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制定方案时需要考虑哪些关键因素呢?以下方案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和优化的,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以春天为活动方案中班篇一
1、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春天的变化。
2、学习词:绿绿的、红红的等重叠词。
3、尝试仿编诗歌,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1、背景音乐。
2、诗歌《春天的梦》的课件。
3、图片:苹果、香蕉、太阳、大树等。
一、引出课题
1、师:小朋友我是春风姐姐想和你们交个朋友,你们愿意吗?我们一起跳个舞吧。
然后与孩子们一起跳《春天真美丽》
2、与小朋友讨论梦:小朋友,你们晚上做梦吗?都梦见什么了?
3、出示春风姐姐的梦:春风姐姐做了一个梦,梦见春天到了特别漂亮。春风姐姐爱做梦,梦是美美的。
二、欣赏和理解诗歌《春天的梦》
放诗歌《春天的梦》的录音,幼儿欣赏。并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
2、熟悉和理解诗歌的内容幼儿欣赏完一遍诗歌后,提问:
诗歌的`名字是什么?
小草的梦是怎样的?为什么?(学习词:绿绿的。因为绿色的小草最美)小花的梦是怎样的?为什么?(学习词:红红的。因为红红的花最美。)小燕子的梦是怎样的?为什么?(学习词:请幼儿跟读词语暖暖的。)宝宝的梦是怎样的?为什么?(学习词:甜甜的。像这样两个字一样的词叫重叠词)
3、幼儿边看课件边欣赏诗歌,并和教师一起表演诗歌。
三、仿编诗歌
2、将幼儿仿编的诗歌组合起来,成为一首新的诗歌《水果的梦》。
3、请每一名幼儿选一个图片,并说说它们的梦是什么样的。
4、请幼儿到前面创编图片的梦,并把幼儿说的编成好听的诗歌,让幼儿体会成功的喜悦。
四、结束小朋友我们也在甜美的音乐中做个《甜甜的梦》结束活动。
附录:诗歌《春天的梦》
小草爱做梦,梦是绿绿的。
小花爱做梦,梦是红红的。
小燕子爱做梦,梦是暖暧的。
小朋友爱做梦,梦是甜甜的
以春天为活动方案中班篇二
1、感知不同种类的水果,学习制作水果拼盘,尝尝水果的味道。
2、提高幼儿触觉、嗅觉、味觉的能力。
3、体会秋天水果成熟的快乐心情。
1、参观果园。
2、苹果、香蕉、橘子、石榴等水果。
3、果盘,幼儿每人一把塑料小刀。
1、出示水果,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今天,我们这里有好多水果呀,我们一起看一看都有哪些水果?
2、感知水果。
(1)请幼儿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来感受水果的色、香,并请幼儿仔细观察水果。
(2)幼儿自由讨论,把自己看到、摸到、闻到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
3、制作水果拼盘。
(1)先请幼儿相互讨论,如何制作水果拼盘。
(2)幼儿分组制作水果拼盘。(老师可以帮助幼儿切水果)。
(3)欣赏、评价各组的.水果拼盘。
4、品尝水果。
幼儿尝一尝自己做的水果拼盘,谈一谈味道如何,有什么样的感受。
5、做游戏:运水果。
以春天为活动方案中班篇三
1、理解诗歌,并学习朗诵。
2、学习动词:飞、飘、转,能边说边做动作,并学说“__、__,春天到了”的句式。
3、感受春天里的美景。
课件,春天图景,红、绿、黄色圆形卡片若干。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分段理解,学习句式。
1、教师讲述红泡泡部分。
提问:
(1)红泡泡叫醒了谁?它是怎么去叫的?学习动词:飞。
(2)它是怎么说的?幼儿学说句式,并边做动作边说。
(3)桃花发生了什么变化呀?为什么红泡泡要去叫桃花呢?
小结:红泡泡飞呀飞呀,飞到桃树上桃花开了,桃花桃花春天到了。红泡泡是红色的,它叫醒了粉红色的桃花。
2、理解绿泡泡部分。
提问:
(1)绿泡泡跑到哪去了?它是怎么去的?学习动词:飘。
(2)绿泡泡会怎么叫呢?幼儿学说句式,并边做动作边说。
(3)绿泡泡飘到柳树上,柳树怎么了?为什么绿泡泡要来叫醒柳树呢?
小结:绿泡泡飘呀飘呀,飘到柳树上柳树变绿了,柳树柳树春天到了。绿泡泡是绿色的,它叫醒了绿色的柳树。
3、理解黄泡泡部分。
提问:
(1)黄泡泡去叫醒了谁?怎么去叫的?学习动词:转。
(2)黄泡泡又会怎么叫呢?幼儿学说句式,并边做动作边说。
(3)迎春花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是黄泡泡来叫醒迎春花的呢?
小结:黄泡泡转呀转呀,转到迎春花边迎春花开了,迎春花迎春花春天到了。黄色的迎春花被黄泡泡叫醒了。红红的桃花、绿绿的柳树、黄黄的迎春花都笑了,说:“谢谢了,春姑娘!”
三、完整欣赏,学习朗诵。
1、你们喜欢春姑娘的泡泡吗?那让我们一起和春姑娘的泡泡去飞吧!
完整朗诵诗歌。
2、提问:诗歌的题目叫什么?春姑娘吹出了哪几种颜色的泡泡?它们分别叫醒了谁?
分组分角色朗诵诗歌。
幼儿分角色表演朗诵诗歌。
四、迁移生活,寻找春天。
小结:春天到了,大自然会发生许多的变化,春姑娘叫醒了大家,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我们和好朋友一起唱,一起跳,春天到了真美丽啊!
2、那我们就跟着春姑娘的泡泡去找找我们大自然的好朋友吧,看看我们还要去把谁也叫醒。
教师用泡泡带领幼儿出去寻找春天。
附:诗歌《春姑娘吹泡泡》
春姑娘吹泡泡,吹出泡泡到处跑。
红泡泡飞呀飞呀,飞到桃树上桃花开了,桃花桃花春天到了。
绿泡泡飘呀飘呀,飘到柳树上柳树变绿了,柳树柳树春天到了。
黄泡泡转呀转呀,转到迎春花边迎春花开了,迎春花迎春花春天到了。
红红的桃花、绿绿的柳树、黄黄的迎春花都笑了,说:“谢谢了,春姑娘!”
以春天为活动方案中班篇四
1、通过组织幼儿观察、知道植物发芽是春天的主要特征。
2、初步培养幼儿观察和发现事物变化的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树木。
1、课前尽早在自然角种上种子至发芽。
2、种子由播种到发芽、长大的图片一套
1、观察自然角中的种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讨论:发出的小芽像什么?是什么颜色?
3、看图片学习儿歌《春芽芽》。
4、带幼儿到室外寻找植物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以春天为活动方案中班篇五
通过操作拼图加深对春夏秋冬四季的认识。
在拼拼图中练习10以内的加法,从而体验成功的乐趣。
1、“操作材料包。
2、剪刀、笔、记录板等等。
一、交流、分享。
过渡语:小朋友们,一年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里你们发现了四季的许多秘密,现在我们把自己找到的秘密说出来。
提问:老师带来了四季藏宝图,你们猜猜是什么季节?用什么方法可以将拼图拼好呢?(共同商量拼图的规则)。
小结:原来算出加法的算式题的得数,找对位置就可以拼出来。
二、四季拼图。
1、过渡语:老师准备了每人一份四季拼图,先将加法题目算出来,按得数找拼版底盘处的位置放置,全部放入四季宝图就出现了。讲讲是什么季节,这个季节里有什么样的故事。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
三、竟赛游戏。
过渡语:先完成的孩子可以找个朋友一起拼,看谁拼的快。
以春天为活动方案中班篇六
春在哪里。
1.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2.了解春天的特征。
3.学习简单的诗歌创编。
图片、磁带。
1.欣赏诗歌《春在哪里》。
出示图片,幼儿欣赏录音。
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在哪里?翠柳(牡丹、燕子)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这么说?
教师引导幼儿再次欣赏图片,并鼓励幼儿说一说春天的特征。
2.创编诗歌《春在哪里》。
你见过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你能像诗歌里那样谈谈你知道的春天吗?
教师示范创编。如:迎春花说:“春天在我的枝条上,瞧吧,迎风吐香!”
引导幼儿仿照诗歌的句式创编诗歌。
3.画一画:春天时的我。
春天其实也在我们身上。想一想,和冬天相比,春天给你带来了什么新变化?(如衣着等方面)。
让幼儿画出春天里自己的样子。
诗歌:《春在哪里》。
翠柳说:“春天在我的衣服上,瞧吧,绿叶飘荡!”
牡丹说:“春天在我的花蕊上,瞧吧,艳丽芬芳!”
燕子说:“春天在我的翅膀上,瞧吧,万里飞翔!”
风筝说:“春天在我的线儿上,瞧吧,迎风直上!”
湖水说:“春天在我的浪花上,瞧吧,哗哗歌唱!”
春在哪里,太阳公公开了腔:“春在大地上!”
以春天为活动方案中班篇七
1、尝试运用丰富的色彩,描绘自己对春天景象的感受,理解与想象。
2、感受春季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及五彩缤纷的色彩,积累跟丰富美感经验。
3、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跟审美能力。
1、重点:尝试运用丰富的色彩,描绘自己对春天景象的感受,理解与想象。
2、难点:恰当使用各种色彩,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在今天的美术课上,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重要的小客人,她是谁呢?她就是最漂亮的春姑娘。(出示春姑娘图片)春姑娘来到人间,人间的变化可大了,你们看――――――(出示一组春的图片)
评析:让幼儿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记住春天是什么样子的,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幼儿对自然界的关注,并让幼儿对本节要画的春天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
二、说春天
1、请小朋友们一边观察,一边想象心目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师小结:孩子们的回答精彩极了,的确是这样,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花开了,草绿了,冰冻的小河开化了,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就连小姑娘们也穿上了漂亮的花裙子,正在草地上放风筝呢,是春姑娘让这一切变得是那样五彩斑澜。你们听,春姑娘正高兴地说:“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我画一幅春天的图画吗?”
三、画春天
1、教师板前示范画春天。
2、小结:老师笔下的春天就是这样的,孩子们,你们有信心画出更美的春天吗?
3、幼儿试着画出自己心中的春天,要大胆作画。
4、教师随机指导,要求幼儿要注意画面的工整以及布局的合理。
5、要求幼儿给自己的作品涂色。
6、教师指导幼儿在涂色时,要选择一些适合的鲜艳的颜色,那样画出的画才会更漂亮。
7、小结:因为时间关系,没画完的小朋友课下接着画,画完的小朋友将自己的作品贴于黑板上,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吧!
四、赏春天
1、集体点评幼儿作品,并指出优缺点。
五、赞春天:
让幼儿自由表演赞美春天的各样节目,用来激发幼儿对春天的热爱。
六、找春天
春天实在是太美了,真希望孩子们永远喜欢这个季节,大家的表现实在是太棒了,真希望孩子们下节课上还能有这么好的表现,现在老师已经等不及了,就让我们一起唱着歌到外面去寻找春天,拥抱春天吧!
教师跟幼儿共唱《春天在哪里》这首歌走出教室,至此,全课结束。
以春天为活动方案中班篇八
1、水果物品(苹果1个、桔子2个、梨子3个)。
2、独自的小动物图片(每种小动物数目各自是1、2、3)。
3、1—3的数字点卡,盘子3个,大归类箩筐1个。
1、加强按物品的数目相配对应的.数字点卡。
2、能给3之内数目的物品排列,幼儿初步体会数序。
3、在幼儿教师的启发下,理解教学动手操作过程,能准确地开展动手操作。
一、母亲买的水果。
2、师幼将水果取出来放于桌上说说:有哪一些水果?
3、引导孩子思索:我们怎么样收拾它们哩?启发孩子把一样的水果放于一個盘里。
4、请孩子数一下每种水果有几个,启发孩子给水果排队,最少的水果放于最前方,多的水果放于后方。排好后请孩子说说:1个苹果、2个桔子、3个梨子。
5、请孩子给水果送数字点卡,勉励孩子边送边讲:一個苹果送一的数字点卡……。
二、孩子动手操作教学。
1、甜甜的水果:观测和察看小卡片,请孩子先将相同的水果放于归类盒中一個格子中,接着按物件数目的多少调整顺序,最终再给水果送数字点卡。
2、动物孩子:请孩子先将一种小动物放于一個归类格中,接着,启发孩子按小动物数目的多少调整顺序,最终再给小动物送数字点卡。
以春天为活动方案中班篇九
1、通过听听、画画、编编、讲讲,感受春天的美丽。
2、大胆表现自己对春天的感受,体验合作创编散文诗的乐趣。
3、理解散文诗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音乐、不同色系的油画棒、卡纸、ppt。
一、创设情景,引出主题。
请幼儿看屏幕。
提问:你们看见什么?这里漆黑一片,猜猜看这是在哪里?听了散文诗,你们就知道了。
二、感受理解散文诗。
2、再次完整欣赏散文。
重点提问:谁告诉了小熊春天的颜色?它们是怎么说的?
为什么小草说春天是嫩嫩的绿色呢?
红色是甜甜的吗?说说理由。
颜色会跳吗?那小兔怎么说春天是跳跳的白色呢?
过渡语:原来,春天还有许许多多的色彩。
三、春天的画笔幼儿绘画。
1、教师提示:在后面的桌子上放了许多不同色系的油画棒,有红色系、黄色系、蓝色系、绿色系。你想告诉小熊春天是什么颜色,你就去找这种颜色做朋友。请你用接色的办法,把春天的色彩画下来。
2、幼儿操作。
提示语:请你一边画一边想:你请谁来告诉小熊春天的颜色呢?
四、讨论创编。
1、请幼儿找同一色系的小朋友一起讨论商量,准备怎样告诉小熊春天的色彩呢?
2、鼓励幼儿讨论、商量、合作、大胆表达表现。
五、分享交流:
请幼儿一组一组的表演。
以春天为活动方案中班篇十
与大家一起感受春天的气息,忘却前一段时间的.寒潮。在这阳春三月,享受大自然,享受与大家在一起的时光,留下第一个大学生涯的、第一个属于我们大家的“春天的回忆”。
:同学们能在这个共同的春天里留下点难忘的记忆。
:20xx年3月15日下午14:30―15:30(待定)
东大门草坪
14:25集结班上同学,准时到东区草坪,清点人数;
14:30全班同学合唱中国共产主义团团歌;
14:35全班同学进行第一个游戏,按小组分好人员;
14:50部分同学开始自行车游校,自行车数量若不够,轮流骑车游玩;
14:20集体活动,合影留恋。
提前分组;在车行租自行车;准备相机。
:若天气不好,不宜进行室外活动,就改在教室进行交流活动。
以春天为活动方案中班篇十一
1、情绪饱满地做柳条哨儿、葱叶哨儿,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2、通过操作、探索、比较活动,能发现哨音的高低与材料及材料长短、粗细的关系。
活动准备。
1、选在春季进行。
2、枝条平整、粗细不同的柳条若干,小葱苗若干。
3、葱叶哨儿、柳条哨儿数支,小刀若干。
活动过程。
一、用哨音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请一幼儿吹葱叶哨儿和柳条哨儿(声音或长或短、或急或慢),其他幼儿猜一猜:
1、是什么声音?什么东西发出来的?
2、用什么做的?怎样做的?
(评:变化的哨音,一下子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了幼儿的思维,激发了对活动的兴趣)。
二、学做柳条哨儿。
1、请有经验的幼儿示范、讲述柳条哨儿的做法。
(评:同伴的示范不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突破了柳条哨儿的制作方法这一难点,此时,孩子们情绪高涨,跃跃欲试:“这么简单,我也会!”)。
2、讨论:做哨子时应该注意什么?让幼儿知道应该用小刀轻轻刮柳条皮,不弄伤手指。
(评:此环节消除了活动中的隐患)。
三、幼儿自选材料做哨子、玩哨子。
教师指导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观察幼儿表现,给需要帮助的幼儿以适当的帮助。
2、鼓励先做出柳条哨儿或有制作经验的幼儿当小老师。
3、对于每个做出哨子的幼儿,教师都要指导他吹响,让每一个幼儿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评:此时,幼儿已充满信心地参与活动。对第一个做出并吹响哨子的幼儿,他们会羡慕不已,同时,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只需观察幼儿的表现,给予适时的点拨即可,让幼儿充分体会成功的喜悦)。
四、引导幼儿发现哨音与材料及材料长短、粗细的关系。
1、选一对伙伴,两人吹各自的哨子,听一听哨音一样吗?为什么?
2、找三个吹柳条哨儿(或葱叶哨儿)的伙伴,比一比声音怎样?为什么?
3、找三支材料和粗细相同,但长短不同的哨子,吹一吹,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幼儿发现哨子的制作材料不同,声音也不同;相同材料的哨子,如果长短、粗细不同,吹出的声音也不同。短些、细些的哨子声音响些,粗些、长些的哨子声音低些。
(评:幼儿在充分地探索、感知以后,很容易发现柳条哨儿和葱叶哨儿的声音是不同的。带有比赛性质的问题2,可使幼儿进一步感知相同材料、不同粗细不同长短的哨子声音是不同的;问题3,能使幼儿感知声音逐渐升高或降低的原因)。
五、幼儿自由吹哨子玩,结束活动。
六、活动延伸:做实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以春天为活动方案中班篇十二
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温暖的春风,明媚的阳光,美丽的花朵,绿油油的小草,可爱的小动物,还有贵如油的春雨,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小班的幼儿喜欢探索、观察大自然,爱问个为什么,对大自然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并愿意和他人分享;能够注意到周围自然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乐意和他人一起交流讨论,能够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尝试运用各种颜色、工具,用撕、剪、画等表现,体会活动中的乐趣。我们根据幼儿这些特点,开展了本次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郊游、种植、饲养,知道人类和动植物之间的亲密关系,萌发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目的:
1、乐意参与户外活动,学习走、跑、跳等动作,练习玩沙包和球等。
2、提高幼儿自理能力,懂得讲卫生,爱干净。
3、幼儿感受春天,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4、幼儿萌发爱护动植物的情感。
5、幼儿能够独立的朗诵诗歌,在大人的引导下讲述故事;乐于和小伙伴们交流,把感兴趣的事情讲述出来。
6、幼儿用不同色彩对作品进行大胆涂色,感受春天季节美。
7、能够根据音乐节奏进行简单表演,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三、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布置。
(2)美工角:幼儿涂色的卡片(小动物、水果、蔬菜、植物等)、油画棒、各色皱纹纸、水粉色、棉签、橡皮泥等。
(3)自然角:各种不同的花、草,饲养小动物(小乌龟等)。
(4)图书角:关于春天的图书、图片、故事等。
(5)益智角:有关春天动植物的拼图等。
2、家园联系。
(1)家长帮幼儿手机关于春天的书、图片等。
(2)节假日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观察春天,嗲龄幼儿亲近大自然。
(3)亲子共同创作春天(绘画或手工制作)。
3、利用小区和大自然资源。
(1)在小区矩形亲自活动,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好。
(2)为小区的花草树木浇水,幼儿懂得关爱花草树木。
四、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一:播种的季节。
教学目的:
1、知道春天是一个播种的季节,3月12日是植树节。
2、了解一些简单的播种方法,提高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3、幼儿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知道爱护树苗。
教学指导:
1、带领幼儿到户外感受春天,观察春天的动植物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2、幼儿说一说自己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春天的动植物都发生了什么变化?春天是一个播种的季节,3月12日是植树节。
3、动手操作。
(1)幼儿仔细观察种子及种植工具,老师向幼儿介绍关于播种方面的知识,了解简单的播种方法,知道保护植物。
(2)亲自动手播种。
4、教学延伸。
(1)带领幼儿到小区为小树浇水。
(2)做好观察笔记。
1、请幼儿说一说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感觉春天是怎么样的?
引导幼儿描述动植物都发生了哪些变化,知道动植物生长需要雨水,从而引出诗歌。
2、幼儿学习诗歌,并理解诗歌内容。
3、进行诗歌创编。
让幼儿说一说还有哪些植物需要雨水才可以长大?把它创编到诗歌里,一边念诗歌,一边进行表演。
教学活动三:春天好美啊。
教学目的:
1、幼儿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2、提高幼儿相互合作意识。
3、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发展手部肌肉灵活性。
4、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体会相互合作的乐趣。
教学指导:
2、教师拿出制作材料让幼儿观察,说一说这些材料可以用来做些什么?如何用?老师一边讲解一边做示范,告诉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以春天为活动方案中班篇十三
活动内容:迎接幼儿,值日生照顾自然角。
活动准备:前一天安排值日生并分配任务。
活动目标:观察幼儿入园情绪,进行个别谈心活动。
活动内容:趣味飞盘、地毯小路
活动准备:飞盘若干个、地毯小路4条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探索飞盘投掷、夹、顶、背等各种不同玩法,体验探索的乐趣。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地毯小路的不同图案,能看懂图案并准确通过小路。
活动内容:快乐在一起、圆圈圈、hokey pokey
活动准备:彩带球人手两个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安静、有序地进场和退场,保持情绪愉悦。
2.引导幼儿根据律动音乐有节奏地展现肢体动作,与同伴配合默契。
活动内容:
1.点名
2.小结晨间活动情况
3.螃蟹的秘密(重点)
4.完善主题墙
活动准备:事先准备螃蟹各部位作用的简图、主题墙版面创设
活动目标:
1.评价幼儿在晨间活动中的表现,提出晨间活动时的注意事项。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想法,能结合生活经验想象螃蟹各个部位的作用。
(一)设计意图:
本活动取材于中班第一学期主题《我的动物朋友》,在这期主题中,孩子们带来了各型各色的动物朋友,经过前两个子主题“狮子王”和“小狗”的经验铺垫后,孩子们对动物的喜爱与日俱增,所获得的经验也日渐丰富。就在为自然角开辟动物天地时,螃蟹进入了孩子的视线,立刻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因为秋季正值螃蟹的上市季节,再加上沿海城市的孩子都有吃螃蟹的经验,就是这样的一个信号,我生成了“螃蟹”的子主题活动,通过主题网络的系列学习,满足孩子对螃蟹的探索兴趣,丰富孩子的相关经验。
这个教学活动是主题教学中的其中一个活动,剪短的故事却能深深吸引孩子的心,因为我对故事进行了改编,加入了丰富且有趣味性的情节,使之更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剪短的故事却隐含着很多的教育价值,包括螃蟹的特征、工作的种类以及将动物特征与其找工作之间建立起联系,对孩子而言,无疑后者是最难的,所以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故事内容,我紧紧围绕“小螃蟹找工作”这一中心话题,以猜谜导题——创景思辨——想象创编为主要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幼儿走进主动学习的情境,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并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经历声、情、意、色的多种感官作用下,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
(二)活动目标:
1.理解螃蟹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其找工作之间的关系,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并发挥自己的特长。2.能结合图片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想法,理解“适合”的含义。
3.感受小螃蟹找到合适工作的喜悦心情,乐于帮助他人。
(三)活动准备:
1.课件、螃蟹图片
2.图书馆、理发店、洗涤用品店三个场景图以及故事内容场景
3.人手一份操作卡:公园、裁缝店、游泳池、运动场及动物的主要特征
(四)活动过程:
1.游戏引题、激发兴趣
(1)猜谜:“身穿硬袍,手拿剪刀,走路横跑,嘴吐白泡”
(2)师:你是从哪些地方听出来这个谜语讲的是螃蟹?
(3)出示小螃蟹,请幼儿观察螃蟹的外形,寻找小螃蟹的特点
(4)小结:螃蟹身穿硬袍——有硬硬的壳,手拿剪刀——一对大螯就像大剪刀,走路横跑——八只脚横向走路,嘴里还会吐泡泡.
2.设疑讨论——螃蟹找工作
(1)师:爱吐泡泡的小螃蟹长大了,它想找一份工作,它会找什么工作呢?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
(2)欣赏故事前两段感受小螃蟹找工作的历程。
提问:小螃蟹去了哪些地方找工作?
(3)根据故事情境分段式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第一段后提问:小螃蟹先来到了哪里?
它看着理发店门口灯光闪闪的广告牌,心里是怎么想的?
它做了理发师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二段后提问:小螃蟹又来到什么地方?它心里是怎么想的?
小螃蟹做图书管理员时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3.结合图片,大胆想象小螃蟹适合的工作。
(1)师:小螃蟹找了两份工作都不合适,你觉得它还可以去哪里找工作?
(2)逐一出示裁缝店、运动场、游泳馆、公园四个场景,进行讲述活动。
(3)介绍操作要求:请你从小书袋里轻轻取出插板,插一插,说一说,小螃蟹会来到什么地方,然后为它找一份工作,最后用“小螃蟹来到了哪里,心里想……,这份工作一定适合我”这样的话来说一说。
(4)幼儿个别操作、讲述
(5)个别幼儿交流
4.完整欣赏故事,为小螃蟹找到工作而感到高兴。
(1)提问:它最后找到适合的工作了吗?是什么工作?
(2)结合多媒体课件,完整讲述故事。
(3)提问:你喜欢故事里的小螃蟹吗?为什么?
5.延伸活动:小动物找工作
师:森林里还有好多小动物它们也想找工作,等一下请你们在区角活动的时候为这些小动物找到合适的工作。
活动内容:竹林大冒险
活动准备:吸汗巾若干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大胆地探索过竹竿、荡绳索、爬木桩的不同方法。
2.引导幼儿感知山坡上行进的安全注意事项,初步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避
免撞头、受伤。
活动内容:吃橘子
活动准备:橘子人手一份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闻一闻、摸一摸、剥一剥、数一数、尝一尝来感受橘子的特征。
2.培养幼儿吃水果前后洗手、吃东西不讲话的良好习惯。
活动内容:区域活动
兔小姐书吧——语言区
猴先生建筑室——建筑区
牛牛智慧屋——认知区
大象实验室——认知区
羊羊编织坊——美工区
小螃蟹美工屋——美工区
动物园——主题角
森林剧场——表演区
啄木鸟诊所——小医院
小熊之家——娃娃家
重点指导:小螃蟹美工屋
活动准备:
1.各种材料制作螃蟹的图片。
2.纸筒、纸盘、纸杯、彩纸、吸管、毛根、纽扣等各色制作螃蟹所需的材料。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安静、有序地参与各个区角活动,遇到问题能够寻找正确渠道解决问题。
2.重点观察美工区的操作情况,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材料,创造不同的螃蟹形象。
活动内容:区域讲评
活动准备:幼儿参加区角活动的现场照片、美工区的小螃蟹成品。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不同的想象与创造,肯定幼儿的创作作品,培养幼儿用欣赏的眼光评价他人的作品。
2.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关注幼儿的需要,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
活动内容:午餐
活动准备:人手一份午餐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安静就餐,能够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挑食、不剩饭。
2.培养幼儿饭后漱口的习惯,同时能够自觉洗手、擦嘴,保持个人卫生。
以春天为活动方案中班篇十四
1、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感受大自然的变化。
2、让幼儿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感受人与大自然和谐的.重要,增强环保意识。
3、通过这次春游活动,真正让幼儿走进大自然,开阔孩子们的眼界,增强孩子们的团队意识。
1、教师确定春游的路线,并实地考察。
2、向家长做好通知工作,告知家长本次活动的目的以及配合的事项。
3、教师准备好游戏及道具。
1、班级教师对幼儿进行春游活动安全教育,增强幼儿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班主任在每一次集合时一定要清点好幼儿人数,确保幼儿安全。
3、活动时要做到井然有序,教育幼儿不拥挤、不追跑、不打闹。
4、注意言行文明,爱护公物,不随地乱扔垃圾。
1、出发前对幼儿进行安全、卫生教育。
2、观察树木、花草,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色。
3、亲子游戏:《爱的抱抱》《熊和石头人》
4、幼儿整理好现场环境,由家长带领回家。
以春天为活动方案中班篇十五
1、欣赏儿歌,感受春天的美丽,初步认识春天的特征。
2、初步学习用适当的词语更换诗歌中的某些名词。
活动准备:
1、观察过春天的景色,对春天的特征有初步的了解。
2、根据儿歌内容制作的挂图,也可将树芽、柳树、桃花、蝴蝶、青蛙、小朋友的形状做成磁性教具。
活动过程:
1、欣赏诗歌。
(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图片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你们从什么地方看出是春天?启发幼儿从柳树发芽了、小草长出来了、花儿开放了、蝴蝶飞舞等春天的特征,谈谈自己对春天的认识。
(2)教师朗诵诗歌。在朗诵的同时,指点图片上的景物,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让幼儿感受句子的韵律和节奏。
(3)教师采用边念诗歌边表演的方法和幼儿一起学念诗歌,注。
意引导幼儿理解“吹绿”、“吹红”、“吹醒”、“吹来”等词的含义。
春风为什么能吹绿了柳树?春风为什么能吹红了。
2、教师与幼儿共同阅读。
(1)幼儿讲述阅读后了解的故事内容,鼓励其他幼儿仔细倾听。
(2)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按正确的思路来阅读。
小熊买了什么东西?
它背着口袋到哪里去?小熊心里怎么想的?
小熊到家后发现口袋怎么了?
春天到了,小路上开满了什么?小熊心里怎么想的?
教师边指导幼儿逐页翻阅图书,边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阅读、了解图书内容,着重指导幼儿看懂主要人物活动与故事情节。
3、教师和幼儿讨论阅读重点。
为什么小路上开满了鲜花?
4、幼儿边看画册边听故事录音。
5、幼儿边看画册边讲述故事。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3877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