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心得体会(专业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18:24:18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心得体会(专业14篇)
时间:2023-11-21 18:24:18     小编:笔砚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写心得体会时,我们要避免简单堆砌感受和情绪,而要注重深度思考和理性分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心得体会篇一

通过学习我有如下体会:这次全国“两会”是在十九大之后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习近平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对广东的关心重视和寄予的殷切期望,为广东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我觉得应该把学习贯彻习近平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作为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特别是要深刻领会、全面把握习近平关于“广东要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的新要求,紧贴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按照xx、省、市的总体部署和区委、管委会工作安排,统筹实施好《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全面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工作,确保我区安全生产事业创新发展,为推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凝聚更强力量,为全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作出应有的贡献。

结合本职工作,我觉得接下来应该一是加强学习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力度,坚持原原本本学,在学懂弄通做实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对标重要讲话精神,做到学思一致、知行合一,将学习成果充分落实到日常行动中。二是增强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认真履行职责。对宪法法律保持敬畏之心,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加强对生产的宣传教育,使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企业从业人员、广大人民群众的行动自觉,共同参与到安全生产工作中,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向纵深发展,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示范带动作用,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和监督,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切实做好表率,防止“四风”反弹,不断巩固和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心得体会篇二

绘就伟大梦想新蓝图,开启伟大事业新时代。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走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我们党近百年历史上、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书写了辉煌篇章。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聆听着***总书记沉稳、自信而坚定的话语,一股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举足轻重的大国,中国共产党是世界第一大党,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员合格,党的组织才坚强有力。国家的强盛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为党员,更要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坚持不懈参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习党章党规、系列讲话,在学习上求真知,行动上有标尺,做一名合格的基层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心得体会篇三

翻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本读物,使我对党组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自身党员学习有了更深的觉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典范,既讲是什么、怎么看,又讲怎么办、怎么干,为自身党性发展提供了锐利思想武器。

对于学习掌握这一思想,我认识到既要全面准确领会其中的丰富内涵、思想体系和实践要求,又要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自己攻坚克难、化解矛盾的能力,能更好运用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学习本是一个枯燥的过程,但是书中自有黄金屋,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

一、始终保持强大战略定力,在战略上判断准确、谋划科学、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大有希望,就会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开辟前进道路。坚持战略定力,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战略定力,要在制定政策时冷静观察、谨慎从事、谋定后动。坚持战略定力,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因此,在以后的工作或者生活中该稳的要稳住,该进的要进取,把握好节奏和力度。

二、坚持底线思维,是做好工作的一个重要策略,也是一个很紧要的自身标尺。在工作和生活中只有处处规范自己,坚持底线思维,才能走正确的道路,做正确的人,才能始终保持自身发展的正确方向。

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升华的过程,我深刻的感受到一种活力,一种动力。我深知只有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榜样他人。身为优秀的共产党员,就该时刻提醒自己坚持做好克己奉公,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处处为他人着想。让我更加懂得,要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做战士而不做绅士,敢于站出来说话、敢于表明态度,决不搞面子工程。一切的发展都源于自身的改变,唯有改变自己,才能更好的改变工作和生活。

三、坚持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坚持实事求是,关键在于“求是”。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变革,永不停滞,在不断解决新问题的实践中增强本领、提高能力。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需要与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新特点、深刻理解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将这些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起点和逻辑前提。

时代是表述特定社会历史阶段的范畴,不同时代有不同内涵。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对的最大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时期,其特点不可能不发生某些阶段性变化。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长历史过程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必然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与时俱进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作出清醒判断,是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也是党的创造力、领导力的具体体现。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准确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长期建设中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准确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和深层次、根本性变革。这些成就和变革的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三个意味着”: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三个意味着”,从中华民族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和世界发展的命运三个维度,勾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参照坐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使中国的发展站到一个更高层级的历史方位上。从这个历史方位往前看,新时代的内涵,在国家层面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人民层面是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中华民族层面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层面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显然,这些内涵和使命是紧扣中国梦包括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具体目标来说的。也就是说,新时代是通过努力奋斗更真切地贴近实现中国梦的时代。

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的非凡能力。习近平同志去年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讲了一句非常深刻的话,他说:“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之所以能不断取得巨大成功,关键在于能够在时代变化的关头准确判断历史方向、正确把握形势发展的趋势和时代大潮的走向。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从新的历史起点和时代条件出发谋划发展,必将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事物发展的阶段性主要表现为主要矛盾的变化或矛盾主要方面的变化。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最关键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也是新时代的重要特征。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社会主要矛盾这一提法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理论创新。1956年,在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重大历史关头,党的八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并阐释“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历史转折,反映在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上,就是重回党的八大的有关表述。邓小平同志1979年3月在中央召开的理论务虚会上,明确把什么是我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作为一个重大课题提了出来,他说:“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的依据和前提。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式对社会主要矛盾作了概括:“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从那以后,我们党一再强调社会主要矛盾问题,并且都是将其同国情、同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历史任务联系起来讲。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也是同国情问题、同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问题紧密联系的。

关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人民需要的内涵大大扩展。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角度提出更多要求,比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要日益增长起来。也就是说,人民的需要从物质文化领域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拓展。二是人民需要的层次大大提升。比如,期待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

关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主要是指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已经不是“落后的社会生产”那样一种局面了。但面对新的社会需要,我们的供给还有许多差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新时代凸显出来,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所谓发展不平衡,有区域发展不平衡,比如东部和西部发展不平衡;有城乡发展不平衡;有供需结构不平衡,比如既存在落后产能过剩的情况,又存在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也有群体发展不平衡,比如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所谓发展不充分,主要指创新能力不够强,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质量和效益还需要提高,转变发展方式还处于攻坚阶段,等等。这就要求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成为我国制定各方面政策的重要依据。但是这个变化还不足以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不足以改变我国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这个最大的实际。因此,应把对最大国情的清醒认识和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分析有机统一起来,这样才能在与时代同行中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

进入新时代要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前进。

制定、调整和实现发展战略目标,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一以贯之的领导方法,也是体现我国发展时代性的重要标志。毛泽东同志在1962年就明确提出,如果从新中国成立算起,“要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我估计要花一百多年。”1987年,邓小平同志考虑我国发展目标的时候,正式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在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的情况下,我们党又把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作为发展战略目标的两个时间节点。党的十八大明确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从现在算起,再有3年便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由此便出现一个新问题:怎样规划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对此,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创造性地提出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一步,从2020年到2035年,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步,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个战略安排提升了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涵。一是把原来确立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提前到2035年完成。这是因为中国的发展超乎预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迸发出来的巨大创造力已经并将继续深刻而快速地改变中国的面貌,我们有把握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二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能够提前完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自然也要升级。于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表述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党的十八大报告相比,这个目标增加了“美丽”的要求和“强国”的表述,意味着我们的新目标不是建成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是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政治论断,赋予党的历史使命、理论遵循、目标任务以新的时代内涵,为我们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科学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时代坐标和基本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是我们党在科学把握时代趋势和国际局势重大变化和根据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基础上作出的。它准确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长期建设中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准确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和深层次、根本性变革。这些成就和变革的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三个意味着”: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三个意味着”,从中华民族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和世界发展的命运三个维度,勾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参照坐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政治论断,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指明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主要问题的根本着力点,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矛盾的学说。如何正确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是全党工作的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反映了时代要求,坚持从我国社会实际状况出发,在诸多社会矛盾中敏锐地抓住主要矛盾。

关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人民需要的内涵大大扩展。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角度提出更多要求,比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要日益增长起来。也就是说,人民的需要从物质文化领域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拓展。二是人民需要的层次大大提升。比如,期待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

关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主要是指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已经不是“落后的社会生产”那样一种局面了。但面对新的社会需要,我们的供给还有许多差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新时代凸显出来,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所谓发展不平衡,有区域发展不平衡,比如东部和西部发展不平衡;有城乡发展不平衡;有供需结构不平衡,比如既存在落后产能过剩的情况,又存在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也有群体发展不平衡,比如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所谓发展不充分,主要指创新能力不够强,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质量和效益还需要提高,转变发展方式还处于攻坚阶段,等等。这就要求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要求更好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要求从全局的高度思考和谋划党和国家的工作,要结合当前任务和长远目标,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我国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根据新时代和新矛盾的变化,积极谋划和推动我局以及自身的工作。文广旅体局要利用机构改革的契机,融合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各方面的工作,发挥各自资源优势,结合供给侧改革,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平阳乐清山海协作方面,结合自身工作内容,不断有效推进双方文化、医疗、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合作交流,积极促进双方“消薄飞地”抱团项目的建设,协助凤林村乡村振兴示范点的建设,同时配合做好山海协作产业园区相关项目的建设。在闹村乡吴岭村的扶贫工作中,协助村里做好相关的扶贫规划,推动通村公路等基础设施、村庄环境整治、休闲茶园等产业的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一系列原创性战略性重大思想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以一系列历史性开创性重大成就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当之无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伟大思想,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思想。领导干部学习贯彻这一思想,应当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忠诚履职,做政治过硬的表率。政治过硬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党员领导干部第一位的要求。当前世界形势复杂多变,党和国家的事业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各种困难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世界充满各种不确定性。只要我们党是有力的,党和国家的目标和意志是确定的,战略定力是坚强的,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就坚如磐石。特别是党和国家有习近平总书记这样的领袖把舵领航,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以许党许国的绝对忠诚,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去。

乐学善学,做本领高强的表率。在实践中应对挑战、抵御风险、克服阻力、解决矛盾,需要党员领导干部本领高强。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了八个方面的本领,即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作为新时代的党员领导干部,这八个方面的本领缺一不可。党校是党员领导干部成长的加油站和充电器,为大家在实践中的“热运行”提供了“冷思考”的机会。实践是课堂,希望大家进一步强化问题意识、树立问题导向,把党校学习的收获运用好、转化好,向群众取经,向实践学习,用高强的本领攻坚克难、建功立业。

刻苦钻研,做懂行精进的表率。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强调“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不但要有“万金油”的妙用,也要有“金刚钻”的专用,不但要有“杂家”的广度和眼界,也要有“专家”的深度和视角。身处新时代,更要与时俱进,希望大家结合自身实际和工作岗位,进一步学得更好、做得更好。

守土尽责,做勇于担当的表率。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要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从政实践中彰显出来的担当精神。不管是在哪一个层级的岗位上,习近平总书记身上那种迎难而上的韧劲,那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干劲,那种“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的决心,都体现了勇于担当的精神。正所谓,“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有担当精神,面对大是大非要敢于亮剑而不是当“绅士”,面对矛盾要敢于迎难而上而不是当“鸵鸟”,面对危机要敢于挺身而出而不是当“逃兵”,面对失误要敢于承担责任而不是找“替身”,面对歪风邪气要敢于坚决斗争而不是当“好好先生”。前不久,中央印发了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为担当作为者撑起了保护伞。希望大家进一步深刻领悟新时代、新思想、新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努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进入21世纪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智慧结晶。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用正确的新思想、新战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用五年的时间让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这些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对党和国家发展历史方位的精辟概括。

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全新的视野”体现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还体现在根据新的实践提出的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理论创新和政策举措上。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实践条件为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中华民族即将复兴的历史方位,围绕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运用社会主义制度治理国家的能力,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理论条件为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指导思想方面,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理论基础;在制度属性方面,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的主义,必须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在奋斗目标方面,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战略布局方面,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在发展途径方面,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依靠力量方面,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制度保障方面,强调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领导力量方面,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重要优势;在精神力量方面,提出要坚持“四个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在外部环境上,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积极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发展方向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发展方向是实现共产主义,我们所走的每一步都是朝向共产主义迈进,是党的纲领和基本纲领的统一。这些论述构成了一个科学严整的理论体系,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成果,是指导中国人民践行“四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完整的体系包括: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新时代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指南,是中国共产党人新时代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放在14个基本方略的首位,这个首位强调了坚持党的领导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极端重要意义。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新时代”有三重意义:一是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二是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三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新时代”具有五个方面的定位:一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讲新时代的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二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讲新时代完成什么历史任务、进行什么战略安排的问题;三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讲新时代坚持什么发展思想、达到什么发展目的的问题;四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讲新时代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实现什么样的宏伟目标的问题;五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是讲新时代的中国处于什么样的国际地位、为人类做出什么样的贡献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心得体会篇四

翻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本读物,使我对党组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自身党员学习有了更深的觉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典范,既讲是什么、怎么看,又讲怎么办、怎么干,为自身党性发展提供了锐利思想武器。

对于学习掌握这一思想,我认识到既要全面准确领会其中的丰富内涵、思想体系和实践要求,又要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自己攻坚克难、化解矛盾的能力,能更好运用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学习本是一个枯燥的过程,但是书中自有黄金屋,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

一、始终保持强大战略定力,在战略上判断准确、谋划科学、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大有希望,就会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开辟前进道路。坚持战略定力,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战略定力,要在制定政策时冷静观察、谨慎从事、谋定后动。坚持战略定力,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因此,在以后的工作或者生活中该稳的要稳住,该进的要进取,把握好节奏和力度。

二、坚持底线思维,是做好工作的一个重要策略,也是一个很紧要的自身标尺。在工作和生活中只有处处规范自己,坚持底线思维,才能走正确的道路,做正确的人,才能始终保持自身发展的正确方向。

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升华的过程,我深刻的感受到一种活力,一种动力。我深知只有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榜样他人。身为优秀的共产党员,就该时刻提醒自己坚持做好克己奉公,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处处为他人着想。让我更加懂得,要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做战士而不做绅士,敢于站出来说话、敢于表明态度,决不搞面子工程。一切的发展都源于自身的改变,唯有改变自己,才能更好的改变工作和生活。

三、坚持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坚持实事求是,关键在于“求是”。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变革,永不停滞,在不断解决新问题的实践中增强本领、提高能力。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心得体会篇五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20**年新年贺词中所讲的这句话成为当下最流行的励志语。说出了一名基层工作者实实在在的感触,时刻鞭挞着我立足岗位、矢志不渝,不懈奋斗。今天再次听到陈希校长慷慨激昂的陈词,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给予我莫大的鼓励,鼓励我不要怨位低、不要烦事多,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没有一遍遍给百姓讲解惠民民生的好政策,没有挨家挨户聆听群众的心声,就不可能将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里,基层工作经验告诉我每一个基层工作人员的满足感、幸福感与群众的生活紧密相连。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一代接着一代人去实现。这就需要明确的行动纲领和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关键是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这是战胜一切困难、实现宏伟蓝图的政治保障。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不折不扣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代表们表示,要以实际行动,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的未来就会像‘复兴号’高铁一样坚定前行、锐不可当。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新时期中,不断磨练,不断努力,不断前进,始终保持“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劲头,真正为人民、国家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唱响属于我们一代人好声音。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心得体会篇六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中共中央组织部召开了新时代激励干部新担当新作为暨加强改进选调生工作座谈会,引起了全国各地党员干部的热烈讨论。做合格的新时代的党员干部,需要不断提高责任意识和作为意识。

新时代的奋斗者要做到矢志不渝跟党走,坚定信心为人民。常言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你的眼光有多远,就能走多远”。“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深情缅怀马克思伟大光辉的一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奋力谱写新时代的光辉人生。

新时代的奋斗者要保持事无巨细的自觉感,脚踏实地的劲头劲。指出:人民的事无小事。作为连接党和人名最近的桥梁,必须要弯下腰、俯下身急百姓之所急,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干工作,不折不扣将党的好政策落到实处,将党的殷切关怀带到群众中。

新时代奋斗者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不必有我的担当精神。海南谈改革强调: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做基层工作最忌浮躁,遇到问题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敢较真,勇破难题,闯难关。

奋斗是一切事务的始端,没有奋斗,就没有今天的生活,更没有明天的幸福。普通人最伟大,奋斗者最幸福。每一名共产党员都来自于群众,又最终都服务于群众,都是创造幸福的奋斗者,又都是获得幸福的受益者。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心得体会篇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政治论断,赋予党的历史使命、理论遵循、目标任务以新的时代内涵,为我们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科学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时代坐标和基本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是我们党在科学把握时代趋势和国际局势重大变化和根据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基础上作出的。它准确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长期建设中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准确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和深层次、根本性变革。这些成就和变革的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三个意味着”: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三个意味着”,从中华民族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和世界发展的命运三个维度,勾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参照坐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政治论断,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指明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主要问题的根本着力点,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矛盾的学说。如何正确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是全党工作的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反映了时代要求,坚持从我国社会实际状况出发,在诸多社会矛盾中敏锐地抓住主要矛盾。

关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人民需要的内涵大大扩展。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角度提出更多要求,比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要日益增长起来。也就是说,人民的需要从物质文化领域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拓展。二是人民需要的层次大大提升。比如,期待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

关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主要是指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已经不是“落后的社会生产”那样一种局面了。但面对新的社会需要,我们的供给还有许多差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新时代凸显出来,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所谓发展不平衡,有区域发展不平衡,比如东部和西部发展不平衡;有城乡发展不平衡;有供需结构不平衡,比如既存在落后产能过剩的情况,又存在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也有群体发展不平衡,比如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所谓发展不充分,主要指创新能力不够强,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质量和效益还需要提高,转变发展方式还处于攻坚阶段,等等。这就要求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要求更好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要求从全局的高度思考和谋划党和国家的工作,要结合当前任务和长远目标,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我国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根据新时代和新矛盾的变化,积极谋划和推动我局以及自身的工作。文广旅体局要利用机构改革的契机,融合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各方面的工作,发挥各自资源优势,结合供给侧改革,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平阳乐清山海协作方面,结合自身工作内容,不断有效推进双方文化、医疗、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合作交流,积极促进双方“消薄飞地”抱团项目的建设,协助凤林村乡村振兴示范点的建设,同时配合做好山海协作产业园区相关项目的建设。在闹村乡吴岭村的扶贫工作中,协助村里做好相关的扶贫规划,推动通村公路等基础设施、村庄环境整治、休闲茶园等产业的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一系列原创性战略性重大思想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以一系列历史性开创性重大成就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当之无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伟大思想,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思想。领导干部学习贯彻这一思想,应当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忠诚履职,做政治过硬的表率。政治过硬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党员领导干部第一位的要求。当前世界形势复杂多变,党和国家的事业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各种困难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世界充满各种不确定性。只要我们党是有力的,党和国家的目标和意志是确定的,战略定力是坚强的,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就坚如磐石。特别是党和国家有习近平总书记这样的领袖把舵领航,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以许党许国的绝对忠诚,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去。

乐学善学,做本领高强的表率。在实践中应对挑战、抵御风险、克服阻力、解决矛盾,需要党员领导干部本领高强。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了八个方面的本领,即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作为新时代的党员领导干部,这八个方面的本领缺一不可。党校是党员领导干部成长的加油站和充电器,为大家在实践中的“热运行”提供了“冷思考”的机会。实践是课堂,希望大家进一步强化问题意识、树立问题导向,把党校学习的收获运用好、转化好,向群众取经,向实践学习,用高强的本领攻坚克难、建功立业。

刻苦钻研,做懂行精进的表率。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强调“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不但要有“万金油”的妙用,也要有“金刚钻”的专用,不但要有“杂家”的广度和眼界,也要有“专家”的深度和视角。身处新时代,更要与时俱进,希望大家结合自身实际和工作岗位,进一步学得更好、做得更好。

守土尽责,做勇于担当的表率。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要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从政实践中彰显出来的担当精神。不管是在哪一个层级的岗位上,习近平总书记身上那种迎难而上的韧劲,那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干劲,那种“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的决心,都体现了勇于担当的精神。正所谓,“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有担当精神,面对大是大非要敢于亮剑而不是当“绅士”,面对矛盾要敢于迎难而上而不是当“鸵鸟”,面对危机要敢于挺身而出而不是当“逃兵”,面对失误要敢于承担责任而不是找“替身”,面对歪风邪气要敢于坚决斗争而不是当“好好先生”。前不久,中央印发了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为担当作为者撑起了保护伞。希望大家进一步深刻领悟新时代、新思想、新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努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翻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本读物,使我对党组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自身党员学习有了更深的觉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典范,既讲是什么、怎么看,又讲怎么办、怎么干,为自身党性发展提供了锐利思想武器。

对于学习掌握这一思想,我认识到既要全面准确领会其中的丰富内涵、思想体系和实践要求,又要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自己攻坚克难、化解矛盾的能力,能更好运用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学习本是一个枯燥的过程,但是书中自有黄金屋,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

一、始终保持强大战略定力,在战略上判断准确、谋划科学、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大有希望,就会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开辟前进道路。坚持战略定力,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战略定力,要在制定政策时冷静观察、谨慎从事、谋定后动。坚持战略定力,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因此,在以后的工作或者生活中该稳的要稳住,该进的要进取,把握好节奏和力度。

二、坚持底线思维,是做好工作的一个重要策略,也是一个很紧要的自身标尺。在工作和生活中只有处处规范自己,坚持底线思维,才能走正确的道路,做正确的人,才能始终保持自身发展的正确方向。

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升华的过程,我深刻的感受到一种活力,一种动力。我深知只有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榜样他人。身为优秀的共产党员,就该时刻提醒自己坚持做好克己奉公,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处处为他人着想。让我更加懂得,要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做战士而不做绅士,敢于站出来说话、敢于表明态度,决不搞面子工程。一切的发展都源于自身的改变,唯有改变自己,才能更好的改变工作和生活。

三、坚持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坚持实事求是,关键在于“求是”。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变革,永不停滞,在不断解决新问题的实践中增强本领、提高能力。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心得体会篇八

翻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本读物,使我对党组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自身党员学习有了更深的觉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典范,既讲是什么、怎么看,又讲怎么办、怎么干,为自身党性发展提供了锐利思想武器。

对于学习掌握这一思想,我认识到既要全面准确领会其中的丰富内涵、思想体系和实践要求,又要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自己攻坚克难、化解矛盾的能力,能更好运用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学习本是一个枯燥的过程,但是书中自有黄金屋,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

一、始终保持强大战略定力,在战略上判断准确、谋划科学、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大有希望,就会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开辟前进道路。坚持战略定力,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战略定力,要在制定政策时冷静观察、谨慎从事、谋定后动。坚持战略定力,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因此,在以后的工作或者生活中该稳的要稳住,该进的要进取,把握好节奏和力度。

二、坚持底线思维,是做好工作的一个重要策略,也是一个很紧要的自身标尺。在工作和生活中只有处处规范自己,坚持底线思维,才能走正确的道路,做正确的人,才能始终保持自身发展的正确方向。

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升华的过程,我深刻的感受到一种活力,一种动力。我深知只有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榜样他人。身为优秀的共产党员,就该时刻提醒自己坚持做好克己奉公,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处处为他人着想。让我更加懂得,要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做战士而不做绅士,敢于站出来说话、敢于表明态度,决不搞面子工程。一切的发展都源于自身的改变,唯有改变自己,才能更好的改变工作和生活。

三、坚持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坚持实事求是,关键在于“求是”。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变革,永不停滞,在不断解决新问题的实践中增强本领、提高能力。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心得体会篇九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性。时代是思想之母。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理论,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新时代是这一思想的鲜明标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同时我们也面临新目标、新变局、新难题、新考验: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要用100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现代化路程,这种转变不但速度、规模超乎寻常,变化的广度、深度和难度也超乎寻常。我国正处在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时期,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一些国家和国际势力对我们的阻遏、忧惧、施压有所增大,这是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世界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如何在乱局中保持定力、在变局中抓住机遇,对我们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而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风险”更需要我们时刻警醒面对。时代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必须作出新的回答。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这一思想在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思考和把握党和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中应运而生,在不断破解难题、应对风险和挑战,朝着梦想不断奋进的新实践中顺势而成,彰显了辉煌的时代风采。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性。实践是理论之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升华而成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被忽视、淡化、削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观念不正确、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制约发展活力和社会活力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司法不公问题严重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社会思想舆论环境中的混乱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军队中一度存在的不良政治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我国在国际力量对比中面临的不利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等等。这些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取得,根本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彰显了这一思想的实践特色和指导实践、推动实践的伟力。通过对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理解把握,我们更加能深切地感到,在当代中国,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没有别的什么思想能够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问题。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性、科学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突出贡献就在于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

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是“8个明确”“14个坚持”。“8个明确”偏重于理论层面的概括和凝练,集中反映着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14个坚持”偏重于实践层面、方略层面的展开,每一个“坚持”都来自实践,又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8个明确”“14个坚持”有机融合、有机统一,凝结着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凝结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深化、拓展、升华,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战略与战术相一致、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理论特色。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深入分析“8个明确”“14个坚持”及其内在逻辑,深刻理解这一思想是如何用一系列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的,从而进一步把握这一思想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丰富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不忘老祖宗又讲新话的典范。这一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起点、逻辑起点、价值起点,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精神实质,同时又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一系列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写出了马克思主义时代新篇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深刻认识这一思想在理论上的创新创造、全面把握这一思想各方面的丰富内容,深入领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发展理念、新时代两步走战略、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开放新格局、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文化自信、脱贫攻坚、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新时代强军目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从而进一步充分认识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出的巨大原创性贡献和丰富内涵。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民族性、人民性。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思想聚焦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规划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明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深刻理解领会中国梦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深刻认识中国梦把国家追求、民族向往、人民期盼融为一体体现出的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深刻认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中”等重大思想观点,更好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中,在这样一个世界发展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主张,占据了人类道义制高点,凸显了中国特有的大国风范、大国担当。这一思想体现的独立于西方模式和西方话语的思想体系、价值体系、制度体系、目标体系、战略体系,凝结着当代中国对人类更好未来的艰辛探索,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深入学习领会这一思想是如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的,是如何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合作共赢结合起来的,从而深刻理解把握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等重要理念,理解把握这一思想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共同难题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心得体会篇十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性。时代是思想之母。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理论,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新时代是这一思想的鲜明标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同时我们也面临新目标、新变局、新难题、新考验: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要用100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现代化路程,这种转变不但速度、规模超乎寻常,变化的广度、深度和难度也超乎寻常。我国正处在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时期,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一些国家和国际势力对我们的阻遏、忧惧、施压有所增大,这是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世界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如何在乱局中保持定力、在变局中抓住机遇,对我们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而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风险”更需要我们时刻警醒面对。时代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必须作出新的回答。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这一思想在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思考和把握党和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中应运而生,在不断破解难题、应对风险和挑战,朝着梦想不断奋进的新实践中顺势而成,彰显了辉煌的时代风采。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性。实践是理论之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升华而成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被忽视、淡化、削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观念不正确、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制约发展活力和社会活力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司法不公问题严重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社会思想舆论环境中的混乱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军队中一度存在的不良政治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我国在国际力量对比中面临的不利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等等。这些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取得,根本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彰显了这一思想的实践特色和指导实践、推动实践的伟力。通过对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理解把握,我们更加能深切地感到,在当代中国,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没有别的什么思想能够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问题。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性、科学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突出贡献就在于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

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是“8个明确”“14个坚持”。“8个明确”偏重于理论层面的概括和凝练,集中反映着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14个坚持”偏重于实践层面、方略层面的展开,每一个“坚持”都来自实践,又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8个明确”“14个坚持”有机融合、有机统一,凝结着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凝结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深化、拓展、升华,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战略与战术相一致、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理论特色。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深入分析“8个明确”“14个坚持”及其内在逻辑,深刻理解这一思想是如何用一系列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的,从而进一步把握这一思想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丰富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不忘老祖宗又讲新话的典范。这一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起点、逻辑起点、价值起点,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精神实质,同时又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一系列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写出了马克思主义时代新篇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深刻认识这一思想在理论上的创新创造、全面把握这一思想各方面的丰富内容,深入领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发展理念、新时代两步走战略、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开放新格局、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文化自信、脱贫攻坚、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新时代强军目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从而进一步充分认识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出的巨大原创性贡献和丰富内涵。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民族性、人民性。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思想聚焦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规划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明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深刻理解领会中国梦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深刻认识中国梦把国家追求、民族向往、人民期盼融为一体体现出的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深刻认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中”等重大思想观点,更好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中,在这样一个世界发展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主张,占据了人类道义制高点,凸显了中国特有的大国风范、大国担当。这一思想体现的独立于西方模式和西方话语的思想体系、价值体系、制度体系、目标体系、战略体系,凝结着当代中国对人类更好未来的艰辛探索,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深入学习领会这一思想是如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的,是如何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合作共赢结合起来的,从而深刻理解把握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等重要理念,理解把握这一思想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共同难题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十讲》通过深入的讲解、鲜活的阐释,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思想魅力。我们要结合学习《三十讲》,不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自觉用这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心得体会篇十一

作为一名青年法务工作者通过学习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我再一次让我看到了美好的前途和梦想。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法院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心得体会。

欢迎大家参阅。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今后五年我们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进入决胜全面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迈出了重大步伐,司法工作已经从侦查中心主义转变为审判中心主义,司法的公正公平公开,是法治的生命线。

通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我懂得了,我们要努力学习法律法规和职业操守,谨言慎行,保持诉讼中立,严守法庭秘密,庭前阅卷充分,发挥自已的工作经验和阅历学识,坚持良知和审慎,才能作出最佳的正确判决。还要作好法律宣传讲解和积极参与庭前调解,取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信任,司法才有公信力和影响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使命当前,需要责任担当。作为人民陪审员的一员,我要不辱使命,忠诚干净担当,做老实人干老实事,善于学习和总结,挑战自我,为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体制而努力。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不依靠法治,任何国家都不能持续的发展下去。如果说1997年中共xx大提出依法治国,刚好踩在了时代的鼓点上,那么,今天的我们听到了新时代法治建设更加激越的鼓点。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多次提到了法治建设,并指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十四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由此可见,法治、国家、时代是形影相随的铁三角、彼此助推的浪涛,法治将在我国治理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基层法官,我深深体会到党的xx大以来,法治中国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感受到全社会法治信仰的树立仍然任重道远。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不仅需要通过一次次不厌其烦的释法、一次次苦口婆心的调解,最终形成胜败皆服的判决,更需要通过审判工作,提升群众的法治信仰和法治理念。中国的法治建设拉开了新的篇章,在实现法治强国梦的路上,我将秉持着理性,良知,责任,继续前行。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青年一代应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刚步入法务行业不久的我,更应该明确自己的方向,不仅要用法律解决问题,也要用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言行。青年法务工作者要朝着优秀的方向前行,更要以推动法律的公平和法治社会的发展为己任,坚守职业道德,为实现公平正义做出贡献。

行百里者半九十。

坚持,是通向成功的必备条件。我通过自己的坚持,考取了法律职业资格,但是这并不能代表自己就懂法律,就会用法律。我距离一个称职的从业者还有些距离,距离精英还需要经验的积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法律行业是一个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职业,会有不断更新的法律法规,会有不断出现的疑难案件。我在努力养成一个阅读习惯,每天睡前看书半小时,或者阅读微信公众号中优秀的文章;刚开始会给自己找各种借口,没时间看,太累了不想看,强制自己一段时间后,发现只要我洗漱快一点,闲聊少一点,睡前半个小时就有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能去搏风击浪。律师行业节奏快、压力大、强度高,很多律师同仁一天跑好几个法院,不定期出差,经常性熬夜。年轻就应该拼一拼,但拼搏的同时,别放弃了健康资本,坚持锻炼,才能更好的朝着目标奋斗。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在懈怠的时候,就会想起自己在法院实习时,一位老法官教导我:“小肖,既然学了法律,就不要犹豫,既然你想做律师,就要坚定!”也强调,要不忘初心,我更不能忘记自己想做律师的信念,当回忆起当事人拿到胜诉判决的笑容,家属重燃希望的眼神,那一刻再多辛苦都是值得的。

最后用讲话中的一句来勉励自己:“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心得体会篇十二

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之期,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市委开展了“建功新时代、再创新辉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的是准确判断形势,清醒面对挑战、敏锐抓住机遇,着力解决我市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及时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的重大决定。我们要站在全局和时代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大讨论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市委的重大部署和工作要求上来。作为信访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更应该带头解放思想,带头转变观念,带头转变作风,以实际行动为干部职工做表率。通过近一个月的学习思考,我对“大讨论”活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是自我加压、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机遇。下面,就此次大讨论活动谈谈我的个人体会。

新时代是机遇,更是挑战。只有立足新的起点,自觉地加强理论武装,不断增强政治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才能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面对新形势的变化和考验。一要明确方向。当前,我们党正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前所未有。工作中,我们必须以党建为统领,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坚持党对信访工作的绝对领导,准确把握信访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政治定位,坚持人民信访为人民的理念,认真处理好每一件信访诉求,做到为民解难,为党分忧。二要深思细悟。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我们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因此,我们要全面深入学习,切实吃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信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内涵,把学习成效更好体现到增强党性、提升能力、改进作风以及推动工作上来。三要学以致用。“学讲话、学精神”不是一句口号,只有做到学深学透,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此次大讨论活动聚焦“四个方面”开展研讨,为的是将学习与当前各项工作有机结合,最终形成“双提升、双促进”良好局面。因此,我们必须紧密联系实际,切实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解决信访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通过学习先进事迹,要以这些先进事迹为“尺”,看一看,量一量,找到自身的差距,见贤思齐,明确努力的方向,迎头赶上。一要以甘磊同志为标杆。我市甘磊同志在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遭受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冲在前沿、站在前线,6月16日因劳累过度,值班时突发疾病不幸牺牲。从他身上体现出的是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是敢于担当的斗争精神,是一心为民的宗旨意识,是忘我奉献的优良品质,他以实际行动和宝贵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二要认真查找差距。结合此次大讨论活动,我们要深入剖析,做到转变“四种思想误区”,杜绝“六型干部”,做到常照镜子,常给思想和灵魂洗澡,让党员干部在照镜对标中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达到去浊扬清、治病救人的目的。三要切实转变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必须加强自律、慎独慎微,经常对照党章检查自己的言行,加强党性修养,陶冶道德情操,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工作中,我们要把职位看作是对自己的一种“约束”,看作是一种责任,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要按照党章、《准则》和《条例》要求,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勇于担当,做到任其职、尽其责,在其位、谋其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信访干部,必须勇于担当,强化三种意识。一要强化危机意识。历史曾无数次证明,危机往往潜藏于成功与狂欢的背后,而最大的危机就是无法发现危机、缺乏危机意识。在过去的10年中,我市信访工作已由原来全市先进信访工作常驻县市跌出。这次大讨论活动提出了“三争目标”,这需要我们认真反思经验教训,强化学习,改变作风,奋起直追。二要强化服务意识。信访部门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信访干部是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人,是与群众最贴近的人,这就需要我们带着问题去倾听诉求、带着感情去做工作。工作中,我们必须要做到“五心”,即:接待群众有热心、对待问题有责任心、对待群众诉求有同情心、对待艰难工作有决心,对待疑难杂症有恒心,努力在群众初信初访阶段就解决好问题。三要强化创新意识。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矛盾纠纷交织叠加,群众的诉求复杂多样。面对新的挑战、新的“赶考”,我们必须挖掘发现工作中的“创新点”,不断优化工作方式,提升工作效率。目前,在深化“最多跑一地”改革试点中,我市初步打造了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下一步市信访局将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决心,尽快解决体制编制问题,确保中心实现“四个转变”。

学习,永无止尽!下一步,我将带领信访局全体干部职工,认清形势,细化措施,以学促干,以干促学,稳扎稳打推进信访工作,为“弘扬宁国精神、擦亮宁国品牌、再创宁国辉煌”贡献力量。

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精髓,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大的政治任务。只有将新时代新思想学习贯彻好,才能在攻坚期走的更稳,才能保证百姓的幸福生活。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要坚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精神力量和行动指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化学习把握思想精髓,使新思想落地生根、落实见效。

提高站位抓贯彻。把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通过举办培训班、学习班、读书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持续加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坚持学思践悟,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抓贯彻落实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坚持学用结合、指导实践,以工作实绩推动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真正将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谋划工作的具体思路、破解难题的措施办法、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

突出主责抓党建。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最大政绩来抓,层层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着力推进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行业系统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持续加大正风反腐力度,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更加严实地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行为底线,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

致力攻坚抓脱贫。把深入学习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基本遵循,以决战决胜的勇气和担当,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

问题导向抓发展。优化产业升级,牢抓项目建设,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仅要通过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建设,还要完善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城市。

通过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我们更加有信心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优异成绩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教育发展离不开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底色。新时代教育价值观突出教育本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注重教育价值融合,既强调人才的全面发展,又突显教育的社会价值,明确“四个服务”,确立了新时代教育发展基调。其中,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价值观的根本取向,人民中心是新时代教育价值观的根本立场,全面发展是新时代教育价值观的根本标尺。

毋庸赘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就是显著的,但也不必讳言,我国当下教育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以“五唯”为代表的功利化倾向。“五唯”在教育实践中有多种表现。一些学校、家长、学生过于强调智育、重视分数,“分数至上”“分分计较”,还不同程度存在着“刷题”、超前学习、过度教育等现象。有的学校和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升学率,“一本率”“北清率”甚至成为评价教育部门、评价学校、评价教师的硬指标。选用人才重学历轻能力,“学历高消费”“名校效应”“学历歧视”还在一定范围存在。高等学校中还存在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片面追求人才“帽子”、论文发表的数量和级别,以及论文抄袭、数据造假等现象。“五唯”问题严重偏离了新时代教育价值观,背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目标和方向。

评价与价值不可分割。教育评价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教育价值是评价的目标和结果。教育价值观为教育评价提供尺度,教育评价的维度、内容、方法、标准和手段都充分体现着教育价值观的尺度,引导人们教育行为的价值选择与追求。教育评价是教育价值观导向功能的延伸,教育评价通过价值引导,调整和匡正人们错误的教育需求与价值观念,保障和实现教育价值观对人们教育行为的指导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通篇渗透着教育价值观的立场、尺度,反映了教育事业发展的价值追求,为弘扬新时代教育价值观提供了机制、行为、思想和环境保障。

《总体方案》体现了教育评价的系统性。教育评价是反映教育实践成效的完整系统。只有进行教育评价的系统性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和顽瘴痼疾,从总体上匡正人们的教育价值观,实现教育行为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统一。《总体方案》坚持统筹兼顾原则,强调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对教育评价改革进行了深度谋划、系统设计、全面布局,涉及教育实践的全环节、全主体、全要素、全类别以及各年级学生学习情况的全过程,进一步完善教育评价机制和制度,为各级各类教育和主体落实新时代教育价值观提供机制保障,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方向和目标。

《总体方案》体现了教育评价的科学性。科学的教育评价一定反映教育本质,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体现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总体方案》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分层分类创新和改革教育评价的内容、方法、手段和标准,形成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规范人们的教育行为,祛除教育中的浮躁之弊,保障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人才选拔与使用符合新时代教育价值观的要求。

《总体方案》体现了教育评价的价值性。任何教育评价都包含着某种价值立场和尺度,促使全党全社会端正教育思想观念、转变价值观念,确立新时代教育价值观,统一思想,规范教育价值创造的实践过程。《总体方案》强调,坚持立德树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旨在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教育正确发展方向,针对不同主体的实践特点,分别建立了“科学履行职责”“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营造教育发展良好环境”等五种教育评价尺度,促使主体行为回归教育本质,形成巨大教育合力,共同创造新时代的教育价值。

优化评价结果产生的社会效应,实现教育与社会互动的良性循环,共同营造教育发展良好环境。

《总体方案》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我国教育的正确价值观和科学的教育发展理念,遵循了教育发展规律和教育改革逻辑,必将有利于加快构建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凝聚新的合力、打开新的局面,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近日,由中宣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一书出版发行。作为党员干部,要紧密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熟读《三十讲》内容,掌握核心要义和丰富,真正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有力武器。

一是学习好《三十讲》,要多思多想,学深悟透。《三十讲》以“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为核心内容和主要依据,分30个专题全面、系统、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要联系地、系统地、全部地理解把握,坚持整体把握、辩证思考、系统认识,把学习贯彻《三十讲》中的理论观点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贯通起来,同把握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各项战略部署贯通起来,务求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进一步提高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是宣传好《三十讲》,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三十讲》丰富、脉络清晰,真正让党中央的大政方针深入人心,做好宣传工作至关重要。要以丰富多样、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抓好具体的学习宣传。要精心谋划,聚焦主题、创新方式,通过专题学习、研讨交流、集中宣讲、研究阐释、主题党课等形式,增强理论深度、实践力度、情感温度。领导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切实承担起学习贯彻的领导责任,同党员干部一起学习交流、一起调查研究、一起谋划工作。要把“大道理”和“小道理”、把“天下大事”和“居家小事”结合起来宣讲,用群众语言、老百姓的话解疑释惑,真正把党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让大家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三是贯彻好十九大精神,要放远眼光,拉近远景。《三十讲》中提到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这一重要思想的实践要求,需要我们结合工作实际深入领会、全面贯彻,始终作为政治上的“定盘星”、思想上的“金钥匙”和行动上的“指南针”,更加坚定自觉地用以固本培元、指引方向、推动工作。作为党员干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坐标,坚持思想上对标对表、行动上紧跟紧随、执行上坚定坚决,不断强化职责就是使命、权力就是责任的意识,时刻不忘自己的岗位职责,坚持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要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在实践工作当中做出实绩。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心得体会篇十三

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为新时代伟大实践提供了行动指南。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的政治任务。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检察干警我认为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实到工作实处。检察机关作为宪法和法律确定的法律监督机关,使命就是“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主动融入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忠于宪法和法律,强化监督主责主业,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尊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鉴于此,本人从以下三方面提高个人政治和业务素养。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检察机关是党领导下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和司法机关,讲政治是第一位的要求。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就是要实行法律之治,对于检察机关来说严格依法办案就是讲政治的要求之一。当前,学习和贯彻好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就是对讲政治的检验。要把思想统一到深刻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上来,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更好维护国家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先要在感情上保持一致,最终在方法上把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创造性地落实在本地区、本部门和本职工作中。

二是规范司法行为,提升自身业务素质。服务和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在司法办案中准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罪与非罪界限,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加强产权司法保护。深入推进检察环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检察官以案释法制度。因此我时刻注重学习最新的法律、司法解释及《检察机关执法工作基本规范》及《海南省检察机关检察管理规范化手册》等规范文件,并且在实际办案过程中逐条对照,有不规范的地方及时改正。通过学习,让我对执法的依据、程度、内含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是认真学习党章党规等文件,提升自身公正廉洁意识。习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对此本人认真学习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检察人员纪律处分条例》等规章,积极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学习、“两学一做”等活动。我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坚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做到绝不接受任何请托,排除阻力、抵制诱惑、不怕威胁,并且十分注重法律程序,切实保障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四是密切联系群众,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我们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务必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知行合一,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做到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讲奉献,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有作为,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党员干部只有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才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保持巩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经过学习,我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职责,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自觉坚守思想道德防线,坚守廉洁从政底线,坚守党纪国法红线,做执行制度的表率、做接受监督的表率、做廉洁自律的表率、做勤政为民的表率,脚踏实地的为人民服务。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心得体会篇十四

老百姓说得好,千关键万关键,办好中国的事情党是第一关键;又说,千条万条,把党建设好是第一条。这个体验是几代中国人民跟随中国共产党进行“两大革命”实践所得出的结论,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第十三部分,强调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要求“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逢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我读《三十讲》,边读边思考,初读完了关着书本又再冷静思考,特别是联系自身参与党执政实践活动又进行了深度思考,最终悟出了党建的一条“千古警示”,即牢记毛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发出的“两个务必”教导。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长期和平、条件越来越优越的执政环境中,在夏天不热、冬天不冷的大厦里,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尤其是“关键少数”,甚至一些党的组织,把“两个务必”忘掉了,这叫失痛不觉痛的危险,正如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剖析的“四大危险”。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同人民群众形成的那种血肉相联、鱼水相依的感情逐渐淡化消失了。加之我们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日益复杂,再加之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严峻,所以就很容易丧失警惕,很容易出问题、很容易犯错误。这就要求每一名共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关键少数”,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警觉,把“两个务必”扎根在思想上,落实在行动上。

怎样才能遵照习总书记的教导,把办好中国事情的关键解决好呢?我思来想去,习总书记已经为全党指明了方向,作出了战略安排,提出了47个字的党建要求。我们的党中央已经向全党及国人、世人立下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军令状。我认为,全党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务必做好以下五项极为重大而紧迫的工作:。

一是抓好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的政治建设并放在首位。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强化“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有了这四个高度一致,就会坚如磐石。这就是党性。

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生活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胜,高度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浸蚀,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全党同志要在各级领导干部带领下加强党性锻炼,用“四同行”的决心(即廉洁与人生同行、创新与事业同行、智慧与学习同行、品德与人民同行),把党员誓词化为行动,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二是下最大的气力,用最有力的措施,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逐一落实到每一个党组织、每一名党员,真正实现第三十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这是一项无比重大而又十分艰巨的战略任务。用老百姓的话说,这是“一本万利”的好事、大事。我认为,这就是最大的政治、最急的政治、最管用的政治,必须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来。坚决反对只讲在口头上、写在纸上等那一套形式主义。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极其深刻地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坚定理想信念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每一名党员的政治灵魂。教育引导全党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使我们的党员首先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自觉做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三是下最大的政治决心,全党动手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这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基础。全党有450余万个基层组识,要把他们的组织力、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就不会出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问题。为此,要以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五章第三十二条规定的党的基层组织的八条基本任务为标准,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真正成为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我在2016年国庆回老家,用一个月时间,对农村村一级党组织现状作了较深入的调研,向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写了报告,提出改变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状况的几点建议,受到有关领导的肯定。

四是从战略高度破解党能力不足的危险、从“关键少数”的带头示范作用抓起,“打铁必须自身硬”,全面增强执政本领。这个任务要靠各级领导干部勇于自我革命精神与组织监督制度的密切结合才能完成。习总书记说:“领导十三亿多人民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接着,他一连提出了增强八个方面的执政本领,即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正如第二十八讲所论述的,只有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把我们党自身建设好、建设强,才能确保我们党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08568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