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电子工程师总结篇一
我是今年三月份开始到这家公司实习的,至今已有三个多月了,总的来讲收获的不少,得到的教训也不少,就是付出的太少,公司给了我一个机会,但我自己没把握住。离开公司我不后悔,只有遗憾,自己没做好。教训主要有:
一、要坦诚相待
我在二月份和另外一家公司签了,签后了解了一下,觉得在那个公司分工太专业了,干什么就干什么,就想找一家公司去实习,在人才市场里找到现在实习的公司,在签实习合同时我给公司讲:我的三方协议书放在别的公司,我觉得我表达的够清楚了,我不知道公司是怎么理解的?反正公司同意我到公司实习。
后来公司催我签三方协议书,当时因为sars学校封校,我跟公司讲我现在不能回校(估计后来产生误会就在这里,没有沟通好,下面我也要谈谈这个问题),就说没法办,前两天学校陆续解封了,公司就托我们组长问我是什么态度,经过几个月的了解,我觉得在这家公司对我个人成长来讲是很有利的,我就说我不知道公司是什么态度,我是愿留下来的,并且我也跟她讲了我已和另一个公司签约了,组长也如实向上汇报了,公司总监就认为我不够坦诚,签时没讲清楚。我想这个原因在我,也许我当时讲的更清楚一点,就不会有今天的误会了。
二、要学会沟通
积极主动的去沟通。这点我做的不好。到公司后,由于公司想把系统由622m升级到2.5g,分配我去做宽带音频广播板,让一个师傅带我,因为是在老板子上改进,也就是重新选一个音量可调codec芯片,把两路立体声增加为四路,把微控制器由51换成arm,fifo由fpga实现,然后把数字音频信号通过fifo进行速率变换适配到8mhingway上去。我去的时候公司正好进行规范化管理,要由单板设计方案开始做起,这对一个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学生来讲,我还是挺感激公司,给了我一个机会。
然后就丛芯片选型开始,做单板设计方案,由于公司总体方案还没有确定啊,fpga还没有选定用那家,arm的demo板也没调出来,hdlc也没确定是在fpga中实现还是用hdlc控制芯片,做到一半就走不下去了,这时我就用quartusii边写边仿真,中间大概有两个星期工作处于停顿状态。这时我也没向组长反映情况,报告现在碰到的困难。昨天我跟部门经理、组长谈的时候,他就提到了这个问题,就指出说我很少跟他们沟通,不了解我的情况,有困难要反映,不然就不知当时你的想法,象公司是做系统的,特别要求讲求沟通、合作。这点我做的不好。昨天我走的时候,一个搞软件的师兄就指出:我们刚毕业的学生只知道做,但不知道怎样去沟通,让你的上司看到你做了,并且做出效果来了。
三、要主动积极去做
部门经理、组长就指出我做事不够积极主动,主要体现在在中间要我跟我师傅一起调一块板子,但我师傅做了主要的,我觉得我插不上手,就没有主动去做。我觉得没做对我来讲是一个损失,少了一个学习的机会,不要因为你没经验就不去做,你不做就永远没经验去体会。
四、要有点职业精神
我想我不积极主动的原因可能是公司给我工资太少了才500块,不过我现在想起来既然我同意这个工资,那我就要认真的做下去,因为是你同意的,不管别人给你工资再少,你怎要把自己的事做好,自己问心无愧。
我觉得我实习的收获是:要想先做好事就要先做好人。尽管我觉得我这次实习以提前终止合同而告终,我想对我以后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有很大帮助。
罗罗嗦嗦讲这么多,我只希望能对象我一样刚毕业的同学有所帮助。也希望各位大侠提出你们的宝贵意见,毕竟这是站在我的角度上所想到的,*者迷,欢迎大家多多指教!
电子工程师总结篇二
一、实习时间
20xx-x-20xx-x
二、实习地点
电子实验室
三、指导老师
xx老师
四、实习目的
短暂电工实习期很快的就过去了,这短暂的一星期里,使我从理论到实践上的一个飞跃,这次电工电子实习,使我深刻地理解了实践的重要性,理论无论多么熟悉,但是缺乏了实践的理论是行不通的,此刻最后明白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的含义。本次电工实习的目的是使我们队电工工具、电器元件及线路安装有必须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了解一些初步的线路原理以及透过线路图安装、调试、维修的方法;对电工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做初步的理解;培养和锻炼我们的实际动手潜力,使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地结合,作到不仅仅具有专业知识,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潜力,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素质人才。最主要的是培养了我与其他同学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具体如下:
1.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2.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
3.熟悉印制电路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熟悉手工制作印制电板的工艺流程,能够根据电路原理图,元器件实物设计并制作印制电路板。
4.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图书。
5.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普通万用表和数字万用表以及示波器。
6.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调试与维修方法。
五、对焊接实习的感受
在一周的实习过程中最挑战我动手潜力的一项训练就是焊接。焊接是金属加工的基本方法之一。其基本操作“五步法”——准备施焊,加热焊件,熔化焊料,移开焊锡,移开烙铁(又“三步法”)——看似容易,实则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掌握。刚开始的焊点只能用“丑不忍睹”这四个字来形容,但焊接考核逼迫我们用仅仅一天的时间完成考核目标,能够说是务必要有质的飞跃。于是我耐下心思,戒骄戒躁,慢慢来。在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中,我拿着烙铁的手不抖了,送焊锡的手基本能掌握用量了,焊接技术日趋成熟。当我最后能用最短时间完成一个合格焊点时,对焊接的恐惧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自己动手潜力的信心。在这一过程当中深深的感觉到,看似简单的,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在对焊接实习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以前我不明白的东西,比如,像实习前我只明白有电烙铁,不明白它还有好多种类,有单用式、两用式、调温式、恒温式、直热式、感应式、内热式和外热式,种类这么多。还有就是在挂锡以前不能用松香去擦拭电烙铁,这样会加快它的腐蚀并且减少空气污染,等等。但是我也遇到了很多不明白的地方。
1.为什么要对焊接物进行挂锡,是为了防止氧化吗,只要我将被焊接元件的表面清洗干净不就能够了吗,不明白;
2.待电烙铁加热完全后,到底是先涂助焊剂还是先挂锡,我采用后者,有人采用前者。都焊出来了,但我在焊接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焊不化的状况,而采用后者不是加快它的腐蚀并且减少空气污染吗,不明白。
六、对印制电路板图的设计实习的感受
焊接挑战我的动手潜力,那么印制电路板图的设计则是挑战我的快速理解新知识的潜力。在我过去一向没有接触过印制电路板图的前提下,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去理解、消化老师讲的资料,不能不说是对我的一个极大的挑战。在这过程中主要是锻炼了我与我与其他同学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因为我对电路知识不是很清楚,能够说是模糊。但是当我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去向其他同学请教时,即使他们正在忙于思考,也会停下来帮忙我,消除我得盲点。当我有什么想法告诉他们的时候,他们会不因为我得无知而不采纳我得推荐。在这个实习整个过程中,我虽然只是一个配角,但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同学之间友谊的真挚。在实习过程中,我熟悉了印制电路板的工艺流程、设计步骤和方法。麻烦的就是直线都要构成直角状,不能弯曲。最终我还是未能独立完成印制电路板图的设计,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这个实习迫使我相信自己的知识尚不健全,动手设计潜力有待提高。
七、实习总结
透过这次实习,在电工方面我们掌握了常用的电工工具,如钢丝钳、尖嘴钳、螺丝刀、万用表、电烙铁等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在电子方面,熟悉了常用电子器件类别,如电容、电阻、二极管等型号、规格、性能、使用范围及基本测试方法。在理论知识方面,同学们系统地学习了:
1.元器件的焊接技术
2.元器件基本知识和测试
3.万用表的使用,包括磁电式万用表和数字式万用表
4.印刷板的制作
5.万用表的实验原理。
我们学会了基本的焊接技术,明白了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我们还学会了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检验,明白了整机的装配工艺,这些都我们的培养动手潜力及严谨的工作作风,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这在我们以后的通信原理专业课学习硬件中就应也是很有用的。
它将基本技能训练,基本工艺知识和创新启蒙有机结合,培养我们的实践潜力和创新精神。作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作为国家重点培育的高技能人才,仅会操作鼠标是不够的,基本的动手潜力是一切工作和创造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透过一个星期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与有收获:
1.对电子工艺的理论有了初步的系统了解。我们了解到了焊普通元件与电路元件的技巧、印制电路板图的设计制作与工艺流程等。这些知识不仅仅在课堂上有效,对以后的电子工艺课的学习有很大的指导好处,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有着现实好处。
2.对自己的动手潜力是个很大的锻炼。实践出真知,纵观古今,所有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没有足够的动手潜力,就奢谈在未来的科研尤其是实验研究中有所成就。在实习中,我锻炼了自己动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潜力。比如做收音机组装与调试时,好几个焊盘的间距个性小,稍不留神,就焊在一齐了,但是我还是完成了任务。虽然焊接完成的作品最终在示波器不能放大波长,但我还是觉得挺满意的,毕竟自己努力付出过,努力过!
电子工程师总结篇三
时光飞逝,自20xx年4月进入xx市无缝钢管厂以来的这段时间我始终都是在专用管分厂进行实习的。在这里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在领导的安排下我先是在电工工段实习,然后于今年3月份调入电气组。在这段时间里,我在老师傅的带领下,结合之前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对我厂的钢管生产基础理论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对生产工艺流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外围设备和基础电路也愈加熟悉了。
20xx年x月,我正式进入无缝钢管厂专用管分厂,直接进入电工工段进行实习,由于刚进厂的时候对于设备和线路还不是很熟悉,所以主要是跟随师傅熟悉环境,了解外围的电路及电气设备,以及轧制的工艺流程的各个细节。在经过了长时间的实习之后,今年3月份我以优秀的表现进入了电气组继续我的工作和学习。在部门领导的关怀和带领下,也为了确保生产和提高效率,我们经常要做一些小的改造和创新。在参与这些项目的同时我也在不断的积累经验、增长见识。
比如说,穿孔p1操作台和操作室距离并不远,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一线操作工经常要两边跑,就是因为p1操作台根本无法实施控制,而只能在操作室进行控制。为此我在部门领导的带领下,对p1操作台的故障进行了排查,最终发现是连接两端的网线被废弃轧制工具砸断了,正好仓库还没有这个型号的网线,于是我们尝试用红黑麻花网线替代它,最终实现了p1操作台的正常使用,保证了生产的效率。
再有,水压机操作台,停料处有料的时候被测料是不能翻料的,可是相反的结果出现了,只有停料处有料的时候才能翻料否则就不能翻料。测水压的过程是用plc和接近开关控制的,可是在程序上找不到任何毛病,于是我们便在接近开关处进行查找,最终我们发现翻料处有一个接近开关坏了,在更换了之后最终恢复正常。
assel作为轧制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与最终成品品质有着莫大的关系。所以我们在此处的改造也是比较多的,经常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最近的新产品219系列是以往我们从来都没有生产过的,在工艺组做出计划和改革方案之后,我们也对轧制过程做了细致的分析,我们一改往常的轧制速度,将轧制速度降低,避免速度过快造成毛管过弯而造成卡管现象,以保证钢管可以顺利的通过主机。在轧制出来之后,要用地滚把高温的钢管带到常化链床上,可是由于温度过高经常会对钢管造成创伤,影响管子的品质。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特别在assel主机的一侧加了两台风扇,轧制完成之后,稍加冷却后再将其用地滚拖出来,保证了管子的质量。
辊道作为生产过程中的基础设备经常会被损坏,尤其是减速箱和电机都很容易损坏,这就要求电机是极其稳固的,不能伴随着运转而大幅度摆动,为此我们研究在电机下面加一个底座并用支座与其焊接,这样就可以达到固定的效果,减少电机因摆动而造成的损伤了。
作为生产二线的一员,尽自己的努力保证生产,看到生产过程是如此的红红火火,心里自然是充满了喜悦和自豪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的工作,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为企业多做一些贡献。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09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