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的乡情范文(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15:53:05
浓浓的乡情范文(20篇)
时间:2023-11-21 15:53:05     小编:纸韵

每一次总结都是对自己的一次成长,一次进步。总结的内容应紧扣主题,剔除无关信息,保持主次分明。下面是一些写作素材,供大家参考。

浓浓的乡情篇一

不知怎么了,就开始想念以前的生活,打着赤脚,就这样踩在很多小石子的乡间小路上。

午后的太阳迎面射来,懒洋洋的照在身上,随意找一块阴凉的地方,面对着河坐下,从周边随手捡起几块小石子,用力朝着河面扔去,看着那被激起的水花和波纹,注视了一会,然后像刚才一样又朝河边扔出去了一块小石子,又注视了一会,接着……每一次,像这样一扔就是一下午,直到傍晚,奶奶叫我回家吃饭,我才恋恋不舍的离开。

回去时,走着原来的那条乡间小路,踩着原来的那些小石子。就这样慢慢的向着家的方向走去,看着那天边的晚霞和即将落下的太阳。这样,一天就算是过完了。

回想着童年的往事,那时是那么的无忧无虑,现在只能幻想一下。多么的怀念,多么的向往。

可是我知道,那以经过去了,不会再回来了,现在只能是一段回忆,一段美好的回忆。

尽管如此,但那也是我童年的见证啊!

半年后我又回到了久别的故乡,它的变化实在让人感到惋惜。来到河边迎来的不是河水清凉的气息,而是垃圾所散发出的恶臭味!走到奶奶家,又是那片竹林应入眼联。奶奶开心的出来迎接我们。跟爷爷奶奶打完招呼后,我就迫不及待的跑到山上去,奶奶在后面叫我跑慢点,可我却越跑越快,因为那里有我太多太多的回忆,让我早已等不急了!沿着一条弯曲的小路上山,不一会儿就到了这条小路的尽头,我按着自己的记忆继续像前走,接着迎来的不是一块小草地的,而是遍地的垃圾!小时候我的乐园呢!那绿油油的小草呢?!那周围一朵朵的小花呢?我慢慢地走着,以前我映象中的一切都变了!变得一点都不美了!我愤愤的朝旁边的竹子打了一拳,霎时,听到几声扑啦啦的响声,许多鸟雀飞走了。我呆呆的站在这。顿时感到悲伤。

一阵悲伤后,我准备回去,起步时,忽然脚下踢到了一个东西,低头一看是一点笋苗。我有种欲望想把它挖出来,可是我想了想我不能,因为那代表着我儿时的美好回忆。代表着我对家乡以前美景的向往!

这已经不像以前了,真不知道我现在因该喜欢还是不喜欢这幅场景!

啊!故乡,你是我出生的地方。无论我到了那里你永远是我的家。无论您变成这样我都永远爱你!

走在故乡的小路上,我总是思绪万千情意绵……。

浓浓的乡情篇二

静下来现在仔细想想,人生最快乐的时光应该是七、八岁时,那时候吃饱了就睡,不用担心会变胖;看不顺眼就打,打不过就跑,最不抵也是两败俱伤;用泥巴堆过小城、捏过娃娃,还有各种永远也吃不完的小零食。

虽然那时候会因为掏鸟蛋、翻墙、上树被母亲揍,可哭完后又是面不改色心不跳“英雄好汉”一名。

我们那里的窑洞,虽不及延安的出名,但也是冬暖夏凉,还有热乎乎的土炕。老人们说睡土炕以后不会得风湿病。

春天满村梧桐的花,用脚踩踩会发出很清脆的响声,花谢了可以把它串起来做成风铃状的东西,然后把狗脖子上挂的铃铛挂在上面,就是玩具。

夏天的雷阵雨过后,泥土的清香扑鼻而来,我们就坐在门前的水泥地上玩抓石头的游戏,听说那样雨就会很快停,小时候的我们大都是个野孩子。

秋天时候我们都很忙,不管是在果园里、还是在门前的场里。别看那时候我们小,却也帮家里干了不少的活。

冬天黄土高原的风貌尽显,光秃秃的山沟,一场大雪过后,虽不及童话世界那么好看,却也是别有一般风味。

这一年四季里,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放羊。在山沟里放羊是最自由的,只要不让它破坏庄稼就可以了,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在玩纸牌、睡觉或者听那些老人讲过去的事情。听了他们的讲述后,就崇拜起他们,那些战役、奇闻逸事在老人们绘声绘色的描述里重新有了色彩。

后来有一年,村口的梧桐树都被卖了,随着电锯声音传来的是树木倒下来的巨响,后来一段时间,一出门就看到一片荒芜。直到某一天,那里多出了一排排杨树,才觉得那曾经眼前的一片绿回来了。

起的,我们经常拿着各种土块往下扔,还一度怕车厢里的人知道后找我们来算账。长大后也坐了很多次火车,才明白压根就发现不了。

随着城镇化的加剧,村子里的人渐渐都搬走了,只剩下几户老人。老人们都说,住在城里空气不好,一眼望不到边,看到的全是高楼大厦。老人们不愿意搬,大半辈子都在这村子里,这村子大概已融入他们的生命里了吧!听着突然就觉得悲伤,不禁扪心自问:“我们这些年到底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后来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每次待的天数也屈指可数。如今最大的愿望就是老了后在农村老家的院子里,前面种喜欢的花,后面种各种蔬菜,自给自足,最起码不用担心粮食安全、蔬菜安全。

浓浓的乡情篇三

小时候住的是平房。那些平房是成排的,东西走向。一出家门便是土道,得走上几十米才能踏上坑坑洼洼的柏油路。这样的路,不知多少年未曾修整。

夏天,只要一下雨,土道上就成了湿泥的安乐窝。柏油路上大大小小的坑洼,此时也成了一个个星罗棋布的小池塘。到了快做晚饭时,家家户户都得去不远处的自由市场买菜,大家深一脚浅一脚地穿过那满地的泥泞,走进嘈杂而又动听的叫卖声中。菜市场里,脱落的菜叶被来来往往的行人踩在脚下,和成烂泥;卖鱼的穿着一身橡胶防水衣,刮着鱼鳞,飘来一股腥气和潮气……这场面虽不优美,却在我心中充满暖意,因为与之相伴的是炊烟四起。这炊烟随风飘散,钻进人的鼻孔,呛得人眼睛酸酸,泪水直流。那不仅是炊烟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

每个人都在冬日的漫漫寒夜中艰难地行进,焦渴地呼唤着春天……。

千百年来,山城的人民就是这样从泥泞中走来,从风沙中走来。他们的生活空间没有江浙的温润宜人,更没有云贵的四季如春。然而,他们却始终不离不弃,无怨无悔,默默而顽强地努力适应,努力改变。如今,听说家乡泥泞少了,风沙小了,山头绿了,清水河的水也真的变清了。于是多年后,当我再次踏上故土时,家门前也多了一抹新绿。当然,山城的脚步还在前进,它远远没有停止。而当我怀抱春天时,心里却仍然装着冰雪,布着泥泞,存着风沙。因为它们也曾是故乡的符号,永远地跳跃在我童年的回忆中。

我的故乡,我深深牵挂着的故乡,你永远是我心中最美丽的羁绊!

浓浓的乡情篇四

“故乡的歌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这首是席慕蓉的诗,也道出了我心中的故乡。

我的故乡在云安,我在那儿土生土长,玩惯了那儿的黄泥,看惯了那儿的瓦房。夜晚,就和小伙伴跑着,闹着,在院子里追逐打闹。白天,就经常到河边捡石子儿,堆城堡。绝对是熟悉了云安的各个角落。

偶尔到新县城玩玩。嗬!多新鲜!光着脚丫在房子里跑的感觉,真是妙不可言。热的时候还可以在有空调的房子里。就像进了冰箱一样,多么凉快啊!而且街上热闹非凡,各个商场开放着,琳琅满目。当时,我就想住进这样的新城,告别那俗气的云安。

可没想到,我这一梦想,到了初中,居然就实现了,因为整个云安要搬迁的缘故,我们也随之住进了新城,真是太美妙了。起初,我兴致勃勃的。可过了不外,我就怀念云安了,怀念那儿上了年岁的土屋,怀念那朝夕相处的伙伴,更怀念的是住在那儿的那段日子。

现在住进了新城的我,总是觉得好孤单,好寂寞。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只能坐在桌前,静静的想在故乡发生的一幕幕美好的情景,昔日的伙伴散了,昔日的邻居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留下的只是略微带点淡黄的回忆。

以前总是不明白,故乡有什么好,为什么那么多的名人都写了无数赞美故乡的诗呢?现在我终于明白,只有告别了故乡的人,才会有对故乡那么多眷恋,那么多的思念。

浓浓的乡情篇五

鸟有一个巢,蚁有一个窝,人有一个家。

从记事开始,便就体会到了家乡的美,美得飘渺,美得虚幻,美得如世外桃源、人间仙境,翠绿的山,清澈的水,湛蓝的天和妖艳的花与淳朴的人……一切都是那么的美,那么的真。

5岁那年,由于父母工作的需要,便就随父母来到省城——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从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便就在思乡中度过,在思乡中成长。

家在很遥远的江南,老家的山很美,美如女人头上盘起的青螺。春天有点点的美丽的野花点缀,秋天有片片红叶儿渲染,就连冬天也是一片葱翠的绿。

还有那段古桥,玲珑精巧,如一轮弯月,永远那般秀气。还有老家的人,淳朴的如那清冽的山泉。

清晨的薄雾,掀开了朦胧的面纱,河面便响起了“吱呀,吱呀”的摇橹声。它划破了晨曦的宁静,唤醒了小镇,惊醒了孩子的梦。早起的江南人,已经用双手辛勤描绘出了美丽的生活画面,就连那小河也仿佛不再沉静,伴随着那一连声的“吱呀,吱呀”,荡漾起一圈一圈的涟漪。

老家多雨。三月的江南永远飞着细细密密的小雨,朦胧而又多情,罩着那条小河,罩着河上漂泊的几只渔船。三月的风雨是诗,三月的小树是笔,描绘着独特的诗情画意,走在雨中,便读到了些许的含蓄。山也朦胧,水也朦胧,山水浑然一体。雨中的江南人,旋起的一切希望都在那飘不完的雨丝中酝酿。

记忆中,老家永远都是温馨的,故乡的女孩儿笑的很纯很真,那月光般皎洁的笑靥飘进我的心扉。幼年的石子路在温馨的泪光中便已呈现。

窗外,如薄雾似的月色,轻轻地走进了我淡绿色的窗帷,向我投以一个恬静的微笑。于是,记忆便奏起了一首没有旋律的歌。那棵老树,那座古桥,羊角辫伴随着那童稚的眼光……在心中荡漾起层层波涛。

童年雾般的消失,只剩下如水的月光依旧。于是,在每个思念的季节,都忆起江南三月的老屋,在每个孤独的雨季,都仿佛听到了故乡的亲切呼唤,永远也听不厌的是故乡的曲;永远都怀念的是老屋门前的悠悠绿水,悄悄转过身,留给故乡一份深深的思念。

后记——纯真的童年往事永远停留在江南画卷中,能够看见的都已物是人非。

浓浓的乡情篇六

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故乡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彩色,点染出故乡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故乡南阳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省、陕西省接壤,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之北而得名。南阳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马蹄形盆地,素称南阳盆地。

故乡是个人杰物灵的地方,古有四圣,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商圣范蠡,科圣张衡。这四人,是故乡的名片。

故乡有着它独特的风光。“一山一水一恐龙”大概是最准确的概括了。故乡的“一山”指的是内乡宝天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一水”指的是淅川丹江,被国家确定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一恐龙”指的是西峡恐龙蛋化石群,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无不让每个南阳人引以自豪。

故乡也曾经是汉代的古都,也是汉光帝刘秀的故乡,汉光帝刘秀曾在这里建立过都城。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对王莽,昆阳之战,光武挽狂澜于即倒,王寻等百万之众,一时土崩瓦解。王莽政权的丧钟,由此而敲响。光武以偏师徇河北,平王郎,降铜马,艰难奠定中兴之基。统一天下,定都洛阳,重新恢复汉室政权,为汉朝中兴之主。政治措施皆以清静俭约为原则,兴建太学,提倡儒术,尊崇节义,为一贤明的君王。在位三十三年,谥号光武,即光绍前业之意,庙号世祖。

故乡也很注重科技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南阳决策层审时度势,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科技兴宛,教育为本”的经济发展战略。在“科教兴宛”大旗引领下,“十五”期间,全市共实施科技计划1365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由2001年的39。8%增长到2005年的44。6%,应用性科技成果推广率达到60%以上。我市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全国8个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之一,被中国林科院、农科院确定为“科技兴林示范市”、“科技兴农”示范市。

这就是我的故乡—南阳,一个历史文化悠久,山水风光秀丽的地方。

浓浓的乡情篇七

随着女排里约奥运会夺金,

汉中,终于迎来一场甘霖,

这是一场心灵的润泽,

秋雨,有你,生灵不衰,

女排,有你,中国不败,

女排精神就是中国之魂,

一场夜雨就是汉中人的甘露,

老天,你没忘汉中,

世界,你看到了中国。

团结才能奋进,

拼搏才能夺金,

爱你,甘霖,

汉中人久幕的爱戴,

爱你,女排!

团结、奋进、不屈的精神,

中国人永远的傲娇!

浓浓的乡情篇八

故乡的河每到汛期都会变得十分暴躁,而在这之前总会有人重修搭石。如果有人发现哪处搭石不平稳,不管多着急,都会停下来,把东西放在一边,找来合适的石头放在搭石下,再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才肯离开。

汛期过后,河面又变得平静,姑娘们便会带着衣裳到无名的小溪边洗衣服,她们有说有笑,洗完了也舍不得离开,还要和其他姐妹话一会儿家常。溪水直通一口小潭,潭水深不见底,绿得像块翡翠。

通往小潭的是一条泥泞路,下雨时雨点拍打路面,钻进土壤,使泥泞路变得非常松软,每踩一个脚印都会有一个小水坑。

雨过天晴,彩虹架在天空上,路上有许多小水坑,水坑很小,里面的水不足三升,路边有许多花草,雨水落在野花上,那野花变得更小巧可爱了,雨水落在小草上,小草也更加活泼翠绿。

路旁的丁香花缀满枝头,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美,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走向小塘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来,那十字小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

在细雨朦胧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莹白渗过来。

浓浓的乡情篇九

昨夜,我又梦回故乡。恰逢洁白的雪花,轻盈曼舞,神采飞扬,在村庄的每一寸土地上落户安家,使广袤的大地银装素裹,如诗如画的明朗。清澈如水的月光,洒满夜晚的村庄,溢满银色的光芒。

醒来后,我的内心却无比的失落和惆怅,昔日无数感动的画面在眼前播放。莫名的想念,不能自拔地敲打着痛楚的心房。突然,一阵无奈的辛酸涌向眼眶,使我情不自禁地向故乡的方向,久久地凝望!

又梦见你朴素善良的模样,又梦见你亲切微笑的脸庞,又梦见你风雪中挺起的坚强脊梁。突然醒悟,原来你从未走远,你时刻都在我的心上,陪伴我在异乡的路上,实现着梦寐以求的理想。

昨夜,我又梦回故乡。几条熟悉的老街,依然在风霜雪雨中,承载着岁月的沧桑。几百座民房,是故乡日夜跳动的心脏;高高的`院墙内,院落整洁宽敞;几家超市货品齐全,物美价廉,保障着村民日常的需求量。

一所小学校,书写着村庄一代代人的希望。狭小阴暗的教室里,曾留下我童年快乐的学习时光。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力量,使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着无限的憧憬和幻想。美好的希望,曾经在这里起航dd我要走出村庄,我要走向远方!

我亲爱的故乡,白雪皑皑的广袤大地上,似覆盖着无数条雪白的被子,一望无垠地延伸到远方。尽管有些寂寥荒凉,但是雪花纷飞的景象,却写满瑞雪兆丰年的吉祥。

一切都是那么熟悉,一切都是那么亲切!可爱的孩子们,无所畏惧地冻天寒的时光,无所畏惧北风刮脸的痛痒,无所畏惧意外的滑倒和摔伤,只有开心的笑声伴随寒风一起飞扬。

昨夜,我又梦回故乡。傍晚时,故乡袅袅的炊烟,在灰蒙蒙的天空忽近忽远地飘荡,仿佛思乡的愁绪百转千回,悠远绵长。我知道,那浓浓的烟雾,是家家户户正在点火做饭。

那火红的灶堂,正在为家人的晚餐熊熊地燃烧。然后家人们一起围坐在温暖的火炕上,一边吃饭,一边聊过往。其乐融融的氛围,是何等的温馨和向往,心情是何等的惬意和舒畅。这又是我记忆中多么难忘的幸福时光啊!

我亲爱的故乡,其实我从来未曾把你遗忘。只是忙碌的生活,紧张的工作,把我回家的步伐阻挡。其实你的音容笑貌,早已铭记我的心房。你教会我的勇敢和坚强,使我在打拼的路上步伐铿锵;你给予我的无穷力量,使我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斗志昂扬;你曾给予我的深深地关爱呀,浓浓的乡情啊,时刻温暖我脆弱内心的迷茫和忧伤!

此刻,高楼林立的城市,又是夜色阑珊,灯火辉煌。但是这一切繁华的景象,又怎能阻止我的思乡之情?即使走过万水千山,即使走过岁月的坎坷艰难,这份难舍难分的乡土乡音,是我心中永远不能忘记的念想;这份刻骨铭心的乡风乡俗,是我心中永远闪烁的辉煌!

时光匆匆,初心难忘;悠悠岁月,浓浓乡情。这份割舍不断的乡愁啊,日夜都会在我的心里流淌,温暖我在异地他乡,度过每一天平凡的时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浓浓的乡情篇十

掐指算来,离开故乡已整整七个年头,七年风雨兼程求学路,丝毫未减故乡情。

最记得的是故乡的山。红红的土地和连绵的山体,故乡的土地算不上肥沃,甚至有点贫瘠和苍凉,小时候爷爷就告诉我那是因为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这是革命的摇篮。故乡的山上有两种树较为普遍,松树及油茶树,一棵棵松树就那么倔强地挺立着,傲视着,而那一片片油茶树林,则能榨出有东方橄榄油之誉的茶油,哺育着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休养生息的人民。你若有幸在春天登上故乡的山顶,感受那山风掠过山林带来滔滔巨浪般的咆哮,放眼那红色土地上长出的一片片排山倒海的绿,绝对令你流连忘返。

还记得故乡的水。故乡的母亲河赣江,是祖国母亲河长江的一条支江,流过故乡的那段江面极宽,因此印象中总记得故乡的水有一种大气的宁静美。在这片广阔的水域里,生长着无数种鱼,你可以在宁静的午后或日落之时,看到江边有人在垂钓,真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图。

最忘不了的,是故乡人,小时候爸爸到外面工作去了,妈妈去教书上课了,只留下我和哥哥,由爷爷奶奶带着。等春天山上松树长出松针的时候,爷爷总是喜欢带我们去午后的那片丘陵,爬些低矮的山,回来的时候总是可以顺便捡些山上的松菇,那松菇的鲜美味,这么多年一直是我最经常回味的。记忆中在奶奶家里,享受奶奶的厨艺是最幸福的,每天吃饭都可以端着碗到很多小伙伴家中去串门,大多数时候是被爷爷铜铃般的呼喊声叫唤着才回家的。童年的快乐就这样在故乡流逝。

我爱我的故乡,故乡的山,故乡的水,以及和故乡山水相连的故乡人。

这就是我对故乡永久的思念之情。

浓浓的乡情篇十一

独坐窗前,万家灯火,远处鞭炮阵阵,近处年味飘香。

我与父亲慢步在屋前小道,看着这变化万千的小镇,闲聊着,闲聊着便渐渐聊起了团年宴,昔日的团年宴味道鲜美,不知如今能否再尝到。所幸,家乡虽然变化不小,但人与人的感情却没变,在那团年宴的背后,是长辈们希望一大家子人平平安安、团团圆圆的意思。

外面天还是黑的,屋里早已开始忙活,只因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除夕。我们那有个风俗,谁家团年饭吃得越早就表示越早将财神接到你家里。我望着那些忙碌的身影,不知不觉中也加入了他们,每个人脸上都乐开了花,和亲人们一起干活未尝不是一种幸福。厨房中,奶奶与大伯母正忙着,一个炒菜,一个添火,她们的脸被柴火照得红彤彤,但仍然洋溢着开心笑容,奶奶也显得特别精神,或许,是因为今天这桌菜是给她的子孙们准备的吧!

爸爸走过来,轻声对我说:儿子啊,这乡宴的味道没有变啊,还是昔日的乡宴。其实不只是乡宴,连人也没变。我静静地看着奶奶,看着她把自已的情与爱融入乡宴中,空气中氤氲着浓浓的情与爱,只需一点,足以温暖我的整个世界。

时间在忙碌的人群中悄然溜走,转眼,天已经亮了,一切都已准备好了,就等着那些美味的菜肴上桌呢!在人们的眸子深处是他们对团年宴的期盼,看来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想尝这些美味啊。

终于,大姑妈端着一盘菜走了出来,紧接着,一盘又一盘的佳肴被摆上了圆桌,阵阵香气扑鼻而来。大伯放完鞭炮后,我们的团年宴就开始了。亲人们坐在一起吃着、聊着,我只是静静地听着不说话,感受着人们团聚的喜悦,我轻轻地夹起一块肉放在嘴里,一股香气在嘴中化开,伴着浓浓的情与爱直抵内心深处。桌上洋溢着喜悦,门外也到处都是一派详和景象。年味在这乡宴中愈发浓厚。人们爱乡宴或许是因为乡宴鲜美,但我认为人们爱乡宴或许是因为它使来自远方的亲人团聚,那是故乡的味道、故乡的情。

我望着奶奶,奶奶正望着他们的子孙们微笑呢!或许,奶奶做这乡宴想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子孙聚在一起。乡宴背后,是老一辈人那纯朴的情与爱,或许也是他们对子孙一辈的期盼。

停刀落箸,乡宴至美。我爱乡宴,爱它的味泽鲜美,爱它使亲人团聚,但我更爱我的故乡情。愿时光不老,再回首,乡宴依旧至美,我的故乡情永远不变。

浓浓的乡情篇十二

我从小就在繁华的都市中长大,对喧嚣热闹的人群与五彩斑澜的霓虹灯的兴趣早已消失殆尽,我更喜欢循着江畔,细心品味故乡的零碎记忆。

又是一年春节到,我随着家人坐上了火车,期待着与故乡久别后的重逢。

老家龙川是客家人云集的地方。记得小时候爷爷奶奶总说:“孩子,我们是客家人。什么时候想家了,就回来看看!”爷爷奶奶都已是古稀之年了,对客家的习俗却仍记得特别清楚。

逢年过节时,酿豆腐是我们客家菜谱中必不可少的。一大家子十几口人围坐在饭桌旁,小孩子们分开一桌。而当期待已久的酿豆腐登场时,往往不一会儿便被我们“消灭”了。这时,老爸老妈就说:“菜上了先让长辈先夹,贪心什么。”那时还小,不懂得这些“乱七八糟”的规矩。当着其他小伙伴的面被教训,还不知道为什么挨骂的我,就一个劲地赌气,饭都不吃了。爷爷总是耐心地过来把我领回去,往碗里夹了更多好吃的菜,慈祥地看着我:“快快吃吧,别饿坏了。”说完便开始“教训”老爸。看着老爸老妈也和我一样被骂,心里憋屈,又不敢说话的样子,我笑了。笑得特别开心,以至于后来肚子都笑疼了。

那天睡觉前,我摸摸自己饱饱的肚子,心里甜甜的,对旁边的奶奶说:“爷爷最好了!”然后奶奶和我又会心地笑了......

“轰一一轰一一”火车的轰鸣声在我耳边响个不停。身边,爸爸妈妈都已经睡了。抬头望向远方起伏的山峦,在山的那边,我仿佛看见爷爷奶奶在向我招手,香喷喷的酿豆腐和在饭桌旁齐聚的家人在等待着我。我想,我离故乡,又近了!

浓浓的乡情篇十三

孩童时,家乡是梦中的摇篮,家是爱的港湾,总幻想着丢下摇篮,带着梦想飞翔,用坚实的臂膀托起爱的港湾。

长大后,青春年少,狂傲跋扈,总感觉家是羁绊,家乡是牢笼,嫌弃家乡的宁静和寂寞,向往灯红酒绿的繁华,憧憬浪漫人生的自由。

到如今,而立已过半,看惯了云卷云舒,尝尽了酸甜苦辣,看淡了灯红酒绿,身在远方,家乡的静谧是不变的牵挂,家成了无名的思念。一抹乡愁涌上心头。

乡愁是回家的路,一头载着梦想奔跑,一头牵着父母变老,中间连着子女待哺,双肩挑重责,任黑发变白,任脊背弯曲,任青春渐逝,我自岿然不动,用理想和信念铺平家路。

乡愁是家乡的远山,乡愁是故乡的白云,乡愁是绿树村边合,乡愁是蓝天飞鸟翔。

乡愁是春天里的野花,虽无玫瑰之娇艳,也无牡丹之华贵,但却飘着泥土的芳香,在心田永不凋谢。

乡愁是夏日的麦垛,高低起伏承载着乡亲的希望,年复一年,诉说着丰收的喜悦,忙里忙外只求风调雨顺。

乡愁是秋日的私语,硕果连阡陌,遍地土生金,山水田园乐,人亲故乡美。

乡愁是冬日恋歌,雪白的世界银装素裹,炊烟袅袅,尘封万里,心却融化了。

作者|安永忠。

公众号:浅墨流香。

浓浓的乡情篇十四

我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农村家庭,但大自然却给了我许许多多的精神补偿,让我的故乡永远在我心中烙下一个抹不掉的记忆,让它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中,挥之不去。

春天,当柳树刚刚长出嫩嫩的小黄芽时,我们几个孩子便跑到村边的小树林去削柳枝,树上的鸟儿在欢快的歌唱着,村边的小溪也在哗哗的流淌着,花儿在为我们招手点头,好像在想我们打招呼,这一瞬间,仿佛整个村庄、整个原野、整个世界都是我们的,我们就这样在春的怀抱里尽情的玩耍。

夏天的中午,我们坐在小溪旁边石头上,垂柳轻轻抚弄着我们的头发,碧水微微挠着我们的光脚,如同仙境一般,一会儿,天气闷热得让人不舒服,我一想,八成是要下雨了,不过一会儿,雨哗哗的下起来了,,雨过天晴,空气更加清新,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我不由的把手展了开来,闭上眼金,尽情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秋天,我们钻进了深深的玉米地里,那早熟的大玉米,胖鼓鼓的,黄发红发褪了色,便露出一排排如同小姑娘一般的雪白牙齿来,又让我想起烧嫩玉米的诱人清香,便跑到地理里辦来玉穗烧了吃。那沁人心脾的玉米清香,也不是那容易就随便享受到的,大人见了,就骂我们糟蹋粮食,但是你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如同山珍海味一般,美味极了。

夜晚,池塘的蛙鸣和院墙边蛐蛐的叫声,更显示出农村夜的宁静。

我的祖祖辈辈谦卑恬淡的生活在那借以为生的贫瘠土地上,辛勤耕耘,苦苦劳作,但是他们从不抱怨,因为他们知道这里就是他们的故乡,赖以生存的故乡,是他们生长的地方。

每天清晨,爸爸便出工,扶着犁,甩着便,戴着斗笠,披着蓑衣,抢那贵如油的春雨,在那些贫瘠的土地里,月黑风高的夜晚,依然能够熟练地种植或收割那贫瘠的山地里长成熟的庄稼‥‥‥,妈妈是个勤劳的人,每天总是起得很早,生活、熬茶、做早餐,把我们喂好,又忙着去上工,干了几小时的活儿,又赶忙回家做饭,喂猪‥‥‥,忙完晚上锅灶的活儿,还得缝缝补补,才算过了一天。

白天,我总喜欢跟父母到地里玩耍,看着父母被太阳晒得紫红的皮肤和干活的劲儿,真觉得是一种享受。这无形中的陶冶,是我感觉到自己桀骜不驯的灵魂是对清贫生活的刻薄回敬,由而回想起爸爸妈妈总是叮嘱我们好好读书。

为什么我每当走到那里,都难忘那片土地?走过如锦似画的山村,走过那大厦林立的城市‥‥‥,我都清楚的知道,我自己不过是匆匆过客而已,而心中,有一份属于另一块土地的渴望和眷恋,这样日复一日,年过一年,岁月的烟尘、乡情悄然升起‥‥‥。

有时我想是我拥有了故乡,还是故乡拥有了我,因为我知道,不再需要什么。在浸透中我感到自己早就是故乡的一草一木或者一峰一峦,构成那延续在我前世,今生和来世的乡愁,让我有了一份眷恋,一份相思。

啊!故乡,你是成长的摇篮,是你教会我热爱自然,热爱故土‥‥‥。

浓浓的乡情篇十五

背起行囊,独自远行,一别故乡明月已有一载,身上也沾了些许文人骚客的思乡情结。那首“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之景,竟也定格在我心中。我本凡人,怎逃得开这萦绕心头根深蒂固的情丝。

作为一个乐山人,当别人问起我是哪儿的,我的回答总是响亮而清晰——乐山。

乐山,一个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地方。这里有盛名远扬的乐山大佛,这里有风景怡人的峨眉山。有多少人醉在岷江的柔波中,有多少人醉在小西湖的幽静中,有多少人醉在黑竹沟的神秘中?又有多少关于“美女峰”的民间故事被人佳颂着?故乡,我注定逃不开你的怀抱,我是如此沉醉在你的这份迷人风韵中。

如果大佛,峨眉勾起了我灵魂的话;那我的乐山老乡郭沫若先生更能震撼我的心了。我不想再继续赞扬先生的丰功伟绩,因为这样的赞歌赞词太多太多了。我的嗓音并不美,我的文字显得有点生涩。我知道的,我一直都知道,但我只想表达我的一份感激,一份崇敬。我为先生写出那些惊世骇俗的精神食粮而震撼,我更为先生那犀利的笔调一次次深深的敲击我们的心,并且使我保持清醒而由衷的感激。站在异乡的土地上,我似乎变得有些懦弱了,我需要先生传达给我的那份勇气。

哦,思绪似乎有些混乱了,它似乎有些不受控制的随处乱窜。不,我不能在沉醉其中了,我的心似乎有东西在呐喊,在啃噬,想钻进心里去。惦念如湖中的水草,在疯狂的增长,试图将我淹没。

透过眼中的湿润,我看见了故乡的身躯,变得更加得修长美雄;我看见了故乡的眼睛,两眼盈泪;我看见了故乡的脸颊,满脸沧桑。我真的回到了故乡吗?为何我如此清楚的听见了乡间的鸡鸣犬吠声,听到了浓浓的乡音,听到了“隆隆”的汽笛声?我现在终于明白什么是剪不断理还乱,我想我是真的被困住了。

故乡的酒是那么的醇,那么的辣,那么的香。在扑鼻的酒香中我终于明白,为何孔乙己宁愿倾“家”荡“产”只为买杯酒喝,苏东坡为何要把酒问青天了。突然间我深深的惦念起故乡的“乐山人”,我总认为它应该是最醇最香的了。虽然它不及茅台的大器,不及五粮液的醇厚,不及剑南春的飘香。但是它仍已价廉物美,醇甜余香,幽雅细腻深受乡人的喜爱。那股酒香总会钻到人的心里去,从心里香,从心里甜。

故乡有美景,可又怎少得了美食?故乡的美酒佳肴应该是真正留住我身的。故乡的查菜肴,不如粤菜的酸甜,不如浙江菜的清淡,也不及鲁菜的酱汁味。但故乡的菜肴能深深的刺激人们的味觉,引起人们的食欲。因为它崇尚的是辛辣。且不论它是如何去除风湿使人延年益寿的。细品之下,咀嚼出来的那股辛辣味儿就够让你醉了。那是山的味儿,水的味儿,人的味儿。

故乡有美酒,有佳肴,应该是洒脱的,但故乡似乎又是多愁的。

踏着故乡的古逊,我总不忍细心倾听,在微风的轻抚中,我听见青莲居士的低声哀叹,述说着一代文豪的坎坷仕途;总听见苏东坡在凌云山顶引亢高歌;隐隐约约还看见丁佑君视死如归,英勇就义;尧茂书的一腔热血化为碧玉。原来故乡的内心中也有她柔弱的一面,多愁的一面,而这只有站在历史的一隅才能看到。面对故乡的这份柔弱,一时间竟翻起阵阵怜爱之意,一时间竟不知所措,辗转不安。故乡啊,你是多么的叫人牵肠挂肚!

提笔至此,窗外竟飘起了沥沥小雨,不觉有了丝丝寒意。初寒故乡应该是另一番景致吧!

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

浓浓的乡情篇十六

早晨,阳光照耀着整个梅州,但心情忧郁的我,并没有看到多少光亮,面前似乎一片灰暗。

妈妈在楼下叫了我一声,如老虎狂啸一般。我的心情变得更加烦躁。

我吃完了早餐,努力让自己打足了精神。

我上了车,告别时亲了一下爷爷奶奶。他们笑嘻嘻的,似乎不在乎我的离去……。

突然,爷爷拍了一下我的脸:“臭小子,下次别这么慢吞吞的啦!再这样,爷爷就……”

我摸了摸脸,一下子跑到车里,开始痛哭。

浓浓的乡情篇十七

我是一个不太喜欢喧闹的人,每当离开了车声扰扰的县城,来到这悠闲宁静的乡村,顿时,我就会感到全身上下一阵轻松。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俗话这么说。老家附近的小河上有一座吊桥,整个吊桥由无数块木板和钢索连接在一起,吊桥离水面有一些高度,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很是刺激。桥下的河水潺潺流过,滋润了一片土地,哺育着一方人民。

这里的人们很是热情,绕着街道走上一圈,就能遇见许多亲朋好友,一张张忙碌的脸上都挂着笑容。每当这时,外婆总能和他们攀谈上几句,可能是许久不见的缘故,她们总是热情地邀请我们到家里做客,我们一一婉拒。若是答应了,他们定会拿出最好的东西并摆上一桌丰盛的菜肴来款待我们,恐怕没有半天是走不了的。这就是他们的待客之道。

村外的田野里,延绵曲折的小路两边是一望无际的稻田,种满了青绿的秧苗,错落有致,远远望去,就像一张青翠的巨毯,平日里劳作的农人行走的田埂把田地分成了一大块一小块的,让这些绿色之间有了间隙,也因为有了这些田埂,才能分得清田地的主人。我驻足于这一片稻田,感叹于农民伯伯的辛勤和智慧。

来到外婆家屋后的园子里,整齐的篱笆,不算大的菜地里种了好几种蔬菜,在外婆的精心呵护下,各种蔬菜长势正好,蔬菜上的露珠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晶莹透亮,小小的园子生机勃勃!摘下几根黄瓜、茄子,再拔上几棵白菜拿给外婆,不一会儿,几道可口的菜肴便摆上了桌子。

夕阳西下,一朵朵或暗红或浅粉的晚霞挂在天边。池塘周围弥漫着淡淡清香,青蛙们则排成一列欢快地唱着歌,累了、倦了,它们就找个好地方歇息歇息。远方炊烟袅袅升起,从田间吹来阵阵清风,轻轻地抚摸着我们的脸颊,吹过故乡的这片土地。

故乡,你就是那昏暗中的阳光,每当我孤独失意的时候,总是会想起你,想起故乡的亲人,想起那一道道田埂和那一片片欢声笑语,你让我感受到浓浓的乡情!

浓浓的乡情篇十八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我的故乡就在这美丽的富春江边。她叫富阳。她没有奇特险峻的大山,也没有雄伟壮观的瀑布,但在我的心中,她却有一种美,一种无以名状的美,一种雅而不俗的美,一种贵而不鄙的美,一种刻骨铭心的美,让我久久难以忘怀。她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那里有我熟悉的故土,有我挚爱的亲人,有我的难忘的童年,有我美好的回忆。

小时候,故乡的富春江边摸螺丝,甚是有趣。爸爸总是慢慢地摸到江边水最浅的地方,水刚没过膝盖。选好地方,他开始用手摸索起来,不一会儿,他手伸出水面,捧着一大把螺丝笑容满面地朝我走来。我立即欣喜地提着水桶接过大把大把的螺丝。为了解我的馋,爸爸有时会选好地方,带着我一起摸螺丝。每次我们都满载而归。那数不清的螺丝就像是我对富春江的浓浓的欢喜。

小时候,故乡的邻家哥哥,是我的好伙伴。我们一起捉迷藏,一起玩轮滑,一起搭积木……哥哥每次做什么都让着我,我也让着哥哥,好吃的、好玩的我们一起分享。

现在,我虽然难得才回故乡,但每每回到故乡,除了迫不及待地寻找小时候的味道,也会随着家人一起走进家门口新建的奥特莱斯,一起来到越来越美的江边公园散步,一起走进亲朋好友家聚餐,一起享受这天伦之乐。

浓浓的乡情篇十九

家乡,一个普通又简陋的小村庄,村里的人不多,有四五十户,家家户户来来往往,互相照应,和谐友爱。这家一旦出现了婚假、丧事阿、修房子啊……邻里间宴请是免不了的,今天你到我家去帮忙,明天我到你家里帮忙,大家多聚聚,增加下感情。在我记事起,家乡就这样。纯朴的民风倍感亲切,让你丝毫没有感受到陌生。

故乡的春,是绿色的。之所以是绿色,仅仅是因为我喜欢它,因为绿代表朝气、生命和自然。春天也有红色啊、黄色啊!但是我却对绿情有独钟。那时的我,相比现在而言,我个人感觉是快乐自由的,没有大量作业等待你去完成;没有高考前这个压力重大的感觉。相反,我和伙伴们偶尔捉捉虾、逗一下蚂蚱,累了时随手一摘附近的野果,倚在一棵大树下,便酣然入睡了。那时候的天是那么蓝,草地那么绿。大家在一起喜乐融融,那便是别有一番风味儿了。春天是个富有生命力的季节,万物复苏,沉睡了已久的许多东西换上了新的衣裳,有的还变苗条了不少。蝴蝶你追我赶,蜜蜂忙着谋生,而花朵和鸟儿们就成了蝴蝶们最好的观众。故乡的春,是亲切、美好的。远处一声呼喊,“隆隆,快回家吃饭,大概是妈妈在叫我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论中通外直,谁还能莲相较量呢?自然富裕了就类植物纯洁和高尚的情操,即使像“泥”那样的污浊的东西,也绝不能浸染它的半分纯净。面朝荷塘,气净花开,夏日赏荷就是我们的爱好了。泛舟荷塘,摘摘莲蓬,嗅嗅莲香。那清澈见底的里湖,我们家乡独有的特色,湖岸边的小亭子也仿佛是为我们休憩用的。村里人在这儿淘米、洗衣,夏日炎炎,一席荷叶拂去万千躁热,心中顿时舒适万分,夏日时免不了爷爷的秘制消暑茶了,那是最甘甜,可口的。故乡的夏,却不夏。

故乡的秋,遍地金黄,爷爷奶奶在田间忙活,我呢便负责提供茶水给他们解渴,等着他们收获自然的丰厚。有时候我也会主动去帮帮忙,帮他们割麦,摘果。结果却总帮倒忙,尽管爷爷奶奶不在意这些,但我还是会不好意思的。天边的鸟儿沿者顺风飞着,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而我也早已长大,不再是那个淘气、顽皮、总让爷爷奶奶不省心的小男孩了。后来我12岁那年,离开了爷爷奶奶去镇里读书,从那以后就没回过家乡了。

爷爷奶奶现在也已经离开了我,离开了家乡。回忆起家乡的那段岁月,有他们的陪伴,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了。感谢爷爷奶奶,给了我一个美好的童年,“要是能再喝一碗爷爷的消暑茶就好了,再回到家乡,小木屋已经不会在了……”

浓浓的乡情篇二十

在情感中,除了亲情、友情、爱情,还有一种情感让我平生最为感动,那便是乡情。那久远的乡情啊!

一想到乡情,一片田园山野的自然风景就会出现在眼前,一想到乡情,就会想到天地人谐和为一的纯朴无华的世界。

在80年代初,那是我第一次和先生回到他的老家河北省农村。那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华北平原的风光,那开阔的一望无际的平原,那美丽的乡村。

到家的那一刻,还没有洗去脸上的浮尘,叔叔婶婶就来了一大帮,大家都盯着看我,这个夸城里的姑娘长得白净,那个夸城里的姑娘长得秀气,夸得我有些难为情了。我知道,叔叔婶婶们都在高看我一眼,同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浓浓的乡情。

晚上,乡亲们还是陆续不断,这个走了,那个又来了。屋子里一只15瓦的小灯泡虽然不亮,但是很温馨,屋子小人多,没走的多数是男爷们儿,烟雾缭绕地拉着家常。地上没我站的地方,我只好坐在婆婆家的热炕头上,婆婆还怕我冷,又把一床新被子拿来盖在我的腿上,我听着他们聊,大家聊的是一种亲切的氛围。

离别的日子到了,当我就要离开这个村子的时候,乡亲们都来送行了。婶婶提着一篮子鸡蛋,叔叔送过来一篮子花生,大爷们早早就把套好的马车牵过来,那上面放了好几床新被子,他们是怕我在路上冷。当乡亲们跟随着马车送我到了村子口的时候,当我看到他们仍然依依不舍的时候,当我真的要挥手向乡亲们告别的时候,那一刻,我早已经被感动的热泪盈眶了,多么善良,多么纯朴,多么热情的乡亲们呀!浓浓的乡情就这样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

我常常感到,生活在城市里,怎么也找不到乡亲们的那种情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那沉重的水泥建筑一样,受多种阻隔,人与人之间总是无法亲近,无法沟通。这种冰冷冰冷的人际关系和乡亲们那浓浓的乡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一有时间,我就想去乡下走一走,去寻找一种感情的寄托。因为我还时时思念着让人难以忘怀的乡情。

在这许多年里,我多次去过河北农村探亲,也多次去过我们的草原牧区采访,还曾去过我做知青时下乡的那个山区。我发现农村在渐渐地走出了贫困,乡亲们渐渐地富裕起来了,他们没有许多闲暇聊天和串门的时间了,机械化代替了手工劳动,交通也发达了,很少见了我们过去坐的驴车马车。回家的时候就打个电话,有兄弟们开着汽车来车站接我。可是,每当我步入村庄的时候,那浓浓的乡情依然能在田间地头、村头村尾处找到。我喜欢婆婆家后田里的那片香椿树,到了香椿能吃的时候,乡亲们摘了一捧一捧的送给我;我喜欢婆婆家后田里的那片棉花田,棉花开花的时候是最美丽的季节了,那时候,我就会满腔热情地去地里和乡亲们一起劳动,在阳光下感受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乡亲们会手把手地教我作农活,亲亲热热地同我拉家常,也往往是因为我的到来,给他们的劳动增添一份喜悦。我曾撰写过一篇名为《少奶奶》的散文,我的那个少奶奶,她和我同岁,她在亲属中的辈分虽然大了点,可我们毕竟是一代人,她能够代表一群泼辣、纯朴、热情、善良的农村妇女的形象。在我看来,她那最自然最纯朴的品格就是最美丽的人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一片自然纯朴的世界不仅是人类生活的依存,更是孕育人类精神的摇篮。通常我们要寻找的这种乡情,也许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一种精神养分。和自然去接近,和乡亲们去融合,是我们所需要的生活。而对艺术家来说,那些来自于乡土的东西才是最珍贵的。

去乡村,去田野,去寻找乡情,去点燃心灵之火,我们才会更加懂得生活,懂得真情,懂得珍惜生命中一些宝贵的东西!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05174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