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的新家大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23:01:07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的新家大全(12篇)
时间:2023-11-20 23:01:07     小编:雨中梧

编写教案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才能切实落实到实际教学中。教案的编写还需要注重教学评价的设计,能够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你需要一份优秀的教案,这里有一些范例可以供你参考。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的新家篇一

一份好的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优秀社会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乐意到××班做客,愿意与××班的老师、幼儿共同活动。

2.积累做有礼貌的小客人的经验。

活动准备:

与××班教师作好活动前准备。

活动过程:

1.准备做客。

(1)接待××班前来邀请的小朋友,激发幼儿去做客的愿望。

师:刚才××班的小朋友来告诉老师她想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去他们班做客你们想去吗?

(2)讨论怎么做小客人:有礼貌地向××班教师和小朋友问好;接受同伴的礼物时会表示感谢等。

2.组织幼儿去××班做客。

(1)引导幼儿有礼貌地与××班幼儿及老师问好。

(2)幼儿自由寻找伙伴并介绍自己,品尝××班幼儿准备的`食品。

(3)与新伙伴一起参观××班,共同玩游戏。

(4)引导幼儿与伙伴一起收拾好游戏材料,并有礼貌地与××班幼儿再见,同时邀请他们去自己的班级做客。

3.幼儿回班。

自由讨论自己去做客都认识了哪些好朋友,在××班都看到了哪些和我们班不一样的,你喜欢××的什么东西。

师小结:今天我们去××班非常的开心结识了很多新的朋友,还知道怎么做一个小客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像今天这样邀请你的好朋友来你家做客或去别人家做客,增加你们的感情,让大家在一起玩的更开心!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的新家篇二

1、通过看看、闻闻等形式,了解春天花朵的各种形态与美。

2、带领幼儿在社区环境中寻找各类春天的花,萌发幼儿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植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贴板一块、黑色记号笔一支。

活动过程。

1、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里有许多美丽的花朵也开放了,我们今天就去小区里找找看哪些花已经开了。

2、教师带领幼儿外出。

3、边散步边寻找美丽的花。

小朋友你认识这种花吗?它叫什么名字?

看看它的花瓣是什么颜色的?像什么?

教师可以拣地上的`落花把花瓣分给幼儿请孩子摸摸有什么感觉?

去闻闻花的香味。

4、教师用贴板收集幼儿找到的花,并标上序号和花名。

5、集中总结:数数我们今天找到了几种花?你最喜欢哪朵?

活动反思:

通过进行“垃圾”的系列活动,孩子们对垃圾的产生、危害以及有了垃圾应怎样做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讨论“垃圾是从哪里来的?”的问题时,孩子们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纷纷抢着发言,说出了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可爱的毕钰昊说出:“我们吃鱼时会吐出鱼刺,鱼刺就是垃圾,鸡骨头也是垃圾”。聪明的李佳憬说出:“孙老师教我们做手工的时候会有很多纸片被扔掉,这也是垃圾。”。细心的苗承稷说出:“我妈妈在家收拾屋子也扫出很多的垃圾。”快嘴的张文豪小朋友说出:“老师给小朋友吃药,丢掉的药袋也是垃圾。还有拆大楼留下的砖头、石头和很多的泥!”--当谈到“你看到乱堆放垃圾堆会有什么表现?”孩子们纷纷捂住口鼻、皱着眉头,嘴里还嘀咕着:“脏死了。”“真臭!”孩子们对垃圾的危害提出了自己的粗浅的认识。当孩子们饶有兴趣地看完布偶剧,在回答“有了垃圾怎么办?”的问题时,孩子们都异口同声地说道:“送到垃圾箱里!”有的孩子还悄悄把自己口袋里所盛的捡到的废纸条送到了班上盛垃圾的簸箕里。通过学习,我发现,孩子们较之以前更能自觉地保持班上的卫生了,看到地面上的脏物能主动捡起来放入垃圾桶;乱扔、乱捡脏东西的现象明显减少,有的孩子在走廊里捡到垃圾也会送到班上的垃圾桶来,家长也纷纷反映孩子在家中的卫生表现,我们的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的新家篇三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尝试使用调羹,激发幼儿自己动手做事的愿望。

2、初步培养幼儿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小熊头饰1个,小勺、盘子、食物、创设家的环境。小熊6个。花生、黄豆、绿豆若干。

活动流程:

感知体验——操作练x—动手制作。

活动过程:

一、感知体验。

1、明确角色:老师带小鸡的胸饰,幼儿做小鸡宝宝。

2、在音乐的伴奏下进教室。

鸡妈妈“小熊家到了,让我们来敲敲门吧。哆哆哆。”

熊妈妈:“谁呀?”鸡妈妈:“是我们,小鸡。”

熊妈妈:“快请进,我和熊宝宝欢迎你们。”

鸡妈妈,鸡宝宝:“小熊妈妈好,小熊宝宝好。”

3、熊妈妈:“鸡妈妈,今天我请你吃东西。”鸡妈妈:“谢谢,可是用手拿东西吃不卫生,那怎么吃呢?”

4、幼儿想办法:用调羹。

5、妈妈用调羹舀着吃请一幼儿示范:将调羹放在大拇指和是纸的中间捏住舀一勺,放入嘴巴里,啊呜一口吃下去。

6、鸡妈妈:“让我们一起来吃熊妈妈为我们准备的食物吧,看看那个宝宝调羹用得好。”

7、幼儿用调羹吃东西。

二、操作练习。

幼儿自由喂小熊宝宝。

三、动手制作会唱歌的'瓶宝宝:

出示瓶娃娃,摇动瓶娃娃发现一只瓶会唱歌,还有的瓶不响,引导幼儿比较鸡宝宝自由选择豆子练习喂瓶娃娃,最后拧上瓶盖。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听音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我的小手真能干”为切入点,在施教过程中,主要采用了谜语导入法、感知操作法、经验交流法等等,充分调动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开始,孩子们在愉快的表演中,让手指充分活动,迅速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在感知操作过程中,孩子们自发地投入,去探索、去体验,获得了许多关于手的感性认识。在经验交流中,得到很好的表现,通过讲述手能做什么,与孩子们共同搭建了认知的平台。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这一愿望在今后将不断实现。幼儿自己通过操作多角度感知手的重要,自然而然的就懂得了要爱护自己的小手。并让孩子懂得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的新家篇四

小班的幼儿有必要让他们了解五官的用途,启发他们如何保护五官;否则幼儿经常用手挖鼻孔,经常把脏东西放到嘴里或把类似珠子的东西放到嘴里,有灰尘。沙子进入眼用手搓,极不安全、卫生。因此,我认为组织该活动是很有必要的,能提高幼儿保护五官的意识,对幼儿很有教育意义。这次活动就是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需要而设计。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游戏活动,正确说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的名称和数量,了解它门在头上的位置。

2、知道眼、耳、嘴、鼻的用途。

3、教育幼儿要保护好眼、耳、鼻、嘴这些器官。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1、活动重点:知道五官的名称、用途。

2、活动难点:能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的五官。

活动准备。

1、男孩头像一幅。

2、镜子若干、一瓶香水(供幼儿闻气味)。

3、一副没有五官的头像图片,耳朵、眼睛、鼻子、嘴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利用男孩头像向幼儿介绍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的名称。数量及位置。

1、幼儿看头像正确说出眼、耳、鼻、嘴的名称及数量。

2、告诉幼儿眼、耳、鼻、嘴在头上的位置。

二、发给幼儿小镜子,让幼儿从镜子里看清自己脸上的器官。

1、幼儿拿小镜子自己观察。

2、教师提出:从镜子里看看你的脸。

教师引导幼儿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眼睛,两只耳朵,一个嘴巴,一个鼻子;眼睛里有眼珠子,嘴巴里有牙齿和舌头。

三、让幼儿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作用,

1、通过尝试,让幼儿闻香水,知道鼻子可以闻气味的。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是人体上最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样都是不行的。如果没有了眼睛我们就什么也看不见;如果没有嘴巴就不能吃东西,不能说话;没有鼻子我们就什么气味也闻不到;没有耳朵我们就什么声音也听不到。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引导幼儿知道如何保护五官:

(1)吃完东西要漱口,不乱吃脏东西。

(2)看电视不能靠得太近,有灰尘或沙子进入眼睛不能用手搓。

(3)不能用手抠鼻子。

四、出示没有五官的头像图片和耳朵、鼻子等图片,鼓励个别幼儿上来给头像贴上五官,再引导全部幼儿巩固五官的数量。

五、竞赛游戏:找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教师依次说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幼儿马上用手依次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看谁反应得又快又准。

教学反思。

1、幼儿积极参与,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2、思路明确,师幼互动,能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

3、活动过程整体效果较好,幼儿积极性高,特别是讲到五官有何用途的环节,幼儿很感兴趣,回答发言积极。

4、在幼儿尝试活动的环节中,供幼儿尝试的物品和方式太少,不能使幼儿得到巩固练习,应在课外开展拓展练习。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的新家篇五

牐犓枷肫返率巧活的体现,它源于生活,也应回归生活,因此,思品课的设计应该切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一个个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展现学生的学习生活,使学生能主动地参与活动,从中受到引导和教育。

1、喜欢和小伙伴交往,能体验到交往的.快乐。知道朋友多,快乐多。

2、尝试处理在与伙伴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初步体会与伙伴交往要互相尊重、友爱、公平,有了问题要协商解决。

3、激发学生团结同学的情怀,培养学生处理人际交往能力,为将来适应社会,认识人生,发展自我奠定良好的基础。

尝试处理在与伙伴交往中遇到的问题。

1、捉学生课间活动的照片。

2、小计划表、小伙伴记录表。

一、走近生活,激发道德情趣。

1、导语:学们,喜欢玩吗?老师知道我们三(1)班的同学玩得可尽情了,我忍不住偷偷拍下了你们玩的情景,今天我把照片也带过来跟大家一起分享。(投影出示照片)。

2、小结:刚才我们看到的几对小伙伴玩得多开心,这节课我们一起聊聊我们身边的这些小伙伴(教师手指投影上的照片)。

二、走入生活,确立道德认知。

1、介绍小伙伴的外貌,其他学生猜一猜他介绍的是谁?

2、深入介绍和小伙伴相处时发生的小故事。

三、模拟生活,丰富道德情感。

1、学生读课文。

2、学生自由选择小伙伴表演。

3、邀请小组出来表演。

4、学生互相点评:你喜欢哪一个角色?为什么?

四、联系生活,深化道德意识。

课件出示辨析题:

1、假如你是科代表,当你收作业是时,发现你的小伙伴没有完成,你会怎么做?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的新家篇六

能干的小手是《幼儿创新智慧游戏课程》小班下学期的活动内容。这是一个可以让孩子感兴趣的活动课题。孩子对自己的小手充满了好奇,本次活动通过观察、体验、操作、表演等,让孩子感知小手的本领,对自己的肢体有所了解,从而达到认识自己。这样的课题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孩子,有助于孩子拓展思维,从而达到创新课题的实验目的。

【幼儿分析】。

小班幼儿年龄小,对于小手所表现出来的本领能够感知,但由于年龄的关系,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比较差,无法准确说出来,本次活动,设计了看看、说说、做做等环节,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大胆表现,从而让孩子在游戏的快乐中感知自己的小手。

【设计思路】。

1、游戏导入通过做手影游戏,让幼儿初步感知小手的的本领,激发幼儿对认识小手的兴趣,从而为开展活动创设良好的开端。

2、认识小手让幼儿说出刚才的手影表现的什么.,是用什么做的,我们的手上有什么,从而真正认识小手,将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到小手上来.幼儿通过语言表达说出手指的本领,培养幼儿的想像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感知体验你的小手会做事情吗?让幼儿玩身边的物品,感受小手的本领。

4、发散思维你的小手除了这些,还会做什么事?

5、操作活动手掌手指印画,通过操作,让幼儿在实际体验中,认识到小手的,从而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每个手指的名称,体验它们的作用。

2、变换手的各种动作,对自己的手感兴趣。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小铃、图书、手帕、充气玩具等物品。

【活动过程】。

(一)、猜猜谁来了?

1、(室内灯熄,只剩投影),你们看看是谁来了?(老师做手影:兔子、鸟、狗等等)。

(二)、认识小手。

1.你们知道这些小动物是用什么做的吗?

2.老师:(在手心里画一个妈妈的脸),这是手妈妈,她有几个手指宝宝?

幼儿:5个老师:他们都很能干,你最喜欢哪个手指宝宝?你用他做什么事?

幼儿:我喜欢大手指,我用他说:“真是好宝宝”。

老师:这是大拇指,他可以表扬人。

幼儿:我喜欢这个手指(食指),可以指东西。

老师:这是食指,你们会用食指来指东西吗?试试看,门在哪里?(孩子指)再逐一介绍:中指可以弹琴,小拇指可以和朋友拉拉勾,无名指可以在折纸的时候帮助我们。

老师(小结):手妈妈有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五个手指宝宝,它可以帮我们做许多的事。

(三)、小手的本领。

1、你的小手会做什么事?

2、除了这些事还会做什么?看看周围有什么东西,你去玩玩。(在各个角落里放有小铃、图书、手帕、充气玩具等物品)。

3、一会儿后,老师引导)你的小手在干什么?引导说清手的动作:如:我的小手在敲小铃、我的小手在叠手帕、我的小手捏捏它就响了等等。

4、老师还知道小手还有一种特殊的本领是它会说话。(招招手)这是什么意思?

幼儿:再见或不要。

老师:(做“过来”的动作)这是什么意思?

幼儿:来来来。

…………。

5、我们再让小手做一件新的事情:为大树变树叶(手印画),在草地上种小花(指印画)。

结束部分:小手这么能干,一定要好好保护它,勤洗手、剪指甲,那我们去洗手吧!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的新家篇七

1、认识几种常见的车子,了解洒水车的基本构造和用途。

2、通过观察比较,感知洒水车的特殊功能。

ppt课件:会唱歌的车。

救护车。

消防车。

警车。

洒水车。

(1)这是什么车?洒水车是什么样子的?

(2)请你们仔细看一看,洒水车上有什么东西?它们有什么用?

(3)洒水车有什么用呢?它在什么情况下工作?

洒水车来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

(4)师带领幼儿模仿发出洒水车的声音。

洒水车的车头和卡车差不多,车身是一个大水箱,

里面装满了水,水箱的周围有排水管,水由排水管喷出,

把马路冲洗得很干净。

洒水车,叮咚响。

马路上,常来往。

喷出股股水花来,

干干净净又凉爽。

游戏玩法。

(1)幼儿围成圆圈站立,教师扮演洒水车司机,

教师随着音乐边开洒水车边唱歌,司机双手做做洒水动作,

面向司机的幼儿必须立即躲闪表示避开水,司机自转洒水,

全体幼儿理解返回自己的座位上,

游戏可进行2—3次。

(2)变换角色让幼儿扮演洒水车司机进行游戏。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的新家篇八

教学目标:

1.了解生肖知识,激发学生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兴趣。

2.学习用调查的方法开展学习,尝试进行小组合作开展活动。

3.体验家庭生活的愉快和温馨。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调查父母和自己的生肖、生日、爱好等。

2.生肖卡通图片或者头饰3~4套。

3.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谜语引入:

1.猜(猪、老鼠)谜语,出示两个生肖动物图片,说说自己的生肖是什么?

2.你知道十二生肖吗?分别是哪些动物?分别出示其他动物生肖的图片。

小朋友喜欢谜语,结合他们的生肖猜谜语更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生肖游戏。

让我们扮成十二生肖,按照十二生肖的次序来做个排队游戏。

教师指导学生按12人左右把学生分成3~4组,每组发一套生肖图片(或者头饰),每人扮作“生肖动物”,请小朋友按照生肖的先后次序试着排排队。

如果学生尝试一段时间后还是不能排好队,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小组合作活动的方法:如选好一个负责人统一指挥;想好生肖的次序;大家共同合作等。

让学生分组活动,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讨论了解我国的民俗文化,另一方面通过小组活动,逐步尝试小组合作。教师在学生尝试后指导,是为了使学生对小组合作活动的“规则”有更深入的体悟。

三、调查反馈。

1.小朋友,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肖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鼓励小朋友把调查表展示给大家看,并告诉大家一家人。

本环节的设计试图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鼓励学生积极以调查、探究的学习方式去学习;二是了解父母的生日、爱好的行为是一种爱父母、爱家庭的体现。

2.老师想把你们一家人快乐生活的情境画下来,你愿意和老师一起来画吗?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的新家篇九

1、继续运用已有经验创编属羊的符号。

2、培养孩子大胆采访与记录的能力。

3、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黑板、老师示范用纸与笔、采访记录纸、笔、采访。

1、引出话题:“今年是羊年,你们知道有谁属羊吗?”

2、幼儿议论,说一说谁属羊。

3、采访要求,“今天我们去采访,问一问别班的小朋友,还有幼儿园的老师、阿姨等其他工作人员,谁属羊?"。

4、大家讨论采访记录:“属”的符号怎么记录?“羊”的符号怎么记录?

5、统一记录符号。老师将大家创编的符号在黑扳上示范。

6、采访要求:个别幼儿重复采访的用语。鼓励幼儿大胆采访,并将个别能力差的幼儿与能力强的搭档采访。

7、采访后的反馈。请幼儿把采访的记录一一向大家汇报,纠正记录错误的.幼儿。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的新家篇十

1、引导幼儿喜欢小鱼,并愿意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观察小鱼。

2、让幼儿初步了解小鱼的主要外形特征。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1、课件flsah。

2、各种鱼的图片、音乐。

1、玩手指游戏,引发兴趣,“说到5的时候”变成小鱼水中游,问:小鱼在水中怎样游的,幼儿相互学习。

2、放音乐,一起学习小鱼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

3、教师出示图片:这些小鱼好漂亮呀!你们仔细看一看,把你的发现告诉我们吧。

4、放课件,幼儿欣赏。

5、问:这些鱼朋友穿了一件什么颜色的衣服?

(1)仔细看一看小鱼的眼睛是鼓鼓的吗?

(2)小鱼们生活在什么地方?

6、模仿鱼的动作。播放轻柔的音乐,请幼儿看一看、学一学小鱼呈现的各种动作,如游水、吃食物、吐泡等。

海洋里的鱼可真多呀,每一种鱼都跟别的鱼长得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扁圆、有的细长、有的身上有刺、有的身上有美丽的花纹、有的鱼还会变色,甚至连游泳的方法也不一样,有趣极啦!

小百科:鱼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们几乎栖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环境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的新家篇十一

1、初步了解一些做客的简单礼仪。

2、体验游戏中当文明小客人的快乐。

3、在游戏中能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你好”“谢谢”“再见”。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1、在游戏中能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你好”“谢谢”“再见”。

2、初步了解一些做客的简单礼仪

幼儿已学会儿歌《有礼貌的小客人》

教师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你们都到朋友家做过客吗?)

(二)教师总结并鼓励

(三)教师创设做客情景,分组让幼儿进行情景表演,体验做客的乐趣

把学到的礼貌用语讲给爸爸妈妈听

附《学做小客人》

我是小客人,我很有礼貌

进门先敲门,然后问声好

东西不乱翻,玩具轻轻放

出门挥挥手,轻声说再见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的新家篇十二

教育幼儿懂得要注意保持环境的整洁、卫生,养成不乱扔东西的习惯。

布置两处有乱扔物品的现场(室内、室外)。

1、教师提示这里有人乱扔东西,请小朋友把扔在地上的东西捡起来,按物品的特征摆放在应放的地方或丢到垃圾箱里。

2、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整理后的房间或场地。

3、学说一句话“我不乱扔东西”。

4、到另一个现场,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乱扔物品的现象,共同整理与欣赏,学说一句话。

1、这种活动一两周就可以进行一次。平时教师可用“我不乱扔东西”提醒幼儿把物品摆放好。

2、可播放《猪八戒吃西瓜》的录像片,让幼儿理解,乱扔东西给人带来的麻烦。教学反思

孩子们不能够时时刻刻的想到环境保护,如果有更加吸引他的东西摆在他面前,多数的孩子就会把果皮纸屑丢在一旁,针对此问题,我们又开展了此次活动,活动后,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做得很好了,但能有一部分孩子自己主动地去扔垃圾了,应该说效果还是不错。

其实孩子不把垃圾扔到垃圾箱并不是他懒惰不去扔,尤其是小班的孩子,而是环保的概念在他们的小小心灵中还没有定位、没有记住,孩子们的乱丢垃圾现象多数是无意识的,老师就是在孩子这个模糊的意识下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处理问题。

现在,班里有意识的孩子不但自己能做得很好,还能提醒别的小朋友扔垃圾,如果哪个小朋友没有将垃圾扔到垃圾箱,有的孩子救自己替他捡起来,有的就一直追着那个孩子叫他把垃圾重新扔进去,从这一点也看到了,孩子的确有能力,我们要相信孩子!

孩子们不能够时时刻刻的想到环境保护,如果有更加吸引他的东西摆在他面前,多数的孩子就会把果皮纸屑丢在一旁,针对此问题,我们又开展了此次活动,活动后,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做得很好了,但能有一部分孩子自己主动地去扔垃圾了,应该说效果还是不错。

其实孩子不把垃圾扔到垃圾箱并不是他懒惰不去扔,尤其是小班的孩子,而是环保的概念在他们的小小心灵中还没有定位、没有记住,孩子们的乱丢垃圾现象多数是无意识的,老师就是在孩子这个模糊的意识下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处理问题。

现在,班里有意识的孩子不但自己能做得很好,还能提醒别的小朋友扔垃圾,如果哪个小朋友没有将垃圾扔到垃圾箱,有的孩子救自己替他捡起来,有的就一直追着那个孩子叫他把垃圾重新扔进去,从这一点也看到了,孩子的确有能力,我们要相信孩子!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384941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