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大熊猫教案范文(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19:12:06
国宝大熊猫教案范文(19篇)
时间:2023-11-20 19:12:06     小编:梦幻泡

教案是为了指导教学过程,提供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等的一种工具。为了编写一份较为完美的教案,教师应当充分了解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以下是一些教师精选的教案示范,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国宝大熊猫教案篇一

1.认识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它成为国宝的原因;。

2.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3.学习形象生动的说明方法。

教学步骤: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一些关于熊猫的特点、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描绘一下大熊猫的特征。

明确:本文是一篇介绍珍稀动物大熊猫的科普说明文。课文标题中的“大熊猫”,表明了文章说明的对象,“国宝”一词点明了说明的重点。先说“国宝”,再用表示解释说明的破折号引出被称为国宝的对象“大熊猫”,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突出大熊猫的珍贵;二是引起读者的注意:

2.熟读课文之后,如果让你来介绍大熊猫,你会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可鼓励学生用第一人称的方式,上台介绍大熊猫)。

明确:外形特点:可爱。

生长环境:人烟稀少、泉水丰富、竹类众多。

生活习性:喜爱食竹、食量很大、性情孤僻、爱独处。

活动范围:随季节交替而改变活动范围。

繁殖情况:繁殖力低,大多每胎产一仔。

1.作者生动传神地描写了大熊猫的.举止神态,突出了它可爱、机警的特点。其中你最喜欢哪些语句?为什么?(根据学情,可引导学生学习本文生动的说明方法:引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诠释等,以及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不必过细分析。)。

2.比较探讨:

大熊猫体态丰满,四肢粗壮,尾巴短秃,毛色奇特,头和身躯乳白色,而四肢和肩部黑色,头上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很象戴着一副八字形的黑眼镜。大熊猫长相俊俏,神态温驯,给人以优美、活泼的感觉。(《国宝——大熊猫》)。

体肥胖,形似熊而略小,长约1.5米,肩高66厘米,尾很短。毛密而具光泽,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辞海》)。

3.结合课文以及你所了解的有关情况,请你谈一谈大熊猫的生存现状?

(大熊猫生活现状:学生可根据有关资料,围绕大熊猫濒临灭绝,阐述自己的观点。)。

1.将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归纳。

2.以小组为单位,确定研究子课题。

3.分工合作,拟定研究方案,并组织实施。

4.交流、汇报。

(不断鼓励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部分可在课余完成,达到学科整合的目的。)。

最近,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新开辟了一条旅游路线,沿途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标语尚未拟写,请各方阵同学帮它拟写。

国宝大熊猫教案篇二

是猫不捕鼠,墨镜不离眼,要问爱吃啥,竹叶不松口。相信大家已经猜到谜底了,它就是熊猫。

熊猫浑身胖乎乎,圆滚滚的,走起路来十分缓慢。大熊猫的头是白色的,上面立着两只黑色的小耳朵;远观,熊猫有一对大眼睛,近看,大失所望,其实它的眼睛很小,那只是它的“墨镜”罢了。大熊猫的嘴是粉红色的,嘴角微微上扬,好像一直都在朝我们笑,可爱极了!它全身雪白,但它的四只爪子是黑色的,好像在泥地里滚了一圈之后没洗手。当大熊猫转过身时,我发现它身后粘着一个黑色的小球,哦!原来那是它的尾巴。

我们走进了熊猫馆,那里的两只熊猫酣睡不醒。由于人群过于喧闹,第一只熊猫被吵醒了,它有些不耐烦,懒洋洋的伸了个腰,随后又团成一个圆,再次进入梦乡,它的憨态可掬,获得了些许掌声。它们好像是比赛似的,第二只熊猫不甘示弱,也醒了,坐起来先是环顾四周,随后缓慢地爬到滑梯下面吃竹子,饱餐之后,决定起身运动,它把屁股对准滑梯口,躺了下去,由于身体过于肥胖,已经将滑梯全部覆盖,我们都担心它不会完成这高难度动作,它似乎感受到了大家担心,不负众望,完成了精彩表演。由此,获得了热烈掌声。毫无悬念,这场比赛,第二只熊猫赢得了胜利。

你们喜欢熊猫吗?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一定不能伤害它。

作者:学霸。

国宝大熊猫教案篇三

1、认识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惯。

2、学习本文介绍大熊猫抓住特点,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3、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1、学习形象生动的说明方法。

这是一篇介绍珍惜动物大熊猫的科普说明文。文章从大熊猫的外貌,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介绍,写出了大熊猫的珍贵。文章既有一般说明文平实准确的特点,又有生动的描绘,对于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在教学中必须要让学生进行阅读赏析,从中品味如何驾驭语言进行准确、生动、形象的描写,同时从中感受作者在其中渗透了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嬉戏 笨拙 濒危 璀璨 南麓 孤僻 分娩 翌日 繁衍 呵护 憨态可掬

在奇妙的自然世界,动物永远是我们人类的生存伙伴,许多动物深得人们的喜爱,下面我们就走进叶永烈的《国宝——大熊猫》一课,亲自去感受一下大熊猫们的神奇世界。

(提示:换个角度,用自己的语言,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生动的介绍。)

外貌特点——可爱

生活环境——人烟稀少、泉水丰富、竹类众多

生活习性——喜爱食竹、食量大、爱独处

活动范围——随季节交替而改变

繁殖过程——繁殖能力低、胎生

比较课文和《辞海》中对大熊猫形体的不同说明,说说各喜欢哪一段介绍说明的理由。

通过学生收集大熊猫生存现状的资料,引发思考如何保护大熊猫,进而引起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关爱。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进行生动的介绍。

国宝大熊猫教案篇四

1、自主学习,了解我国大熊猫的有关知识,认识其生存状态。

2、理清文章说明顺序,学习形象生动的说明方法。

3、举行辩论会,讨论大熊猫的生存繁衍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观看以熊猫为主题的录象片段,增强学生对熊猫的感性认识。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一些关于"国宝"的特点、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也可以让学生描绘一下大熊猫的特征。(只要抓住特征就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开展宣传活动,号召社会一起关注关心大熊猫。

重点、难点:

1、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成为国宝的原因;。

2、准确、形象生动的说明;。

教学突破:

两课时。

(一)明确目标。

(二)教学流程。

1、情趣导入。

1961年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成立时,大熊猫因为它的珍稀,被选中作为会徽的图案。又因为它只有中国的个别地区才有,所以它还常常作为"和平大使"的身份,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到国外去攀亲结友。但是,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持续高速发展,在提高了人类生活品质的同时,自然环境所遭受的破坏程度也日益严重,人类恣意破坏动物的生态环境,肆意捕杀野生动物,许多珍奇动物,已濒临灭绝的地步,像丹顶鹤、朱鹮、大熊猫等。因此,对于初一的学生很有必要了解和关注大熊猫等珍稀动物的生存现状,为保护这些古老的物种献计献策。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介绍大熊猫的文章《国宝—大熊猫》。(板书课题、作者、体裁)。

这节课我们主要是(亮标):

2、课前热身。

叶永烈(1940—):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家。浙江温州人。1957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58年开始科学普及读物的创作。1963年毕业后,在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任编导。1981年起在上海市科技协会专事写作。1982年被选为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并任中国科普创作常务理事、上海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等职。作品有中篇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获全国第二届少年儿童文艺作品评选一等奖。

国宝大熊猫教案篇五

1、针对教材提出的问题,搜集国宝大熊猫的相关资料信息。

2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从不同方面介绍国宝大熊猫。

3、语句要通顺,调理要清晰,内容要清楚明白。能适当的用上一些说明方法。

同学们见过真的大熊猫吗?在哪见过?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教师讲述,明确任务: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节

课我们从不同方面来介绍大熊猫,让我们通过交流多一些对它的了解认识。

出示交流的问题

(1)大熊猫是猫吗?

(2)大熊猫吃什么?

(3)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

(4)大熊猫身上哪些地方是白的?哪些地方是黑的?

(5)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

组内交流,推选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板书:

样子??? 门类? 分布?? 食物?? 数量……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学习抓住关键词提取信息的学习意识,为接下来的写作梳理提纲。】

明确写作要求

(1) 整合信息,确定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介绍。

(2) 信息要准确,语句要通顺,内容要清楚,结构要完整。

(3) 会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整合资料,自主写作。

教师随机抽取小组学生作品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展示学生作品,先学生评价,老师再补充评价,点拨指导。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便于学生相互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相互提升。】

板书设计:

介绍国宝大熊猫

整理信息

学会使用说明方法

国宝大熊猫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针对教材提出的问题,搜集国宝大熊猫的相关资料信息。

2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从不同方面介绍国宝大熊猫。

3、语句要通顺,调理要清晰,内容要清楚明白。能适当的用上一些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初步学习整合大熊猫的信息,从不同方面介绍大熊猫。

教学难点:能恰当的用上一定的说明方法,文从字顺,条理清晰地写作。

教具准备:课件?学生搜集大熊猫的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大熊猫的图片,交流搜集的大熊猫的信息。

同学们见过真的大熊猫吗?在哪见过?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教师讲述,明确任务: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节。

课我们从不同方面来介绍大熊猫,让我们通过交流多一些对它的了解认识。

出示交流的问题。

(1)大熊猫是猫吗?

(2)大熊猫吃什么?

(3)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

(4)大熊猫身上哪些地方是白的?哪些地方是黑的?

(5)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

组内交流,推选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板书:。

样子???门类?分布??食物??数量……。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学习抓住关键词提取信息的学习意识,为接下来的写作梳理提纲。】。

明确写作要求。

(1)整合信息,确定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介绍。

(2)信息要准确,语句要通顺,内容要清楚,结构要完整。

(3)会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整合资料,自主写作。

第二课时。

一、展示作品,评价交流。

教师随机抽取小组学生作品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展示学生作品,先学生评价,老师再补充评价,点拨指导。

二、组内互评,互改,教师巡视,相机关注指导。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便于学生相互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相互提升。】。

三、整理誊写。

板书设计:

整理信息。

学会使用说明方法。

国宝大熊猫教案篇七

1.通过阅读,了解大熊猫的特点习性和特殊价值。

2.感受本文形象生动的说明特点。

3.强化保护濒危动物的意识。

1.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

2.了解大熊猫的特点习性。

3.理解拟人的手法和形容词的运用。

在学生预习基础上,读文,写生字词。

学生自读文,预习讨论题。

制作。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时。

(一)导入:熊猫的图片。

(二)预习文。

2.查阅工具书,能够顺畅地熟读文。

3.熟读文,学生自己概括大熊猫的外形、分布、生活环境、习性、繁殖、现状等知识。

4.画出有代表性的能表现大熊猫特点的句子。

.编写文结构提纲,理清思路,了解大意。

(1)文信息图。

(2)文结构。

第一部分:说明大熊猫在外国“贵宾”待遇和人见人爱的特点,为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第二部分,介绍大熊猫、体态可爱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以及野生大熊猫数量极少、濒临灭绝的处境。

第一层(第6段至7段)从体态、毛色和长相、神态的角度描写大熊猫的可爱形象和国外受到的欢迎。。

第二层,简要说明动物园里的大熊猫不习惯于人工饲养的原因。这是一个过渡段。

第三层,具体说明我国野生的大熊猫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活动范围。

第三部分,介绍大熊猫生活历史古老的特征,说明它是“活化石”。

(三)文说明顺序。

从全文看,紧紧围绕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这个中心来进行说明;在结构上按由果到因的逻辑歹顷序来安排组织材料。开始先从我国特有、国际公认、古籍记载三个方面概括说明大熊猫的珍贵,暗扣说明中心,然后依次从“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活化石”三方面说明它珍贵的原因,篇末直接点明说明中心。从第二部分和的第三部分看,在介绍大熊猫作为一般动物的概念,介绍了大熊猫生活习惯和繁殖情况之后,又特别介绍了大熊猫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的价值是为一般到特殊的介绍方法。就的第三部分看,在介绍大熊猫的生存环境、食性特点、活动范围和繁殖困难等外部条和内部因素后,指出它有濒临灭绝的危险,必须加以保护,这又是由因到果。

(四)阅读提示,小组讨论:

本文1-7段主要是说明大熊猫的什么特点?

哪些段落介绍了野生大熊猫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

3.大熊猫具有怎样的珍贵科学价值?

(五)感悟文,理解吸收。

1.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喜欢。

2.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对文做补充,比一比:哪一组又多又详细。

3.查找我国13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联系文,用简要的文字说说建立保护区的意义。

4.准备辩论会:可以教师推荐论题,也可学生自主命题。

(1)推荐题目:是否可以通过克隆技术拯救大熊猫这一物种。

是否继续把大熊猫作为“和平大使”赠送出国。

(2)自主选择正反方,自荐或推选辩手、主持人等。

(3)各方收集资料,为辩论充分准备。

第二时。

1.充分准备辩论会:

(1)教室安排。

(2)辩论内容准备。

(3)主持、评委。等。

2.召开辩论会。

(1)主持人开场白。

(2)辩论。

(3)主持人结束语。

(4)评委宣布结果。

(1)日记:谈谈自己在这次辩论中的得失。

(2)根据资料,仿照生物书体系,编写一篇生物文:介绍大熊猫的知识。

(3)写倡议书:主题:保护野生动物。题目、内容、形式自定。

1.参观动物园的大熊猫,或观看专题片《国宝——大熊猫》,结合文上学到的知识,在小组里向同学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大熊猫。

2.办一期手抄报,画一些图片,介绍有关大熊猫的知识。

3.把大熊猫当作你的朋友,给他写一封信,表达你对他的问候和关心。

开展宣传活动,号召社会一起关注关心大熊猫。

国宝大熊猫教案篇八

1.能查找资料,整合信息,围绕提示的问题写一写大熊猫。

2.通过自评和互评,能用修改符号修改不准确的内容并补充新的内容。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1.出示多媒体课件:大熊猫。

2.教师介绍大熊猫。

大熊猫是哺乳动物,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以及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还有锋利的爪子。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

看到可爱的大熊猫,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呢?

3.出示教材中的问题。

4.这次习作我们就围绕这些问题,介绍一下大熊猫。

1.课件出示表现大熊猫生活习性的画面。

2.出示课本中的图表。

3.明确要求。

(1)这次习作要围绕课本中提出的三个问题或其他问题介绍大熊猫。

(2)写作时可参考教材图表中提供的材料,也可以再查找其他资料。

(3)写完后注意修改,同学之间可以互评。

1.明确要求,拓展思路。认真阅读需要解答的问题,明确习作的内容,抓住大熊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进行描写。

2.搜集资料,选择材料。描写大熊猫的外形特点,要仔细看它的头部、尾部、毛色、四肢是什么样的。描写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要抓住它怎样吃食、怎样游戏、怎样睡觉等来写。

3.突出重点,表达心情。描写大熊猫的样子要侧重于静态描写,描写它的活动情况,要侧重于动态描写。按照从静态到动态,有条理、有层次地观察和描写,就能把习作写得清楚、细致、感人。在描写大熊猫的时候,也要表达自己的感情。

4.细致描写,条理清晰。描写大熊猫时,要细致描写,认真刻画。特别是在描写它的生活习性时,要注意准确地使用动词,再现它的活动情景。

在描写时一定要想好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全篇文章怎样组合。把这些想好之后再动笔,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四、试写初稿,修改完善。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写作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自己反复朗读,进行修改。

3.在小组内进行互评互改。

五、修改习作,誊写习作。

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把修改后的习作抄写在作文本上。

国宝大熊猫

1.查找资料,围绕提的问题写。

2.自评、互评习作。

国宝大熊猫教案篇九

活动目标:

1.萌发珍爱大熊猫的情感和保护大熊猫的意识。

2.学习从头到尾观察动物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

3.知道大熊猫是中国国宝,认识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并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重难点分析:

重点: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

难点:能有序观察,语句完整地讲述大熊猫。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教具:课件。

心理准备:活动前幼儿初步熟悉熊猫(如外貌、熊猫是国宝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谜语形式引出主题,让幼儿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动脑猜出谜底,并激发幼儿对本活动主题的兴趣。“是猫不捕鼠,墨镜不离眼,要问最爱啥,最爱鲜竹叶。”(谜底:大熊猫)。

二、展开。

1.观看大熊猫图片展,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借观看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图片的过程,通过引导性提问帮助幼儿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在回答的过程中采取请幼儿先讨论后回答的方式,并适时引导幼儿学习从头部开始观察的方法和帮助幼儿以完整地语句回答问题。

提问:“大熊猫长得什么样?”“身上有什么颜色?哪些地方是黑色的?哪些地方是白色的”

2.利用图片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通过观察图片上所呈现的信息,以及老师引导性的提问,让幼儿讨论发言,帮助幼儿了解并总结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提问:(1)“大熊猫喜欢吃什么?”(2)“它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3)“大熊猫有什么本领?”(4)“熊猫妈妈是怎样照顾熊猫宝宝的?”

小结:大熊猫是食草动物,最喜欢吃竹叶;它们喜欢生活在山谷深??;熊猫最大的本领是爬树,以此来躲避敌人;熊猫妈妈每次只能照顾好一个熊猫宝宝。

让幼儿将自己的生活经历与小伙伴们分享,用适当的提问帮助幼儿用完整的语句讲述,并知道大熊猫是国宝产生保护大熊猫的意识。

小结:大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甘肃等地区,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称为“国宝”。为了保护大熊猫,人类在大熊猫生活的地方建立了保护区,不随便到这里来干扰熊猫;建立了森林警察队伍,不让坏人捕杀大熊猫,还建立了大熊猫饲养基地,人工喂养大熊猫。

4.意愿添画,给大熊猫送礼物。

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在画纸上添画竹叶、水果、玩具等作为礼物送给大熊猫。

三、结束。

1.活动延伸:(1)利用大型玩具让幼儿体验像大熊猫一样攀登的乐趣(2)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有关中国其他珍稀动物的资料。

2.活动评价:(1)幼儿认真观察(2)幼儿大胆发言。

国宝大熊猫教案篇十

1.能查找资料,整合信息,围绕提示的问题写一写大熊猫。

2.通过自评和互评,能用修改符号修改不准确的内容并补充新的内容。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一、观看大熊猫,激趣导入。

1.出示多媒体课件:大熊猫。

大熊猫是哺乳动物,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以及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还有锋利的爪子。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

看到可爱的大熊猫,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呢?

3.出示教材中的问题。

4.这次习作我们就围绕这些问题,介绍一下大熊猫。

二、捕捉信息,明确要求。

1.课件出示表现大熊猫生活习性的画面。

2.出示课本中的图表。

3.明确要求。

(1)这次习作要围绕课本中提出的三个问题或其他问题介绍大熊猫。

(2)写作时可参考教材图表中提供的材料,也可以再查找其他资料。

(3)写完后注意修改,同学之间可以互评。

三、教师点拨,指导习作。

1.明确要求,拓展思路。认真阅读需要解答的问题,明确习作的内容,抓住大熊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进行描写。

2.搜集资料,选择材料。描写大熊猫的外形特点,要仔细看它的头部、尾部、颜色、四肢是什么样的。描写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要抓住它怎样吃食、怎样游戏、怎样睡觉等来写。

3.突出重点,表达心情。描写大熊猫的样子要侧重于静态描写,描写它的活动情况,要侧重于动态描写。按照从静态到动态,有条理、有层次地观察和描写,就能把习作写得清楚、细致、感人。在描写大熊猫的时候,也要表达自己的感情。

4.细致描写,条理清晰。描写大熊猫时,要细致描写,认真刻画。特别是在描写它的生活习性时,要注意准确地使用动词,再现它的活动情景。

在描写时一定要想好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全篇文章怎样组合。把这些想好之后再动笔,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四、试写初稿,修改完善。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写作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自己反复朗读,进行修改。

3.在小组内进行互评互改。

五、修改习作,誊写习作。

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把修改后的习作抄写在作文本上。

1.查找资料,围绕提的问题写。

2.自评、互评习作。

国宝大熊猫教案篇十一

大熊猫人见人爱,是我们的国宝,也被称为“活化石”。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憨态可掬的吧!

大熊猫有着一对毛茸茸的小耳朵,黑白相间的皮毛,两只黑宝石似的眼睛,小小的鼻子,短短的尾巴,可爱极了。

大熊猫其实以前并不叫大熊猫,而是叫猫熊。那时候,重庆的博物馆展出熊猫的标本,牌子上清清楚楚地写着“猫熊”两个字。因为那时大家都习惯从右往左读,当时的记者一不小心读成了熊猫,这名字又传遍了全世界。人们只好将错就错,把猫熊改成了熊猫。

可能有人会问,大熊猫那么喜欢吃竹子,是不是猫科动物?不是的,因为大熊猫以前也是食肉的,只是因为它们生活在长江上游的高山深谷,大型的食肉动物很少,也没有残尸剩首供它们食用,所以只能以竹子来维持生命。后来代代相传,就成了依竹而生。

可爱的大熊猫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大多数都是在睡梦中度过的。它们喜欢平躺、侧躺、俯卧,毫不在意自己的睡相。睡醒了,它们就变身为调皮的小孩,一会儿三下五除二地爬上大树,一会儿兴致勃勃地在草地上打滚,滚得浑身脏兮兮的。它们还爱粘人,有时候喝瓶奶也要人抱着才肯乖乖地喝。

为什么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呢?因为熊猫是中国独有的,主要分布于中国甘肃、陕西,四川等地区,并且数量稀少。全世界的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而且,它们生育的方式又特别原始,一只熊猫从出生到长大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还不容易存活,所以熊猫特别稀有。

我非常喜欢我们的,希望大家可以一起保护它们,不要去伤害它们哦!

国宝大熊猫教案篇十二

学习目标:感悟二、三部分,体会其珍贵和稀有,增强保护意识。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1、字词。2复述内容。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指读第8节,思考:大熊猫受宠爱表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不习惯于人工饲养?

3、小结。

三、学习第三部分。

自读课文,思考:(1)为什么它被称为“活化石”?说明了什么?

(2)最后一节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四、总结:(1)中心。(2)写作特色(顺序和语言)。

五、拓展延伸。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一位代表作笔录。讨论后,学生自由发言。)。

同学们的设想很有创意,相信若干年后你们的愿望都会实现,“国宝”大熊猫也一定会生活得更美好,让我们共同去努力吧!

六、作业:1、探究与练习。2、《学习与评价》。3、预习下一课。

国宝大熊猫教案篇十三

3.学习形象生动的说明方法。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观看以熊猫为主题的录像片断,增强学生对熊猫的感性认识。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一些关于熊猫的特点、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描绘一下大熊猫的特征。

二、整体感知,研读课文。

明确:本文是一篇介绍珍稀动物大熊猫的科普说明文。课文标题中的“大熊猫”,表明了文章说明的对象,“国宝”一词点明了说明的重点。先说“国宝”,再用表示解释说明的破折号引出被称为国宝的对象“大熊猫”,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突出大熊猫的珍贵;二是引起读者的注意:

明确:外形特点:可爱。

生长环境:人烟稀少、泉水丰富、竹类众多。

生活习性:喜爱食竹、食量很大、性情孤僻、爱独处。

活动范围:随季节交替而改变活动范围。

繁殖情况:繁殖力低,大多每胎产一仔。

三、揣摩运用,体味语言。

2.比较探讨:

大熊猫体态丰满,四肢粗壮,尾巴短秃,毛色奇特,头和身躯乳白色,而四肢和肩部黑色,头上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很象戴着一副八字形的黑眼镜。大熊猫长相俊俏,神态温驯,给人以优美、活泼的感觉。(《国宝——大熊猫》)。

体肥胖,形似熊而略小,长约1.5米,肩高66厘米,尾很短。毛密而具光泽,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辞海》)。

3.结合课文以及你所了解的有关情况,请你谈一谈大熊猫的生存现状?

四、以“如何来保护我们的国宝——大熊猫”为主题,展开专题研究。

1.将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归纳。

2.以小组为单位,确定研究子课题。

3.分工合作,拟定研究方案,并组织实施。

4.交流、汇报。

五、布置作业:

最近,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新开辟了一条旅游路线,沿途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标语尚未拟写,请各方阵同学帮它拟写。

国宝大熊猫教案篇十四

1、自主学习,了解大熊猫的有关知识。

2、品味语言,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与生动。

3、调查研究,关注大熊猫的生存现状。

3、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成为国宝的原因;。

4、形象生动的说明;。

5、本文的结构比较简单,只要求学生掌握整体的思路;。

6、运用多媒体教学;。

7、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8、课时安排:一教时。

1、导入: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珍奇可爱的动物,你最喜欢哪一种呢?

(学生自由回答)。

2、播放大熊猫影片,让学生对大熊猫有个初步了解。

3、从题目中找出大熊猫的特点。

明确:珍贵。

4、阅读课文:

思考:(1)大熊猫为什么珍贵?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板书:

体态可爱。

数量稀少。

活化石。

(2)文中哪些语句分别表现这些特点。请用适当的语气语调朗读出来。

5、品读课文:

思考:作者是如何来说明大熊猫的珍贵?

6、归纳总结:如何增强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明确:(1)、准确使用形容词和动词,增强说明文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2)、巧妙运用拟人、排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说明文的生动性。

(3)、科学使用副词增强说明文的准确性。

7、学以致用:

请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以第一人称来介绍大熊猫。

1、我的家族史。

2、我的“家”

3、我的明星路。

4、我的特殊身份。

5、我的饮食习惯。

6、自拟题(提示:尽量运用自己语言)。

8、进一步明确大熊猫生活现状。

9、请你自己设计一份拯救大熊猫的倡议书。

10、教师总结:

向全社会呼吁:关注保护野生动物。

国宝大熊猫教案篇十五

1、自主学习,了解我国大熊猫的有关知识,认识其生存状态。

2、理清文章说明顺序,学习形象生动的说明方法。

3、举行辩论会,讨论大熊猫的生存繁衍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观看以熊猫为主题的录象片段,增强学生对熊猫的感性认识。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一些关于"国宝"的特点、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也可以让学生描绘一下大熊猫的特征。(只要抓住特征就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开展宣传活动,号召社会一起关注关心大熊猫。

二、教学设想。

重点、难点:

1、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成为国宝的原因;

2、准确、形象生动的说明;

教学突破: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设计。

(一)明确目标。

(二)教学流程。

1、情趣导入。

1961年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成立时,大熊猫因为它的珍稀,被选中作为会徽的图案。又因为它只有中国的个别地区才有,所以它还常常作为"和平大使"的身份,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到国外去攀亲结友。但是,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持续高速发展,在提高了人类生活品质的同时,自然环境所遭受的破坏程度也日益严重,人类恣意破坏动物的生态环境,肆意捕杀野生动物,许多珍奇动物,已濒临灭绝的地步,像丹顶鹤、朱鹮、大熊猫等。因此,对于初一的学生很有必要了解和关注大熊猫等珍稀动物的生存现状,为保护这些古老的物种献计献策。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介绍大熊猫的文章《国宝—大熊猫》。(板书课题、作者、体裁)。

这节课我们主要是(亮标):

2、课前热身。

学习目标:

1.认识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它成为国宝的原因;

2.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3.学习文中说明次序的方法和形象生动的说明方法。

学习重点:

目标1、2。

学习难点:

目标3。

基础知识:1、作者:叶永烈。2、字词的音、形、义。

学习方法:阅读讨论。

学习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理清内容和结构,重点感受大熊猫的可爱和珍贵。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这个奇妙的自然界里,动物永远作为我们人类的生存伙伴,与人类共存共荣,和谐发展。在我们的周围既有勇猛凶险的狮子,聪明机灵的猕猴;又有温文尔雅的企鹅,高贵典雅的长颈鹿……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他们的身影。许多动物深得人们的喜爱。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些小动物呀?(学生可能回答:喜欢澳大利亚的树熊。喜欢南极的企鹅。我喜欢中国的大熊猫。)刚才同学讲到世界各地的许多动物,其中李明同学特别喜爱大熊猫,那么哪位同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大熊猫?(学生可能回答:活泼可爱的动物。大熊猫毛色黑白相间。它走路懒洋洋的。它最爱吃竹子。大熊猫会爬树。)刚才几位同学从不同的方面给大家介绍了大熊猫,讲得都不错。那么老师将带着大家走进叶永烈的《国宝——大熊猫》一文,近距离地观察大熊猫的神奇世界。(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简介作者、释题。

1、作者:叶永烈。

2、释题:“大熊猫”点明说明对象。“国宝”点明说明重点。

“---”解释说明。

三、检查预习。

四、研析新课。

(生自由朗读课文,并讨论)。

(生齐声朗读后,学生回答)。

对,是大熊猫“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活化石”的特点使大熊猫很珍贵。 。

2、结合学生回答,理清思路,列出提纲。(三大部分)。

3、同学们再思考思考,前文哪些语句具体表现了这三个特点。(1—7段)。

(学生快速在文中找,并作圈点,然后举手)。

课文第4小节“大熊猫……摇摇晃晃在草地上玩耍”,也可看出它体态可爱。)。

师:第4小节的确把大熊猫写得很可爱,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在这节中作者如何来写熊猫体态可爱的。

师:对。这些修辞手法把大熊猫喜欢嬉戏,憨态可掬的模样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了。

五、小结。

六、作业:1、抄写词语。2、《学习与评价》和《补充习题》相关题目。

国宝大熊猫教案篇十六

通过创设情景,把孩子带入丰富、生动的画面之中,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想象世界,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1、认识“物、数、胖、尾、巴、全、黑、圆、侯、活、喜、爪、抱、呼”14个生字;会写7个字:“巴、爪、皮、双、许、动、全”学习“言字旁”、“人字头”。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通过观察与学习,了解大熊猫,认识大熊猫,喜欢大熊猫。

随文识字。

学习“言字旁”、“人字头”。

新授课。

投影、挂图。

谈话法、探究法、观察法。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由于繁殖难度高,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数量一直有限,从开始饲养至今,国内外动物园及自然保护区的饲养场,用于展出,繁殖,研究的需要,先后从野外获得大熊猫240余头,目前仍成活饲养(包括自繁数量在内)不足100头。

二、由图入手,启发谈话。

1、出示大熊猫图让学生看图简单说说大熊猫。

2、齐读课题。让学生说说哪种动物被称为“国宝”?

三、自渎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笔把生字画出来,遇到不懂的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2、出示生字词,让学生开火车认读,注意“数”在课文中读第三声。

3、同桌互读课文,相互学习,相互纠正。

四、指导朗读,感悟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想想各个自然段各写了什麽内容。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你知道了什麽?

3、大熊猫哪些地方最吸引人呢?小组合作学习2、3、4、自然段。

4、交流汇报:

(1)第二自然段写大熊猫的样子。

(2)喜欢读的站起来读。

(3)同桌说说大熊猫的样子。

(4)看熊猫图,复述熊猫的样子。

(5)第三自然段告诉我们,熊猫喜欢干些什么活动?

(6)用“——”画出大熊猫喜欢的活动。

(7)自由朗读,配上动作。把大熊猫憨厚可爱的样子读出来。

(8)看图:它最喜欢吃什么?指导朗读。

小结:

后记:

1、同学们很乐意与自己小组的同学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他们较好的体会了学习的快乐,通过生动的画面,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想象世界,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2、通过创设情景,把孩子带入丰富、生动的画面之中,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想象世界,了解了大熊猫,认识大了熊猫,喜欢上大熊猫。

3、通过投影放出大熊猫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说出大熊猫的外向形特点。再通过自主、合作讨论、寻找答案。很快找出描写大熊猫,外形特点的有关词句,和它小时候、长大后有什么不同之处、喜欢吃什么。

第二课时。

一、指导背诵。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大熊猫的哪些方面?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3、小组内进行背诵比赛,选出背书小能手。

二、小组合作,自主识字。

1、复习要求会认的生字词,分组进行认读比赛。

2、争当小老师,说说用什麽办法记住这些字。

3、认读会写字。

4、指导书写:

(1)认读部首。

(2)重点指导书写“巴”和“双”,其他学生观查,独立书写。

三、积累词语,拓展练习。

1、组词比赛。

2、完成练习第3题,照样子说句子。

3、读词语,摘词语。

四、作业。

写生字。

五、选词填空。

胖胖的,短短的,厚厚的.,黑黑的,白白的,圆圆的,大熊猫身子(),尾巴(),四肢和肩膀(),()身子和头()黑眼圈(),黑耳朵()。

小结: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珍稀动物,濒临灭绝。我们要保护大熊猫。

后记: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同学认识了大熊猫,会读会认字。从这节课可以看出,学生自己动手做,学到的东西才能记得住,记得牢。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与复习,同学们都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了阿海真诚善良的心灵。

3、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正确读准字音,并且让学生动口、组词,动手写一写,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才能牢固地掌握。

国宝大熊猫教案篇十七

“长得胖乎乎的,穿一件黑白相间的毛绒外套,还戴着一副墨镜。虽然是食肉目,却最爱吃竹子。”你们猜猜,它是谁?它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国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长得非常可爱。你看它毛茸茸、圆滚滚的,是不是非常憨态可掬。它全身黑白分明,但并非真正的黑色,也不是纯白色,而是黑中带褐、白里透黄;它的脑袋圆圆的,眼睛周围有一圈黑眼圈,就像没睡好觉似的;它的四肢粗壮,爪子除了五趾外还有一个“拇指。”这个“拇指”其实是一节腕骨特化而成,学名叫“桡侧籽骨”,与其他五趾配合使用,就能对握住竹子、爬树等动作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大熊猫的玩相很逗。你瞧,它慢吞吞地以内八字走到了一棵大树下,然后把自己胖胖的身体缩成一个圆圆的球,再翻了一个跟头,来到了一棵最低的枝桠前,只见它立起了自己笨重的身体,两只前爪抓在了这棵枝桠上,然后双脚一缩,挂在枝桠上做起了单杠运动。五六秒后,突然传来“咚”地一声,大熊猫掉了下来,枝桠断裂了。本以为它会很害羞,但没想到它居然捡起断裂的枝桠,玩起了“扮演孙悟空”的游戏。瞧它那神气活现的样子,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

大熊猫的吃相总是让人忍俊不禁。它首先将一根长长的竹子握在手中,再用嘴巴撕去外面的皮,只留下里面鲜嫩多汁的部分,接着舒舒服服地坐在大树下,抱起竹子就开始大快朵颐起来。吃到高兴处,居然还翘起了二郎腿,嘴巴里也哼唧哼唧的,好像在说:“好吃,好吃,真好吃!”

现存的大熊猫数量已经很少了,因为它们的环境、食物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让我们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的吧!

国宝大熊猫教案篇十八

好!请几位同学找找文中有哪些字、词的读音应尤为注意。

(生自由朗读课文,并讨论)。

(生齐声朗读后,学生回答)。

对,是大熊猫“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活化石”的特点使大熊猫很珍贵。

(师边概括边板书)。

(二)同学们再思考思考,前文哪些语句具体表现了这三个特点。

(学生快速在文中找,并作圈点,然后举手)。

课文第4小节“大熊猫……摇摇晃晃在草地上玩耍”,也可看出它体态可爱。)。

师:第4小节的确把大熊猫写得很可爱,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在这节中作者如何来写熊猫体态可爱的。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圈划相关语句,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一位代表作笔录。讨论后,学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的设想很有创意,相信若干年后你们的愿望都会实现,“国宝”大熊猫也一定会生活得更美好,让我们共同去努力吧!

国宝大熊猫教案篇十九

今天老师讲古朴的样子,引起了我的注意。

腹部白白胖胖的,两只前爪放在背上,黑色墨镜放在眼睛上,尾巴和耳朵又圆又小。是谁呀?哦!是大熊猫。

可爱的熊猫分布在中国的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区。

都说大熊猫吃竹子,但大熊猫其实是食肉家族的成员!为什么?是因为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受不了它吃肉。大熊猫是大型食肉动物,在它们生活的地区基本上没有大型动物供它们食用。他们怎么能吃小动物?于是他们开始吃竹子等素食。

据说大熊猫有一对黑眼圈,是熬夜造成的?呵呵,他们从不熬夜,除了一半的吃饭时间,大部分休息时间都是在睡梦中度过的。平躺、侧卧、俯卧、拉伸、蜷缩是他们最喜欢的睡姿。

都说大熊猫很可爱,但是它们出生的时候那么可爱吗?,事实上,大熊猫一点也不像它们出生时的样子。它们的体重只有90-131克,就像一只长身体的老鼠,耳朵像一粒小米,身体是粉红色的。然后身体慢慢变白,然后大熊猫的耳朵、眼睛、手、脚、肩膀和尾巴开始长出黑色的毛,接近大熊猫的样子。4个月后可以跑几步,6个月后开始玩。其中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在地上打滚,所以他们的外号叫滚。10个月后它们会爬树,12个月后它们会变成大熊猫,所以它们不需要妈妈和工人的照顾。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大熊猫是一级保护动物?原来10%以上的大熊猫是不育的,竹子周期性的开花死亡和对大熊猫的捕杀严重损害了大熊猫的生活。目前,世界上大熊猫的总数不到1000只。幸运的是,我们及时采取了行动,大熊猫已经从频繁的危险减少到脆弱的危险。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378204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