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文写作计划格式和(通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08:35:12
最新公文写作计划格式和(通用8篇)
时间:2023-11-21 08:35:12     小编:FS文字使者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任务和目标,如学习、工作、生活等。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需要制定计划。优秀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公文写作计划格式和篇一

努力提高分析综合能力分析和综合是逻辑思维不可缺少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公文写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分析是解剖术,就是剖析事物的矛盾,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由认识各个部分进而认识事物的本质.综合是整合术,就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连接成一个整体,这种连接不是各部分的机械相加,而是有机的统一,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作者:李荫臣张云鹏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绥化市政府办公室刊名:秘书英文刊名:secretary年,卷(期):2008“”(9)分类号:h1关键词:

公文写作计划格式和篇二

公文的文面格式,指公文正式文本的印制规格样式。它有极强的程式性、规范性,这既有利于公文的处理,也有利于公文的写作。为提高公文写作和处理的质量和效率,必须注重公文文面格式的规范化。

一、公文文面格式的类型

1.公文式文面格式即公文格式。这也是公文中使用最多的文面格式。机关、单位、团体往来的正式公文,通常采用了公文格式这种文面格式。这种文面格式由《条例》和《办法》以及《^v^国家标准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作出了统一规定,显得正规、庄重、严肃、规范。

2.专业规范文本式文面格式这是指行政职能机关和管理部门,在职能管理工作中所制发的一些专用公文规范文本形式。在不同的领域、部门、行业、专业,各类规范文本的文面格式都有所不同,如司法文书与税务文书、专利文书、商标文书,其规范文本格式迥异。但在同一专业、行业、领域中的规范文本,其文面格式则是一样的,如经济合同规范文本,在全国各地都通用。这类文面格式规范、简明,填写、处理和使用都比较方便。

规范文本将有关内容分项列出,设计好项目名称和应填写的内容,编制成表格文书。各项目之后留下足够空白,让使用单位和个人按规定填写。填写好经审查无误后,要按规定分别盖上单位公章。法人代表(法定代表人)、代理人或经办人、或者承担相应权利义务的自然人(个人)也要签名盖章。有时,有关各方(如必需的中介方、担保方、委托方、主管方)也要盖章联署。有的还要经有关方面公证、签证并签字盖章。有些需经职能主管部门批准方能生效的规范文本,甚至连文书处理过程中的有关程序如审查、批准意见和审批签字盖章都一并在同一文本上反映出来。这种经有关各方都签字盖章后制作的一式若干份规范文本,具有同等法定效力,受到法律保护,是特殊的正本形式。而虽已填上相关内容,却并未经有关各方签字盖章的规范文本,则不具备法定效力,一律视为草稿。

3.一般文章文面形式有些公文如工作研究、会议讲话稿、调查报告、总结、经济活动分析等等,也常采用一般文章的文面形式单独印发。这种文面形式灵活、简便,但却不够规范。这也就是通常说的“白头文件”文面形式。

二、规范的公文文面格式的作用

1.保证公文的完整、正确、庄重,‘是公文权威性、_有效性的具体表现形式。如公文的红色版头,可区别于其他应用文,形式上更显庄重、严肃;加盖发文机关印章,是公文生效的重要标志。

2.可以为公文的撰写、处理与运用提供方便,也为公文的立卷归档提供方便,有利于提高办文效率,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可以为办公自动化奠定基础。公文格式的规范化、标准化,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和其他先进设备来处理公文的前提和要求。没有公文格式的规范化,是难于实现公文处理的现代化的。

三、公文文面格式的特点

公文文面格式具有规范性和确定性的特点。按照《条例》、《办法》和《公文格式》国家标准的规定,公文的组成部分是确定的,不能随意更换增删;公文的文面格式是有统一规定的,各级机关、单位、团体都必须按确定的、规范的格式撰制、印发公文。只有一这样,才一有利于提高公文处理和公文写作的质量和效率。

更多写作基础资料共享参考:

1.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备考

2.公文写作的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公文写作常识

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年小学写作素材:名著优美段落50例

考研英语写作基础知识之标点与书写

年公务员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大全

8.三支一扶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常用文体的特点及写作

公文写作计划格式和篇三

标题 计划的标题,有四种成分:计划单位的名称;计划时限;计划内容摘要;计划名称。一般有以下三种写法:

(1)四种成分完整的标题,如《罗甸县2015年工作计划要点》。

(2)省略计划时限的标题。

正文 除写清指导思想外,大体上应包含以下三方面的事项:

(1)目标。

这是计划的灵魂。

计划就是为了完成一定任务而制订的。

(2)措施。

要明确何时实现目标和完成任务,就必须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和办法,这是实现计划的保证。

(3)步骤。

这是指执行计划的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

公文写作计划格式和篇四

倡议书是个人或集体提出建议并公开发起,希望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或开展某项公益活动所运用的一种专用书信。

【特点】

(一)倡议书的群众性

倡议书不是对某个人、某一集体、或某一单位而言的,它往往面向广大群众,或对一个部门的所有人发出,或对一个地区的所有人发出,甚至向全国发出。所以其对象广泛的群众性是倡议书的根本特征。

(二)倡议书对象的不确定性

倡议书是要求广大群众响应的,然而其对象范围往往是不定的。它即便是在文中明确了自己的具体对象,但实际上有关人员可以表示响应,也可以不表示响应,它本身不具有很强的约束力。而与此无关的别的群众团体却可以有所响应。

(三)倡议书的公开性

倡议书就是一种广而告之的书信。它就是要让广大的人民群众知道了解,从而激起更多的人响应,以期在最大的范围内引起共鸣。

【格式及写法】

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

(一)标题

倡议书标题一般由文种名单独组成,即在第一行正中用较大的字体写“倡议书”三个字。 另外,标题还可以由倡议内容和文种名共同组成。如“关于为雅安地震灾区捐款的倡议书 ”。

(二)称呼

倡议书的称呼可依据倡议的对象而选用适当的称呼。如“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们”、“广大的市民朋友们”等。有的倡议书也可不用称呼,而在正文中指出倡议的对象。

(三)正文

倡议书的内容需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1.写倡议书的背景原因和目的

倡议书的发出贵在引起广泛的响应,只有交待清楚倡议活动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各种背景事实,并申明发布倡议的目的,人们才会理解和信服,才会自觉的行动。这些因素交待不清就会使人觉得莫名其妙,难以响应。

2.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这是正文的重点部分。倡议的内容一定要具体化。开展怎样的活动,都做哪些事情,具体要求是什么,它的价值和意义都有哪些均需一一写明。

倡议的具体内容一般是分条开列的,这样写往往清晰明确,一目了然。

(四)结尾

结尾要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倡议书一般不在结尾写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

(五)落款

落款即在右下方写明倡议者单位、集体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署上发倡议的日期。

公文写作计划格式和篇五

1.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明晰层级监管责任,把管理重心由事前审批转移到过程监管上来。

2.加强土地利用动态巡查,有效减少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等问题发生。

3.加强已出让矿权的后期监管,督促矿业权人依法勘查、采矿。

4.完善全省矿业权转让管理办法,尤其对国有地勘单位矿权转让要加强规范管理。

5.对各类项目实行合同管理,加强项目招投标、计划进度、资金使用、质量验收等重点环节的监督约束。

6.对国家投资的地质勘查项目要实行系统管理,保证项目质量,按时提交成果。

7.加强国土资源市场秩序监管,健全矿业权市场化出让制度,完善土地招拍挂出让相关制度。

8.探索扩大土地有偿使用范围,按照国家要求清理各类用地市场优惠政策。

9.加大征地和矿权出让信息公开力度,着力解决变相低价出让土地、违法征用土地、违规抵押贷款、矿权出让转让“暗箱操作”等问题,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

公文写作计划格式和篇六

《应用文写作》是高职院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是提高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基础课程。我国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大学毕业生不一定会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会写工作和生活中的实用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可见,应用文写作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高下的重要标准之一。由于受市场经济功利化倾向的制约,高职院校往往只注重对学生某一方面具体操作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打着“适应市场需要”的口号把高职教育演化为一种专才教育、谋生教育甚至“饭碗”教育。在高职教育从“学科本位”到“能力本位”的转型中,一些高职院校办学实践中所谓的“能力本位”实质上是一种技能本位,把对“能力”的理解仅仅局限在岗位技能的范畴,存在着对“能力”内涵理解上的偏差与错位。“素质诉诸于实践就表现为能力,离开素质,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目前,作为唯一一门在各高职院校均有开设的大学语文类课程,《应用文写作》义不容辞地担负着提升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修养的重任。在应用文写作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穿素质教育思想,采取灵活适当的素质教育策略,从培养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树立明确的自我规划意识,加强团队合作的精神,锻炼观察判断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的水平等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高职大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培养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应用文的写作讲究求实性,尤其是公文的写作,要求材料真实,数据准确,来不得半点虚假或浮夸。除了严肃权威的行文内容,在公文写作的学习过程中,严格规范的发文格式,严明的收发文程序,严谨庄重的行文用语,以及各文种对应的写作注意事项等等,均来不得丝毫地粗心大意,否则极易使文书写作归于败笔。在公文学习中,针对部分高职大学生粗疏马虎不求精准的写作现状,任课教师可结合具体文种的学习训练不断予以引导与纠正。以事故情况的通报为例,教师可结合例文示范强调说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等情况,必须是经过一线的调查核实之后在文中交待得清清楚楚,并联系学生写作练习中频频出现的“前些天”、“死伤无数”、“损失惨重”之类的语句作重点的纠错与修正,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公文准确严谨的用语特点以及必须秉持的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这一阶段在任课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经过以学生为主体的记忆—训练—修改—反思—再训练—再修改—再反思的系统训练,能够初步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同时这一学习过程于“润物细无声”中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深入调查研究等良好的职业品性。

二、树立明确的自我规划意识

没有奋斗的目标、努力的方向,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在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文种的学习,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策略,在任课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可以促成广大学生及早树立自我规划的意识,明确奋斗的目标。如讲到常用事务文书“计划”时,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出自《礼记•中庸》的一句古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乱,事前定则不困”,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计划的重要性,以及自觉养成制订计划这一习惯的必要性。在学习计划的写作时,教师不妨针对当前很多高职大学生不善于制订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的实际情况,在课后布置相应的书面作业,要求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以一个月或一学期为时限制订个人学习计划,并告诉学生该作业将会在期末返还给本人,以便自我对照计划的完成情况。布置这一作业除了是对计划写法的复习巩固外,还意在引导广大学生及早养成自我规划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确保计划完成实施的自我监督机制。又如在讲“求职信”一节时,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课后作业:合理虚构自己毕业时的个人学业、持证数量及能力素质情况,向某企业写一求职函。布置这一作业的旨归不仅仅是让学生完成一份格式规范文笔流畅的求职信,更为重要的是基于这一写作要求,学生必须对自己今后各方面的大学生活蓝图作出实事求是的系统规划,从而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

三、加强团队合作的精神

四、锻炼观察判断的能力

对周围客观事物做出快速准确的观察判断是一个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在应用文写作的学习过程中,有些文种是容易混淆的,如:公告与通告,通知与通报,报告和请示,会议纪录与会议纪要,市场调查报告和市场预测报告等,教师要把这些相近文种的比较学习当作锻炼学生观察判断能力的契机。如比较印发性通知与转发性通知在写法上的异同,教师先分别给出直观的例文,让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然后给出自己的判断意见。接下来,有的同学看出二者标题的共同点是都要标注“印发”或“转发”字样,都要写明印发或转发文件的名称;还有的同学说出二者正文篇幅都比较短小,都要把印发或转发的文件作为通知的附件,也有同学指出来文渠道为本机关的,要用“印发”,来文渠道不属本机关的,则要用“转发”等等。其间教师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在学生看了又看,想了又想,用足大脑和眼睛之后,再让其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教师只是作最后的补充、修正与总结。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多展示一些有瑕疵的病文,多让学生进行一些改错练习,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注意力,另一方面也是对他们查缺补漏、辩证纠错的能力进行训练的良机。日积月累,长此以往,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分析方法,养成他们擅于观察鉴别,长于分析判断的良好习惯,逐渐朝着成为一个思想犀利、眼光敏锐的现代职业人的方向前进。

五、提升逻辑思维的水平

逻辑思维又称“抽象思维”或“闭上眼睛的思维”,有关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不同逻辑思维能力类型大学生的创造力倾向存在显著差异,低等逻辑思维能力类型的大学生创造力倾向较低,中、高等逻辑思维能力类型学生的创造力倾向都比较高,逻辑思维的培养训练严重不足是造成我国学生创造力不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2]。高职大学生绝大多数是在“读图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80后”和“90后”,相对于形象思维的活跃与发达,逻辑思维能力却普遍显现出不容乐观的薄弱与欠缺。应用文具有程式化的特点,各类文体的写作都要遵循法定或约定俗成的惯用格式,在思维方式上侧重于逻辑思维。应用文写作的整个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强化学生逻辑思维、提升学生逻辑思维水平的过程。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具备明确的训练意识,善于创设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训练的材料与情境,在此训练过程中,对一定数量的例文进行精读从中形成规律性认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比如对于通报的学习,教师可以分别给出表扬通报和批评通报的两篇例文,让学生进行精读,通过认真的分析思考,由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由他们自主总结出通报正文的一般写法(即由情况原由、分析评价、决定事项、希望与要求四部分内容组成),从而形成理性认识用以指导后续的写作实践,并在不断实践的信息反馈中形成新的更高层次的理性认识,从而使写作的知识体系与实操技能不断得以完善提高。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来看,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很容易误入为练而练的单纯重复性练习的怪圈,并由此造成只有量的积累而无质的提升的尴尬局面,只有注重逻辑思维习惯的养成与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才是真正能够全面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的“捷径”。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3]。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当前,无论国际还是国内,对职业教育的理论定位,都已跨越了单纯以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提升为主的初级阶段,转而强调职业人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素质的全面发展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高职院校教学实践中,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果都能有效融入素质教育的因子,无疑将是全方位提升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同样,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我们也理应秉持素质教育的理念,采取灵活多样的策略方法,真正把这一教学理念付诸实施。

公文写作计划格式和篇七

计划的标题常规写法是由单位名称、适用时间、指向事务、文种四个要素组成。如《××建 筑工程安装公司2000年工作计划》、《××大学××学院2000-2001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除常规写法外,还有一些变通的写法。变通一方面表现在要素的省略上,一方面表现的文体 名称的变化上。

先说要素的省略。有些计划,省略单位名称,由适用时间、指向事务和文种组成,如《1999 年度全民义务植树造林工作计划》。有的计划,省略适用时间,这在专题计划中比较常见, 如《××大学第二期教师安居工程工作计划》。有的计划,省略单位名称和适用时间两个要 素,由指向事务和文种组成,如《科研工作计划》。也有只用文种做标题的,不过这种写法 因太不正规不值得提倡。省略要素时要注意,越是基层单位的计划,省略要素的情况越普遍 ,因为涉及范围小,有些要素不说大家也明白。越是大单位的正规的计划,要素越不可省略 。

再说文种名称的.变化。由于每一份计划所强调的重心各有侧重,其指挥性、约束性的强弱程 度也有较大不同,计划不一定都用本名做标题,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变换名称,如《 ××大学党委宣传部1999年度工作要点》、《党委中心学习组1999年理论学习安排》。

前言是计划的开头部分,简明扼要表达出制定计划的背景、根据、目的、意义、指导思想等 ,一般一两个自然段即可。如:

为了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落实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根据中央和省委 有关精神,党委决定对在职副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继续采取中心学习组的形式,以《讲学习 讲政治讲正气教育读本》为基本教材,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理论问题学习纲要 》、《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为重要辅助材料,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并同深入开展“三讲”教育相结合,同整顿思想、改进作风相结合,同 联系实际、推进工作相结合。

党委中心学习组以自学和集中学习两种形式相结合,以阅读原著为主,并辅之以必要的专题 辅导和讨论。学习每一个月进行一次,一般安排在每月第一周,每次一天。1999年党委中心 学习组学习专题和学习方法安排如下:

前言有时可以更短小一些,如:

根据省委和县委工作会议精神和会议上具体部署意见,结合我县粮食工作实际情况,为全面 完成19××年粮食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前言的详略长短,要根据工作的重要程度、内容的多少来确定,总体上以精练简洁为原则。

主体部分要一一列出准备开展的工作(学习)、任务,并提出步骤、方法、措施、要求。这 是计划最重要的内容,也是篇幅最大的一部分。通常主体部分由于内容繁多,需要分层、分 条撰写。常见的结构形式为:用“一、二、三……”的序码分层次,用“(一)、(二)、 (三)……”加“1.2.3.……”的序码分条款。具体如何分层递进,依内容的多少及其 内在的逻辑性而定,可参考后附例文。

结尾可以用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展望前景、明确执行要求等,也可以在条款之后就结束 全文,不写专门的结尾部分。

计划在结尾之后,还要署明单位名称和制定计划的具体时间,如果以文件的形式下发,还要 加盖公章。

公文写作计划格式和篇八

批复是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答复性公文,具有权威性、针对性和指示性等特点:

1、权威性。批复发自上级机关,代表着上级机关的权力和意志,对请示事项的单位有约束力,特别是那些关于重要事项或问题的批复,常常具有明显的法规作用。

2、针对性。凡是批复,必须是针对下级机关请示事项而发,内容单纯,针对性强。

3、指示性。批复的目的是指导下级机关的工作,因此批复在表明态度以后,还应当概括地说明方针、政策以及执行中的注意事项。

二、批复的写作

1、标题

批复的标题有两点需要特别强调:

(1)关于发文单位。批复的发文单位即行文主体,既不能不写,也不能随意略写或简化。

(2)关于事由。批复的事由大致有两种写法,一种是用表示关联范围的介词“关于”加上请示或批复的事项来表述,如《国务院关于1991—20全国治沙工程规划要点的批复》;另一种是在“关于”和请示或批复事项中间再插入一个表态动词“同意”来表述,如《国务院关于同意开放×××航空口岸的批复》。

2、正文

批复的正文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

(1)引语 批复的开头通常要引述来文作为批复的依据,引述的方法有四种:第一种是结合请示的日期引述,如“×年×月×日来文收悉”;第二种是结合来文的日期和文号引述,如“×年×月×日×号文收悉”;第三种是引来文日期和来文名称,如“×年×月×日《关于……的请示》收悉”,第四种是引述来文日期和请示事项,如“×年×月×日关于……问题的请示收悉”。

(2)主文 主文是批复的主体,这部分应针对下级机关请示的事项,表示同意与否的.态度,有时还要阐述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答复请示事项针对性要强,答复要明确具体,简明扼要,表达要准确无误。

(3)结尾 是批复正文的最后部分,它的写法有三种:第一种是提行写“此复”或“特此批复”;第二种是写希望和要求,给执行请求事项的答复指明方向;第三种是秃尾,就是请示事项答复完毕就告结束,此种结尾方法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

要写好批复还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有核实请示缘由的真实性,研究请示所注意所提意见或建议的可行性,有些情况应先作调查研究;第二,凡请示事项涉及其它部门或地区的问题,批复前都要与其协商,取得一致意见;第三,及时批复,以免贻误工作。对不按行文的正常渠道办理或一文多头的请示,应予以纠正,以免误事。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01264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