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地理小论文 初中地理论文(实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23:03:08
最新初中地理小论文 初中地理论文(实用9篇)
时间:2023-11-21 23:03:08     小编:影墨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初中地理小论文篇一

摘要:课程目标是课程教学的灵魂,课程目标对课程教学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作为三维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往往被忽视。阐述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培养途径,如,创设教学情境、开展辩论活动、运用典型案例、进行课外活动、引入地理历史资料等。

关键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培养途径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课程教学的灵魂,课程目标对课程教学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能,所有的教学活动必须围绕课程目标展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作为三维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那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哪些途径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一、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营造的情感氛围。从某种意义上说创设教学情境就是模拟学生的真实生活,使课堂教学内容更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研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就会发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依然是地理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可见初中地理具有极强的生活性、实践性。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生活场景、播放音乐、视频、插入美丽的画面等手段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随着学生融入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增强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形成一定的价值观、环境观。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也可以仅仅是课的开始、课的中间或者课的结束。例如,在《巴西》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让学生懂得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意义,树立全球环境保护意识”这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生讨论完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这一话题后,我用绿色大树的图案作为背景,同时写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几个字,再插播《地球你好吗?》这首歌曲,当学生听到“当童话失去了森林,仙女也丢了魔棒”这一句歌词时,教师适时讲述:“亚马孙的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我们要保护热带雨林,保护地球环境,因为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家园只有一个,地球不可克隆。”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懂得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意义,树立全球环境保护意识。

二、开展辩论活动

辩论是指彼此用一定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取得最后的认识或共同的意见。孩子进入初中学习,也就开始了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处在身心巨变时期,他们感觉自己已经长成大人了,总喜欢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开始对父母、师长以及周围的事物表现出不驯服,总是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甚至不惜花费很多时间、精力来寻找各种证据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因此,大多数学生乐于参与各种辩论活动,积极性很高。初中地理课程内容浅显、易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很多内容适合组织学生开展辩论活动,例如,在学习世界的人口问题时,可以组织学生就“人多好,还是人少好?”展开辩论,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以及在课堂上激烈的辩论会认识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规模应该和该国或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条件相适应,逐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三、运用典型案例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以来,案例教学被广泛地应用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这一方面和地理课程的生活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在课堂中通过对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总结等环节,有利于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锻炼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另外,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还有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价值观,有利于地理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到。例如,在《聚落》一节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笔者将丽江古城的开发与保护作为典型案例引入本课,在学生了解丽江古城的概括,分析丽江古城在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要去丽江古城去旅游,作为一名游客,你能为保护丽江古城做些什么呢?”在学生回答这个问题之后,教师进一步追问:“如果我们不保护像丽江古城这样的世界文化遗产,后果将会是怎样的?”通过学生的讨论,学生就会明白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四、进行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学生的直接体验,和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是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课外活动既来源于课本,又超越了课本知识的局限,学生通过课外活动可以对自然、社会以及自我认知形成整体的认识。课外活动包含多种形式,如,开展地理课外阅读、观看地理音像、组织地理参观、制作地理专题报告会、进行地理野外考察等。目前在我国大多数省份,地理属于非中考科目,教学任务相对较轻,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条件在学校实际情况许可范围内组织一定的课外活动,从而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例如,在学习《黄土高原》一节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后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举办“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成就展”,这样不仅有利于巩固课堂所学基础知识,同时还实现了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引入地理历史资料

培根说过:“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其实,提起历史,很多人认为历史作用不大,无非就是一些死记硬背的东西,但是殊不知历史距离我们生活并不遥远,生活处处是历史,历史包含着人类社会一代代流传下来的宝贵知识和经验,是人类的重要财富,学习历史能使我们了解过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俗话说“史地不分家”,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引入历史资料,这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而且非常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例如,在《美国》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在美国西部开发和铁路建设中华人劳工的血泪史、介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科学家等资料,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综上所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三维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以上途径,可以有效落实初中地理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上是本人拙见,仅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王志洪。“日本”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中学地理教学参考,(03)。

朱庆松。案例教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分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5)。

初中地理小论文篇二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可以运用一些风趣幽默的谜语导入的方式,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使学生们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比如,可以用“红面粉”猜谜底“丹麦”来导入,使学生们在测谜语过程中,学习到地理知识,从而对学习地理知识充满兴趣。

二、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众所周知,图画在初中地理课本中占据着非常大的比例,而且学生们也更加喜欢去研究图画,而不是去读文字,因此,教师根据学生们这一心理特点,结合多媒体技术,将一些课本上的图画通过多媒体技术放映出来,这样可以使课堂显得更加生动、形象,学生们也会觉得好像身在其中一样,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们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力和分析能力,从而激发学生们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比如,教师在将兵马俑时,可以将一些有关的图片和视频播放出来,教师可以在讲台上以便播放以便讲课,这对吸引学生们上课注意力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学生们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到地理知识,这对培养学生们学习地理的兴趣起着重要作用。

三、利用互助合作激发兴趣

对于大多数初中生来说,非常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初中生们的这些特点,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合作的方式来学习地理知识,在相互学习过程中,学生们能够亲切感受到同学们身上的优点,这对很多学生们来说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这对提高学生们学习地理的兴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比如,教师在讲“我们临近的国家”这一章中的“日本”这个国家时,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让这几个小组去准备有关的材料,在这个准备的过程中,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们才华的发挥,使学生们在相互鼓励、合作的氛围中,全身心的投入到对地理知识寻找的过程中,使学生们对这个学习过程中充满兴趣,并且能够促使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进去,这对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采用游戏化教学模式

每个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都离开游戏的陪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显得是非常快乐,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征,使学生们可以通过以游戏的方式来认识地理,学到地理知识,这样将会使学生们对学习地理充满兴趣,心理对上地理课堂也是充满希望,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两组之间进行猜地理知识游戏,其中一个组的成员来描述,让另一个组的所有成员来猜,学生们在这个游戏过程中,一方面会使学生们学到更多地地理知识,另一方面还能开阔学生们的眼见、发散思维,不断进行思考,同时也能够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氛围中学到更多地地理知识,这对学生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使学生们对学习地理知识充满兴趣。

五、结论

初中地理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多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们对学习地理知识充满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初中地理小论文篇三

心理学认为,问题解决是思维最一般的形式。一方面,问题是学习的起点和动力;另一方面,课堂学习本身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一个有效的问题就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有效催生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挖掘他们已有的地理知识,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自然,高效课堂的建构也离不开“问题”。所以我们在学案上重点设置问题。

我们的学案主要有三部分组成:(1)基础知识问题化,以便学生课前自主学习;(2)知识拓展典例,把课堂需要讨论的问题(重点、难点、疑点)设计成问题,用以课堂探究,属于课堂上需要解决的知识性问题与能力培养问题。搜集3道左右的典型例题用于课堂共同分析。(3)学案最后一部分精选习题,当堂达标测试,精心的挑选练习题。在挑练习题时,要有目的性、层次性、递进性、探究性、典型性和综合性,而且练习方法要多样化,提高学生练习的效率,使学生在“精练”中提升学习效果。

初中地理小论文篇四

摘要:当前农村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状况不容乐观,要改变现状需要上级教育部门及学校领导真正重视地理教学,在地理教师配备及培训工作上多做工作,教师要重建地理有效课堂,使地理教学走出困境。

关键词:农村初中;地理教学;有效课堂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科教育在基础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当前农村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状况却不容乐观。表现在地理教学在学校得不到重视,教师不认真教,学生不认真学,整体上地理教学处于一种受到冷落的境地。为了改善地理教学中存在的种种怪现象,立足于农村地理课堂教学的研究工作势在必行。

一、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

1。地理教师的基本情况

农村初中普遍缺少地理专业的教师,以尧都区为例,城市中学情况还好,农村初中学校专职地理教师则非常少,前几天农村地理联片教研时,参研的教师大部分是兼代地理课,即教师代一门主科再兼代一个班的地理。即便有个别教师是专职地理教师,也是由于年纪大学校照顾代地理课的,教师专业化其实成了一句空话。

2。学校教学设施的状况

农远工程的普及,给每所农村初中均装配了多媒体教室,新的教学手段的应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班级多,多媒体少,代课教师必须提前预约排队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副科的代课教师要想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成了一种奢求。日常教学中,地理教师能使用的只有教学挂图和地理模型,很多地理知识不能直观地展现给学生,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校领导重视的程度

中考改革使地理学科彻底与中考无缘,给正在发展的农村地理教学带来了沉重的打击。随着上级对各校中考成绩评比工作的系统化,各校强化中考科目的教学,将年轻、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师充实到中考科目的.教学中去,而一些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则被学校领导照顾担当地理教学的工作。在大部分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基本上成了形式主义。

二、改变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的对策

1。重新实行初中地理中考政策

前几年市局自主命制中考试题,将地理科目纳入到中考范围,各校积极配备优秀教师,强化地理教学,使得地理教学在一定时期呈现蓬勃向上的景象。随着学生参加山西省统一中考招生考试,中考将地理拒之门外,这是地理课程在学校不受重视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改变伤害了地理教师对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教育部门及学校要提高认识,从长远考虑应制订地理中考政策,也可以将地理的考试成绩以一定的比例计入中考成绩,以此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地理教学向前发展。

2。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农村学校地理教师的配备基本是非专业的,这种现状直接影响到了地理教学的质量,我们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象,但是我们可以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基础教学和技能。这几年,区教研在暑期进行的教师全员培训以及联片教研活动都包括了地理,而且有几次教学质量监测都抽测了地理。学校的校内教研活动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展示,教师自评互评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教师的素质。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领导要继续完善各项制度,以此对地理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重建地理有效课堂

地理教育要树立新课程的教学观,重建地理有效课堂,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地理教师要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创造性思维等方面加大研究。通过学生科学兴趣和创造性精神的培养等措施,重建地理有效课堂。

总之,要改变当前农村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状况,需要上级教育部门及学校领导真正重视初中地理教学,在地理教师的配备及培训工作上多做工作。同样,教师要努力重建地理有效课堂,最终使地理教学走出困境。

初中地理小论文篇五

12月16日,罗庄区高效地理课堂展示活动在临沂第二十中学举行,在活动中,先后听了周奇和顾朝阳两位年轻老师执教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听后,全体与会人员就两节课进行了充分研讨、评析,获得了许多共识和宝贵经验,随后听取了临沂第二十二中陈宏芬老师做的《小组活动式教学实践体会》教改经验介绍,最后区教研室王老师就如何构建自能高效地理课堂提出了具体的方法步骤和要求,整个活动高起点,教改经验易操作,借鉴性强,务实圆满,我受益匪浅,感想颇多,现总结如下:

一、平等对话

任何一个健康人心理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在教学中,当学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满足时,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才会主动探究,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使教学“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应“以自然的坦率代替做作的尊严“,应“保持像木匠、管道工一样普通的本色“(马斯洛语),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这个过程不再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居高临下地问,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小心翼翼地学,应该使学生处于一种心理放松、精力集中状态,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教师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质疑、讨论和辩论,把阅读的自由还给学生,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表达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阅读、提问、思考、讨论,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分析者,为成疑难的思考者、研究讨论者,使学生在做学习主人的意识支配下,自主探究,集思广益,从而以极大的学习热情去遨游知识的迷宫,以“敢探未探明的真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陶行知语)的胆识,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去寻找适合的答案。基于以上理解,教师在课堂上常用语应是:“想读吗?““想怎样读?““想说什么?““想表演吗?““想知道吗?自己试试看。““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谁来帮帮我?谢谢!“等等,甚至有时候,教师还要给他们创造条件,满足他们想当“老师“的愿望。首先,以合作学习小组(3--4人)为单位,组织学生讨论,相互帮助自学,解决自学过程中碰到的个别疑难。其次,教师解疑,教师向其他小组的同学“请教“,由愿作“导师“的学生解疑答难,老师则当“旁听生“,在他们讲疑答难的时候,会惊喜地发现他们所具有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极大地出乎教师的想象,同时,也只有给学生足够自由的空间和活动的机会,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交流信息和切磋学问的论坛“,探究才能成为现实。

二、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探究性学习的起始点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不再像一般教师活动那样,把没有争议的定论教给学生,而是本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语)的精神,抓住契机,用心制造“问题场“,设置一些问题的情境,利用一定的“诱因“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点燃学生探究问题的灵感和热情。

三、质疑问难,搭建探究平台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在学习过程中,有怀疑才会去思索,有思索才会进一步探究,然后才会有所得。另一方面,“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苏霍姆林斯基语)。因此,教师可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在任何时候都要鼓励学生提问。“(肯尼思。h。胡弗语)比如在学习一篇课文时,我们可先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紧扣教学要求,认真诵读或默读,在阅读感知、思考领悟中圈点勾划,旁批侧注,翻字典,查资料,扫除阅读障碍,在此基础上,再由他们自己提出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开始的时候,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可能会带有任务观点,比较肤浅,不着边际,甚至在课堂上招致学生的唏嘘声,这时教师一定要加以鼓励,要善于把握学生们思维火花闪现的瞬间,使它燃起智慧之火炬,久而久之,学生们便具有善于疑的能力,能提出较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初中地理小论文篇六

摘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的突破。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课外按自我的需求观看微课视频,透过网络与同伴及教师交流,然后带着问题在课堂上参与学习,教师发挥着指导的作用,有效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本文就对地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进行反思。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地理教学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引领着教育教学前进的步伐,翻转课堂这种创新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制作微课视频,学生回家或课外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学习微课视频及其他学习资源。在课堂中师生、生生互动,展示学习成果,交流心得,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学生、信息技术、课程资料和学习环境构成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五个要素,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学生是主动探究者;信息技术是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的工具;教学资料是基于微课学习和问题探索的导向。在各种环境下,教师、信息技术和教学资料都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中心是学生。学生能够利用网络平台中的教学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将自主学习遇到的难题留到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互动学习,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并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取得最好的教学成果。

二、地理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为课外和课中两个模块,课外部分是教师的课前教学准备阶段和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阶段,而课中部分为知识内化阶段和综合评价阶段。首先,教师课前根据课程资料明确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创造教学微课视频;其次,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透过对所学教材资料中的事物名称、规律、原理等进行自主学习,进行知识的初步理解和应用;再次,在知识内化阶段,学生在课堂上对所学的知识等进行进一步理解、掌握,然后透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习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分析,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最后,学生对前面两个阶段的学习进行归纳、总结、评价,构成一个知识框架,掌握学习资料,到达必须程度上内化知识的目的。下方以《气温和降水》一节为例进行地理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

(一)制作课前学习材料是课堂教学有效的关键

学习材料”和微视频发给学生,供学生课前完成知识的学习。学生根据自我的学习状况进行教学视频的观看,对自我的学习进度进行安排、控制,且能够透过多次暂停、回放方便地做笔记,这样,学生能够高效地完成课前练习。

(二)组织课堂学习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根本

环节一,疑难解答。本环节目的是对学生课前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针对“课前学习疑难问题统计”的结果,教师要根据问题之间的知识逻辑关系进行分类汇总,以便最终总结出疑难问题,如: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的识别、从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分析归纳气温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分析归纳降水分布规律等。关于解答,教师应先组织学生分组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由学生来分析解答,最后教师再分析归纳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环节二,小试牛刀。本环节目的是检验学生透过课前学习对主干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能够精选两道考查主干知识的题目,让学生在规定时光内完成。如考查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认识、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环节三,成果展示。学生经过独立探索、协作学习之后,完成个人或小组的成果集锦。透过对知识的应用分析和探索过程,学生得到不一样程度的收获。成果展示能够帮忙学生在个人、小组的不一样成果中间扩充自我的知识,使得地理课堂到达最佳的效果。环节四,问题研究:体验我们生活的地方一年四季变化的原因。本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懂得气候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

(三)开展综合评价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

反馈评价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透过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反馈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从而让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而后能够更加用心地投入到地理学习当中,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三、“翻转课堂”实践感悟

翻转式教学增加了师生互动的时光,使学生能自我调节学习,能满足不一样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能体验学习乐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是对传统课堂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初中地理“翻转课堂”还只是处在尝试阶段,它究竟能为学生的学习带来多大的帮忙和效益还需要我们广大的教师不断的实践与反思,相信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必会为初中地理课程的顺利推进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初中地理小论文篇七

在为了“培养有地理素养的人”,我国初中地理课程目标由地理知识与技能、地理过程与方法、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构成,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从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四个方面阐述学生在地理知识与技能、地理过程与方法和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要达到的学习水平。从定位看,中美两国都将课程目标定位于人的发展,注重目标的人本性。但由于两国国情与价值观的不同,美国的课程目标更注重于“领会”、“鉴赏”、“使用”和“应用”等内化层面,这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落实与深化。我国的课程目标则注重于“了解”、“获得”、“具有”、“养成”和“形成”等外显层面,这不利于课程目标的理解与掌握。从结构看,中美两国都将“知识”、“能力”、“情感”作为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使目标不仅关注了人的智力发展,也关注了人的心理和身体发展,更关注了目标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但美国的课程目标注重于对空间、地方和区域、自然系统、人文系统、环境和社会等要素的学习,学生要达到的学习水平为“解释”与“应用”两个层次,行为动词的表述有利于检测学生对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而我国的课程目标则注重对地球与地图、世界、中国、乡土等区域地理基础知识与原理的学习,学生要达到的学习水平为“了解”、“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行为动词的表述比较宽泛,教师对课程目标达成度的检测不易把握。

美国的课程目标在“知识”维度,主要分为6个要素和18项标准。第一,如何以空间视角,使用地图和其他地理表现方式、工具与技术来收集、处理并呈现信息。第二,如何以空间视角,使用心象图来组织关于人类、地方、环境的信息。第三,如何分析人、地和环境的空间结构。第四,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第五,区域是人类建构的,用来解释地球的复杂性。第六,文化和经验如何影响人们对区域的认知。第七,塑造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自然力。第八,地球表面各生态系统的特征和空间分布。第九,地球表面的人口特性、分布及迁移。第十,地球文化景观的特征、分布和移动。第十一,地表经济的相互依存类型和脉络。第十二,人类区域形成过程、形态和功能。

初中地理小论文篇八

1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业的地理课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强调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地理专业的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过于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悦、兴趣是他们的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老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老师,那么学生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欢声笑语是指师生之间在地理学习上的共鸣,是师生双方的一种地理学习的愉悦。欢声笑语进课堂,需要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由于年龄的差异导致的“代沟”,有些中老年地理教师容易产生责怪学生不配合、不适应老师”的想法。其实应该更多的考虑如何使自己的心理年龄年轻化、如何更好地适应学生、如何与学生产生“共鸣”。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初中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

2让学生动起来

现在的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并且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学校的课堂,也包括网络、社区、野外的“课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布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发布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在一堂初中地理观摩课中出现了这样的情景: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学生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3创设新颖的情境

由于长期以来不少学校的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教学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着两种引入新课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同学们,现在老师讲……”,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把书翻到……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划书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虽然是“一字之差”,也代表着实质的进步。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课的新方法有:地理新闻引入法,教师或学生评述国内外地理新闻;地理趣闻引入法,教师或学生评述地理趣闻,如世界之最等;头脑冲浪引入法,教师提出地理兴趣题激发学生讨论;学生报告引入法,学生对学习专题提出个人或小组报告;一题多练引入法,教师针对学生作业错误编制开放性题目激发学生举一反三;目标激励引入法,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和奖励目标,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题:表扬批评引入法,对表现较好的个人或小组进行表扬,鼓励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并在教学过程中多表扬少批评:地理(电脑)游戏引入法,利用道具或软件进行地理游戏或地理竞赛。

4充分利用地图

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如今的信息社会中,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由于初中地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特点,学习者无须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地理教学中牵涉的各种各样的原理图、示意图、综合景观图、系统联系框图、统计图表等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次一级手段,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图象的了解,掌握判读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也将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对地理教师的地图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如果地理教师本身缺乏地图能力和地图教学能力,很难成为一个好的'地理教师。而目前一些地理教师不愿用、不会用地图的情况是实质是教学要求不高或教学能力低弱的表现。而目前在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死记硬背”现象,恰恰与地理教师不重视提高自己的地图教学能力有关。地理教师还要注意学习电子地图等新的地理教学手段。

5合理地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

地理课堂教学改革要与改革地理学业评价方法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改革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有的地理教师甚至将学生学好地理的期望放在“考试”上,实践证明这种想法过去、现在、将来都是行不通的。学业评价的评定是:在教师采用百分制批改的基础上,以六十分为界对学生给出及格与不及格两种评定。地理结业评价试题的特点是:框架性,即公民必备的大的地理事实;地图性,即所有的试题都可以通过读图完成;开放性,如暑期去云南旅游的情境题中,有方位、距离、行车速度、气温等的查算等。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拉近师生情感,改变学生怕地理、背地理的心理;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习惯的更新;可以引导师生双方明确地理学习的方法和目标,强化了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了,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了。

初中地理小论文篇九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初中物理的教育教学上也涌现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其中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广大教学学者的关注。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活动当中,初中地理教师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往往不能带领学生进行外出的实地地理知识的时间考察,对本地的乡土地理特色知识运用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初中地理知识的理解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为了更好的促进初中地理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本身对初中地理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利用本体资源,将乡土地理的知识和资源运用到初中地理的教学当中。从实际出发,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初中地理的教学内容。在现代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的应用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1利用乡土地理实例开展初中地理教学

在初中地理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较为抽象的初中地理概念知识点。这类型的知识由于往往缺乏实际的实验素材和学生可观察到的对象,学生对其的理解较为困难。这是初中地理教师就可以通过运用乡土地理的知识和实例进行讲解。学生了解本土当中乡土地理知识和实例,也就能够对初中地理中的抽象知识概念较好的把握。例如在传统的初中地理天气特征教学当中,学生在教室中往往难以观测到教师所讲述的天气特征,或者当天的天气特征不符合教学的内容。这时初中地理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当中引进乡土地理关于天气特征方面的例子。例如在某某时间段出现的寒潮和冷锋现象,学生对于这些抽象概念本身是较难理解的,但如果在生活中遇到过这种实际的天气特征,就能够很快理解知识点中需要记忆和学习的部分。学生可以结合当地的天气预报等知识进行学习内容上的补充,用实例来把握诸如寒潮和冷锋方面的知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2利用乡土地理实践课程加深学生学习印象

由于现阶段教育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所需求的教学效果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满足考试成绩方面,学生对于学习到的初中地理知识要能够在生活中得以实际的运用,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在初中地理的教学当中,教师要努力将所传授的知识内容和地理信息资源进行融合和整理,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当中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其中。学生在学习初中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要养成善于观察生活中的问题的习惯,并且将这些问题纳入到平常的地理知识学习当中。从这一特点来说。初中地理教师要反过来进行教育教学的改良,为了让学生把平时教授的初中地理知识内容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教师也要学会用乡土地理知识来完成初中地理的教学任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初中地理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安排更多的实地学习环节,让学生在真正的实践活动当中亲身体会到乡土地理的知识和特点,进而对教学的地理知识充分的理解,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初中地理知识的能力。例如,初中地理教师在讲解中国的地理气候特征时,就可以让学生们在学校周边进行地理知识的收纳和采集。让学生对周遭的地理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主要内容包括学校周边环境的气温、降水量、温差变化等。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加深了对这部分地理知识的记忆。将课堂中学习的内容和实际的观察体会结合在一起,与书本中的知识相吻合,达到了更好的学习和掌握初中地理知识的教学效果。

3利用乡土地理知识开发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

教师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因此要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利用乡土地理课程展开地理教学,首先要确定专门的研究学习内容、适当的时机、科学的方法以及适当的场所。在具体活动中,要把乡土课程资源利用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刻苦钻研精神。另外,还要给学生发挥创造、想象的空间。举例来讲,可以根据具体实际情况,把学生分成若干组,然后为各个小组拟定不同的研究课题,也可由小组自行决定研究课题,让小组当中的学生根据设置的课题进行地理知识的研究,将乡土地理带来的便利运用在初中地理的学习当中,进而达到锻炼学生独立研究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4结论

综上所述,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有着积极的教学意义。不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学习更多的初中地理知识。学生从本土的乡土地理知识入手,进而发展和联想到各地不同的地理知识,对学生本身的创造性思维拓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乡土地理知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观念,满足现阶段不断深入改革的新课程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乡土地理知识的重要性,不断深挖和创新乡土地理知识在初中地理教学当中的利用方法和方案,更好的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开展教学活动。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09200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