈原是楚国诗人,他在这天汩罗江殉国。
2、迎接伍子胥,当时人们把伍子胥视为河神。
3、纪念孝女曹娥,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她只有十四岁,每日每夜沿江痛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她父亲的尸体。
4、迎涛神,伍子胥含冤死后,化为涛神,后来人们把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江。
在端午节我们会吃粽子,都是用艾叶包的,家人在一起吃,其乐融融,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粽子的品种很多,有蛋黄粽,有肉粽,还有蜜枣粽等。我们还会在端午节这一天划龙舟,划龙舟是为了祭祀屈原,曹娥。划龙舟不是一个人在划,而是十几个人一起划,有一个人在前面击鼓。龙舟的样子更是美轮美奂,非常精致,都是用木雕成,雕刻家们都是精雕细琢。我们还会看到街上的妇女都带着艾虎,人们认为艾虎可以驱邪,小孩子们还会戴着香囊,可以驱避毒虫。
今天就讲到这里了,端午节大家也知道了不少吧,我就不介绍喽!
喜迎端午的节日演讲稿篇十三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奶奶。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
我也想亲手尝试一下包粽子的乐趣,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早上当我赶到奶奶家的时候,奶奶已经准备好包粽叶的东西,有粽叶、有糯米、馅料、还有一些扎粽子的线。糯米雪白雪白的,像白雪一般。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起几片粽叶把它们按顺序排好,再把这些叶子折成一个蛋筒型。我放了许多糯米,这时奶奶说:“你放的太多了,蜜枣往哪里放呢?”我连忙倒回一些米,然后选了一颗圆圆的、晶莹透亮的蜜枣放了进去。奶奶又说:“你还可以放一些红豆呀。”我一想,这可是最好吃的红豆蜜枣粽呀。我连忙放了很多红豆进去,然后开始包粽子了,可是这时我才发现,我放的米和红豆太多了,根本包不起来,洒了很多。我都有点灰心丧气了,这时奶奶安慰我说:“不要放弃,倒掉一些米和红豆,再试试你就会成功。”在奶奶的帮组下,我的第一个粽子终于包好了。我再接再厉,又接二连三的包了几个粽子。虽然,这些粽子不像奶奶的包的那么精美,但是我心里还是很喜欢。你瞧,有的像肥肥的小猪,有的像瘦瘦的猴子,有的像圆鼓鼓的青蛙,大小不一,简直就是一个动物粽子展览嘛。
粽子包好了,有红豆蜜枣粽、有豆沙粽、有蛋黄粽、还有猪肉粽。奶奶把它们放入锅中煮。不一会儿,清香、诱人的粽子香味从锅里飘出来,我不停地咽口水,心里想:粽子煮好以后,我是先吃那个小肥猪?还是那个小瘦猴呢?我想来想去决定还是先不吃了。我要把我的劳动成果送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吃,让他们体会一下我的孝心。虽然,粽子不好看,但是他们一定会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喜迎端午的节日演讲稿篇十四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__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主要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和纪念曹娥说;据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赛龙舟和吃粽子,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今天我就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屈原说: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流放。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亡,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蛟龙水兽喝醉晕倒,就不会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今天的棕子。
而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喜迎端午的节日演讲稿篇十五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一、端午节节是纪念诗人的节日,是爱国的节日。
因为爱国诗人屈原见国破人亡,五月初五投汨罗江。屈原沉江后,古人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呐喊鼓乐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后来演变成为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端午节的人文内涵已密不可分。端午节成为中国人传递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的重要仪式。
端午前后正是春夏交替之时,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病虫害渐多,是传染病的高发时节。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古人在端午节前后插艾叶、悬菖蒲用以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端午这一天,成年人还要饮雄黄酒和菖蒲酒驱蛇虫,小孩子要佩戴藏有朱砂、雄黄、香草的香囊预防疾病。这些习俗表达的是古人驱瘟避邪、祈福佑安的愿望。这样来看,端午节是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
因为人们在这天要在水上赛龙舟。龙舟竞渡是一项很有气势、极具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端午竞渡能对群众性的水上运动、强身健体、民众团结起到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现在龙舟竞渡逐渐演变成一项国际体育赛事,起到友谊纽带的作用。
因为我们要吃可口粽子。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人们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形状看有四角形、锥形、菱形、有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的“筒粽”。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可谓粽叶飘香粽子可口。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
谢谢大家!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371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