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电话教学设计(精选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0:48:18
打电话教学设计(精选16篇)
时间:2023-11-23 10:48:18     小编:XY字客

如何充分利用假期时间,让自己更加充实和充满意义?总结应该结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一些总结范文,供大家一起来学习和探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打电话教学设计篇一

1、通过引导学生寻求“最省时的打电话”方案,让学生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2、通过操作、画图、填表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能力。

3、通过综合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优化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学会用图示法记录“怎样打电话省时”的思考过程。

2、辨析各个方案,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并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一、情景导入。(课件出示)。

生:(打电话、发短信、qq……)。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研究打电话中的数字问题。(板书:打电话)。

师:我们假定李老师给一名孩子打电话需要1分钟,李老师先打电话给第1名队员,再打给第2名队员,然后打给第3名队员,这样依次下去,最后打给第511名队员.他给511名队员打完电话需要多少时间?齐声说。

生:511分钟.。

师:511分钟,估算一下,多少个小时?

生:大约9个小时.。

师:如果要你们连续打9个小时电话会什么感觉?

生:时间太长了,浪费时间……。

二、优化方案。

(1)师:那么打电话想节省时间要用时最少到底有没有什么诀窍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怎样打电话用时最少。(板书:用时最少)。

师:由于打电话给511人这个数字比较大不方便我们研究,那我们可以先从较小的数字入手研究。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

师:现在李老师打电话通知几个人?

生:7人。

师:每通知一人要几分钟?

生:一分钟。

生:第几分钟。

师:孩子们还要注意要计算出你们设计方案所花的时间,明白了吗?好,那分小组活动。

(3)汇报交流。(主要让孩子们自己交流自己的方案)。

生:没有。

师:孩子们这说明打电话通知7个人最少需要几分钟?

生:3分钟。

师:请大家仔细对比这几种方案想想为什么用时3分钟的方案最省时的?这种方案跟其他方案有什么不同?把你的想法跟你的同桌说说然后在抽生汇报。

生:知道消息的人在每一分钟都不空闲都在打电话。

(4)归纳总结最优方案。

生:知道消息的老师和同学每分钟都不空闲用时最少(板书:知道消息的老师和同学每分钟都不空闲用时最少)。

(5)分析不优化的方案。

师:刚才我们有很多同学的设计方案用时较多,这说明我们在打电话的方案中肯定有人空闲了,那你们能不能去找找到底谁空闲了?(请看大屏幕)。

接下来大家再去找找你们设计的方案有没有谁空闲了如果有空闲请你们修改你们的方案如果已经是用是最少的方案请看看你是怎样打电话才做的用时最少的了。

(6)找规律。

师:好了,同学们我们把目光再次集中在这种用时最少的方案,完成下表。

(课件出示表格第一栏“时间”、第二栏“知道消息的总人数”)。

师:(课件)第一分钟完毕时,知道消息的总人数?

生:2。

师:(课件)第二分钟完毕时,知道消息的总人数?

生:4。

师:(课件)第三分钟完毕时,知道消息的总人数?

生:8。

师:第四分钟完毕时,知道消息的总人数你能猜到是几人吗?你是怎样想的?

生:8人又通知了8人所以是16人。

师:我们一起去验证一下他的猜想是否正确。(教师再出示课件)。

师:第5分钟结束时?知道消息的总人数?

生:32。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16×2=32。

师:6分钟呢?7、8、9呢?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表格第三栏已通知的学生人数。)。

师:第一分钟完毕时,已通知的学生人数?

生:1。

师:你怎么想的?

师:第二分钟完毕时,已通知的学生人数?

生:3。

师:你怎么想的?

师:第3、4、5、6、7、8、9分钟呢?

师:刚才李老师打电话要通知511名学生,用我们最省时的方案至少需要几分钟?

生:6分钟。

同学们我们刚才通过探究找到了打电话要做到用时最少的诀窍是什么?当然我们要做到用时最少还要注意在打电话之前要设计好方案,参与通知的每个人要记住自己每一分钟要通知谁,这样才不会出现重复与遗漏的情况。(课件)。

三、练习。

四、拓展练习。

知道消息老师同学不空闲用时最少。

打电话教学设计篇二

1.通过对“打电话”(综合应用)的探究,初步感受运筹思想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在问题情境中应用优化思想解决问题。

3.指导学生用画图、表格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探究“打电话”省时的最优方案。

通过图表的方式发现“打电话”隐含的规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揭题:同学们,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需要打电话通知相关人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打电话”的数学问题。

2、学生小组讨论,汇报想法。(教师引导)。

3、小结入题,板书课题(板书课题)。

为了更好地研究今天的这个问题,我们假设每一次通话要一分钟,每个学生都在家。那么你估计一下你最少要几分钟?(学生可自由猜测)。

二、探究新知。

1、阅读课文内容。

2、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打电话教学设计篇三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2至103页。

1.通过引导学生寻求“最省时的打电话”方案,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2.通过画图、填表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优化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画图等方式探究“打电话”省时的最优方案。

通过图表等方式发现“打电话”隐含的规律。

课件、题卡、彩笔、圆形和方形磁性板。

一、创设情境。

师:上个星期天,学校有一些事情要通知一些老师到校完成。校长让我和刘老师每人打电话通知7位老师到学校。(板书课题:打电话)通知一位老师大约需要1分钟。我和刘老师赶紧拿出电话,正准备通知呢,刘老师却说:“我们玩个比赛吧!谁用的时间少就算谁赢。”

二、探究方案。

1、整理信息。

师:你从我刚才的介绍里都知道了哪些信息?

a、每人通知7位老师到校。b、通知一位老师要1分钟。c、我完成通知的时间越少越好。

2、初步感知。

a、逐一打。用图片的形式出示我自己逐一打的方案。

师:这样打电话行吗?为什么?

b、讨论。

师:要想赢过刘老师,完成通知的时间当然是越少越好。同学们帮帮我吧,有什么节省时间的好办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话说清楚,或通过简单表演的形式让其他学生明白他们的意思。

2、开放探究。

呈现合作要求:

(1)同桌合作,设计一个打电话方案。

(2)将设计的方案记录在作业纸上。

师巡视,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听取学生对方案的解说,并发现典型设计。

3、对比分析。

a、展示部分方案,带领学生读一读。

学生设计的方案按照表达形式来分,可能有如下几种:一是纯文字表达的;二是图文结合记录的;三是借助符号来表示的。

教师展示若干份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采用不同形式表达的方案。

师:你喜欢哪个方案,说说你的想法!

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优化方案,选取用借助符号来表达的方案,实现数学化。

b、选取一个方案解析,优化形成最优方案。

师:那就用这个方案和刘老师进行比赛,好吗?

师:哪里还可以节省时间?怎样修改?

引导学生优化形成最佳方案,并对最佳方案进行整理,将每一分钟所通知的人放在一起(如上图)。

师:还有用的时间更少的方案吗?

c、反思“不空闲”,形成全面认识。

师:想一想,如果要通知8人,需要几分钟?

4、整理归纳。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打电话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在这些不同的方法中我们找到了用时最省的方案。现在让我们一边回顾,一边填写表格。

师: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包括我自己吗?

师:第4分钟知道消息的总人数会是多少呢?猜一猜吧!为什么是16人?

师:那第5分钟呢?第6分钟呢?

师:已经通知的人数是什么意思,不包括谁?怎样计算?

师:第n分钟呢?

三、应用规律。

1、结合填写的表格,师生一起讨论解答如下的问题。

a、照这样,5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到几个人?

b、照这样,要通知50人至少需要几分钟?

c、照这样,通知33个人与通知多少个人所用的最少时间是一样的?

2、师:找到了这个最优方案,现在我可以通知了吧?想一想,会出现什么情况?

四、总结全课。

1、回顾优化过程,感悟优化思想。

师:刚才,同学们帮助老师设计了多种方案。通过对方案的思考,我们知道需要“同时打,不空闲”才能实现“最节省时间”的目标。后来我们通过修改方案,找到了最优方案。这个过程中,我们在不断追问自己,还有更省时间的方案吗?从而实现了方案的优化。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收获与体验。

师:学完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或者感受想和大家说说吗?

五、数学欣赏。

师:在这里,我们看到打电话的人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成倍地增长。其实在生活中,像这样的成倍增长的事情还有很多。

课件播放:你知道吗:拉面、阿米巴原虫、纸的折叠。

打电话教学设计篇四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画图的方式,使学生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

2、感受猜想与验证的重要性。

打电话的各个方案并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学习难点: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老师刚接到学校紧急通知,要合唱队的15人去参加演出,怎么可以尽快地通知到这15个队员呢?”同学们帮忙想想办法吧!

1.逐个通知,还是分小组快一些呢?

2.请你把你如何通知15个同学的想法写一写?合作探究:

1.你们组有哪些方案?各种方案耗时几分钟?

2.根据用时的多少整理方案,画出示意图。

3.想一想,为什么各种方案用时不一样呢?并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好?

4.想一想,从刚才的.比较中,你领悟到什么了没有?有没有规律?

第几分钟1、2、3、4……。

接到通知人数1、3、7、15……。

第n分钟所有接到通知的队员总数就是(2n-1)人。5分钟一共通知多少人?6分钟一共通知多少人?这样通知50人最少需要花多少分钟?总结:

(1)今天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从打电话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反思:这节课本来就是十分抽象的。这个规律学生找起来也是五花八门的。但是只要学生找的规律正确就可以了,不一定非得和老师的一样。

打电话教学设计篇五

1.通过听相声《打电话》和阅读课文,使学生了解相声的语言艺术特点,让学生对相声产生兴趣。

2.通过浏览课文,了解说话啰嗦的不便,明白简洁得体说话的重要性。

3.向学生渗透讲文明,懂礼貌的思想,知道在与人交往中要礼貌的重要性。

在笑声中得到启迪,知道通电话时做到讲话内容集中,语言简洁,得体。

(1)了解相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声情并茂。

(2)打电话时说话内容集中,语言简洁得体。

同学们,我们平常与人交流离不开说话,说话要讲究艺术。杨氏之子与孔君平的对话,风趣幽默,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晏子的能言善辩,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这两篇课文都让我们领略了的语言的魅力。今天我们来学习相声《打电话》,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什么呢?(板书课题:打电话)。

同学们一定都打过电话,电话使人们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快捷,那么,谁能说说打电话时应注意什么?(自由发言师归纳并板书:省时简明得体)。

说的不错,可是不能光说不练啊,我倒想考考你们,怕不怕?(不怕)请接题,题目:模拟打电话,如果你要给好朋友打电话,约他下午一点在学校见面,一块去老师家,你会怎么说呢?(两名学生模仿打电话)。

可是如果有人为这么一点儿事而打了两三个小时电话,你信不信?让我们一起欣赏相声《打电话》片段。

引导学生浏览全文,提出问题。

交流:这个相声说的是件什么事?

1.这个相声是几人表演的?你认为谁是主角,谁是配角呢?简介相声(幻灯片)。

相声的特点:相声是所有说唱艺术中最为人们熟悉的,起源于北京,流行全国各地。相声是语言的艺术,也是幽默的艺术,运用说学逗唱的技巧,组织包袱逗观众哈哈一笑,并有寓教于乐的功能。

相声的分类:相声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的。“说、学、逗、唱”是相声传统的基本艺术手段。现在的相声分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三人以上)三种形式。单口相声是一人表演,对口相声是由两人表演,群口相声最少三人表演。

2.问:文中年轻人的是这个相声的主角,他名叫啰嗦,你认为给他取这个名字怎么样?

给人物起名叫啰嗦,是编创者有意安排的,暗示此人说话絮絮叨叨,重复烦琐。姓氏没有姓啰的,主要是为了增强语言的幽默感,突出了对文中打电话人的讽刺意味。

3.追问: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读,谈谈你的感受?(快速浏览课文,同桌交流后,教师引导汇报。)。

4.交流:

过渡语:学习到这里,我很想知道你们的真实想法,能告诉我吗?

(1)你想对啰嗦说点儿什么?(此人说话啰里罗嗦、废话连篇。)。

(2)通过学习这个相声,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教师引导归纳:

(1)打电话要抓住要点,简洁明了,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是文明行为的表现。

(2)在打电话时要使用文明用语:请、谢谢、对不起、再见、没关系、打扰等。)。

6.情景再现。

学生向班主任请假(即兴表演)。

打电话教学设计篇六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102页内容。

课程标准中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究活动,它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因此,本节课我努力做到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实践,这里的“广泛”,既是指“过程的广泛”,也包括“形式的多样”,还包括“交流的充分”。

《打电话》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一节综合与实践应用课。学生在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通过沏茶问题、烙饼问题等简单事例,初步尝试了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了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本节课主要通过打电话这一生活常见事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识解知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从生活经验看,学生大都有通知多人的经验。从知识储备看,参与完成此任务及画图表示、计算等综合知识,但都是较简单的计算。从思想方法看,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已安排了有关优化思想的学习。这节课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1.通过实际的事例,进一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并能用符号表示。

2.经历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过程,进一步学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培养学习数学兴趣爱好。

3.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探究和理解“打电话”的最优方案。

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发现隐含的规律。

多媒体课件、表格、画图白纸等。

一、课前互动,引入新课。

1.观看旬阳美景视频。

2.引入:“五一”歌咏比赛,老师接到紧急通知:要求合唱队的15名同学到广场参加彩排,你认为可以用哪些方式通知呢?揭示并板书课题:打电话。

二、设计活动,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我们来发挥集体智慧帮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

2.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b.说一说:把你想到的方案和小组内的同伴交流。

c.画一画:小组四人合作,设计一个打电话方案(画图表示)。

d.算一算:你们设计的方案共需要几分钟?

(2)学生自主探究,设计方案,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并比较得出最优方案。

(1)学生汇报。

逐个通知。

分组通知(对比分组通知方案,根据方案,思考:是不是分的组越多用的时间就越短呢?)。

全员通知。

(2)比较方案,总结最优方案。

(3)学生用学具展示最优方案。

(4)讨论:你们认为怎样做,才能使通知的时间最少呢?

4.小组合作:结合最优方案,完成表格,并观察表格,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根据示意图填表,师巡视指导。

(2)交流发现的规律。

三、应用规律,学以致用。

1.5分钟最多可通知多少人?6分钟呢?

2.我班有xx学生,最少需要多少分钟通知到每一位同学?

4.介绍几何倍增学。

四、总结学法,延伸拓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还记得我们是怎样学习的吗?

3.夸夸自己或同伴吧。

打电话。

立即不空闲。

磁铁树状图(略)。

打电话教学设计篇七

1、学会打电话,明白打电话需要注意有礼貌、说清楚、认真听。

2、知道打电话要先做自我介绍,听不清请对方重复。

让学生掌握打电话的基本要求。

听不清请对方重复。

一、猜谜导入。

1、叮铃铃,叮铃铃,一头说话一头听,俩人不见面,话语听得清。

学生猜谜,激发学生积极性。

2、你打过电话么?你给谁打过电话?

二、联系范例,明确要求。

分三个场景来让学生明白打电话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场景一:花花给老师打电话问作业。

1、让学生体验知道打电话要有礼貌,使用礼貌用语“你好”“谢谢”“再见”等。

2、练习有礼貌打电话:阿姨和花花的对话。师生互说。

场景二:周末,花花约朵朵,明天上午八点,去公园门口见面,一起去游乐园玩。

1、首先请两名同学表演,让其他同学找到小问题。

2、引导学生说出打电话要说清楚,时间、地点、事件等。

3、再请同学表演,做到有礼貌和说清楚。

场景三:冬天到了,天冷了,花花给爷爷奶奶打电话,关心一下。

1、老师做奶奶,请一名同学做花花,试着打电话。

2、让学生体会打电话要认真听,听不清楚要请同学再说一遍。

3、请同学来体验奶奶和花花打电话的场景,请其他同学认真看,找到问题。

师生小结:小组讨论,打电话到底要注意什么呢?

三、实践应用。

出示两个场景:

1、花花生病了,给老师请假。

2、花花在家写作业,李叔叔给爸爸打电话,爸爸不在家,这个电话应该怎么接?

同桌讨论。

请同学展示。其他同学评价。

四、教师小结。

孩子们,经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打电话的时候要注意:有礼貌、说清楚、认真听,还要先做自我介绍,听不清楚要请对方再重复一遍。

五、作业布置。

请给你最想念的亲人打个电话。

打电话教学设计篇八

生:可以先打给某某几个同学,这些同学再打给其他同学。

师: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分组打”。

想一想:

课件出示“逐个打”示意图。

师:观察示意图,想一想,逐个打要几分钟?(15分钟)。

师:分组打又要几分钟呢?

师:请同学们拿出“思考一”,想一想,连一连,需要几分钟?

师:调整每组人数,想一想还有更节省时间的方法吗?

打电话教学设计篇九

师:你们听清楚了他介绍的方法吗?怎样让别人了解得更清楚?(画图、小组内演示)。

1.学生上台画示意图。

评判学生上台画出的示意图,并指导学生画出让人更好观察的示意图来。

2.小组演示这一方案。

(根据老师的口令来模拟打电话)。

师:1(第一分钟)扮演教师的学生叫一位同学上台,表示和他(她)打了一次电话。

师:2(第二分钟)这时几个人知道了消息可以打电话告诉他人。(2个人,老师和生1)。

师:3(第三分钟)这时又有几个人知道了消息可以打电话告诉他人。(4个人,老师、生1、两个生2)。

……。

小结:这个方案是每个队员接到通知后马上通知别人,接下来他(她)再继续通知其他人……,这样每个人都不空闲。

(三)比较优化。

师:老师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应采用哪种打电话方案?

生:应采用“方案三”,接到通知后马上通知别人。

师:为什么你会选择这种打电话的方案呢?

(生:这种方案没有人空闲,而逐个打和分组打都有人空闲。)。

学生汇报:(4分钟)说说你是怎样想到是4分钟的?

小结:(师)通过求证,这种方法最省时。

三、发现规律,应用规律。

(一)指导填表。

师:如果要通知更多的人,用这种画示意图的办法麻烦吗?(麻烦)。

师:那怎么办?

师:我们来找一找这种“方案三”有什么规律?

第n分钟。

1

2

3

4

5

6

7

第n分钟新接到通知的队员数。

到第n分钟所有接到通知的队员和老师总数。

从1――3分钟师生共同完成,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填表内容,指导填表方法;从4――7分钟由学生独立完成。

(二)发现规律。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上表:

1.思考:通过填表,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发现的规律。

3.小结:后一分钟知道消息的人数是前一分钟知道消息人数的2倍,即知道消息的人数是成倍增加的。接到通知的总人数比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少1人。

4.(师生)用算式表示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和时间的关系(填空)。

第1分钟(2)人;第2分钟(2×2)人;第3分钟(2×2×2)人……。

(三)运用规律。

师:观察上表,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还有什么疑问?

生1:按每分钟通知1人计算,要通知31名同学最少要几分钟?50人呢?

生2:按每分钟通知1人计算,第7分钟时共通知了多少人?

四、延伸拓展,总结学法。

(一)延伸拓展。

1、欣赏名言名句“一传十,十传百”。

2.细胞的分裂与生长:第一次分裂由1个分为2个,第二次由2个分为4个,每次分裂都是成倍增长。

(二)总结学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知道了哪些学习和研究方法?

2.还有哪些问题?

3.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众人拾柴火焰高,人人参与效率高。”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让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得到提升。]。

打电话教学设计篇十

1、理解致词内容及歌曲该谐幽默的风格,掌握念白的说唱特点。

2、能用夸张的表情变现小老鼠的心估变化,并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

3、体验与同伴共同表演、游戏的乐趣。

物质准备:课件,歌由音乐分3段(音乐1:开始到念白前:音乐2:念白部分:音乐3:开始到念白结束),《小老鼠打电话》完整歌曲音乐。

经验准备:有独白打电话的经验,知道打电话时的语言。

一、引导幼儿观察猜想图片内容,理解歌词。

1、出示小老鼠图片,提问:这是谁?在干什么?

猎一猪小老鼠打电话想要邀请谁干什么?小老鼠好朋友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呢?小老鼠是怎么知道好朋友电话号码的?(电话本是用来记录电话号码的)。

2、引导幼儿听音乐第一段,听听歌曲里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3、教师范唱音乐1段,引导幼儿感受小老鼠邀请好友到家里玩耍的高兴心惜。

二、学习歌曲念白部分,掌握歌曲的休止符,引导幼儿练习有节奏的打电话。

1、诸幼儿运用已有经验模仿打电话。

引导打电话时要礼貌问候语,说消楚打电话有什么事。

2、欣赏音乐第2段,引导幼儿学说耿曲中的念白,掌握其中的休止符。

教师有节奏的示范小老鼠打电话的语言:"眼,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

请幼儿用轻柔、有礼貌的声音打电话。注意小老鼠此时打电话高兴和白信的表情和心情。

教师有节奏的示范有节奏的接电话的语言:“好,好知道了,马上就到你的家。”请幼儿用干脆、有节奏的声音学说小猎接电话的语言。

3、游戏:“打电话”,掌握念白部分。

4、看图片听音乐第3段,学唱歌由从开头到反复记号处。

三、引导幼儿感受歌曲最后两句节奏放慢,感受小老鼠无奈后悔的悄感。

1、猜想小老鼠把电话打给了谁?小老鼠是什么样的心恼?请幼儿模仿。

2、完整欣赏歌曲,引导幼几用声音、表情、节奏表现小老鼠的心估变化。感受最后两句节奏的变化。

3、根据课件,教师幼儿一起完整演唱歌曲。

四、通过游戏,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

玩“小老鼠打电话”的游戏,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引导幼儿大胆形象的表现出开门、猫叫、关门时的夸张表悄,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特点。

请幼儿活动区时到表演区创造性的表演《小老鼠打电话》。

打电话教学设计篇十一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认识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的确,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就一块来感受我国著名相声演员马季郭启儒合说的相声〈打电话〉的魅力。

二、明确学习目标。

阅读课前提示:想想这篇课文,我们应该弄懂哪些问题?

(1)浏览全文,想想说的是件什么事?

(2)故事里的那个人说话的特点是什么?

(3)这个相声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4)说说这个相声或听听其他相声,感受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

三、根据目标学习全文。

1.自己浏览全文,想想说的是件什么事?

交流:(这个相声主要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两个多小时,既误了自己的事,又耽误了别人的时间。)。

2.再读课文,想想故事里打电话的年轻人说话的特点是什么?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说话啰里罗嗦、废话连篇。

3.这个相声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交流,小结:打电话要抓住要点,简洁明了,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是文明行为的表现!

4.现在请同学们分角色读读这个相声,来感受感受相声语言的艺术风格。

(1)同桌分角色读。

(2)找伙伴分角色读。

(3)师生分角色读读。

5.找学生上台试着说一说这个相声。

6.听两个精彩的相声段子。

7.看一个你们自己搜集的相声。

四、交流相声语言特点。

学了这个相声,听了相声,看了相声,你现在觉得相声的语言怎样?(通俗、贴近生活、幽默、有很浓的讽刺意味)。

五、演一演。

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相声演一演,评一评谁具有相声演员的风采。

六、总结。

我希望同学们记住这个相声段子,时时提醒自己文明地与人交流,交流时注意自己的语言要抓住要点,简洁明了。

七、作业。

1.课余与父母共同看相声、演相声。

2.创作一个短小的相声段子。

打电话教学设计篇十二

1.了解文章大意,学说相声。

2.抓住典型语句,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

3.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1.

啰里啰唆废话连篇拐弯抹角婆婆妈妈寡淡无味。

简明扼要斟字酌句直截了当言简意赅风趣幽默。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这个相声对自己有什么启示?

打电话教学设计篇十三

1、通过对“打电话”(综合应用)的探究,初步感受运筹思想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在问题情境中应用优化思想解决问题。

3、指导学生用画图、表格等方式发现打电话中隐含的“倍增”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打电话”省时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

通过图表的方式发现“打电话”隐含的“倍增”规律。

课件出示:刚接到学校通知,有一个紧急演出,让我们学校的合唱队去参加,离演出时间很少了,合唱队共有15人,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一个人,几分钟能通知完,请大家帮助设计一个“通知方案”。

(1)引导画图的方法。

(2)独立思考,画图表示。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打电话”的更优方案,并用图表示出来。

(3)展示汇报,介绍方案。

1、教师在巡视中了解学生设计的情况,让学生上展台展示方案。

2、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案进行点评指导。

提问:你设计的方案需要几分钟?(选择有代表性的设计方案展示。)。

(预设)方案一:分组方案。

方案二:最优方案。

(4)启发引导,优化方案。

思考:为什么“方案二”比“方案一”节省时间?比较步骤:

1、让展示的学生先比较这两个方案有什么不同。

2、师生共同将局部优化方案完善成最优方案。

3、电脑演示最优方案的结构图。

小结:只有每个接到通知的人员都继续往后通知,直到全部通知到为止,这样的方案才是最省时的。

(1)发现规律。

师:刚才我们研究的这个最省时的通知方案到底有什么规律呢?(电脑演示)。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活动二:探索规律。

1、填表思考:通过填表,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发现的规律。

3、各小组汇报交流。

4、小结:后一分钟知道消息的人数是前一分钟知道消息人数的'2倍,即知道消息的人数是成倍增加的。接到通知的总人数比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少1人。

(2)运用规律,快速抢答:

1、那么5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多少队员呢?

2、老师要通知50位学生,也用打电话的方式,最少要多少分钟?

打电话教学设计篇十四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2、让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学会交流,培养表达、应对能力。

3、培养大胆、大声、大方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的习惯。

4、使学生知道打电话这种交际手段的一般常识和基本要求。

5、培养有礼貌的说话态度,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教学重点:

把事情说清楚,说完整,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教学难点:

说话简洁、明了。

师生活动。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一位朋友,请同学们猜一猜它是谁?经常丁零零,十个数字不离身,有耳朵,有尾巴,没鼻子,没眼睛,一边说来一边听。谁先来猜?(电话)师出示电话实物。

2、家里有电话的请举手。老师这里有几部电话,大家请看(课件),这是老式电话,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话的种类已经越来越多,座机、无绳电话、手机等。

过渡:电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这节课老师就要和小朋友们玩这个打电话的游戏。(板书课题:打电话)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过渡语:打电话时一定要把事情讲清楚有礼貌。

2、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家预习了99页内容,现在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课件)指名读。检查预习:

(1)谁给谁打的电话?

(2)为什么事打电话?

(3)电话中会说什么?

三、进入情境,双向互动。

1、师当记者,采访同学们打过电话的情况。主要采访话题可以是:你打过电话吗?该怎样打电话?你们交谈的是什么内容,可以告诉我们吗?……通过采访对话,让学生进一步了解:

(1)打电话要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如果不知道,可以通过拨通“114”台查号或查阅电话号码簿得到(当然必须是上面登记了的)。

(2)如果拿起电话机,当听到“嘟、嘟、嘟”短促的“忙音”时,应放下稍等候再拨号。如果听到“翁——”的“拨号音”时,便可以拨号。拨完号码后,如果听到“忙音”,说明对方电话占线,仍要稍等再打。

(3)打电话前,先想好要说什么,再拨电话。内容要简短清楚,还要有礼貌。

2、提出要求:语言规范,用普通话,态度大方,大胆、大声,有礼貌。记住一定要把事情说清楚。

3、组长组织学生四人一组开始玩打电话的游戏。

4、学生进入游戏状态,并在组内进行评价。(两人打电话,两人评价)。

四、展示个性,了解打电话要求。

两名学生在台前表演,其他评议,师板书:说清楚有礼貌。

3、礼貌用语不仅打电话时要用,平时生活中也有经常使用,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更友好的相处。

5、课间休息。(课件)师带读,生齐读。

电话歌:打电话,先拨号;问声你好,把名报;说事情,要简要;人不在,记姓名;打错了,对不起;说再见,再挂机。

五、拓展延伸,引向生活。

1、学习了电话歌,知道了打电话的要求,那你现在会不会打电话了?

训练内容:

(1)你生病了,打电话向老师请假。

(2)忘了作业,打电话向好朋友或老师询问。

(选选一题和同桌练一练。)。

2、同桌合作练习表演。

3、汇报表演,师生点评。奖励。

4、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了紧急情况,该打什么电话呢?(课件)师读、生汇报。

紧急情况:火灾险情(119)突发疾病(120)交通事故(122)抢劫报警(110)。

5、这几个电话号码,不能随便拨打,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我们才能拨打。

6、再次播放《电话歌》。

六、做一做:1、晚上回家别忘了给在外地打工的父母或亲戚打电话问候一下。2、星期天打电话邀请你的朋友到你家做客。

说清楚。

打电话。

有礼貌。

打电话教学设计篇十五

1、浏览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2、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一、学习提纲。

1、浏览课文,用四要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这个故事刻画了打电话的人特点。

3、交流讨论:

这段相声的语言艺术有什么特点?

4、分小组合作表演这段相声。

二、练习提纲。

选择话题,自创一个相声段子。

1、甲没有太高文化水平,而又喜欢夸夸其谈,仅就“海马”一词就闹出了一连串笑话。

2、两个小朋友常在一块儿比吹牛,谁也不服气,这不,他们又吹上了。

3、小明是个很幽默的孩子,同学们常被他逗得哈哈大笑。

一、模拟表演打电话,让学生明白说话要讲语言艺术,要简练、得体、明白。

二、自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长安街一人打电话约朋友看戏用了两个多小时,耽误了他人,也错过了看戏的时间(说话啰嗦,无社会公德)。

三、学生选读喜欢的相声片断,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

1、以说、学、逗、唱为主,通俗易懂,如话家常。

2、语言幽默、风趣、夸张、讽刺。

四、指导学生分组表演这段相声。

五、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打电话教学设计篇十六

1、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2、让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学会交流,培养表达、应对能力。

3、培养大胆、大声、大方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的习惯。

4、使学生知道打电话这种交际手段的一般常识和基本要求。

5、培养有礼貌的说话态度,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把事情说清楚,说完整,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说话简洁、明了。

师生活动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一位朋友,请同学们猜一猜它是谁?经常丁零零,十个数字不离身,有耳朵,有尾巴,没鼻子,没眼睛,一边说来一边听。谁先来猜?(电话)师出示电话实物。

2、家里有电话的请举手。老师这里有几部电话,大家请看(课件),这是老式电话,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话的种类已经越来越多,座机、无绳电话、手机等。

过渡:电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这节课老师就要和小朋友们玩这个打电话的游戏。(板书课题:打电话)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过渡语:打电话时一定要把事情讲清楚有礼貌。

2、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家预习了99页内容,现在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课件)指名读。检查预习:

(1)谁给谁打的电话?

(2)为什么事打电话?

(3)电话中会说什么?

三、进入情境,双向互动。

1、师当记者,采访同学们打过电话的情况。主要采访话题可以是:你打过电话吗?该怎样打电话?你们交谈的是什么内容,可以告诉我们吗?……通过采访对话,让学生进一步了解:

(1)打电话要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如果不知道,可以通过拨通“114”台查号或查阅电话号码簿得到(当然必须是上面登记了的)。

(2)如果拿起电话机,当听到“嘟、嘟、嘟”短促的“忙音”时,应放下稍等候再拨号。如果听到“翁——”的“拨号音”时,便可以拨号。拨完号码后,如果听到“忙音”,说明对方电话占线,仍要稍等再打。

(3)打电话前,先想好要说什么,再拨电话。内容要简短清楚,还要有礼貌。

2、提出要求:语言规范,用普通话,态度大方,大胆、大声,有礼貌。记住一定要把事情说清楚。

3、组长组织学生四人一组开始玩打电话的游戏。

4、学生进入游戏状态,并在组内进行评价。(两人打电话,两人评价)

四、展示个性,了解打电话要求。

两名学生在台前表演,其他评议,师板书:说清楚有礼貌

3、礼貌用语不仅打电话时要用,平时生活中也有经常使用,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更友好的相处。

4、观动画片:打电话(学生评价)

5、课间休息。(课件)师带读,生齐读。

电话歌:打电话,先拨号;问声你好,把名报;说事情,要简要;人不在,记姓名;打错了,对不起;说再见,再挂机。

五、拓展延伸,引向生活。

1、学习了电话歌,知道了打电话的要求,那你现在会不会打电话了?

训练内容:

(1)你生病了,打电话向老师请假。

(2)忘了作业,打电话向好朋友或老师询问。

(选选一题和同桌练一练。)

2、同桌合作练习表演。

3、汇报表演,师生点评。奖励。

4、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了紧急情况,该打什么电话呢?(课件)师读、生汇报。

紧急情况:火灾险情(119)突发疾病(120)交通事故(122)抢劫报警(110)

5、这几个电话号码,不能随便拨打,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我们才能拨打。

6、再次播放《电话歌》。

六、做一做:1、晚上回家别忘了给在外地打工的父母或亲戚打电话问候一下。2、星期天打电话邀请你的朋友到你家做客。

板书设计:

说清楚

打电话

有礼貌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35547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